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精选8篇)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将2013年81 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1 0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纳入本次观察。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8年《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试行) 》标准[1]:咳嗽时间大于4周, 伴有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症状;检查咽后壁见滤泡明显增生, 可见有脓性分泌物后坠。所有病例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头颅华氏位、鼻咽侧位片检查, 并予前鼻镜检查及咽部检查, 排除肺部病变及其他器质性病变, 排除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

1.2 分组资料

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男性29例, 女性27例;平均年龄 (9.9±2.5) 岁;平均病程 (7.1±1.3) 周。对照组男性21例, 女性23例;平均年龄 (9.1±2.8) 岁;平均病程 (6.8±1.1) 周。由表1可见, 两组疾病构成比接近。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相应病因予以治疗:变应性鼻炎予第二代抗组胺药及鼻喷激素治疗;副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予第二代抗组胺药及化痰药、抗生素治疗;腭扁桃体炎予抗生素治疗;鼻息肉予鼻喷激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6岁以下4mg, 6~14岁5mg, 每晚睡前半小时服用, 连用2周。两组于治疗第7天及第14天评价疗效及评定咳嗽症状积分。

1.4 疗效评价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评分标准[2]。咳嗽症状积分:无咳嗽为0分;偶有短暂咳嗽为1分;频繁咳嗽, 轻度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频繁咳嗽,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治愈:治疗后咳嗽积分为0分;有效:咳嗽积分较治疗前减少, 但仍>1分;无效:咳嗽积分无变化或增加。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 (表2)

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积分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0, P>0.05) 。治疗后观察组0分所占百分率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0.3 9, P<0.01) 。

2.2 两组临床疗效 (表3)

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0.4 4, P<0.01) 。

3 讨论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的资料显示, 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为儿童慢性咳嗽的三大主因, 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达24.7%[3]。既往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被诊断为鼻后滴流综合征, 但此诊断不能很确切的描述这一疾病。200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美国咳嗽诊治指南》建议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本资料中, 副鼻窦炎、变应性鼻炎、腺样体肥大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三大原发病因。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咳嗽的具体机制可能是, 上气道病变的分泌物对喉和咽的刺激作用, 增强感觉传入的兴奋性而引起咳嗽反应, 和/或产生咳嗽中枢通路的兴奋性增强, 从而引起咳嗽症状。其病因有各种鼻炎 (变应性及非变应性) 、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腭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Bucca等[4]研究显示, 与其他慢性非哮喘性咳嗽相比,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更高的一氧化氮产量及更严重的气道功能异常, 其咳嗽与咳嗽受体受到继发性炎症刺激有关, 故抗炎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治疗中为一重要环节。

半胱氨酰白三烯 (LTC4、LTD4、LTE4) 是强炎症介质, 由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释放。孟鲁司特为长效的白三稀受体拮抗药, 能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和Cys LTl结合产生的生理效应而无任何受体激动活性[5], 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它一般耐受性良好, 不良反应轻微, 偶有兴奋、皮肤瘙痒的症状。

笔者在对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并缩短病程, 且患儿耐受性好, 依从性高。本次观察只进行了两周, 延长观察时间是否能更明显改善症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最佳疗程也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 (6) :407.

[3]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研究协作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 (2) :83.

[4]Bucca CB, Culla B, Guida G,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J].Chest, 2008, 134 (4-meeting abstracts) :s16003.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2篇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上气道咳嗽是由于鼻部发生病变,产生了鼻腔分泌物倒流到鼻后和咽喉部,結果刺激了气道的咳嗽感受器导致引起了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早晚发作的干咳为主,伴有鼻塞、流涕、滴流感,咽部不适、发痒,以及嗓音嘶哑等相关症状,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对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咳嗽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致慢性咳嗽患儿46例,男性患儿27例,女19例,年龄在2—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6±1.2)岁。病程持续时间为1个月—6个月,其中1—2个月21例,3个月—4个月15例,5—6个月10例。就诊患儿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持续咳嗽时间≥4周,胸部X线检查基本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

1.2 检查病因 详细检查患儿身体状况,着重检查上呼吸道鼻咽部和腺体,找出致病原因。检查后得到46例患儿,患慢性鼻炎12例,慢性鼻窦炎23例,过敏性鼻炎9例和腺样体炎2例。

1.3 对症治疗 明确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治疗方向为对鼻窦炎则行分泌物培养,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及改善局部引流状况;对变应性鼻炎引起者,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给予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和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治疗如下。慢性鼻炎:用罗红霉素,口服罗红霉素胶囊80mg,每日两次,以12周为1个疗程。慢性鼻窦炎:在鼻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黏液裂解剂如吉诺通何沐舒坦,有细菌感染的患者需加敏感抗生素治疗3周。过敏性鼻炎:给予呋麻液滴鼻1周,口服抗组胺药3周,4岁以上患儿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喷鼻1—3个月,慢性咳嗽症状缓解后逐渐减轻用量。腺样体炎:给予滴鼻及口服敏感抗生素治疗3周。

1.4 疗效判断及数据分析 治疗结果从咳嗽、流涕、鼻塞和鼻痒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到的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使用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

2 结 果

46例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3周后,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经过抗炎与抗变态反应的针对性治疗,34例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同时流涕程度明显减轻的有44例、鼻塞情况减少的有42例以及鼻痒症状也减少的有45例。所有鼻窦炎患儿在治疗后2个月时复查,慢性咳嗽症状消失的有39例,7例患儿除晨起及深夜见有轻微咳嗽无其他症状。

3 讨 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既往被称为鼻后滴综合征,因为不少患者可出现鼻后滴现象,刺激到气道从而引起慢性咳嗽等症状。导致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以过敏性鼻炎、感染后鼻炎和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常见2。但鼻部疾病并非引起患儿慢性咳嗽的直接原因,而是上气道内的咳嗽反射传入神经受到来自鼻部或咽后壁的炎症或分泌物的机械性刺激,导致咳嗽中枢异常冲动,从而引起了患儿慢性咳嗽3,目前临床对于上气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①阻断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分泌物的产生,主要是应用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若为过敏性鼻炎应加用激素吸入治疗。②若为鼻窦炎所致,必须严格控制感染。③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别是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儿,要注意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并避免接触。④在积极去除病因的基础上给予镇咳药,如复方甘草片、咳必清及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4,然而,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治疗不及时、误诊等情况使病情绵延,最终引发肺炎的肺部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机体与身心健康。

本文研究表明,46例慢性咳嗽患儿经连续治疗3周后,34例患儿的咳嗽症状消失,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2个月时复查,慢性咳嗽症状消失的有39例,7例患儿除晨起及深夜见有轻微咳嗽无其他症状,故治疗上气道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儿童患者,应先找出病因,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兰,樊红,何海兰,李敏,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 58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3):406—407.

[2] 何晓瑜,阿依古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80例临床分析[J].论著·临床论坛,2010,34(12):88—89.

[3] 喻宁芬,于力,翁志媛,等.儿童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及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45—46.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患儿84例,年龄6个月~14岁。诊断标准依据2008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所有病例咳嗽均≥4周,伴鼻塞、流涕,部分患儿咽部不适。查体可见咽后壁滤泡增生,部分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鼻黏膜充血或苍白,部分鼻窦口见脓性分泌物。结合影像学检查并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咳嗽变异性哮喘及感染后咳嗽。84例患儿病因构成:慢性鼻窦炎25例,慢性咽炎22例,慢性鼻炎16例,过敏性鼻炎13例,腺样体及增殖体炎8例。将8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在年龄、病因构成及病情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84例患儿均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复方福尔可定溶液,伴脓涕者口服抗生素,脓涕多者鼻腔清洗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通窍鼻炎颗粒7~10d,对照组不再加用其他治疗。观察治疗3d、7d后咳嗽及鼻部症状缓解率。

1.3 统计学分析

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d后,咳嗽缓解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5.58%、41.67%,P<0.05,治疗7天后分别为81.25%、61.11%,P<0.05,见表1。治疗,3天后,鼻部症状缓解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33%、36.11%,P<0.05,治疗7d后分别为75%、52.78%,P<0.05,见表2。

3 讨论

咳嗽仅仅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只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所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十分重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见于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2],在门诊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结核等,有作者报道83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首诊时误诊率高达57.83%[3]。医师和家长往往非常重视咳嗽表现而忽略了鼻部症状,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及止咳药物治疗但并未取得好的疗效。依照指南临床上通常使用鼻减充血剂、抗组胺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并且根据是否存在鼻或鼻窦感染给予抗生素及鼻腔清洗治疗[1]。在本文所述84例患儿的治疗中,复方福尔可定的主要成分福尔可定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盐酸苯丙烯定是有中枢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盐酸伪麻黄碱可以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流涕症状,愈创木酚甘油醚通过轻微恶心反射性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利痰液排出;白三烯介质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减少气道黏液分泌,降低血管通透性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两药合用用于缓解咳嗽和鼻塞、流涕等症状。本文中对照组36例治疗3d及7d后咳嗽缓解率为41.67%、61.11%,鼻部症状缓解率为36.11%、52.78%,治疗一周后50%以上的患儿可以得到缓解。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中医学尚无对应名称,可归属于“久咳”、“鼻渊”、“喉痹”等范畴,中医辨证施治可获得较好疗效[4]。

通窍鼻炎颗粒具有散风消炎、宣通鼻窍之功效,本文48例患儿在前述治疗方案基础上伍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3d及7d后咳嗽缓解率达65.58%、81.25%,鼻部症状缓解率达58.33%、7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效的,非常适合基层医院的需要。

摘要:目的 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辅助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84例6个月~14岁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均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复方福尔可定溶液口服,伴脓涕者加抗生素治疗,脓涕量多者清洗鼻腔,观察组48例同时口服通窍鼻炎颗粒7~10d,对照组36例不再加用其他药物。比较两组治疗3d、7d后咳嗽及鼻部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对照组咳嗽缓解率分别为65.58%、41.67%(,P<0.05),治疗7d后咳嗽缓解率分别为81.25%、61.11%,P<0.05;治疗3d后,观察组、对照组鼻部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8.33%、36.11%,P<0.05,治疗7d后鼻部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5%、52.78%,P<0.05。结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通窍鼻炎颗粒可更有效缓解咳嗽和鼻部症状,优于常规综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通窍鼻炎颗粒,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8.

[2]罗泽民,蔡艳,刘蓓蓓,等.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38-141.

[3]关鹏.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9,6(5):283-284.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0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儿科、呼吸内科、中医内科门诊就诊的患儿115例, 均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UACS诊断标准[3], 咳嗽超过4周, 排除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将115例患儿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成药物喷鼻治疗组 (对照组) 54例, 鼻腔冲洗联合药物喷鼻治疗组 (联合组) 61例。对照组:男23例, 女31例;平均年龄 (7.1±1.3) 岁;平均病程 (10.4±1.3) 周;变应性鼻炎18例 (33.3%) , 感染性鼻炎17例 (31.5%) , 细菌性鼻窦炎10例 (18.5%) , 非变应性鼻炎5例 (9.3%)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及腺样体肥大、理化刺激引起的鼻炎各2例 (各3.7%) 。联合组:男32例, 女29例;平均年龄 (6.7±1.1) 岁;平均病程 (1 0.0±1.5) 周;变应性鼻炎2 0例 (3 2.8%) , 感染性鼻炎1 5例 (24.6%) , 细菌性鼻窦炎11例 (18.0%) , 非变应性鼻炎8例 (13.1%)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及腺样体肥大4例 (6.6%) , 理化刺激引起的鼻炎3例 (4.9%) 。两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鼻用糖皮质激素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每日早晨200μg, 喷鼻1次, 连续喷鼻3个月。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患儿同时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糖浆, 体重30kg患儿每日5ml, >30kg患儿每日10m l, 连用1个月。感染性鼻炎、细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及腺样体肥大患儿酌情口服头孢克洛颗粒1~2周, 使用黏液促排药氨溴索口服液2~4周[4]。由理化刺激引起的鼻炎患者均脱离有害环境, 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鼻腔冲洗。用温生理盐水 (30~36℃) 经300ml鼻腔冲洗护理器对鼻腔进行冲洗, 第1个月每日3~4次, 1个月后坚持每日2次, 共用3个月。

1.3 疗效评定

按照2009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进行评定。咳嗽症状积分:0分, 无咳嗽;1分, 偶有短暂咳嗽;2分, 频繁咳嗽, 轻度影响日常生活;3分, 频繁咳嗽,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考察儿童日间咳嗽症状积分为主, 采用主观症状评分记录治疗前、后的咳嗽评分。治疗4周后由耳鼻喉科协同呼吸内科、儿科医师共同完成评估。治愈:0分;好转:1~2分, 治疗后积分减少;无效:3分, 原有积分无变化或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联合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3, P=0.0 2) 。

3 讨论

UACS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本征在2006年以前, 也叫鼻后滴流综合征。典型的UACS患者描述有液体滴流至咽喉的感觉, 咽部有鼻涕的感觉, 或有频繁“清嗓”动作, 还有的仅表现为咳嗽。对于儿童慢性咳嗽, 由于缺乏主观表诉, 往往首诊于儿科或内科。很少有家长带患儿主动就诊于耳鼻喉科, 到耳鼻喉科就诊者多是其他科室按上呼吸道感染或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治疗效果不佳时要求会诊的。临床检查往往能发现鼻腔-鼻窦有炎症改变, 有黏性或者黏脓性分泌物, 严重者咽后壁黏膜可呈鹅卵石样表现。因此, 内科、儿科医生在治疗儿童咳嗽效果不佳时, 应该拓宽思路, 详细综合评估、分析, 注意有无鼻部疾病。

鼻部疾病引发UACS的机制包括:鼻腔炎性介质刺激、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上气道咳嗽感受器, 以及气道咳嗽受体阈值降低等[5]。儿童因为鼻腔狭小, 发育不完善, 机体抵抗力和外界适应性差, 更容易遭受各种感染, 加上腺样体、扁桃体等结构肥大, 解剖上已经不同程度影响了鼻腔-鼻窦引流。当鼻部炎症时, 鼻腔分泌物增多, 鼻道狭窄, 加重鼻腔堵塞而使炎症不易愈合, 更容易引发此征。

本组中50%以上患儿是儿科或内科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治疗的转诊者, 检查发现以变应性鼻炎、感染性鼻炎、鼻-鼻窦炎居多。患儿多有反复全身抗生素、激素等使用史, 这样反而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及药物的副作用, 延长病程。UACS发病部位主要在鼻腔及鼻咽部, 由于其解剖特点, 治疗上有别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我院在持续鼻喷激素的前提下, 选择性应用抗组胺药、抗生素、黏液促排药等, 并加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 效果明显。

鼻腔虽然是头面部组织, 但由于结构复杂, 空腔多, 鼻窦窦口位置特别, 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事倍功半。鼻部感染时以往应用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治疗效果较好, 但由于操作复杂、费时, 年幼患儿不配合, 不能有效开展。通过鼻腔冲洗护理器进行鼻腔冲洗, 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无创, 指导患儿家属后可由其自行操作, 可取代负压置换治疗, 获得同样的治疗效果, 而且用生理盐水冲洗对患儿无任何副作用。鼻腔冲洗, 尤其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已作为A类推荐。它能有效清除新接触的过敏原, 改善并维持鼻腔生理环境, 在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后清除鼻腔纤维素样分泌物, 促进术腔上皮化。

综上, 药物喷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UACS引起的儿童慢性咳嗽, 疗效满意, 值得进一步累积病例, 继续随访观察远期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喷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由鼻部疾病引起的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的效果。方法 115例UACS患儿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药物喷鼻治疗组 (对照组) 54例和鼻腔冲洗联合药物喷鼻治疗组 (联合组) 61例。两组均予鼻用糖皮质激素连续喷鼻3个月, 同时按2008年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各自对症治疗;联合组加用鼻腔冲洗。结果 联合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喷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UACS引起的儿童慢性咳嗽疗效满意。

关键词: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腔冲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2) :104.

[2]时翠芹, 余莉, 魏为利, 等.气道炎症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9, 8 (3) :25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 (6) :407.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8年, 南昌)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1) :6.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接收的134例有完整随访记录的UACS患儿,其中男78例,女56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5±3.5)岁,其中慢性鼻-鼻窦炎54例,变应性鼻炎39例,腺体样肥大41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1]。排除标准:(1)哮喘;(2)气道异物吸入;(3)正在或4周内曾使用孟鲁司特;(4)正在或4周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包括鼻喷激素;(5)肝肾功能疾病。随机平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8.2±3.3)岁,其中慢性鼻-鼻窦炎27例,变应性鼻炎19例,腺体样肥大21例;观察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7±3.1)岁,其中慢性鼻-鼻窦炎27例,变应性鼻炎20例,腺体样肥大2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后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治疗:(1)慢性鼻-鼻窦炎根据患儿体质选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减充血剂,剂量根据患儿公斤体重计算;(2)变应性鼻炎患儿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剂量根据患儿公斤体重计算,同时避免接触变应原,症状缓解后停药;(3)腺体样肥大患儿根据病情及家属意愿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根据年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4 mg/次或5 mg/次,1次/d,睡前嚼服,晨起每侧鼻孔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50μg/次,1次/d;对照组仅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晨起每侧鼻孔50μg/次,1次/d。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治疗前后由患儿家属根据下述标准进行咳嗽评分及疗效判定。咳嗽评分:无咳嗽为0分;偶有咳嗽为1分;咳嗽较频繁,轻度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为2分;咳嗽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差为3分。疗效判定:咳嗽积分减少≥2分,鼻痒、打喷嚏、流涕等鼻部相关表现几乎消失,鼻后粘液附着明显减少则判定为显效;咳嗽积分减少<2分,鼻部相关表现及鼻后粘液附着有所减少判定为好转;咳嗽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没有减少,甚至咳嗽加重,鼻部相关表现及鼻后粘液没有减少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咳嗽积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咳嗽积分为(2.66±0.35)分,治疗后咳嗽积分为(0.82±0.53)分,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前咳嗽积分为(2.63±0.37)分,治疗后咳嗽积分为(0.46±0.52)分,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积分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疗效分析观察组治疗后显效44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6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5,P<0.05)。

3 讨论

UACS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也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引起该病的病因主要在鼻、鼻窦和鼻咽部而非下呼吸道,病变部位相对隐匿,且患儿对病情的自述能力差,家长反映病情不准确,导致临床医生接诊时容易发生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炎性反应刺激鼻、鼻窦、咽喉等处的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鼻分泌物后流刺激咽喉部和下呼吸道,刺激鼻腔、鼻窦黏膜内的三叉神经或迷走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导致咳嗽反应增强[2,3]。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是一种鼻用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在鼻窦炎、腺体样肥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面均证实良好的疗效[4]。其起效迅速,可以显著改善各种鼻部症状,药物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胺、白三烯等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缓解患者症状,达到治疗UACS的目的。但由于吸入糖皮质激素需要特殊的装置及吸入技术,患儿不易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从而使药物的利用率降低,导致疗效减弱[5];且需要长期吸入,这对许多家长来说难以接受。另外,糖皮质激素无法完全抑制在炎性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另一种物质——白三烯的合成与分泌,使其抗炎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白三烯可促使气道内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分泌亢进和炎性细胞聚集活化,是诱发UACS炎性反应的原因之一[5],因此,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治疗的同时,抗白三烯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孟鲁司特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白三烯受体拮抗类药物,可减轻由于白三烯与受体结合产生的变态反应炎症,减少外周血和气道内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缓解各种鼻-鼻窦炎所致鼻部症状、鼻后滴流感及咽部异物感,同时解除支气管痉挛,增强患儿肺功能,减少咳嗽的发生。孟鲁司特为咀嚼片,口味佳,患儿易接受,治疗依从性好[6,7]。

本研究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原因可能是两种药物结合可以使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在UACS治疗上疗效更为快速、明显。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UACS比单独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坤霞,冯娜,薛峥峰.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8):915-918.

[2]刘字,谢建红.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对症治疗.临床医学工程,2014,21(8):979-980.

[3]陈霞萍.非索非那定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药师,2013,16(5):729-730.

[4]吕萍,甘卫刚,潘庆春.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4):310-313.

[5]刘树青,谢竹梅,蔺红,等.孟鲁司特治疗5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贵州医药,2013,37(4):336-337.

[6]吴海丽,李贤斌.气雾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5):467-469.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6篇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有: (1) 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 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 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 反复清咽, 有咽后壁粘液附着感, 少数患儿诉有头痛、头晕、低热等; (2) 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 鼻窦开口处可有黄白色分泌物流出, 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 呈鹅卵石样, 有时可见咽后壁粘液样物附着; (3) 鼻窦炎或腺样体增生所致者, X线平片或CT片可见相应改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 西医采取针对性治疗, 如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有一定疗效, 中药在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现谈谈本人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体会, 以期抛砖引玉, 不妥之处, 敬请斧正。

1 风热恋肺、犯及鼻窍

证见鼻流黄涕或白涕而粘, 鼻塞, 嗅觉减退, 鼻粘膜充血, 咳嗽痰黄, 咽喉不适或疼痛, 苔薄黄, 舌红。此为风热袭表, 犯及鼻窍, 内传于肺, 肺失清肃。治拟疏风通窍, 清热止咳。药用辛夷、白芷、桑叶、杏仁、浙贝、前胡、桔梗、黄芩、炒鸡金、甘草加减, 头痛加菊花、川芎, 咽喉疼痛加射干、挂金灯, 痰多加竹沥半夏、瓜蒌皮, 咽痒加蝉衣、荆芥, 久病体虚加炙黄芪、炒冬术、防风。

2 胆腑郁热、痰浊留恋

证见涕黄粘稠如脓样, 鼻塞头痛, 嗅觉减退, 咳嗽痰黄, 睡眠不安, 咽喉疼痛或咽部有粘液附着感, 苔薄黄或黄腻, 舌红。望诊可见鼻腔内有脓涕, 咽部充血或有滤泡增生, 咽后壁有脓样浊涕附着, CT检查多有鼻窦炎症。此为胆腑郁热, 蒸灼鼻窦, 下传于肺, 肺失宣肃。治拟清胆通腑, 化痰止咳。药用辛夷、白芷、藿香、苍耳子、蒲公英、鱼腥草、龙胆草、桑叶、杏仁、浙贝、前胡、桔梗、制胆星、生甘草加减, 发热加银花、连翘, 头痛加石膏、蔓荆子, 咽后壁有浓性分泌物加黄芩、米仁, 痰多加竹沥半夏, 咳嗽剧烈加桑白皮、炙枇杷叶, 咽部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丹皮。

3 肺脾气虚、风痰不清

证见咽部有异物感, 频频清嗓, 咳嗽有痰色白, 反复喷嚏, 遇冷更甚, 鼻流清涕, 面白多汗, 神疲乏力, 纳差, 苔薄白, 舌淡红。望诊可见咽部充血或不充血。此为肺脾不足, 风痰不清, 肺失宣肃。治拟疏风宣肺, 益气固表。药用荆芥、蝉衣、陈皮、姜半夏、茯苓、炙白前、辛夷、白芷、炙黄芪、炒冬术、防风、杏仁、浙贝、焦山楂、炙苷草加减, 咳剧加紫苑、百部, 鼻塞流涕加炙麻黄、细辛, 过敏性鼻炎加鹅不食草、乌梅。

4 邪困肺经、肺失宣发

证见咽喉如有异物感, 喉痒作咳, 咳嗽不畅, 痰少而白, 难以咯出, 苔薄白而燥或薄黄, 舌淡红或红。望诊可见咽后壁充血, 或有滤泡增生。此为寒热互结, 着于咽喉, 肺气不畅, 用药过于寒凉, 则肺气被遏, 过于温热则痰粘难咯, 唯寒热并用, 以寒为主, 以热为辅, 辛开苦降, 方为良法。药用荆芥、杏仁、浙贝、玄参、鹅不食草、桔梗、僵蚕、焦栀子、炒牛蒡子、连翘、干姜、绿梅花、前胡、射干、甘草加减, 咽痒加蝉衣、木蝴蝶, 痰粘难咯加瓜蒌皮、竹茹, 腺样体增生加桃仁、夏枯草。

5 邪热恋肺、肺失肃降

证见咳嗽阵作, 夜间更甚, 咳剧则呕吐, 痰难以咯出, 面赤唇红, 小便短赤, 大便干燥, 苔黄, 舌红少津。望诊可见咽部充血。此为邪热内恋不去, 肺失肃降。治拟清热泻肺, 止咳化痰。药用炙桑白皮、地骨皮、杏仁、浙贝、炙紫苑、蒸百部、黄芩、瓜蒌皮、炙枇杷叶、黛蛤散、生甘草加减, 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 声音嘶哑者加凤凰衣、木蝴蝶, 发热者加石膏、知母。

6 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证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咳嗽晨轻, 午后及入夜加重, 口渴咽干或微痛而痒, 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望诊可见咽部暗红, 有滤泡增生。此为肺阴不足, 虚火灼津。治拟养阴清肺, 生津润燥。药用北沙参、黛麦冬、天花粉、元参、桑叶、川贝、黄芩、地骨皮、胖大海、生甘草加减, 咳剧者加炙枇杷叶、炙紫苑、炙冬花, 阴虚便干者生地、知母, 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丹皮, 咯痰带血者加白茅根、阿胶, 盗汗颧红者加银柴胡、青蒿。

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 大致可以分为鼻源性和咽源性二大类, 鼻源性为主者主要是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为主, 兼有咽喉病变, 或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 累及咽喉, 拟治鼻为主兼治咽喉。咽源性为主的主要是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增生等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可兼或不兼鼻部病变, 以治疗咽喉部病变为主。无论是鼻源性为主, 还是以咽源性为主, 其病机均为肺之宣降功能失常, 才能引起咳嗽, 因此, 在辨证治本之时, 针对咳嗽, 通过清肺、宣肺、肃肺、润肺等方法加以治疗, 才能标本兼治,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小山.儿童慢性咳嗽132例病因分析[J].医学信息, 2009 (7) :120.

[2]林士军, 王桂杰, 刘玉春.鼻窦炎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症5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4) :636-637.

[3]余文, 魏超平, 李桦, 等.107例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2) :235-238.

[4]魏广州, 洪丽君, 刘克新.养咽合剂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阴虚肺热型) 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3) :201-203.

[5]李丽君, 刘颖.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10) :1515-1516.

[6]张晓波, 农光民.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0, 29 (3) :58-59.

[7]彭万强.中药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症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26) :190-191.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 因咳嗽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入选标准: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伴或不伴有鼻后滴流感, 发病前均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及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查体、胸部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等未见异常。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 对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分组资料

符合上述条件者共有113例, 男82例, 女31例, 平均年龄28岁。按入院时间分为复方甘草组56例和美敏伪麻组57例。美敏伪麻组男41例, 女16例;复方甘草组男41例, 女15例。由表1可见,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治疗前后按0~3分4个等级进行咳嗽症状评分。

1.3 治疗方法

美敏伪麻组口服美敏伪麻溶液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ml, 每日3次, 连用6d。复方甘草组口服复方甘草合剂 (马应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0ml, 每日3次, 连用6d。

1.4 疗效判断

按照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镇咳平喘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断。临床治愈: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显效:咳嗽症状积分较前下降60%~89%;好转:咳嗽症状积分较前下降30%~59%;无效:咳嗽症状积分较前下降<3 0%。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咳嗽评分变化

治疗后的咳嗽评分:美敏伪麻组 (0.49±0.41) 分, 复方甘草组 (1.27±0.46) 分;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52, P<0.01) 。

2.2临床疗效 (表2)

美敏伪麻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复方甘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3, P<0.05) 。两组治疗无效的8例, 经鼻窦CT检查, 均为慢性鼻窦炎, 经五官科处理原发疾病并联用短程激素口服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U A C S是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曾认为U A C S导致咳嗽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鼻分泌物后流并进入下呼吸道, 从而直接刺激下呼吸道的咳嗽感受器而发生咳嗽。但鼻分泌物直接流入并刺激下呼吸道的证据不多, 现多认为UACS主要通过炎症刺激而引起咳嗽。具体机制为[2,3,4]:鼻咽部的炎症使分布于上呼吸道黏膜的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咳嗽, 同时炎性介质可直接增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临床上除有咳嗽、咳痰外, UACS还常与鼻咽喉部的疾病有关, 故难以单纯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做出明确诊断。针对基础疾病治疗能有效缓解咳嗽时方能明确诊断。治疗上, 中华医学会《咳嗽诊治指南》所推荐UACS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上呼吸道 (特别是鼻旁窦开口) 黏膜充血以减少黏膜水肿, 利于分泌物引流, 同时辅以抗组胺和镇咳治疗。针对鼻咽部疾病, 如症状较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需要五官科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

笔者选用含有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药和中枢非成瘾性镇咳药的美敏伪麻溶液治疗U A C S, 无论咳嗽症状评分还是临床疗效, 均明显优于复方甘草治疗。本次治疗无效的患者均为慢性鼻窦炎所致咳嗽, 表明美敏伪麻液治疗慢性UACS效果欠佳, 对这部分患者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联用短程激素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美敏伪麻溶液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的效果。方法 113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分为美敏伪麻溶液组57例和复方甘草组56例, 分别给予美敏伪麻溶液和复方甘草合剂治疗。结果 美敏伪麻组治疗后的咳嗽评分低于复方甘草组, 治愈率高于复方甘草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敏伪麻溶液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好。

关键词:美敏伪麻溶液,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参考文献

[1]赖克方.慢性咳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7.

[2]Lu YX, Gu QL, Du J, et al.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two inflammatory factors:TRPV1 and TGF-β2[J].Int J Pediat Otorhinolaryngol, 2014, 78 (3) :445.

[3]Yu L, Xu X, Wang L, et al.Capsaicin-sensitive cough receptors in lower airway are responsible for cough hyper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J].Med Sci Monit, 2013 (19) :1095.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某院儿科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的105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及咽炎或扁桃体炎患儿,男50例,女55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7.2岁。均处于上气道咳嗽部分控制或未控制、过敏性鼻炎和咽炎、扁桃体炎未治疗的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35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治疗1组使用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治疗2组给予辅舒良加口服糖皮质激素与顺尔宁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口服顺尔宁片,4~5岁4 mg,6~12岁5 mg,1次/晚,睡前口服,并常规口服糖皮质激素3~4 d。治疗1组患儿每日均吸入小剂量辅舒酮,同时口服顺尔宁片,4~5岁4 mg,6~12岁5 mg,1次/晚,睡前口服。治疗2组患儿开始可用糖皮质激素口服3~4 d使其达到一定浓度同时服用顺尔宁,连用1个月,在咳嗽完全控制后停用。三组患儿均在治疗开始后每天分别记录白天、晚上症状,以及喷嚏、鼻堵、鼻痒和咽、扁桃体等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后测定患儿肺功能的变化,以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三组治疗4、8周的咳嗽缓解率,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缓解率比较

对照组第4周后症状缓解率为11.4%,第8周后患儿缓解率为48.6%;治疗1组分别为42.9%、85.7%;治疗2组分别为34.3%、82.9%。治疗1、2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三组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13例,治疗1组复发3例,治疗2组复发4例,治疗1、2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1组出现1例轻微头痛的症状并很快消失,其余均未见血常规、肝功能异常;治疗2组有3例出现嗓子干痒不适,喝水后症状消失,2例鼻腔有刺激感,无其他症状。

3 讨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咳嗽,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成人不同,在诊断及治疗时需注意两者的差别,慢性咳嗽一般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儿童在患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时而引起的咳嗽在诊断初期,往往属于非特异性咳嗽,暂时无法判断引起咳嗽的原因。而特异性咳嗽是指有具体的原因病症可循,在逐渐的治疗过程中,可判断出咳嗽的诱发来源[4]。在用药方面,可应用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或辅舒良再加服糖皮质激素,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用药方面也稍有不同,如果是由鼻炎引起鼻后滴漏综合症就用辅舒良,开始可用糖皮质激素口服3~4 d使其达到一定浓度,然后联合顺尔宁用药来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辅舒酮或辅舒良起到维特治疗,防止复发作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尤其是对于长时间鼻塞或反复发作有十分好的疗效,而且比其他方法治疗更有效。此时可减少或停用止咳类药物及抗生素等。

顺尔宁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口服,可以和气道中的白三烯受体专一性结合,达到消除气道炎症、缓解咳嗽症状等临床病症的效果。顺尔宁属于非激素类药物,对成人和儿童上气道咳嗽有一定疗效,此外,对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作用。患者每天摄入相应的药量可用于治疗上气道咳嗽。

辅舒酮是吸入性药物,可以达到治疗上气道咳嗽的效果。成人用药:轻度咳嗽患者,在每日规律治疗基础上,需间断性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药物缓解上气道咳嗽的患者。中度咳嗽患者,用于正在单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但咳嗽症状仍继续加重的患者。重度咳嗽患者,用于依赖皮质激素给药控制症状的患者。一旦开始使用吸入型辅舒酮,能显著减少多数患者对口服皮质激素的需求。儿童用药:用于需要预防性药物治疗的儿童,包括接受目前的预防性治疗不能控制症状的患儿。

辅舒良是一种喷雾剂,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尤其对由过敏性鼻炎引起的上气道综合征疗效显著,包括由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症状。注意要从鼻腔内摄入药物,切记不要直接喷到鼻中隔,使其受到刺激。成人和>12岁儿童:在药物使用量上应注意每次用药时,每个鼻腔喷2次,在早上用药效果更佳。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增大用药剂量或每日用药次数,若症状得到缓解,应予以减量和减少用药次数。但是要谨记每天用药量应不超过每个鼻腔喷4喷。用药应注意:如若有接触过敏原的情况,请提前用药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且用药时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一定的量与次数服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预期最好的效果在用药3 d后会体现出来,虽然该药物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当过敏原刺激加重时,还应同时联合其他药物;在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服用其他激素制剂时会有所不同。

在应用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或辅舒良基础上均予常规口服糖皮质激素3~4 d使其达到一定浓度,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常规应用顺尔宁加辅舒酮(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或辅舒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鼻后滴漏综合征)4~8周。由于采取局部用药,故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同时显著减少临床应用抗生素、止咳药用量。

综上所述,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或辅舒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孟鲁司特钠(顺尔宁)与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或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联合用药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05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用药,治疗1组给予顺尔宁联合辅舒酮,治疗2组给予辅舒良加口服糖皮质激素与顺尔宁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出现1例轻微头痛的症状并很快消失,治疗2组有3例出现嗓子干痒不适,喝水后症状消失,2例鼻腔有刺激感,无其他症状。结论 辅舒酮可以有效减轻患儿咳嗽症状,肺部听诊清楚;辅舒良与口服糖皮质激素和顺尔宁联合用药对于控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具有明显效果,并可显著增强肺功能。

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孟鲁司特钠,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蒋艳,曾令丽.顺尔宁联合欧龙马滴剂治疗上气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西部医学,2014,10(20):1320-1322.

[2]杨慧婷.顺尔宁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1):1481-1482.

[3]周新菊,王永清.顺尔宁、开瑞坦联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58例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1,17(1):49-50.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精选8篇)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将2013年81 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1 00例上气道咳嗽综...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