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学习策略范文
俄语学习策略范文(精选12篇)
俄语学习策略 第1篇
在俄语学习中,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参与其中。李国辰指出:“双主观、双智观是俄语教学理论之本。”这里的“双主”指教师和学生均为主体;而“双智”则指教师与学生的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在论述二者相关性时, 李国辰指出:“没有双智教学活动, 双主体有名无实。”[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俄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1. 智力因素。
学界关于智力的界说现今仍未达成共识。燕国材认为, 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有机结合。它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2]。在认识客观世界时, 人们的认识活动逐步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 他把这些特点统称为智力因素。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类在生活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 包括知识的获得、品德的形成和智能的发展[3]。智力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而学习是发展智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为智力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学习的深浅、速度、方式、态度、目的和反馈等。高凤兰指出:“智力因素是学好语言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第一,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某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俄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必须克服注意的分散、分心。只有适当地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专心致志地学习, 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注意的范围直接影响到俄语阅读的速度。如果学习者注意的范围大, 那么, 他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 阅读速度就慢。而一定的知识经验又是扩大注意范围的重要条件。在俄语学习过程中, 长期过度紧张会使学习者精疲力竭。学习者要善于控制并调节注意的紧张度, 一张一弛, 轻松愉快地学习。第二, 观察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感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固的认识能力, 它既是一种内在活动, 又是一种外在行为。在俄语学习中, 良好的观察力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智力。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对俄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俄语教师应该培养学习者按学习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观察语言材料和直观教具。俄语教学要经常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感知俄语言语声音和书面文字符号。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 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感官, 观察、感知语言信息, 这样才有利于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基础俄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用口语上课, 再配上生动的表情、手势等直观语言组织教学, 可以使学习者在真实的俄语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言语交际, 是培养俄语思维的理想途径。在俄语起点教学中, 看幻灯片, 听同步录音, 看图问答、对话, 这种观察实物影像所表达的言语思维内容, 理解更深刻, 记忆更牢固, 也是培养学习者通过视听觉来感知话语、句子、词汇、音节等观察力, 发展俄语辨音观察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4]。第三,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它由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等四个环节组成。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大类。在俄语教学和学习中, 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材料的积累, 还是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都要借助记忆力。在俄语教学中, 如果缺乏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刺激反应和强化记忆的机械操练, 俄语知识就不能转化成自动化的熟巧。在理解俄语课文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是一项不错的任务。第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 思维是借助语言 (母语或外语) 实现的。目前, 起点教学仍倾向于背诵、翻译、机械操练语言材料, 难以培养学习者不借助母语直接用俄语表达思维的能力, 所以俄语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俄语课堂教学中, 学习者对已知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 采用不同的内容结构形式,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 既创造了语言活动的机会, 也促成学习者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自然而然地养成即席发言的创造性思维习惯。第五, 想象是人脑中原有的事物形象重新配合, 构造出与原有形象基本相符或完全崭新的形象。它是以感性形象为基础, 并依据思维活动综合构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5]。想象能力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力, 二者能促进知识的生长和再生。在俄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需要教师为学习者提供这样的机会。从俄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开始, 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启发学习者进行创造性思维, 让学习者自己设计新的言语交际情景, 并使学习者身临其境, 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思想, 培养言语交际活动能力。
总而言之, 学习者的智力水平会影响他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最终对俄语学习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 是意向活动在改变客观世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6]。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焦虑程度、性别差异等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控和强化等六个功能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非智力因素对俄语学习的作用是间接的, 它通过六个功能的发挥帮助学习者提高俄语学习的效率, 影响俄语学习的进程和效果, 是俄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相反, 智力在俄语学习中的作用是直接的, 是俄语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事实证明, 学习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 学习不能发生, 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学习虽然仍正常进行, 但学习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固有的, 起主要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外加的, 起辅助作用。李国辰倡导在外语教学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良性互动。她认为, 俄语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 是心理过程, 是教师、学生的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互动的过程, 二者的互动是交错的。非智力因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7]。所以, 在俄语学习过程中, 只有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部动力, 具有启发性、目的性和选择性。研究表明, 学习动机不直接作用于学习活动, 它是通过集中注意力、做好学习准备和控制学习的努力程度等, 影响学习活动的操作, 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的[8]。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起引发、维持和指向的作用。学习动机既是综合的又是不稳定的。某个体会有多个不同的学习动机, 哪个动机是主导, 是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在分析某个体的学习动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点对其主导动机进行分析。外语学习动机表现为对学习有强烈的愿望与求知欲, 表现出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 是对外语学习产生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因[9]。
二、学习者外部的环境因素
1. 文化背景。
文化与语言教学密切相关, 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在于, 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宗教、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与本民族存在差异, 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活动[10]。文化背景还影响俄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及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 受中国文化内倾性特点的影响, 我国俄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偏向于内向型, 与外国学习者相比, 更多地采用独立自主的学习策略, 而很少与他人合作进行俄语言语交流学习。当然, 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同样也存在较大差异。
2. 教学环境。
俄语的教学环境对俄语学习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和教材两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实施, 以及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等, 都会对俄语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在俄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及运用方面, 教师对学习者的直接影响是指教师在俄语教学中专门对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所产生的影响;而间接影响是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对学习者策略的形成与运用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经常采用翻译法, 先读课文, 再翻译, 在翻译课文过程中遇到新单词再逐个解读, 那么, 学习者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 经常采用翻译法学习俄语, 从而导致学习者无法摆脱对母语的依赖, 影响其俄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经常反思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而学生要针对教师教学策略的不足通过自己的学习策略来调整。教材是教学活动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体, 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成分, 是教学内容的主体[1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借助教材完成教学任务。教材不仅为学习者提供知识信息、方法指导, 同时还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俄语教材结构的编排、语言材料和操练习题的难易度只有与学习者的现有认知能力相适应, 使学习者经过努力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学习者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活动中选择并运用得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教材内容过易或过难都不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3. 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是指语言学习的外部条件, 它可以是社会这个大环境, 也可以指学习者学习生活的小环境。本文将学习条件设定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作为人类交际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2]。语言的形成、发展过程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语言学习策略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王奇民等人认为, 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策略, 因为它必然促使学习者对所运用的策略进行得失利弊的权衡[13]。我国俄语学习者到俄罗斯学习俄语, 身临其境, 这是最理想的, 但大多数学习者没有这样的机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我国俄语学习者的学习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各种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如互联网、多媒体、学习机等, 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均得到提高。但是, 社会大背景下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 学习俄语的高考生报考高校时可选择的专业面过窄;社会对俄语人才需求量少, 导致俄语学习者就业难, 以及由此导致的开设俄语的中学逐渐减少, 都必定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心理, 使学习者产生“弱势学科”的自卑感, 影响其学习俄语的自信, 影响其对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校环境对学习者的俄语学习和学习策略的运用也有很大影响。俄语学习者就读的学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类院校, 是省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等, 都会对其俄语学习产生影响。学校学习风气的好坏、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等, 也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
家庭环境对俄语学习的影响包括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教育的关心程度、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方面, 这些因素关系到学习者能否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14]。学习者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其能否形成良好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学习者要正确看待家庭环境因素, 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影响, 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4. 英、汉语的干扰。
俄语学习策略 第2篇
учить〔未)教(动词)
учиться 学习(动词)
поучиться 学习一阵(动)
учение 教;学;学说(名词)
учёба 学习(名词)
учебник 教科书(名)
учебный 教学的
учитель 教师(名)
учительница 女教师(名)
учительство 教师的职业,教师工作
учительский 教师的
училище(专门)学校(名)
ученик 学生;学徒(名)
ученица 女学生(名)
ученичкский 学生的
учёный 有学间的;〔名,阳〕学者
【 经验】会员积分怎么获得?怎么查询?积分可以如何使用?可以直接转换为现金吗?www.shangxueba.com/jingyan/13254.html
shareba经验分享: 如何挣钱www.shangxueba.com/jingyan/14063.html
十万份免费下载/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28846_0_5_1.html
俄语学习策略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俄语自主学习策略 内涵 特征
一、引言
目前,随着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因素方面的广泛交流,对我国的高职俄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俄语教育国际化、综合化和规范化新形势的到来,在具体的俄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真正教会学生的本质所在,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社会和生活中通过实践,运用自主学习策略,逐渐形成综合素质,快速成长为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内涵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是什么?这是研究什么是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首要问题。
英语中有关自主学习这一方面的术语比较多,例如:自我调节学习(self - regula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等。同时俄语中也有一些类似的词语,例如:自主(независимость)、自学(самообразование, самообучение)、自我管理(самоуправление)、独立学习(заниматься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等。可见,有关自主学习的统一概念暂时还没有形成。
本文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主动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抓住主要的学习内容,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来管理学习活动,最终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的学习模式。
(二)俄语自主学习策略
在自主学习研究不断取得成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心外语自主学习策略这一课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文秋芳教授于1996年在《英语学习策略论》一书中提到: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语言的学习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有效的学习行动”。
由于俄语学科属于外语学科之一,因此,外语学习策略同样也适合于俄语学习策略。关于外语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策略上,俄语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所以,本文研究的俄语自主学习策略大部分借助于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内容,以其共性的部分作为研究的入口,借鉴英语语言研究的成功部分,探讨高职学生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主要特征。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外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定义,可以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采用提高学习效果的各种办法、措施、技巧和手段。涉及俄语学科,将运用到俄语自主学习策略概念上。
三、高职学生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特征
(一)职业性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都从宏观上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社会就业理念。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俄语教学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基础知识为主,缺乏职业教育理念,毕业学生的俄语知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使学生们失去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高职院校的职业意识同样也要在微观上得到体现,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细节上,充分的使用自主学习策略,提高俄语学习水平。
(二)相对性
高职学生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特征除了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外,相对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根据自主学习的内涵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作为高职院校的俄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必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而且指导不能是盲目性的,应该是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具体来说,一是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必须是可行的。不能将指导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嫁接到高职学生身上,因为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是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必须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及习惯,不能把学习策略的特征定位在一个水平面上,只管策略的执行,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三)自我调控性
自我调控,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后的调节,通过这一过程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以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自我调控性,是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一旦发现不足,及时修改调整,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俄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指导,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目前,我国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公共俄语过级考试,这是对公共俄语学生一次全方面的知识体系考查。该类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很多学生都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背大量词汇上,时间久了,就倦怠了,而且忘记得很快。可见这种学习策略是不可行的,不妨尝试着指导学生在做阅读题的同时记忆单词,一方面了解单词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另一方面提高阅读技巧。一个学习策略的调整,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自我调控性的用处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学生俄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内涵与特征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地调节学习情况,掌握俄语学习技巧。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系统、有机、灵活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俄语自主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诚.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 扬州:扬州大学,2009(6):11.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180-181.
俄语学习策略 第4篇
1. 影响二外俄语听力的因素
1.1 没有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的习惯
语音是学好俄语的前提与条件, 没有一定的语音基础, 不把音和义有机结合, 势必影响到听力的提高。二外学生多年受英语的语音、语调的影响, 读俄语的感觉听起来象“英语式”的俄语。有些学生不能区分英语和俄语发音部位的不同, 再加之受汉语发音的影响, 学生说的根本不是纯正的俄语。
1.2 缺乏足够的词汇、句型量
词汇量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单词是砖和瓦, 句型是钢梁骨架。没有足够的单词量, 文章都读不懂, 更谈不上听的能力。
俄语的语速每分钟达250个音节, 重读音节与重读音节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零基础的俄语学生在听起来力不从心, 平时积累的词汇和句型少之又少, 造成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常常只停留在某一个词和一个句型, 根本不知其大意。
1.3 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
受传统教育影响, 学生重知识传授, 轻文化导入。多数人错认为通过听、说、读、写、译训练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积累, 就能完全理解文章。要知道, 外语的掌握与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听力教学必须把语言知识、言语交际能力与俄罗斯国情、汉语文化底蕴有机结合, 学生听力水平才能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
1.4 不良的心里因素
学生在听音过程中, 如能将听到的句子与汉语相吻合, 就认为是听对了。大脑忙于寻找与汉语相对应信号, 无法处理随之而来的外语信号, 再加之单词、句子的不断堆积, 导致听者精神紧张, 思路不清。
2. 对策
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内容选取、编排及整体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需要学生自主的探究俄语听力规律, 熟练掌握听力方法。下面是笔者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模式视域下英语本科二外俄语听力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的具体做法:
2.1 多模仿和多听相结合, 发展其语言想象能力
课上,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和教学录音带读, 并模仿, 培养他们适应俄语重音、语音、语调和节奏, 在听的过程中能分辨出词、句型、句子。课下, 听一些带中文字幕的原版影片、歌曲、幽默故事等。初级阶段的听力材料应由熟悉的词汇、简单的句型、语法材料构成的。再过3-4月, 让学生根据文章情节猜词, 发展其语言想象能力, 但听力材料里的生词不能超过整篇文章的5-6%。
2.2 多读和多记相结合, 灵活运用常有句型、句式
对听力课文的策略。学生在听后面的内容时, 必须把前面的内容融合一起, 并加以分析和整理, 才能掌握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思路。这需要二外学生在平时多读。读前, 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读中, 边听边重复所听的内容, 跟录音大声朗读;读后, 跟录音大声模仿、背诵, 并用第三人称转述课文及对话内容。
对练习册辅导材料的策略。要进行多重使用, 反复读、反复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型, 再听、再背、再说、再写, 再批改、再校对, 重复7-8遍, 基本能熟能生巧、灵活运用, 并能达到学以致用。
2.3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排除心理障碍
听力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多层面的思维理解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语音、语调、词汇、跨文化交际等知识, 又是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需采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建立外语角和外语协会;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 到企业或外事办中加强俄语言语实践, 在交际中逐步培养他们辩音、语调能力;确定句中词语间与语法逻辑关系的能力;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及预测、猜测信息范围能力;加强存储与加工多种信息的能力等。这样学生就能在交流中努力消除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激发他们积极性, 主动听、愿意说, 很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交流的成就感。
2.4 课内听力材料与课外材料相结合, 增大听力的信息量
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书中听力交际性强的故事, 还要增加幽默、笑话、谜语、名人轶事等。其次, 增加课外听力资料, 特别增添应试材料同时, 还应有提升学生素质的材料, 如:学生能听懂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政治、新闻、科普等方面的听力内容。然后, 适当增加国情知识的材料, 将重点句子或词、句型、语法以填空形式出现在听力材料上, 来检验学生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国情方面的知识。
结语
只要在听力教学中, 第一,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调整和优化学校教学资源,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第二, 适度增加听力材料, 符合二外俄语学习, 第三, 分析学生学二外的心理因素, 帮助学生克服听俄语心理压力, 注重与听力有关因素的能力的培养。第四, 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增强教学实践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就能提高二外学生听力水平。
摘要:在外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 听力是口语交际的前提条件。它也是二外俄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从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入手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 根据学二外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他们进行研究型学习模式视域下的听力训练,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法, 总结了“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教学法”, 即实行“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语言实践, 合作探究, 总结答疑, 再言语实践”六步教学程序, 达到迅速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模式,二外俄语,听力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董丹.零起点俄语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3. (7) :22-23.
俄语谚语学习 第5篇
В кажом возрасте свои прелести, а в молоости еще и чужие.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美好之处,但在年轻时还有别人的美好之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不过在年轻时段,还有别人的精彩在其中。)
Секрет американской улыки в гамургерах: какой же рот нао иметь, чтоы их есть.
汉堡上的美国式的的微笑的秘密--- --- 为了吃它们,要有什么样的嘴才行。
Все взаимосвязано. Живешь - хочется выпить, выпьешь - хочется жит
一切都是相关的,活着时你想喝酒,喝醉时你想活着。
Если человек по - настоящему хочет жить, то меицина ессильна.
如果人类想真正的活着,那么医学是无能为力的。
Никога не ует второй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произвести первое впечатление.
没有第二种可能性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很难改变的了-----个人联想)
А зеркало с утра опять с похмелья. 是镜子一大早就又得酒后后遗症了(人照镜子,
不说自己倒说镜子,醉得不轻啊,而且还死不承认自己醉酒-----个人理解)
тоы слова не расхоились с елом, нужно молчать и ничего не елать.
为了不让语言和身体分开,需要沉默和什么也不做。(为了言行一致,需要不说也不做)
Русские матом не ругаются - русские матом разговаривают.
俄罗斯人不用脏话骂人,俄罗斯用脏话闲聊。
Коммунизм - это INTERNET + сотовый телефон в кажой телефонной уке.
共产主义= 因特网+ 每个电话亭里的手机。(不理解)
Хотите изавиться от осака на уше - не кипятитесь.
想摆脱糟糕的心情就不要发怒。
Только кога возьмешь в олг, понимаешь, что очень нужен люям.
只有在借钱的时候,才能理解人们的需要。
Плохой почерк укрепляет память и улучшает сооразительность.
糟糕的笔迹能加强记忆力,促进灵活性。
Слово “нет” по прежнему остается лучшим противозачаточным среством.
词语不以前是最好的避孕手段。
Правеная жизнь начинается тога, кога на грешную уже не остается ни сил ни енег.
规规矩矩的生活只有在既没有钱又没有力气过不规矩的生活时才会开始。(没办法过不规矩地生活时才会开始规规矩矩的生活)
Летать самолетом ыло ы совершенно езопасно, если ы не ыло земли. 如果没有大地的话,做飞机飞行时非常安全的。
Жить по уму - значит выирать по вкусу из того, что по карману. 明智的生活意味着根据口袋的`情况选择你的爱好。(明智的生活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Носорог плохо виит, но при таком весе это - уже не его пролемы. 犀牛视力很差,但在他的这种威势下,这已经不是他的问题。(犀牛视力不好,但他的威势使他的视力不算什么问题了)
从我学习俄语说起 第6篇
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开始翻译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后来,我自己和我的这项心爱的工作,在我国政治气候的冷冷暖暖中沉浮,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到1982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屡次重印,并收入各种不同的文集和选集中。现在,一个新的世紀开始了,这个译本经过修订,又再版出书,并很快重印。
看来读者是喜欢我的译本的。我为它写的一篇《译本修订校改后记》也受到读者的青睐,已经在一些文集和报刊上几次转载。主要由于我几十年来在《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本书的翻译上所做的工作,以及我所做的其他翻译工作,我被授予“资深翻译家”的称号。作为一个外国文学工作者,能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件有点价值的工作,我当然感到欣慰。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父,他的这部诗体小说是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读者喜爱它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翻译只是起了一个并不完美的桥梁作用。
我在这里不想多谈这部作品本身的价值,或者我的、其他同志们的译本的短长,而是想要向读者朋友们汇报一下这五十多年来,与我翻译这本书有关的一些细节。虽然其中许多都只是些个人的体验或感受,但是我觉得,您能从中察觉到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国家的某些侧影——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我在陕西城固县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迁移到后方时使用的名称)读书时,一本上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的,韦丛芜先生翻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很小年纪就爱上了俄国文学。那时我就很想学会俄语,想在将来成为一个俄国文学研究者。后来,到上世纪40年代末,我读到了戈宝权先生主持出版的《普希金文集》,更增加了学习俄国文学的渴望。现在大学里俄语系的学生很难想象,我们那一代人想学俄文和俄国文学是多么的艰难。1948年,在当时蒋介石反动政府统治下,我和几个有同样爱好的同学,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内国会街北京大学四院里,悄悄地自学俄语,不敢让别人知道,因为俄语是和俄国(当时是苏联)、共产党当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偷偷学俄语的人被认为就是共产党,抓着就要坐牢的。
1949年2月,北京刚一解放,一切都还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由于十分缺少俄语人才,当时还没公开的地下党组织立刻组织一批北大学生,到老解放区哈尔滨的俄语干部学校去学习。那个学校当时名叫“哈尔滨外国语学校”,是从延安搬过去的。我们几十个人挤在一节没有窗子的铁皮闷罐车里,躺在一堆稻草上,两天两夜到达哈尔滨。同行的同学中,大多数像我一样,作为年轻学生,大家投身新时代的要求都是很强烈的,我们都为自己能够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去老区学习俄语而骄傲。
我在哈尔滨外国语学校读了六个月,掌握了俄语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幸在秋林公司买到一套三大本的,1947年莫斯科出版的《别林斯基选集》和一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插图单行本。《别林斯基选集》是用粗糙的淡黄色木造新闻纸印的,封面是黑色的粗布,三本书一共三四千页,有好几斤重,字体也不是很美观。《奥涅金》单行本的插图也不很清晰。这说明当时“苏联老大哥”的印刷工业水平并不高。不过,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出版古典作品,也说明他们是重视文化事业的。我当时的俄语水平很低,不能读这些书,但是我坚信自己以后一定能读,也一定要读,便用身边仅有的钱不顾一切地把它们买下来。
到1949年7月,由于关节炎复发,我不得已重又回到北京,再读北大。幸运的是,当时为了适应整个国家迫切的政治需要,从1949年9月起,北大在西语系内开办了俄语组,我就转系过去(我原来读的是法律系),成为北大俄语组(后来成为俄语系)的第一届学生,也是系里的团支部书记。解放初期的大学生都是由国家养着的,但生活相当艰苦。不过,在新中国成立的热烈气氛中,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充满热情、活力和理想。那时我和同班同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都在沙滩北大红楼和灰楼之间的民主广场上高声地朗读俄语,好像自己多背一页书,祖国的建设事业就多一份力量似的。应该说,当时大学生的思想比现在的大学生要单纯得多,或者说简单得多……
俄语学习策略 第7篇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即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语言知识和使用能力逐渐减退和退化的现象。Lambert在198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首届语言磨蚀研讨会上首次将语言磨蚀这一概念带到语言学领域中来。目前已探明导致学习者外语能力磨蚀的相关因素有:学习者的年龄,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等。
目前我国俄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零起点的学生,专业课学时数较多,学生课业负担较大,学生需要大量的记忆单词和语法,然而收效却不理想,这与是制约外语学习者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语言磨蚀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以40名高职高专俄语零起点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明学习者在结束了一年在校俄语学习暑假前后,通过俄语会话,俄语词汇,俄语写作等测试,以及调查问卷,探明其俄语词汇,俄语口语及俄语语法等语言技能磨蚀情况。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俄语零起点学生,初高中一直学习的外语都是英语,虽然俄语与英语同属印欧语系,两者在发音和拼写上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俄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曲折语。英语属日耳曼语族中的西部语支,是分析语。刚开始学习俄语时会觉得俄语比英语难学,而且易与英语混淆。且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都已经成年,对一门新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都不如儿时,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俄语学习能力,减少俄语语言磨蚀对俄语专业学生意义重大。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俄语初级日常对话考核,俄语记叙文写作测试以及俄语词汇测试,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代形容词。
2.3 研究方法
选取俄语教材《俄语综合教程1》中基础段1-7课书后习题进行测试。将40名测试者按照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100分满分)分为两组(80分以上的为ГруппаА,80分以下的为ГруппаБ)。口试满分30分,以抽签形式完成对话考核,笔试试卷满分为70分,作文20分,词汇50分,测试总分满分为100分,难度为中等难度。参加者共进行两次形式相同的测试。第一次为大一第二学期期末,第二次为大二第一学期期初,时间间隔两个月。通过测试观察被测者俄语词汇,俄语口语及俄语语法等语言技能磨蚀情况。
两次测试结束后,再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检验,内容涉及:对俄语的学习兴趣,喜欢的学习方式,语音练习方式,单词记忆方法等。
3 结果与讨论
3.1 测试结果
如表1所示,第二次测验ГруппаА和ГруппаБ均有语言磨蚀现象,ГруппаА的成绩要高于ГруппаБ。
3.2 测试结果分析
3.2.1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
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是影响语言磨蚀的重要能动性因素。测验中发现,对俄语学习有强烈意愿的同学,两次测验成绩相差不大,而对俄语极为不感兴趣的同学两次测验分数都很低。测试结果表明,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助于防止语言磨蚀。
3.2.2 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环境
大多数俄语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或者很少与俄语接触,因此缺少了操练的机会,导致了俄语磨蚀。调查中有个别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去绥芬河实习,其听力口语的能力明显加强,而且词汇的掌握情况很好。个别喜欢听俄文歌曲与俄罗斯电影的测试者,在语音与对话方面磨蚀情况较少,个别有所提高。
4 基于语言磨蚀的俄语教学策略
4.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动机和正面的语言态度均可有效地防止语言磨蚀,因此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俄语动词特殊变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口气快速说完六个人称的变位,以个人和小组竞赛的方式,比谁说的快。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也增强俄语的耐磨蚀性。
4.2 重视句型教学
俄语教学中,教学侧重点对俄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影响。在读写能力中,句法结构作为语言的核心,一旦被充分学习领会,将会是最稳定不变的语言能力,较少被磨蚀。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应重视句型教学。
4.3 鼓励学生用俄语思维
要防止语言的磨蚀就要减少母语的干扰。我国大多数学生在俄语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过程中,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翻译过程,而不是运用俄语进行思维表达的过程。一般来说,俄语知识的输入量与俄语知识的保持量成正比。因此在授课中,应尽量用全俄语授课,减少母语的使用。课余时间多鼓励学生参加俄语沙龙,多浏览俄文网站,听俄文歌曲,观看俄语电影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俄语专业俄语零起点学生在校学习一年暑假前后,受到情感态度及俄语语言使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俄语会话,俄语写作及词汇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蚀。针对磨蚀者出现的磨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句型教学,以及增强学生课外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更快适应未来的工作。
摘要:语言磨蚀通常被视为语言学习的逆过程,对外语教学与实践研究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在校学习一年的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俄语会话,俄语词汇,俄语写作等测试,以及调查问卷探明其在俄语词汇,俄语口语及俄语语法等语言技能磨蚀情况。
关键词:俄语零起点,俄语专业,俄语磨蚀
参考文献
[1]冯涛.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基础英语教育,2005.
[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英俄语言对比下的俄语学习方法探究 第8篇
20世纪80年代起三语习得得到深入发展。语言教育研究中关于英俄语言对比学习方法的研究取得一些成绩, 但研究时间短, 大都停留在负迁移的成因、表现和影响等方面。西方学者发现英语在俄语学习中的影响十分显著, 并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对于语言迁移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 且大多是关于汉语对英语负迁移的研究, 很少涉及英语对俄语负迁移的研究以及有关俄语学习方法的研究。此项研究旨在了解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二外语俄语学习中受负迁移影响的现状;研究能够降低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负迁移影响的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通过优化俄语学习方法, 在外语系及全校推广, 帮助学生将负迁移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探索正确、有效的俄语学习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利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方法证实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俄语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效率低, 甚至有厌学情绪。
第二、归纳英语和俄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异同点, 并进行整理分类, 创建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方法对比, 认识差异, 正确利用英语对俄语学习的迁移影响, 规避负迁移。为解决俄语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问题提出以下活动方案: (该方案需要教师课上指导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相结合)
1.构词法推广应用:俄语教师在单词的讲授中利用上述各种方法分析单词, 使学生掌握此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2.联系记忆法:运用同义联系, 近义联系, 反义联系, 近因联系, 类义联系, 对应联系等, 测试学生记忆效果, 以便推广。
3.筛选记忆:将学过的单词抄在一个便于携带的小本子上, 利用零散时间来记忆。
4.联想记忆:使零碎的单词通过贴画, 添画或猜谜语, 绕口令等形象生动的方式现出来。
5.“品”字记忆法, 即反复记忆在实践中推广记忆。
6.英俄语时体比较进行教学。
7.开展各种活动介绍俄国文化, 加强学生对俄国文化的了解, 从而促进学生俄语学习。俄语电影与俄语歌曲运用到实践学习中, 提高学习兴趣。
8.建立俄语学习交流平台, 在学校网站中建立一个俄语学习网站和论坛, 为交流俄语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便捷的交流渠道。并在英语寝室活动中穿插俄语对话, 提高俄语口语能力。
三、研究过程
第一步文献综述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全面、详细地了解国内外关于三语习得的研究现状,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步问卷调查法:设计两份调查问卷, 第一份用于了解当前学生的俄语学习现状;第二份用于测试推广解决措施后被试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三步访谈法:运用访谈法, 第一次用于了解当前学生的俄语学习现状;第二次用于调查推广解决措施后俄语学习效率是否提高。第四步对比实验法:运用对比实验法, 以外语系12级本科二班、三班共80名同学为试点, 将被试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按照本方案进行学习, 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学习,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 验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进一步分析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本课题所提出的方案, 并建议其推广。
四、研究成果
1.第一次问卷调查分析与结论。
(1) 第一次问卷调查分析。本问卷的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滨州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是俄语的学生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负迁移影响的表现方面, 并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研究对象以滨州学院外语系2012级英语专业1-8班第二外语是俄语的8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本问卷共涉及两种题型, 包括12个客观题及8个主观题, 着重调查当前的俄语学习现状及英语学习是否对俄语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及影响的表现方面。
(2) 第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结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 在参加调查的80 名学生中, 俄语学习兴趣72.7%厌恶学习俄语, 0.4%喜欢俄语, 26.9%的学生感觉一般。此外认为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影响的同学占90%, 认为没有受到英语学习负迁移影响的学生仅占10%。由此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俄语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 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词汇和句法方面。其中有46名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 有60名学生在词汇方面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 有65 名学生在句法方面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 另外有10 名学生认为在其他方面受到了英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下表作了具体分析:
2.第二次问卷调查分析与结论。
(1) 第二次问卷调查分析。本问卷的调查目的是为了调查英语学习对第二外语俄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的程度是否降低。以滨州学院外语系2012 级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是俄语的80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本问卷共涉及两种题型, 包括10 个客观题及1 个主观题, 着重调查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的程度是否降低。
( (22) ) 第第二二次次问问卷卷调调查查统统计计结结果果及及结结论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实验组在按照本方案学习一段时间后, 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所受到的英语负迁移影响的程度比对照组有一定的降低, 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所受到的负迁移的影响仍然较大, 由此可见, 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实验对比分析与结论。
(1) 实验对比分析。
经过为期四个月左右的俄语学习, 由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较前期相比提高了4.6分, 提高程度明显, 对照组的平均成绩较前期相比提高了1.5 分, 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实验组相比提高幅度较小。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期的平均成绩与前期相比都有了提高, 但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3.1 分, 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 本方案对于降低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俄语成绩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 实验对比结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较前期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照组的平均成绩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与实验组相比提高幅度较小。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期的平均成绩与前期相比都有了提高, 但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 本方案对于降低英语学习对俄语学习负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俄语成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分析与结论
在该研究中项目组通过文献综述法, 整理相关研究成果,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随后进行了实地的调查, 访谈之后, 进而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由上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在本次研究中该项目组结合英语专业学生实际, 探索切实可行的提高俄语学习能力的措施。为了学生能正确规避英语对俄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 我们做出以下建议:
1.倡导俄语教师积极创设英俄语言对比教学, 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俄语, 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去, 降低俄语学习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所受英语学习负迁移影响的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认识差异, 同时模仿练习。
2.倡导学生发挥自身学习俄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搜集学生自己喜欢的英俄视听材料,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模仿练习, 加以比较, 认识差异。同时, 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景搜集相关资料, 并进行自我学习成果的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答疑, 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充分发挥资料库的作用并让其成为同学们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俄语学习资料及经验分享到资料库中, 也可提出在俄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 使同学们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陶伟.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39-40.
[2]金英.第三语言中语言迁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4, 108-109
[3]高汉声.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 :421-426.
[4]欣克尔.俄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13.3.
[5]蒋财珍.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二外·零起点·成人) [M].高等教育出版社.
[6]李国寿.俄罗斯国情多媒体教程·俄罗斯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3.
[7]王艳平.刍议俄语二外学习中英语负迁移的几个问题[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71-74.
如何激发俄语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9篇
1、明确每节课的目的和知识的意义
教师在讲课以前,必须清楚地、生动地、有力地提出这堂课的目的和要求,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结合教材内容讲清新教材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则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重视,并调动其积极性。教学经验证明,教师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使学生明确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越能吸引学生去产生向往与追求的动向。
2、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独特性
在教学中以丰富生动、逻辑性、系统性、知识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进一步唤起学习兴趣。新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这一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在运用这些措施激发动机时应注意两点:
(1)避免兴趣主义。兴趣主义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个人兴趣出发而忽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作用。在兴趣主义支配下,学习会有所偏废,从而影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2)避免形式主义。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并考虑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水平。所以,使用新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应使学生们在经过努力后便能正确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们动机积极化,更好地动员起学习的积极性。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启发式教育,并不是简单的问答式,而是要给学生们根据课堂知识提出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们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能力也无法解决,方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求知的欲望。
4、适当地,有效开展竞赛
竞赛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尤其是社会性的竞赛,即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也可以调动人们积极向上,排除万难,没有更好只有最好,从而获取最佳成绩的强有力手段之一。国外许多著名心理学者的实验研究证明,在俄语课堂上,教师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所以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积极得多。也可能有些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反而学得差了,这或是因为他们被刺激得过分而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或是因为他们实在能力太差而失去了信心。
5、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
俄语学生在课堂上,老师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他们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优劣等等,均可激发起今后努力学习的愿望。不少成功实验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的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6、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是对学生学习成绩与态度的肯定与否的一种强化方式。
及时的评价比不及时评价效果要好很多,因为及时的评价可以利用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让学生对进一步改进学习有一个整体规划;而不及时的评价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淡化,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只是不会产生明显改观。
对于俄语初学者的评价,一般来说,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分的夸奖会使学生心高气傲,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从而引起消极的态度;同时责备时也必须注意采用委婉巧妙的方式方法。国内外优秀教师在运用课堂评价这一手段来激发学习动机时,常常是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方面。
有效的评价,必须考虑到以下条件:
(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评分这一问题上持一个正确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们意识到,分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学习的质量,同时也要提出,分数只是学习成绩的指标,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有效。多种尝试证明,如果教师在评价时掺杂了主观印象,而并不是根据学生客观的学习状况,甚至评价不公平,此时,评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适得其反。
(3)评价必须要注意到学生心理的发展水平、个人性格与气质。而对于初学俄语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于学习自信心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平时多鼓励并及时提出表扬,从而发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而对于过于自信的学生,要善于从他们的见解中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来,同时也要加以表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同神经系统类型的学生对同一分数的情绪反应也往往不同。所以教师在作评价时,要采取严肃谨慎的态度,并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
摘要: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而不是传授的本领。其中, 激励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日益频繁, 而教师们却束手无策, 尽管他们态度十分积极, 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因此, 作为有责任的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我们知道, 其实每个学生都先天具备学习的动机, 只是由于内部或外部一些主客观因素所遮蔽或影响。本文从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展竞赛、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正确评价, 适当表扬与鼓励等方面, 以使学生天生的学习愿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关键词:教师,学生,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陈建生、王世谊:《学习论》,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时见:《课堂管理论》,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琦:《教育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俄语学习策略 第10篇
二、简单俄语谚、俗语的学习、理解方法
由于人类拥有共同的天空、共同的地球, 因此, 针对一些俄语谚、俗语, 我们只要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 就能容易地理解, 如:
三、学习具有“隐身意”俄语谚、俗语的策略
俄罗斯与我国接壤, 在俄罗斯人身上有很多亚洲人的特点, 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等因素, 还是导致很多俄语谚、俗语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золотаярота, 直译是“黄金连队”, 而在俄罗斯, 意思是“流浪汉”。这类带有“隐身意”的俄语谚、俗语很多, 给我们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针对于这些难理解、带有“隐身意”的俄语谚、俗语提几点学习策略。
(一) 从形象入手, 以“点”来学习俄语谚、俗语
由以上可见, 对于同一形象, 两国由于思维、传统文化不同, 理解起来大相径庭。
又如:
以上谚、俗语在理解中的切入点就是其中的形象, 只要把俄罗斯的形象和汉语的形象对应好, 就能准确理解其含义。从形象入手, 是理解俄语谚、俗语最基本的一项策略, 也是最有效、最简单的策略, 亦可以理解为从“点”入手。根据俄、汉谚、俗语中形象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可分为以下四类, 并相应提出四点学习策略:
(二) 从民族文化入手, 以“线”来学习俄语谚、俗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俄罗斯文化博大精深。在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地大物博的国度之间, 有着相当多的文化差异, 而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导致在理解俄语谚、俗语时, 产生很多困难。
在比较中俄文化不同点时, 学者们常以“蘑菇”“雪”“森林”来举例,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这些形象是俄罗斯特有的文化。以上, 列举了带有俄罗斯文字、历史、宗教文化的俄语谚、俗语的几个例子,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 学习了解一种文化背景, 可以理解相应的许多谚、俗语, 使知识串成线, 这样对于俄语谚、俗语的学习非常有利。因此, 平时在学习的时候应该多注重非语言的学习, 在涉及民俗、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加以重视, 举一反三。
(三) 从联想入手, 以“面”来理解俄语谚、俗语
虽然俄、汉文化有所不同, 但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共性成素, 如语言、环境、某些神话、道德理念、宗教等, 这也就是文化共相。在某些谚、俗语中, 虽然当我们第一眼看到某个谚、俗语时, 不能完全理解含意, 但通过联想, 便可更加有效地理解、记忆不能从直观理解的俄语谚、俗语。
通过这种联想策略, 可以把中俄两国文化拉成一个平面网, 直接“猜”出某些俄语谚、俗语的意思, 即使不能直接了解, 也会在知道意思后, 更好地理解, 而不是死记硬背。
(四) 从变换的思想入手, 从“体”理解俄语谚、俗语
以上是理解具有“隐身意”俄语谚、俗语的三种策略, 除此之外, 还应当用变化的思想来看俄语谚、俗语, 使某一文化形成一个立体的体, 变换地理解。因为对同一事物, 不同时期、不同人的看法不同, 谚、俗语中的某些形象本身也具有双重性。
例如, 俄罗斯人对“金钱”的看法:
仅对金钱来说, 俄罗斯人就有十几种观点, 因此, 在理解时, 应根据相应的语境来理解。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 中俄人民价值观各不相同。谚、俗语表面上是一种语言的交流, 实则是非语言、是文化之间的交流, 具有强烈的民族心智成分。因此, 在学习俄语谚、俗语时, 通过形象、文化、联想、变换思想的策略来理解, 对于俄语谚、俗语学习, 学习俄罗斯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娜.谈俄语成语的活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6) :106.
[2]姜雪红.俄语成语的特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2 (01) .
[3]彭文钊, 赵亮.语言文化学[M].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6:259-260.
论公共俄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公外俄语;自主性;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69—02
一、学习自主性
Henri Holec是最早研究学习自主性的人,他于20世纪80年代在外语教学领域首次提出了“学习者自主”的概念[1],并将“学习者自主”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他认为,自主学习是指不依赖他人,自我管理学习。具体体现为:学生独立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他还指出,学习者自主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能力[2]。
在外语教学领域引入“学习者自主”的概念以来,外语教育工作者对该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如Huttunen坚持某种类型的学习行为是重要的,而Little认为,在学习时,能独自地或在小组活动中计划、监控并评估自己学习的学习者才是完全自主的学习者[3]。但该领域的所有研究者都认为,将学习责任从教师转移到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
当今的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以几何级数递增,而现代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想适应社会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以往“学校教育受用终身”的陈旧观念。因此,在大学的教育,包括外语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当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
目前,在大学非俄语专业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严重依赖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学生为俄语零起点学生,而俄语入门难,学生自学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本身具有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动力不足,不能自觉利用其他渠道进行俄语学习。因此,在高校非俄语专业学生中开展外语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是大学俄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学习者自主”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论述俄语学习者自主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学习动机
关于动机对第二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其中Gardner(1985)的社会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动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Dornyri(1994)推出了一种综合性的二语习得动机理论框架,反映了语言的社会、个人和教育三个不同的维度。该理论强调动机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强调了学生先前经验的重要性[4]。
不论是外国学者还是国内教育专家都普遍认为,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速度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外语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并促使这一漫长的过程持续下去。动机被分为工具动机和参与社团动机两种,通常受工具动机影响的学习者把学好外语当作考取某些证书或找到理想工作的工具,而受参与社团动机影响的学习者是因为对目的语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想更多地了解该目的语社会文化或用该目的语进行交流。受不同动机的驱使,学习者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也不相同。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非俄语专业学生选择俄语作为公共外语分不同的情况:有些学生是中学选了俄语,到大学接着学,这只占极少的一部分;有些学生是出于对俄语或俄罗斯文化的热爱而选择俄语;还有些学生是因为高中时英语学习效果不佳,想换一种语言试试。对于中学学过俄语的学生来说,俄语是第二外语,他们对俄语和俄罗斯国家也有比较多的了解,有自主学习的潜力。那些中学学的是英语,到大学后主动选择学习俄语的学生,不论其动机是对俄语或俄罗斯感兴趣或是俄语将会成为今后工作中的有用工具,他们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一旦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的自主会很快培养起来,如果在中学已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对俄语作为第三外语的学习会大有裨益。而英语基础薄弱,被迫选择俄语的学生,通常他们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外语的方法,对外语没有兴趣,学习自主性当然也比较差。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帮他们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学习目标,找到针对于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帮其树立学好俄语的信心。
三、学习自主性的培养途径
高等院校非俄语专业学生对外语的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不同、学习动机也大不相同。作为公共外语的俄语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尤其是对于俄语为零起点的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预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能发挥潜质,学好俄语,而且将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带到工作中,继续学习和提高外语水平。
教师培养俄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主要途径有:
(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对俄语的学习兴趣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从内心深处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则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在动机,因此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加,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正确的动机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两大前提,教师的职责是让学习者具有强烈的习得外语的愿望,使学习者意识到学好外语是未来社会的要求,也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创建更大的空间,使生活丰富多彩。
俄语学习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听力理解,俄语听力教学
1 元认知概念及元认知策略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 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所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在《认知发展》一书中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 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 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 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即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由此可见, 元认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 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一方面, 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 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 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 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 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元认知策略可以理解为一种带有监控性质的学习策略, 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元认知策略包括三方面内容: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计划策略是指在学习前学习者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活动, 制订出学习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步骤;监控策略即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估策略即评估整个学习过程, 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和修改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2 元认知策略在俄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听力技能不仅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对发展其他技能有积极意义。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元认知过程,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学习者会利用先前知识按照所听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文本意义并进行检验和修正, 这一过程需要学习者不断地调整、修改、评价等等。元认知策略能够使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进行有效地自我调节和自我规范, 帮助他们转变思维方向, 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在俄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与培养, 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调节和监督。
1) 听前策略主要是指听前的组织、计划与安排, 给出具体学习任务, 制定学习目标。在听前阶段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重点词、知识点等, 尤其要注意讲解一些可能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比如语音知识 (连读、弱化、清浊辅音等) , 语言表达方式 (谚语、俗语、专有名词等) , 相关俄罗斯国情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和重点词等信息展开相关联想, 预测即将听到的材料内容和问题, 使学生在理解听力材料的过程中更好地抓住重点。
2) 听中策略。在听中阶段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使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掌握监控策略, 即针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不断地修正和调整, 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学习过程。教师放音时可先把听力内容完整播放一遍, 使学生的头脑里有一个大致完整的语境。再次放音前先播放一些相关问题, 使学生对听力内容选择性注意。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要学会选择性注意的元认知策略, 即根据听前的知识准备, 有侧重点、有选择性地理解听力材料。第一次放音时以听为主, 写为辅;第二次放音时听写结合,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所听内容记录下来, 或教授一些具体的多种速记手段, 如缩略词等, 以便学生条理清晰地记录听力材料;第三次放音主要用来核对听写内容的准确性, 并补全第二次放音遗漏的内容。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教会学生对所听信息和已知相关内容不断地进行整合、重组、验证。
3) 听后策略。听后阶段教师多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听后策略提高听力技巧。听后策略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己在听力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能力。通过自我评估检验听力效果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听力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在理解听力材料时学生采用哪些方法、策略更具实用性、更有效, 加深对这些技巧的印象, 不断改进听力策略。
3 结束语
在俄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听力训练, 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优化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认识学习的认知过程, 加强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听力策略使用意识,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听力水平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萍, 李进.元认知策略训练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 2014 (2) :71-72.
[2]李琳琳.听力教学中元认知培训的实验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6) :57-58.
[3]刘莉莉, 崔钰.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4]向艳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应用[J].海外英语, 2013 (12) :125-126.
俄语学习策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