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精选8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1篇
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为全面提高我院学生身体素质,并根据我院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营养学自身的专业需要,现要求2013级全体学生参加功法晨练活动,委托养心社社员予以组织和管理。为保证学生晨练活动有序和稳定地开展,达到支持专业课程的需要,其晨练管理办法如下:
一、晨练时间
从第五至第十五周,每周一、二、三、四、五上午7:00至7:45
二、晨练地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 大学生活动中心
三、晨练对象
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级针灸推拿131、132班,康复治疗131、132班,13级针灸推拿七年制,营养学,养心社新生社员
四、晨练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编排:五禽戏、八段锦
五、晨练管理条例
1.学生参加晨练需准时到达,服从管理,无特殊情况不得迟到、早退、缺席,特殊情况需直接向班主任请假。
2.晨练过程中,应根据自身能力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动作,有伤病等原因造成动作无法完成,应提前向功法教练说明情况。
3.严格执行出勤率考核制度,由各班班长每日进行考勤登记,每周统计出勤情况,将考勤汇总表交至晨练管理委员会。
4.晨练活动无特殊原因缺席率达到30%者,取消本学年所有奖学金、助学金、各项奖励及各项优秀学生评比的资格。无特殊原因缺席率达到50%者,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5.每学期晨练的最后一周,对晨练活动进行期末考核,每位学生须熟练掌握本学期所教授功法的套路动作,具备一定的功法理论知识。
6.每学期期末进行晨练优秀学生评比,出勤率达到85%以上,且考核分数在良好以上的学生,获得评比资格。以晨练总人数的15%设立优秀晨练学生奖,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7.晨练管理委员会委员应经常检查晨练情况,整理学生建议,定期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汇报。
8.设立晨练管理委员会,监督和解释相关条例。
六、特殊情况
与特殊天气、或其他人力不可控因素造成晨练不能开展,有晨练总教练通知各班班长,取消当天晨练活动。
七、晨练管理委员会
委员长:徐斌书记
委员:李瑾、陈昊、邵海鸿、徐勰
八、晨练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解释本管理办法。
九、本管理办法自晨练开始之日起实行。
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3.9.2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2篇
XX学院关于晨读(晨练)、晚自习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井冈山大学《关于规范学生晨读晨练和晚自习管理的暂行办法(试行)》(井大发[2011]2号)文件的精神,为了督促我院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参加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我院班风学风建设。经研究决定自2011年5月15日起开展晨读(晨练)及晚自习活动。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芳
副组长:漆小凤刘莉
成员: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
二、适用对象:非毕业班学生
三、实施方法:
(一)、晨读
1.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早上6:30 —7:10;
2.地点:根据各班所分配的固定教室具体安排
09本一:10 B-00210本一:9-10110本二:9-102 10专一:9–30210专二:6-10310专三:6-104
(二)、晨练
1.时间:每周二、周四:夏季为:6:30—7:10;
冬季为:7:00—7:30;
2.地点:五栋篮球场下面的田径场
3.晨练内容:各班以班为单位先慢跑三圈,剩下的时间由各个班级自行决定(基本为慢跑、篮球、羽毛球、跳绳为主,)如遇下雨晨练改为晨读
(三)、晚自习
1.时间:每周日至周四晚上7:00—9:00
2.晚自习地点:
09本一:10 B-00210本一:9-10110本二:9-102 10专一:9–30210专二:6-10310专三:6-104
四、考勤办法:
1.每日由学生会干部牵头检查,并由各班委推选两名检查人员(各班委可自行制定检查人员安排表),由学生会干部统一安排各检查人员进行班级交叉检查;
2.检查人员必须准时检查,先由学生干部统一发放检查单;
3.各检查人员清点实到人数后上报学生会干部,严格履行其监督职责,并如实将缺席人员上报;
4.检查完后可适当选择个别班级进行抽查,检查是否有同学在检查完后离开自习室。
5.学生会每周一将检查情况上报学生科。
五、纪律要求:
1.晨读(晨练)、晚自习不得迟到、早退、缺席,有违反规定者参照《井冈山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第二十七条违反学习纪律处理。
2.晨读(晨练)、晚自习学生不可无故缺席,请假须
向班主任递交书面申请并获得同意;如要参加校、院等活动,须向检查人员出示有关证明。
3.晨读(晨练)、晚自习非毕业班同学必须在规定地点,毕业班同学可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或寝室(不允许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六、检查评比办法:
1.纪律检查评分以100分为基础分,发现违纪现象,扣除该班级纪检总分,并对违纪个人做出处理。每周统计一次,累计得分以及违纪名单,经院学生会干部核对、院学生会会议通过后上报护理学院;
2.晨读(晨练)、晚自习迟到、早退者每人每次扣0.5分,缺席每人每次扣2分;
3.对请假现象的规定:除病假及公事假外,其他请假现象每人每次扣1分,请假者需出示假条,假条上应有班主任签字,否则为无效假条;
4.晨读(晨练)、晚自习考勤结果将作为班级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XX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3篇
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寝室关系情况调查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生寝室以往均为随机分配决定如何入住,虽然有方便管理、让学生随机接触不同室友、帮助学生锻炼社交能力等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第二临床医学院作为临床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时间安排紧等问题,寝室情况较为和谐,但是部分寝室依然有矛盾存在。为了能够对症下药,在进行寝室方案优化前,首先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对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寝室关系情况的调查,拟发现在同一学院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对寝室关系危害较大的矛盾诱因。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已经不在学校寝室居住的实习生未列入本次调查对象),回收1651份,其中有效问卷1239份。通过统计,其中表示寝室关系非常和谐的有17.6%,表示寝室比较和谐的有33.2%,表示寝室关系一般的有31.7%,表示寝室关系不和谐的有17.5%;在“最可能引发寝室矛盾的诱因”问题中(可复选问题),有65.1%的学生选择了“作息规律”因素,37.1%的学生选择了“生活习惯”因素,7.1%的学生选择了“地域因素”,4.9%的学生选择了“性格因素”,10.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因素”。在座谈中发现,寝室关系非常不和谐的寝室,通常都不是由于某一诱因导致突然打破了寝室内原有的和谐状态,而是由一些小矛盾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难以调和的较大的寝室矛盾;在原本关系和谐的寝室中,和谐的寝室关系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调解作用,在矛盾初现的时候进行调和,但在寝室内小矛盾发生频繁的状态下,原有的和谐关系非常容易被打破。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医学院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生源学生与外省生源学生人数比例大约为3∶1,新生寝室均为四人间。在座谈中发现,以往随机分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老乡抱团”(即老乡形成寝室内小团体)现象,即一个寝室中同一生源地学生超过两人时,寝室中可能会出现人数多的生源地学生形成寝室内小团体,人数少生源地的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若一个寝室四人均为外省生源学生,则容易由于地域文化不适应和相互不认同室友的生活习惯导致寝室内发生摩擦。在和谐的寝室中,寝室基本形成了成文或不成文的“寝室规则”,寝室成员都自觉遵守,作息有序,气氛和谐,一旦寝室成员出现矛盾,其他成员会自觉主动地进行矛盾调解工作。
基于上述的情况,可以考虑将“作息规律”这一因素作为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引起学生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同时应注意生源地学生人数不均带来的寝室问题。所以,笔者在第二临床医学院2015级新生寝室分配方案中,主要通过规避上述两个矛盾诱因,人为创造一个有较高机率产生和谐寝室关系的环境。同时,考虑到新生的交际能力参差不齐,而针对寝室文化建设的活动不多,所以通过参考各类团队建设游戏,设计寝室文化建设方案,帮助寝室成员相互熟悉,建立和谐关系。
二、寝室分配方案与文化建设方案
(一)寝室分配方案
针对调查结果,在制定新生寝室分配方案时,在2015年第二临床医学院本科新生入学宿舍分配中,除优先考虑需要照顾的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外,将作息规律作为重要参考条件之一,同时保证各地域生源学生混住,促进学生的交流,避免由于地域问题难以融入大学生活而被“边缘化”,形成如下寝室分配制度:
1.优先照顾身体残疾或有疾病的学生,按照其要求分配楼层。
2.将入睡时间分为“9∶30-10∶30”、“10∶30-11∶30”、“11∶30以后”三个时间段,所有学生在新生群(学生处已将新生群等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给学生)姓名后备注入睡时间,在分配宿舍时入睡时间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住在同一间寝室。
3.省外生源学生与本省生源学生混住,如省外生源不够分配到全部寝室则本省不同地市生源的学生混住。
4.将学生按入学成绩排名,全院共新生寝室55个,将入学成绩前55名的学生尽量平均在学院的55个新生寝室中。
5.在条件冲突的情况下,以作息习惯—混住制度—成绩的优先顺序调整寝室安排。
(二)寝室文化建设
在寝室分配优化后,在年级中按阶段进行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逐步帮助同寝室的学生促进感情,构建和谐寝室。具体活动如下
1.破冰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增加相互了解,增强成员互动:以班级为单位,按寝室结组进行破冰游戏。
2.增进感情阶段,旨在拉近寝室人际距离,促进学生的沟通与情感联系,推动健康和谐的寝室心理环境生成:组织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所在大学城内进行出游、聚餐、读书等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按寝室上交游记、合影,每月进行分享,以寝室为单位交流本寝室的活动与心得。
三、方案成效
本方案自2015年9月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半年有余,2016年4月,通过对2015级学生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考察本方案的成效。在问卷调查中,有85.1%的新生对寝室关系“非常满意”,12.7%的新生对寝室关系“满意”,有2.2%的新生对寝室关系“不满意”;有82.7%的新生认为寝室关系“非常和谐”,15.2%的新生认为寝室关系“比较和谐”,仅有2.1%的新生认为寝室关系“不和谐”。结合走访与座谈的结合,可以将本方案的成效总结如下:
第一,大大降低了寝室矛盾的发生率。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生的寝室和谐情况好于老生,仅有少数学生认为寝室存在不和谐关系。
第二,将寝室建设向可控方向引导,提高辅导员管理效率。辅导员通过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症结所在,通过减少矛盾诱因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以人为本,帮助医学生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规避最可能影响学生寝室关系的因素,帮助学生建立可能产生和谐寝室关系的环境,让新生尽量平稳地度过适应期,融入大学生活。
第四,发挥和谐寝室心理环境的积极调节作用。在和谐的寝室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化解寝室小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形成“和而不同”的有个性化发展又整体和谐的寝室格局。
第五,营造良好的寝室环境,促进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融洽的寝室关系推动班级和谐气氛的产生,促进班级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积极向上的班风。
四、展望
本方案通过找到学生寝室矛盾产生的较大诱因提高学生的寝室和谐比率,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仍有少数学生认为寝室关系不和谐。同时,在解决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后,个性化的问题如何调和和解决,推进学生寝室管理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是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我们应认识到,在较为普遍的寝室问题解决后依旧尖锐的寝室矛盾大部分是需要辅导员深入了解并进行思想教育才能缓解的。本文旨在提高一种解决寝室问题的办法,但这一做法是否可以推广、如何推广的问题,还有待后续的研究解决。
摘要:寝室管理是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之一,本方案通过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环境中寝室矛盾的主要诱因,重新设计寝室分配制度和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平稳度过大学适应期,促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寝室管理,医学生,辅导员
参考文献
[1]陈虹.大学生寝室和谐心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构建[J].教育评论,2014,(6):94-96.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晨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5-02
大学生晨练是高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大力贯彻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身体体质的报告,是实施与落实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坚持锻炼的要求。在1950年时,我国伟大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也是我国高等院校贯彻的思想之一;从2007年开始,共青团中共中央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商定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切实以增进学生身体素质为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致使晨练项目的开展必不可少;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晨练的效果好可以折射出学生一天好的开始,进而使得他们能够精神焕发,充满精气神,在一天的学习当中能够精神饱满,带动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晨练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锻炼坚强意志的最佳时机。晨练项目的开展对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抵抗力,克服堕性,养成早起晨练良好的终身锻炼习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语学院与政法学院的800名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2010-2014年发表的有关晨练方面学术论文25篇,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前期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 对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语学院与政法学院800名学生以每人发放一份问卷,全院发放800份问卷,统计各院晨练的出勤情况、练习目的与训练内容。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结合实际分析湖北文理学院四个分院学生晨练情况,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为数据统计结果提供参考依据。
逻辑分析法 根据统计结果针对相应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晨练健身运动开展的认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代大学生对晨练的认识度有着不同成度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晨练是一天的开始应该参加早操的晨练,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晨练需要早起影响了个人休息时间,那么湖北文理学院的大学生们又是对晨练报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根据调查得出图1。
(图1) 音乐、美术、外语、政法四院学生对晨练的认识比例(%)
从图1数据可以显示出湖北文理学院音乐、美术、外语、政法四院800名大学生中有51.25%的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有每天愿意赞成去参加晨练的意识。这四院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然而,男生只占 21.75% ,女生确占 29.5% %,比例显示男女生之间的差异不是特别大;但是也有一部分认为不愿意参加晨练的大学生占28.37 % ,男生占12.25%,女生占16.12%;但是仍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总占20.38 %,男生占11.5%%,女生占8.88%,迫于学习的压力,他们当中更多的是去教学楼或者图书馆晨读,去背英语单词,去自行自习,对晨练的意识较薄弱[2]。由此可见,湖北文理学院这四院的800名大学生中大部分有较正确的主观认识并拥有积极的态度认知。
(二)大学生晨练健身运动开展每出勤次数情况调查与分析。
根据走访调查了解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早操出勤情况得出图2
(图2)湖北文理学院晨练每周出勤次数
大学生晨练每周的次数是属于出勤情况的一种,可以加强对出勤率现状的剖析。晨练时间次数从图2的数据显示可以得知;每周参与晨练次数0次的占13.75 %,这充分表明这类大学生的健身锻炼意识薄弱,他们当中有部分同学有着起床困难的习惯,不仅没有起床出早操晨练,而且还延误了早晨第一节课,造成许多迟到的现象,使得学习氛围有所降低,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等体育委员会组织加大宣传力度并且普及体育锻炼健康知识,从而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晨练对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每周参与晨练达到1-2次的占 49.75%,人数相对而言较多,但是晨练次数较少,据调查发现,周一与周五的出勤人数剧减,周一出勤率低在很大程度上时由于周六与周天的假期导致的,在假期中同学们过于娱乐导致身心疲惫致使晚睡造成早起困难;在一周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大学生对自我的约束不够强,开始放任自己,自主管理意识薄弱,从而使得出勤率慢慢降低。有大部分学生即使去运动场上也只是出于学校和学生会干部的监管以及纪律的监控,并没有去进行相应的锻炼 ,从而使得晨练成了一种形式,没有达到任何健身的目的,每天都是出于学校对晨练的要求才去运动场走一圈,表明他们自觉性与积极性不够,使得他们对运动的兴趣不够浓厚,不能正确的坚持锻炼;每周参与晨练3-4次的占23.38 %,人数占取比例少,锻炼次数稍多,不过能够取得一定的锻炼效果,使得他们精神焕发与饱满,并在每天的学习中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但是图2的运动次数数据说明能够每周坚持锻炼的大学生少,需要学校专业的体育教师或在校专业体育生对其进行正确的体育观指导,使得他们形成一种长久并且终身科学锻炼的好习惯;由于湖北文理学院晨练实行的是刷卡制度;除此之外,这里面却存在另一种现象,有不起早床的学生让同学帮忙代刷,这样他们也被列入了出勤次数以内,但他们却没得到真正的锻炼,这种现象应该被予以杜绝,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等学生会组织工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3],起到真正的监控作用,而不是形式上的巨人;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学生占13.13 %,这部分同学的占的比例极少,说明他们的自主进取锻炼意识较强,有着积极向上的健康观。但是,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督促,使其能够长期坚持,进而起到带头作用,传递运动正能量,让这股正能量在湖北文理学院运动校园内广泛传播。
(三)大学生晨练健身运动开展的训练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出早操以后需要哪些运动内容呢根据对湖北文理学院的晨练项目调查得出图3。
(图3)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晨练运动开展训练内容所占比例
晨练健身的训练内容是大学生早起后在相应的体育设施场地进行一定的体育项目,它包括早起晨跑、篮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绳、羽毛球、太极拳等其它体育项目。据图3显示湖北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参与较多的训练项目是慢跑,健美操,篮球,乒乓球,跳绳,太极拳其它。跑步占的比例是47 %,所占比例较大,对于大学生来说,每次能最先想到的并去做的就是慢跑,耳熟能详的训练内容就是跑步,在大学校园里占确了主导地位,学生们只为能够点名慢跑两圈就回去却没达到慢跑的效果。主要由于监管与指导力量不足,大量同学花了时间却做了无用功;篮球占9.13 %,一般都是男生人数占主体地位,篮球是运动项目中对男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根据篮球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挑战自我的特性正好符合部分在校男大学生的个性;健美操占7.25 %,人数较适中,由于有大学体育课与选修课的开设,为能健美塑身,为能通过考试测试,为能修满体育学分,使得大部分女学生早起练习健美操,健美操是团体运动项目,它的练习不仅使得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乒乓球占3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4],正是这样一种氛围影响下,对乒乓球喜爱的学生也多,但是由于晨练时间,器材室没能提早开放乒乓球馆,使得少部分学生只能在学生寝室外露天有限的四台球桌上运动,场地器材的局限致使部分学生浪费大量了晨练的时间;跳绳的比例占5.76 %,爱好跳绳的同学一般都自备跳绳器材,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此项目只需要在开阔的运动场上开展,既方便又宽敞,遭逢下雨天的时,学校训练馆场地受限制;太极拳的比例是1.63 %,这部分学生极少,只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喜好而去锻炼;还有其它所占的比例是26.25%,其它一些项目运动人数屈指可数,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晨练,每个人的喜好的项目都不同,就造成了项目不能集中,学生晨练非常分散,在这方面,学校体育部等相关工作人员应鼓励他们积极进行现有的项目锻炼;主要是场地器材设施与学校监督管理力度、指导力量不够完善,从而使学生产生不了积极的晨练意识。
三、结论与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湖北文理学院音乐、美术、外语、政法四院800名大二学生对晨练运动项目的认识有较大差异,并且在出勤的次数以及晨练的目的和训练内容上都各不相同,主要还是由于大学生对于晨练的健身意识不够强烈,还有场地器材设施的制约,科学的指导力量的缺乏以及学校关于体育晨练运动开展的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晨练的出勤次数较少,晨练的训练内容开展较少,能够激发或引起学生的运动兴趣的项目不多,从而使得他们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晨练行列之中。其次还有场地器材等条件设施,主要是学校的运动训练馆在晨练的时间段没有开放,还有一些体育器材只有正式上课的时间段可以借来使用,这样一来使得有限的场地和器材不能够加以充分利用。再次是科学的指导力量的缺乏,有些许大学生处于漫无目的的锻炼状态,不仅没有达到晨练强身健体的效果,还有的同学因为自己爱好锻炼反而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却违背了晨练开展的意义[5]。最后是管理体育晨练的制度不完善,晨练的刷卡制度存在漏洞,学生不出勤刷卡或让同学代刷的现象存在。建议: 学校各部门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等通过开班会,发放宣传单,添置横幅,发飞信,学校微博等通讯设施平台大力宣传体育运动晨练的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晨练运动认知意识;我校体育专业的同学可以通过去指导其它院学生的晨练,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实践能力,巩固自己所学知识,为以后成为一名准体育教师奠定基础,这样可以解决晨练运动缺乏专业指导力量的难题;大学生积极进言呼吁学校晨练开放运动训练馆,并且保障训练馆有专门的学生负责人;学校应尊重个体差异并且搜集每个学生各自的运动兴趣,来开展晨练训练内容,这样既能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又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全伟.高校早操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方案一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2(8)42-243。
[2]张平波.高职生早操现状的问题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88-89。
[3]盛加利.普通高校大学生晨练健身情况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7)378-380。
[4]王树岩.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管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4(2)108-111。
[5]程立.现阶段高校早操制度的改革[J].体育之友。2006(3)102-104。
基金项目:1.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化项目(2011B429);2.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GY2013005)。
作者简介:熊巧,女,1993,湖北恩师人,本科学历。湖北文理学院。
指导教师:
1.高文豹,男, 1964,湖北襄阳人,本科学历,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5篇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临床医技课 使用教材 临床医技学 讲授内容 肝胆脾胰系统超声检查 第三篇第三章(页码129-137)教学时数 1 学时 授课时间2006年10月11日4节 授 课 人 沈建红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班种年级
2003级中医专业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超声检查在肝胆脾胰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熟悉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主要超声声像特点。
二、教学分级要求
掌握:超声检查在肝胆脾胰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熟悉: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脾脏肿大主要超声声像特点。
了解:脾破裂、胆囊癌、胰腺癌主要超声声像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主要超声声像特点。
难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超声声像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教 案 续 页
一、教学内容与讲授时间安排
(共45分钟)
(一)肝脏(25分钟)
1.正常肝脏声像(2分钟)2.肝脏弥漫性病变(3分钟)3.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5分钟)4.肝血管瘤(5分钟)5.原发性肝癌(8分钟)6.转移性肝肿瘤(2分钟)
(二)脾脏(5分钟)1.脾脏肿大(3分钟)2.脾血管瘤(自学)3.脾破裂(2分钟)
(三)胆道系统(5分钟)
1.胆道系统解剖(1分钟)2.慢性胆囊炎(自学)3.胆囊结石(4分钟)4.胆囊癌(自学)
(四)胰腺(5分钟)
1.胰腺超声解剖(1分钟)2.胰腺炎(自学)3.胰腺癌(4分钟)
(五)小结及复习(5分钟)
二、具体的教学方案
(一)肝脏(25分钟)1.正常肝脏声像(2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回忆肝脏的解剖特点,熟悉肝脏的超声解剖。了解超声检查可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位置、肝内实质及管道结构、肝脏周邻,确定肝内病变的大小范围、位置、实质性或囊性病灶,部分还可鉴别良、恶性。
2.肝脏弥漫性病变(3分钟)(1)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了解肝硬化的病理表现、患者临床表现。
熟悉肝硬化声像图特征。(2)脂肪肝
通过讲授及图片,熟悉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以及非均匀性脂肪肝因脂肪浸润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
3.肝内囊性占位性病变(5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熟悉囊肿的声像图特征:(1)肝囊肿(hepatic cyst)于青、中年中发现者多为先天性病变,如病人在中年时未找到囊肿,而在老年期开始出现者为老年性退行性变表现之一。(2)多囊肝
为先天性病变,常伴有多囊肾,多囊脾,并有家族史。肝内囊肿数目甚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散布整个肝脏,使肝呈不规则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光滑。
4.肝血管瘤(hepatichemangioma)(5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掌握声像图特征: ①较小肿瘤多为圆形,较大时呈椭圆或不规则形; ②肿瘤轮廓边缘清晰,呈“浮雕状”改变;
③强回声多见,占85%,内部筛网状,亦可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④肋弓下或剑突下可探及的较大血管瘤经探头加压后,瘤体前后径变小,回声稍增强,放松探头则恢复原状;
⑤血管瘤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的血流信号显示率低于30%。5.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8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熟悉本病为我国常见的癌症之一,以肝细胞癌多见,常与乙肝、丙肝所致的肝硬化有关。
早期多无症状,如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已到晚期。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直径0.5-1cm的肝癌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掌握声像图表现:
肝脏形态:早期病变较小,肝脏形态可无明显改变,较大肿瘤使肝脏局限性肿大,多发较大肿瘤使肝脏增大形态失常。
病变区回声特征:肝内见实质性肿块,可呈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一般境界清楚,但边缘多不规则,部分呈浸润性生长,境界不清;
肿块内部回声可呈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和混合性回声,内部回声分布多不均匀。
巨块型肝癌病变后方可见超声衰减。当肿瘤组织内部发生坏死、液化或出血时,在其相应部位呈现不规则的低或无回声区。
熟悉HCC的周围组织继发征象:原发病灶周围散在的结节状回声,常是肝实质内癌转移的一种征象;肿瘤周边的血管受压移位、变窄,胆管受压闭塞或窄后扩张;晚期病例在门静脉或肝静脉、下腔静脉内发生血栓时,可见实性团块阻塞管腔;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肿瘤晚期及弥漫型肝癌;腹膜转移是在腹膜上出现低回声结节;出现腹水时,腹腔内可见无回声区。常合并肝硬化的声像图表现。
熟悉HCC的彩色多普勒改变:癌瘤周边和内部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频谱显示呈高速的动脉血流;发生癌栓的血管局部血流异常。6.转移性肝肿瘤(2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了解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肝脏。转移途径有门静脉、肝动脉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邻近脏器如胆、胃等癌肿也可直接浸润播散至肝脏。
熟悉声像图特征: ①肝脏增大,形态失常;
②肝内出现多个或密布全肝的转移性病灶,呈低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可表现特征性的牛眼征、靶环征等;
③彩色多普勒表现:转移性肝肿瘤多属少血供型。
二、脾脏(5分钟)1.脾脏肿大(3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熟悉脾脏肿大:超声测量值超过正常范围时,考虑为脾脏肿大。2.脾血管瘤 3.脾破裂(2分钟)
三、胆道系统(共5分钟)1.胆道系统解剖(1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胆道系统解剖。2.慢性胆囊炎
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慢性胆囊炎声像图特征: 病情轻者,仅有胆囊壁增厚或胆囊结石;严重病例可出现胆囊壁显著增厚,回声带增宽,胆囊腔缩小,粘膜表面粗糙;萎缩性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缩小,囊腔变窄,其内可充满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差。
3.胆囊结石(4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掌握典型的胆囊结石声像图特征为: ①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 ②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
③强回声光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4.胆囊癌
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声像图分型及特征:
①小结节型:病灶呈小结节状,自囊壁突向腔内,基底较宽,表面不平整,好发于胆囊颈部;
②覃伞型:为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覃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呈弱回声或中等回声,病变处不规则壁增厚;
③厚壁型:胆囊壁呈局限型或弥漫型不规则增厚,壁粗糙,囊腔狭窄僵硬变形;
④实块型:胆囊增大,囊腔消失,为实性肿块取代,边缘不规则,轮廓欠清晰,内回声强弱不等,因癌肿浸润肝脏使得肝与胆囊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显示癌肿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
四、胰腺(5分钟)1.胰腺超声解剖(1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熟悉胰腺的超声解剖,胰腺的形态特点,胰腺实质回声及胰腺的测量。2.胰腺炎(1)急性胰腺炎
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了解急性胰腺炎声像图主要表现。
(2)慢性胰腺炎
通过自学,使学生了解慢性胰腺炎声像图特点及并发症。3.胰腺癌(4分钟)
通过讲授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胰头,约占3/4,胰腺的体尾部约占1/4。
了解胰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包括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
五、小结及复习(5分钟)
通过回顾与总结,使学生掌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主要超声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熟悉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结石、脾脏肿大主要超声声像特点。
介绍参考书:
1、《超声诊断学》第二版· 王纯正、徐智章主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供医学影像学专业用)
2、《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陈群主编·面向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供五年、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
3、《超声医学》第四版·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6篇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高新)好书/电影推荐活动
策
划
书
承办: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时间:2011 年 3 月
好书/电影推荐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2011 年的钟声早已敲响,时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而许多经过漫长等待的二临学子学习的激 情和动力却还未回归。同时,许多同学也还未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出现了整天沉溺于网络,过歌 舞升平的生活现象。度过了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许多同学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的投 入到学习中,以致很多同学在上期期末考试中成绩不是很理想。正值开学之初,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都还不是很高,学习氛围也不够浓厚。身为一名成中医人,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我们必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活动目的 经过一个寒假的放松,同学们大都将学习抛到九霄云外。新学期来临,为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 极性,尽快融入到新学期的学习氛围中,使同学们能在学习中如鱼得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第 二临床医学院大多数同学真正融入并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且能让大家轻松愉快的学习。此外,希望 通过此次活动能使大家感受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习是一种幸福。
三、活动对象 第二临床医学院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2011 年 3 月
五、活动地点 教室 101、111、201
六、播放的影片 《舞出我的人生》《轮滑女孩》《我们恋爱吧》、、七、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 学习部向院学生征求意见,选择一些励志或者与我们专业课程有联系的一些电影放映,其余 1.的电影剪辑精彩片段以 ppt 形式向同学们介绍。2.提前申请好放映影片的教室.3.学生部成员分工明细 学生部成员分工明细
部门 学习部 肖杨 韩龙 王孟文、庄易婷 向孟 具体分工 负责申请教室和现场拍照 负责收集整理同学们提供的电影和现场拍照 负责写活动背景、目的和放映电影 负责写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
雷传芬、王莉斐 负责汇总各成员资料,编写详细策划书 4.学习部在活动开始前一天通知各班学习委员有关观看电影的事项,并请他们各自通知自己的 班级在活动当天按时到达制定教室观看电影。
(二)活动实施阶段 1.学习部在活动当天提前一小时到达放映教室布置现场,并准备好电影的播放。电影开始前半个小时组织同学有序的进入教室。2.(三)活动具体流程 1.由学习部部长简单介绍本次活动背景和所要达到的目的。(18:00~18:05)
2.负责放映电影的同学开始放映。(18:05~19:40)3.电 影 放 映 结 束 后 由 负 责 放 映 影 片 的 同 学 用 ppt 的 形 式 介 绍 其 他 励 志 电 影 和 书 籍。(19:40~19:55)4. 由学习部部长宣布本次活动结束。5.同学们有序的退出教室。
(四)后期工作 1.2.3.4.学生会学习部成员负责收拾放映教室 学习部写出活动总结。各班学习委员调查统计同学们对这次励志电影的看法 整理拍摄后的照片,做成 PPT,存档上交。注意事项
1. 2. 3.4.观看电影时,各位同学要注意保持教室的卫生,不要破坏教室里的设备。观看电影活动必须拍照留底。观看电影时要注意保持安静。电影必须有一定的质量,对同学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临床医学院学习部 2011年3月 年 月
附件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7篇
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
课程名称:诊断学 Course:Diagnostics 课程编号:03101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专业 Course Number:0310
1Designed for: clinical medicine 学 分:4 总学时:68 Credit: 68
Class hour: 68 预修课程:生理学、病理学等 实验学时:0 Preparatory Courses: Physiology, Pathology,etc Experiment hour: 0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诊断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诊断学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主要的桥梁,成为学生从书本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诊断学重点培养作为医生所需的素质、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和交流技巧,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诊断学的内容、学习诊断学的要求。2.理解诊断学的重要性、学习要领。3.了解正确的诊断思维。4.了解学习诊断学的要求。[教学内容]
1、诊断学的指导思想,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诊断思维方法。
3、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第一章 常见症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2.理解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教学内容] 1.发热、皮肤黏膜出血、水肿、咯血、呼吸困难、呕血、腹痛、黄疸、少尿与多尿、意识障碍。
4.心悸、恶心与呕吐、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肥胖、消瘦、头痛、眩晕、晕厥、抽搐与惊厥、情感障碍(自学)第二篇 问诊
第一章 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 第二章 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2.理解问诊的重要性和技巧。3.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内容。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自学)。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一章 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一般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掌握一般状态检查内容。2.理解体格检查基本方法的注意事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1.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2.一般状态检查内容。第三章 头部检查 第四章 颈部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头面部、颈部的检查内容、方法与顺序。
2.熟悉头面部、颈部的正常状态、生理变异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头颅、颜面及其器官的检查和意义。
2.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颈部血管(颈静脉怒张,动脉搏动)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及临床意义。第五章 胸部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胸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掌握正常人胸廓及肺部的体征;掌握心脏叩诊、听诊,掌握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掌握正确测量血压方法。
5.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理解听诊要点、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6.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了解血压标准、动态血压监测。[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识别及意义。2.胸廓:正常及常见的病态胸廓类型。3.肺部的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
5.心脏:(1)视诊:①心前区外形。②心尖搏动。③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2)触诊:①心音搏动。②震颤。(3)叩诊:①心脏叩诊方法。②正常心脏浊音界。③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4)听诊:①各辨膜听诊区的部位。②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③心率与心律。④心音的变化。
6.血管:(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2)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情况。(3)水冲脉及奇脉。(4)毛细血管搏动征。(5)血管杂音及枪击音。(6)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7.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瓣膜病等。第六章 腹部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腹部检查方法。
2.理解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腹膜炎,腹部包块等。第七章 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生殖器、肛门、直肠的检查方法。2.理解生殖器、肛门、直肠的正常结构。[教学内容] 1.男性、女性生殖器的检查。2.肛门、直肠的检查 第八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脊柱、四肢和关节检查的检查方法。的检查方法。
2、熟悉脊柱、四肢和关节的常见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1.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2.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脑神经的检查方法、运动功能的基本检查方法及肌力的六级分级法。
2、熟悉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 1.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1)浅反射。(2)深反射。(3)病理反射。第十章 全身体格检查(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重点体格检查。2.理解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3.了解特殊情况、老年人的体格检查。[教学内容] 1.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项目。2.特殊情况、老年人的体格检查。3.重点体格检查。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实验检查项目的正确选择。2.理解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临床应用和评价。3.了解实验诊断的质量体系和影响因素。[教学内容] 1.实验诊断学及其进展。2.实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3.实验诊断的质量体系、影响因素。
4、实验诊断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 第二章 临床血液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正常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临床意义和送检要求。
2.理解不同贫血的红细胞形态改变,理解溶血性贫血的检查项目;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以及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3.了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的测定方法;解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免疫分型、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教学内容] 1.红细胞计数: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2.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3.红细胞压积测定: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4.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5.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6.网织红细胞计数:染色原理、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7.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8.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9.血细胞分析仪中白细胞分类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10.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1.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12.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13.正常骨髓象特点。
14、常用细胞化学染色的内容、方法与意义。15.简述急性白血病中细胞免疫与遗传学分型。第三章 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止血、凝血与纤溶的机制,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原理和临床意义,掌握出凝血疾病常用实验检查的选用原则。2.理解引起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常见原因。3.了解血液流变学、血栓弹力图检测(自学)。[教学内容] 1.复习正常止血、凝血与纤溶的机理。
2.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等。3.出凝血疾病中常用实验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尿液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尿液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2、熟悉少尿、多尿、各类蛋白尿、管型等基本慨念和临床意义。3.了解检查方法。[教学内容]
1、尿液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2、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内容与意义。
3、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与意义。
4、简述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测。粪便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粪便检查内容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2.了解粪便检查的方法。[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
2.粪便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的内容及临床意义。体液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方法、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掌握浆膜腔积液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2.理解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的特点、浆膜腔积液的意义。3.了解精液、前列腺液检验的适应症、方法及意义。[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采取脑脊液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脑脊液检查内容与临床意义。
2.浆膜腔液检查:浆膜腔积液的分类和发生机制、检查内容、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诊断。3.白带、精液、前列腺液检验(自学)。
第五章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肾功能检测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肾功能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2.理解肾功能检测的方法。[教学内容] 1.常用的肾功能实验检查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简述肾小管酸中毒检测内容与意义。3.肾功能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第六章 肝脏病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肝功能及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测的内容、正常值、临床意义和选用原则。2.理解常用肝功能及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测的原理、方法。[教学内容]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尿胆红素及尿胆质试验。3.简述胆汁酸代谢检查与意义。
4.酶学检查:血清转氨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血清单氨氧化酶测定。
5.染料排泄功能检查:靛青经常滞留试验。6.常用肝纤维化检测指标介绍。7.肝功能试验的选用原则。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生化检测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理解常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和要求。[教学内容] 1.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查:BS、OGTT、HBA。2.血清脂质和脂蛋白。3.血清电解质测定。
4、血清铁及铁蛋白测定。5.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6.内分泌激素检测、治疗药物监测(自学)。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肿瘤标志物的常用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的常用实验室项目及临床意义、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及意义。2.理解上述检查的方法和要求。3.了解器官与骨髓移植的检测 [教学内容]
1、免疫球蛋白、CD3/CD4/CD8检测。
2.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糖类肿瘤标志物、酶类肿瘤标志物。3.自身免疫检测: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和细胞抗体等。
4、感染免疫检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ASO、CRP、TORCH检测。5.器官与骨髓移植的检测。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测(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标本采集、运送。
2.理解细菌耐药检查、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3.了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院感常见病原体检测。[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方法。2.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自学)[目的要求] 1.熟悉基因检测、流式细胞术及染色体检测的临床应用。2.了解各检测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 1.基因诊断临床应用。
2.流式细胞术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
3、POCT的慨念及其临床应用。第五篇 辅助检查 第一章 心电图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命名、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2.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3.了解心电图的分析方法。[教学内容] 1.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2.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测量方法及其正常范围。3.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4.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房室肥大。第二章 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意义和适用范围。2.理解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禁忌症。[教学内容] 1.动态心电图。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肺功能检查的内容和临床应用。2.了解肺功能检查方法。[教学内容] 1.通气、换气功能检查。2.小气道功能检查。第四章 内镜检查(自学)[目的要求] 1.掌握内镜检查的种类和临床应用。2.理解内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了解检查方法。[教学内容] 1.消化道内镜检查。2.纤支镜检查。第六篇 病历书写
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第三章 电子病历 [目的要求] 1.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住院病历书写的格式和内容。2.熟悉病历的重要性,病历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了解其他常用医疗文件,了解电子病历的功能及规范。[教学内容](1)病历的重要性。
(2)病历书写基本规则和要求,注意事项。(3)住院病历的规范化格式及内容。(4)其他常用医疗文件。(5)电子病历的功能及规范。
第七篇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 第二章 临床思维方法 第三章 临床诊断的内容 [目的要求] 1.掌握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2.理解诊断的内容、格式、书写要求。3.了解常见误诊的原因。[教学内容](1)诊断疾病的步骤 1.资料的收集。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3.初步完整诊断。4.修正诊断。(2)临床思维的方法;
1.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和思维方法。2.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3.循证医学的应用,常见诊断误区。(3)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1.推荐教材: 《诊断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Diagnostics》,8th Ed,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参考书目: ①《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邝贺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②《临床诊断学》,欧阳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Reference Books:
①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ernal diseases,Heling-Kua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② ②Clinical diagnosis,Qing-Ouya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9.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①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70%。②平时成绩:共分3次进行测评,占总成绩的30%。
Course Evaluation: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第8篇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新世纪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强健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为了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促进我校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也是衡量我校体育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晨练是体育教学的拓展和补充, 其目的在于通过参加晨练, 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检验体育教学内容的效果,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终生锻炼的习惯, 提高大学生个性发展、团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娱乐学生的身心, 陶冶情操和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好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严禁的生活作风。本文从学生参加晨练活动着手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旨在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提高和学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丰富校园文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济南市四所高校880名 (男生、女生各440人)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880份, 其中男生、女生各440份, 回收有效问卷880份, 回收率100%。
1.2.3 访谈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访问了济南部分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
1.2.4
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晨练健身的概念、原则、特点、注意事项
2.1.1 晨练健身的概念
大学生晨练健身是指大学生在每天清晨起床后至上午第一节课前进行的体育活动。
2.1.2 晨练健身的原则
要因人而异。尽量不宜空腹锻炼, 应进食但量不宜过多。至于晨练运动量较大, 持续时间较长者, 最好先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待休息20-30分钟后进行锻炼, 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1.3 晨练健身的特点
大学生晨练健身具有教育性, 内容的丰富性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自愿性与规定性相结合, 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广泛性。
2.1.4 晨练健身的注意事项
1) 要“赖床”五分钟, 在这时你可以可揉腹、叩齿、提肛或者以五指作为梳子“梳头”, 并且进行“心理沐浴”, 以快乐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天;
2) 起床后应饮一杯开水 (凉水或是温水) 以用来稀释血黏度, 排除体内聚积毒素, 以起到“内洗涤”作用;
3) 晨练增肌宜轻, 轻度晨练可使人全天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微汗即可止, 这样才会见效明显;
4) 不要在空腹或是饱腹状态下晨练;
5) 晨练过后不要睡“回笼觉”;
6) 雨雾天不宜晨练。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学生参加晨练健身的态度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都是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健康恶化、体质令人忧虑的情况下提出的。通过调查得出喜欢晨练健身的学生占63.2%, 持中立态度的晨练学生占32%, 不喜欢晨练的学生占4.8%。喜欢晨练的占大多数。
喜欢晨练, 是与体育教师有效的宣传和学校的晨练制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这些无形中提高了学生晨练的积极性。从比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持中立态度和不喜欢参加晨练的学生女生分别为:25.4%和4.6%, 男生分别为:38.6%和5%, 晚上休息的太晚, 男生沉湎于网络游戏, 早上起不来等原因使他们失去了晨练的积极性。从调查的比例中还可以看出女生喜欢晨练的百分比高于男生。可见在晨练这方面女生的认识态度要比男生好的多。
2.2.2 大学生参加晨练健身的目的:
大学生参加晨练以增强体制为首要目的, 同时其目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参加晨练分别指向放松娱乐、为了修满学分、提高体育成绩、社会交往等目的。
通过调查我们清楚的知道以增强体质为主的占59.1%, 放松娱乐的占18.8%, 为学习做准备的占9.3%, 减肥健美的占5%, 提高体育成绩的占2.5%, 社会交往的占2.3%。然而以社会交往为晨练目的的男生占0%, 女生占2.3%, 这一差异表明, 女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对晨练的了解和认识已经超过男生。大学生离开课堂, 就进入另一个相当大的社会圈子, 在这个社会圈里, 女生通过晨练这样一个载体, 除了广泛的接触同班同学外, 还有机会接触其它班级或其它年级的同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生以他们的特有性格, 追求着美丽的形体和高贵的气质, 以减肥健美为晨练目的。从调数据查可以看出女生出于对健美身体的追求, 在身体和减肥等问题上的积极参加晨练的重因素, 它可以给予大学生动力。
2.3 晨练组织形式的特点
2.3.1 个人自主性特点
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 神经系统发育健全, 自我控制能力加强, 在进行晨练健身活动的同时, 学生的个人晨练活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体育实践活动。它是学生体育意识觉醒的表现, 是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是晨练习惯的养成和巩固的主要途径。学生对晨练的认识已超过单一的健身活动, 而且将晨练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学生自主的参加晨练健身活动有心理和外界的压力。其对锻炼的项目内容、场地的选择、时间安排都因人而异。
2.3.2 小团体性特点
小团体是指学生共同谈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以相同的地域组合起来的体育锻炼的集体。这些组织形式一般不带有强制性, 他们以共同的目的, 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使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 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活动, 共同交流经验, 共同切磋技艺, 互帮互学,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并通过活动体验成功和快乐, 建立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小团体的体育锻炼活动在大学生晨练活动中具有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发展和提高社会组织意识等都有积极的影响, 是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交等方面发展的。
3 结论与建议
3.1我们可以看出济南部分高校的晨练进行的比较好
但部分学生对晨练态度和目的认识不到位, 建议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晨练教育。
3.2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晨练内容, 使晨练科学化
通过调查大学生中男生倾向于新颖刺激, 对抗的项目 (篮球、足球、排球等) 练习, 女生倾向于非直接对抗, 节奏明显轻松愉快的项目 (健美操、跑步、羽毛球等) 练习。在学校晨练活动的积极性, 还要作到组织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的晨练活动, 并要制定训练计划 (周、月、年计划等) 。使晨练有序的进行开展。这样既活泼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参加晨练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3.3 提高早锻炼意识
提高在校学生参加早锻炼的意识, 其次还应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 磨练他们的意志力, 促进校风的建设。
3.4 注意晨练次数和练习时间
从济南部分高校大学生参加晨练次数和练习时间来看, 大多数女生参加晨练次数在五次以上, 男生参加次数在3-4次, 练习时间在30-60分钟。晨练的效果比较好, 但部分学生参加次数少, 练习时间短。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问座谈、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济南部分高校88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晨练的目的、态度、项目的特点和影响参加晨练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晨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比较到位。练习项目男生主要是球类, 女生主要是健美操、跑步、羽毛球, 他们仍然以传统单一的健身项目为主。外部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晨练的原因,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建议学校应该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晨练活动。
关键词:济南部分高校,大学生,晨练,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王彤.驻泰高校大学生晨练现状的调查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11, 25.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晨练管理办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