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精选4篇)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第1篇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第2篇
理解欧姆定律, 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有关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和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做题之前首先要熟练掌握以下知识:
1.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物理意义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规律?
3.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规律?
欧姆定律中有三个物理量, 这三个量的符号, 单位以及单位的符号是不同的, 对于初二的学生将它们分清楚并加以熟练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本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表格分析法。此法有利于初二学生在刚接触欧姆定律的初步阶段整理思路, 更准确的解题。
例1电阻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后, R1两端所加电压为6V, 如果R1=5Ω, R2=15Ω, 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
表格分析
将已知条件填入相对应的地方, 若同行或同列有两个空都已填写, 那么应该先算另外一个。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 能把所有的未知量都求出来 (表格中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填写的先后顺序) 。最后再将过程补充上。
例2电源电压是36V, 灯泡L1的电阻是20Ω, L2的电阻是60Ω, 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 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
将已知条件填入相对应的地方, 若同行或同列有两个空都已填写, 那么应该先算另外一个。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 能把所有的未知量都求出来 (表格中带括号的数字表示填写的先后顺序) 。最后再将过程补充上。
知识折旧定律等 第3篇
知识折旧定律,指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折旧。白领阶层流行着“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的“知识折旧定律”。更有资料显示,以每年6%到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思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知识折旧”一说从危机感的方面表明了知识储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个人而言,知识储备与知识折旧如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兄弟,知识储备丰厚和不断更新就无需惧怕知识的折旧,而如果知识储备薄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知识折旧之后,个人极易被社会、被时代所淘汰。
漂族老人
“漂族老人”是指那些为了与晚辈们团聚、助子女一臂之力而随子女加入了流动人口行列的异地老年人群体。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城市化的发展,“漂族老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关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10。这些“漂族老人”放弃了家乡熟悉的社交关系,面对陌生的环境,心理上一时无法适应,如果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心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因此,关注“漂族老人”,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异乡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偷听族
“偷听族”指热衷于将生活中无意间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选择其中有意思的内容贴在“偷听论坛”或者“偷听网站”上的人群。这种“偷听”在很多年轻人中间风行。商店、公交站台、医院、人行道、公交车……“偷听”无处不在。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网站,如“偷听北京”、“偷听上海”、“偷听西安”。 这些“偷听族”认为,他们的这种偷听并非单纯字面上的偷听,而只是将随时随地随意听到的一些交谈或闲言碎语真实地记录下来,不渲染,不修饰,保持原汁原味。他们的“偷听”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些热门话题,可谓是一种有趣的大众文化,但是一旦超越了特定的形式,就会有侵犯别人隐私之嫌。
乐商
乐商是“智商”、“情商”、“财商”等之外的另外一种人格特质,代表“掌握有趣的沟通内容和创造令人愉悦的沟通氛围的能力”。它和其他几个“商”似乎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地方,尤其是职场,在职场中做个“有趣”的人也许比做个“有用的人”更有价值。乐商首先在于心态的养成,在于如何对待自己和公司、同事、工作等几大职场要素之间的关系;乐商还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现代社会人们的笑点很高,若是你的话题和行为不够有趣,很难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
活人墓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第4篇
关键词:万有引力,公式,疑难问题
一、万有引力题目常用公式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在地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情况下的公式:mg=,可推得:g=,它可用于题目中隐含重力加速度的问题;GM=gR2可用于题目中G、M未知时代换未知量。
二、万有引力疑难问题
1.万有引力与向心力、重力之间的关系。
(1)物体在地面上
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都是万有引力的分力。
一般认为地球是一个均匀球体,则F引大小不变,随纬度的升高,向心力减小,重力增大;在极点处,向心力变为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在赤道处向心力达到最大。
例1.在赤道上有一物体,质量为100kg。分别求此物体的万有引力、向心力与重力。(地球质量M=61024kg,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地球周期24h,地球半径6370km)
可见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向心力远小于重力,如题目中特别强调极地与赤道上重力大小的差别,此时要考虑到向心力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题目如无特别强调,则认为地面上和地表附近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例2.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它在以5m/s2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则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
A.2倍B.3倍C.4倍D.一半
答案:B
(2)物体在太空中绕地球运动时
物体在太空中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此时已不存在重力,故人造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成失重状态,其视重为0。
例3.行星A和行星B都是均匀球体,A与B的质量比为2∶1, A与B的半径比为1∶2,行星A的卫星a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a,行星B的卫星b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b,两卫星轨道都非常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则它们运动周期比Ta∶Tb为(%%)。
A.1∶4 B.1∶2 C.2∶1 D.4∶1
答案:A
(3)特殊情况
(1) 天体自转很快时的情况(我们主要研究赤道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天体自转很快时(可以是角速度较快,也可以是因为天体半径较大而引起的线速度较快),赤道上物体随天体一起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也较大。因为F引=G+F向,万有引力大小不变,而向心力较大,则重力相对变小。当天体自转达到一定速度时,重力减为零,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赤道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天体自转速度再加快,则万有引力无法提供这么大向心力,天体表面物体会被甩出去,天体就会崩溃。
例4.设想有一宇航员在某行星的极地上着陆时,发现在物体在当地的重力是同一物体在地球上重力的0.01倍,而该行星一昼夜的时间与地球相同,物体在它赤道上时恰好完全失重,若存在这样的星球,它半径R应为多大?
解:设该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有GMm/R2=mg星=0.01mg (1)
物体在星球的赤道上完全失重,则万有引力恰好提供随其自转的向心力,即有GMm/R2=m4π2R/T2 (2)
由 (1) (2) 得R=0.01gT2/4π2,
将g=9.8m/s2, T=24h代入解得:R=1.9107m。
(2) 近地面卫星第一宇宙速度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当卫星在很靠近地面运行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但因为卫星离地面很近,而且万有引力与重力的计算值相差很小,可近似认为向心力等于mg。
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