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发育状况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儿童发育状况范文(精选7篇)

儿童发育状况 第1篇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泰州市海陵区24所幼儿园。

1.2 方法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 由本院儿保科医生对所调查的儿童进行体检。体重测量使用杠杆磅秤, 测量值精确到0.1kg, 身高测量使用携带式量板, 3岁以内儿童为卧位身高, 3岁以上儿童为站位身高, 测量值精确到0.1cm, 测量时要求被测儿童脱去帽子和鞋袜, 只穿单衣单裤, 儿童身高、体重发育评价按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儿童生长发育软件进行评价。身高≥-1S为达标, 体重≤-2S为中重度营养不良, 体重≥+2S为超重, 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分别是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低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 体重大于同性别, 身高、体重中位数的20%且排除继发性肥胖的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贫血:血红蛋白测定采用铁氰方法, 取血部位为左手无名指指头, Hb<110g/L为贫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在园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肥胖及贫血检出率见表1。

本次调查省优质幼儿园10所, 共4 425人, 市优质幼儿园14所, 共3 078人, 市优质幼儿园低体重及生长发育迟缓均显著高于省优质幼儿园,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的泰州市海陵区24所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和儿童常见病的患病率来看, 市优质幼儿园的儿童体格发育明显低于省优质幼儿园的体格发育, 而省优质幼儿园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市优质幼儿园。

3.1 家庭经济状况

市优质幼儿园收费相对低廉, 私办幼儿园较多, 所收儿童多为打工子弟和周围农村及郊区的居民, 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家长素质不高, 这是造成儿童体格发育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幼儿园状况有差异

市优质幼儿园的基本设备相对不足, 保教人员结构不合理, 膳食管理相对差, 一些市优质幼儿园虽然达到了建园要求, 但是设备陈旧, 教室采光不足, 活动室、卧室等绿化面积不够, 未能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按照托幼机构管理规定, 日托每100名儿童必须设专职保健老师, 而且必须有执业医师、护士资格[2], 而市优质幼儿园好多都是兼职保健老师, 有的甚至没有, 未能达到要求。同时幼儿园的膳食安排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在膳食处理上缺少对平衡膳食重要性的认识。儿童营养问题和环境是造成儿童体格发育落后的又一重要因素。

3.3 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儿童突出的健康问题。究其原因, 可能与家庭经济条件, 饮食中精细、含糖食物居多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 以及对膳食营养指南的知晓率不高, 儿童户外活动较少等因素有关。故应从多方面消除肥胖产生的危险因素, 如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 避免家长过度劝食, 少吃糖分多的食物, 培养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等[3]。

3.4 口腔保健

龋齿的发病率是所有各类疾病中发病最高的, 省优质幼儿园与市优质幼儿园无显著差别。儿童的饮食习惯、刷牙习惯、父母的口腔卫生习惯、知识、态度、社会经济状况、所在社区的牙科医疗条件等都将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因此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 普及口腔健康科普知识, 培养家长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 适当用氟预防龋齿, 定期普查。对龋病应早发现早治疗, 可起到一定的口腔保健作用[4]。

3.4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1)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 严格按照《托幼机构工作实用手册》执行, 对不具备卫生保健条件或卫生制度不能落实的幼儿园应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 (2) 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应互相配合, 定期对幼儿园的领导和保健人员进行卫生保健业务培训, 使他们了解保健内容及重要性。妇幼保健人员要定期到幼儿园了解情况, 督促卫生保健制度的落实。 (3) 加强幼儿园营养管理, 尤其要加强私立幼儿园膳食管理。妇幼保健人员要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及制定带量食谱, 确保儿童膳食的质和量, 以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同时, 开展合理体格锻炼, 增强儿童体质,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2]。

摘要:目的:评价泰州市海陵区省优质幼儿园与市优质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疾病等情况。方法:以泰州市海陵区的24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 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用铁氰法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量。结果:儿童低体重:省优质幼儿园0.36%, 市优质园1.07%;生长发育迟缓:省优质幼儿园0.5%, 市优质幼儿园1.23%;贫血患病率:省优质幼儿园1.90%, 市优质幼儿园3.61%;肥胖:省优质幼儿园7.03%, 市优质幼儿园5.26%。结论:幼儿园的儿童生长发育市优质幼儿园明显低于省优质幼儿园, 营养不良、患病率市优质幼儿园明显高于省优质幼儿园, 省优质幼儿园肥胖明显高于市优质幼儿园, 需要进行营养干预和卫生指导。龋齿发病率省优质幼儿园与市优质幼儿园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贫血,肥胖,龋齿

参考文献

[1]刘湘云, 林传家, 薛心彬.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0-40.

[2]黄依依, 主编.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实用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21.

[3]陈嫦亚.晋江市托幼园所儿童2001-2005年生长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7, 15 (1) :88-90.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第2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以幼儿园为单位, 绍兴市6个县 (市、区) 的城区均参与调查, 每个城区随机抽取8~9个幼儿园, 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6岁儿童均纳入调查对象, 共17 640名, 其中男童9 256名, 女童8 384名;3岁组3 469名, 4岁组4 915名, 5岁组5 487名, 6岁组3 769名。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杠杆式体重计和身长计, 测量每名调查儿童身高和体重, 身高准确到0.1 cm, 体重准确到0.05 kg。

1.2.2 诊断标准

以2006年WHO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标准差单位数值表作为标准, 按照“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调查表”要求进行判定。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20%为肥胖;营养不良包括消瘦、低体重、生长迟缓, 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为消瘦, 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为低体重,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2s为生长迟缓[1]。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身高和体重

各年龄组男童身高、体重生长均快于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见表1。

注:t1值为同月龄男、女童的体重比较, t2值为同月龄男、女童的身高比较;**P<0.01。

2.2 不同性别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

17 640名儿童中肥胖868例, 检出率为4.92%;营养不良195例, 检出率为1.11%。其中低体重104例, 检出率为0.59%;生长迟缓33例, 检出率为0.19%;消瘦58例, 检出率为0.33%。男童肥胖检出率为5.72% (529/9 256) , 高于女童的4.04% (339/8 384) ;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92% (85/9 256) , 低于女童的1.31% (110/8 384)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26.281, 6.237, P值均<0.01) 。见表2。

2.3 各年龄组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

儿童肥胖检出率和营养不良患病率均为3岁组最低, 6岁组最高, 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对群体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及评价, 可以发现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 可以反映一个人群生活条件、健康保健、社会经济水平和卫生标准方面的变化, 及时发现儿童生长障碍性疾病, 为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调查显示,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各年龄组男童身高体重均值均高于女童, 与文献报道一致[2,3,4]。提示本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良好。

营养不良是儿童时期需重点防治的营养性疾病之一, 也是托幼机构需要重点管理的疾病之一。很多研究表明, 营养不良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重要因素, 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1995年WHO的数据说明, 即使是轻、中度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死亡率增高, 因病死亡的儿童中有55%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影响体格发育, 同时也影响儿童的脑发育和智力发育, 早期营养状况与以后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甚至成年后劳动生产力都有直接关系[5]。本次调查,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均低于广州、北京等文献报道[6,7,8]。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不良除婴幼儿期营养不良延续外, 可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不吃早餐等引起。于昕平等[9]报道, 不同饮食习惯家庭子女的营养状况也受到影响, 偏好素食的家庭其子女体重低下率、发育迟缓率较高。绍兴市幼儿园多为日托, 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渡过, 幼儿园承担儿童的一餐二点。因此, 对儿童营养不良进行防治, 除加强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外,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膳食营养分析, 确保儿童得到足够的营养摄入。

儿童发育状况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为“务工经济”的繁荣承担很多的压力和责任。据全国妇联调查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 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1]。我县7岁以下儿童约10 080人,其中留守儿童约2 840人,占28.17%。笔者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临泽县农村234名留守儿童,对其营养与发育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通过分层抽样,选取临泽县5镇2乡57个行政村无体格畸形的5岁以下留守一年及以上的234名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表,由保健医生通过入户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现场调查,并对234名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1.3 调查内容

一是进行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监护人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均由保健医生询问后填写。二是对234名儿童进行体检并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1.4 资料处理

全部资料均输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调查的234名留守儿童中男童130人,女童104人,127名有营养不良与发育迟缓现象,其中52名体重低下,75名发育迟缓。5岁以下留守男童体重低下26人(占20.0%),发育迟缓37人(占28.5%);女童体重低下26人(占25.0%),发育迟缓38人(占36.5%)。具体见表1。

注:临泽县非留守儿童平均体重数来自当年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数据

(2)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监护人中女性居多,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男性,营养知识水平也较男性低(见表2)。

(3)经统计学分析,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见表3)。

3 讨论

3.1 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

3.1.1 监护人因素

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并对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直接影响。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越高,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越少。

3.1.2 家庭经济因素

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儿童活动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其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直接影响。

3.2 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

3.2.1 加强营养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入户宣讲、发放小儿膳食营养手册、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广播电视教育、就诊咨询、保健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儿童营养知识,对监护人存在的营养知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加强营养知识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指导,让监护人了解如何合理安排儿童饮食种类和数量,保证膳食平衡。

3.2.2 积极推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进入家庭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儿童保健工作者向监护人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是有效预防、控制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3.2.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与饮食行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儿童心理发育偏离、行为发育落后状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2]。通过与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经常性、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指导监护人掌握儿童正常生理及心理发育相关知识,避免留守儿童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咨询和就诊,尽早解决。同时,指导幼儿园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3]。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2]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儿童发育状况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取延安市区5所幼儿园健康儿童 ;年龄3~7岁,共485例,其中男孩250例,女孩235例,共分7个年龄组, 测量值及标准值各年龄组性别分布见表1。

注:a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人数。

1.2方法按照儿童体格测量方 法[2] , 测量儿童 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4项形态指标。

1.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1.0统计软件 ,按性别年龄分组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与标准参考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延安市区学龄前男童体格发育状况见表2。延安市区学龄前男童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显著超过199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但体重、身高略低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且身高在5.5~6.0岁年龄组与2005年标准值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t=2.338,P<0.05) ,身高、体重在6.0~7.0岁年龄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 t值分别为3.777、2.884,P<0.01) ;坐高、胸围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比较,坐高基本接近于2005年标准值,各年龄组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胸围在5.5~6.0年龄组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68,P<0.05) 。

2.2延安市区学龄前女童体格发育状况见表3。延安市区学龄前女童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显著超过199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但体重、身高略低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且身高在5.5岁~6. 0年龄组与2005年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56,P<0.05) ,身高、体重在6.0~7.0岁年龄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95、2.954,P<0.01) 。坐高、胸围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比较,坐高基本接近于2005年标准值,各年龄组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胸围在4.5~6.0岁年龄组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295、2.050、2.521,P<0.05) 。

注:与同年龄组标准值比较:aP<0.05;bP<0.01。 标准值的人数见表1,标 准值为2005年 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 童体格发育调查人数 。

注:与同年龄组标准值比较:aP<0.05;bP<0.01。 标准值的人数见表1,标 准值为2005年 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 童体格发育调查人数 。

2 .3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体重指数( BMI) 指数见表4。延安市区3~7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发育状况相比较,BMI指数各年龄段均处于正常水平,与9市区资料相比发育水平基本接近,各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体重指数=体重( kg)/身高( m)2。 标准值的人数见表1,标 准值为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 格发育调查人数 。

2.4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克托莱指数见表5。延安市区3~7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发育状况相比较, 克托莱指数各年龄段均处于正常水平,与9市区资料相比发育水平基本接近,各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克托莱指数=体重(g)/身高(cm)。 标准值的人数见表1,标准值为2005年 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 体格发育调查人数 。

2.5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身高胸围指数见表6。延安市区3~7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发育状况相比较, 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身高胸围指数与9市区同龄儿童标准值相比略有增高,但各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 论

2005中国9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显示,2005年与1995年相比较,我国不论男女儿童体重、身高都有 不同程度 的增长 , 且增长幅 度大于1985—1995年间的增长幅度,说明近10年来儿童的营养状况及发育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1]。且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儿童的平均生长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WHO的标准[3],城区儿童生长水平与美国相比已无明显差别[4],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我国儿童的整体生长发育水平是有潜力赶上发达国家的。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及胸围调查结果与1995及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 男、女) 的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均显著超过199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 ,说明在过去10余年间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次调查结果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相比, 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体重、身高略低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 ,且身高在5.5~6.0岁年龄组( 男、女) 与2005年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身高、体重在6.0~7.0岁年龄组( 男、女) 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延安市区5.5~6.0及6.0~7.0岁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发育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水平,尤其在6.0~7.0岁年龄组更为明显。坐高、胸围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标准值比较, 坐高基本接近于2005年标准值,各年龄组与标准值无明显差异 ,而胸围男童在5.5~6.0岁年龄组低于标准值,且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 P<0.05) ,女童在4.5~5.0、5.0~5.5及5.5~6.0岁年龄组低于标准值,与标准值亦有显著差异( P<0.05) ,表明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中男童在5.5~6.0岁年龄组胸廓发育较差,女童在4.5~5.0、5.0~5.5及5.5~6.0岁年龄组发育较差。

注: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身高(cm) ×100。 标准值的人数见表1,标准值为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人数。

生长发育指数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指数法是利用2个或2个以上与体格发育有关的单项指标,结合起来对小儿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体型等进行综合评价,是对单项指标的补充。BMI指数实际含义是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 多用于7岁前儿童的营养评价;克托莱指数表示每1 cm身高的体重,是以相对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密度和充实度, 用以了解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关系; 身高胸围指数是体质指数,反映体型粗壮或纤细,与小儿胸廓发育程度、呼吸功能强弱、胸部皮下脂肪厚度有关[5]。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BMI指数、克托莱指数及身高胸围指数调查结果与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延安市区3~7岁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1995年9市城区同龄儿发育状况相比较,BMI、克托莱指数及身高胸围指数明显增高, 说明从整体水平显示在过去10年间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本次调查结果与2005年9市城区同龄儿发育状况相比较,BMI指数和克托莱指数各年龄段均处于正常水平, 与九市区资料相比发育水平基本接近,各年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这两项指数显示,从总体水平分析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目前营养状况较好。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身高胸围指数与9市区同龄儿童标准值相比略有增高, 但各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从整体水平显示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胸廓发育状况与全国标准值处于同一水平。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诸如种族、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6]。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从整体上分析基本与全国同龄儿童发育水平相一致, 但在个别年龄组发育水平亦明显低于标准值,结合以上调查结果,今后应加强5.5~6.0、60~7.0岁年龄组儿童的营养, 以促进其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水平, 同时应注重4.5~5.0、5.0~5.5、5.5~6.0岁年龄组儿童胸廓发育,包括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营养状况等方面。监测儿童体格发育是评价儿童生长和营养状况必备资料,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且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应进行频繁的监测,且要有横向、纵向对比,目前对延安市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监测仅局限于横向水平, 定期纵向观测每个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及判断其生长趋势对及早发现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也是儿科及保健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因此,今后应同时加强对儿童体格发育的纵向研究, 以更好了解延安市区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延安市区儿童保健、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更有用的参考数据和评价标准。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儿童体格测量方法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4项形态指标,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以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表作为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 485名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5.5~6.0岁年龄组身高(男、女)与2005年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7.0岁年龄组身高、体重(男、女)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5.5~6.0岁年龄组胸围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在4.5~6.0岁年龄组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与年龄变化无关,克托莱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小,且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正常男女童标准比较,3项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儿童发育状况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5-6月, 组织体检小组, 对青田县鹤城镇各级各类共25所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应检儿童2 884名, 实际体检2 652名, 体检率为91.96%。其中男童1 403名, 女童1 249名。

1.2 调查方法

按《中国0~7岁正常儿童生长发育调查实施方案》进行。

1.3 质量控制

体检小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 儿保科固定专业技术人员, 测量身高、体重,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身高、体重测量用上海宝山衡器厂生产的TGT-50型杠杆式儿童体重称 (兼有身高测量计) 测量, 每次测量前均进行0刻度校正, 测量结果符合测量标准要求。

1.4 统计方法

身高、体重测量结果录入Excel, 导入SPSS 11.5统计软件中, 用±s表示同性别、同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水平, 组间进行U检验;根据体质指数 (BMI) 公式:BMI=体重 (kg) /身高2 (m2) , 计算出男女童各年龄组的BMI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2 结果

2.1 2 652名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

男、女童身高、体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学龄前期男童身高增长22.3 cm, 体重增加7.29 kg;女童身高增长19.1 cm, 体重增加6.56 kg, 男女童相比, 除3.0岁~、3.5岁~和4.5岁~年龄组身高, 4.0岁~、4.5岁~年龄组体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外, 余各年龄组男女童体格发育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P<0.05) , 男童发育好于女童, 符合一般规律。见表1。

2.2 与2005年九市城区儿童比较

与国内2005年九市城区学龄前儿童 (以下简称九市儿童[1]) 比较, 除部分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外, 多数年龄组男女童身高、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P<0.05或P<0.01) 。见表2、表3。

2.3 2 652名学龄前儿童BMI评价

学龄前期男女儿童BMI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男女童两性相比, 除4.0~岁年龄组外, 其余各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3.1 体格发育水平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是衡量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简单、有效的手段。此调查显示, 鹤城镇男女儿童体格发育整体上符合儿童一般生长规律, 但体格发育水平与中国2005年九市儿童还有较大差距。九市儿童发育水平是2005年北京、上海、武汉等九大城市儿童发育水平, 致今已7年, 但体格发育水平仍好于鹤城镇学龄前儿童, 鹤城镇学龄前儿童发育水平应引起家长和儿保工作者的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诸如种族、遗传、性别、环境和教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2], 鹤城镇学龄前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九市儿童差别与其生活环境、合理膳食、抚养、教育及运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关系。鹤城镇是个侨乡, 儿童家长在国外打工较多, 小孩多数由爷爷、奶奶等祖辈隔代抚养, 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 育儿观念落后;同时生活水平提高, 但与之相适应的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尚未建立, 缺少户外活动时间, 导致体格发育水平与九市儿童有较大差距。

注:a差值=鹤城镇儿童身高 (体重) -九市儿童身高 (体重) , 下同

3.2 BMI评估

BMI代表单位面积中所含的体重数, 即反映一定体积的重量, 又反映机体组织的密度[3]。由于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并不是呈现等比性增长, 因此BMI可出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持平及下降的趋势[2], 是体型胖瘦的灵敏指标。从表4可见, 鹤城镇学龄前期男女儿童MBI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与文献报道一致[4、5], 显示鹤城镇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中、大班儿童体型已呈瘦长型。此调查还显示, 女童在4岁时BMI值小于15, 呈现瘦长型为主消瘦的体型;而男童在5岁时BMI才小于15, 女童比男童提早1年出现, 说明女童的喂养方式和重男轻女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否更容易造成其体型瘦长的成因也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9.

[2]李一辰, 陈欣欣, 孟杰, 等.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数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10) :1900.

[3]刘湘云, 陈荣华, 赵正言.儿童保健学 (第4版)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20.

[4]杨茹莱, 徐艳华, 周雪莲.杭州市城区0~6儿童体质指数百分位分布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 2009, 21 (10) :4.

儿童发育状况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收集厦门市全市各托幼机构儿童均为体检对象, 由厦门市妇幼机构儿童保健专业医师进行在园体检。选取2015 年5 月厦门市39 所托幼机构12404 例3 ~ 6 岁在园儿童的体检资料, 其中男童6691 例, 女童5713 例。

1. 2 方法经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统一方法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 采用2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身高、体质量采用离差分级法判断, 年龄/体质量 ( 身高) ≥平均值为体质量 ( 身高) 达均值。

1. 3 诊断标准

1. 3. 1 低体质量诊断标准参照WHO推荐标准, 体质量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中位数2 个标准差。

1. 3. 2 消瘦诊断标准身高/ 体质量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的中位数2 个标准差。

1. 3. 3 生长迟缓诊断标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中位数2 个标准差。

1. 3. 4 超重诊断标准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中身高/ 体质量> 10% ~ 19% 为超重[1]。

1. 3. 5 肥胖诊断标准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中身高/ 体质量> 20% 为肥胖。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体质量、身高达均值情况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达均值7705 ( 62. 12% ) , 其中男4450 ( 66. 51% ) , 女3255 ( 56. 98% ) ; 身高达均值8446 ( 68. 09% ) , 其中男4686 ( 70. 03% ) , 女3760 ( 65. 81% ) 。3 ~ 6 岁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达均值、身高达均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3~ 6 岁男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达均值、身高达均值高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详见表1 ~ 2。

2. 2 低体质量、消瘦、生长迟缓发生情况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59 例 ( 0. 48% ) , 消瘦204 例 ( 1. 64% ) , 发育迟缓55例 ( 0. 44% ) 。3 ~ 6 岁男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 6 岁女学龄前儿童消瘦、生长迟缓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 6岁男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消瘦、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3) 。

2. 3超重、 肥胖发生情况学龄前儿童超重1329 例 ( 10. 71% ) , 肥胖819 例 ( 6. 60% ) 。3 ~ 6 岁男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 ~ 6 岁女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3 ~ 6 岁男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4) 。

3 讨论

厦门市属沿海经济特区, 2015 年本市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 体质量、身高达均值均达WHO标准, 与国内其他经济发展地区水平相当, 这与多年来本市儿童保健工作的扎实开展、政府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的营养疾病谱发生了变化[2]。常见的儿童营养不良包括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蛋白质和/或热能摄入不足引起, 严重影响儿童自身发育。中国儿童营养监测与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5 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但依然远高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另外, 由于中国儿童人口规模巨大, 尽管营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绝对数量仍不容小觑[3]。学龄前是儿童饮食习惯形成和行为发育的关键期, 学龄前阶段形成的饮食习惯和行为将会延续到成年, 且很难改变, 故学龄前期进行儿童超重、肥胖干预对控制儿童肥胖, 甚至成人肥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 3 ~ 6 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0. 71% 和6. 60% 低于2010 年, 这与厦门市妇幼保健机构对肥胖的高度重视及积极干预治疗有关。肥胖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有显著差异, 4 ~ 6 岁儿童肥胖人数占肥胖总人数的94. 14%[5]。国内外研究表明, 男童超重发生率与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童[6]。本研究中厦门市男童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童, 有显著差异,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男女童的审美观的不同有关。近年来, 国内外对儿童的肥胖调查研究逐渐增多, 由于肥胖对儿童体格形态、身心健康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与性早熟关系密切, 且是导致成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故综合防治儿童常见营养疾病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学龄前儿童营养疾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防治措施: (1) 重视围生期保健工作:尽量脱离危险环境, 加强孕妇营养知识宣传, 指导孕妇合理膳食、活动, 保证胎儿宫内发育正常, 避免胎儿出生体质量不足或超重。 (2) 提倡母乳喂养, 定期体检:母乳乳喂养是6个月内婴儿最好的营养, 减少人工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和过早添加固体食物, 有利于儿童婴幼儿期健康生长, 减少学龄前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5]。及时干预早期发现儿童体质量不增或减轻, 尽量消除潜在危险因素, 对明确诊断营养不良患儿及时纳入高危儿管理, 每月监测身高、体质量并予以营养评估, 指导家长科学喂养, 必要时予以干预治疗, 至体格发育达标。 (3) 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通过多种宣传途径使家长认识到儿童营养不良对整个生长发育的危害,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儿童日常饮食, 保证营养素供给均衡, 加强户外活动, 增进食欲, 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爱吃甜食等坏习惯。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和睡眠, 早睡早起。 (4) 积极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等原发疾病: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受遗传、疾病、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免疫功能较成人低下, 在托幼机构受集体环境影响, 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 导致小儿食欲下降、耗能增多、消化功能减退、营养吸收差, 只有消除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各种相关因素, 才能逐渐降低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 (5) 加强托幼机构保健医师培训:学期前期儿童进托幼机构集体学习生活, 中大班儿童的肥胖比例超过托幼机构全部肥胖儿童90%以上, 故必须传授托幼机构保健医师关于儿童肥胖的危害、预防及干预肥胖儿童的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 如健康宣教、开家长会, 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改变部分家长错误观念, 逐渐克服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 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持之以恒, 控制超重儿童发展成为肥胖, 肥胖儿童进一步发展, 以期降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率[7]。

综上所述, 厦门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 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较低, 但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增高, 应引起重视, 各托幼机构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关注, 做好营养指导和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宣传教育, 强化锻炼机制, 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

摘要:目的 分析2015年厦门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5月厦门市39所托幼机构12404例36岁在园儿童体检资料, 收集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36岁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达均值、身高达均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男学龄前儿童体质量达均值、身高达均值高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男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女学龄前儿童消瘦、生长迟缓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男学龄前儿童低体质量、消瘦、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男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女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6岁男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学龄前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厦门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 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发生率较低, 但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增高, 应引起重视, 各托幼机构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关注, 做好营养指导和管理工作,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宣传教育, 强化锻炼机制, 提升儿童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儿童发育,健康调查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6.

[2]艾湘丽, 林振秋, 邹玢.2007—2011年厦门市海沧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26 (9) :649-651.

[3]甘银艳, 郭超男.中国0~5岁儿童营养不良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 6 (4) :99-103.

[4]赵桂兰, 李伟, 王文媛.学龄前儿童肥胖综合干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 31 (33) :204-206.

[5]陈晶, 曾国章, 黄海莹.厦门市9517名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及原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 (13) :159-160.

[6]Lo JC, Maring B, Chandra M, et al.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extreme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3-5 years[J].Pediatr Obes, 2014, 9 (3) :167-175.

儿童发育状况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瓮福地区马场坪镇中心小学和牛场镇中心小学8岁~12岁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都匀市洛邦镇小学和毛尖镇小学8岁~12岁儿童作为对照组。2组均抽取300名, 选取原则保持年龄、性别、民族均衡。

1.2 方法

(1) 生长发育指标测试:测定每名学生生长发育指标和功能指标, 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胸围;功能指标测量肺活量[2]。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确保测定方法的统一规范,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每个调查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质量、胸围及肺活量测量, 严格做好质量控制。采用随机复测方法, 误差小于1%。以“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 贵州省8岁~12岁儿童形态机能的调查结果为参照标准”。以贵州省汉族乡村男生或女生各年龄段生长发育指标为参考标准, 按照Z值±1、±2的点值分为5个范围, 分为极差、差、中等、良、优5个等级来进行评价。 (2) 智力测试:按照《中国联合型瑞文测试 (CRT-C2) 图册》方法进行测试和评分, 根据得分运用常模表得出各自智商。智力等级判定:≤69为智力低下, 70~79为边缘, 80~89为中下, 90~109为中等, 110~l19为中上, 120~129为优秀, ≥130为非常优秀。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等级分布比较2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指标比较, 见表1。

2.2 2组儿童智力水平和分布情况比较观察组智力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73, P<0.05) 。见表2。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瓮福地区8岁~12岁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指标均明显低于都匀市, 提示瓮福地区8岁~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低于都匀市, 其原因可能与环境有关。瓮福地区是由黔南州瓮安县和福泉市8个乡镇组成的区域, 该地区是亚洲最大的磷化工基地, 儿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导致机体磷摄入量增加[3];过量摄入磷和磷酸盐, 影响钙磷在肠道的吸收, 造成骨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迟滞[4]。本文结果还显示, 瓮福地区8岁~12岁儿童智力值和智商值频数分布也低于都匀市, 提示长期生活在高磷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人体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为妊娠开始到出生后3岁以前, 在这一时期内大脑发育分化十分迅速, 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刺激对脑及智能水平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5]。以往研究表明, 人体长期磷染毒, 使海马神经元轴突运输受到损伤, 神经元突触可塑性降低, 最终引起动物神经行为的改变[6], 导致人体大脑海马区IL-1β、TNF-、IL-6及-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 神经炎症反应明显增强, 影响脑发育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分泌[7], 对胆碱能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导致认知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8], 可能是瓮福地区儿童智力发育偏低的原因。究竟影响的程度如何, 今后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田永波, 陆耀宇, 潘春玲, 等.贵州省黔南州农村布依、苗、水族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5) :754-757.

[2]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12-214.

[3]马谦, 杨星宇, 徐浩, 等.福泉地区磷化工对清水江的污染及治理对策[J].贵州化工, 2004, 29 (4) :167-169.

[4]谢雄伟, 李溥, 胡瑾, 等.贵州省磷矿区儿童少年乳龋状况与生长发育关系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3) :2416-2418.

[5]BANKS C N, LEIN P J.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linking neurotoxic organophosphorus compounds and inflammation[J].Neurotoxicology, 2012, 33 (5) :575-584.

[6]VALENZUELA-HARRINGTON M, CASTILLO I, Díaz C, et al.Dimethoateaccelerates the extinction of eyeblink conditioning in mice[J].Neurotoxicology, 2012, 33 (4) :105-110.

[7]闫长会, 焦利飞, 赵君, 等.毒死蜱致大鼠空间记忆损伤及ERK/CREB信号途径抑制[J].军事医学, 2012, 36 (8) :341-344.

儿童发育状况范文

儿童发育状况范文(精选7篇)儿童发育状况 第1篇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泰州市海陵区24所幼儿园。1.2 方法测量儿童身高、体重, 由本院儿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