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冶炼教案
金属的冶炼教案(精选8篇)
金属的冶炼教案 第1篇
4-3-1 金属的冶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2)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
(3)理解电离度、电离平衡等含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冶炼方法,提高分析探究能力。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金属冶炼和废旧金属回收等学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的资源利用观念。
[重点与难点] 金属治炼的一般方法。[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掌握冶铁技术的最早年代是()。(A)春秋晚期
(B)商代
(C)南宋时期
(D)清朝 2.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冶炼镁的原料的是()。
(A)冰晶石
(B)光卤石
(C)萤石
(D)高岭石 3.工业上使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炼钢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使用较多的生石灰
(B)加入较多的焦炭
(C)加入较多的硅铁
(D)加入含磷量较高的废钢 4.下列铁合金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A)生铁
(B)高碳钢
(C)中碳钢
(D)低碳钢
5.用氢气作还原剂和用金属作还原剂相比,所得金属的纯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氢气的高
(B)用金属的高
(C)二者相同
(D)无法比较 6.用铝热反应冶炼出的金属的状态是()。
(A)固态
(B)气态
(C)液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7.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铁、钒、锰等),这是因为铝具有()。(A)两性
(B)导电性好
(C)熔点低
(D)还原性,在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8.不能用热分解法制得的金属是()。
(A)铁
(B)银
(C)镁
(D)汞
9.古代的“药金”外观与金相似,常被人误以为是金子。冶炼方法如下:将碳酸锌、赤铜(Cu2O)、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金光闪闪的药金。试分析以下问题:
(1)药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0.用黄铜矿炼铜按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将总反应写成:
CuFeS2 + SiO2 + O2 Cu + FeSiO3+SO2
事实上冶炼反应是分几步进行的:①黄铜矿在氧气作用下生成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②硫化亚铁在氧气作用下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矿渣;③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④硫化亚铜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1)写出上述各个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给出总反应方程的系数。(3)据最新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ns 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可以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反应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A,2B,3A,4A,5A,6C,7D,8AC。
9.(1)Cu-Zn。(2)C + 2Cu2O4Cu+CO2↑,C+2ZnO2Zn+CO2↑。10.(1)2CuFeS2+O2 Cu2S+2FeS+SO2 2FeS+O22FeO+2SO2,FeO+SiO2
FeSiO3,2Cu2S+3O2 2Cu2O+2SO2,Cu2S+2Cu2O 6Cu+SO2。
(2)总反应方程式为:2CuFeS2 +2SiO2 +5O2 2Cu +2FeSiO3+4SO2(3)4CuFeS2 + 17O2 + 2H2SO4细菌4CuSO4 +2Fe2(SO4)3 + 2H2O
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
金属的冶炼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知道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及原料。
3、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钢铁、青铜等合金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铁的冶炼原理;
2.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设备及原料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了解铁、铝、铜等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一、常见的金属矿物
1、地壳中铁的含量在金属中居于第几位?自然界中铁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2、你知道的铁矿石有哪些?我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就你所知的历史知识,你知道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什么时期就发明了炼铁和使用铁器了?
4、人类冶炼最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地壳中铁的含量,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我国铁矿的类型及基地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
既然铁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以铁矿石为原料冶炼出铁的反应原理及过程。
二、铁的冶炼
今天我们以主要成分为Fe2O3的赤铁矿为例,来学习研究如何实现铁的冶炼。
【探究问题1】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
【探究问题2】探究实验的装置(提示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等考虑)中CO与Fe2O3的反应——实验室炼铁的反应原理。并思考下列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再加热Fe2O3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点燃从尖嘴管口排出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得到较纯净的铁粉?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 1.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停止通一氧化碳。
⑦将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看其能否被磁铁吸起。(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2.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高温
尾气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黑色粉末可以被磁铁吸引。或用3CO+Fe2O3======2Fe+3CO2
三、工业炼铁
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
主要反应:2C+O2======2CO2(C+CO2===2CO)
高温
3CO+Fe2O3===2Fe+3CO2
高温
CaCO3===CaO+CO2↑
高温
CaO+SiO2==CaSiO3(炉渣——可用于制水泥)尾气主要成分:CO和CO2(需经处理后再排放)引入:金属冶炼还有哪些方法?
1、热分解法
常用于不活泼金属(Hg、Ag等)的冶炼。
2、电解法2Al2O3通电4Al+3O2↑ 2NaCl通电2Na+Cl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Na、Ca、Al等活泼金属的还原性很强,都很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和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3、湿法冶金(金属)
用活泼金属将一些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适于处理金属含量较低和组分比较复杂的原料,如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Fe+CuSO4=FeSO4+Cu 高温
金属冶炼施工技术探析 第3篇
钢包包底和包壁不定形耐火材料的普通浇注施工方法。
1.1 浇注施工方法首先, 在包底施工后进行半天左右的自然养护。
接着, 安装框架和混合搅拌机, 在浇注耐材之后, 为使整个缝隙填充均匀, 用棒式振捣器进行助振。再经半天左右的自然养护后进行脱模, 然后对渣线部位进行耐火砖的砌筑施工。
1.2 浇注材质的选择对用于包底和包壁耐火材料的特性, 不仅要求其抗腐蚀性和抗渣性要好, 而且结构要稳定。
一般认为Al2O3-Mg O质耐火材料能满足上述条件要求。Al2O3-Mg O质耐火材料中的Mg O量在7-28%范围时, 会形成组织致密、稳定的尖晶石固溶体, 因此一般用作炼钢钢包的耐火材料。该厂重视降低成本, 提高钢水冲击部的抗磨损性, 重视残余膨胀性的影响作用, 因此采用Al2O3-Mg O材质作浇注料。另外, 即使在长施工体的厚度较薄 (最薄40mm) 的情况下, 为确保浇注料的流动性, 因此规定Al2O3骨料粒度在8mm以下, 而且还添加了金属Al, 作为防止干燥时发生爆裂的措施。
1.3 实际应用的结果对15t钢包包壁最上部的熔损速度进行了调查。
与耐火砖比, 浇注料各部位的最大熔损速度为0.4mm/炉, 而渣线砖的修补周期 (大约40炉钢水) 是在砖的熔损达16mm左右时才进行的, 因而不会对钢包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 使用后的工作面在清除粘附的金属和对表面进行若干清理后, 只要工作面没有全部熔损, 就可以进行接长修补, 由此能减少新喷补施工时耐火材料的使用量和减少钢包产生的废砖达30%左右。
2 湿式喷补施工技术
2.1 改进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 最近以炼钢厂为主引进了正在不断被推广的湿式喷补施工技术。
喷补操作程序如下。首先, 用混合机将不定形材料与水混合后分批装入料斗, 然后把装入料斗的喷补料用活塞式压力泵通过管道送到喷嘴, 同时通过另外一根管道采用压缩空气将固化剂送到喷嘴端部, 在喷出之前与喷补料混合后喷补在施工体上。与以往的浇注施工相比, 湿式喷补施工的主要特征如下: (1) 由于不需要框架, 因此能在任意位置进行任意厚度的施工。 (2) 由于添加固化剂, 缩短了固化养护时间, 因此能进行连续施工。 (3) 由于施工效率高 (5-10t/hr) , 因此可缩短施工时间。除此之外, 它还能使耐火材料发生的熔化损失均匀, 并可应付紧急情况。即可以说喷补施工法就是利用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特性来弥补浇注施工缺陷的施工方法。
2.2 改进材质以上述的浇注材料为基础, 对浇注材质的压力输送性能、抗腐蚀性能和抗爆裂性能进行了改进。
2.2.1 提高压力输送性能为使湿式喷补材料能在压力下从内
径Ф38mm的管道和喷嘴通过, 因此事先对各种喷补料在喷嘴内的流动性进行了确认试验。如果直接采用象浇注料那样的粒度, 就会发生喷嘴堵塞, 因此降低了粗粒度比, 并将Al2O3骨料的粒度从8m m降低到5m m。
2.2.2 提高抗腐蚀性能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知, 采用表1的试
料C和D时, 不会发生喷嘴堵塞, 但由于这两种试料添加的水分量比浇注料的大, 因此会影响抗腐蚀性能。基于此因, 在试料C和D中, 以水分低的试料C为基础, 通过高频炉的侵蚀试验, 调查了通过增加Mg O量来提高抗腐蚀性能的效果。结果, 考虑到抗腐蚀性能和炉渣侵蚀的深度, 将Mg O量增加到10%, 能弥补抗腐蚀性能的恶化。
2.3 提高抗爆裂性能采用上述材质对15t钢包和25t钢包的
包底及包壁进行湿式喷补施工后, 在预热1小时左右时喷补料会频繁发生爆裂故障, 爆裂宽度大约30-50mm。作为防止发生爆裂的措施, 由于当初采取的是添加有机纤维的办法, 但不理想, 因此在改善钢包干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
2.3.1 爆裂发生的机理采用一般干燥曲线模型对干燥中耐火
材料内部的温度和水蒸气压力的变化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干燥过程中施工体内部存在3个区域, 一是靠近加热面含水率为0的干燥区域;二是水分迅速蒸发的蒸发区域;三是在蒸发区域产生的水蒸气流向被加热的背面, 压力超过了饱和水蒸气压, 形成凝结现象的凝结区域。干燥时的爆裂只有在蒸发区域满足了下列条件时才会发生。
2.3.2 改进干燥方法对实际干燥中各部位温度变化进行实测, 摸索出了最佳干燥条件。
结果, 根据以上喷嘴耐火材料的表面温度为基准, 进行了干燥, 基本抑制了爆裂。但是, 在冬季室外气温低的情况下, 由于干燥前的养护强度 (抗折强度) 低, 因此无法确保材料具有耐蒸气压的强度, 故频繁发生爆裂。作为其措施是采取预热干燥的办法, 即筑炉后在钢包内对发热体进行燃烧, 但这种干燥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3 使用实例
3.1 熔损速度15t钢包的包壁采用湿式喷补材料后的熔损速度表明, 采用喷补材料的平均熔损速度为1.
57mm/炉, 虽然比耐火砖的增大5%, 但与浇注材相比, 却取得良好的结果, 受钢水冲击部位的烙损速度最大为2.5mm/炉, 与浇注材料的呈相同趋势, 但其绝对值低。与浇注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透气砖和受钢水冲击部周围的熔损速度非常低, 这两处分别是采用吹氩搅拌和采用AOD (氩氧脱碳法) 装入钢水时因钢水冲击而造成熔损严重的部位, 由此可知采用喷补料的施工体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3.2 断面组织从15t钢包在使用39炉后喷补材的断面组织
照片和炉渣的侵蚀深度来看, 包底的侵蚀深度比包壁的大30-40m m, 在微变层内部能看见有一部分横向裂纹, 还能看见有部分金属侵人。包壁的炉渣侵蚀深度较浅, 为15-20mm, 与浇注材的基本相同。另一方面, 由于原始层的组织非常致密, 且气孔率也低, 只有12%, 因此形成了良好的组织。
4 施工效率和成本
各种施工方法的施工天数比较结果表明, 以一座钢包的筑炉操作天数为例, 采用浇注施工时, 由于能连续接长修补, 因此包底和包壁的解体时间可以缩短, 与耐火砖相比, 可缩短总的工期25%;采用喷补施工时, 由于添加了固化剂, 节省了养护时间, 因此可缩短工期40%。成本的比较结果表明, 与浇注料相比, 喷补料的价格仅仅是固化剂这一项的价格比浇注料高, 但由于可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比耐火砖可节约成本28%左右, 比浇注材料的节约14%。今后如果能将不定形化的喷补技术应用于目前仍采用耐火砖的容器 (如, 25t VLF钢包和中间包等) , 估计可以大幅度降低耐火材料成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施工技术。
5 小结
15t钢包包底和包壁采用湿式喷补施工的结果表明, 不论是施工效率, 还是成本, 都优于浇注施工法。为实现将来中间包等也能采用不定形化技术和出钢槽采用喷补修补技术来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期待着这种湿式喷补机能成为广泛应用于各种物体施工的通用设备, 从而进一步降低耐火材料成本。
摘要:为减少钢包筑炉操作和降低耐火材料成本, 在VLF (真空钢包炉) 的钢包内衬采用耐火材料的不定形化技术。为实现中间包采用不定形化技术和出钢槽采用喷补修补技术来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湿式喷补机能成为广泛应用于各种物体施工的通用设备。
聚焦金属的冶炼 第4篇
1.富集:除去金属矿石中的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用还原剂把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3.精炼:提纯金属。
例1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金属钛:利用置换反应,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金属钛
B.制取金属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再利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C.制取金属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饱和的NaCl溶液
D.制取金属铜:对黄铜矿进行电解精炼得到纯度为99.9%的精铜
解析A中不能用TiCl4溶液,要用熔融态的TiCl4;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Cl2和H2;电解法精炼铜的原料是粗铜。答案:B
二、金属冶炼的方法(见表1)
例2下列制备金属单质的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制备单质Mg:在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
B.制备单质Al:在通电条件下,电解熔融Al2O3
C.制备单质Na:在通电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
D.制备单质Cu:CuO在高温条件下分解
解析Mg的活泼性强,不能用H2还原法制备Mg,而是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NaOH而不是Na;CuO强热分解生成Cu2O而不是Cu。答案:B
三、金属冶炼的工艺流程
金属冶炼的工艺流程就是将金属制备的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以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中学阶段涉及的金属冶炼主要包括从铝土矿中冶炼铝、从海水中提取镁、从黄铜矿中冶炼铜。
(1)从铝土矿中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由黄铜矿冶炼铜的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例3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4所示:
(1)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解析(1)图示中可利用铝热反应由泡铜冶炼粗铜。(2)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同时,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a错;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b对;电解过程中Cu2+向阴极移动,c错;粗铜中Ag、Pt、Au放电能力比铜弱,形成阳极泥,可以回收,d对。
答案:(1)3Cu2O+2Al高温Al2O3+6Cu (2)b、d
例4Ⅰ.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流程如图5所示:(铝土矿的主要杂质为Fe2O3、Al2O3、SiO2和一些不溶性杂质)
(1)试剂A是;溶液b与试剂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NaOH溶液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的CO2,将得到的不溶物煅烧后也可得到Al2O3,该方案的缺点是。
Ⅱ.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制备金属铝
(3)写出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每生产
0.27 t铝,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解析铝土矿与碱液反应时,氧化铝、二氧化硅溶解,而氧化铁是滤渣a的主要成分;滤液里加入过量强酸。(盐酸或硫酸),硅酸沉淀不溶,滤出为滤渣b,溶液b的主要成分为Al3+溶液。向滤液b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析出氢氧化铝(滤渣c),将滤渣c加热脱水可得氧化铝。(2)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的CO2,形成的滤渣中将有两种物质:硅酸及氢氧化铝,加热后得到的Al2O3中含有SiO2杂质。(3)2Al2O3(熔融)通电4Al+3O2↑中有12个电子转移。
答案:Ⅰ.(1)盐酸(硫酸或硝酸) Al3++3NH3·H2OAl(OH)3↓+3NH+4(2)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2-3+H2OAl2O3中含有SiO2杂质
Ⅱ.(3)2Al2O3(熔融)通电4Al+3O2↑3×104
例5据世界化学史记载,金属铝是在1825年被英国化学家戴维制得的。天然铝土矿的氧化铝含量为50%~70%,杂质主要为SiO2、Fe2O3、CaO、MgO、Na2O等,而工业上电解氧化铝要求其纯度不得低于98.2%,工业生产铝锭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
一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名称为。
(2)固体A的化学式为,物质C为。
(3)步骤④调节pH的范围为。
(4)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本题以工业生产铝锭的工艺流程为背景,考查内容包括pH的选择、过滤操作、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等。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盐酸反应,进行过滤操作(步骤②),得到固体A是SiO2;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使Fe3+沉淀,步骤④是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步骤④为使Al3+完全沉淀,而Mg2+不能产生沉淀,需调节溶液的pH在5.2~10.4之间。
答案:(1)过滤(2)SiO2NaOH溶液(3)5.2 【教学背景】 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4.能写出冶炼金属方法中对应的常见金属冶炼的有关化学发方程式。★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对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钟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以便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 探究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结合实验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但金属大都都以矿石的形态存在。比如我们的家乡——大冶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和铜矿。引导学生观看常见几种矿石的图片。【质疑】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如矿物或海洋中,是如何存在的呢?这又与什么性质有关? 【讲解】大多数金属比较活泼以化合态存在,少数以游离态存在 【板书】 一、【介绍】 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国情教育 【讲解】 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金属单质或合金,因此必须把化合态的金属转化为金属单质-金属的冶炼。【板书】 二、金属的冶炼 【设问探究】 我们该如何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单质呢?根据什么原理?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发言 【讲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复述)冶炼金属的根据是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经过三个步骤。冶炼的步骤: 第一步: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 第三步:精炼:采用一定方法,提炼纯金属。【板书】 1、金属冶炼的实质 【分析探讨】金属离子的得电子能力是否全都相同?这与什么有关? 【讲解】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原子的能力也就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活性的金属离子就必须采取不同的还原方法进行冶炼。【板书】 2、金属冶炼的方法 【分析】 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它们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 Hg、Ag等,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很强,所以其还原的条件比较容易达到。Hg、Ag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得到单质。【板书】(1)、热分解法 2HgO 2Hg+O 2 ↑2AgO 2Ag+O 2 ↑ 【分析】 位于活动性顺序表中前端的金属如 K、Na、Ca、Al等金属,我们知道其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则氧化性很弱,很难得到电子;一般的还原剂都无法把它的阳离子还原出来。我们只能使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板书】(2)、电解法 2Al2O3(熔融)2NaCl(熔融)MgCl 2(熔融)4Al + 3O2↑(用冰晶石作助熔剂)2Na + Cl2↑ Mg+Cl 2 ↑ 【讲解】冶炼铝用的是其氧化物而不是氯化物,结合必修一化学键的知识知道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能导电,所以只能是电解氧化铝。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学习金属铝时还有一个小实验,将一块铝箔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的现象。学生可以回答出内层融化的铝不会滴落,那是因为外面包裹着一层氧化铝,而氧化铝的熔点很高,达2000多 易,此外氧化钠熔点较高,加热熔化前已经分解产生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镁熔点很高,要使其熔化需要的能力较多,所以综上所述不同的金属电解时选择不同的熔融物。【分析】 对于大多数金属,如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间一段的金属所对应的离子,得电子能力较强,其化合物又不能通过受热分解得到金属单质,必须使用还原剂还原金属阳离子。常见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一些活泼金属也可作为还原剂,将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板书】(3)、热还原法 ① 常用还原剂:焦炭、CO、H 2、活泼金属(如Al)等 【练习】 必修一所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写出该反应。(要求学生黑板演练) 【板书】Fe2O3 + 3CO === 2Fe + 3CO2 WO3 + 3H2 ==== W + 3H2O(高温)Fe2O3 + 2Al ==== 2Fe + Al2O3 【讲解】以最后一个反应为例,以金属作还原剂。以铝作为还原剂时,这样的反应叫铝热反应。 【板书】铝热反应:铝和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反应放热)【观看实验视频】 实验 4—1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发言,给出实验现象 【教师总结】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板书】Fe2O3 + 2Al ==== 2Fe + Al2O3(高温) 【讲解】像这样铝和铁的混合物叫铝热剂,铝在这个反应中作还原剂。根据实验提出问题,镁条和氯酸钾分别起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适当引导学生正确回答 【教师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问题】 对于根据这个反应,推测铝热反应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两个应用:①焊接钢轨 ②制备高熔点金属 【结论】铝是常用的还原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把其中的金属还原成单质。 【学生活动】 教师写出其他的铝热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相关反应 【板书】教师指正,给出正确答案 3MnO2 + 4Al === 3Mn + 2 Al2O3(高温)Cr2O3 + 2Al === 2Cr + Al2O3(高温)3Co3O4 + 8Al === 9Co + 4Al2O3(高温) 【分析】 不同的金属根据其活泼性有不同的冶炼方法,对于同种金属根据其反应物及用途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冶炼方法以铜为例,有三种冶炼方法: 热还原法:CuO+H2 = Cu+H2O 火法炼铜:Cu2S+O2=2Cu+SO2(高温)湿法炼铜:Fe+CuSO4 === FeSO4+Cu 【小结】 金属冶炼的方法:(投影) 地球上的金属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再生,而且金属的冶炼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金属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矿物资源,有效地利用金属产品。 【阅读指导】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 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归纳。有效利用金属资源的途径: 1、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 2、减少金属的使用量 3、加强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4、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 【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练习】1.2.3 【板书设计】 一、金属的存在:游离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化合态:多数比较活泼的金属 二、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的实质 2、金属冶炼的方法(1)、热分解法(2)、电解法(3)、热还原法 ① 常用还原剂:焦炭、CO、H2、活泼金属(如Al)等 ②铝热反应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黄铜 B、金刚石 C、水 D、氧化镁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合金没有延展性 D、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3、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生铁和钢都是碳的合金 B、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都是铁,但二者的含碳量不同,性能也不同。C、生铁就是含杂质较多的钢,钢就是含杂质较少的生铁。D、生铁是混合物,钢是纯净物 4、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不可能形成合金 B、合金不具有金属光泽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钛合金是使用最多的合金 5、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胎的重要材料 B、黄铜是合金 C、不锈钢是化合物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锈 B.石灰石 C.氧化铁 D.硬铝 7、通常将24K的黄金称作为纯金。现有一位顾客购买了一件18K的黄金首饰,则这件首饰中黄金的含量约为() A.70% B.72% C.82% D.75%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白铜 C、高碳钢 D、金刚石 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⑤ 10、据报道:目前世界有近20亿人口患缺铁性贫血,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专家建议最好使用()A、铝锅 B、砂锅 C、钛合金锅 D、铁锅 11、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A.黄铜 B.纯铁 C.碳酸钙 D.碳素钢 12、白云石煅烧得到煅白控制温度在() A、1350℃ B、1000℃ C、2100℃ D、1750℃ 13、金属镁冶炼方法有() A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B氧化法 C酸法 D 碱法 14、2、以下哪个不是炼镁的原料().A、白云石 B、金刚石 C、菱镁矿 D、光卤石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黄铜 C 水银 D钢铁 16、硅热法炼镁用的硅铁合金是() A、25%Si B、45%Si C、75%Si D、85%Si17、4、下列不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A、铁 B、铬 C、锰 D、镁 18、5、下列不属于轻金属的是() A、铝 B、镁 C、钠 D、铁 19、镁在其熔点以上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眩目的()光 A、黄光 B、蓝光 C、绿光 D、白光 20、下列哪个不是镁的应用领域?() A、电子产品 B、军工及航天航海 C、压铸件 D、电的绝缘材料 21、用碳作还原剂时,反应产物除金属元素外,就是()气体 A CO B CO2 C SiO D SiS 22、用硅热法生产金属镁时不可以用()作还原剂。 A、铜 B 硅铝合金 C 废铝 D、75%硅铁 23、下列哪个不是手机及电脑外壳用的镁合金材料所起到的作用是()A、隔磁作用 B、耐高温 C、减振 D、轻巧 24、下列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镁合金 C、铁合金 D、塑料 25、哪个不是皮江发炼镁用到的原料() A、白云石 B、萤石(CaF2) C、铜 D、硅铁(Si75%) 26、普通耐火材料的耐火度要求大于()℃。 A、1480 B、1580 C、1770 D、2000 27、皮江法炼镁得到的炉渣中含有的成分是() A、氯化物 B、碳酸盐 C、氟化物 D、二钙硅酸盐 28、镁的热还原方法实际上是() A、酸化法 B、氧化法 C、电解法 D、真空还原法 29、下列哪个不属于热还原法冶炼镁中抽成真空的目的() A、降低反应温度 B、防止硅被空气氧化 C、防止镁被空气氧化 D、升高反应温 30、在高温条件下,H2与CO的还原能力哪个强() A、不能判定 B、CO C、一样强 D、H2 31、硅热法炼镁为何采用75%的硅铁、()A、75%硅含游离硅和FeSi2 B、75%硅全部是以游离硅 C、75%硅含FeSi2FeSi D、75%%硅含FeSi和Fe3Si2 32、皮江法炼镁中添加萤石起到的作用是()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原料 33、硅热法炼镁中萤石的添加量是()A、10% B、2% C、20% D、30% 34.我国的消防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5.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A.中毒 B.爆炸 C.缺氧 36.()指安全生产管理,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重点,而不是以处理事故为重点。 A.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 C.预防为主 3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可上岗。 A.智力测试 B.文化考试 C.体能测试 D.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38.硅热法炼镁中煅烧白云石的目的是()A、除去水分,得到镁的碳酸盐 B、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C、得到粗镁 D、得到煅白(MgO•CaO) 39.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A.零线 B.高压线 C.地线 D.火线 40.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直接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D.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41.禁止标志的含义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它的基本几何图形是()。A.带斜杠的圆环 B.三角形 C.圆形 D.矩形 42.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米以上,避免阳光暴晒。 A.10 B.8 C.5 D.15 43.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安全帽的颜色也不同,如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工作宜戴()安全帽。A.黄色 B.红色 C.白色 D.绿色 4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45.以下灭火剂中,()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要逐步淘汰。 A.干粉 B.泡沫 C.1211 D.二氧化碳 46.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来寻找漏气点。 A.用火试 B.闻气味 C.肥皂水 47.硅热法炼镁,白云石中镁的含量不低于() A、20% B、50% C、40% D、30% 48.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撤离作业场所。 A、无权停止作业 B、必须经单位负责人同意方可停止工作 C、必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方可停止作业 D、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 49.根据安全生产概念和工作要求,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要保护的第一对象是()。A.设备 B.技术人员 C.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 50.以下几种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D.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重大危险源 B 重大事故隐患 C事故频发场所 5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专门 B 车间级 C班组级 53.扑救爆炸性物品时,()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的伤害。 A.禁止 B.必须 C.可以 54.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导致人身伤亡的。 A.烧伤 B.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C.电休克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红.黄四种。B.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红三种。 C.安全色中的对比色为黑白两种。 56.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57.下面哪种气体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乙炔 58.身上着火时,应()。 A.用灭火器喷灭 B.往身上浇水 C.使劲拍打 D.就地打滚,或用厚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59.下列啊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 A.高处作业穿硬底鞋 B.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 C.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区域内逗留 D.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60.身上沾有油污,应用下列()物品清洗。 A.有机溶剂 B.干冰 C.自来水 D.肥皂 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2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5.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6.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7.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岗位可以不戴安全帽。 ()8.冶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形势仍然严峻,重大事故隐患依然大量存在。()9.职工享有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权利。()10.硅热法炼镁煅白和硅铁粉碎的粒度越细越好。 ()1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生产单位中最为核心的、最基本的一项管理制度。 ()12.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13.职工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后,应及时向上级管理人员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 以处理。 ()14.职业健康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员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所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和卫 生保健工作。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全面负责。()16.蓝色主要用于各种提示标识。 ()17.普通安全鞋不得作为防静电、绝缘鞋等特种安全鞋使用。 ()18.利用不同还原剂(硅铁、碳化钙和炭)在高温下,可以将镁从其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而制得金属镁。 ()19.安全帽可以临时当凳子使用。 ()20.用硅铁(Si-Fe)作还原剂,在高温(1200-1250℃)、高真空(1-13Pa)的条件下进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资料清清单 一、相关证照及图纸 1.营业执照 2.立项批复(经贸委、发改委)、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 3.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审查批复文件 4.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及审查批复文件 5.试生产报告及审查批复文件 6.竣工验收报告 7.设计、施工、监理、特种设备安装单位资质 8.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9.防雷设施安全检测报告及合格证 10.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建设项目厂址周边设施图 11.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12.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起重工、锅炉作业、电梯 操作工、压力管道等)操作资格证书 13.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施、压力管道、电梯等)使用登记证及 检验报告;安全阀、压力表检测报告及可燃气体报警检测报告 14.工伤保险证明 15.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报告 16.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合同 二、企业情况及基本技术资料 17.企业简介 18.安全生产机构设置人员名单 19.工艺流程简述及自控及安全联锁情况 20.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介绍(包括名称、数量、储存运输方式及场所) 21.设备清单(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温度、压力等操作参数) 22.公用工程(水、电、汽、风、供暖、通风、消防等情况) 23.建构筑物情况 24.安全投入明细表 25.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 26.安全措施说明(安全联锁、安全防护、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检测情况、消 一、金属的冶炼 根据金属的存在形式、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及其他诸多因素,工业冶炼金 属的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和氧化法。 1.热分解法 Ag2O、HgO等少数不活泼金属的化合物,由于其生成自由能负值小,不稳定,易分解,因此这类金属可通过直接加热使其分解的方法制备: 2HgO△2Hg+O2↑ 2Ag2O△4Ag+O2↑ 2.热还原法 这是最常见的从矿石提取金属的方法。由于所用的还原剂不同,又可分为碳热还原法、氢热还原法和金属热还原法。 (1)碳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是指用C或CO作还原剂的金属冶炼方法。由于焦炭资源丰富,价廉易得,所以只要可行,尽可能采用此种方法。 对一些氧化物如SnO2、Cu2O等,直接用碳作还原剂制取金属: SnO2+2CSn+2CO↑ Cu2O+C2Cu+CO↑ 对于Fe2O3,常用CO作还原剂: Fe2O3+3CO2Fe+3CO2 如果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则由于大多数碳酸盐在高温下易发生热分解生成氧化物,故也可用该法冶炼金属,只是反应分两步进行: ZnCO3△ZnO+CO2↑ ZnO+C△Zn+CO↑ 如果矿石是硫化物,则先将矿石在空气中煅烧使之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如: 2PbS+3O2煅烧2PbO+2SO2↑ PbO+C△Pb+CO↑ (2)氢热还原法 碳热还原法的缺点是制得的金属中往往含有碳和碳化物,得不到较纯的金属。故有时为制备少量的纯金属,采用氢热还原法,用氢气作还原剂。如: GeO2+2H2Ge+2H2O WO3+3H2W+3H2O (3)金属热还原法(金属置换法) 这是指用一种金属作还原剂(往往是较活泼的金属)把另一种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一般而言,那些还原能力强、成本低、处理方便、易于分离、不与 产品金属形成合金的金属常被选定为还原剂。钠、镁、钙、铝是常用的还原剂。 如制取碱金属的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KCl+Na△NaCl+K↑ 2RbCl+Ca△CaCl2+2Rb↑ 2CsAlO2+Mg△MgAl2O4+2Cs↑ 钙、镁还常用作钛、锆、铪、钒、铌和钽的氧化物的还原剂。 用铝作还原剂制取其他金属的方法称为铝热法。例如Al与Fe2O3的反应: Fe2O3+2AlAl2O3+2Fe 生成氧化铝的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被还原出的金属常以液态形式析出,因此用铝和其他金属氧化物反应时,不必额外给反应体系供热。只需用引燃剂引发反应即可。 3.电解法 此法主要用于从化合物中制取活泼金属,如铝、镁、钙、钠等。因为一般的化学还原剂不能使活泼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只有采用电解Y同周期,Y、Z同主族,其原子核内质子 数之和为31,试判断X、Y、Z各是什么元素。 解因为31+83=13整除无解,31-83=8缺1。所以,Y的原子序数为8,即氧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8-1=7,即氮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8+8=16,即硫元素。 对2~21号以外的元素(B、C同族,不一定同主族),式子m±83及b8中的数字8,可改为2、18、32等数。 二、“对角”规律 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1.沿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记为)对角的两主族元素(都是金属或非金属)性质(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近。 2.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左下角元素的金属性强(或非金属性弱),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或金属性弱)。 三、“相邻相近”规律 表中上下左右相邻元素的性质差别不大。 四、“奇偶”规律 表中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其所在的族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或偶)数(第Ⅷ族除外). 例2短周期元素A与B能形成A2B3化合物,若A的原子序数为m,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m+3 B.m+4C.m+11 D.m-5 解由A2B3知,A的化合价为+3,B的化合价为-2,则m必为奇数,B的原子序数必为偶数,而m+4不可能为偶数,故答案为B。 五、“序差”规律 除第ⅠA、ⅡA族外,同族上下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与下面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相同;第ⅠA、ⅡA族则与上面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相同。 例如,已知A、B是同族相邻两元素,A、B所在的周期分别有m、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若A、B在第ⅦB族,当A在B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n);当B在A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m)。若A、B在第ⅡA族,当A在B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m);当B在A的上面时,B的原子序数为(x-n)。 六、“分界”规律 1.表中金属与非金属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左边元素(金属元素)的单质为金属晶体,化合物多为离子晶体。分界线右边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相互间的化合物,固态时多为分子晶体。 分界线附近的金属大都有两性,非金属及其某些化合物大都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硼、晶体硅、二氧化硅晶体、碳化硅晶体等)。另外,在分界线附近可找到半导体材料。 2.若从表中第VA与ⅥA之间左右分开,则左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后边(如SiH4、PH3、CaH2等);而右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前边(如H2O、HBr等)。 七、“m-2”规律 第m主族所含非金属元素种数为(m-2)(第ⅠA族氢元素除外),如第ⅥA族有(6-2)=4种非金属,即氧、硫、硒、碲,钋为金属元素。 八、“(n+1)22、(n+2)22”规律 若n为奇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数为(n+1)22;若n为偶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元素种数为(n+2)22。应用这一规律,不仅可求出任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第七周期未排满除外),进而还可进行“序位互定”,即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确定其在表中的位置;已知某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也可确定出其原子序数。 九、“m/n定性”规律 主族序数m与周期序数n的比值m/n,若小于1,则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比值愈小金属性愈强;若等于1,则一般为两性元素;若大于1,则为非金属元素(氢元素除外),比值愈大非金属性愈强。 十、“阴上阳下”规律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阴(阳)离子元素在阳(阴)离子元素的上(下)一周期。 例如,Xm+与Yn+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X在元素Y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序数X>Y。 (收稿日期:2014-11-24)金属的冶炼教学设计 第5篇
金属镁冶炼岗位试题 第6篇
金属的冶炼教案 第7篇
金属的冶炼教案 第8篇
金属的冶炼教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