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免疫抗体检测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免疫抗体检测范文(精选12篇)

免疫抗体检测 第1篇

1 试验材料

猪瘟强毒、弱毒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酶标二抗 (兔抗猪Ig G酶结合物) 、酶联反应板等均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

抗原包被液、血清稀释液、邻苯二胺底物溶液、终止液均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制。

被检血清采自西宁、湟中、平安、互助、乐都、大通等县 (市) 接种过猪三联苗后30~40 d的农户散养生猪。共检测接种猪瘟疫苗后猪血清697份, 检测自然强毒抗体血清851份。

2 检测方法

2.1 ELISA程序

参照中国兽药监察所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使用说明书进行。

2.2 结果判定

用酶联检测仪测定反应后各孔OD490值。以阴性血清对照孔作空白调零。

(1) 猪瘟弱毒抗体。在猪瘟弱毒酶联板上OD值<0.2判为阴性 (-D) , OD值≥0.2判为弱毒抗体阳性 (+D) , 阳性中OD值≥0.3者经猪瘟病毒攻毒后能得到100%保护 (+P) ;0.2OD值<0.3者攻毒保护率在75%左右;阴性者绝大多数不能抵御猪瘟病毒感染。

群体免疫保护率的计算:

保护力在85%以上者为免疫良好猪群, 小于50%者为免疫无效或猪瘟不稳定群体, 需重新加强免疫, 以清除不稳定因素。

(2) 群体均分值的计算。根据阳性率可从免疫猪群猪瘟抗体水平评估法阳性率记分表中查得相应的阳性率记分;根据保护率可从免疫猪群猪瘟抗体水平评估法的保护率记分表中查得相应的保护率。

(3) 猪瘟强毒抗体。在猪瘟强毒酶联板上OD490值≥0.5为猪瘟强毒抗体阳性, OD490值<0.5为猪瘟强毒抗体阴性。

3 检测结果

3.1 标准对照血清的检测

试验共做标准阳性和阴性血清各19份次, 反应后测定OD490值, 阳性血清平均值为0.692, 阴性血清平均值为0.07。对照系统正常, 试验成立。

3.2 猪瘟疫苗接种血清抗体的检测

共计检测血清697份, 检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1.39% (637/697) , 见表1。

3.3 猪瘟强毒抗体与疫苗免疫抗体检测比较

共检测6个县猪血样851份, 检出猪瘟自然强毒抗体阳性76份, 阳性率为8.93%。同一份血清检测到猪瘟自然强毒抗体阳性和疫苗免疫 (弱毒) 抗体的比率为97.44% (见表2) 。

4 分 析

(1) 群体免疫均分等级及其免疫状况分析。均分等级划分为五级, 从Ⅰ~Ⅴ免疫效果依次递减, 根据表3可对猪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

(2) 本次检测血清采自接种疫苗免疫后30~40 d的猪只, 在被检测的697份血清中检出疫苗接种抗体阳性637份, 阳性率为91.39%。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接受了疫苗免疫的猪只在此期间免疫抗体阳转率较高, 群体均分值为100, 表明群体免疫水平很高。

(3) 从猪瘟疫苗预防接种后免疫抗体与自然强毒感染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 两种抗体同时存在的猪占97.44%, 而猪群中没有发现典型的猪瘟病例和猪瘟疫情, 可认为是温和性 (猪瘟亚临床性感染) 猪瘟。

免疫抗体检测 第2篇

为贯彻落实省、市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我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于11月上旬开始对全县各乡(镇)进行秋防督查。本次督查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绩效考评的通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进行督查评分,作为年终考评依据。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

************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鸡新城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三、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四、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猪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牛羊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五、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蓝耳病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六、布鲁氏菌病抽样监测情况

我县布鲁氏菌病今年未发生疑似病例。本次流调由各乡镇从***个场(户)中抽取血清样品***份,其中奶牛***份,肉牛***份,羊***份,猪***份;经县兽医实验室监测,该批血清全部呈阴性。

七、主要存在的问题

1、据了解,部分散养户因新进一批家禽,采样情况不明,疫苗注射量没有达到标准;某些技术员刚刚调换,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到位,注射疫苗的部位不准确才导致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2、部分乡镇免疫档案仍存在缺漏,亟待完善。

3、部分乡镇防疫经费没有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继续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动物防疫队伍。

2、抗体合格率未能达到农业部要求的乡镇必须进行强化免疫和补免工作。

3、各乡镇要继续加强对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控,特别是对中、小规模饲养场、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等关键场所的监控,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频次;发现阳性病例,按规定及时规范处置。

免疫抗体检测 第3篇

【关键词】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 丙肝病毒抗体 比较

【中图分类号】 R5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86-02

WHO的数据显示,我国是肝炎病毒高发的国家,在我国肝炎病毒的携带者和感染者的人数众多,肝炎病毒成为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很多的行业在进行招聘工作时,都得进行肝炎病毒的检测。因此简单、方便、实用的肝炎病毒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前,临床上对于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通常是使用酶联免疫法,该检测方法虽然具有很好的临床检测效果,但是往往操作起来不是太方便,并且需要特定的检测设备和相关的检测人员,一次检测的周期过长。而近些年刚刚发展起来的胶体金法,则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因此,本人即对两种方法对丙肝病毒抗体的临床检测疗效做了一些比较研究,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实验资料与方法

1.1实验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接受丙肝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最高年龄67岁,最低年龄32岁,平均年龄46岁;女性患者41例,最高年龄66岁,最低年龄40岁,平均年龄48岁。

1.2实验方法

1.2.1分组方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并对每组的患者抽取相同量静脉血,离心,制备血清液备用,并编号。

1.2.2检测方法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液使用胶体金法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对患者的血清液进行检测。依次记录检测结果,计算检测数据。

1.2.3分析方法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u检验,计算P值,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实验结果

2.1临床检测结果

本实验依次对两组的患者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整理,整理结果见下表。

表1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结果比较

2.2统计学结果

使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的结果进行u检验,发现两组结果的P值>0.05,说明两组数据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的临床检测方面,疗效相似,胶体金法对于丙型肝炎抗体也具有很好的临床检测疗效。

4讨论

胶体金法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尚不常见,如何有效的运用该技术是目前的医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我国对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通常分为手工法和仪器法两大类,随着医疗仪器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手工法对丙肝病毒抗体进行检测。仪器法主要使用的是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该方法虽然具有不错的临床检测效果,但是操作较为复杂,往往需要特定的仪器和仪器操作人员和相关的检测试剂,检测的周期很长,这也使得酶联免疫法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胶体金法则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定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检测周期短等优点。本次试验的结果证明,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在对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中具备相似的临床检测效果。故对胶体金法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相关的临床实验基础。若胶体金法用于临床,可发挥其检测周期短的优点,在门诊、急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将会产生十分深远的临床效果影响。

本次实验的结果虽很成功,但是试验中的一些随机变化因素并没有完全考虑周全,可能会对实验的真正结果造成一些影响。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超良.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1,158(05)

[2]庞敏红,苗世红.PreS1-Ag胶体金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1(06)

猪强制免疫后的抗体检测报告 第4篇

1 春防免疫抗体检测

1.1 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

见表1。只有西溪、角坂村猪口蹄疫O型抗体免疫刚好达到要求, 其他村都不合格。

1.2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

见表2。只有镇前、洋厝、里洋村猪蓝耳病免疫抗体达到要求, 其他村都不合格。

1.3 猪瘟抗体检测

见表3。猪瘟免疫抗体都能达到农业部的规定要求。

2 原因分析

2.1 冷链体系不健全

村级防疫员没有配备冰箱和冰柜, 现在的冷链体系是, 南平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根据县中心订苗的情况从南平市用冷藏车将各种疫苗送县中心保存在冷冻和冷藏设备中, 镇前镇根据需要数量从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提取各种疫苗, 按照要求存放在冰箱和冰柜中, 市、县、镇的冷链是规范的。而到最基层的村级防疫员, 从畜牧兽医站提取疫苗后, 虽然有疫苗冷藏箱运输到家, 但却没有冰箱和冰柜存放疫苗, 有时又没有及时开展免疫注射, 是造成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质较低

由于村级防疫员的地位较低, 工资待遇不高, 没有人愿意从事该行业而且防疫员队伍文化水平不高, 人员老化现象严重, 有些年龄较大的防疫员不思进取, 事业心不强。在免疫过程中, 由于生猪保定难。常常出现打飞针的现象, 无法保证疫苗注射到生猪体内, 造成抗体水平不达标。

2.3 操作方面的因素

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 原来都是采取镇集中开会布置, 村干部带队, 村防疫员负责所在村的集中免疫工作, 因此, 存在着:一是疫苗稀释不合理。有些疫苗配有专用稀释液, 不能用水和其他溶液来代替:用水稀释时若水质不良或含有化学成分, 会降低疫苗的效价和抗原性, 造成免疫失败;此外疫苗的稀释浓度不当, 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 都会影响到免疫效果。二是免疫剂量达不到要求。疫苗的接种剂量低于常规剂量, 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 超大剂量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 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有的防疫人员不按免疫要求注射到相应部位, 有的应付差事、打飞针。还有一部分防疫人员, 由于担心免疫后过敏死亡, 擅自减少疫苗剂量, 从而达不到预期目的。三是接种部位不准确。在防疫注射时, 有的防疫人员为了省事, 不按动物大小、脂肪厚薄选择注射针头, 对肥胖的动物使用短针头, 不能将疫苗注射到肌肉中, 而只是注射到脂肪里, 影响疫苗有效吸收。

3 采取措施

3.1 组建防疫专业队

按照“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 吸取春防经验教训, 结合实际和历年工作经验, 改变过去各村动物防疫员单打独斗的防疫方式, 组建由镇分管副镇长任队长, 各村主干、村级动物防疫员为成员, 镇畜牧兽医站专业人员为技术顾问的镇防疫专业队, 实行逐村逐户、定点、定时、定员的拉网式集中免疫, 体现政府行为, 切实做到“应免尽免, 不留死角”。

3.2 提高动物防疫员素质

实施全员培训, 在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实施前, 开展免疫操作、疫苗保管与使用, 消毒、应急处置等主要防控措施和关键技术的培训, 普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升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素质, 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免疫失败;建立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制度, 做到疫苗供应科学合理、出入库档案台账规范齐全、种类数目清晰, 提高疫苗组织供应管理水平;根据免疫工作需要, 做好强制免疫疫苗应急储备, 避免冷链体系不健全, 造成的免疫失败。

3.3 及时监测, 补缺补漏

按照《2012年南平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要求, 加大免疫抗体监测力度。对漏免的和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及时组织补免。形成以测促免、以测督免的机制。

4 秋防免疫抗体检测

4.1 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

见表4。

4.2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

见表5。

4.3 猪瘟抗体检测

见表6。

从秋季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来看:猪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猪瘟免疫抗体, 都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说明秋防中对免疫工作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 措施分析

5.1 组建防疫专业队是提升猪强制免疫质量的前题。

这样避免了村动物防疫员单打独斗的免疫方式, 规范免疫操作程序。真正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5.2 提高村动物防疫员素质是提升猪强制免疫质量的关键。

这样避免了冷链体系不健全、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免疫失败, 才能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栏、栏不漏畜 (禽) 、畜 (禽) 不漏针”的要求。

5.3 及时监测是提升猪强制免疫质量的保障。

HIV抗体快速检测程序 第5篇

目的:用于人对血清HIV抗体检测,用于HIV感染的辅助诊断。监测血液筛查。同时规范本检测点抗体快速检测的方法。保证检测质量和工作有序进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艾滋病检测点筛查实验室、检测方法

8.1撕开HIV1+2检测板包装袋,取出检测板水平放置于实验台。8.2在S加样孔中滴2——3滴血清或血浆,不再加稀释液。8.3在15——30分钟内观察结果,超时需重新检测。

9、检测结果判断

9.1阳性:出现质控线和任意一条或两反应线均为阳性。9.2阴性:仅在质控区出现一条红线,则实验结果为阴性。9.3无效:无质控红线,或只有反应线,检测无效。须重新检测。样品同时标记编号及姓名保存,准确记录信息。质量控制

13.3检测样品不得溶血、混浊、污染。不符合优良标本应重新采样。13.4试剂如带质控品,起用前按要求做阳性、阴性质控对照,并做质控记录。

免疫抗体检测 第6篇

关键词:免疫程序;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8.28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09-02

收稿日期:2013-12-24

作者简介:杨加琼(1970—),女,四川犍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和水产。E-mail:yjq5360409@163.com。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及其他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其主要特征,猪是该病毒的贮存畜主和传染源[1]。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该病以来,已扩至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猪场,其感染引起的母猪流产、弱胎、死胎等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接种疫苗是该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但疫苗的安全性及该病毒极易与其野生型毒株重组导致疫苗效果不佳多有报道[3];猪场对经济效益的考虑以及该病毒对母猪繁殖率及仔猪存活率的影响,为该病的高免血清提供了市场空间。各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科学使用相关学者已有研究[4],但针对制备该病的高免血清免疫程序及相关研究报道甚少[5],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及参照临床经验,设计系列免疫程序,探讨其制备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的科学免疫程序,为研制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临床防控该病进行免疫提供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主要仪器和设备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4 ℃冰箱;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产品);96孔V型血凝板;离心机;10 mL一次性注射器;微量移液器等。

1.1.2主要药品和试剂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药厂生产;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稀释液,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药厂生产;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试剂盒,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责任有限公司生产。

1.1.3猪伪狂犬病待检血清样品22头试验仔猪按照免疫程序免疫猪伪狂犬病毒疫苗后所制备的22份待检血清样品及免疫前所制备的22份血清样品,共44份待检血清样品。

1.2试验猪场及试验动物

试验猪场为眉山市东坡区一个体养猪场;试验动物为该养猪场饲养的2窝22头(其中,一窝12头,另一窝10头)35日龄断乳阉割的长白仔猪,且母猪和仔猪均未免疫过猪伪狂犬病毒疫苗。

1.3试验时间

20012年12月10日至2013年2月10日。

1.4试验方法

1.4.1试验分组及免疫参考查阅的资料,将22头试验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0头,包括免疫时间和免疫剂量2个大组。空白对照组仔猪2头。根据试验分组及设计的免疫程序,采用颈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各组试验仔猪。具体分组及免疫程序见表1。

表1试验分组及免疫程序的设计

组别处理试验

头数免疫程序(头份)首免二免三免四免 免疫剂量A14112A23221A33310免疫时间B141 2B2312B3312对照组2注:首免与二免、二免与三免、三免与四免间隔时间均为1周。

1.4.2血样的采集及血清制备采取前腔静脉采血法。对所有试验仔猪于免疫前及免疫结束后按1头5 mL用10 mL规格一次注射器采集血液,其中,免疫前直接采集,免疫后按免疫程序免疫结束后1周时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液。于4 ℃冰箱自然沉析,取上清液,低速离心,用移液管吸取上清液置15 mL离心管中,贴标签编号,制备出免疫前及免疫后各试验仔猪的待检血清样品,-20 ℃冷藏备用。

1.4.3免疫前及免疫结束后试验仔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的测定采用猪伪狂犬病胶乳凝集试验试剂盒对免疫前及免疫后各试验仔猪的44份血清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病毒血清效价的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先将制备的被测血清样品在微量反应板上用稀释液作2倍系列稀释,各取1滴(约20 μL)依次滴加于玻片上,同时设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对照,随后各加胶乳抗原1滴,混匀,搅拌并摇动1~2 min,在3~5 min内观察。达到阳性凝集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即为血清的抗体效价。阳性对照:将阳性血清进行2倍系列稀释,取20 μL与等量胶乳抗原进行胶乳凝集试验,胶乳抗原与1 ∶64稀释的阳性血清应出现“++”凝集反应。阴性对照:阴性血清加抗原后,应不发生凝集反应。

2结果

2.1免疫前及免疫后各试验仔猪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

对采集的免疫前及免疫后各44份待检血清样品用猪伪狂犬病胶乳凝集试剂盒进行检测,测得各试验仔猪免疫前后的猪伪狂犬病毒血清抗体效价(表2)。结果表明,试验前各仔猪均未检测出抗体效价,个体间差异不显著;免疫后,试验个体间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前与免疫后相比,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

2.2猪伪狂犬病不同免疫剂量抗体效价的差异性

免疫剂量组A1与A2、A3差异显著(P<0.05),A2与A3组差异不显著,且A1组的抗体效价最高。

nlc202309040435

2.3猪伪狂犬病不同免疫时间抗体效价的差异性

免疫时间组B1与B2、B3差异显著(P<0.05),B2与B3组差异不显著,且B2、B3组抗体效价较高。

2.4对照组和试验组猪伪狂犬病抗体效价的差异性

采用非配对双样本均值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仔猪的抗体效价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猪伪狂犬病毒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未免疫的对照组。

3讨论

供试仔猪因母猪和仔猪均未注射过猪伪狂犬疫苗,且最近并未发生过猪伪狂犬病,在检测中也未检测出猪伪狂犬病毒抗体效价,表明供试猪无母源抗体影响,适用于本试验要求;在免疫后,除对照组外,其余试验猪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所作免疫是成功的。

在免疫剂量3个处理组中,A1组的4头试验仔猪的抗体效价均达到了1 ∶64以上的水平,表现出了较高的抗体水平,而A2、A3组的试验猪抗体效价虽比免疫前有了较大提高,但与A1组相比至少低1个梯度。因A1组试验猪在最后一次免疫时剂量加倍,且在1周后就采血,是否说明经多次免疫后,在最后一次免疫加大剂量对抗体效价提升有很大影响将进一步验证。

在免疫时间组的3个处理中,B2、B3组的试验猪抗体水平均较B1组高,说明本次试验B2、B3组的免疫程序效果较好。

试验仔猪在免疫后与免疫前,无论是免疫剂量组还是免疫时间组其猪伪狂犬病毒的抗体水平差异极显著,但是免疫剂量组抗体平均水平与免疫时间组抗体水平相比,免疫剂量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免疫时间组的平均水平。因免疫剂量组做了3次免疫,而免疫时间组只做了2次免疫,这是否说明免疫次数增多会提高抗体效价,或者制作高免血清至少要进行多少次免疫才行,对猪伪狂犬高免血清的制作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这方面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至少说明,仔猪只进行1次免疫,其效果很不理想,平均抗体效价水平较低,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必须进行加强免疫,达到免疫保护目的。

由于免疫时间组和免疫剂量组的试验是分开来做的,而且是不同窝的仔猪,并不能很明确地说明本次试验的最佳免疫剂量程序和最佳免疫时间程序的简单叠加就是最好的免疫程序,但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猪伪狂犬疫苗有弱毒苗、灭活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类型,而本次试验采用的是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究竟哪种类型的疫苗进行免疫后能得到更高的抗体水平,本试验没有研究,但这也是制作高免血清和提升临床免疫抗体效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本次采用的是猪伪狂犬病毒胶乳凝集试验检测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判定结果时不一定十分精确,而且究竟什么样的抗体水平才达到了高免血清的用血要求,并没有具体参考文献,只是表明本次试验的部分试验猪抗体效价较高,有待采用ELISA检测方法检测,并参考相关资料文献和具体试验,判定是否为合格的临床使用高免血清。

参考文献:

[1]蔡宝祥. 家畜传染病学[M]. 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7-209.

[2]赵东升,刘有昌,安福生. 近年来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状况和分析[J]. 今日养猪业,2008(6):26-28.

[3]芦惟本,黄川. 进口伪狂犬弱毒疫苗引发伪狂犬病流行的报道[J]. 今日养猪业,2009(4):15-16.

[4]曾智勇,汤德元,郭万柱. 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J]. 世界农业,2007(10):66-69.

[5]孔令达,符芳,于辉,等. 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的制作与初步应用[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4,26(5):359-362.

免疫抗体检测 第7篇

日前, 上海市奉贤区完成了对19家奶 (种) 牛场检测样品的采集工作, 同时完成对全区近万头奶牛的口蹄疫第一次突击免疫。目前, 正对各奶牛场的存栏奶牛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免疫效果评价。

从2月份开始, 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区奶牛的分布及实验室的实际, 制订相关的采样计划, 组织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相关工作。同时, 中心实验室及时安排人员对所有样品进行O型口蹄疫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的检测工作, 并于3月底基本完成检测工作。

经初步统计, 已检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样品445份, 合格445份, 样品合格率100%;检测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样品276份, 合格270份。此举确保了全区奶牛群的健康和乳产品的安全。

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及防治措施 第8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对已进行猪O型口蹄疫初次免疫和强化免疫的某两个规模场的猪群进行随机采样。并把猪群分为母猪群, 初次免疫群, 加强免疫群, 每个类别猪群随机抽600份血清, 共计1800份。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置-20℃保存备检。

1.2 试剂

由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1.3 方法

抗体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 试验方法及操作程序均严格按照实际和说明书进行。

(1) 取抗原包被板 (根据样品多少, 可拆开分次使用) , 每孔加入稀释好的洗涤液200ul, 静置3min倒掉液体, 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共计洗板2次。再分别将稀释好的待检血清和对照各取100u L加入抗原包被板中, 待检样品做1孔, 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各2孔。轻轻振匀孔中样品 (勿溢出) , 置37℃温育30min。

(2) 甩掉板孔中的溶液, 每孔加入稀释好的洗涤液200ul, 静置3min倒掉, 再在吸水纸上拍干, 共计洗涤5次。

(3) 每孔加羊抗猪酶标二抗100ul, 置37℃温育30min。

(4) 洗涤5次, 方法同2。并切记每次在干净吸水纸上拍干。

(5) 每孔先加底物液A一滴 (50ul) 、再加底物液B一滴 (50ul) , 混匀, 室温 (18~25℃) 避光显色10min。

(6) 每孔加终止液一滴 (50ul) , 10min内测定结果 (测量前在震荡器上轻轻震动一下) 。

1.4 判定标准

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0.8, 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0.3。样品OD630值≥0.4, 判为阳性;样品OD630值<0.4, 判为阴性。

2 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1800份血清中, 600份母猪血清有23份血清样品OD630值<0.4, 占4%, 其余577份血清样品OD630值≥0.4, 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6%;首次免疫猪600份血清样品有152份血清OD630值≥0.4, 448份血清样品OD630值<0.4, 免疫抗体合格率仅占25%;加强免疫猪600份血清样品有556份血清OD630值≥0.4, 44份血清样品OD630值<0.4, 免疫抗体合格率占93%。结果表明, 猪群强化免疫的效果要大大好于初次免疫的效果。

3 防治策略

(1)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环境卫生, 增强畜群的抵抗力。

(2) 疫病流行期间, 坚持每天消毒, 严格控制人员及车辆的进出。

(3) 引种时应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避开疫病流行期。新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个月后, 确认健康再合群。

(4) 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措施。选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疫苗。成年猪每隔3个月免疫1次, 仔猪35日龄首免, 65日龄加强免疫1次, 以后每隔3个月免疫1次。

(5) 在免疫后3~5周内, 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 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75%以上, 否则应查明原因, 及时补防。

免疫抗体检测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女性继发不孕患者为观察组, 均来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1月到铜陵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不孕专科就诊, 并确诊为继发不孕患者。患者年龄段为23~41岁, 所有对象均排除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抗体的相关疾病。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对象静脉血3m L, 离心分离血清进行测定。不能当天检测的标本按要求保存待测, 不能超过7d。

1.2 实验方法

As Ab、EMAb、Ac Ab 3个项目均是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步骤执行, 每次添加必需的空白对照孔和阴阳性质控孔, 以保证结果准确性。吸光度数由BIORAD 680酶标测定仪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以SPSS 11.0统计软件, 进行χ2和t检验。

2 结果

96例观察组和186例对照组检测结果As Ab阳性率经统计χ2=12.857, P=0.000;EMAb阳性率经统计χ2=6.775, P=0.009;Ac Ab阳性率经统计χ2=13.426, P=0.000。As Ab、EMAb、Ac Ab观察组的阳性率与对照组阳性率其均P<0.01, 三者之间均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免疫性因素可以引起妇女反复流产, 免疫性抗体的产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3.1 在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发现, As Ab主要有Ig G、Ig M和Ig A三种形式, 其中以Ig M与生殖力降低关系密切[3]。As Ab可以通过使精子凝集失去活性、阻止精子穿过透明带、抑制顶体活性、干扰精子与卵子粘附融合、介导补体和巨噬细胞等杀伤受精卵和早期胚胎[1]。通常情况下, 女性接触到精子不会产生抗体, 只有少数女性会产生, 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女性不孕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正常女性。As Ab通过细胞因子及激素代谢两条途径导致卵巢功能障碍, 是造成不孕的潜在原因[4]。

3.2 子宫内膜上含有一种糖蛋白, 存在于内膜脱落的碎片的细胞分解产物中, 在卵巢激素作用下, 内膜碎片流入盆腔, 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使得一些抗原成分被识别, 产生EMAb, 激活补体系统, 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内膜和基底膜细胞结构改变, 子宫内膜分泌功能障碍, 从而导致不孕[5]。正常孕妇体内可以检测到, 但在不孕症, 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更多。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对机体没有抗原性, 但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特异的EMAb[3]。当女性受到感染、炎症、人工流产刮宫后, 体内会产生大量EMAb, 对不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3 Ac Ab是一种酸性磷脂的异质性自身抗体, Ac Ab会竞争性结合胎盘血管上的磷脂受体, 导致胎盘血管痉挛缺血, 形成血栓, 胎盘栓塞, 最终造成流产[6]。Ac Ab也可与卵巢细胞表面的磷脂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干扰卵子形成及排卵, 并可以与精子卵子结合, 干扰受精过程, 引起不孕[1]。

随着生殖免疫医学的不断进步, 实验室诊断技术越来越精确, 有关不孕症的免疫性抗体 (主要是As Ab、EMAb、Ac Ab) 的阳性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在本文观察组96例继发不孕患者中, As Ab阳性率是27.04%, EMAb阳性率是29.25%, Ac Ab阳性率是22.80%, 而正常第一次怀孕对照组186例孕妇中其阳性率则分别只是3.23%, 1.08%, 2.15%, 经统计学处理相互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As Ab、EMAb, Ac Ab是导致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研究中发现, 3种抗体同时阳性或两种同时阳性的标本数, 远大于单一抗体阳性的标本。说明, 免疫性不孕可能同时由几种不同的抗体引起, 因此, 3种免疫性抗体的联合检测, 在女性继发不孕症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参考价值, 应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3种抗体的联合检测, 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目前临床上引起继发不孕的诱因, 主要以慢性盆腔炎、多次施行人流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常见。故此, 当有上述病症患者因未能怀孕而来求医时, 常规进行Ac Ab、EMAb、Ac Ab检测, 以便排除免疫性不孕的可能, 及早为患者查明病因从而对症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增加阳性标本的病例数, 完善检测数据, 进一步探讨免疫性抗体与不孕之间的关系,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茜, 王望九, 洪燕, 等.不孕妇女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8 (11) :1034.

[2]耿琳琳, 任芬若, 韩书心.不孕症免疫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0, 16 (3) :135.

[3]杨再国, 姚安延.876例不孕不育患者免疫性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 2008, 28 (3) :4-5.

[4]刘郁明, 王红武, 侯引平, 等.自身免疫抗体在不育症中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2, 13 (4) :182-183.

[5]夏邦世, 谢琼燕.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J].生殖医学杂志, 2002, 11 (6) :360-361.

免疫抗体检测 第10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样本共计15 875份, 其中公共场所人员3377份;羁押人员2723份;外出返乡人员400份;外嫁女2份;外来民工8271份;自愿咨询检测门诊1102份。

1.2 方法

严格按《全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检测技术规范》[3]进行,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采集静脉血3~5ml, 分离血清, 应用HIV 1+2型抗体检测试剂 (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HIV抗体初筛阳性者, 再用2种不同试剂进行复检, 结果呈一阴一阳或均呈阳性反应者, 送上级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认。

2结果

2.1 检测结果

15 875份样本中共检测并经确诊阳性者33份, HIV总阳性率为0.21%。自愿咨询检测人员、羁押人员、公共场所人员、外来民工、外出返乡人群中均有HIV感染者检出, 其中自愿咨询检测者阳性率最高 (1.72%) , 外嫁女中暂时未检出阳性者。见表1。

2.2 人群分布情况

2010年1-12月共检出HIV/AIDS 33例, 其中男19例, 女14例, 男女性别比为1.36∶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居多, 年龄20~57岁, 中位年龄33.1岁;民族以汉族为主, 维吾尔族1例, 来自羁押场所;地区分布以外省市为主, 本地亦有发现;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民工为主, 干部、职员中亦有发现;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占75.8%。

3讨论

本结果表明, 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的大力宣传及检测力度的加强, 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并发现阳性者占总阳性者的比例已升高至第一位, 而羁押场所、公共场所、外来民工、外出返乡人群中均有HIV感染者检出。说明通过加强宣传, 提高检测力度, 并提高各人群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认识和关注, 可提高各类人群对行HIV抗体检测重要性的认识, 使其主动参与HIV抗体检测, 对早期发现感染者有较大现实意义。在预防工作中, 不仅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 还应加强对其他人群的宣传, 并提高检测力度和检测水平。

摘要:目的 分析义乌2010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样本15875份, 应用1+2型抗体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15875份样本中共检测并经确诊阳性者33份 (0.21%) , 自愿咨询检测、羁押场所、公共场所、外来民工、外出返乡人群中均有HIV感染者检出, 其中自愿咨询检测者阳性率最高 (1.72%) , 外嫁女中暂时未检出阳性者。结论 应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的宣传, 提高检测力度和检测水平。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

参考文献

[1]吴尊友, 柔克明, 崔海霞.HIV/AIDS在中国的流行:历史、现有政策和对未来的挑战[J].艾滋病教育与预防, 2004, 16 (增刊A) :7-17.

[2]周艳秋, 朱小珍, 高玉珍, 等.上海市某区2008年艾滋病病毒 (HIV) 抗体检测情况分析[J].上海医药, 2010, 31 (增刊-1) :60-61.

免疫抗体检测 第11篇

【摘要】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滑胎,用四君汤补后天之精,用寿胎丸补先天之精,加活血化瘀解郁之药,谨守病机,病证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滑胎;自身免疫抗体;补肾健脾化瘀汤;四君汤;寿胎丸

【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50-02

中医称反复自然流产为“滑胎”、“屡孕屡堕”,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滑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临床研究认为40%~60%的患者与免疫因素有关,其中的1/3与自身免疫性抗体相关联。该病病因复杂,防重于治,中医治疗有其特色与优势。肾虚是滑胎的根本原因。近年的研究证实[1],补肾健脾中药在改善妊娠免疫调节具有确切的效果。

自身免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透明带抗体(ZPAb)、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抗绒毛膜抗体(AHCGAb)、抗滋养层抗体((ATA)等。这些自身免疫抗体,或杀伤和吞噬精子,抑制精卵结合[2],或干扰精子和卵子的运送并阻碍其结合[3],或会对透明带的孕卵产生损伤作用[4],或破坏孕卵引导配子停止发育[5],或损害子宫内膜的功能[6],或干扰孕卵着床和着床后的早期发育[7],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8]。对于该病患者,受抗心磷脂抗体影响最大[9]。

1病案情况

患者王某,女,29岁。2014年6月18日因早孕2月出现腰腹酸痛,到医院行B超提示胎停育,遂于外院行清宫术。术后行血检生殖免疫抗体检查提示:抗心磷脂抗体(ACA-IgA )(+),抗透明带抗体(AZP-IgG)(+),抗卵巢抗体((AoAb-IgG)(+),抗卵巢抗体((AoAb-IgA)(+);TORCH检查:Ru-IgG(+),CMV-IgG(+),HSV1/2IgG(+)。查男方精液正常。患者14岁月经初潮,结婚半年,0-0-3-0。

2014年8月11日初诊:清宫术后2月,经量明显减少,经色暗红,末次月经:2014年8月9~11日。面色萎黄,有黄褐斑,纳差,睡眠差,大便稀溏。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滑胎。辨证:肾虚血瘀。治则: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处方:补肾健脾化瘀汤(四君汤合寿胎丸加减):党参30g,茯苓15g,炒白术15g,赤芍15g,川芎15g,丹参15g,郁金15g,炒菟丝子15g,覆盆子15g,桑寄生15g,炒续断15g,炙甘草10g,丹皮10g,白花蛇舌草15g,紫花地丁15g。6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经净后服用。

二诊(9月23日):服上药后月经量明显增多,诸症减轻,末次月经9月17日,经量增多,20片卫生巾,痛经,色鲜红。舌淡红,苔薄,脉滑数。再予补肾健脾化瘀汤6剂:去丹皮、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加鸡血藤15g,川牛膝15g。守方5剂。

三诊(10月14日):末次月经10月10日,经量可,色暗红,时有小腹疼痛,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数。守方加茵陈15g,红藤15g,共6剂。

四诊(12月3日):末次月经11月31日,量可,色暗红,睡眠差,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再予补肾健脾化瘀汤6剂,加合欢皮15g,夜交藤15g。并予血检复查生殖免疫抗体。

五诊(2015年1月10日):末次月经2014年12月31日,未诉特殊不适。白带量稍增,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2014年12月10日生殖免疫抗体回报:抗卵巢抗体((AoAb-IgG)(+),其余均为阴性。当日B超示:右侧卵巢内见最大卵泡1.5cm×1.3cm;子宫内膜厚约0.1cm。处方:嘱患者监测卵泡,可试孕。

六诊(2015年3月10日):末次月经1月31日,月经推后11天未至,自测尿HCG呈阳性,感恶心欲呕,腰酸,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我院B超提示早孕6周。舌淡红,苔薄,脉细滑略数。诊断:早孕(肾虚)。处方:保胎方(5付)。药用:党参30g,炒白术15g,茯苓15g,菟丝子15g,寄生15g,川续断15g,白芍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苏梗10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其后未至医院复诊。电话随访顺产一女,体重3.2kg。

2临证体会

临床治疗惟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证结合,方能效如桴鼓,疗效显著。中医学认为,肾虚冲任不固是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滑胎的根本原因[10]。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该病皆由肾气亏损,脾气虚弱,先天与后天俱虚,冲任不固,失于闭藏摄纳。经不调,则艰于孕,胎难成。肾虚使湿热诸邪侵袭冲任胞宫,造成气滞血瘀、瘀热互阻等病变,因此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瘀血内阻,临症治疗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固养胎元为治疗大法[11]。拟方名为补肾健脾化瘀汤。调治之法,以补肾健脾为主,调经、助孕、安胎,一脉相承。故以寿胎丸加减补肾气,覆盆子滋肾阴;四君子汤补后天之精,健脾利湿,补气益气;赤芍、川芎、丹参、郁金活血化瘀解郁。全方共奏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之效。经调乃子嗣可期,孕后须补肾固冲,健脾固摄,积极安胎。从患者角度而言,情绪宜静不宜躁。因此,在临诊时要耐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极尽全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不良情绪,以平静的心情对待受孕,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建立治疗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罗颂平,谭勇.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4-157.

[2]刘迎辉,王艳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74-3475.

[3]李丽丽.中西医对免疫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认识现状[J].中外医疗,2008,16(2):131.

[4]王军.抗透明带抗体在不孕症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691-4692.

[5]马玉兰,王芬,陈红霞.不孕不育妇女289例血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的分析[J].中华临床医生杂志,2011,5(9):2748-2750.

[6]邬元曦,吴克明.免疫性不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2):111-113.

[7]李美芝.妇科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3-98.

[8]李潭,陈淑平,李青峰.不孕不育妇女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水平[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14):233-234.

[9]莫丽荣.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2):85-86.

[10]钟伟兰.跟师罗颂平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心得体会[J].新中医,2013,11,45(11):165-166.

[11]刘慧聪,刘敛,徐莲薇,等.李祥云从肾虚血瘀辨治免疫性不孕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12):13-15.

免疫抗体检测 第12篇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3月收集预防接种人员227例, 男97例, 女130例, 年龄3~71岁, 平均44.5岁。所有人员均有被动物抓伤、咬伤后3~24 h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

方法:所有人员均于注射5针15~20 d采取静脉血液4 m L进行抗体检查。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果

各年龄组接种人数及阳性率:本组227例接种人员, 抗体阳性214例, 阳性率94.3%。其中≤10岁接种78例, 阳性75例, 阳性率96.2%;11~20岁接种45例, 阳性44例, 阳性率97.8%;21~30岁接种32例, 阳性29例, 阳性率90.6%;31~40岁接种29例, 阳性27例, 阳性率93.1%;41~50岁接种21例, 阳性19例, 阳性率90.5%;≥51岁接种22例, 阳性20例, 阳性率90.9%, 见表1。

城市与农村分布情况:227例接种对象农村人员187例 (82.4%) , 抗体阳性176例, 阳性率94.1%;城市人员40例 (17.6%) , 抗体阳性38例, 阳性率95.0%, 人群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我国是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狂犬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动物传染源广泛存在, 控制难度很大, 而且狂犬病一旦病发, 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 死亡率几乎100%[3], 所以预防接种安全可靠的狂犬疫苗以及进行疫苗的效果评定对于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犬伤者接种狂犬疫苗后大多数能产生抗体, 只有极少数由于某种原因不产生抗体而达不到预防作用, 必须重新接种疫苗。近年已有接种狂犬疫苗失败而发生狂犬病的情况[4]。所以很多接种者希望接种后检查抗体一方面确认接种疫苗效果, 另一方面亦能消除患狂犬病的恐惧心理。ELISA定性检测经济简便、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5]。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20岁以下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随着年龄偏大, 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员, 抗体阳性率相对低, 但是无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年龄小, 自身免疫功能好的, 抗体产生快。另外, 本组资料显示, 227例接种对象农村人员187例 (82.4%) , 城市人员40例 (17.6%) , 说明农村饲养狗、猫等动物较多, 因此, 被抓伤、咬伤的机会就高, 而城市饲养狗、猫等动物较少, 只有少数饲养宠物的, 因此, 被抓伤、咬伤的机会就少。本组资料还显示, 227例接种人员, 抗体阳性214例, 阳性率94.3%, 与顾建军等报道的结果一致[6]。由此可见, 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率较高, 被动物咬伤、抓伤人员要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情况。方法:收集预防接种人员227例, 接种后进行抗体检查。结果:抗体阳性214例, 阳性率94.3%。20岁以下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20岁以上人员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 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农村人员187例 (82.4%) , 阳性176例, 阳性率94.1%;城市人员40例 (17.6%) , 阳性38例, 阳性率95.0%, 人群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产生率较高, 被动物咬伤、抓伤人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抗体检测

参考文献

[1]白淑萍, 姜双凤.320例犬致伤者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5 (2) :780-783.

[2]张承军, 童丽平.浅谈年龄、性别、季节因素对狂犬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 (4) :87-89.

[3]Kuzmin IV, Orciari LA, Arai YT, et al.Batly saviruses (Aravan and Khujand) from Central Asia: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ccording to N, P and G gene sequences[J].Virus Res, 2003, 97 (2) :65-79.

[4]Sato G, Itou T, Shoji Y, et al.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glycoprotein of rabies virus isolated from severa species in Brazil[J].J Vet Med Sci, 2004, 66:747-753.

[5]许雷, 李春平.连云港市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05, 16 (1) :167-169.

免疫抗体检测范文

免疫抗体检测范文(精选12篇)免疫抗体检测 第1篇1 试验材料猪瘟强毒、弱毒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