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词块法教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61

词块法教学范文(精选8篇)

词块法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语言学习,词块学习,英语教学

一、词块的理论和概念

(一) 词块理论。

词块 (Chunks of Language) 理论是由Nattinger和DeCarrico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 他们将人们习惯上认为的短语词汇 (lexical phrases) 定义为长度不等的词块。他们认为词块是约定俗成的, 具备功能的复合物, 比之按语法规则拼装而成的句子, 它们在交际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具有更为明确的习语意义, 有些词块是完全固定的搭配, 而有些则是相对固定而同时具备可供替换的空挡。Lewis (1993) 曾将词块本身作为教学的基础而着重加以研究, 他的主要观点是:一是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二是由于受传统的语法中心的观点的影响, 词汇的作用被误解、忽视;三是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 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这是该教学法基本原则中关键的一条;四是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之一是以词汇为中心, 他强调语言是由具有语法意义的词汇 (Grammaticalised Lexis) 构成的, 而不是由具有词汇意义的语法 (Lexicalized Grammar) 构成的 (Nattinger&DeCarrico, 1992) 。这些具有语法意义的词汇构成了众多的具备意义的词块 (Meaningful Chunks) , 当这些词块集合在一起时, 便能形成连续而连贯的篇章 (Continuous Coherent text) 。

(二) 词块的概念。

词块, 简单地说, 即指词汇短语 ( (lexical Phrase) , 是事先预制好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 这种词汇组合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相对稳定的意思, 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制组块供学习者提取和使用, 由于词块的概念突破了传统的单词、词汇的范围, 且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词汇搭配等的范围, 而是扩大到整个句子 (如look forward to doing, It is reported that…, spend on something/ in doing something, It is…that / who…等) , 甚至语篇 (如First Next, Then, Finally) 的领域, 所以运用词块进行教学将是带动整个英语教学的最佳突破口, 符合现在提倡的整体教学思路。迈克尔·刘易斯 (Lewis , 1993) 认为,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由于以前人们认为语法是语言的基础, 而掌握语法系统是有效交际的先决条件, 因此, 词汇在语言教学中被误解了。Lewis说:“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 而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组成的 (Lewis, l 993 :89) ”。他同时还主张, 任何以意义为中心的课程大纲, 其主要组织原则之一应该是词汇。

二、词块理论下的词汇教学模式探究

(一) 传统词汇教学模式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的教师对课文中生词的教学方法还是与十几年前相仿, 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领读正音——讲解用法——记忆拼写——听写单词 (英文拼音和中文含义) 。

(二) 词块对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果。

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中心地位, 在词汇学习中尤其如此。记忆的功能是在不同的记忆结构中实现的。记忆结构就是心理结构, 它是信息处理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

2.符合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

儿童早期学习母语时, 通常把词块作为模仿、学习和记忆的单位。当儿童使用“这是什么?”时, 他们可能把这四个字当作一个未加分析的单位来记忆和使用。在他们的心理词典中, 这四个字就是一个词条。显然, 他们没有辨认这是一个由四个字构成的语言单位。儿童在反复和成功地使用了某些相同的模式后, 就从中概括出来一些词块 (即词块) 的构造规则, 从而形成了语言能力中的语法能力, 而作为词块的那部分, 则作为整体存储在心理词库中。对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学习使用语言模式的研究, 证明了预制词块是学习语言时, 特别是早期阶段的学习和记忆单位。

三、词块理论下的高中词汇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 设计原则。

传统词汇教学效率低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 1986) , 对某一知识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六个主要类别, 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那么我们如何将词块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呢?Mounraia (2001) 建议采用下列方法:一是用目的语进行大量的精读和泛读、静听和泛听。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识记使用频率高的词块。三是进行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对比与翻译 (词块化翻译, 不是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对译) 。四是复现和循环所学词块以促使学生内化它们。五是学会使用词典和其他参考书, 留意并记录词块, 有意识地识别和记忆表达完整意义的词块。六是依据上下文猜测词块含义。

(二) 词汇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设计了将词块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词汇教学模式, 即:提取积累词块——理解内化词块——运用巩固词块。

(三) 提取积累词块。

提取词块就是获取各类词块素材, 以备在记忆和运用单词进行表达中使用。提取词块是语言输入的过程。提取词块的原则是所选输入词块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符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语境和上下文, 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观察、感知和判断, 进而识别、确定需要留意和提取的词块, 并进行记录, 有助于单词的记忆, 更为以后的应用和巩固做好准备。

1.根据单元话题来构建词块。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时代发展的各类话题, 也包含了大量的与话题有关的词块, 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重要语言输入资源。

2.根据语法知识提取词块。

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 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 (Lewis, l 993) , 这是词块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词块既表语义, 也表结构, 本身就含有语法信息。词块在语言中的频繁出现和语境依附的特征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容易产生形式——语境——功能的联系, 从而以整体形式习得, 以独立单位储存。

3.根据句型来构建词块。

英语经过长期的发展, 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句型, 这些句型由于内部的意义联系, 其中一部分限制着另一部分。人们根据句型结构的要求, 并结合语境, 可以通过句子的一部分记忆起另一部分。可以说, 通过常用句型也能构建词块, 只不过这种词块的信息含量更大罢了。当然, 句型只是提供一个记忆的框架, 并不是具体的记忆单位。因此句型是抽象的词块形式, 它需要通过语境和联想来对这个框架进行填充。句型是语言规律性的一种表现, 掌握句型就能在英语学习和应用中发挥学习者的心智作用。

4.根据语篇结构来提取词块。

在Lewis (1994) 的Lexical Approach中还提到一种词块, 即语篇框架词块 (test frames ) , 这也是我们在阅读理解课文中应该提取出来的词块。因为, 对于这些词块的运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词块中有很多都可以在行文时作为有效的连接过渡。

(四) 理解内化词块。

提取积累词块的最终目的的运用词块, 要实现词块的应用, 首先要帮助学生巩固内化所学词块, 只有把学到的词块知识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之中, 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即内化词块知识。

1.英汉互译。

词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 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 就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 从而避免语言错误, 以及因语言错误引起的尴尬局面, 并使学生敢于并乐意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然而, 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因文化、习惯等因素在意义和表达上并不是一一对应, 对所学的英语词块要通过英汉互译的形式加深意义的理解, 以确保运用时的正确性。

2.缺词填空。

词块是在语篇学习过程中理解语篇时提取出来的, 形成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要把学得的词块的记忆变成长时记忆还应该变换语境, 让学生再认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五) 运用巩固词块。

把所学词块成功地应用到英语表达中 (语言输出) 的重要步骤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块。输入语言、内化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输出语言。应用词块就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 它能够加深学生对输入词块的理解。笔者运用以下方法对词块进行巩固运用。

1.复述课文。

复述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思维训练, 复述需要学生把已学的词块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流畅、清晰地表达出来, 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2.改写课文。

改写课文也是对所学词块知识进行巩固运用的一种方式, 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所学词块。

3.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语言输出的重要表现形式, 对所学的词块是否记住、理解, 有没有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词汇, 可以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检验。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正确使用聚合词、搭配词进行遣词造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检验学生使用句型框架, 谋篇布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程彩玲, 陈荣.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

[3].程著华, 2008, 培养词块学习和运用意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

[4].丁言仁, 戚众.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第2篇

关键词:词块法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教学始终是任何一项教学任务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没有词汇这个基石的存在,英语教学的所有内容往往都会变成“海市蜃楼”,让人无法触及。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词汇教学恰恰是很多教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内容,往往花了很长的时间,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词块法对于英语的词汇教学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种方法的优越性也同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追捧。

一、词块法的基本概述

词块法被提出的第一次时间为1976年,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深入。虽然国内外关于词块法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将其归纳一下,其大致的定义是如下的。词块法指的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在记忆里储存词汇,并且对这些词汇稍加改动的话就会成为预制词块,这些预制词块对于词汇的学习非常有用。

根据词块法的不同,其往往可以被分为几个类型。第一,搭配词。这些搭配词是经过长期使用后而自动形成的一种惯用搭配方式。掌握还一些搭配词后,英语词汇的记忆会变得更加的事半功倍。第二,聚合词。聚合词通常是由几个单词构成,其词语的意思需要学生记住基本词汇后方能掌握。第三,惯用话语。这类词块是一些被人们习惯使用的词汇,其放置在一起就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表达意义。第四,句子引用和框架。这类是一些语句的固定搭配,往往起到引导句子框架的作用。

二、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

(一)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词块法与其他的词汇教学方式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其具有自身独特的应用原则,其主要体现着以下方面。第一,高中英语教师在应用词块法的时候应该始终记得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英语的词汇学习本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对一些词块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对词块的认识更进一步。第二,有了之前教学内容的铺垫后,教师才应该慢慢提升自己的教学难度,让学生按照学到的方法将隐藏在课文中的一些英语词块一一的挑选出来。这种基本的教学原则既能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词块学习方法,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到词块学习的乐趣所在。

(二)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树立正确科学的词块法教学观

要想高中英语词块法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是基本前提之一。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词块教学变得更加的有的放矢。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走出原本机械记忆词汇或者是短语的误区。同时,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积极地去寻找一些词块的存在。学生在找寻中体会到词块学习的快乐所在,并逐渐体会到词块法对于其记忆词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词块法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要讲词块和短语进行互相的混淆。其次,除了一些联系紧密的词块外,英语词汇中还大量存在着一些比较松散的词块。在面对松散词块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进行单词的有效替换,这样既能避免学习中产生的枯燥感,又能让学生对词块的了解变得更加明晰。

2、词块法在英语词汇听说训练上的应用表现

目前,很多的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单个的词汇的意思是能够进行听懂的,但是其一旦组成为了句子,学生就表现出明显的理解能力不足的现象了。这一听力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现象很多都是因为学生对于一些词块的储备量明显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储备,很多成句的意思学生就不会对其的译文进行提取,进而造成相当大的听力障碍。因此,词块法对于高中英语听力的训练非同寻常。在应用词块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将一些常用的词块作为基本的记忆单位,这些比较固定的词块搭配很容易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记忆效果。而掌握了这些之后,学生在听力中以前常常遇到的窘境也就会变得迎刃而解了。同时,词块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有效。很多的中国学生在口语表达词汇中常常喜欢错误的使用一些中式表达,这些表达表面上看上去视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根本不是地道的英语口语。而词块法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对于词汇和短语的储备量,同时,词块法还能让这些被儲存起来的短语或者是词汇变得很是连贯,让口语表达的词汇变得更加“原汁原味”。

3、词块法在英语词汇读、写方面的应用表现

高中英语词块法的应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行发掘文中的一些词块搭配。找到这些词块后,学生可以从模仿开始,逐渐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具体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词块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通过词块法,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且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丽. 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4:121-122.

[2]陈颖.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校园英语,2015,01:131-132.

论英语写作的词块法教学策略 第3篇

1 词块法的先天优势

词块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无可替代的几大优势:

(1) 增强记忆:运用词块法可身感语境, 可一次性记住大量单词, 运用时学生可在记忆库中即取即用, 大大提高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2) 增强语言基础:词块法可使学生在原有习得的基础上扩充, 或是通过句法规则创造性地生成, 它能使得程式不断生成, 这也构成了语言发展的基础。

(3) 克服负迁移的影响:如果学生记忆中没有现成的词块, 就可能出现“中式英语”等不恰当的运用。词块教学则可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单位, 而非停留在孤立的单词上, 这些都有助于使学生的口语和写作水平同趋完善。

(4) 增强语用意识:词块特定的语用功能注重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制约, 从一开始就能使学生自然地把词汇短语同其语用功能联系在一起, 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提高他们外语交际的得体性。

2 词块法教学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 在规定时间内, 用非母语的英语写出一定水准的作文是一大挑战。笔者认为词块法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地道性, 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具有衔接功能的词块还有利于文章意思前后连贯及篇章结构的组织。

笔者注意到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少使用表衔接关系的词块, 结果所写的文章结构松散, 句式单调, 没有连贯性和粘合性。其实文章相邻段落的衔接过渡和结尾都有各自常规的词语显性标示, 这些词块串联起来, 好比是文章的框架。很多词块都可作为有效的连接和过渡, 如:So that, in order to表因果;in a word, in short表总结;for example, such as表举例;in other words, once again表重复等。熟悉词块的形式和用法, 可以加快语篇组织的速度。如记叙文中常用then, before, as soon as, since等;说明文中常用first, to begin with, the next step, finally等;议论文常用first, second, third,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in addition, besides等等。无论撰写何种文体, 对语篇衔接功能的词块掌握得越多, 写作的速度也就越快。

文章内容形形色色, 但通常由相对稳定的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将常用的开头、结尾、语篇连接词块串联起来, 就使整篇文章成为以一个“词块框架”为主的整体框架。这些词块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化, 将其提供给学生掌握并融会贯通。

3 英语写作的词块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充分发掘词块潜能, 建立以词块教学为纽带的教学法, 是英语写作教学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它能扭转目前英语教学的僵局, 把英语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3.1 培养学生词块意识

(1) 向学生灌输词块理论和词块教学法, 介绍词块在写作中的功能与优势, 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 通过有趣例子的对比,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老手、新手”对应的是“old hand, green hand”;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背诵好的词句, 增加语言的输入, 丰富词块的库存; (4) 将重点词汇的搭配、固定用法、句型及谚语名言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直接学习; (5) 根据作文类型, 将不同组篇模式及不同功能的词块进行归纳并介绍给学生, 助其在写作过程中搭建框架, 使整篇文章成为以“词块框架”为主的整体。总之, 教师有意引导学生注意到词块的组合方式、使用特点及其意义, 培养他们对语块的敏感性。

3.2 教会学生创造性学习

要教会学生“如何学”, 既赖于教师对词块的讲解, 更要教给学生辨别词块的能力,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区分词块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利用可变部分造句。教师还应通过词块造句、翻译、改错、填空整合语篇、提供框架及有用的词块进行写作等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词块意识, 并使整体输入的词块在反复运用后变成学生的“自然语言”, 在输出时做到快速方便、准确流利。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词块的理解, 还可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提高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地道性。

3.3 训练学生语篇理解生成意识

按照话题或语用功能训练, 强调对词块的熟练运用, 同时训练学生的连续表述能力。教师先按照话题和语用功能分开训练, 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词块, 打下必要的基础, 然后再创造语境, 综合练习。对应到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所学词块写文章, 根据文体选用适当的词块组织语篇的“起、承、转、合”。总之, 词块的语法特征和语用功能有利于语法学习和交际活动的自然, 使学生既能学到语法知识, 又能投入交际活动, 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协调发展。

进行词块是语篇功能和语篇意义的结合。要想正确理解或生成语篇, 必须掌握这些固定、半固定词块。从教学的角度来看, 词块理论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 如果能够很好地与学科特点结合, 更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达此目的, 教师可采用语篇整合的训练方式。学生既可以练习词块的运用, 又可了解英语语篇特点,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避免用词不当或搭配不当的错误, 提高语篇理解生成的感性认识, 从而为正确使用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敏.词块在初中英语中的作用和地位[J].考试周刊, 2011 (14)

[2]魏华.“词块”学习与英语写作[J].考试 (高考英语版) , 2011 (01)

词块法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 词块 词块法

一、引言

商务英语写作是涉外商务活动中重要的交流途径。业务往来信函,商务报告,备忘等都属于此范畴。商务英语写作专业性强,在词汇、句法及篇章结构方面都有特定的格式和要求。为此,商务英语教师应探讨一种适合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尝试把Lewis倡导的词块法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词块法契合商务英语写作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词块法概述

随着近些年语料库在英语语言研究中的应用,词块概念日渐受到重视。Albenberg在语料库统计时发现,英语本族语者80%的口语由各种“词的组合”构成(Albenberg,1998);中国学者杨玉晨也指出,自然话语中90%的用语是由半固定“板块”结构来实现的(杨玉晨,1999)。20世纪90年代,Michael Lewis先后出版了The Lexical Approach和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两本著作,系统地提出了词块法,使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在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之外,开始关注词块这一语言单位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词块的定义

Lewis提出,词块是处于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和语法之间的一个语言单位,是“语法化的词汇(grammaticalized lexis)”(1993:vii)。他认为lexis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但lexis不仅是单词,还包括各种不同的多词词块。这些多词词块是由一定语法规则联系起来的多个单词,符合语法规则并表示一定的意义;相互组合,可产生连贯的语篇(Lewis, 1997:7)。简言之,词块是一个具有一定语法结构,表达一定意义的多词语言单位,如by the way。

2.词块的分类

由于词块是长度不等的多词语言单位,Lewis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把词块分为四大类:

1)单词及短语(words and polywords),即传统意义上的“词汇”。words就是词典上黑体字排印的词条,如guideline;polywords是指由两个及以上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如by the way。除了中间有空格,固定短语的功能和单词很接近,既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任意替换其中的单词,by the way 既不是这三个单词意义的总合,也不能用by the road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2)搭配(collocations) 搭配的单词可以拆开使用,只是成对出现的频率很高。如rancid几乎毫无例外地用来修饰butter。因此,Lewis把搭配定义成“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单词组合”。

3)惯用话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指的是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既可以是完整的句子,如问候语Good morning,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开头,如I'm afraid…,或是习语,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惯用话语主要是口头用语。

4)句子框架及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heads)这类词块也是形式和功能固定或半固定的单词组合,但仅指书面用语,通常作为篇章组织的手段,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

3.词块法及其基本原则

Lewis的词块法倡导把词块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他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时,不是临时根据语法规则和所需词汇构建新的语句,而是大量使用一些预制的具有固定结构和特定意义的词块。这些词块作为整体储存在大脑中,需要时作为整体被提取,相互组合便产生连贯的语篇。语言正是由这些语法化的词汇群组成 (Lewis,1993:89-95)。“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是Lewis词汇法最基本的原则。

三、商务英语写作特点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由于商务英语写作覆盖面广,涵盖业务往来信函,备忘,销售信等,且各有特点,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选取外贸业务往来中的商务英语函电进行讨论。

1.词汇

商务英语函电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大量专业词汇的使用上,如irrevocable and confirmed L/C(保兑不可撤销信用证),proforma invoice (形式发票)。这些专业词汇形式和意义较固定,常被当作一个词使用。

其次,特定的语境有其特定的词汇群。如documentary collection(跟单托收), D/P(付款交单), D/A(承兑交单) 等词汇多出现在支付货款信函中;shipping instructions (装船通知), bill of lading (提单)等词汇多见于装运业务信函中。

再次,有些词汇在商务英语语域中有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如under separate cover (另行封寄),cut the profit margin to the limit (把利润降到最低)。

2.句法

商务英语函电多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很少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业务往来信函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或描述商品特点,或提出业务要求,或敦促对方作出反应。要达到上述目的,一般采用陈述句和祈使句。

其次,句式直白,语法简单,很少使用修辞手段。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务环境中,商务英语函电形成了目的明确、表述明确的简约型文体特征,尽量避免修辞,以免产生歧义,节约双方时间。

第三,商务英语函电多使用相对固定的句式。在长期的商务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言简意赅的句式表达,如表达负面信息时经常采用We regret to say that…或者We are sorry that…等句式; Please quote us the lowest price of…for…则是要求对方报价的一个典型句型。

3.篇章结构

商务英语函电篇章结构短小精悍,内部结构安排上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且逻辑严密,意义连贯。一封商务信函包括信头、日期、封内地址、正文、结尾敬语等部分,有时还包含编号、标题等其它部分;正文是传递信息的主体,包括开头句、正文和结尾句。每部分都有其功能:开头句往往提及前一封信函,或感谢或遗憾,或开门见山地提出本函主旨;正文处理业务,内容较为简单时使用一个段落,内容较多时设置多个段落,每段一个话题;结尾句提出希望或祝愿。如报盘信开头句表达对对方询盘的感谢,或告知本方现有商品的大致信息;正文提出交易条件,发盘有效期及约束条件;结尾句往往是促销句,激励对方早日订货。

四、词块法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实验

商务英语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不同于强调语法和词汇的传统英语教学,在商务英语语境下出现的大量约定俗成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是以词块为单位而存在的。因此,笔者尝试把词块法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并开展了一项教学实验来研究词块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1.实验过程

笔者在两个商务英语专业的平行班中开展了为期8周的教学实验。A班54人随机定为实验组,B班57人为对照组。两班学生在本学科上都是零起点。教材为高教出版社的《商务英语函电》(第二版)。教学内容为第三单元询盘和报盘,第四单元还盘。

在实验组的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强调词块的学习和记忆,基本不提语法。首先,在样信中划出词块,如In reply, we regret to say that your prices are out of line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level.是还盘样信中的一个句子。教师划出其中的四个词块,并作简单的中文解释和功能介绍:In reply,此复,用以引起下文,提出我方观点;we regret to say that,很遗憾,用于表示遗憾的句子开头。其次,以词块为单位练习英汉互译,并进一步练习词块与词块的组合。如在练习了be out of line with(与……不一致)和the current market level(当前市价)后,把这两个词块进一步组合成be out of line with the current market level,但并不要求完成整个句子。此外,配套练习也主要选取以词块为单位的填空或翻译。

对照组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材中明显出现要求记忆的固定搭配,如proforma invoice (形式发票),教师不主动提供词块,如,在要求实验组学生对reduce your limit by 6%做整体记忆的同时,只要求对照组学生根据词汇表记忆单词limit(价格)限度,同时介绍介词by 用来引导表示幅度的6%。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句子结构,语法讲解,单词和部分专有名词的记忆。

两个单元学习结束后,两个班级分别进行测试。试卷由三个模块组成:词块英汉互译、句子英汉互译及信函写作,其中前两个模块又包括英译汉、汉译英两个题型。词块英汉互译共20题,每题1分,英译汉,汉译英各10分,总分20分;句子翻译共10题,每题5分,英译汉,汉译英各5句,总分50分;写作一题,30分。考试结束后,由一位商务英语函电专业老师对试卷进行评分。

2.实验结果

由于两个班级的人数不一致,本次测试的结果以班级平均分的形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A班三个题型的得分都明显高于B班,其中句子翻译部分两班的差距尤为明显。

另外,从答题的情况来看,词块翻译及句子翻译的差距主要来自汉译英部分,英译汉部分两个班级差别不大。

3.结果分析及教学启示

从本次教学实验的结果来看,词块法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实验组学生无论从词块的掌握,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以及信函写作质量上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笔者通过本次实验得到如下启示:

1)重新认识英语语言本质,培养学生词块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词汇/语法两分法的局限性,意识到词块,这一形式和功能的合成体才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就像建筑中的预制板块,词块应该被整体地存储和提取使用,如subject to prior sale (以货物为出售为准),应该被当作一个词来记忆,其形式不能改变,其功能是报盘的约束条件。之后,教师应该把词块意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样信时以词块为单位进行学习,获得一定量的词块输入,为以后以词块为单位的输出打下基础。

2)转变词块就是固定词组的狭隘观念,加强句子框架和句头的习得。在句子汉译英翻译测试中,很大的一个失分点在于不知道如何搭好句子框架。如在翻译“早日复函,不胜感激”时,近80%的对照组学生不会使用something will be appreciated 这一句子框架,因此出现了We are appreciated your early reply.等各种错译,而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已习得了这一句子框架,均能译出 Your early reply will be appreciated.的正确形式。

3)遵循遗忘规律,及时巩固新学词块。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并且特定的语境使用特定的词汇群是商务英语的一大特点。在学习了还盘信函后,许多实验组学生遗忘了前一询盘/报盘单元中习得的词块;并且初次接触的如“大量订货”等专业词块遗忘发生得也较快,导致在英汉互译部分,尽管所有的词块都在课堂上操练过,也仍然出现了较多的失分。

4)词块教学为主体,仍需加强单词和语法。在实验组学生的答题中,出现了词块内部的错误,如at you requested或拼写错误。这些错误提醒笔者,在保证词块学习为主体的同时,仍要加强单词和语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基础语法知识,如词性,介词的使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块中的语法构成,更准确地运用词块。

5)加强词块的组块练习。词块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要完成写作任务还需要组块成句,组句成篇的过程。如何把预制板块搭建成流畅地道的成品需要有词块的组块技巧。如在翻译“如你方能把价格下降4%,我们有可能成交。”这一句子时,怎样安排好If you did…, we might do…, come to terms, reduce your limit by…,就是一个词块组块的过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词块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次尝试的初步成功为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词块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或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仍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Albenberg, B. (1998). On the Phraseology of Spoken English: The Evidence of Recurrent Word-combinations [A]. In Cowie, A.P.(ed.). Phraseology: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J. (1975). The Phrasal Lexicon [A]. In R. Shank & B.L. Nash-Webb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 Cambridge, MA: Bolt Beranek & Newman

Lewis, Michael. (1993). The Lexical Approach. London: LTP

Lewis, Michael (1997).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London: LTP

词块法教学 第5篇

一、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时间有限。

由于艺术生要提前进行专业考试,高三上学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专业,文化课学习时间较少。下学期专业考试结束后,离六月份高考文化课考试仅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广大高三英语教师极为关注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既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得有大量综合练习题的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应对高考。

(二)学生词汇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抱怨生单词太多记不住,而且容易遗忘。有的学生记住了单词或短语的汉语意思及拼写,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词。除此之外,这批学习艺术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非常有限,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强化。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词汇的学习只是暂时的,没有长期性,长此以往,学习效果就不明显。这种情况长期进行下去就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十分枯燥、无趣,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动力。

(三)教师对词汇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调查表明,大多数讲授高三艺术生的教师不重视专门的词汇教学。由于时间有限,他们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于专门的词汇教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对着每单元的单词表进行领读,学生掌握发音、了解汉语意思。有的老师会讲解单词的基本用法或是举例,有的老师仅仅是领读,他们认为应该把时间用在高考综合题的训练上,大搞题海战术。殊不知,这样薄弱的词汇教学只能让学生的学习进度变慢,影响教学效率。

二、应用词块法改进词汇教学

从高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教师在讲授学生单词时能多花点心思,运用更有效的方式并帮助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就会少些痛苦多些快乐,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根据高中艺术生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采取多种方式的词汇教学策略及复习方式。结合多年的艺术生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词块法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一)抓“纲”务“本”。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既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单词,还要针对平时学习材料中出现的高频单词进行集中记忆,并加以运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学案导学的方式,提前把准备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或自习时间对重点词汇进行扫描,找出薄弱之处。这样教师在上课期间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讲解和教学。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重难点突出,不但可以为课堂节约大量时间,同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运用词块教学法。

在英语自然话语中,有80%的表达是由各类板块结构组成的。所谓词块,就是以固定或半固定预制模块形式存在于人类大脑词汇记忆库中的,被人们在实际言语行为中频繁使用的,在语义、语用、语言认知和话语结构等方面具有特定语言生成能力的多词组合。词块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单词和多词词块,如method(方法),in other words(换句话说)等单词和固定组合。②习惯搭配,如consist of(由……组成),compared with(与……相比)等。③惯用句型,如How are you doing?(近来如何?)What do you think...?(你认为……怎样?)等。④句子框架,如It’s said that...(据说)The busier my mom gets,the happier she is.(我妈妈越忙就越高兴)等书面句型。

词块法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英语词块理论来指导教学,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词汇的语用、语境和语篇意义,指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及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词块,从而达到掌握更多词汇的目的。若要实现此目标,就要把词块作为词汇教学的最小单位,让词块输入成为词汇教学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词块学习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从简单的识记到灵活运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词块。由于高中英语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艺术生的备考时间更短,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扩展课堂空间,有效引导学生组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词块。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扩展学生词汇学习的内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运用学习的这些词汇,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词汇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学生积极运用词块理论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词块组句,巩固强化。

在英语中,每一个单词都有不同的含义。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并掌握其用法在短时间内是远远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将需要掌握的单词组成词块,然后把词块分类,在掌握词块的基础上理解单词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中的单词虽然是固定的,但它们可以组成不同含义的词块,这样的词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例如put,可以构成put on(穿上、戴上;上演等)、put out(熄灭、广播、出版等)、put up(建造、搭起、张贴、为……提供膳宿等)、put up with(忍耐、容忍等)等常见语块。我们把类似这样的单词组成词块并加以记忆,就会简单很多,也会扩充我们的词汇量。组成词块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词块组句来帮助记忆。在语境中学习、理解并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掌握英语的学习方式。例如我们把前面所列举的词块可以组成下列句子:

1. She put on her hat and coat on.

2. We put the fire out.

3. I’m afraid I can’t put you up;you will have to go to a hotel.

4. Mary can’t put up with the noise in the factory.

三、结语

运用词块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等综合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词块教学法不仅对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果学生的词汇记忆压力减轻了,随之他们的自信心就会提高,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就会增强。

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主体,首先自己要转变意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词块学习意识。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置身于英语文化情境中,给学生呈现更多、更地道的词块素材。在教学中加大词块练习力度,让学生通过练习、实践来巩固词块的学习,从而实现词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斌.论述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教学,2015(12):66.

[2]贾保方.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2):74-76.

词块法教学 第6篇

一、词块法的介绍

词块法的定义:词块法是指以整体形式存储的一串词,可稍微改动作为预制组块,供学生使用。它是生活交际中出现的频率高于单词的现象,并融合了语义、语境、语法的优势,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

词块法的分类:1.搭配词,词项长期使用后形成的“同现关系”,词项之间可能出现预示自己搭档的结构,搭配自然语言中经常出现的组合,学习这些结构是自然、准确表达英语的基础。2.聚合词,指大于一个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特点是成分不变,语义不能根据短语中的单词意思推断出来,而是需要学生熟记基本词汇。3.惯用话语,指形式半固定或固定,具有固定语用作用的单词组合。4.句子引用和框架,指提供句子框架的引语、词汇短语等。

词块法的重要性。英语中大部分话语是根据词块法实现的,词块是基本的语言单位,研究表明,说英语的国家在日常交际中,都使用大量的词块,他们之所以能熟记完整的短语、句子、分句,主要原因如下。1.在生活中,存在人们熟悉的语言行为和概念,他们都是由词块表现出来的。2.由于词块是预先制定的,使用者可以轻易的找出他们。3.因为词块的简单容易,使用者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去组合单词,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想表达方面。4.由于使用大量预制词块,所以输出的语言更加纯正、地道。

二、词汇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高中英语的词汇学习主要是老师的讲解,而教师讲解词汇的通常做法是:领读词汇、给出词义、举例说明、介绍词组,这种对词汇的讲解方法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忽略了单词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义项对应的语句特征和语体,导致学生书面表达或口头交流时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以致频频出错。

2 . 学生的学习和应用相脱节。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普及下,学生逐渐感觉到新课程的词汇量和难度都有大幅度提升,于是很多学生疯狂的背诵词汇表,却忽视了常用表达、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知识。这种机械的学习记忆方法,割裂了文章和单词的联系,学生记忆的单词都是死板的、孤立的,导致学生张口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落笔又漏洞百出,词汇应用始终得不到提高。

三、词块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掌握。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短语和单词,这种脱离实际的背诵经常是背得快忘得更快,就算被记住也不会应用。如果通过课文的背诵来记忆单词,虽然有语境条件,但是也有很多陌生的单词分散在文章中,同样不是好的记忆方法,而词块法的应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绝大部分的固定句式、谚语、短语等结构中单词的用法和他们平时的用法是不相同的,学生既要记住他们的整体句式,又要掌握特殊的搭配,这种搭配方式很多都是古代词语用法的遗留,它们凝聚着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这种固定形式不能用逐词翻译表达意思,往往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方面,只有把它掌握学习好,学生才能说出纯正的英语。

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对词块的记忆,词块中涵盖的习惯用法和语法结构会成为随时可以提取的、固定的模块记忆在学生的大脑中,英语的独特文化和思维方式可以内化成学生固有的模块,通过不断地积累,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英语思维。

3.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听说读写译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词块教学法能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听这项技能为例,在课堂上学生能听懂单词,却不理解句子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学生并没有建立起词块意识。在英语表达时,就算不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也没关系,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了英语词法模块,词语之间的搭配已经形成联系,当这个单词出现时,和它搭配的词就会处于激活状态[4],缩短了理解时间,这就是词块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短语和单词的记忆理解,在造句时,把词短语作为组织单位。如果学生掌握了大量词块,在听说读写译时,对词块的敏感度会大大提高,对理解的正确性和速度有很大的帮助。即使有些词从来没有接触过,也不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四、词块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词块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在运用词块法教学时,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教学。老师在对课文讲解时,可以预先对词块作出总结,使学生对词块有全面的认识,再介绍词块的概念、分类等,慢慢的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词块,老师再简单的指导补充,这样把教师讲解变成学生自学,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根据词块的频率和实用性进行划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并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和阅读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总之,在教学中要坚持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2.词块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教师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其跳出记忆短语和单词的误区,帮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词块,帮助他们正确记忆,要特别注意把短语和词块分别开来,一方面知识点不能太泛泛,增加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不能太过于狭窄,影响教学效果。对于相对松散的词块,学生可以进行单词替换,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词块结构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2)词块法在听、说方面的应用。针对学生听力过程中,能懂单词意思,却不能理解整句话的情况,表明学生的词块储备不足,无法及时进行提取,在听力中,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结构的原因也是如此。词块法教学把词块作为基本的记忆单位,无论词块的内部结构还是长度都很容易记忆和理解,由词块组成的结构,更加容易提取,加快了学生听力的准确度。在说这一方面来看,词块教学能提高语言输出的效率和精准性,尤其是一些固定语言表述和习语部分,学生在英语表述时经常出现汉语式英语,原因就是大脑中只存储了短语和单词,在表达中把这些短语和单词组装起来,却不知道这种意思要用固定的语法来表达。

(3)词块在读、写方面的应用。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找出课本中的词块,并根据文章的例子,进行造句,慢慢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阅读速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词块法对高中英语写作的应用 第7篇

本研究旨在和大家分享词块的相关概念、词块的优势和词块法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的具体实施步骤。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 此方法的确对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词块的定义

Becker (1975) 最早提出“预制词块” (prefabricated) 的概念, 他认为以固定或半固定的形式出现的最小单位是词块, 它是语言组成的最小单位。它集功能和形式于一体, 有双重特征。Becker认为预先储存在大脑中的词块形式比较固定, 这就为学习者使用提供了方便。因为学习者可以从大脑中提取信息, 也就是词块, 而不是整合所获取的信息, 进行重新加工, 再加以利用。

在国内, 关于词块的研究文献表明, 人们对词块的认识存在术语不一、核心概念界定不一致的问题 (许家金, 许宗瑞2007) 。尽管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 语言学家给予词块不同的解释, 然而对于词块的共同特征都赞同以下几点:

(1) 记忆预制

(2) 多词组合

(3) 形式固定

(4) 高频出现

正是词块的这些特点给语言者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学习者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大量的高频词块, 因为这些词块在大脑中是预制的, 并且形式相对固定。它们在自然语言中占到90%的比例, 学习者更容易掌握, 使用起来更便捷。同时, 也确保了学习者能像本族语者一样达到语言输出快速、流利和地道的程度。

2. 词块的优势

(1) 词块教学符合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深浅决定了人们对事物记忆的深刻与否。词块是根据不同语境从记忆中提取生成的, 首选提供的是语言语境即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学习者根据不同语境适时选取词块, 从而习得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 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处理, 最终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2) 词块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篇章总体的控制能力。

语块是语篇功能和语篇意义的结合, 要想正确地理解或生成语篇, 必须掌握一些语言结构。地道的英语语篇, 开头往往以主题句点明主题, 其后各段落围绕主题展开, 先陈述中心大意, 后分点论证说明。语句间靠一种内在的、隐藏的句法或逻辑词块互相衔接。如表示转折关系的、表示列举的、表示原因和结果的词块等。运用这些词块能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 使文章衔接自然, 结构完整, 层次清晰, 整体性强, 因为它们给学生构建了一定的框架, 使学生知道怎么写、写什么, 从而愉悦地进行英语写作。

(3) 词块教学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写作的准确性、地道性和流利性。

词块学习法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学生在记忆中存储固定或半固定的词块, 随时提取生成无数语义群, 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语法内化吸收, 有效整合词块和语法, 自然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使表达自然得体。

3. 词块法在英语写作的具体实施步骤

(1) 筛选和讨论词块。

每学完一单元, 让学生从学习材料中挑出学过的习惯用语、多次词汇、短语限制语、句型框架等。这样积累词块的学习形成一种习惯, 为英语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词块练习。

进行词块互译、词块改错、词块辨析、词块归类与背诵的专项练习。

词块互译练习其实就是英汉互译, 但在练习的选材上需要教师多下工夫, 力争做到有的放矢。词块改错和词块辨析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 使学生正确使用词块。词块改错较词块互译的难度大, 材料来源是学生常常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搭配、句式、汉语式句子等。这类题的设置, 加深了学生对常常出现的错误的记忆, 起到警示作用, 避免在以后的写作中再次误用。最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的话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在英语写作中, 能够使用一些和此类话题有关的词块是必要的。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备有词块手册, 把平时积累的词块归类记在词块手册上, 方便携带以加强背诵, 使其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方便利用。如:与学校生活有关的词块、与师生关系有关的词块、与课外活动有关的词块、与人际交流有关的词块、与健康状况有关的词块等。积累这些词块, 能够使学生得心应手地进行英语写作。

(3) 运用词块。

在学生储备了大量的词块及重要的句式后, 笔者鼓励他们将所学的词块恰当地运用于写作中, 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4) 作文修订及范文背诵。

词块法教学 第8篇

高中语法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语法新授项目的学习理解阶段;二是归纳巩固高考核心语法项目的复习阶段;三是转化语法知识为语法运用能力的生成阶段。如何教才能优化语法复习教学, 将语法知识转变为语法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是广大英语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目前的高三语法复习方式主要为教师反复讲解规则, 学生被动消极地机械操练, 大量进行语法单句练习和专项练习, 这种沉闷枯燥的教学方式和复习方式直接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课堂缺乏动态生成, 语言综合技能无法有效提高, 继而导致高三英语复习进入僵化或高原期。

近年来, 词块理论逐渐成为教学法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词块是语法和词汇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语法化的词汇”[1], 因此词块被视为理想的语法教学单位。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 它所具有的语法特征和语用功能, 把语法学习和交际活动结合在一起, 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将词块理论应用于语法复习中, 能扭转当前英语教学语言规则与形式意义分离的僵局, 打破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的僵局。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活化语法复习策略, 主动地探究并内化语法规则, 建构知识网络, 快速准确地提取词块进行输出, 从而有效提高语法能力和语言综合技能。因此, 组织以词块为纽带的语法复习教学, 能引导学生回归语法学习的本源, 为有效提高高三英语复习的整体质量奠定基础。

二、词块理论概述

(一) 词块的定义与分类

词块是以固定或半固定预置模块形式存在于人类大脑词汇记忆库中的, 被人们在实际言语行为中频繁使用的, 在语义、语用、语言认知和话语结构等方面具有特定语言生成能力的多词组合。Nattinger和De Carrico (1992) 把词块分为四类: (1) 聚合词语, 如:by and large。 (2) 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如:How do you do? (3) 限制性结构短语, 如:the______er, the______er。 (4) 句子构造型短语, 如:not only X, but also Y。

(二) 词块在高三英语语法复习中的作用

以词块为高三英语语法复习的基本单位, 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词块内部包含的隐性语法结构的内在规律, 提高对复杂语言现象的归纳、分析和解释能力;有利于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避免按语言规则临时构造句子而出现的结构、词汇搭配、语用等方面的错误, 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2];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语篇的衔接、连贯手段, 以及基本的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语篇运用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记忆负荷, 有效提高语言资源信息处理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另外, 词块为高三学生构建语法知识块提供了有效帮助, 学生在系统有序的复习中激活了已有语法图式, 在输入、内化提取和输出词块的过程中促进了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以词块为核心, 活化语法复习的策略

(一) 专题语法复习课动态化

【总体思路】教师通过话题导入引导学生激活原有图式, 探究、归纳词块共性规律, 并分析、比较同一语法项目内分支项目间词块形式、意义和用法的区别。通过高考语篇的展示, 凸显高频考点中的词块, 促进学生对该语法项目的深度学习。同时, 由于从语言的“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需要经历“自动化” (即让学生做各种形式的词块练习) , 从“程序性知识”到“运用能力”需要经历“重构”[3] (即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词块) , 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提供语篇, 将语法词块复习融入交际活动中, 进行不同形式的操练内化和输出词块。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法词块静态组织结构的探究过渡到动态交际能力的生成,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意识都动起来或不自觉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虚拟语气”专题复习课

1. 在实例话题中激活词块

授课时, 美国大选刚过, 教师以此热点新闻为背景, 以自己虽与奥巴马夫人有同样的英文名Michelle, 却无缘成为美国第一夫人为切入点, 轻松幽默地导入本课话题:Michelle Obama和她的演讲。在话题展开的过程中, 以填空、翻译、替换等形式, 逐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词块图式, 并逐项归纳虚拟语气基本结构。现以非真实条件句中的三种典型词块为例:

If I___ (be) Michelle Obama, I___ (be) the First Lady. (were;would be)

If Michelle Obama___ (not support) Obama firmly, possibly Obama___ (lose) the election. (hadn’t supported;would have lost)

She made people believe if they___ (fail) to vote for Obama, they___ (not make) their voice heard. (should fail;would not make)

2. 在合作探究中归纳词块

观察—发现—比较—归纳式的认知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 使他们逐步构建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在学生大脑中相应的词块图式被激活后, 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活动互相合作探究, 绘制虚拟语气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相应的词块信息遵循一定的线索被有序地组织成块。如某一小组的归纳成果:

3. 在高考语篇中深化词块

教师设计高考链接板块, 以高考真题中的语篇为依托,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虚拟语气的形式、意义与用法,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相应的策略。

Trick 1:Implication in dialogue (2011江苏高考)

———I left my handbag on the train, but luckily someone gave it to a railway official.

———How unbelievable to get it back!I mean, someone___it.

A.will have stolen

B.might have stolen

C.should have stolen

D.must have stolen

围绕此对话语篇, 学生展开讨论, 答案众说纷纭。此时教师介入, 引导学生从关键词luckily和unbelievable入手, 通过词块替换:I mean, if I had not been so lucky, someone might have stolen my wallet.自然引出正确答案B。归纳出策略: (1) 关注语境中表示说话人情感、态度的关键词; (2) 用词块替换或补充的形式剖析句子意义。

4. 在活动中巩固词块

教师分别呈现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照片, 以My story为话题设计一个语篇, 学生在与教师的采访交流中, 对语篇进行填空并在目标词块出现处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说出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然后教师设计学生互相之间的采访活动,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使用了目标词块, 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了词块知识, 活化为语法能力。语篇如下:

When I was only 3, I got a very serious disease.If my parents___me to hospital, I___died or become a fool.But I was lucky;the fate favored me.___the expert from No.2 Hospital, I would not stand here today.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s inspired by a very motivational priest.She spoke English as if she___from America.“I wish I___a priest or a writer one day.”However, life didn’t go in my way.I didn’t realize my dream;otherwise I___lucky enough to be your teacher.When I was24, I met an important man in a corridor.In the dim light, a voice from God rang in my ears, “This is your White Horse.”I___by the corridor, I would not have a happy family now.

Now it’s time that you%%%%your story.

(Answers:had not rushed;would have;But for/Without;had come;would become;would not be;Had...not passed;told)

学生输出的不同表达方式如下: (1) Without the expert from No.2 Hospital, I would not stand here today. (2) If it had not been for the expert from No.2 Hospital, I would not stand here today. (3) Had it not been for the expert from No.2 Hospital, I would not stand here today. (4) A doctor from No.2 Hospital saved me, otherwise I would not stand here today.

5. 在写作中输出词块

在本课的末尾, 教师呈现一首小诗:Our life goes on without unreal conditionals./You can regret for the past, but you cannot change it./You can forget your mistake, but you cannot erase it./So cherish every moment that you have now.引发学生共鸣与讨论, 并以Start now为题布置写作练习, 其中使用至少5个包含虚拟语气的词块, 完成对目标语法的输出。教师提供范文如下: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s, we always excuse us by saying:“ (1) If I were that guy, I would do it better.”After doing something wrong, we often regret by thinking:“ (2) If I had been given the chance again, the result could have been great.”Facing too many tasks, we usually comfort ourselves by believing:“ (3) Should I start tomorrow, it would not make any difference.” (4) But reality has taught us that wishes would never be realized but for our practice. (5) I would rather myself focused on today, (6) as is suggested by those wise men that we should live our life to the fullest since life is too short to let it pass us by. (7) So it is time we started right now.

(二) 二轮语法复习动态化

【总体思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语言知识目标九级规定, 学生应逐步接触和了解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 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和解释能力[4]。因此, 在二轮语法复习中, 教师应突破各语法板块之间的界限, 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思维方式, 以意义、功能、结构、高频词为中心点采用聚类、辐射词块等策略, 把具有共性规律的词块聚集成块, 比较异同, 突破难点, 自我建构知识, 优化词块提取方式。在上述过程中, 静态的词块通过不同的路径结成一张动态的网, 激发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意识, 有助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输入和输出的能力[5]。

1. 按照意义聚类

以下不同的词块表达了同样的意义:

It is well known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it作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词块)

As is well known,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定语从句词块)

What is well known is that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主语从句词块)

2. 按照功能聚类

以下不同的词块表达了同样的功能:强调功能:

It is teamwork that makes our class succeed in the art festival.

What makes our class succeed in the art festival is teamwork.

Only through teamwork can we succeed in the art festival.

Teamwork does make our class successful in the art festival.

3. 根据焦点辐射

以语法高频词为焦点进行辐射, 多维度构建词块群。以as一词为例:

(1) He is such a great man as everyone admires. (定语从句) /He is such a great man that everyone admires him. (状语从句)

(2) A is three times as big as B./A is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B. (比较状语从句)

(3) Child as he is, he knows a lot./Though he is a child, he knows a lot./Despite the fact that he is a child, he knows a lot. (让步状语从句)

在摘记归类词块的同时, 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词块在具体语篇中的使用, 可记下例句或对话以方便准确提取。如:

(1) —May I borrow your bike?—With pleasure.

(2) —Can I close the window?—Go ahead.

(3) —Let’s go to the flower show.—Why not?

(三) 语法复习素材动态化

【总体思路】语法的复习素材不应仅局限于静态的语法知识本身, 还应渗透和拓展至阅读写作专项复习、模块课文复习、课外美文赏析等高三英语复习的各个板块中。唯有这样, 才能增加语法词块的复现几率, 让学生在不断动态生成的文本材料中激活、提取、巩固词块知识, 加强学生从语法知识到语法运用能力的转变, 真正促进学生各项技能的全面提高。

1. 渗透阅读文本

模块11 Task板块中有一篇美文success, 其中以where.., they see…的状语从句词块构成三个排比句, 生动地阐述了成功者的特征。Where others see failure, they see possibility.Where others see a lack, they see a surplus.Where others see a closed door, they see an open window.三个排比句读来朗朗上口, 回味无穷, 充分展现了英语语言的美。教师应用这一语篇的连贯策略, 围绕目标词块设计段落翻译练习, 引导学生内化吸收词块。段落翻译后的范文如下:

It is strange that many a person consider being a teacher easy and relaxing.Where others see long holidays, I see busy work.Where others see a good salary, I see selfless devotion.Where others see boredom, I see challenges.As my students are improving themselves with my help, I feel a sense of success.Being the teacher of so many successful students is my biggest success.

2. 作文专题复习课

在一篇以林书豪为话题的作文中, 学生被要求从胜利、天赋、教育、运气四个角度阐述林书豪成功的原因。在初次写作后, 教师发现学生用以表示原因的词块单一、篇章衔接连贯意识薄弱, 因此, 在二次写作过程中, 以头脑风暴形式, 启发学生提取多样的词块修改文章, 提高了语篇的可读性。范例如下:

To begin with, with a talent for playing basketball, Lin is bound to succeed.Besides, as an old saying goes,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Lin is no exception.It is his diligence that makes him stand out among NBA players.What’s more, what sets him apart from other players is education, which plays a key role in motivating him to carry on and making him wiser and more skillful.Last but not least, to some extent, fortune favors Lin.Had Lin not been offered the chance, he would be an ordinary basketball player now.

四、结语

在以词块为媒介的高三英语语法复习中, 教师应培养和加强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 积极探索活化教学和学习策略的方式, 渗透或开发多种语法复习资源, 从而使学生处在一个不断感悟、体会、归纳、应用语言规律的动态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把静态的语法结构组织原则活化为动态的语法运用能力, 从而从根本上全面提高高三英语复习质量。

参考文献

[1]Nattinger, J.&De Carrico, J.1992.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周正钟.语块与基础英语语法教学[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0 (11) :12-14.

[3]陈亭华.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 (英语)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词块法教学范文

词块法教学范文(精选8篇)词块法教学 第1篇关键词:语言学习,词块学习,英语教学一、词块的理论和概念(一) 词块理论。词块 (Chunks of...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