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精选9篇)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第1篇
人防工程设计费和审查费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
工程设计收费依据是《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该文件附件《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收费标准》)第1.0.1条规定: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筑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根据《收费标准》第7.1条规定,工程项目设计收费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收取。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仓储建筑、古建筑(含仿古建筑及保护性建筑修复)、地下建筑(含附建式人防工程)、室内装修、建筑环境和室外工程,以及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等。
一、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计算
本工程的部分地下建筑属附建式人防工程,其中包括:甲类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10276.87㎡;甲类六级医疗救护站1000㎡;甲类六级物资库21350.32㎡和甲类五级医疗救护防空专业队2178.31㎡。
附建式人防工程是在原有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等专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增量设计的,因此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应按人防工程造价增加部分计算。
六级人防工程和五级人防工程造价分别按比原民用建筑平米造价每平米高出200、300、400元和400、600、800元计算投资增加部分(即工程设计计费额)。
1.六级人防和五级人防投资每平米分别增加200元和400元计算 工程设计计费额=200×(10276.87+1000+21350.32)+400×2178.31=7396762/10000≈739.68万元
2.六级人防和五级人防投资每平米分别增加300元和600元计算 工程设计计费额=300×(10276.87+1000+21350.32)+600×2178.31=11095143/10000≈1109.51万元
3.六级人防和五级人防投资每平米分别增加400元和800元计算 工程设计计费额=400×(10276.87+1000+21350.32)+800×2178.31=14793524/10000≈1479.35万元
二、附建式人防工程设计费计算
根据《收费标准》附表二《工程设计收费调整系数表》,建筑、市政、电信工程调整系数为1.0,人防、绿化、广电、工艺工程专业调整系数为1.1。
依据《收费标准》第7.3.1条《建筑、人防工程复杂程度表》,本工程复杂程度等级为Ⅲ级,没有附加调整系数。根据《收费标准》第1.0.9条,其复杂程度调整系数为1.15。
因此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第2篇
工程开工前一般需要平整场地,设计时在图上布设方格网,边长10------40米。用水准仪测出各顶点的高程,称为“地面高程”,标注于各顶点右上方。方格网编号,规定纵坐标按ABCD-----,横坐标按1234------。如图一(a)所示。顶点编号标注于该点的左下角,如图一(b)。场地平整后的高程称为“设计高程”,标注于顶点的右下角。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称“填挖深度”,规定挖土为„+‟,填土为„-‟,标注于顶点的左上角。如图一(b)所示:
图一(1)确定设计高程
如要求土方填挖基本相等,常用“加权平均法”如图二所示。
方格网角点A1,A3,B4,C4,C1它的设计标高只影响一个方格的土方量,故它的权为1;边上角点的A2 ,B1,C2,C3它的设计标高影响两个方格的土方量,故它的权为2;B3它的设计标高影响三个方格的土方量,故它的权为3;B2它的设计标高影响四个方格的土方量,故它的权为4。
计算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
图四
如图3所示,方格网边长为10米,用加权平均法求设计高程,使填挖土方量近于相等。
图三
图五
以上计算的设计高程是使土方填挖近于平衡。一般情况下要考虑,进出道路的标高,场地排水的要求和建筑物的标高等,根据各方面情况定出一个相对标高,这个标高就是设计高程,就不用计算设计高程了,直接计算土方量就行了。
(2)计算土方量
填方与挖方交界处称为0线,求B1,C1边上的0点。设C1与01的距离为X,则:
图六
再以同法求得C2,B2,B2,B3,B3,A3 边上的0点,连接各0点,0线一边是挖方,一边是填方,要分别计算。
0点的位置也可以实际测得,设计高程的位置就是0点。
如图3的土方量计算:
图七
挖土:55.96立方米,填方55.86立方米,相差0.1立方米,基本相等。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第3篇
1999年国家计委制定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即计价格[1999]1283号文 (以下简称1283号文) , 其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咨询收费, 包括建设项目专题研究、编制和评估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及其他与建设项目前期有关的咨询服务费。200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及建设部质量安全与行业发展司共同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即计价格[2002]10号文 (以下简称10号文) , 其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初步设计以后阶段及水电工程 (含潮汐发电工程) 预可行性研究以后阶段的勘察设计收费。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水利、水电、电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勘察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 即发改价格[2006]1352号文 (以下简称1352号文) 则主要针对总投资估算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勘察收费。
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划分
根据现行的规程要求, 水利工程勘察设计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五个阶段;而水电工程 (含抽水蓄能电站及潮汐发电项目) 勘察设计一般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 (相当于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 、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明确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后续勘察设计费计算时就不易将两者混淆, 阶段比例系数的选择确定也会比较清晰。
三、勘察设计费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参数
㈠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费计费额
按照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概算编制办法, 对于水库工程来说, 设计费计费额为建设项目概 (估) 算一~四部分工程投资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 、水库淹没区处理补偿与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之和。当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与建设场地征用费之和占工程总投资比例低于25%时, 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及建设场地征用费全额进入计费额;当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与建设场地征用费之和占工程总投资比例高于25%时, 25%以下部分全额进入计费额, 25%以上部分按其投资的25%进入计费额。但应该注意的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收费标准释义中这一比例却是20%, 而这一比例上的差异恰恰与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中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收费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一致的条款相矛盾, 这一点建议各收费标准编制部门间能够明确和统一, 便于实际操作。
另外, 对于其他水利工程而言, 设计收费计费额为建设项目概 (估) 算一~四部分工程投资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临时工程) 、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之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此处所说的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是按其投资的50%进入计费额的, 而不是全额进入计费额。
㈡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
工程复杂程度等级通常分为一般 (Ⅰ级) 、复杂 (Ⅱ级) 和较复杂 (Ⅲ级) 三等, 相对应的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分别为0.85、1.0、1.15。有的行业或工程类型有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 如电力工程中的送变电工程按电压等级确定;有的工程没有较明确的量化指标, 只做了定性的描述。为了量化水电工程复杂程度等级, 编制了“水库和水电工程设计复杂程度赋分表”。在设计收费标准和勘察收费标准中, 该表各采用了11个要素进行赋分, 但是, 表中有些要素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如勘察收费中的岩石级别、坝基或厂基覆盖层厚度以及设计收费中主坝坝高、下泻流量等要素;有的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如勘察收费中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设计收费中的环保、基础处理等要素。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建议在日后新的收费标准中将没有具体量化指标的赋分要素进一步细化。
㈢附加调整系数
附加调整系数是对专业调整系数和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尚不能调整的因素进行补充调整的系数。在附加调整系数取值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附加调整系数如果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附加调整系数则不能连乘, 而应将各附加调整系数相加, 减去附加调整系数的个数, 加上定值1, 作为最终采用的附加调整系数。
2. 对于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阶段合并进行的工程项目, 附加调整系数则可以取1.1。
3. 对于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由于是在既有基础上进行, 增加了工程设计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因此对此类工程设计收费规定了1.1~1.4的附加调整系数。
㈣其他相关参数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释义 (以下简称释义) 中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及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阶段比例系数予以了说明, 但释义尚未定稿颁布, 仅是行业内部的一个参考标准, 不能作为正式的收费标准执行。
四、科研勘测设计费和勘察设计费的区别
在日常各工程项目的批复文件中都会附有批准的科研勘测设计费, 其主要包括工程科学研究实验费及勘察设计费两部分。工程科学研究实验费的取值按工程类型有以下两种:一是枢纽及引水工程, 该部分费用为工程建筑安装部分 (工程概算中一~四部分之和, 下同) 投资的0.5%;二是对河道工程, 该部分费用为工程建筑安装部分 (工程概算中一~四部分之和, 下同) 投资的0.2%。勘察设计费即为由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算出的费用值, 是科研勘测设计费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计算机房工程电气设计的探讨 第4篇
关键词 机房工程 配电柜系统 UPS电源系统 防雷和接地
中图分类号:TM727.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机房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洁噪声、电磁屏蔽、防静电、不间断供配电、防雷、防火、防漏水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计算机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机房工程划分成机房装修工程、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及弱电系统。
1 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概述
计算机工程机房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机房的供电系统按照用途可分为主设备电源、辅助设备电源、照明电源和备用电源这四个部分组成,这些辅助系统是为了维护整个机房的正常安全的运行。
机房动力配电设计中一般采用市电+不间断电源,以保障设备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合理的选择供电设备,构成符合计算机设备要求的供电系统,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主设备电源。主设备电源主要功能是给整个网络系统的主要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网络服务器等)提供电源。主设备电源的提供可靠和低干扰,并且能独立的供应满足相应的功率要求,通常使用不間断电源提供供电方式。(2)辅助设备电源。为了维护机房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有一些辅助系统,这些辅助的系统维护了整个机房的正常安全的运行,如机房监控系统、消防系统、远程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等,这些辅助系统设备的供配电系统统称为辅助设备系统。(3)照明配电系统。机房照明是指整个机房或者场所为了正常工作的照明,它是一种照度均匀的照明,通常为机房、办公室、会议室和休息室提供照明。(4)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主设备备用电源;二是潜在设备电源;三是可扩充设备电源。备用电源能够提供满足功率要求的电源。
2 基本要求
根据计算机房工程在各种系统和范围有不同的供配电需求,如根据《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根据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计算机的性能和用途以及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以划定为A、B、C三级见表1所示。
2.1不同等级负荷和负荷等级对电源的要求
2.1.1 负荷等级
跟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和中断供电在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电力负荷主要划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负荷。中断供电造成人身伤亡的负荷或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的损失者,如在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中被长时间的打扰才能够恢复的负荷等,在一级负荷中,工业生产中正常电源中断的事故防止扩大,要求应急照明、通信系统、保证安全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正常的运行。(2)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可能会对人身安全以及经济上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的负荷,如中断供电导致主要设备损失,并且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被中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的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负荷。(3)三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都称之为三级负荷。
2.1.2 不同等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
在一级负荷中对电源的要求是利用双重电源来供电,可以是一个电源用另外一个作为备用。也可以两个电源同时工作,各自供一部分负荷,也可以两个电源同时备用。二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是由两回线路来进行供电。在二级负荷中,因为停电造成而造成的重大损失,二级负荷包括的范围相对于一级负荷要广,必须根据供电费用和供配电系统停电概率所带来的停电损失等进行综合比较才能确定。三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三级负荷对电源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的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来实现。
2.2 供电的可靠性
供配电系统的供电质量主要是由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两大指标来衡量。一般用供电企业的实际供电小时数与全年时间内实际总小时数的百分比来衡量,也可以这样衡量全年的停电数和停电持续时间。
2.3照明
2.3.1照明的选择
作为机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房照明其实是电气和建筑装修艺术相结合的技术,如表2所示。
(1)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以按照2001x、3001x、5001x取值。(2)第一类辅助房间或基本工作间的平均照度可以按照1001x、1501x、2001x取值。(3)对于第二、第三类辅助房间可以按照现行照明设计标准来规定取值。并对机房的运行环境和照度取值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规定。
2.3.2 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是指在照明设施产生的具有极高的亮度或强烈的对比,在视场中会造成视觉降低和不舒适感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有效的限制工作面上的光幕反射和在反射眩光的机房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采取措施是视觉作业避开与远离照明光源和人眼形成一个镜面反射区域;(2)采用具有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且有一定上射光通量的灯具;(3)作业房间内的表面和视觉作业形成一个无光泽的表面;(4)采用在视线方向发光强度小的特殊灯具。
2.3.3 计算机房工程光源的选择
在对计算机机房中照明度、眩目限制等级进行分级之后,通过对比参照表4来选择点光源。
3计算机房工程供电系统电气设计
3.1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概述
机房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一般包括供配电线路、变配电所、电力、防雷与接地、电气二次回路及自动控制项目。
(1)变配电线路设计。供配电电线设计一般包括供电电源线路设计和室内外高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具体的内容为线路路径及线路结构形式的确定,导线截面、架空线路杆位确定及标准电杆与绝缘子等的选择。
(2)变配电所设计。变配电所的设计包括变配电所的负荷计算及无功率的补偿计算,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形式的确定,主线方案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实继电器的保护,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电气照明等设计。
(3)电力设计。电力设计一般是指室内外动力配电设计。确定供配电系统接线形式,配电设备、导线选择及线路的敷设方式,并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等。
(4)防雷与接地设计。依据当地的雷电日数等基础资料,确定防雷等级和采取防雷措施,确定允许接地电阻值和接地装置的形式等。
(5)电气二次及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工程制造所需要的设计要求,选择电气系统的控制、保护、测量、信号和自动装置的形式,以及各二次设备选择校验等。
3.2计算机房供配电系统供电方式
计算机房供配电系统供电方式分为三类:
一类供电:需建立连续不间断供电系统。
二类供电:建立必要应急电源的供电系统。
三类供电:考虑普通用户的供电要求。
3.3動力供配电系统
动力供配电系统是机房工程的重点,按负荷等级计为一级负荷,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供电可靠不间断,稳定无干扰。机房工程因电脑设备的负荷较大,对于大型机房均将高压系统直接送入机房,在机房配电系统中设置高压变配电,为保证市电的可靠性,一般采取引入两路独立电源互为备用;低压配电系统设置大容量的冗余UPS系统,UPS的备用时间为15-30分钟。UPS的输入分别送给不同的计算机设备,每个设备最好保证有独立的UPS输出配电,便于设备调试和提高可靠性。机房动力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3.4 UPS 供配电系统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它能为IT用电设备提供,持续、稳定、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供电形式。UPS供电系统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达到用户可以紧急存盘,不会因为停电而影响正常工作或丢失大量数据,满足机房供电要求。
参考文献
[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
[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0-95).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GB50057-9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简历 第5篇
户口所在: 汕头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美工: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浙江,江苏
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九江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7 2008-08 飞达公司 计算机组装 -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第6篇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且有临近工程,经下公式计算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并按本规程附录E要求进行锚杆验收试验。
Nμ=π[d.Σqsikli+d1Σqsjklj+2ck(d12-d2)]/γ
Nμ-----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d1------扩孔锚固体直径;
d------非扩孔锚杆或扩孔锚杆的直径段锚固体直径;li------第I层土中直孔部分锚固段长度;
lj-----第j层土中扩孔部分锚固段长度;
qsikqsjk----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应根据当地经验取值;本工程取为26Kpa.mm2;
ck------扩孔部分土体粘聚力标准值;
γs-----锚杆轴向受拉抗力分项系数取1.3;
Nμ=3.14[100×112×6000+100×112×8000+100×112×3000+2×26(1002-1002)=459.89×106。
由4.4.1铆杆承载力求得锚杆水平拉离设计值。
Td≤Nμcosθ=459.89×106×cos15。s
由4.4.2锚杆杆体截面积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其中普通钢筋按AS≥Td/fycosθ=459.89×109×cos15/380.125×。106×cos15=1209.76mm2。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第7篇
由于我院门诊大楼需要重新装修改造,现将要敷设的光纤从门诊中心机房布线到各分点具体需求如下:
第一部 项目要求
一、项目名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门诊主干光纤工程项目(含网络设备部分和综合布线部分)。
二、项目工期要求:必须在合同签订后30个日历日内完成供货、实施和验收。
三、项目施工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线路施工,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院内线路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 需求描述
一、项目概述
本次项目目的为门诊主干光纤敷设工程,即对门诊大楼内部的主干光纤进行线路敷设,以及对门诊中心机房到其他楼栋各光纤汇聚点进行线路敷设。
1、供货和项目清单
楼宇网络设备及光纤敷设工程是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大楼内部各楼层、住院大楼中心机房、体检中心、培训中心、肿瘤中心光纤敷设工程。具体内容是:门诊大楼内部1到11层光纤敷设及门诊中心机房到各光纤汇聚点线路敷设。
二、光纤敷设工程项目需求描述
广东医科大学门诊大楼内部各楼层、住院大楼中心机房、体检中心、培训中心、肿瘤楼共24条光纤,光纤系统与校园网络实现1000Mbps高速连接。
三、工程说明
1、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实地考察、按现场地点、咨询后作出详细施工方案。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数量可能有适当增减,增减部分按投标单价及实际的工程量结算。
四、设计标准:
全套光纤敷设应按下列标准的最新修订本进行设计:
1)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GB/T 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4)GB5030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 5)GB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ISO/IEC 11801《信息技术-布线标准》 7)EIA 568A/TIA 568B《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8)EIA/TIA586《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9)EIA/TIA TSB67《屏蔽双绞线布线测试标准》 10)YD/T 926-1997《大楼通信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11)《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 12)EMC 欧洲电磁兼容性标准 13)ITU-T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14)ANSI FDDI 美国国家标准: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15)IEEE 802.3ae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16)IEEE 802.5 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五、设计原则
1、标准性:整个系统符合ISO/IEC 11801和ANSI/EIA/TIA推荐的商业建筑设计和验收规范,满足中国国内现行使用的通信电气标准。
2、先进性:采用符合国际上最新标准的布线材料,通过双绞线铜缆与光纤的混合布线方式,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保证未来多年的设备更换和带完增长。
3、开放性:整个系统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能够连接各厂家、各型号的计算机设备和交换机设备,支持所有现行使用的通信协议。
4、灵活性:通过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支持不同的网络结构、方便的线路管理和数据终端设备的即插即用。
5、可靠性:整个系统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UL、CSL、和ISO等认证,提供高容错功能,保证未来现代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6、经济性:支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各项应用,采用高性能余量、高集成度的产品,一次性投资可满足未来第期的通信要求。
六、工程的肉容
1、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体检中心一楼机房48芯室外单模光纤。
2、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住院大楼中心机房48芯室外单模光纤。
3、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培训中心机房48芯室外单模光纤。
4、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肿瘤中心机房48芯室外单模光纤。
5、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1楼CT室机房12芯单模光纤。
6、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1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7、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1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8、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2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9、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2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10、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3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11、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3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12、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4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13、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4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14、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5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15、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5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16、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6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17、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6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18、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7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19、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7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20、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8楼分机房1的12芯单模光纤。
21、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8楼分机房2的12芯单模光纤。
22、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9楼分机房12芯单模光纤。
23、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10楼分机房12芯单模光纤。
24、门诊大楼中心机房至门诊大楼11楼分机房12芯单模光纤。
七、工程技术指标要求
整个光纤敷设系统的传输性能应优于ISO/IEC CLASS E和EIA/TIA Category 5E,为了能适应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该系统要可以满足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如交换式以太网、ATM等),特别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的要求。着重强调为今后更先进的如兆位网络系统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该光纤敷设系统应不但能达到目前选进的国际水平,而且应该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能为标准的智能建筑物提供一个高效率、标准和开放的基础平台。
数据网络系统应保证高数据流星的传输,满足数据、图象、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而且能灵活地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接口以多种方式与Internet互联。
八、光纤及设备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中心束管式铠装光缆(型号:GYXTW-X-X):
1.平行钢丝加强,油膏填充,独特的铠装设计,适合架空、管道敷设等室外布线工程; 2.有效传输带宽:≥1200Mhz/km@1310nm; 3.1Gb/s最大传输距离:≥550米; 4.最小弯曲半径:≥10倍光缆外径; 5.适用于架空.管道.敷设.长途通信.局间通信 6.优良的阻水层,具有良好的抗渗水能力 7.管内充有特种油膏,对光纤进行关键性保护 8.结构紧凑,重量轻,直径小容易敷设
9.松套管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和较高的强度,管内充以特种油膏,对光纤进行了关键性保护。
10.良好的抗压性和柔软性
11.聚乙烯(PE)护套具有良好的抗紫外辐射性能 12.单根非钢丝中心加强芯 13.松套管内填充特种防水化合物 14.完全缆芯填充
15.双面涂塑钢带防潮层,良好的阻水材料防止光缆纵向渗水
16.使用环保的LSOH护套,允许拉伸力长期:200N短期:1000N/100mm,允许压扁力长期:300N/100 mm短期:660N 17.弯曲半径动态:20×D(光缆直径)静态:10×D(光缆直径)18.重量轻,柔软程度高,容易敷设;
光纤跳线和尾纤
1.性能符合TIA/EIA 568 要求
2.提供ST、SC、FC、LC、MT-RJ各种接头可选。3.产品类型:ST/LC
4.产品长度:3.0M 5.产品级别:电信级
6.插入损耗(dB): ≤0.2 ≤0.2 ≤0.20 7.重复性(dB): ≤0.10 8.互换性(dB): ≤0.20
9.回波损耗(dB):≥45
≥50 ≥60 10.光纤类型(dB): 62.5/125μm
11.储存温度(℃):-40~+85
光纤盒:
1.光纤盒端口:8口、12口、24口可供选择。2.结构紧凑,用于光纤熔接、光路调整、光缆保护等。
3.机械活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10°,间隙不大于3mm。
4.引入光缆进入机架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
5.光缆光纤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6.安装方式:19英寸机柜式和抽屉式安装。7.符合ISO/IEC11801标准。8.提供定制型ODF光纤配线架。
耦合器:
1、ST、SC、LC、FC接口,适用单模双模
2、符合JIS规格, 青铜或陶瓷内套筒, 高精度机械尺寸
3、性能指标: 插入损耗≤0.2dB
4、抗拉力: 200-600g
5、插拔次数(1000次)≤0.2 dB
6、温度范围:-40℃-+80℃
标准型机柜:
1、采用全钢结构,适用于固定19"宽的设备;
2、优质冷轧钢制作,厚度:方孔条2.0mm,安装梁1.5mm,其他1.2mm,表面处理:脱脂→酸洗→磷化→静电喷涂。
3、承载:静承载重达700KG(带支架),配固定托板,每套3个,M6钢螺栓
50套,配双五位输出万能电源插座;
4、规格:2000*600*600mm,42U,黑色;防护等级:IP20
5、符合ANSI/EIA、RS-310-D、DIN41491:PAPT1、DIN41494:PAPT7、GB/T3047.2-92标准,兼容ETSI标准。
第三部 商务要求
招标文件中标有“★”的地方均被视为重要的指标要求,必须一一
响应。若有一项带“★”的指标要求未响应或不满足,将按投标无效处理。
★
一、光纤敷设产品投标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投标人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加盖投标人红色印章的复印件),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人民币;(2)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3)投标人(非广东省内注册的)应当在广东省内设有固定的售后服务机构(可正式注册或委托形式,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选用国内生产的国产品牌产品,选用荣获“中国综合布线行业最佳民族品牌”产品,近五年内必须有四次或以上入围中国“十大综合布线品牌”,并提供证明文件。
★
三、选用品牌厂家必须对国家、线缆行业做出重大贡献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新企业认证证书,产品提供具有相关专利、荣誉证明的文件。
★
四、投标人必须提供品牌厂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供UL认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
五、综合布线产品生产依据ISO/IEC11801、EIA/TIA 568B、YD/T1019-2001等国际和国内的标准生产,性能满足和优于上述标准,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主流运营商,提供使用证明或合同文件。
★
六、综合布线产品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检测报告,提供产品提供泰尔认证、广电入网许可证,军网入网许可证、石油入网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七、整个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完整性的六类非屏蔽数据及光纤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所有产品需采用同一厂家的原装产品,包括铜缆、光缆、配线架、跳线、插座、用户线及接插件等.综合布线产品中标厂家供货时,随货物同时提供产品原厂证明书。
八、所投产品必须有原厂针对此项目所提供销售授权书及售后服务承诺函及提供20产品年质量保证书,否则做废标处理。
★
九、优先选用参与国内综合布线标准YD/T 1019-2001《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YD/T 926.(1~3)-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起草企业产品。
★
十、所有设备产品(如光纤,光纤跳线、光纤盒、机柜等)必须统一厂家生产,不得代工。
★
解析电力配电工程设计费计算方法 第8篇
工程设计费是指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机构, 按照设计规范要求, 对现场进行踏勘、测量, 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竣工图文件, 以及设计代表进行现场技术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工程设计费=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 ×设计费费率。
费率按照内插法取定, 计算时保留两位小数。
以上标准是国家能源部2009年5月1日实施的《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中3.5.4.2条规定。
内插法计算设计费数学代数式
假设: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为B, 其中设备购置费为B0, 设计费为y, 设计费费率为x。并对设计费费率取定值表细化 (见表1) 。
Ai对应A0、A1、A2、A3、A4、A5;ai对应a0、a1、a2、a3、a4、a5;Ai+1和ai+1是Ai和ai的上一档。
根据内插法列代数式如下: (Ai+1-B) / (B-Ai) = (ai+1-x) / (x-ai)
2、分段列出设计费y与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B的代数式
⑴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 (以下简称三费之和) 在20万元至50万元段, 设计费y与B之间的代数关系, 暂设设备购置费B0=0
⑵三费之和在50万元至100万元段, 设计费y与B之间的代数关系, 暂设设备购置费B0=0
⑶三费之和在100万元至300万元段, 设计费y与B之间的代数关系, 暂设设备购置费B0=0
⑷三费之和在300万元至1000万元段, 设计费y与B之间的代数关系, 暂设设备购置费B0=0
列代数式说明设计费y与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B的幅值
假设设备购置费B0=0, 简化不同区段的六个代数式, 即:
⑴建安费和在20万元及以下段y=0.08*B
⑵建安费之和在20万元至50万元段y=-0.0005*B2+0.09*B
⑶建安费之和在50万元至100万元段y=-0.0002*B2+0.075*B
⑷建安费之和在100万元至300万元段y=-0.000075*B2+0.0625*B
⑸建安费之和在300万元至1000万元段y=-0.000011428*B2+0.043428571*B
⑹建安费之和在1000元及以上段y=0.032*B
通过以上y与B的代数式分析, 设计费y值随建安费B值变大而逐渐增多, 建安费之和20万元以下段和1000万元以上段y与B是线性增长关系, 建安费之和在2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y与B是反二次函数增长关系, y值上升幅度逐渐减少, y与B是连续不间断的函数关系。
可以得出在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过渡段, 套用临档哪个代数式, 其设计费y值是一致的, 计算明细见附表。
假如:建安费和为20万元, 套用下段公式y=0.08*B=0.08*20=1.6;
套用上段公式y=-0.0005*B2+0.09*B=-0.0005*202+0.09*20=-0.2+1.8=1.6
建安费和为50万元, 套用下段公式y=-0.0005*B2+0.09*B=-0.0005*502+0.09*50=-1.25+4.5=3.25;
套用上段公式y=-0.0 0 0 2*B2+0.0 7 5*B=-0.0002*502+0.075*50=-0.5+3.75=3.25;
建安费和为100万元, 套用下段公式y=-0.0002*B2+0.075*B=-0.0002*1002+0.075*100=-2+7.5=5.5;
套用上段公式y=-0.000075*B2+0.0625*B=-0.000075*1002+0.0625*100=-0.75+6.25=5.5;
套用上段公式
由此可见在三费过渡阶段, 无论用上段代数式还是下段代数式, 设计费y值是一致的。
将120万元的10KV线路和变台工程, 分析对比按一个项目概算取设计费和按两个项目概算取设计费, 在总造价相同条件下, 按两项概算取设计费的值应较大, 假如10KV线路100万元。变台工程20万元, 具体计算如下:
按一项概算取设计费y=-0.000075*B2+0.0625*B=-0.000075*1202+0.0625*120=-1.08+7.5=6.42 (万元) 。
按两项概算取设计费Y变台=0.08*20=1.6;
Y变台+Y线路=1.6+5.5=7.1 (万元) , 由此可见项目分开后能多计设计费0.68万元。
将一项概算除二, 分两项概算取设计费, 即每个项目60万元:
2*Y 1=2* (-0.0 0 0 2*B2+0.0 7 5*B) =2* (-0.0002*602+0.075*60) =2* (-0.72+4.5) =7.56 (万元) ;由此可见将一个项目均等分开两个项目后能多计设计费1.14万元。
将一项概算除三, 分三项概算取设计费, 即每个项目40万元:
3*Y 2=3* (-0.0 0 0 5*B2+0.0 9*B) =3* (-0.0005*402+0.09*40) =3* (-0.8+3.6) =8.4 (万元) ;由此可见将一个项目均等分成三个项目后能多计设计费1.98万元。
结论一、计算配电工程设计费可以用以上代数式直接套用计算, 或用Excel表格编公式计算, 将预规标准列出明细计算过程, 对投资方做出明确的解释。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程设计研究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Based on Computer Technology
Ma Jun,Zhou Guangrui
(Xinxiang Guangbo Dianshi Daxue,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its design features have also been effective progress.In view of this,at first compute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was detailed description;then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industrial design,illustrating the increasingly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design technique.
Keywords:Computer technology;Engineering design
一、緒论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其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是一切工程产品的开端,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而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传统的工程设计是基于简单的绘图铅笔和直尺来完成,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如果有改动则需要较大范围的改动,甚至重新绘制,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在工程设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展。其中所涉及到的CAD等设计方法等,基本上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而这些都要在计算机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完成。
二、计算机设计技术概述
(一)发展特点
对于工程产品设计来说,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开发应用的CAD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自从它的问世,使人们从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就其本身,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1.采用最新式的软件成果和时时更新。计算机设计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一个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样,就使得设计过程沿着一个不断的便捷、高效的方式进行下去。
2.工作站的使用意义与方法。按照CAD系统的发展特点,逐渐的吸收了参数驱动、动态导航、特征造型等一系列的Unix工作站的精华。这样,也能够促进核心模型高效、简洁的运转。
3.生成高效的国标工程图在工程图模块中,视图的产生、标注的能力以及国标化都是衡量软件的重要依据。例如将零件输入到软件中,系统便自动完成对其基本点投影,并生成图像,无需人为的去选择边界和区域。这样,输出的工程图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CAD技术发展趋势
对于最新式的CAD设计系统来说,其趋势主要为三个方面,即规范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
1.规范化。CAD系统的规范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数据模型的规范化、数据交换格式的规范化和CAD资源利用的规范化。其中,对于数据模型来说,它采用的是STEP标准体系,。而对于数据格式的交换,其所传输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在几何数据上,更多的是进行一种参数化传输模式。对于CAD资源的利用上,期间推出的各种零件库、符号等都逐渐的形成一个大型的综合数据库,满足大众的需求。
2.智能化。智能化是指随着软件系统的更新和进步,不再是仅仅满足用户的绘图需求,更多的是加入了分析和调整的功能,更加的“聪明”。
3.集成化。对于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来说,不仅仅是各种功能的集成,也是软件内部各种模块的集成,这就让设计系统成为一个庞大的、综合的整体,把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构思、设计、建模、仿真、分析、优化、制造等一系列问题组成了一个整体。
三、研究实例
(一)工程设计领域设计研究
对于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来说,CAD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在产品的整个构思阶段需要将其中的理念进行细致的描述。
首先是原理方案设计,它是整个设计活动的第一步,因此,对于产品的计算和可行度要做一个大知道评估,这涉及到知识与经验的双重考验;接着是设计过程中的建模技术,由于今天的设计过程不仅仅是将产品完整的画出来,还要对其存在和理性进行讨论,就要涉及到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建模问题。而对于建模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要有一个初步的预测。
(二)工业设计领域设计研究
对于工业设计角度来说,设计过程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结构、以及人机工程和材料等因素。同样的体现在设计方法、设计思维、设计规范等方面。
对于工业产品,思维设计是一个先决条件,创造性思维将想法画在草图纸上,这一过程是复杂的。另一个因素是设计的文法,从这一角度,将产品的造型、形状、色彩等要素通过抽象的方式描述出来,包括造型文法、形状文法、色彩文法等,是模块设计的基础之一;同样的,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中,会涉及到很多曲面造型,对这一造型的设计,许多软件往往特别推出一个模块进行设计,一般包括表面设计、移动特征设计和串通图形设计等。
四、结束语
由于国外的计算机设计开发应用较早,发展也较我国先进,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在逐渐的赶追,甚至在一些技术上已经超越的国外的技术。由于CAD技术面相对是各行各业,所以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上,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都是一致的,尤其是近年来其他设计软件及设计系统的推广,在这一专业中,形成了百合齐放的场面,也将很好的推动计算机设计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可.微机CAD软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9,2
[2]赵红雁.CAD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技术[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1,12
[3]孙守迁,包恩伟,陈蘅,潘云鹤.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1999,6
工程勘察设计费计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