picc门诊汇报
picc门诊汇报(精选6篇)
picc门诊汇报 第1篇
PICC门诊护士职责
1.掌握PICC置管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做好置管前的评估工作。置管前病区须出示核实相关医嘱(置管、维护、喜疗妥)、血常规化验结果、拍片申请单等。
2.置管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包括置管的目的、方法、步骤等宣教及心理护理。填写PICC置管同意书。
3.严格遵照PICC置管和维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高置管成功率,并做好置管后维护宣教工作。指导患者生活中如何正确维护导管、进行有效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粘贴条形码,录入相关费用。建立患者PICC档案,指导患者妥善保管PICC维护手册。
5.维护前需仔细核对患者置管的长度,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和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红肿热痛,排查血栓后方可按常规处理),做好记录,并告知下次维护时间。
6.做好PICC置管和维护的评估、分析、反馈等总结工作。
7.PICC门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PICC置管和维护的操作规程,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PICC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picc门诊汇报 第2篇
尊敬的院领导:
PICC是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其护理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危险性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一针”完成全部静脉输液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实践显示,该技术不仅保护了静脉,还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化疗病人化疗药物的外渗。不但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患者的总治疗费用,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和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节约医院时间和总体支出。适用于短、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也是作为肿瘤患者化疗药物输注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PICC 置管有诸多优点,目前置管患者逐渐增多。留置了PICC 的患者除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导管维护外,出院后仍需长时间带管,治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和指导已成为很突出的护理问题,为了满足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国内外已有不少医院开设了PICC 专科护理门诊。护理门诊调查研究显示:设立PICC 护理门诊可满足出院患者对延续PICC 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国于1997 年开始引进PICC 技术,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自2005 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多家大型医院陆续开设了PICC 专科护理门诊。PICC 护理门诊隶属于门诊部或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坐诊人员是进行过专科操作规范培训并取得PICC 操作资格证书的护士。有的医院增设了护理专科诊号,患者挂号后直接到PICC 护理门诊就诊,而绝大多数医院的PICC 置管患者仍需医生首诊,开具治疗单与处方缴费后再到PICC 护理门诊进行导管维护。少数几家医院PICC 护理门诊配备了B 超仪,采用了改
picc门诊汇报 第3篇
1 组成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小组
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为推动本院静脉输液专科的发展, 选派笔者本人及一护理骨干参加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PICC护理培训班, 并获得了PICC资格证。并由2人组成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小组, 负责开展PICC护理门诊。在护理部主任的直接领导下, 完成日常工作。
2 专科护理门诊位置的选择和管理
2.1 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位置选择
PICC是一项静脉导管的置入术, 需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诊室的要求是通风良好, 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和干手设施, 室内必须安装紫外线灯管, 并有放置无菌物品的器械柜, 和便于操作的治疗车和维护用的操作台、进行穿刺用的小手术床。室外有PICC导管维护的醒目标识, 和开展时间, 并有可以提供家属、患者等候休息的椅子。因此, 我院在门诊处另设了一独立诊室, 符合PICC导管维护诊室的要求。
2.2 诊室管理方面
(1) 室内各项物品放置合理, 有标识, 并要求进入PICC诊室的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 减少无关人员进入诊室。 (2) 无菌物品按五常法归类放置, 便于取放。 (3) 诊室要定时通风, 和紫外线消毒, 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 (4) 室内备有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桶, 便于PICC维护后的敷料处理。 (5) 治疗车、台面、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6) 进行PICC维护时, 严格遵守维护操作规程, 和无菌技术原则, 预防感染, 减少并发症。
3 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工作要求和职责
3.1 制作PICC宣传图, 介绍PICC的作用、常见的并发症, 遇到异常如何处理, 自我维护的方式, 服务的项目、维护流程图等并上墙。方便了对患者健康教育, 也易于理解。
3.2 工作职责
(1) 负责全院需置管患者的穿刺及会诊工作, 负责对有置管科室的护士进行维护知识的培训。 (2) 负责定期对本院置管患者的随访, 对需要带管出院的患者出院前给予PICC导管带管出院注意事项及提供咨询电话号码。 (3) 负责对置管患者各信息录入。如对门诊维护患者的登记进行制表, 内容包括:维护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诊断、置管地/PICC管类型、臂围、穿刺部位情况 (有无红肿、痛、渗液、分泌物等) 、更换敷料、更换输液接头 (肝素帽或无针输液接头) 、冲洗通畅情况、置管时间、置管长度、备注和签名。便于查询、统计和保管。 (4) 负责对患者及其家属作宣传教育工作, 提供咨询服务。 (5) 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PICC并发症的处理。3.3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提升了护理专业的水准, 保证了护理的质量。在PICC维护的流程和质量标准上均有了较完善的制度流程要求, 本院采用广东省出版的《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及《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的:置管知情同意书、PICC护理单、PICC术后维护单、PICC置入患者健康教育单, 及PICC操作规程、PICC置管流程、PICC维护流程。并有护理部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制定健康教育手册、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等。
4 健康宣教
利用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方便之处, 为带管就诊的患者提供PICC相关知识的宣教, 减少患者由于带管造成不便的担忧, 更好的方式可通过与患者维护的同时聊家常, 了解家庭环境, 个人卫生习惯, 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 和维护后示范活动肢体,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肿瘤疾病进行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还有, 患者及家属在门诊等候的时间里, 会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互相影响, 谈感觉、谈经验, 起到很好的效果。
5 效果
从开设PICC护理门诊以来, 总共对69例肿瘤患者由上级医院带回的PICC导管, 本院带管出院患者9例进行了维护, 其中处理了2例堵管患者, 4例皮肤过敏, 2例导管外露端的漏液。满足了PICC置管患者对维护的需求, 并对置管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为99.5%。以高质量的护理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由于PICC置管维护专业性高、维护一次需要一定的时间, 随着本院PICC置管患者不断的增多, 在病房进行维护, 增加了病房护士的日常工作量, 和周边地区从上级医院带管回来的患者的增多, 设立护理专科门诊, 不仅满足了本院置管患者的日常维护, 减轻病房护士的工作量, 也满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置管患者无处维护的担忧, 即方便了患者, 减少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并发症, 和出现并发症能够及时的得到处理。通过PICC技术的开展, 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 静脉技术和护理质量的提升, 带动了本院静脉输液专科的发展。
摘要:目的 介绍基层医院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体会。方法 根据专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规范要求, 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工作职责。结果 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 解决了患者化疗间歇期间带PICC导管出院后的维护, 即方便了患者, 也减轻了病房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通过对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满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置管患者的日常维护需求和担忧, 带动本院静脉输液专科的发展。
关键词:PICC,基层医院,专科护理门诊
参考文献
[1]吴洁丽, 成守珍, 胡丽茎, 等.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 :57-58.
[2]基础篇/广东省卫生厅编.临床护理技术规范[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
[3]专科篇/广东省卫生厅编.临床护理文书规范[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9.
picc门诊汇报 第4篇
【摘要】目的: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的效果及价值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0例需要进行PICC护理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PICC维护,试验组实施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进行PICC维护。其中对照?M900例,试验组900例。护理过程中,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诊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与对照组,试验组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减少,满意度大大提高,且PICC置管患者的复诊率得到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标准。结论: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有利于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减少了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给予患者更加良好的服务,促进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PICC;专科护理;门诊;价值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71-01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医学中[1]。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安全性能高、应用范围广、护理效率高的置管技术,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是医院对于护理工作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得患者置管过程中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对于PICC置管复诊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减少置管失败的发生率[2]。且对于后续直观的维护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增强了护士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了PICC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关于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我院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在PICC病房的患者9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情况为:3-80岁,平均年龄在(4658±697)岁,男451例,女449例,男女比例为1:1。安排900例PICC置管患者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完成护理工作的进行,选取这900例患者为试验组,年龄范围在4-79岁,平均年龄在(4421±839)岁。其中对照组置管患者所属科室情况为:妇科299例,神经内科43例,血液科358例,其他科室200例;观察组患者妇科311例,神经内科42例,血液科345例,其他科室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所属科室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PICC专科护理小组安排专业的PICC专科护理护士,成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小组,包括组长1名,副组长2名,护士5名,小组成员共8名成员。且组长均为PICC专科护理护士长,副组长为从事PICC护理护龄5年以上的专业护士,护士均为PICC专职护士。
122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体范畴PICC专科护理门诊时间为工作日全天24h,双休日安排4名值班护士,且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网站,开通网上挂号服务,安排值班人员线上解答服务,且网站上公布门诊电话,有专门人员24h接通咨询电话。且门诊包括提供PICC置管服务、维护、并发症减少等一系列服务措施。门诊安排急救绿色通道,为急诊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13观测指标统计分析两组置管患者复诊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制作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PICC置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x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情况数据如下表所示:
22对照组置管患者复诊率为8498%,试验组患者9698%,试验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本文主要研究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PICC置管术,PICC专科护理门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专业性、有效性[3]。我院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降低了我院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复诊率,这是患者对于我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认可,同时,患者对于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推动了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4]。
PICC专科护理门诊对于血管较细的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医学药品的浪费。而且PICC护理网站的开设,也为咨询PICC置管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增强了患者对PICC专科护理知识的了解。PICC专科护理门诊内通过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在大量的实践基础条件下,我院根据专业知识及护理经验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顺应医学发展[5]。但是,针对本次PICC专科护理门诊开设的研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有不足之处。因此,我院还应当加强对专科护理门诊的研究,对于PICC专科护理护士的培养,与护理技术共同进步,追求更加完美的护理方式,使得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雅.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实践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9):13575
[2]叶雪霞,张嘉丽,杨静.专科护理门诊在PICC置管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115-116
[3]任道琼.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41-142
[4]李静,田丽,郝莉.PICC专科护理门诊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8):79-81
门诊部自查汇报 第5篇
按照三甲办的统一部署,门诊医技组于9.19~9.21日利用三天的时间,以三甲评审细则为标准,对各科室进行了逐条、细致的检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一、亮点
1、绝大多数科室对该项工作比较重视,检验科、CT室、放射科、高压氧从三甲复审工作启动以来,在门诊医技科室中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科主任重视,科室人员参与性强,迎检氛围较浓厚,特别需要提出表扬的是病理科、介入科,近2个月以来进步非常快,各项工作准备积极主动。
2、对标准的理解比较到位,资料准备比较丰富。各科室基本能按照三甲办的统一要求进行资料归类,对于制度职责、流程的制定相对较完善,记录较及时。
二、检查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检验科统一设置、科室间检查项目重复问题
2、放射治疗许可证校验已延期,部分设备需尽快办理变更
2、影像科重点病例的随访与反馈资料不完整
4、检查申请单书写字迹潦草,不以辨别,甚至有些患者姓名也辨别不清
5、介入诊疗项目有些科室缺术前讨论,知情同意书缺医师签名或签名不合格,手术安全核查单不填或项目不全
6、急诊科、输血科、病理科存在人员不足,梯队不合理现象,急诊科无专职预检分诊,病理科目前仅有一名技师(未考取技师证),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7、对危急值的上报、记录、处理重视不够,检验部分整体较好,临床记录较完善;对于影像危急值重视不够,科室间的沟通不到位:MRI登记20份,临床无一例记录,查CT室登记18份,其中急诊科5例未记录,放射科8份登记,临床无1例记录。
8、涉及临床的问题,科室间的沟通及职能科室的监管均不到位。查输血科11份输血患者,临床医疗护理存在问题者达10份,仅有1份合格。
9、学习、培训、考核的资料部分科室需再完善;有的科室补记的检查记录过于机械
10、个别科室科主任重视程度不够,急诊科检查者资料及现场查看存在问题较多;输血科为新成立科室,科主任对工作重视,但工作分工不明确,工作方法需改进,同时涉及临床工作较多,制度、职责、流程多,涉及多部门监管,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临床记录部分。
11、病理科搬迁后,快速冰冻报告需网络传输系统尽快完善,以满足临床需要。在安全上,病理科现址楼板承重能力需做评估。
12、输血科涉及的部分制度、流程、规范需集中印制下发给临床科室,以确保学习、落实。
picc门诊汇报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医院未聘用PICC专业护士负责门诊导管维护,把门诊导管维护的30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医院培养及聘用PICC专业护士负责导管门诊维护工作,把门诊导管维护32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科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对照组医院自2009年开设导管专科门诊,出诊护士来自病房、门诊,并非专职护士。全院未有统一规定导管维护操作流程,不同科室护士操作手法不一。另外,对于导管留置异常的患者,因开诊护士每日轮转,未能首诊负责、动态跟踪,对导管维护健康教育指导不一,患者未能得到连贯、统一、专业的导管护理。
1.2.2观察组医院选派护理骨干认证广东省静脉治疗护理委员会组织静脉治疗护理专科护士,并聘任为PICC专业护士,负责导管门诊工作及全院静脉导管护理管理工作。统一规范导管维护操作流程,实施考核准入,保证导管护理质量。另外,优化流程,实施挂号、开单、缴费一站式服务,节省患者来回走动、等候时间。开通咨询热线、预约服务,并制作派发健康教育资料、导管门诊宣传介绍资料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医院制定导管专科门诊工作登记表,对每日就诊患者进行信息登记,包括导管留置情况、维护效果、异常情况等。从登记表中收集两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过敏、堵管等并发症的情况,并作比较。另外,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原理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查两组各200例患者评价导管维护情况。内容包括服务等候时间评价、技术评价、健康教育评价、预约服务评价、指引标识评价等5方面。问卷的Cronbach'a值为0.776,内部一致性较好。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导管维护满意度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导管停留期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对导管维护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整体满意度评价及技术评价、健康教育评价、指引标识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PICC专业护士能有效降低门诊导管维护患者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0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调查,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随之增加[3]。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有未按无菌要求操作,管道固定不良,冲封管操作不规范等,与护士导管维护操作有关。吴玉芬等[4]发现PICC专业护士行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后能有效提升静脉输液理论水平、降低导管维护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PICC专业护士经专业化培训后,具有牢固的静脉输液理论知识、严谨的无菌操作观念、标准统一的操作技术,能保证导管维护质量。聘用PICC专业护士担任门诊导管维护工作,专员专责,减少因不同护士对导管维护水平不同而造成质量差异,同时,及时识别、干预、跟踪、反馈导管留置异常患者,从而有效降低维护并发症的发生。
3.2 PICC专业护士提升门诊患者对导管维护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整体满意度明显提升,尤其在导管维护技术、健康教育、指引标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专业护士负责导管维护工作,与门诊患者建立互相熟悉信任的护患关系。PICC专业护士熟悉门诊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度及护理需求,为其提供专业、个性化导管维护服务。开设服务热线、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单、增加导管门诊介绍及指引标识,PICC专业护士采用多途径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时、快捷了解静脉导管维护资讯、导管门诊信息等。
3.3 提升PICC专业护士管理能力,优化流程及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导管维护等候时间、预约服务方面仍需改善提升。根据《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06)》中指出,PICC专业护士不但具备输液治疗全过程所有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护理管理能力[2]。2013年起,导管门诊开展实施挂号、开单、缴费一站式服务,开展预约服务,优化导管维护的流程,节省患者来回走动、等候时间。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患者导管维护时间与门诊复诊时间冲突,大部分患者集中在早上进行维护,造成等候时间过长、人数过多等。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PICC专业护士应用科学管理手段及信息技术,建立门诊患者导管维护信息数据,完善预约服务流程,满足广大患者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导管维护是一门体现护理价值的技术。PICC专业护士在门诊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导管护理,提高停留导管出院患者安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保证出院后导管护理的延续服务。同时,PICC专业护士应不断提升专业核心能力、管理能力,分析处理影响专业发展的障碍,推动导管护理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PICC专业护士在门诊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将PICC专业护士负责门诊导管维护前后的门诊导管维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导管维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评价及技术评价、健康教育评价、指引标识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专业护士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导管护理,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保证出院后导管护理安全、延续。
关键词:PICC专业护士,门诊,导管维护,并发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贾宏,丁小容,范爱飞,等.PICC置管患者对专科护理门诊工作模式的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67-1069.
[2]Alexander M,Corrigan A.Infusion nursing: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M].St.Louis,Mo:Saunders/Elsevier,2009:5-9.
[3]郑春辉,王风,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2.
picc门诊汇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