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术选修课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美术选修课范文(精选4篇)

美术选修课 第1篇

笔者通过几年的公共美术课讲授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传授的对象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 还有部分学生狭义的理解美术就是画画, 认为自己没有天赋, 所以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些课上的表现都是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不够所引起的。美术是典型的视觉艺术, 它通过“看”达到视觉的满足。公共美术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欣赏评论动手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合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 让学生在学习一门专业课之外还能掌握一门实用性较强的技能, 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剖析美术常识, 让学生走出认识误区

非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美术的认识不够所引起的, 所以在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应加强相关美术常识的介绍, 改变学生对美术的狭义理解, 让学生走出对美术认识的误区。美术除了绘画技能外还有很多的美术常识, 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 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美术发展到今天, 从远古人类的岩画到20世纪的行为艺术, 从民间的蜡染到电视荧屏上的画面, 美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可以说美术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代技术的进步并运用于美术领域使得美术含盖的知识面更为广泛。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常识应联系生活、联系发展中的社会, 用发展的观点剖析美术常识,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起源、发展、不同美术形式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和精神冲击力。新技术、新思想的引进同时也带动了美术的发展, 美术教学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要能预见到学生所关注的美术形式并一一做介绍。比如:近20年来兴起的电脑美术、动漫、广告艺术等, 都是美术新兴的种类, 同时也是青年学生的挚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突破口, 将美术知识从中展开进行讲解, 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 美术常识的剖析和深入的学习在丰富非专业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但是, 很多学生往往忽视这方面的学习, 成为绘画的“奴隶”, 为画画而画画。所以, 在公共美术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美术常识的学习, 使美术知识成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后优于其他人才的一个知识亮点。

二、名家名作赏析,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 是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 是人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是艺术中最古老、最主要的一种, 被人称为“无声的诗”“自然的女儿”。精神升华是人性和人格经过洗礼后的复苏、再生或矗立的一种境界, 它对人的精神境界高低、优劣和贵贱起着积极的影响。美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在情感世界实现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 得到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不得的精神性兑现,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补偿效应, 一旦补偿得到满足, 人的主客观的矛盾与冲突得到了调节, 人的精神状态便可进入和谐、净化的境地。培养学生较高的美术审美情趣可以通过美术课上学习大量的名家名作来实现, 大量的鉴赏美术作品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方法。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对作品加以评述, 把平时积累的美术常识加上自己的观点对作品进行客观正确的评述, 鼓励学生多发言、积累文学、历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综合运用在美术课上。让学习过程徜徉在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的里, 不断认识审美的规律和审美鉴赏的精彩景致。学生作为鉴赏的主体要不断提高审美情趣, 在此基础上还要确立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具备良好的艺术和文化修养, 所以我们在赏析的教学中要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1) 较多地涉取艺术名作, 提高欣赏阅历, 同时掌握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艺术接受实践中学习把握审美规律, 善于把有共性特征的东西化为符合自身适用的个性法宝;

(3)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包括文、史、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美术鉴赏, 说到底是一种审美力的展示, 更是一种文化力的考验。

(4) 构建起动态发展的个人艺术宝库。

在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里, 作品种类形式丰富多彩, 有抽象的、具象的、抒情的、人物的, 还有国内的、国外的, 每一种类型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面对如此众多的美术作品, 首先不能让学生乱了阵脚, 不知道用什么尺度去欣赏。其次, 要改变学生过去单一的以“象”“不象”来评价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比如:国外的《呐喊》《印象第三号》等优秀作品, 追求的就不是象与不象。它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画面进行描绘, 表现出个人的思想感情。这类作品就不能用常规的审美模式去欣赏。每一类型的作品都在自己的领域彰显着自己的个性, 美术课上就要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评价每一幅作品, 顺应时代的潮流,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大量的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国籍、风格、流派的作品, 开阔眼界, 提高审美情趣。

三、训练专业技能,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美术课程是大家公认的最具创新意识的学科之一。非专业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今, 在某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部分人才不仅能从事专业工作还能为单位做一些宣传工作。比如:做网页、出墙报、写广告标语等, 这些都说明了美术课的开设对人才的培养是很有益的。在对非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非专业性, 不能以专业学生的训练模式套用到非专业学生中。训练可以选取一些既简单又出效果的种类形式。比如:做一些简单的纸手工, 专业俗称纸浮雕, 在一个平面上用纸的凸凹来表现一个抽象或具象的事物, 既好玩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 美术门类里还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种类。例如:美术字的书写及运用。美术字是一种文字, 有很多的造型因素, 它不同于绘画又十分接近绘画, 通过美术字的训练, 可以锻炼学生严谨的造型能力, 还能掌握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巧。在现代社会信息时代, 可以利用学生对电脑等先进技术的好奇, 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电脑, 将电脑作为一种制作手段设计出精致的网页、图片等, 使其文化品位和专业技能都提高一个层次。

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时, 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过硬的专业知识外, 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其中要认识到美术课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出炉不仅仅是通过开设专业课就能解决的问题, 它需要各种知识的配合。美术选修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学习美术、了解美术、运用美术, 可见, 在高等院校开设美术选修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摘要:高等院校在非专业学生中开设美术选修课, 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面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针对高等院校开设美术选修课的情况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美术欣赏选修课作业 第2篇

——以《蒙娜丽莎》和《洛神赋》的比较为例

在中外绘画中,以西方的油画和中国的水墨画作为代表来进行比较。油画是最能体现欧洲绘画历史脉搏与博大精髓的类别,水墨画又是最能体现中华文明神韵的艺术种类。

中国古代的水墨画是充分利用墨色深浅、笔法走势来表现空间立体、事物形状与起色神韵的,它不强调几何对称与形式写实的做法,主要通过虚虚实实的笔法走势与或浓或淡的墨色分布来表现作画者的心境与情怀。除此之外,水墨画没有焦点透视,不用从一个角度对事物进行深度刻画,而运用的是散点透视让欣赏着站在不同的角度也能够体会不同位置的情景意味。中国画是一种点线笔墨的艺术,讲求气韵境界与空灵超逸,而对凹凸阴影、光线色彩、透视结构的不太讲究,是从骨气神韵的强调来表现人物情绪的流露。顾恺之的《洛神赋》气韵灵动,人物刻画如蜻蜓临水,点线之间把作者自己的伤感与女神的自由美丽,刻画得跃然于纸上,笔墨的线条流动飞舞与皴擦的自由运用,一幅画即是一首诗,声如洞箫如怨如泣,翩翩起舞。

而油画是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在油画中有着解剖学、光线透视与明暗分布方面科学精神的张扬,人体解剖学的应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的准确比例、体型、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就拿《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来说吧,它画的是一个普通女人,但是她的微笑却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神秘,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远及近的清晰层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令人产生她都在对着你微笑的幻觉。达芬奇在《蒙娜丽莎》就是作者有着解剖经验,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才画出来。不然,画家很难把细微神秘的表情画得栩栩如生。所以,西洋画是一种雕刻与色彩的音乐。中国画就对色彩不太敏感,而是以墨调色。

美术选修课 第3篇

一、主体添加法———引发自觉联想

所谓主体的添加, 就是指在已有的主体物上通过联想进行添加, 让这个主体变成另一个主体或呈现另一种与众不同的状态, 从而使画面产生趣味性, 并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促使他们独立思考。添加是创意摄影的初级阶段, 更是创作的基础。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进行添加:可以先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 看谁画得多、画得好、画得与众不同, 最后再把自己的创作草图用摄影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图1、图2, 是学生在课内利用手指的造型进行的联想, 并根据联想进行恰当的添加, 让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容易操作, 出效果快。我们平时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物品如笔、杯子、铅笔盒等等让学生展开联想。

又如图3、图4, 则是利用实物对主体背景用添加的方式进行的创作, 它更注重画面效果的营造,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种创意方法的使用首先要画创作草图, 然后根据草图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 难点在于趣味性的营造。

采用主体添加法进行拍摄, 只要注意拍摄角度, 光线充足, 曝光准确即可, 普通的家用相机、手机均可以拍摄。

二、主体错位法———突破创意空间

主体错位拍摄, 主要是指把不同对象的前景和远景利用相机的拍摄技巧进行巧妙组合, 利用视觉误差把原本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这种创意拍摄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组合, 要求学生大胆想象, 甚至可以胡思乱想, 其次才是要解决拍摄技巧。利用错位营造情境,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空间构建, 从而创作出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作品。

如图5、图6的拍摄, 我们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创作。这样的拍摄必须做到相机和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这种创作在突破创意空间思维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采用主题错位法, 对拍摄技巧的要求是:小光圈, 短焦距, 大景深。错位拍摄时往往会遇到景深问题, 毕竟物体体积相对较小, 又不适合放在大场景里。所以, 尽量不用长焦距, 光圈也要足够小。如果一定要使用长焦距和大光圈, 则要考虑物体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 以达到协调效果。

三、主体重构法———引导多向思维

生活中的事物千变万化, 不同的视点、不同的组合都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对这部分的训练我们分两部分:一是视角的重构, 二是内容的重构。

(一) 视角的重构

视角的重构是指我们利用不同的视点、不同的拍摄角度进行摄影创作。在教学中, 我们开展了“另眼看世界”教学活动:用不同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美。如图7为利用仰视的拍摄角度所拍的教学楼屋檐一角, 它让学生感受到“在特殊的角度下产生的独有的装饰美感”;如图8为利用俯视的视角所拍摄的校园水池, 它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水池是这样有美感”。这类作品很多, 在校园里展出后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强烈共鸣。

(二) 内容的重构

内容的重构主要是指通过对主体物的重组、分解等进行摄影创作, 这种创作方式下创作者的创作空间更大, 更为自由。

在教学中, 我们开展了两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 一是“我和影子有个约会”, 二是“跨越”。

“我和影子有个约会”主要是利用影子和实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摄影创意, 让影子成为活动的主角, 使影子和实物产生良好的互动。这样的画面很有新意, 如图9打棒球的人, 图10用小菊花来代替人的眼睛。学生有了创意的方向或是思维的方式后, 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优秀的创意作品。

这类作品的拍摄, 对拍摄工具的要求不高。难点在于拍摄的角度及光线的安排, 尤其是要注意千万不要把拍照的人和相机的影子拍进作品里。

“跨越”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可以是时空的跨越, 也可以是结构的跨越, 它通过对拍摄主体的重构产生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如图11是表现时空的跨越———两学生把自己小时候在草场上的合影拿到现在的场地进行重新拍摄, 这类照片可以产生很强的怀旧感;图12则是通过方位的置换让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误差。

第二学期美术选修课的工作总结 第4篇

3,4,5月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漫画比赛,选出三幅美术作品,其中一年级1班欧葆琪《一杯热茶》,宋嘉荣《妈妈的生日》,四年级陈俐伶《妈妈辛苦了》,参加桂林市漫画比赛。五月份开展了献给母亲的礼物插花比赛活动,一、二年级学生母与子共同完成了《五彩缤纷》,《星光灿烂》,《快乐心情》,《爱心花》,《起航》,《希望》,《五颜六色》,《献给母亲的爱》《彩蝶飞舞》,《春色无边》,《团结的爱》,《爱》,《千手观音》等作品,看到这些学生与家长共同创作的各式各样的插花艺术作品,心情无比的激动,真正感觉到老师、家长、学生的心血没有白费,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选出了一年级1班宋嘉荣学生作品《绿色的城市》,一年级2班万路欣、陈镜儒、黄亦林,一年级3班方宇豪,莫静文,莫雁舒,陈松蕾,毛一涵,鈡紫涵,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绘画比赛,并且还参加了桂林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汉字书写能力暨“桂林第七届书法大展赛”我校书法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27名,三等奖22名,优秀奖56名,为了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配合班主任打扫清洁区卫生,领导安排的事情都能积极主动的去完成。积极参加美术教研活动,经常协助领导外出联系工作和送材料,并且参加了新生入学报名和调查工作,完成了本学期各项教学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还经常利用夜余时间学习计算机操作,熟练掌握运用高科技手段处理教学工作。

美术选修课范文

美术选修课范文(精选4篇)美术选修课 第1篇笔者通过几年的公共美术课讲授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传授的对象是非美术专业的学生,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