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苹果里的小和尚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苹果里的小和尚(精选4篇)

苹果里的小和尚 第1篇

小诗第五首

xx年3月15号

苹果里的小和尚

苹果又大又圆,

谁也不知道,

里面有一个小和尚。

不知为什么,

它会在苹果里?

应该是在和星星捉迷藏,

居然在里面睡着啦。

可爱的小和尚。

北京市人大附小一年级:石雨青

苹果里的小和尚 第2篇

小绵羊在家盼啊、盼啊,终于,绵羊妈妈拎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小绵羊太高兴了,他在购物袋里东翻翻、西翻翻的,想看看妈妈给他买了什么好东西。小绵羊找到了好多的玩具,有皮球、有沙滩玩具和小汽车,还有一个大红苹果,都是他最喜欢的。

晚饭后,小绵羊一定要吃大红苹果,“妈妈,我要吃苹果。”可是妈妈却说:“不行,刚吃过饭不能马上吃水果,等一会儿吧。”“不要嘛,我就要,我就要吃苹果,快给我、快给我呀!”小绵羊刚拿起苹果,忽然,苹果开口说话了,“请你不要吃我好吗,我是一座苹果宫殿,里面住着很多国民,还有国王和王后呢!”听到苹果说话,小绵羊吓得连忙把它扔到地上,害怕地往后退,支支吾吾地说:“你你你怎么怎么会会说话的啊!”“你说我呀,是的呀。”苹果得意洋洋地回答,“哦,那是王后施了魔法,把我变成了一个会说话的苹果,当有人要吃我时,可以阻止他,跟他们说,别吃我了。”“那你可以让里面的人出来吗?”“当然可以了,没问题。”说着,苹果打开了大门,从里面出来了好多的小矮人,他们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可好玩了。“你们都会干什么呀?”小绵羊好奇地问。“我会种地。”“我会做衣服。”“我会照顾小动物。”大家争先恐后地说着,并且和小绵羊开心地一起玩起了游戏,小绵羊可高兴了!

不知不觉,天已经很晚了,那些小矮人说:“对不起,我们该回去了,不能再和你玩了,不过,我们可以给你一颗种子,种出来的苹果里面都会有和我们一样的小矮人,再见了!”说完,他们留下种子,回到了苹果里去了。

第二天,小绵羊赶紧小心翼翼的把苹果种子种到了泥土里,并且每天细心地照顾着它,给它浇水、施肥、捉虫子。到了夏天,苹果已经从种子长成了大树,大家在树下休息、乘凉、学习和玩耍。到了秋天,树上结满了苹果,小绵羊可兴奋了,他摘下好多熟透了大红苹果,把苹果门都打开后,里面出来了很多的小矮人,围着他跳起了热闹的舞蹈。小绵羊以后再也不怕没人一起和他玩了!

这就是小绵羊和会说话的苹果、住在苹果里的小矮人神奇的故事!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3篇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 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 或者展示展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 他来到我家, 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 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 说:“大哥哥, 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 你不知道的, 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 而他呢, 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 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 你看, 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 从横切面看, 可以清晰地看出, 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 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 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 把它们一切两半, 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 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 也许是出于无意, 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 然后又由他传给我, 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 往小处说, 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看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想一想我们的教学, 教师认认真真地教, 学生循规蹈矩地学, 在学生还未以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学习之前, 大量的实例和方法已展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情不自禁地按照教师的模式和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 这样, 我们还会得到更多的、有创意性的思考吗?加德纳说:“改变思维是永恒的话题, 我们要为学生未来做好思维方面的准备。”美国的教学目标里, 有一条就是思维方法的训练, 可见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联系自己的实际, 我在教学《衣架的联想》一课时, 在导入新课时就在班里做了切苹果的实验。我请学生将带来的苹果切成两部分。全班43人, 只有两名学生切出了苹果里的“五角星”。我问这两名学生为什么不按照常规切苹果的方式去切, 他们的答案也都是源于当时看过的那篇文章, 想切一切, 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五角星”。我问学生:“通过切苹果你有怎样的启示呢?”学生总结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根据切苹果的实例, 我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便做了以下思维方式的训练。对直线进行联想:比如, 它是中文里的一, 也是一根平衡木、电线杆 (如果有的学生联想到书边、门边、桌子边, 这只能算一种联想) , 2分钟以内看谁想得最多。对直线进行联想, 大家想得最多的是横直线。这个环节的训练就是告诉学生, 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式, 直线可能是“横直线”, 也可能是“竖直线”, 还可能是“斜线”。如果我们多角度地进行联想, 将会有更大的联想空间。

做完了上面的小游戏, 我再让学生对衣架进行联想, 学生似乎找到了联想的方法。他们把衣架正着放、倒着放、斜着放或者进行组合,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联想, 把衣架联想成弓箭、秋千、相框、跷跷板、蝴蝶、渔具……学生的思维角度开阔了, 作品更有创意、更有趣味了。

这堂课,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 我看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需要教师的培养, 也需要我们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 让他们自由、自主地进行实践探索。我想, 学生呈现给我们的结果将会更加精彩、更加多样化。

在课的最后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一个13亿人口大国, 应该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然而近百年来, 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竟然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中国人的创造力到哪里去了呢?我希望中国创新型人才从咱们班起飞。

学生看了这段话后, 教室变得更安静了, 每个人都若有所思, 这的确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迫切。作为美术教师, 创新人才的培养, 也将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

花店里的“花和尚” 第4篇

那天我在逛花店中,发现了一株“长相”十分奇怪的植物——绿油油的叶子下吊着几个小巧玲珑的“瓶子”,十分惹人喜爱。“老板,这是什么植物呀?”我指着这盆怪模怪样的植物,问花店老板。“这叫猪笼草,别看它没手没脚没嘴巴,却能靠这些‘小瓶子’捕虫子吃。”真的吗?老板不会是胡说八道吧?我将信将疑地看着老板,心里琢磨着。我可从来没听说过世界上还有吃“荤”的植物!

我好奇地把手伸到猪笼草的“小瓶”前,没想到它竟然主动把“瓶盖”打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吊瓶,瓶口很光滑。再往里伸,我的手指头忽然碰到了一些黏糊糊的液体。莫不是这家伙要啃掉我的手指头?我吓得立即缩回手指。没想到,这个鬼精灵立刻就把“瓶盖”盖上了,还微微抖动了几下,好像挺生气的:“到嘴的‘肥肉’怎么给跑了呢?怎么能让猎物就这么轻而易举地逃出我‘如来佛’的掌心呢?”

好险好险,我摸着差点儿成为猪笼草盘中餐的手指,心有余悸。忽然,我闻到那根手指散发出一股特别的芳香,我好奇地舔了舔,哇,居然是甜的!这说不定是猪笼草分泌出来的蜜汁,用来引虫入“瓶”的秘密武器吧?我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老板,他直夸我聪明。

我们正说着,忽然飞来了一只小蜜蜂,只见它一会儿飞到紫罗兰上唱唱歌,一会儿又停到百合上跳跳舞。忽然,它仿佛嗅到了什么似的径直向猪笼草飞过去。哎呀,不好,它一定是中了猪笼草的“迷魂计”!果不其然,这可怜的小家伙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蜜汁,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便落入了瓶中,猪笼草的“瓶盖”随即便合上了,任凭蜜蜂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了。

我又在花店里盘桓了好一阵子,等我离开前再去看那株猪笼草时,猪笼草的“小瓶子”又再度打开了,里面哪里还有蜜蜂的影子呢?看来,猪笼草还真是个爱吃荤的“花和尚”呀!

(选自本刊2004年第2期)

词语加油站

小巧玲珑 怪模怪样

将信将疑 轻而易举

盘中餐 心有余悸

无济于事

五官齐上阵

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少“观察工具”,就看你能不能用好它们。在花店里,小作者不仅用眼睛仔细地看,还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舔,用耳朵去听,更难得的是,他还用脑子去想——想象着猪笼草生气时的心理活动:“到嘴的‘肥肉’怎么给跑了呢”;猜测着猪笼草捉虫的妙法:“这说不定是猪笼草分泌出来的蜜汗,用来引虫入‘瓶’的秘密武器吧?”这么多“工具”齐上阵,小作者自然不愁没话可写,而且还能写得十分具体呢! (王海蓉)

苹果里的小和尚

苹果里的小和尚(精选4篇)苹果里的小和尚 第1篇小诗第五首xx年3月15号苹果里的小和尚苹果又大又圆,谁也不知道,里面有一个小和尚。不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