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精选6篇)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第1篇

莆田市新永丰鞋业有限公司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一、材料认识及检查要素

1、真皮(牛皮、羊皮、反毛皮、二榔皮、猪皮、猪反皮毛皮)牛皮:一般指头层,属于本染的。羊皮:一般的羊皮又分为羊皮和小羊皮两种。反毛皮:一般指二层牛皮通常做法是染色处理。

2、二榔皮:一般是指三层、四层的皮和一些碎烂皮,重新绞烂生产,并在表面盖一层、PU皮。此类真皮的检查主要侧重在以下几方面:A:皮料的颜色B:皮料的厚度C:皮料的柔软度D:皮料瑕疵,如:碰灰、伸长纹、斑点、毛细孔等。

3:UP(干式PU,湿式PU)(人造革)一般PU不得有差色,瑕疵划痕及斑点、纹路、厚度必须符合要求。主要检查:颜色、纹路、厚度。

4:PVC:注:所有PVC内里料都要进行试做确定材料经药水后是否起皱起泡或(麻面现象时有)脱落。PVC——首先确定有无光泽,颜色纹路差异,有无划痕斑点后再测试。

5:长毛绒——不可有色差及底布和长毛绒稀疏,长毛绒不可易脱落。

6:不织布——密度要平均,不可起毛及有色差现象,厚度符合订单要求。

7:天皮,跟要与天皮相密合,贴合要牢,跟不可破裂,凹凸变形,水槽处要平顺,宽窄要平均,水口外要磨平。(拼缝不能重叠)

8:帆布A:检验:色泽——颜色、光泽与确认样不一致,如是否为丝光帆布、是否耐用加硫。经纬纱——以布针镜检查以纬纱支数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有结纱、断纱、杂纱、污染、破损处不良,布面完整不易起毛。B:测试:破裂、水洗、褪色。

9:麻条A:检验:麻条颜色,麻底不可有松脱、外露的现象。橡胶度最少3M/M厚度,粘着力10KG以上。麻绳缝合及鞋面条带粘着力;注意麻绳是否潮湿发霉,注意防霉处理。B:粘着力、带拉力。

10:草席A检验腐烂、发霉:草席的颜色及清洁度,草条不可过松脱、断裂;滚边针车不可过密、条带冲孔是否整齐;订带不可有接头:济意草席冲裁的方向。B:粘着力,条带拉力(注意防霉处理)。鞋垫A:检验:材质、厚度、柔软度、尺寸、刷、烫金、布标规格、后跟距离、材质方向、毛边。B:测试:剥离、水洗、干湿擦、耐汗。鞋带A:检验:颜色、光泽、长度、扎头、宽窄、粗细、脱纱、结纱、杂纱、股数。B:测试:拉力(50KG)、耐黄(4级)、退色(4级)。(所有密的中底垫用白乳胶勿用黄胶)缝线 A:检验:规格、色泽、材质、(棉线、或尼龙线,)、符合要求(鞋面眼处不可出现补针)。B:测试:拉力、退色、耐黄。

11:鞋眼A:检验:颜色、光泽、规格、脚长、是否脱漆、变色、变形等、是否开花/上下片咬紧度。B:测试:鞋眼拉脱

鞋扣:A:检验、材质、固定方式及牢固(注意扣捍不可脱落)。A:B扭力(30KG)(公斤)拉链A检验:使用YKK拉链/针车时拉链齿与鞋面边缘保持3M/M间距。B:测试:剥离、拉

力强度。粘扣带A:检验:颜色与鞋面一致、注意毛边、针车。B:测试:剥离、拉力强度。

12:港宝:港宝材料要均匀,厚度要符合指令要求,要进行试验看是否吐浆情况。

13:中底:三合一插中及合一,厚度要符合订单要求,磨边斜度要平顺,红板密度不可稀疏,钢蕊两端不可有凸起之现象。中底板上细网布不翻起、稀疏中底翘度要帖楦。

14大底:厚度要符合订单,削边、磨边、喷漆要均匀、平顺,不可有色差,白色底要根据鞋面的颜色调漆。不可有错模、缩水、划痕之现象。

15:饰扣:首先要看外观大、小符合 确认样品,不可有光泽、颜色差异。另:对部分五金饰扣要进行过加硫、监雾测试。看是否变形、脱及掉色,如:塑胶材质饰扣:水钻石及电镀饰扣。(松紧带加布条)(加强带也叫补强)

16松紧带:不可有色差,厚薄、宽窄不一,及密度大小,弹性要符合订单要求。

17:布标:字母、图案大小要清晰,颜色,材质要符合订单要求,车线要顺,自粘标胶力要够。

18:内盒:厚度、材质、颜色要符合订单要求,不可有色差,盒身与盖大小相配套,上胶有要够,不可潮湿,不可出现不粘胶、脱色现象。

19:外箱:材质、厚底,印刷字体完全依照订单要求,不可出现潮湿现象。

20:裁断(核对订单,确认样品及色卡)。验收刀模,拉料整齐,面、里料对开,排刀整齐。有色差、纹路不同的材料,要配码,配双,贴流水号生产。不裁发霉、报废之材料。重点检查:A:需要随进跟踪现场所生产的订单,当裁断员从仓库领回所裁之材料时,QC人员即领之材料与所用的订单、规格化、颜色、材质等是否有改。B:发模查核:检查所斩订单应使用的型体斩刀是有变形或拿错斩刀等现象,核对斩刀时,一定要原始纸版进行核对。C:所截配件检查,反毛皮一定要各配件颜色一致且贴流水标配双。

21:刀工组检查:A卡眸、厚度是政治路线标准。B:削边、厚度、宽度、出尾是否准。C:涂边颜色与面色一致,不可外溢边法及污染鞋面。D:高周波、电绣字母、转印。要求:字体大小须同确认样品。字体颜色须同确认样品。字体必须清晰。们置一定要标准(参照确认样品及全套纸版)。E:网版印刷核对网版内容、位置、材料、左右脚、内外腰。核对记号点。核对记号点。核对印刷油墨的颜色。检查印刷线条是否清晰。

22:针车——A:所有的面、里料都有不能有色差、厚度不

一、划痕、布纹、发霉斑点等。B:贴细布到位,不歪斜。C:补强带长宽适应、到位。切实起到补强作用。D:严格按上线或记号点组合鞋面。E:固定饰扣要求不松动,不歪斜,不脱色,不变形,无色差。F:修边平顺,不可修破鞋面或修断线。G:针车车线边距1、5厘米,针距每英寸12针,后包合缝针距每英寸14-15针,合缝压布条要平顺、到位。H:贴内里后整体鞋面平顺、自然、内里帮脚高度8厘米。I鞋面冲孔端正,圆顺。J:半成品鞋面线头干净,不可有灰尘,胶水。K:沉浮线不可太明显,接针、倒针不可超过三针,转角车线圆顺。L:所有鞋面、带条折边、接合处要放针扎棉、纸条的布置要正、到位,决不可有透痕现象。M:鞋眼片同,外腰高低落致辞,两眼带间隔距离:MS:15-18M/mWs:10-12M/m.23:半控A:跟、跟皮上胶均匀,不可溢胶,不可有胶粒。B:包跟后不可包空、气泡、皱折现象。C:

跟、天皮组合要平齐、密合,牢固不松动。D:大底与跟贴合位置要正确,不得歪斜。E:包挡泥台后要打钉,以防成型贴底后脱节。F:组合按指令配码,组合后不得有胶水、污迹。G:包中底裁条定位一致,准确、转角处圆顺,不得有“牙齿”。H:接缝位置(在飞机板凹中),要正确、密合,不可有鼓风、皱折现象。I:垫心置要正,布标车线与切口位置一致,车线不可皱折。J:“水饺”车线一致圆顺。

24:前段A:不可打中底钉,中底要与楦头对对齐对正,用魔术带扣紧。

B:刷胶要均匀、到位。

C:港宝水配比正常是7:3,入港宝分清号码,正反放的位置。到位不歪斜,不皱折。内里与港宝贴合要平顺。

D:烤箱温度90-100度,凉鞋以胶水干为适应。(60左右)E:前帮手注意左右脚鞋头一致,鞋口要正,不可有牙齿。

F:腰帮拉帖楦,内里不可打皱,脚背平顺,鞋口外腰不可高于内腰。G:前、中、后帮入量为12M/m。鞋面须攀紧,攀贴楦。H:后跟线不歪斜,高度按记号点,接受在+-1.5mm间。I:结帮处要平顺,不得有“牙齿”或打破现象。

J:加硫温度依不同材质而定,加硫时间正常不得低于12分钟。

K:鞋面划线须平顺,压力3kg,尤其鞋头部位不要过高或过低,造成鞋头脱胶。

25:后段:A:前掌部位打粗要打平地顺,不可破掉基布。打磨后的灰尘行政管理干净。B:洗药水确实到位、不顺,不可外溢,温度60度。C:硬化剂用量3-5%。

D:沿底擦胶,胶线平顺,均匀,回胶彻底。

E:底胶均匀到位、不可外溢。填腹不可起出帮角,切实起到填充作用。F:烤箱温度正常为100-120度。

G:贴底要与中底相吻合,定位准确,左右脚对称,不可出现大底波浪,内外翻,前后凸现象。

H:压底时间不低于6秒,压力不可于30kg。

I:压底后大底不可出现“排骨”、着地点不稳、前后踢现象。J:冷冻温度为-1+4度,转速为600-900。(时间3分钟以上)

26:包装组;A:脱楦后不可皱折、变形。

B:鞋子内的油污、胶粒擦干净。

C:钉跟后不可出现前后踢现象。不可出现浮钉、断钉现象。D:打钉位置要正,需在钉上面盖2mmEVA.(发现)E:注意鞋的着力点在大底的三分之二处,不可偏、歪。F:鞋的翘度依客户,同样品为准。偏有关节在2mm间

G:鞋垫胶要均匀、到位,擦胶面渍不得少于中底的三分之二。H:鞋垫不可偏歪皱折,必须要压死。

I:清洁要彻底,干净,不可造成鞋面破损或光泽度不够。J底边不可掉漆,胶丝处理干净,露白需涂色。K:套板要与鞋面弯度相吻合,不可超出支撑面。L:塞纸团后不得出现鞋面凹凸变形。

M:撑筷后,以正常力量用手提撑筷不掉落,不松动,但鞋面不可变形。N:鞋面饰扣,饰花不得松动。变形、掉色;需包花的必须要包起。O:贴大底贴纸,位置正确、不可松动。P:按客人或订单要求的包装方法包装。

Q:内盒要干净,磅数依订单要求,不破损、不掉色、折边牢固。R:入内盒之鞋子叠放不可超过十层。

S:大包装厂帮按订单要求配码装箱、打包。帖纸同处箱印刷要相符。T:未出厂之成品箱不得破损、或挤压变形。

备注:拉力标准1:压底24小时后才可作拉力测试。

2:每厘米拉力不得低于3.5kg。

3:鞋头、后跟之接触力以人力不可破损为标准。4:带条的拉力以20kg左右为标准。

溢胶与欠胶标准1:PULAMY材质不可溢胶,欠胶不可超过1mm,快干洗、难!

2:一般材质溢胶、欠胶之范围不超过1mm。色差。1:目测材料色明显(一眼辨认),则不可使用。

2:若轻微色差(目差若有若无),则可配双使用。

二:现场作业流程量产确认事项

1:上线确认,可提前两天MEMO(报告)通知客人QC进行上线查核。量产前QC必须先与工厂核对好订单、颜色、数量、配码等。

2:首件确信,每张订单的第一只鞋面/第一双包装好的鞋子须经客人QC签字核对无误后由我司留底。另由QC会同工厂品管签字一双放在流水线最前端作为现场生产依据。(留底鞋生产用)

3:QC必须根据生产试作确定后作业流程及品质标准进行生产线查核。

4:当验货员在验货或进入现场查核时,务必带上所查核PO#的确认样品鞋及资料,要认真核对确定所生产出的鞋子要与敬爱认样品鞋一样,若发现工厂所做的鞋子与确认鞋不一样,则须报备公司及产管(包括鞋子的材料、颜色、楦头、大底、高度、跷度、着地点等)

5:严格按照(段规格表)做好记号点,确定所生科的鞋子与规格表相符。鞋头片要按照记号点针车、牢固,上下线要调和、不可浮线。

6:客人进入工厂检视时,QC必须准备好所有资料及确认鞋、色卡以便客人进行核对,并备好记录本进行记录,对于异常处进行及时求证、改善和报备。

7:QC人同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工厂所有的订单的生产进度及品质状况,帮助客人熟悉、了解工厂的生产及品质状况,同时必须向QC主管报备工作,若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需报备技术部协助解决。

8:每天成型 线上生产的鞋子由QC每天(上、下午各一只)带回做必要测试项目:水洗/耐曲折/耐黄变拉力等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当天传真给各工厂、客人,原件需装订保存备查。

9:QC应要求工厂建立小验货站,对小包装入库鞋子进行每120RPS抽验查核并记录结果。

10:QC应对每天生产鞋子进行10%抽验,符合标准的进行大包装并作好记录报告“大量抽查报告”不符合标准的及时通知工厂隔离整理并记录“品质异状报告书”做到日清日结不可放任,造成整单翻箱而无

法准时交货。

11:量产时,要求在内盒短边及中底板腰处盖上生产日期(兰色),其它的视客人而定。

12:生产过程中,客人QC对于鞋子结构有所更改需报备公司,与客人研商后方可正式更改。

13:正常情况下,不可以代码、乱码、乱箱。任何乱码、乱箱造成客人索赔,工厂必须承担责任(若经客人同意方可在外箱上作处理)。

三:现场检查步骤项目;

1:核对订单,确认样品,色卡以及相关的资料是否有误。

2:双鞋子外观是否变形,扭曲,鞋头大小,后踵高低,鞋带长短,清洁,差是否有任何的破损或断线,(检查时,一定要抽出鞋子内的纸团,套版或撑筷等)。

3:检查是否配双,对称。

4:检查鞋面饰片,饰孔,针车饰花,拉链,松紧带,摩术带,五金扣等部件是否定位适当(与确认样比较)。

5:检查鞋头,后包是否发角(牙齿),比较表面材料颜色,材质和亮度接吻合处是否有X——RAY等明显。(X——RAY是指透痕)

6:检查鞋垫是否垫到位,同时还需检查鞋垫厚度,材质和颜色中底标的到位置是否正确logo(印刷商标)说明文字是否正确,颜色是否正确。

7:检查大底颜色,材质和花纹是否正确,长度是否一致。

8:检查整双鞋子的布标(鞋舌、鞋身、鞋垫等部件)号码内里印刷文字是清楚,正确。

9:前后港宝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打皱,内、外腰高度是否对称。

10:后带、后踵线是否锤直、正中,锤直偏差2M/m以内可接受。

11:鞋面与大底之间是否有缝隙,开胶和脱胶现象(此项、检查现必须用手力去看)

12:检查鞋子内无尖锐的钉胶粒。

13:把鞋子放水平面上检查左右脚鞋头翘度是否一致;着地是否平稳,有无前后踢现象。

14:试穿下走动,着舒适与否,合脚与否。

15:检查外箱正,侧麦头印刷内容是否正确,菜无外箱贴纸(贴低内容,位置是否正确)规格及材质是否合符标准。

16:检查内盒颜色,材质是否正确,盒内短边印刷内容如订单,型体,颜色,鞋型图方向是否确,价格内容及位是否正确。

17:检查有无乱码,单脚现象,是否有鞋子与内盒号码不一致的情况。

18:检查包装低的颜色,材质是否合符要求,字体及图案是否正确,特殊及包装箱的印刷字体油漆是否干,不可污染鞋面及大底。

四:量产查核产要内容及常见的问题。

1:材料部分A:真皮颜色差异,有佘边

B:腹部位置不能使用在鞋头片上 C:真皮维组织不良,毛细也太粗 D:真皮皱折或纹路太深 E:真皮有痕、烙印、刺纹 F:真皮厚度不符、不均匀 G:真皮纹路参差不齐 H:真皮破裂强度不足 I:真皮含有杂质

J:真皮使用时效已过 K:塑胶皮色差

L:塑胶皮纹路,厚度,规格不符

M:网布类经纬不符规格帆布密度不符合要求 N:尼龙布,帆布面耐温性不足高温裉色 O:泡棉厚度,规格不符 P:中底厚度

Q:大底颜色不符

R:大底与楦头幅度不符 S:大底硬底不合

T:港宝厚度、规格不符 U:港宝桨浓度不符 V:胶水黏度不够 W:胶水逾使用时效 X:硬化剂逾使用时效 Y:处理药水逾用时效

Z:当鞋舌使用PU材料时,须加贴16P磅布,防止太软产生皱折

2:裁断A:检验要点:裁断层数,排刀方向,冲刀变形、材料瑕疵,缺口、色差配双、号码标示(特别注意:鞋眼冲孔间距,直线)。

B:常见问题B-1颜色差异B-2层数不符B-3材料瑕疵B-4斩刀变型B-5斩刀有缺口、生锈B-6饰孔位置变形、走样B-7冲孔歪斜、遗漏

3:针车A:检查要点A-1真皮是否削边正确,鞋面折叠补强处是否透痕

A-2画线,冲孔是否准确(与纸板核对)

A-3接合部位是否倒针,拉力是否够,位置是否准确 A-4折边、拗边、合脚处边距是否正确,(通常为3-4M/M弧度圆顺)A-5补强带是否粘贴牢固

A-6针距,边距是否正一致,是否符合要求 A-7热溶胶、港宝位置是否准确,是否削边 A-8后套是否圆顺,海棉是否符合要求

A-9中底、印刷、高频、布标是否准确,色泽是否与确认样一致 A-10中底皮贴合是否牢固

B:常见问题B-1鞋面破损

B-2鞋面颜色差异、配色错误 B-3饰物歪斜

B-4镁锭裉色,鞋眼扣掉漆 B-5鞋眼太长,太短,B-6鞋眼刮手(重点检验)B-7跳针、浮、跌线 B-8断线,叠线 B-9线距不合

B-10滚口不反折不均匀、海棉贴合不到位、松脱 B-11缝合歪斜、脱离

B-12内里修剪不齐/折连不均匀、不平顺、弧度不圆顺 B-13鸡眼破损,针缝不牢 B-14记号点缝合不准 B-15线头修剪不净

B-16热溶胶港宝位置不当 B-17饰线漏车

4:攀鞋部分A:检验要点A-1楦头、鞋面是否正确

A-2拉邦是否歪斜、贴楦

A-3鞋头、后套、内外腰高度是否控制准确 A-4鞋面中底板是否需整形处理

B:常见问题 B—1鞋面、鞋耳上胶不均匀

B—2物料破损 B—3鞋央粘胶

B—4脱胶、黏着不良

B—5鞋面歪斜松弛、中心线末对准 B—6冲孔位置不良

B—7浸泡港宝之溶剂比例不当 B—8加温箱温底,时间不当 B—9中底钉末拔除(重点检验)B—10邦脚佘量不足 B—11后套、鞋舌末垫纸 B—12前、后邦脚末磨平B—13内腰比外腰低 B—14内、外腰攀错

5;成型部分A:检验要点A—1处理剂、胶水是否正确,粘着力是否足够。

A—2胶水干,湿度是否控制准 A—3贴底是否平稳

A—4压底压条时间与压呼是否准确 A—5画线,记号点是否正确

A—6真此预磨是否均匀、高度一致 A—7加硫、定型时间是否正确 A—8鞋子是否变形

A—9鞋面、大底材料是否移色现象

B:常见问题B—1大、中底鞋面号数不符

B—2攀鞋不正

B—3鞋面、鞋底上胶不均匀

B—4大底研磨不均匀、压底时间不足 B—5两边拉衬距离不一,B—6贴底赶前、错后、歪斜 B—7大底接口不密

B—8飞机板末对准,着地点不平稳 B—9后套皱折

B—10后套松软不实,高度末定位 B—11衬里位不符 B—12鞋头皱折发角 B—13内里拉衬不实 B—14内里破损、污染

B—15药水处理不均匀、高低不一致 B—16真皮鞋面研磨不均 B—17压鞋机压着点位置不当 B—18画线歪斜

B—19硫化鞋围条宽窄不一

B—20EVA、注塑鞋大底不接受补料处理 B—21注塑鞋大底缺塑、露塑 B—22夹模、露线、模具错位

B—23脱楦前、冷却定位时间不足造成鞋子内里皱折、外观变形(鞋头、后

套)

B—24围条透X—RAY、露塑 B—25压条旦间、压力调整不当 B—26围条包底、露底、B—27鞋头皮料出现桔子皮、龟裂 B—28硫化鞋布条的特殊要求:

I控制大底边墙高度、大底贴上后必须预磨 ii控制布条宽度(宽度为5MM),并尽可能不用布条,刷胶时布条位置应刷到位

iii围条与面帮接触面必须达到8M/M iv检查处理剂对皮料表面是否破坏

v粘着力必须达到SKECHERS(客户名称)裂痕,耐黄变结果不低于4级

6;整理部份(包装整理/SK请参照包装手册)

A:检验要点A—1配双是否正确

A—2鞋面整形是否坚廷、饱满 A—3清洁度是否干净

A—4内盒、贴标、吊牌是否准确 A—5包装方法是否正确工 A—6是否放干燥剂、喷防雾剂 A—7装箱配码是否准确

B;常见问题B—1印刷、高频金部位不正、模糊、电绣高低

B—2溢胶、缺胶、开胶(重点检验)B—3鞋面清洁度差 B—4左右脚不符

B—5配色不当(材料变黄重眯检查)B—6鞋带尺寸不符

B—7内盒标示尺寸规格与鞋子不符 B—8鞋垫布标方向错误 B—9着地点不平稳

B—10条码标被封箱带(OPP)盖住或印刷不清晰、皱痕等 B—11产品标为准确

B—12干燥剂包装破裂或喷防腐剂后鞋面变色 B—13装箱配码错误或空盒或不满箱 B—14内盒、个别规格不对 B—15内盒方向颠倒 B—16中底没有贴牢

7;成品鞋测试

A每个新型体、新配色的第一张订单必须送东莞铁生物性测试、,测试内容如下: A—1大底/浅色材粒/胶不耐黄变测试 A—2粘着力测试 A—3大底耐磨测试 A—4耐曲折测试 A—5鞋眼拉脱测试

A—6深色材料干/湿式磨擦测试(若为中底须做耐汗测试)A—7成品鞋耐老化测试/材料迁移测试

B个别新型体/新配色之第一张出货订单都需寄台湾做ITS测试,并提供报告美国/台湾留底。

B—1材料供应商必须保证所有提供给思凯捷工厂的材料和组件均匀能满足思凯捷限制物质一表。

B—2每一新的批次材料均匀应视为新的材料,在送交思凯捷前均匀须进行测试以完全满足要求。

B—3一旦材料测试合格,这些材料可能用于多个季节或SKU(库存),但前提是材料和供应商均末必变,报告可使行一年有限期。

B—4为每一款思觊捷产品建立技术档案,此档案中应包含所有的技术资料和合格性文件以备质量控制和日后假溯之用。

B—5对每一SKU货单产品出货前,工厂必须向思凯捷提交测试报告原件扩合格申请书,而同款SKU产品假加订单则只需提交格申报书即可,五;检查分析归类根据上棕事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类,并作出判断

1:包装性;凡所有资料性的东西与客户要求一致,均属包装类的问题,若将现此类问题一定要求工厂重新处理,在末处理好之前,不准出货(如内盒颜色错误,图案错误,印刷内容错误包装纸错误或印刷油漆末干,外箱 头内容错。贴纸错误,价格错误,鞋子布标颜色,内容错误等)。

2;结构性:凡凭外观与确认样品不一致的。均属结构性的问题,若发现此类问题一定要求工厂立即停止生产,并报备主管(如鞋面材料材质不对,颜色不对,针车的针法不对,车线材质,番数和颜色不对,大底材质,颜色以及商标Logo不对,中底材质,厚不对,鞋面材料贴合是否与确认样一致等)。

3;功能性;凡属影响鞋子穿着性的问题,若发现此问题一定要求工厂停线处理(如鞋子脱胶,鞋子内有钉子,楦头使用错误,针车严重偏离记号点,鞋子内外瞩攀歪斜等)。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第2篇

一)电子元件:

1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感,工字磁芯,E字磁芯,塑料骨架,PCB板,电解电容,磁环,压敏电阻,输入线,输出线,灯管,塑壳面壳,塑壳底壳,灯头,磁环线,漆包线;

2,电阻阻值:看色环:黑 棕 红 橙 黄 绿 兰 紫 灰 白 金 银

0 1 2 3 4 5 6 7 8 9 5% 10%

3,电阻第三位色环是10的N次方。前两位数是个位和十位数,即XX*10的n次方。

4,其它电子元件的值见元件上的标示;

5,每种元件见样板。

二)熟悉并弄清产品规格书,制造令,包装清单,工程变更通知联络单;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报表内容及填写要求,产品样品对照;D/A/B/C/G档次产品检验标准内容。不懂的自动的问,同事,组长或主管直到确认巳懂并确实弄明白。

三)工作流程:

1,问询生产组长,或看看板知道生产的是什么产品,及产品型号;

2,知道此产品型号是生产的哪一个制造单的;并找到对应的制造单,3,弄清制造单上规定的要求,并核对检查无误;

4,依照制造单上对应的产品规格书编号;并找到对应的产品规格书;

5,弄清产品规格上要求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并核对检查无误;

6,找到对应的更改工程通知和相关的联络并检查产品是否同更改无误;

7,找到同类档次的产品检验标准,依照进行检验,标准的内容正确无误;

8,进行相应的电性测试;符合要求;

9,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符合要求的内容;

10,找到对应的包装清单,对照一致外箱印字要求。对照一致彩盒内容及印字要求一致。

11,包装及装箱无明显不良,无隐含性问题,如破坏,易坏或碰撞发生破裂等不良。

四)检验要求每二个小时检查巡检一次,所有的内容和项目要求检查到,所有的工位要求全部检查到,及时不超前也不超后30分钟做好相应的报表;

五)厂纪厂规,品管部人员奖金罚款制度,工资内容,等;

六)检验内容: A:

1,电性;2,外观;3,包装;4,印字;5,实验要求和国家国际标准,6,客户要求;

7,前次被投诉的内容;8,涉及安全的要求;9,装配结构牢固性的要求。B:

1,外观灯管无明显的黄黑斑,印痕,掉粉,破裂,丝路过长,老化之中和之后不可有明显的黄黑斑;汽泡,杂质杂色或其它异物,灯管内无异物,导丝生锈,灯管封口不平;

灯芯过高过长;

2,塑壳外观 无杂质杂色,与底壳装配吻合,无明显色差,批锋,材质一致;

3,灯头无明显生锈,破裂,焊接性能良好,无翘铜泊;扭力测试符合规定的要求;

4,焊点无明显不良,焊接良好;高度不低于1.2 mm;

5,包装内容要求及印字与包装清单一致;无杂质色差,油污,掉色等表面不良;

6,电性测试内容达检验标准要求,无不良,如功率,功率因素,色温、点亮,老化无异常,光效,每瓦流明量,灯管寿命,电子元件耐压等相关的测试满足规定的要求;

7,产品满足规定的客户内容的要求,实际测试可以达到标准;

8,国家和国际标准,符合规定的要求,如UL,CSA,JET,CCC,EMC,等;

9,高压耐压测试符合规定的要求。1500V/3秒无漏电及击穿。

七)品管人员职责:

1,发现问题或不良及异常情况;并查证与标准及资料检验规范是否有不同;同生产部反映或核对一致; 2,反应上报问题或不良及异常情况;出具书面的记录;如〈制程异常联络单〉

3,记录的内容:

A:以下内容一定要记录清楚:

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

什么制造单? 什么型号的产品?

发生了什么异常问题?

你抽检的总的数量?

你发现的不良类型及每种不良类型的不良数量是多少?

总的不良比率是多少?

B;以下内容知道得清楚的可以加记上来,不明不清楚不要记录:

什么原因产生? 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或杜绝?

4,主管和其它上级人员的决策措施跟踪看处理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要求是否与规定的内容相符;

5,总的一句话:发现问题,向上反映问题,跟踪问题的处理措施及过程和结果。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品管员的能力就是看和发现别人看不到或发现不了的问题。

八)发现不良情形的处理流程:

1,发现不良内容先与品管部的资料,标准,规范,产品规格书,等内容进行核对和确认;确认是不良现象,确定比率和严重性;

2,抽检规定的数量,确定不良内容及分类和每类不良内容的数量及整体不良的比率;

3,与生产部组长及以上人员反映并要求进行改善;

4,依品管部要求不良内容如电性大于等于2%要出具〈制程异常联络单〉通知生产和工程等相关部门进行改善和处理;并向上级组长或主管报告;

5,改善不了的要求生产部停止生产,等有明确的处理措施了再开始生产;

6,如处理的过程中有与生产和其它部门人员意见不一致时,不可争吵和相骂,要友好进行协商,出现处理不了或有激烈的形为出现时,品管员一律停止本不良的处理;本不良的所有内容上报交由品管部组长或主管进行处理。

7,当有任何不良异常和不良现象发生时都要上报给品管部的组长或主管;上报时一定要有〈制程异常联络单〉上规定要求的内容。见七)3。A:

护士经品管圈活动培训后的优点 第3篇

关键词:护士,品管圈活动,培训,优点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在护理部的倡议下,专家组的指导下,我科护士自发组成了品管圈小组,圈员共10名,护师4名,护士5名,培训护士1名,作为一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能轻松愉快、畅所欲言地对科室质量管理出谋划策,不但能提高个人成就感,也促进了个人的成长。护士经品管圈活动培训后的优点如下:

1显出潜能、发现人才,增加自信心

品管圈活动尽量让员工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激发,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新想法,只要对解决问题有用,那就是金点子,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显示他们的才能,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可实现自己的理想,增加自信心。

2管理意识增强,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护士作为医院基层的员工,长期以来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业务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总觉得管理离自己很遥远,尽管护士长常说:每名护士都是管理者,但还是没觉得自己是管理者,通过参加品管圈活动,让其有了管理者的机会,管理就在身边使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发挥管理潜能,从而激发了工作的热情,活动中通过辅导和培训,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增强,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够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各种品管手法从不知到熟练,业务知识与技能逐渐提高,激发了参与管理的意识,不仅为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添彩增色,也提升了专业水平。

3员工的问题意识增强

通过参加品管圈活动,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大家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下,边探索、边实践、边沟通、边总结,每位员工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懂得了:分析问题要把问题置于一个立体的空间,从外至内,层层剖析,找出改善问题的重点;紧扣原因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提升临床护理教育的质量

在临床带教老师中开展品管圈管理小组活动,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由90%上升到了97%,增强了老师的带教意识和带教能力,提高了带教效果。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和教育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其专科理论与操作成绩、患者满意度较常规组有显著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取得较好效果。低年资护士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理论考试及格率由70%提高到100%,取得了满意效果。

5促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员工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规范全面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专业化的精心照护与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抗疾病信心,同时减轻了家属的压力,得到患者的认可,密切了护患关系,因而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6主人翁及团队意识增强,达到品管圈目标

品管圈活动遵循坚持、团结、协作、责任的原则,活动中圈员自我启发、相互促进思维,以自主检讨、自我管理为重点、多部门协调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实施活动时我们团队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及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整个活动中强调的是集体团队的智慧,萃取团队的好的想法。每名圈员树立了团队意识,以我们会做出更好的品管圈成果为目标。

总之:通过品管圈活动,凝聚了护理人员品管圈思维,提高他们将品管圈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中的能力,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成长,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

[2]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3]章飞雪.于燕燕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8.

[4]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实际过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100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工作,观察组使用品管圈的方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虽均有意外针刺伤的情况发生,但观察组的意外针刺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4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品管圈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的情况,对于护士自身防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意外针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21-02

品管圈(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由相类似或是能够互补的工作场所中的人群自发组成的一种小团体[1]。通过这种形式,团体中的成员能够通过相互合作以及集思广益等形式灵活的运用活動中的理论方式等[2]。因此能够较好的改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欠缺以及主要问题等[3]。更好的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4]。品管圈的方式在国外的到了较好的应用,有研究显示国外的品管圈应用率达到了98%以上,同时使用品管圈的方式解决了70%以上的护理问题,在实际的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针刺伤而言,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意外事件,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发生意外刺伤的概率高达50%以上,其中护士高达44%,在暴露方式上,主要也是针刺伤最多,占56%。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针刺伤发生时,仅需要0.004ml的血液就足以感染HBV,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在我国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较好的使用品管圈的形式,因此国内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我院通过开展品管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减少了意外针刺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职护理人员100人,其中护士90人、主管护师10人,其中本科学历76人,专科学历24人,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为30.26±1.52岁。随机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护士45人、护师5人,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12人,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9.89±1.57岁。观察组护理人员护士45人、护师5人,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12人,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30.76±1.62岁。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工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使用品管圈的培训方式进行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需要建立起品管圈小组,并在小组制定完成后,在小组中通过头脑风爆法建立起相关的活动主题以及活动计划,主要课题为减少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过程中出现意外刺伤发生率。首先在小组中讨论由于意外针刺而造成的相关危害以及提升的护理风险,然后将活动后的目标进行相应的确定。在确定完成后,对于目前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针刺的实际情况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的意外针刺的发生率,同时需要注意对意外针刺的发生状况以及出现时机进行相应的讨论以及记录。并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出造成实际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针刺的原因。在本次研究中讨论出的结果:护士自身的防范意识不高并且操作不规范;患者对于治疗不配合;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合格以及安全制度没有得到落实等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品管圈小组需要注意对这些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并制定出在以后的护理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出现意外针刺的情况,并制定出相关的监督措施以及执行标准,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护理。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曾华[5]的研究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针刺情况进行相应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8.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均有意外针刺伤的情况发生,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意外针刺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48%,差异为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流程,也是患者能够得到较好恢复的前提条件,因此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的操作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但目前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针刺伤事件就是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以及患者的正常护理以及治疗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常规的护理方式并不能够较好的避免出现类似的意外事件。而对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通过品管圈的形式也能够较好的进行解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晶,李雪,吕召莉等.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中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4):147-148.

[2] 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3,34(16):94-96,封3.

[3] 彭翠娥,王卫红,谌永毅等.品管圈活动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30):3866-3869.

[4] 樊学英,李洪娥.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2943-2945.

品管人员工作技巧 第5篇

品管工作方法

1.定义:

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又叫做品质控制。

1.预防错误/异常的发生:

1)产品生产前以预防:

①在产品未正式生产前,提出对产品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预先评估,以提前进行防范。如:产品的哪些地方可能会有不良出现、哪些为重点管控/检验项目、按不良所显现的部位及严重/ 轻微程度制作允收标准等。

② 在生产作业中哪些环节可能会造成品质隐患而在生产前给予杜绝或在生产时给予纠正。③评估相关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产品某些方面不良而在生产前加以控制或在生产时进行改善。

2)产品生产中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因作业手法、机器、工治具等方面所引起的不良,找出不良的根源进行针对性的改善,防止相同/类似问题再行发生。

3)针对对策措施的追踪:

针对提出的防范对策进行追踪,确认对策完成的进度、完成的质量,并验证其有效性,确实已改善方可结案。

2.持续改善,灵活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1)持续改善:计划、执行、检讨,改善;持续改善工具:PDCA,以称为管理循环。①P:是指PLAN(计划)

A. 认清目的,即计划项目,计划目标。

B.要充分掌握与计划有关的事项。

C、现状分析。

D、以5W2H法从事思考。

E、属于改善性计划,运用品管手法来分析问题的原因。

F、做成实施方案及实施时间。

G、可分阶段性(即可分期进行),但要有连贯性。

H、应有数据可衡量及成果评估。

②D:是指Do(执行)

A、依计划实施方案进行。

B、实施前之准备工作。

C、其它部门之协力合作。

D、过程中如有异常应即时处置。

③ C:是指Check(查核)

A、执行过程资料回馈。

B、检讨结果。

④ A:是指Action(处置)

A、检讨结果与原计划比较。

B、再利用图表进行分析。

C、修订下次计划。

2)品管统计手法:一般常用的为QC七大手法;

① 层别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进行统计;

② 柏拉图:确定异常的主导因素;

③ 鱼骨图:寻找导致异常可能产生的原因;

④ 散布图:显示变异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⑤ 查检表:收集数据资料;

⑥ 直方图:显示数据分布的形态。

⑦ 管制图:对所出现变差的特殊原因导找统计信号。

3.坚持原则,注意弹性,善于交流、沟通;

1)坚持原则就事论事,工作态度端正,心态平和,以能够解决问题为目的;

2)注意弹性:以实事求事,不可夸大事实、不可歪曲事实,避免因此而使他人/跨部门的人无法正

常配合,失去正常操作的机会;

3)善于沟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对人说话要有礼貌客气,注意语言语气的运用,不矫不躁,表

达意思要清晰明确。

4.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说话;

品质人员处理问题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说话。如:与他人关于工作或品质上的沟通、与上司汇报工作、问题分析处理、投诉责任单位或供应商、统计品质达成目标等,皆要依据事实、依据数据说话。不可用大概、可能、也许、应该、差不多、基本上、不良率不良数不明确等模棱两可的名词。

5.凡事多问为什么?

发现问题时,要多动脑,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是什么原因导致此不良、作业时为什么未发现、在检验时为什么未有发现等。

多问为什么能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找出问题产生的关键。

6.把握异常分析工具:5M1E5W2H,事事寻找原因,寻找方法;

1)5M1E法,当一般异常出现时,用此工具可寻找出异常产生的原因:

① 人员:操作者的品质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知识等;

②机器:机器、设备运行状况、精度及维护保养状态等;

③材料:材料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和外观品质等;

④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度和可靠性。

⑤测量:测量设备、测量方法、试验手段等是否有问题;

⑥环境: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条件等。2)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

①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②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③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④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⑤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⑥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⑥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7.多观察,多验证:

对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要去求证.对以前一直这样做的(经验),但感觉不适当的要去求证.去改善;

8.运用能力:

1)多向思维(正向、逆向、逻辑等思维);

2)多想、多说、多写、多做(实验/验证);

3)构想-----计划-----实施-----检讨、问题点-----记录------计划------改善-----确认;

4)注意改善的可操作性、成本的投入量等。

9.自我检讨:

树立品质第一的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每天自我检讨,才能找出工作中的缺

失,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我所做的工作,自己满意吗?

2.还能做得更好吗?

3.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4. 我所做的工作,上司和领导满意吗?

5. 为甚么不满意?

品管人员职责说明 第6篇

提交人:tigersz 发布时间: 2006-2-12 被阅览数: 710 次

品管人员职责说明书

一. 品质经理:

1.督导各部门提升产品质量,防止异常发生,达到公司的品质目标.2.协调及推动各部门按ISO9000各要素运作.3.召开各种品质会议,协调各部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4.审核相关部门呈交的品质文件.5.对进料品质进行最終判定,並推动IQC、QE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辅导、稽核、评估、追踪改善等.6.定期主持召开供应商评审会议及对供应商评估

7.督导QE主管及時处理生产品质异常问题和客戶投诉的回复追踪,确保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8.督导产品可靠性测试和新产品试投产的品质改善及可靠性测试

9.对成品的品质进行最終判定,10.协调IQC验货的各項工作.11.督导並审核品质周报、月报表.12.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二、品质保证主管:

1.确认及更改公司之品质体系有效文件,维护公司品质体系有效运行.2.根据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实可行的二、三级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內部评审及管理审查计划,推动各部门人员执行ISO9000之要素.6.协调及督导各部门对品质体系中出現不符合項目的改善和追踪是否有效,並记录存档,汇报管理者代表审批.7.分配及安排外部评审之时间和评审前准备工作.8.督导各部门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并进行统一编号的标准化管理.9.督导內部文件之文件分发、回收、保存、更改作业.10.协助品质经理相关的品质管理工作

11.对下属进行考核、评定

三、QE主管:

1.根据工程资料內部要求及時对产品的有关项目组织实验室测试 2.制订品质计划.3.对各种材料及成品之检验标准书进行审核.4.即時处理客戶抱怨及退貨,以确保客戶满意.5.主持每周品质会议,並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6.统计、分析各品質会议,並推动全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共同提升品质.7.统计、分析各阶段品质不良,並推动各部门改善,以达到目标.8.针对材料不良辅导供应商分析、改善.9.做好品质记录,以便追溯.10.稽核评估供应商,並做好相应记录.11.考核下属业绩.四、IQC主管

1.遵照並执行公司的品质管理制度.並督导全体IQC人员确实执行;,尽最大能力完成任务.2对IQC的总体事物进行规划,制定IQC內部之品质检验计划、目标,並督导完成.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务至組長,並督促其完成.4.培訓计划的执行.制定IQC、季度、月份的培训计划,並对实验员的指导考核.5.完成对检验标准书、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工作.6.品质鉴定与判定.针对IQC进料检验时的材料异常,相关标准作鉴定与判定,並签署意見.7.对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质检验表的审核.8.对內与各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协调处理IQC日常事务,对外与各供应商主动沟通,了解供应商品质狀況,並督促其进行品质改善.9.每月协助品质经理定期召开三級供应商评审会议,督促供应商的品质改善。

10.对下属业绩考核

五、职员

1.I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熟悉IQC的工作流程,至少1年外企IQC工作经验.了解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卡尺,光普仪,投影机等量测仪器.会电脑基本操作.2.量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3.压铸模产品和需外加工产品的品质重点及注意事项.4.不合格品的处理.5.相关表单的填写.6.其它.2.SQC

中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0—25周岁,至少1年外企SQC工作经验.熟练操作电脑(WINDOWS OFFICES等软件),熟悉QC七大手法,能用电脑绘制”柏拉图,管制图”等.对ISO9000有所了解.1.日常报表及统计图的制作.2.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3.产品的检验重点及相关表单的填写.4.其它.QA.6.大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2—30周岁,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会使用三次元,投影机,深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品管人员培训程序(精选6篇)品管人员培训程序 第1篇莆田市新永丰鞋业有限公司品管人员培训程序一、材料认识及检查要素1、真皮(牛皮、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