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精选6篇)
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第1篇
检查时间: 分 类 检 查 内 容 年 月 日 不合 合格 格
按要求验收购进物品质量、数量 各岗位必查 内 容 厨房全员仪容仪表,遵章守纪,一人多岗落实情况 厨房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安全,温度达标 重点菜品、定期开发新菜品、汤料并抽检合格率,严防不合格菜品出堂 原材料加工合理、质量新鲜,菜品刀工处理准确,根据经营备货充足。
各种调料新鲜、准备充足、调 料 各种汤料,按标准投料,掌握各种汤料熬制火候 食品的色泽一致、大小均匀,符合出堂要求,卫生要求 冰柜食品按要求遮盖保管,摆放有序,冰柜运转正常,达到所需温度 严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加工 粗 加 工 各种原料摆放整齐、分类明确,加工后各种原材料干净、无异味 工作区域清洁卫生保持良好,各种原料整理、清洗有序 符合精加工要求,按要求保管和遮盖、严防异物掉入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工作 餐用具收捡整齐、清洁、有序,存放餐用具的碗箱及箱柜清洁完好 对破损餐用具进行初选,有 3 个缺口不得使用。
各种原材料按要求进行加工,严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加工 精 加 工 冰柜食品摆放整洁有序,无血水,无异味,先进先出 正确使用各种机具及机具清洁卫生的保持 菜品清洁卫生,符合出堂要求,餐用具清洁卫生 各种菜品分类摆放整齐、按特性分类保管 冰柜内外清洁卫生,菜品摆放有序,冰柜运转正常,达到所需温度 库管工 按标准进行验收、存储,严禁霉变、有害、有毒物品入库 食品原料摆放整齐、有序,按照先进先出原则,无过多积压食品 各种物品的标识准确、完好,食品出入库记录详细、准确 员工餐准时开餐,合理计划员工餐菜品数量、质量 保持餐用具清洁卫生 煮饭工 合理计划幼儿用餐米饭,不浪费。
不合格项目: 整改结果: 整改执行人: 时间:
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第2篇
会议首先对本学期开学以来的各供应商食品安全和卫生工作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就全区校园食品卫生、疾病防控、交通安全工作作具体部署。会议要求各供应商和学校加强食堂管理与安全监管,特别是要加强食堂操作流程、健全索证索票等制度,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前段时间,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针对专项检查行动中发现的问题,指导食堂开展整改。
总体来说,开发区各学校的食堂布局基本合理,设施设备基本配备到位;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检测验收及台账管理比较规范;食品添加剂管理比较重视;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和应急处理制度比较健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基本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由此可见,针对餐饮安全管理问题,各学校在思想上比较重视、管理上基本有效、重点和关键的环节把握得比较好,安全形势可控。但细节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会议对下阶段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学校食堂做到落实责任、强化管理、规范操作、培训常态、争创“A级”四方面工作,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形势稳定。
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第3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人数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截至2013年, 全国高校贫困学生已经达到500余万, 高校中的贫困学生比例已经高达20%, 其中特困学生的比例达到总在校人数的5%以上。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也成各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学生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 各高校在贫困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工作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
1. 高校学生的贫困认定一般以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村委、乡镇政府或民政部门出据的相关证明材料为主要的依据之一, 而这些证明材料中的数据往往以相关人员的主观为主, 缺乏可信度。
2. 特困和一般贫困的界限不清楚, 很多学校以划分比例或设定名额的方式进行“推选”, 从而使特困生的认定结果在不同院系存在很大差异, 最终认定的特困生不一定特困, 而真正特困的学生有可能没有被发现。
3. 很多学生为了获得资助每当进行贫困认定时就哭穷, 却拿着贫困资助的钱去进行请客吃喝等非贫困的消费, 而学生相关部和老师每年只是按程序进行了相关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工作, 对特困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缺乏较合理的跟踪手段, 不能及时发现真假特困生。
然而, 学校食堂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餐饮消费场所, 信息时代学生的餐饮消费被全部记录, 而学生食堂的消费最能体现学生的消费情况, 并反映到该学生的经济情况。
二、研究现状
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贫困的认定标准制定、认定流程和认定方法等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黄永斌提出了高校自身认定法、在校消费水平认定法和综合认定法等三种方法;毕鹤霞等将校园判定与生源地判定相结合的方法, 构建了贫困生的判定体系;葛超从贫困生证明真假难辨、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难以制定和认定方法的不科学性等三个方面分析的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 同时提出了完美相关法制、建立贫困生信息共享平台和改进贫困生认定手段等机制和措施;岑道权将学生的生活费支出、家庭人均收入、缴纳学费等方面相结合来完美贫困生的资助体系;肖蕾等从学生家庭真实经济情况、学生的人际关系对贫困认定的影响、国家无偿资助造成学生骗取资助现象等方面提出了完美家庭经济情况的审核、加强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建设, 改变无偿性资助的现状等有效措施。
以上这些研究主要从贫困生的认定困难性、贫困生认定的判定体系和贫困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而尚无从所有学生中发现真正的贫困学生的研究成果。
陈晓等利用高校中的学生信息、学生家庭成员信息、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成绩信息、月消费信息、助学贷款信息和贫困生申请表等学生多方面的信息, 构建加权约束的决策树, 用于提高贫困生的认定效率。该作者的研究综合了高校中几乎与学生有关的信息偷出, 综合考虑学生的所有情况, 但就学生的真正贫困情况而言并不具体深入。
综合以上情况, 本文将以学生食堂消费记录为依据, 采用正态分布理论, 构建基于学生食堂消费记录的特困学生挖掘模型, 从学生日常的餐饮消费记录中挖掘出真正需要资助的特困学生, 也可以从中发现假的特困学生。为高等学校的特困学生认定和资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特困生挖掘模型
由于高等学校是开放式办学, 学生在校期间相对比较自由, 因此学校并未要求学生必须要去学校食堂就餐, 为挖掘特困学生, 由于校外消费均远高于校内学生食堂, 所以, 假设特困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食堂就餐。
为衡量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的情况, 列出单个学生在校就餐消费均值、全体学生食堂就餐消费均值和方差的定义。
定义1:设全校共有M个学生在食堂就餐, 学生xi在校食堂总消费次数为Ni, 每次消费金额为hi, 单个学生的消费均值记为μi, 全体学生的消费均值记为μ, 全体学生的消费方差记为μ则有
为了界定特别困难学生与其它学生的区别, 列出学生消费阈值的定义。
定义2:设食堂消费记录采样天数为N, 把学生的消费次数阈值记为N0, 则有
其中λ表示均值消费次数阈值系数, 用于限制只有在食堂消费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才参与贫困生的判定。
为了使用离群点的理论来研究特困学生的挖掘方法, 下面给出离群点的定义。
假设每个学生就餐的消费均值服从正态分布 (如图1所示) , 记为N (μ, σ2) , 从图中可以看出, X轴上μ左右两侧各1σ间的面积为68.27%, 各1.96σ间的面积为95.00%, 各2.58σ间的面积为99.00%。
定义3:根据正态分布规律, 将低于全体学生均值γσ的部分学生定义为特困学生。
根据 (1) 、 (2) 、 (3) 、 (4) 式和定义3, 设学生xi每月在食堂消费的次数为Ni, 每次的平均消费额为ui, 则可构建特困学生判定模型如下:
上述式中, f (x) =1表示学生x为特困学生, f (x) =0, 则表示该学生不是特困学生。
四、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需要, 某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后台采集到2014年2月26日至5月8日共71天的学生就餐刷卡记录739029条, 由于食堂消费普通不高, 因此先将单次消费高于20元的记录作为噪声去掉, 经过去噪后有效记录为737252条。
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以刷卡账号为分组依据分别统计其刷卡次数和平均刷卡消费金额, 得到7792人的相关信息, 这也与该校的在校生人数基本相符, 然后画出其散点图如图2所示。
从统计数据可知, 在图2中有5521名学生在食堂就餐的次数低于每天2次, 即λ取值为2, 根据前面的假设, 这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并无意义, 将这些学的数据进删除后只剩下2271名学生的消费情况。将这些学生的平均消费金额进行统计后得到如下的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 平均每次刷卡消费的金额主要集中在1元至4元之间, 整体基本满足正态分布。
因为全部学生人数为7792人, 经过清洗后剩余学生2271人, 按全体学生的5%来挖掘特困学生, 则应找出389名学生, 其占经过去噪处理后2271名学生的17.1%。根据图1可知, γ≈0.89, 经过统计可知2271名学生的单次消费均值μ为2.382元, 方差σ为0.634元, 因此, 根据 (5) 式可得特困学生的判定模型为
最后使用散点图显示 (6) 式的特困学生判定结果如图4所示。
在图4中红色横线以下部分, 共394人即为挖掘出来的特困学生。经过与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供的2014年5月全校特困学生数据对比, 发现特困学生的判定正确率为82.6%。另有2.79%共11人新挖掘出的特困生经过核实确认为原未被认定的特困学生。同时发现了该校某学院2011级预科有一名非常特殊的学生, 其平均每天的生活费用为6.06元。后经调查核实, 该生的确因家庭情况特殊, 生活费用非常有限。
五、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特困学生的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学校食堂后台的学生刷卡消费记录, 利用正态分布理论构建了特困学生的挖掘模型, 为特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科学的决策数据,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由于高校中男女生在饮食上消费的特点不同、体育等体能消耗较大的专业学生也有不同的较大的区别, 这些都将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永斌.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认定及资助模式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2]毕鹤霞, 沈红.贫困生判定的难点与认定方法探究[J].高校探索, 2008 (05) .
[3]葛超.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02) .
民办托幼食堂卫生现状及对策 第4篇
【关键词】托幼食堂;卫生现状;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23-01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由于工作忙碌而将幼儿安置在托儿所,幼儿由于自身机体需求,需要摄取大量营养食物,由此对托幼机构的食品卫生状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饮食卫生,同时还需要保证幼儿的饮食均衡,摄取足够的营养。通过分析托幼机构饮食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托幼机构的饮食卫生质量,以更好的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1存在问题
1.1民办托幼机构食堂普遍未经过预防性卫生监督检查民办托幼机构的房舍少数为自有,大多数都是租赁房屋。民办托幼机构的准办手续由教育行政部门签发,卫生、食品行政监督部门无法提前介入,不能对新办的托幼机构食堂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是托幼机构食堂工艺流程,布局设计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存在食堂加工面积过小,缺少必要的加工场所和基本卫生设施难以保证食品加工卫生安全问题。
1.2日常管理不到位大多数托幼机构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视幼儿管理忽视食品加工日常卫生管理问题。食堂无卫生专管员。管理制度内容空泛,流于形式。缺少必要的操作规程,随意性大,表现为灶间物品摆放凌乱,墙壁天棚有陈旧性油污,地面不洁,菜板,刀具,用具,生熟不分,防尘,防蝇,防暑设施不全,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贫乏,个人卫生较差。多数幼儿园无专用与餐具数量配套的消毒柜,检查中曾有个别从业人员有将与食品工具无关的私人物品放入餐具消毒柜中的现象存在。
1.3未把好原料进货关采购原料时很少向供货方索取《卫生许可证》及所购买食品原料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索取了相关的证件也不会辨别真伪;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采购食品原料方面,多采购那些价格低,质量差,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原料。
1.4个别托幼机构法人法律意识淡漠在无《餐饮许可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检查的情况下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更有甚者,无视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给予的警告,拒不改正监督机构下达的责令整改意见。
2对策
2.1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严格执行《餐饮许可证》发放标准食品卫生行政监管部门主动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将托幼机构食堂应具备的条件作为托幼机构审批的必备条件之一。也就是說,如果托幼机构食堂未取得《餐饮许可证》,则教育行政部门不予发放托幼机构办学许可证。
2.2强化日常卫生监督,努力提高托幼食堂卫生水平对于已经具有托幼机构资格,但幼儿食堂卫生设施,卫生条件尚不能达到《餐饮许可证》发放标准的,可以考虑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有新建,扩建,改建加工区的空间,餐饮监管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新建,扩建,并达到《餐饮许可证》发放标准。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空间限制,已不可能进行新建,扩建,改建的,应在餐饮加工区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增加卫生设施,改善卫生条件使其基本接近《餐饮许可证》发放标准。从而提高托幼机构餐饮加工的总体卫生水平。
2.3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对于个别无法改进,拒不改进的托幼机构食堂,要排除各方干扰,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取缔。只有保证执法力度,才能够从根本上取缔无证经营,以保证托幼机构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2.4对托幼机构食堂实行《食品卫生量化监督分级管理》对托幼机构食堂进行量化评分,分别确定其级别,以此提高各托幼机构自身对食堂投入的积极性,使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设施,日常管理水平逐渐提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对于级别较高的食堂,应当加强改进和创新,对于级别较低的食堂,应当加强自身问题分析,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以保证不断提升食堂卫生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幼儿。
2.5强化从业人员,卫生专管员的培训采用有效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对从业人员,卫生专管员进行有关食品采购,贮藏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和食堂管理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避免了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不断加强自身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2.6餐饮卫生监督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餐饮卫生监督行政部门在搞好日常卫生监督的同时,还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便于改进不断完善基础卫生设施,消除隐患,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3结束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其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强托幼机构的食品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应当加强托幼机构的食品卫生监督,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提高托幼机构的食品卫生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幼儿的生长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耿敏,马建淮,黄丽.石嘴山市托幼机构、学校食堂卫生学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02).
[2]赵丽娜,邓其军,黄雄.南宁市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10(03).
[3]周亚萍,高永良.加强托幼机构膳食管理促进儿童体格发育[J].江苏预防医学,2011(01).
[4]胡佃贵,李祥河,王新村,李晶.惠民县托幼机构消毒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09).
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第5篇
刘秀清园长传达了县教育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食堂工作人员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并对食堂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严把采购、领用关。采购食品时要严格查看经营单位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是否齐全,做好食品采购索证验收、登记台账,食堂负责人领用时要严把质量验收关,杜绝过期、变质、伪劣食物,并做好相关领用登记表;
二是严格幼儿餐具消毒工作。在消毒幼儿的餐具时,要保障消毒的温度和消毒的时间,注意消毒餐具摆放的空隙密度,保证消毒工作全面彻底;
三是继续规范食品留样工作。留样工作对食品安全工作检测意义重大,要严格按规范数量、时间留样、贴好标签、做好记录;
四是严格规范食堂各项操作程序。幼儿园食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每日穿干净工作服,戴干净口罩,勤洗手,勤剪指甲,从清洗、浸泡、切配、烹饪到成品,要严格执行食堂相关的操作规范;
五是幼儿园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幼儿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筑牢幼儿园安全防线。
民办幼儿园教代会会议记录 第6篇
会议地点 幼儿园会议室 应到 17 人,实到:16 人
会议主题 修改幼儿园考勤奖惩制度。
一、会议原则:
1、共同讨论,共同参与。
2、统一目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做到合情、合法、合理为基 本原则。
二、李园长主持本次会议讲话。
1、首先李园长总结及肯定了,本学期教师们的工作表现。 会议过
2、对教师们提出进一步完善考勤奖惩制度的想法,给予了 程 肯定和支持。
3、拿出问题,让教师们集体商量讨论。
4、教师们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想法。
5、总结教师们最后商讨的结果建议。
三、李园长在全体教师面前,宣读会议修改结果。
1、把原来事假病假请假一天扣 30 元改为一天扣 10 元。
2、把原来没有代课费调为替别人代课一节,代课费 2 元。
3、把原来请假一天自己安排调课调整为一天之内学校给安 排调课老师上课。
四、宣读完会议最终修改结果,请全体教师举手表决。
五、宣读最后修改考勤计划结果,教师们全体通过。
六、把修改后的制度打印成书面形式,请教师们签字。
七、从即日起幼儿园实施新的教师考勤奖惩制度。
八、会议结束。
民办幼儿园食堂会议记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