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精选3篇)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第1篇

1.定期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

发动机机油消耗属正常现象, 汽车正常行驶机油消耗为1.0 L/1000 km。因此必须定期检查机油液面, 最好是在每次加油时检查。

发动机润滑油液面高度应经常进行检查。检查时, 车辆应停放在平地上。待发动机停止运转后数分钟, 润滑油全部流回油底壳, 拔出量油尺, 擦净油尺上的油迹后, 将油尺重新插入油底壳, 再拔出量油尺, 油面应在最高和最低之间。必须注意的是发动机工作之时检查油面高度是不准确的。因为发动机的振动必将使得油底壳内发生油面的波动和飞溅。因此油面高度的检查是在发动机不工作时。

有些驾驶员常存在这样的心理, 为了使发动机润滑得更好些, 认为多加润滑油总比少加好些。因此, 往往不按规定办事, 所加润滑油超过机油尺上的标志。其实这是有害的。因为, 油加得太多了, 会增加曲轴转动的阻力, 降低发动机功率, 使大量润滑油窜入燃烧室烧掉, 造成排气冒蓝烟, 润滑油的消耗量增加。同时, 使燃烧室与气缸内积碳增多, 增大了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 降低了发动机功率。所以加油前、后应用机油尺测量, 使润滑油既不过多, 也不过少, 一般以保持略低于油尺上刻度线为宜。

但润滑油油面过低也不好, 当低于机油泵集滤器滤网时, 则将有空气开始进入机油泵中, 造成机油泵的泵油压力降低, 从而导致各部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加速磨损及过热、甚至引起烧坏轴瓦等事故。

2.定期监测润滑油的质量

发动机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高温氧化和极压的作用, 使润滑油中的添加剂性能丧失, 而无法完成润滑油的功能。润滑油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 会生成酸性氧化物, 它对机件有腐蚀作用。润滑油在长期使用中机件的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会混入润滑油中, 燃油、水也会进入润滑油中, 而使其乳化变质。变质的润滑油必须更换, 否则对发动机的寿命影响很大, 甚至引发严重的机械事故。对润滑油质量进行监测的目的, 一是可以做到及时换油、按质换油。更重要的一方面, 是可以通过对润滑油进行检测, 来监控发动机技术状况的变化, 从而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3.注意识别“油水混合”现象

汽车在使用中打开水箱盖如发现加水口处水面飘有机油, 即为“油水混合”故障。其故障的产生, 有产品质量的问题, 也有使用方面的原因。

缸体顶面有两个通主油道的油孔, 紧靠它的里侧是水孔;水孔与油孔之间是缸盖螺孔, 螺孔与机油孔被气缸垫上的一个椭圆孔所包容。由于气缸垫的质量问题, 可能在椭圆孔周围出现琉松或厚薄不均的现象, 而缸垫油道孔与水道孔距离很近, 装配时缸盖螺栓如未按规定力矩及规定的顺序拧紧, 或因缸垫的烧蚀, 高压机油便有可能窜入水套, 形成“油水混合”现象。

由于油水渗入, 造成发动机磨损剧增。因此, 在使用中, 应经常检查润滑油质量是否有变化, 如发现油中有水, 应及时查明原因, 更换发动机润滑油。识别润滑油是否有水的方法如下:

(1) 有水漏入油底壳后, 油面明显升高。

(2) 油中有水, 润滑油被稀释呈乳白色, 并伴有泡沫。

(3) 油底壳内少量进水后比较难辨别, 可先将发动机运转数分钟, 用油尺把油底壳内的油滴在干净棉丝上, 远离油箱, 将棉丝点燃。品质纯正的润滑油易点燃, 而有水的润滑油点燃后则发出“吱吱、叭叭”的响声。

(4) 将油底壳的油滴在白纸上进行识别。有水的润滑油滴在纸上很快扩散, 而纯正的润滑油则不扩散。

4.正确更换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 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后, 由于金属磨屑和外界杂质混合以及润滑本身理化性质的变化, 会逐渐失去润滑性能, 必须及时更换。影响换油周期的主要因素有:

(1) 道路和气候情况。汽车在多尘道路上行驶, 润滑油易变赃;在严寒季节, 进入气缸的燃油易进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变稀;在潮湿地区, 曲轴箱易凝结水滴等, 换油周期要相对缩短。反之, 在柏油高级路面上和干燥地区使用的汽车, 换油周期可适当延长。

(2)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新车或发动机刚大修的汽车, 在走合期内换油周期应缩短。走合后, 换油周期可酌情延长, 一般不超过6000 km。

(3) 更换发动机润滑油时应注意事项:

①将汽车停在平坦的场地上;

②趁热车放出油底壳内的润滑油;

③更换滤清器;

④按规定拧紧油底壳放油螺塞;

⑤从注油口把新润滑油加入曲轴箱;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第2篇

发动机润滑系油压指示系统故障诊断浅析

发动机润滑系油压指示系统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用来监测发动机润滑系的工作状况,当有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停车检查.因车型不同润滑系油压指示系统结构形式控制方式不尽相同,但工作原理相近.文中以桑塔纳轿车为例,阐述其工作原理,并对其电路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浅析“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油压指示灯闪亮”等油压指示系统几种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作 者:郭清华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技校,河南郑州,450046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1) 分类号:V51 关键词:润滑系油压   指示系统   故障诊断  

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保养 第3篇

关键词:发动机;机油;润滑系

中图分类号: S2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50-1

1 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与保养

1.1 起动发动机前必须检查油底壳油面

如果油面过低,应添加至规定范围内;油面过高则应检查原因并排除。油面应添加至油标尺上下刻线之间。

1.2 机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脏、变质,必须定期或及时更换机油

更换机油时必须清洗润滑系的工作部件和润滑油道。柴油机每工作约200小时,必须更换机油,更换机油的同时清洗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

1.3 机油滤清器堵塞

这会使机油流动阻力增大,而旁通阀的开启,使机油不经滤芯过滤直接进入主油道,会引起零件磨损增加。因此要定期清洗或更换滤芯,更换滤芯时要清洗滤清器总成。每累计工作约50小时用清洁的柴油清洗机油滤芯,每累计工作约200小时更换机滤芯。

2 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2.1机油压力过低

2.1.1机油压力表损坏或管路不畅通,更换压力表或清洗疏通管路。

2.1.2油底壳内机油平面低或油质太稀,加机油至油标尺中线位置,检查机油牌号,更换合格、优质的润滑油,并检查是否被燃油稀释,若混入了燃油要立即进行故障检查。

2.1.3机油太脏或使用过久而失效更换新机油,同时清洗油底壳更换机油滤清器芯。

2.1.4机油泵限压阀或机油滤清器调压阀弹簧卡死或弹簧软或者断裂。机油泵限压阀安装在缸体底部,出厂时将其压力调至规定值,限压阀开启泄油,保护机油泵免受高压破坏。机油滤清器调压阀装在机油滤清器底座上,当主油道超过一定值时开启泄油,保护滤芯不被压坏和调节主油道压力。柴油机工作时由于这些限压阀的开启和闭合,阀内的钢球不断冲击座面,使座面磨损,造成泄油;弹簧不断在压缩和放松状态下工作,使限压阀开启压力降低,因而造成油道压力下降。限压阀的调整方法:将调整螺母向里拧紧,主油道压力升高。若是机油泵限压阀弹簧卡死,拆下限压阀,先用燃油清洗去除污垢,再重新安装到原位置。若是弹簧软可更换弹簧或换阀。机油滤清器调压阀断裂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包括机油滤清器座)。弹簧软时可适当调节机油滤清器上的油压调节阀。

2.1.5集滤器滤网或机油滤清器芯堵塞清洗集滤器,更换机油滤清器芯。

2.1.6机油泵齿轮松动、主从动齿轮磨损或密封圈损坏。复紧机油泵齿轮,若是磨损必须更换主从动齿轮,更换机油泵密封圈。

2.1.7曲轴主轴承和连杆轴承配合间隙过大。检查更换轴瓦。机油温度过高,机油的粘度变小,泄漏量增加,引起压力低,此时按照机油温度高的方法逐项排除。

2.1.8正时齿轮室润滑油嘴脱落或漏装,检查更换或安装。

2.2柴油发动机机油压力过高

机油压力过高会增加机油泵负荷,使功率消耗加大和机油泵零件的损坏。压力过高的原因有:

2.2.1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或机油温度过低使粘度过大。换用合格的机油。

2.2.2限压阀或回油阀弹簧预紧力调整过高,重新调整阀的泄油压力限压阀或回油阀卡死不能开启,检查更换。

2.2.3通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油道堵塞,用高压气体疏通曲轴内油道并用柴油清洗。

2.3柴油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消耗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是:气缸套与活塞配合间隙太大,致使机油窜入气缸内燃烧,机器温度过高使机油蒸发加快,后油封等处漏油等造成机油流失。

2.3.1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配合间隙过大或者活塞与气缸套配合间隙由于磨损等原因而增大,使机油窜入气缸内燃烧。

2.3.2活塞环安装不当,如活塞环对口;锥面环、扭曲环装反等。重新安装活塞环,注意方向,前两道气环开口相互错开180°,油环与气环开口方向垂直,第二道活塞环为扭曲环,应使开槽方向向上安装,若装反引起大量机油窜入气缸,此时拆下活塞环重新装配。

2.3.3活塞环胶结或弹力降低,将粘结的活塞与活塞环放在清洁的柴油中清理干净,如果活塞环弹力降低,应予以更换。

2.3.4气缸磨损严重,使活塞及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密封性不好,更换磨损的缸套。

2.3.5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磨损严重,或气门油封失效,使机油自导管流入燃烧室。检查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磨损情况,气门油封是否完好,若损坏则更换。

2.3.6油底壳油面过高,机油温度或压力过高,粘度过小等原因,使飞溅到气缸壁上的机油过多,引起机油上窜到燃烧室。油面过高则释放机油至油标尺规定高度。

2.3.7机油管路接头松动、前后油封漏油、正时齿轮室盖漏油、垫片密封不严或油管破裂,造成机油泄漏。紧固管接头,更换垫片或破裂的油管。

2.4柴油发动机机油温度过高

高温机油粘度会降低,起不到润滑作用,机油消耗量增大并加速氧化变质。油温过高的原因有:

2.4.1柴油机超负荷,柴油机负荷过大,润滑油承担负荷过重,产生热量过多,而由于转速低热量散发慢,引起负荷过大,此时应适当减小柴油机负荷。

2.4.2机油不足或过多,机油不足时机油的循环利用次数过多,散热时间短,油温升高。机油过多时由于曲轴对机油的搅动,造成油温升高,根据油标尺上、下刻线标记,增减机油量。

2.4.3气缸密封不严,活塞环漏气严重高温气体窜入曲轴箱引起机油温度升高,此时更换活塞环或气缸套。检查活塞环是否对口造成窜气,是否粘附于活塞上,是否折断,缸套是否磨损严重。

2.4.4机油散热器内部堵塞散热器堵塞后散热功能减弱,或由于堵塞而没有经过散热器,检查清洗机油散热器。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精选3篇)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第1篇1.定期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发动机机油消耗属正常现象, 汽车正常行驶机油消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