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1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要遵守》教案
教材分析:
“交通规则要遵守”这一主题设计了“放大镜”和“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两个活动内容。
“放大镜”通过一幅图画展示了交通规则的有关常识以及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体验没有交通秩序就没有安全。
认知目标:
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情感目标:
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务感。愿意按交通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感到不满。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步骤和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放 大 镜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身边的交通秩序现状,明白什么是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什么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通秩序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学准备:课前安排学生观察上学路的交通秩序。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课。
1、(放录音: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喧哗声、汽车的喇叭声、摩托车的启动声、自行车的铃声汽车的急刹车声和人的惨叫声)提问: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1300多万人受伤致残。这就是说,平均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一秒钟有4人囚车祸受伤致残。我国每年有7万多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天从天上掉下一架大型客机。
3、从这例惨痛的事故和这组数字中,你想到了什么?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安全小博士
1、什么是交通规则?
2、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活动二 我会过马路
1、找一找。
在图中找找谁遵守了交通规则,谁没有遵守?你想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说些什么?
2、说一说。
你身边的交通秩序怎么样?上学路上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3、演一演。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分别饰演行人、小学生过马路。
(2)评一评他们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
三、布置任务
开展一次“小记者在行动”活动。从报纸、杂志中查找,或去走访交警叔叔,了解近两年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例。
四、活动总结
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才有保障。在校外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见到同学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应该批评、劝阻。
第二课时
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体验没有交通秩序就没有安全,逐步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交通安全行为。
教学重点:
理解制定交通法规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活动一 交流调查情况
小组交流调查报告,选出代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 看图谈感受
观察图片,说说没有秩序的交通,会是怎样的?
活动三 警钟长鸣
通过听故事、看数据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1、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上半年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6.3%。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
2、20上半年,乌鲁木齐市首府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62起,造成93人死亡,333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上升50%。据了解,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3、8月份,广州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26宗,死亡118人,平均每天死亡4人,经济损失206.83万元。行人是死亡车祸的第四位“作俑者”,一月内造成17人殒命。
4、课本41页资料卡。
小组讨论:没有秩序的交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者严重后果?
总结
遵守交通法规不是为了给交通警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因此,不论交通警在与不在,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交通违法会危害自己和他人,会给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带来损害。从而提高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教学设计:
活动一 小小交通监督员
1、你认为插图中同学的做法对吗?说说理由。
2、在城市过马路可以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在农村有的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该怎样安全过马路呢?(请学生当场演示)
3、爱看书的小红连走路的时间也不放过,你同意这样的做法吗?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呢?
活动二 交通法规小测验
1、过马路走人行行道,( )灯亮了才能过。
2、没有人行道的靠( )行走。
3、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 )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当在确认( )后通过。
4、如果红灯亮时没有车,“我”能不能过?
总结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
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2篇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走路时特别不注意交通安全,在公共场所出现的简单交通安全符合不知道,没有认识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的作用,所以设计了交通标志与规则这一课。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安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标志的意义,知道交通安全标志的意义,知道交通安全标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符号。
2、让幼儿了解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并努力遵守交通规则,做个文明的小公民。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发言,并能表述自己的发现,能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同伴合作学习。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标志的重要性。
难点:能够认识交通标志符号,并在生活中应用。
活动准备
课件,我是汽车小司机的歌曲,交通标志图片,儿童车3辆。
活动过程:
情境进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要到交通标志基地去参加培训了,出发!放音乐(小朋友做开火车动作)入活动场地。
一,启发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朋友,看你们认识吗?一一出示交通标志符号,想想在什么地方看过,给小朋友看,想的过程,师:在乘车,过马路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些朋友,那老师告诉你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交通标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交通标志与规则。
二,探究学习
讲解三个图,信号灯,停车场,禁止鸣喇叭告诉小朋友怎么用。
师,小朋友学得真认真,那老师就领你们到马路上看一看,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让小朋友观察,老师这有斑马线,注意行人,注意儿童,注意危险四个交通标志看看放到哪幅图上最合适,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再把标志放到指定的位置。
再认标志
老师考考你们,看你们记住这些交通标志了吗?师指课件,说名称以及意义。
游戏巩固安全标志
师,刚才有个交警告诉我说,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学得快,记得牢,让我领你们来做游戏,那我们轻松一下吧。骑车游戏,幼儿当司机可以带上自己的好朋友,师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标志,司机去超市的故事。(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举卡片
事先把卡片剪下来,包在纸包里,师说交通标志幼儿找标志符号。
三,延伸巩固
师:交警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他又对我说,要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现在你们都认识了交通标志,并知道他们的意义,那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交通标志会变成怎么样啊?
小朋友回答,师总结交通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标志,那马路上的车就会随意乱行,没有了规矩,就会出现让我们不忍心看到的交通事故,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好公民。
四,活动后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里收集一些关于交通标志的符号以及关于交通安全的故事,与小朋友们分享。
课后反思
一节课上完,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在使用课件上,能够比较直观的让幼儿看到交通标志符号在生活中的运用,课件的出现能更好的解决活动目标中的难点,我觉得和孩子们互动环节,也就是游戏环节较好,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体现了在玩中学的教学理念,而且也烘托了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双边教学的目的。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在讲解图片时如果先让孩子们自己根据以有的经验来讲,然后师加以补充,这样可能会比我讲记得更牢些,还有对幼儿的评价语言上还需要更具体一些。
汽车安全驾驶与交通规则的遵守 第3篇
首先,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正是因为司机对交通规则意识的淡薄,也许有些人会说:“交通规则不就是遵守红绿灯吗?”。然而这样的解释过于片面,也许就是因为对交通规则太过于片面的理解,才酿成了一个个的悲剧,难道这些悲剧还没有敲响警钟吗?还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吗?
(一)酒驾存在的危险
酒驾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100ml 20mg,并小于每100ml 80mg为酒后驾车,如大于每100ml80mg为醉酒驾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酒后驾车往往使司机的触觉能力、反应能力比清醒时要慢好多,饮酒后使视力受损,辩色能力下降,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识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变窄,视线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内的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并且会对自己特别自信,往往别人说的话不给予理睬,最终导致司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酿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越来越严重,因此,政府对此加强管理,从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醉酒驾驶纳入危险驾驶罪,自2011年醉驾,正式入刑以来,经过公安部门的严格管理、大力宣传以及严厉惩罚等措施,使得酒驾造成的事故伤亡人数较同期低了好多。
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人们对酒驾有了更深的了解,酒驾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很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是非常宝贵的,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阖家欢乐,司机都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往往一边说着这样的话,而另一边则是与朋友喝的稀里哗啦,早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然而,有些人可能会说,朋友太热情啦,这样的话就是在推卸责任,难道主要问题不是在于自己吗?
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下,倡导道德文明是政府的责任,积极践行当表率,应是民众的自觉行为。“有法可依”是立法部门的职责,“有法必依”应是民众的自觉行为。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们在这方面有关系,喝点酒也没事了真要是有事,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这样做往往是对自己家人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这往往是社会的最大隐患,政府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许只有这样,我们行走在大路上,血淋淋的悲剧才会减小乃至消失。
(二)超载
目前,超限超载已经成为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我国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大部分均与超限、超载有关。超载超限不仅会对道路、桥梁造成严重的损害,减少使用时间,而且也会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超载超限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而且也会使公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由于超载超限,致使汽车的技术性能降低、车辆的稳定性、刹车性、轮胎的爆破概率增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由于汽车超载超限,所以汽车的速度一般都比较低,很容易造成拥堵现象,这样使公路的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
超限运输会严重影响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据有关数据统计,超限会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40%,沥青路面减少20—30%左右。超限是造成道路寿命减低的最主要原因。尽管现在道路设计的标准比较高,但是超限会过早的使道路出现断裂,使里面的钢筋裸露于外面,遭到空气的氧化,导致焊接口出开焊,桥头填土下沉造成桥头跳车现象,更为严重的有可能会造成桥体坍塌。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运输市场供大于求,竞争越发的激烈,运输者为了能够拉到生意,不断的拉低价格,在利益的驱使下,运输者就在运输过程中做了一些手脚,运输者多采用多装或逃避交通规费的方法来获取补偿。而其他的运输者则会将价格拉的更低,就会拉更多的货物,进而这个市场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想更多的是提醒广大运输行业,对于超载超限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从法律责任方面归纳解释:“超载”一次来源于国务院《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机动车载物,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准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质量等,第31条规定“非机动车载物,必须遵守等”。“超限”一词来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公路法》第50条规定。
(三)还有就是驾驶员的一些不良习惯对驾车的安全影响也特别大
驾驶员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对于驾驶员来说,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和驾驶员操作规程的要求都要严格执行并自觉养成良好习惯,但是,有一些驾驶员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浅薄,不愿意用这些规则来要求自己。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因此,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驾驶员必须学习和遵守的。驾驶员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把遵守交通规则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如何提高安全驾驶的氛围
(一)车管所要建立严格的制度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驾驶员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要充分的理解按规章制度和规定操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不论是谁,只要触犯了,绝对不能姑息,不能手软,要做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把事故的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二)驾驶员要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驾驶员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的去完善自己。驾驶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交通安全。因此,要加大驾驶员的培训,杜绝“走后门”等现象的出现。在培训期间,驾校要严格要求学员,稳扎稳打,把基本功打好,通过学习使驾驶员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灵魂深处得到高度认识,做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安全第一的思想铭记在心,不断提高防范事故安全的意识,提高驾驶人的驾驶技能。
(三)加大基础教育投资,确保青少年的就学率。
说出来这个观点,可能有一部分人会感觉到纳闷,交通安全跟教育没有关系的,怎么能联系到一块呢?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应该加大教育的投资,尽可能减少青少年的辍学率,这样才能使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进而使国民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使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从根本上扭转违章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结束语
21世纪的经济的发展超乎了我们的想象,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引领的时代。放眼望去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工厂,研发的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时代在进步,历史的车轮在前行。我们在享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方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但是还有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近几年交通事故的频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幸,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人们都说,交通事故猛如虎。真是一点都不假,一个事故就会吞噬一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同时也离不开安全,所以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交通事故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曾经看到过一则这样的报道,“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每6分钟就会有一人丧命于车轮下面”。多么可怕的一个数据,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交通事故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杀手埋伏在马路的旁边,等待着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那些人出现。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由此看来,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交通的现状,犹如一面镜子,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一个出行者的文明素质。第一:要倡导文明出行,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遵守交通更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严格的去遵守,杜绝那种见缝插针现象的出现,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把红绿灯当作摆设,随意在车辆中间穿梭,这种“勇敢”的行为,往往会付出残酷的代价。不管是开车还是步行,我们都应该本着“宁等一分,不抢一秒”的原则。第二:建议政府加大违反交通规则的惩罚力度。
总之,驾驶员在驾驶行驶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样对安全驾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驾驶员在平时的行车中就要不断加强法规和技术方面的学习,培养遵规守法的习惯,严格按照安全技术的标准行驶,并树立安全的预防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真正做到遵章出行,安全驾驶。
参考文献
[1]聂振华.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及整治措施[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01).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4篇
关键词:交通知识;交通标志;宣传员
活动目标:
1.能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宣传交通知识,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2.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敢于表达、善于合作。
3.能认识常见交通标志,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
教学重难点:
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并能积极宣
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善于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师:今天会堂里来了这么多老师,谁想把自己的小组介绍给台下的老师认识?生:介绍自己小组的名字、组训。六个小组依次展示,(炫彩小组、奋进小组、阳光小组、卓越小组、春蕾小组、智慧小组)师:我们班同学个个才思敏捷,小组名字起得也很别致。师:谁想把自己介绍给老师们认识?生1:我叫小红,喜欢唱歌、跳舞。生2:我喜欢跳舞。师: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吧。师:谁还想?生3上台展示快板。
总结:大家真是多才多艺,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二、导入
师:课前大家都欣赏了胡××同学精彩的快板,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生1:告诉我们过马路要注意信号灯。
生2: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交通”这个话题。(教师板书“交通”)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搜集并自主整理了有关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的知识,现在把你的自学收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三、组内交流
师:分享前,先来看一下“组内交流要求”。课件1内容:组长及时组织,保证小组交流的纪律。
1.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自学成果。
课件超链接交通标志、交通规则、违反交规的现象、展示要求:组1:我们小组想来汇报一下我们知道的交通规则。可以拿着学案到展示台轮流读。整理好的资料卡。老师相应地出示课件:法律条文规定的交通规则,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一个梯度。师:哪个小组想来补充?生:我们小组想来补充,有几条他们没有说到。师总结: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要时刻牢记。
2.师:还有哪个小组想汇报?
生:我们小组想来汇报一下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师:请你们组到台上来。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展台上展示给大家。生: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形式进行展示。师:老师看到还有很多小组都想上来展示,这样老师想来挑战你们?敢不敢接受?小组抢答,共展示三组。师:各个小组记得标志都很熟练,现在睁大眼睛仔细看,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手势指着大屏幕上的标志,老师对他们轻施魔法,变变课件出示)。师:瞧,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标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生2:我发现都归类了。
总结:指着屏幕,像这样的蓝色的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我们叫它指示标志,像这样的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是警告标志,像这样的禁止车辆、行人交通行为叫做禁令标志。
师:走在马路上,我们要时刻遵从他们的指挥,然而有很多人常常违反交通规则,你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3.师:哪个小组想来汇报最后一个问题。
组1展示文字资料;组2展示图片资料;组3可以让孩子自己搜集一些视频资料,再谈感受可能会更深刻。
师: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见解,我也想补充几点。课件出示:车祸视频、数据资料。师:太多太多的交通事故让人惨不忍睹,让人闻之撕心裂肺。多少家庭因之破碎,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又有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课件播放: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师:这些数字多少触目惊心呀!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使无数的家庭失去了欢乐……
4.作为小学生,我们该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呢?
生1:过马路看信号灯。生2:我们有责任把知道的交通知识宣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凸显学校的润责办学理念。
总结:我们不仅要自己遵守交规,还应该把交通知识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名小小交通宣传员。(板书小小、宣传员)
师:请小组内合作探究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宣传方式,行动吧!课件播放:我当小小宣传员。生开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大约三四分钟)师:哪个小组想上来展示。
生1:我们小组创编的交通警示语,到展台一一展示。
追问:你打算把这些警示语送给谁?(送给家人、司机、提醒路人)
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2:我们小组画了一幅手抄报,我们打算贴在班级文化墙上,让全班的同学都注意交通安全。生3:我们小组写的倡议书。你们小组展示一下吧。生4:我们小组想表演一个小品。(可以是在马路上玩耍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比较好一些)
总结: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宣传了交通安全的知识,都是优秀的交通宣传员。
健康是金,安全是福,出行平平安安。承载了多少亲人的期盼,交通标志时刻给我们温馨的提示,与他们同行,就为自己的出行增添了一份有力的保障。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5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关注交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
2.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现代各种交通工具运输设施的特点、简要发展的过程,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爱护交通设施。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
同学们的家住在学校附近,我家住的比较远,同学们猜猜我是怎么来的?
对,我就是乘坐汽车这种交通运输工具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块聊聊“交通运输”这个话题。
二、指导学生了解古人怎样出行 1.让学生看图,想象古人出行的情况。
2.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了解古代交通工具,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3.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利与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三、说说现代交通工具及发展情况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指名说,别的学生补充。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
提问:飞机是什么时候哪国的谁发明的?火车先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过程?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多少千米以上?现代大型豪华客轮可谓是水上什么?什么交通工具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四、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交通线路 1.铁路交通。
让学生看p68页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小组交流:我们家乡经过的铁路是什么线路?(青藏铁路)2.公路交通。
让学生看中国公路分布图,了解主要公路线路。
小组交流家乡经过的两条主要公路线路。(315公路和109公路)3.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让学生阅读教材p70页,了解我国的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提问:水上交通有什么特点?(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特点)小组内交流:从家乡去北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4.介绍特殊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和传统的运输方式。教师:现在交通运输十分发达,除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这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就是管道运输。用课件展示管道运输,介绍什么是管道运输,应用在哪些方面,并配有管道运输插图。
教师: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主要选择现代的运输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它们在当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东北的狗拉雪撬、江南水乡的摇撸等。感兴趣的同学课下上网查查,还有哪些传统的运输方式在当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认识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谈话: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会带来哪些问题?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参考认识:交通拥挤,尾气污染,江河污染,铁路垃圾,交通事故多,死亡率高。
3.举例说一说你身边由于交通带来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六、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学了交通知识,我可得请大家帮帮老师,今年暑假的时候,我想自助去北京玩几天,我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请大家帮我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去过的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教老师。
我需要提前准备好什么呢?出行时,我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在交流中,又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安全常识)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6篇
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一课 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一、课本内容安排的依据
(一)学生面临的问题
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设施,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可能不能感受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只是局限于日常的几种。其实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本主题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懂得交通工具的重要性,懂得怎样使用交通工具,使学生对交通运输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二)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活动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认识、了解、选择和应用交通运输设施与方式”的内容要求设置的。
二、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第53页为单元页,用几幅照片反映了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
第54页的图片,展现的是坐满旅客的火车车厢和品种齐全的蔬菜水果市场。从车厢里熙熙攘攘的人们根据路途的远近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体现出交通运输在人们出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体会是发达的交通运输使我们可以享用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
第55页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交通运输给家乡的生产带来的变化,丰收的果实运往各地,繁荣了全国市场,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交通工具,家乡的生产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以次体会交通运输对生产的重要性。
第56页的图片通过两幅全国交通示意图反映祖国交通发展的速度,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交通运输在生活中的意义。
第57页的图片,通过对荔枝经过多种运输方式送到我的手中的描述,了解到各种形式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道我们能够吃到新鲜水果来之不易,引导他们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第58页的图片,通过展示旅游景点的照片,对旅行路线设计的活动,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一般来讲交通运输方式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又有各自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几幅祖国名胜的照片,在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59页通过照片展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60页的图片通过介绍詹天佑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情况,以及“人”字 1
型铁轨的发明,在当时弥补了铁路修建史上的空白,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第61页的图片,通过对京九线、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北京西客站的展示,体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让学生体会到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从中体会交通事业的发展。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家乡交通发展的情况,以介绍车站为切入,建议可以用文字方式,也可以用图画或剪贴画的方式。
第62页的图片,通过公路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交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63页展现的是一幅航空路线图,通过学生畅谈乘飞机的感受,了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让学生了解航空事业的发展对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第64页以图配文,通过学生写的短文,了解家乡道路交通的变化,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祖国交通的发展变化。
第65页的图片,启发学生想象未来交通的发展状况,空白处是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天天和我们打交道。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生活离不开交通设施。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连接着你和我,连接着千家万户。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交通运输的各种信息,了解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整体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 3课时。
(二)课前准备
1.建议教师收集有关交通运输工具的图片,以及突出表现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适当补充。
2.建议教师课前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以便心中有数,组织协调教学活动。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四)内容结构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调查交通运输工具使用情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家乡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都有哪些,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交通工具的?
2.为刘小莲设计假期旅游计划活动
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可能是第一次,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不妨让学生选出有代表性的旅游名胜,然后再根据交通线路情况把它们串联起来。是不是很合理不重要,也不要求答案一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有自己独特想法的方案。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 2
示自己的方案,说说自己的特点,对想法独特、构思巧妙可行的方案,大家鼓掌表示鼓励。在旅游中选择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并要求说出恰当的理由。比如去西双版纳,如果从昆明坐汽车,可以沿路浏览风景;如果坐飞机就不能一路欣赏,但是乘坐飞机非常快。乘坐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根据个人的需要以及时间来安排。3.学生自己设计旅行方案
大班社会教案:交通规则要遵守 第7篇
1、识别简单的交通标志,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尝试用动作表现标志所表达的交通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车辆;停车场;交通标志牌;多媒体;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
1、看多媒体。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到附近的马路上许多的交通标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这些是什么交通标志。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交通标志以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交通标志?(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片)
3、我这里还有几个交通标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认一认。
4、游戏:“看谁找的对”
教师说交通标志的名称,请一个幼儿把它找出来。如果幼儿找对了,我们一起表扬他:“你真棒!”
二、情景表演。
交通标志很重要,它能提醒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行人和司机都要看好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来走路和开车。马路上真好有辆小汽车开来了,我们看看司机有没有看好马路边(jy135幼儿教育)的交通标志来开车的。
1、欣赏情景表演。
2、提问:警察叔叔为什么要给他开罚单?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3、小结:是啊,闯红灯真危险,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的交通事故还会危及人的性命。所以,司机在开车时一定要看好马路边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4、那么,我们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幼儿讨论后个别回答)
5、小朋友们知道的交通规则真多。走路开车要靠右边;要看好信号灯;不乱穿马路;过马路要走横道线;等等。总之,不管是行人、司机、骑车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游戏:小司机。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交通标志,知道了很多的交通规则,如果你做小司机,能不能遵守交通规则?好,我们一起来做小司机开车去游玩。
2、听音乐开汽车。(标志:调头、慢行、转弯、红绿灯、禁止按喇叭等)
3、小司机们的本领真大,能看好路边的交通标志开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后,请你们也要提醒自己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也要看好交通标志开车,遵守交通规则,行不行?
四、活动结束。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第8篇
本文利用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2个预测阶段的反馈算法。本文所提出的算法旨在克服交通预测各阶段独立分割带来的问题,以及组合预测[1,2,3,4,5,6,7]模型的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有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对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交通预测理论,为交通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1 交通分布与分配反馈作用分析
交通分布与分配多以道路阻抗为依据,其模型大多建立在道路使用费的基础之上。由于在交通量分配之前只能对道路费用进行大概的估计,所以据此得到的交通分配量必然不准确,并最终影响到预测效果。因此,有必要利用费用这一桥梁,分析和利用交通分布与交通量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建立起反馈机制以修正分布和分配结果。
如图1所示,在交通分布与分配由传统的顺序进行过程中,引入了路段交通流的反馈。利用每次分配得到的路段交通流量转化成对道路使用费用的改变,反馈到交通分布过程中去,得到更准确的分布结果,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交通分配将更符合实际情况。
利用交通分布和分配的反馈关系还可以进行OD反推[2,3,4,5,6,7,8]。路段交通量反推OD一般要求调查的路段数大于或等于OD变量数,这对大型路网是难以做到的,即使能够做到,由于对OD约束过小以致搜索空间过大,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满意解。传统的方法多停留在对交通分配过程的应用上,而实际上交通分布过程也具有很好的信息利用,合理应用可得到更为满意的OD矩阵估计结果。
2 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的反馈算法
2.1 变量定义
考虑一个交通网络G=(N,A)。式中N为网络G的节点集合;A为网络G的路段集合。路段总数为l。NO、ND分别为起点集合和迄点集合,其元素分别为m和n个。实际规划中通常取NO=ND。or为交通出发地r的交通发生量,ds为交通目的地s的交通吸引发生量;qrs为交通出发地r到目的地s的交通量。va、θa、ca(v)分别为路段a的交通流量、通行能力、广义费用函数。定义交通发生向量O=(or)1m,交通吸引向量D=(ds)1n,交通分布矩阵Q=(qrs)mn,路段交通量向量V=(va)1l,路段费用向量C(V)=(ca(va))1l。
2.2 交通分布
交通分布预测模型主要有4类。不同的分布模型都是构建于一定前提条件下,我们把这个前提条件称为分布规则。定义分布规则:在特定的道路网络条件下出发地的发生量O和各目的地的吸引量D与OD交通量分布唯一qrs确定,记为
依据各出发地的发生量O和各目的地的吸引量D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可以获取OD对(r, s)间交通量qrs。在分布规则
通常情况下,采用式(1)计算qrs时需要利用r与s之间的阻抗信息,如r与s之间的最小距离或者最小广义费用。考虑到距离不能确切反映r与s之间的阻抗,因此,建议采用广义费用作为道路利用的阻抗。由于阻抗与路段的交通流量V有直接的关系,式(1)添入阻抗信息后可以描述为
2.3 交通分配
交通量分配就是将已经预测出的OD交通量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地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路段上,求出各路段的交通量。我们定义交通分配规则:在特定的道路网络条件下,给定OD交通量分布qrs,能够把交通量分配到道路网的各路段上去,且分配结果惟一。分配规则记为λ。所有交通分配规则构成的集合为Γ。
在某一固定交通分配规则λ∈Γ下,交通分配与交通分布Q以及路网G的结构有关,可以建立交通分配与交通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果把交通分布的结果代入式(3)得
2.4λ交通分布与分配的反馈算法
实际应用中,通常取路段自由流下的费用作为阻抗,即
设在交通分配规则λ下最优交通分配结果为V*,则有
利用式(5)进行迭代计算就可以得到最优分配V*。交通分布与分配的反馈算法为
Step1 初始化k:=0,置Vk=0,给定迭代精度。
Step2 按照(2)式计算交通分布矩阵
Step3 利用交通分布矩阵Qk计算路段交通量向量Vk+1=λ(G,Qk)。
Step4 收敛判定。如果‖Vk+1-Vk‖<δ,则停止计算,当前交通分布以及交通分配即是最终解;否则,令k:=k+1,转Step2。
3 基于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反馈关系的OD反推
起讫点出行量(OD)是城市交通规划、控制与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本文以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反馈关系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一般规则下的路段交通量推算OD矩阵的遗传算法。该方法有全局搜索、鲁棒性强等优点,并能提供多方案比选。
3.1 路段交通流量推算OD矩阵
由于路段观测交通流量
把式(5)代入式(2),建立如下映射关系:
利用λ(G,O,D)计算得到路段理论交通流量V。可以取路段理论交通流量V与路段实际的交通流量
s.t.
式中:||2为向量的2阶范数算子;Omin、Omax分别为表示交通出发地NO交通发生量的最低估计以及最高估计;Dmin、Dmax分别为表示交通目的地ND交通吸引量的最低估计以及最高估计。需要说明的是,交通发生量O以及交通吸引量D是交通分布模型的输入参数,而交通分布模型并不要求小区吸引量和产生量的总量平衡。我们可以通过交通分布模型计算得到的OD矩阵,并进一步得到一组总量平衡的小区吸引量和产生量。
由于λ(G,O,D,
研究表明,交通发生量O以及交通吸引量D的选取范围对遗传算法的求解效果影响比较大。范围太宽有可能导致搜索区域太大,寻优过程缓慢、求解精度不高。范围太小有可能不包含最优解。因此,可以先确定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用遗传算法进行多次试算,依据每次寻求到的最优解综合确定一个比较精确的范围。
3.2 遗传算法设计
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如算式(7)所示。定义变量:种群大小S,最大代数K,变异概率pm,交叉概率pc
1) 解的编码。
个体编码采用实数向量编码,即以各交通发生地的发生量以及各吸引地的吸引量作为基因进行编码。
2) 初始群体的产生。
初始群体P(0)的个数S可以依据交通出发地的个数m以及目的地的个数n综合确定。一般可以取S∈[m+n,2(m+n)]个。随机产生初始群体P(0)的S个个体,使得每个个体对应的交通发生地(吸引地)的发生量(吸引量)的值以均匀分布落在最小发生量(吸引量)与最大发生量(吸引量)之间。
3) 适应度函数。
由于模型目标函数取值极小,因此,适应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p
4) 遗传操作。
(1)复制。
为了尽可能把好的染色体遗传到下一代,本文把当前代P(k)及其子辈P′(k)中选取最好的S个个体作为下一代P(k+1)。采用该策略的优点在于收敛快,避免不必要的搜索空间[6]。
(2)交叉。
产生一个长度为S的伪随机数序列,用该序列依据交叉概率pc匹配当前群体P(k),期望选出pcS个个体进行交叉。把挑选出来的个体两两配对进行交叉。设配对的个体分别是p1和p2 ,则交叉操作如下:
式中:λ∈(0,1)的随机数;p′1、p′2分别为p1和p2交叉产生的子辈个体。
(3)变异。
从群体P(k)中依据变异概率选取部分染色体进行变异。若群体P(k)的染色体p被选中,则随机选取一个基因位j进行变异,则可以进行如下变异操作:
式中:x
其中:r∈[0,1]的随机数;b是确定非均匀度的参数。
5)终止操作。
当连续s代个体的平均优良性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认为遗传算法收敛。为此,定义收敛精度σ,确定收敛条件:
3.3OD矩阵推算的遗传算法
Step1 初始化。输入道路网G=(N,A),路段观测交通流量
Step2 计算路段费用向量C(
Step3 对个体进行评价,得到每个个体的适应度F′(pki)以及被选择的概率qki。如果k>s,且满足式(8)的收敛条件,算法终止。
Step4 进行选择操作。采用“轮盘赌”的方法从P(k)中随机选择S个个体得到P′(k)。
Step5 交叉操作。依据交叉概率pc从P′(k)中选择个体配对进行交叉,把交叉得到的子辈添加到子辈集合P″(k)中去。
Step6 变异操作。依据变异概率pm,对P′(k)中的个体的基因位进行变异;变异得到的子辈添加到子辈P″(k)中去。
Step7 产生下代。从P(k)和P″(k)中选择
Step8 如果k<K,k:=k+1,转Step3;否则,算法终止。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原始数据及参数的确定
路网由9个节点构成,路网划分为5个小区,小区作用点为1、3、5、7、9如图2所示。设各路段车辆自由流状态下的速度一样,费用函数采用走行时间代替,由BPR函数计算,即ca(v)=ca(0)[1+α(v/θa)β]。式中:α、β为参数,取α=0.15,β=4。交通分布规则
pcu/h
4.2 基于反馈的交通分布与分配
采用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反馈算法可以得到如表4和表5中的交通分布与分配结果。与非反馈条件下的交通分布以及交通分配,在计算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非反馈条件下A区到B区的阻抗小于反馈条件下A区到C区的阻抗,因反馈条件下这种阻抗关系发生了改变,前者大于后者。对于大规模拥挤网络交通分布及分配差异可能会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基于反馈的交通分布与分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思。
pcu/h
4.3 基于遗传算法反推OD表
以表5中反馈条件下的交通分配结果作为路段观测交通量,采用遗传算法推算OD矩阵。先粗略地估计发生量和吸引量的一个较大的范围,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试算20次,选取每次计算的最优解确定发生量O和吸引量D的精确范围,得到表6的结果。依据这一结果,采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如表7中各小区的发生量和吸引量的满意解;同时得到表7中OD矩阵。
实际计算表明,当遗传算法计算到70~90代时,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比反推的OD结果与实际的OD结果,可以发现OD矩阵推算结果十分精确,最大误差控制在2%以内。这说明遗传算法进行OD矩阵反推很有效。当然,实际中可能会由于交通分布规则和分配规则的不合理或者路段交通量观测误差等原因导致OD矩阵反推误差增大。所以,需慎重选择交通分布规则和分配规则。
5 结 论
合理地应用交通分布与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是提高交通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手段。利用这种反馈关系可以采用遗传算法实现路段观测交通流量反推OD矩阵。试验表明,遗传算法以优良的随机搜索性能在OD矩阵反推的计算中能够达到较高的求解精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搜索方法。本文对交通分布与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的研究是基于静态交通流的。尽管,目前对于静态的交通问题在理论上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静态交通流下的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关系的研究是分析动态条件下交通流特性研究的基础。在动态交通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之际,本文的研究工作很有意义,把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的反馈机制引入动态交通预测中去将是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摘要:以道路使用广义费用为出发点,研究交通分布与分配之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基于一般规则(方法)的交通分布与分配的反馈算法,该方法基于道路交通流量最小平方误差估计反推矩阵。并以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为例,对这一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这一算法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快速收敛。
关键词:交通分布与分配,反馈关系,OD反推,遗传算法
参考文献
[1]Evans S P.Derivat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modelfor combining trip distribution and assign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76,10B:37-57
[2]Hazelton M L.Some comments on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estim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3,37A:811-822
[3]Huang H J,Lam H K.Modified Evan's algorithmsfor solving the combining trip distribution and as-signment proble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92,26B:325-37
[4]黄海军.城市交通网络平衡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5]王殿海,杨兆升,雷雨龙.用路段交通量推算O-D量方法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6,9(4):89-94
[6]玄光男,程润伟.遗传算法与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7]喻翔,毛敏,刘建兵.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组合模型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1):75-79
品德与社会交通规则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