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61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精选8篇)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第1篇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食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

2、坚持每天一小洗(扫地、洗地、抹柜)每周一大扫除(洗墙壁、抹门窗、风扇、盆盖)室内外环境卫生用水冲洗。3

3、餐具、炊具、用具用前清洗消毒,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和放置整齐,每天抹橱柜二次。

4、采购回来的肉、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3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坚持不出不卫生食品。5

5、炊事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每餐要清洁干净,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6

6、食品过夜要加盖放好,厨房人员分饭要坚持戴口罩。7

7、生熟食物严格分开,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盖,防止蚊蝇等叮、爬及污染。

gxg365.org 男装品牌,GXG官网,GXG官方旗舰店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第2篇

1.餐饮用具使用前必须经专用洗涤剂洗净、消毒,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用具不得使用。

2.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用具。

3.刷洗餐饮用具必须使用专用的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它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用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是名牌厂家生产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用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是名牌厂家生产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6.消毒后的餐饮用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用具必须分开存放,并在餐饮用具储存柜上有明显标记。

7.餐饮用具保洁柜每周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安阳市城区内有公共用品用具的市属公共场所共63家, 其中旅店业16家, 公共浴室13家, 理发美容店15家, 娱乐场所19家, 公共用品用具共5类, 主要包括茶具、拖鞋、床上用品 (床单、被罩) 、卫生间用品 (面盆、浴盆、座便器) 、理发用具 (剪刀、推子、剃刀、毛巾等) 。

1.2 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2]有关规定, 设计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状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消毒间、消毒设施、消毒运转情况、消毒记录等, 对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7220-1998) 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 18204-2000) , 对公共场所内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 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验。

1.2.1 采样方法

细菌总数、致病菌用拭子涂抹法采样。将无菌棉拭子蘸取灭菌生理盐水后涂抹用品, 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不同增菌液试管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放入10 ml生理盐水试管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放入肉汤增菌液中。大肠菌群用纸片法, 取出纸片用1 ml无菌生理盐水湿润, 贴于采样部位, 30 s后取下放回原包装中送检。

1.2.2 采样部位

茶具采样部位选择在与口唇接触处内外缘1周, 床上用品 (床单、被罩) 在贴身面中央和上下两端的中央部位采样, 面盆在盆内壁1/2高度涂抹一圈, 浴盆在盆内四壁及盆底呈梅花状布点采样, 恭桶座垫圈前1/3部位采样, 拖鞋在与脚趾接触处采样 (一双拖鞋为1份样品) 。

1.2.3 评价标准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3-9673-1996) 进行评价。

1.3 检测项目

茶具、床上用品、卫生间用品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拖鞋为霉菌;理发工具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2 结果

2.1 消毒情况

63家公共场所中, 有51家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其中有专用消毒间或消毒设施者36家, 这些公共场所有专职消毒人员, 公共用品用具均能坚持消毒, 消毒后放入保洁柜中保洁;仅有消毒设施而无专职消毒人员, 使得公共用品用具不能坚持正常消毒或消毒后未保洁者25家, 无消毒设施2家。63家公共场所中有消毒记录44家, 消毒记录规范34家, 有消毒记录但用单页片纸书写不规范者10家, 无消毒记录19家。

2.2 消毒方法

茶具消毒方法均为电子消毒柜消毒, 将茶具清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柜消毒, 并在消毒柜中保洁;拖鞋、床上用品、卫生间用品均为药物消毒, 将用品清洗干净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理发工具 (剪刀、推子、剃刀) 用75%乙醇棉球擦拭, 理发用毛巾为蒸汽消毒或煮沸消毒。

2.3 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公共用品用具374份, 合格317份, 合格率达84.8%。由表1可以看出, 茶具消毒合格率高于其他公共用品用具, 理发用具消毒合格率最低为68.0%。

注: () 内数字为合格率 (%) 。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 我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用消毒柜消毒的茶具检测结果合格率明显高于用药物消毒的公共用品用具, 也高于龙岩市市属公共场所茶具检测合格率[3]。分析原因如下:首先是公共场所经营者认为茶具与口接触, 从而重视茶具消毒工作而轻视其他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 被调查公共场所均配备有档次较高的电子消毒柜放在明显处, 顾客使用茶具均从消毒柜中取出, 而其他用药物消毒的用品用具, 消毒设施简陋, 甚至无消毒设施;其次与从业人员操作方法不当有关, 虽然调查中发现公共场所卫生制度中都规定有“清洗—消毒—保洁”程序, 但实际操作过程却不规范, 致使药物消毒配制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够, 未充分起到消毒效果;最后一个原因是保洁设施不健全,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后未按规定保洁, 导致用品用具消毒后再次被污染。理发工具用乙醇棉球擦拭消毒, 合格率低 (68.0%) , 低于2005年泰安市的调查结果[4]。主要是从业人员对消毒工作重视不够, 责任心不强, 使得消毒工作不彻底或不消毒, 仅留于形式, 导致理发工具检测结果合格率低。

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公共场所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进一步提高卫生意识, 重点培训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知识, 避免由于操作方法不当等人为因素影响消毒效果。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公共场所日常性卫生监督管理, 尤其是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进一步搞好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在公共场所新、改、扩建时增加相应的卫生设施, 确保公共场所内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以保证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04-01.

[2]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996-01-29.

[3]张志超, 张景平, 袁丹茅, 等.2004年龙岩市市属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调查.预防医学论坛杂志, 2006, 12 (3) :301-302.

厨房消毒的秘密 第4篇

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并且其中有很多对人体是危害很大。因此,和细菌作战就成为每个关心健康的人的必备技能。那么我们的家中都有哪些地方容易滋生细菌?对于不同的细菌又该如何处置呢?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刘颖梅教授和叶俏主任跟大家聊聊厨房消毒那些事儿。

厨房抹布:没那么干净

为了防止病从口入,厨房是每个家庭都特别注意卫生的地方,一些勤快的家庭主妇每天都会把锅碗瓢盆、灶台水池擦上几遍。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就是这个被人们用来清洁卫生的抹布,也避免不了细菌的侵袭。

专家介绍,常用的厨房抹布虽然看起来挺干净,但一般家庭在清洗它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只用洗洁精。尽管它是一个清洁的过程,但实际上它只清洗了抹布上有机和无机的废物,并不能完全冼掉细菌,更谈不上把细菌杀死了。细菌是人的肉眼所不可见的。因此,在节目中,为了让观众能够看到细菌,专家将一块家用的看起来很干净的抹布放在人工的培养基进行培养,24小时之后细菌会繁殖一代,形成在显微镜下可见的一个个小菌落。菌落的数目越多,抹布上的细菌也就相应的越多。

被用来作为清洁物的抹布上尚且有这么多细菌,厨房里的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专家介绍,我们环境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之所以称他们为微生物,就是因为它们个头特别微小,直径只有0.5-5微米。这个级别的物质,只有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块抹布中有多少个细菌?专家观点,每一块抹布洁洁程度不同,细菌数也不同。比如,一块抹布中有31个菌落,换算过来是每平方厘米有6200个细菌。

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致病

既然生活中有如此多的细菌,那人体岂不是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不少人还有用抹布擦洗过的碗的习惯,下次再用时岂不是会吃进去很多细菌,身体如何能够受得了?对此,专家介绍,尽管环境当中有很多微生物,其中也有很多的细菌,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会致病。在医学中,根据细菌的毒力的强弱,可以将之分为三大类,分别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一般对于平常身体健康的人们来说,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通常不会导致机体发病,只有致病菌才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健康性的损害。但对于一些年老体弱或婴幼儿以及有慢性疾病的免疫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来说,一些条件致病菌可能也会转化为致病菌,对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于小小微生物和消毒的问题,仍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抹布消毒:沸水煮、消毒液泡

既然抹布上可能会有如此多细菌,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它进行消毒呢?专家建议,最好的方法还是用沸水煮,即先把一盆清水煮沸,待水沸腾之后再把抹布放进去,按照消毒的标准,通常要煮沸至少15分钟以上,才能消灭绝大多数的病菌。除此之外,消毒液爱泡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消毒方法。如果用消毒液浸泡(比如84消毒液),应该是将其稀释之后,再把抹布浸泡在里面,并且加个盖子,再浸泡30分钟以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专家提醒,由于抹布上可能存在的细菌,一般不用抹布擦拭刚刚洗好的碗筷。现实生活中,最好的方法是将碗碟洗干净后置于架子之上,而后让它自然晾干,这样既简单经济实惠,而且也是最卫生的手段。

案板消毒:材质不同清洁方法也不同

除了抹布之外,厨房用品中还有许多地方容易滋生细菌,案板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专家提醒,在使用案板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否则如果用刚刚切完了生菜的案板去切熟食的话,生食上携带的细菌就有可能通过案板污染熟食,导致病从口入。比如生食的肉、海鲜类中有很多致病菌,像海鲜中的副溶血弧菌会引起肠道的感染,水果、蔬菜中也会有一些致病的大肠杆菌,可以引起肠道致病。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材质不同的案板,那么不同的案板在家该怎么消毒呢?专家介绍,由于案板材质不同,清洁的方法上也有一些区别。对于木制或竹制的案板,清洗时要注意最好用流动的热水,顺着木头或竹子纤维的方向,朝一个方向去擦洗,清洗之后悬挂到比较通风的地方去晾干。对于塑料材质的案板,可以在水里加些醋或大量食盐泡15-20分钟再拿出来清洗,不宜用温度很高的热水去清洗,会促进它的老化;玻璃或陶瓷的案板由于表面较为光滑,不太容易滋生细菌,一般都是直接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净即可。另外,专家提醒,不管您的家中是什么材质的案板,当它出现明显划痕时就需要换新的了,因为划痕的缝隙中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清洗案板很重要,定期更换也很重要。

冰箱消毒:冰箱清洁消毒剂、84消毒液

如果冰箱生熟不分,荤素不分,它们所带的细菌会有交叉污染,所以需定期进行清洗。尤其在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冰箱更要勤快清洗,一般要做到每周擦洗一次。

擦洗冰箱时,首先把冰箱断电,把里面东西全部拿出。而后先用抹布把里面污渍彻底清除,再喷洒冰箱清洁消毒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起到清洁消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能够消灭大部分的冰箱里的致病菌,并且现在市场上的冰箱消毒剂都比较容易挥发、汽化、没有刺激性,不会在冰箱里残留。如果没有专门的冰箱消毒剂,常用的84消毒液也可以。用84消毒液喷洒冰箱后,把冰箱门关上一段时间。等待冰箱中的消毒过程完成之后,再开冰箱门散一段时间味儿,就可以再盛放其他物品和食物了。

学校厨房卫生消毒制度 第5篇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的餐具洗涤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再将餐具置于另一餐具洗涤槽内用洗涤剂冲洗干净;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将待消毒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4、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5、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或以75%的酒精擦拭消毒);

7、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负责制度,并定期检查;

2、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6、餐厅服务人员出外办事,入侧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帽等,回来后用流水洗手;

7、餐厅服务人员上岗必须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食堂卫生清扫制度,坚持环境卫生清扫“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制度;

2、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三下午);

3、食堂负责人自查(每天上午);

4、卫生领导组成员抽查(不定期);

5、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配餐卫生管理制度

1、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携带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

2、每天配餐前后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0分钟,对配餐间进行空气消毒;

3、配餐间内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须洗净、消毒;

4、操作台使用前必须用75%的食用酒精擦拭消毒;

5、杂物及非直接入口食品不得进入配餐间;

6、出售食品的从业人员的手不得接触钱币等污物,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洗手;

7、操作完毕后关闭食品出售窗。

学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包括纯净水生产加工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者方可上岗,工作时要佩带或随身携带健康证;

2、从业人员每年定期体检,合格者领取当年的健康证,健康证超过一年者,视为无证;

3、本制度执行责任人每年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掌握结果,发现“五病”人员及时调离岗位;

餐饮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第6篇

1、清洗餐饮具、用具时,应做到“四池分开”,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

2、餐饮具、用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刮、二洗、三过清、四消毒、五保洁”,不得减少任何环节。

3、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再将餐饮具、用具内的食物残渣和油污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后进行清洗,最后将餐具置于另一洗涤槽内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4、洗净后,凡能用蒸煮消毒的餐具、用具、器皿等。均应进行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控制温度在120℃保持10分钟以上。凡不能用蒸煮的塑料餐具,用具,器皿等,须用药物(一般为含氯消毒剂)浸泡进行消毒,消毒剂用量及作用时间按说明书。

5、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已消毒的餐具要自然滤于或烘干,不能用毛巾、餐巾擦干,避免二次污染。

6、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7、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用具不得使用。

学校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第7篇

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防疫站有关规定,特制订食堂餐具、工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食堂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严格执行--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炊事组长负责。

三、各组组长对餐、工、用具进行消毒时,餐、工、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用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

四、洗刷餐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消毒员要对其进行监督。餐、工、用具消毒后,组长要在消毒登记表上签字。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第8篇

关键词: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监测

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是指住宿场所、公共浴室、美容美发场所、文化娱乐场所 (指咖啡馆、茶座、音乐厅) 等公共场所为公众服务和使用的物品, 其消毒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和公众健康。为了解龙井市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状况, 探索有效监督措施及对策, 笔者对龙井市2009-2013年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09-2013年龙井市公共场所随机抽取的顾客用品用具消毒检测结果。

1.2 调查方法

采取回顾性资料调查方法收集调查期间的顾客用品用具抽检结果。样品抽检按照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无菌棉拭子涂抹法和无菌纸片法采样和检测[1], 住宿业、公共浴室抽检毛巾和床上卧具、拖鞋、茶具;美容美发场所抽检毛巾、美容理发工具;文化娱乐场所抽检饮 (餐) 具。

1.3 评价标准

按照GB 9663~9673-1996, 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规定评价顾客用品用具消毒质量[2], 茶具/饮 (餐) 具细菌总数﹤5cfu/ml, 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每50 cm2不得检出;毛巾和床上卧具细菌总数﹤200 cfu/25 cm2, 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每50 cm2不得检出;拖鞋霉菌每50 cm2不得检出;美容理发工具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判定为合格, 否则判定为超标。

2 结果

2.1 不同年度、不同类型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本市2009-2013年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合格率年平均水平为97.79%, 合格率最高为2011年, 为99.25%, 最低为2013年, 为95.24%,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59, P﹤0.05) , 其余年度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合格率, 以美容美发场所合格率最高 (100.00%) , 依次为住宿场所 (99.45%) 、公共浴室 (95.37%) , 文化娱乐场所最低 (90.53%)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具体监测结果见表1。

2.2 不同种类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 消毒后顾客用品用具细菌总数不合格率平均为2.28%,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平均为0.55%,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均未检出。超标的顾客用品用具主要以公共场所提供给顾客使用的茶具/饮 (餐) 具为主, 其细菌总数不合格率为11.32%, 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2.74%。

2.3 不同类型公共场所茶具/饮 (餐) 具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见表3。由表3可见, 超标的茶具/饮 (餐) 具主要来自住宿场所、公共浴室、文化娱乐场所, 茶具/饮 (餐) 具细菌总数不合格率平均为11.32%, 由高到低依次为公共浴室、住宿场所、文化娱乐场所;茶具/饮 (餐) 具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平均为2.74%, 由高到低亦为公共浴室、住宿场所、文化娱乐场所。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物流、人力资源等要素大量涌入城镇, 公共场所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公共场所各种卫生问题也日益突显。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 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这是公共场所经营者的法定义务之一。顾客用品用具不符合卫生标准, 导致或可能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 不可忽视。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 本市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消毒监测合格率年平均水平为97.79%, 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80.60%[1]和83.22%[2], 不同类型公共场所、不同种类顾客用品用具监测合格率亦高于文献报道[1,2]。从本次分析结果看, 本市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中, 毛巾和床上卧具等布草类以及拖鞋等物品消毒质量检测全部合格, 这主要是因为采取了规范的消毒处理程序, 清洗消毒后的物品置于室外晾晒, 保洁存放, 加之该类物品一客一换, 更换频繁, 使用周期短, 确保了消毒效果。

从本次分析结果看, 本市住宿场所、公共浴室茶具采样数量不多, 住宿场所、公共浴室、文化娱乐场所茶具/饮 (餐) 具消毒质量部分不达标, 笔者分析其原因主要为:一是顾客在公共场所消费时几乎不饮用自来水或公共场所提供的桶装水, 大部分是自带瓶装水或购买公共场所销售的瓶装水, 对茶具需求使用量少, 而且本市住宿场所、公共浴室规模小, 向顾客提供茶具的公共场所数量少;二是提供茶具的公共场所, 由于顾客需求使用量少,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置于保洁柜内存放时间久, 污染的几率增多;三是文化娱乐场所配备的饮 (餐) 具数量不足, 营业旺时多在傍晚至午夜, 少数公共场所经营者或其从业人员对使用过的饮 (餐) 具清洗后未经消毒直接供顾客使用;四是大部分顾客都是酒后到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二次消费, 对饮 (餐) 具清洗消毒质量警醒度不够;五是部分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清洗消毒时间达不到消毒规定要求, 故出现消毒质量不达标现象。

通过本次分析, 提出卫生监督机构今后应强化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公共场所负责人进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 切实履行其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加强对公共场所负责人、消毒管理人员消毒知识和消毒技能培训, 规范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和消毒剂配对比例;加强对顾客用品用具尤其是茶具/饮 (餐) 具的管理, 对不经常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管控人为操作因素造成的交叉污染;加大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结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对公共场所顾客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消毒剂进货索证制度, 消毒室和消毒设施, 消毒记录和用品用具更换记录, 消毒剂配比容器, 自检记录等进行综合评分, 确定其卫生信誉度等级, 提高用品用具消毒卫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北票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效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3, 30 (12) :1192.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厨房用具消毒制度(精选8篇)厨房用具消毒制度 第1篇厨房用具消毒制度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食卫生法,防止病从口入。2、坚持每天一小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