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描写骆驼的作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描写骆驼的作文(精选6篇)

描写骆驼的作文 第1篇

有一天,我们去上海野生动物园玩。我看见有两头高大的骆驼专门给游客骑。骆驼的背上有两个驼峰,像两座小山峰。我对妈妈说:“我想骑骆驼。”妈妈答应了。我走到骆驼旁边,工作人员把我抱到两只驼峰的中央。

我骑在骆驼背上,觉得好高啊,我紧紧地抓住缰绳,生怕会掉下来。骆驼慢慢地走起来了,我觉得摇摇晃晃的,心里有点恐怖,心“扑通扑通”地跳起来。我骑着骆驼绕了一圈,慢慢地不害怕了,我高兴极了。

骑骆驼真开心啊!

描写骆驼的作文 第2篇

一天,小红马和小骆驼在小溪边又相遇了,小红马说:“你怎么还是那么难看!”小骆驼说:“虽然我长得很难看,但我的功能很多呀!

比如我的脚掌能防止陷入沙子里,我的两层睫毛能防止风沙吹进眼睛,我的驼峰能贮存养料。”小红马不相信,小骆驼说:“不信,那就跟我到沙漠里走走看?”小红马同意了,一会儿,小红马和小骆驼就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它们走哇走哇,一阵风沙吹过来,小红马的眼睛都睁不开来了,而且脚也陷入了沙子,小骆驼只好把它驮了回去。

回到草地上,小红马恍然大悟:“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它到底有没有用处。”它连忙对小骆驼说:“对不起,我不应该嘲笑你。”小骆驼说:“没关系。”从此它们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骆驼“口疮”病的诊断 第3篇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 是全国骆驼的主要产区。多年来, 在该地流行着一种危害骆驼口唇的传染病, 牧民俗称骆驼“口疮”, 该病在全盟各地均有发生, 多见于驼羔。2009年以来本旗腾格里额里斯苏木查拉格尔嘎查宝某某等5个奍驼群中发生一种在口唇周围出现红疹、泡、脓疤、脓疙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也就是骆驼“口疮”, 据统计该5个养驼群253峰, 其中驼羔82峰, 发病驼羔32峰, 发病率达39.02%, 死亡6峰, 死亡率18.75%。

2 临床症状

病变主要发生在口唇, 轻者在嘴唇周围出现红疹, 渐成水泡、脓疤, 脓疙瘩融合破裂, 变成黑褐色痂皮, 而后痂皮逐渐干枯脱落。重者在口腔粘膜上出现被红晕包围的水泡、脓泡。脓疤破裂后, 形成烂斑。口水腥臭浑浊。如有继发感染, 则口腔枯膜高度肿胀, 张口困难, 炎肿向后蔓延, 常引起咽喉炎, 多因窒息而死。

3 尸体解剖

面部皮下组织呈胶样浸润, 有化脓性坏死, 气管充血、出血, 领下淋巴结肿大。

4 防治

(1) 处理及治疗方法, 将病骆驼羔进行隔离。

(2) 对圈舍及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后用。

(3) 敌康护宝配成1%的浓度进行喷洒消毒 (包括病骆驼体表) , 每日一次, 连用3天。

(4) 每天用0.05%的高锰酸钾液对骆驼羔口腔及口角, 面部患处进行擦洗, 每天2次。

(5) 用病毒灵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ml肌肉注射, 每天2次。并给病骆驼注射抗菌药物, 一天2次, 连用3天, 10天左右可以痊愈。

(6) 用阿拉善盟兽药厂生产的口疮粉 (主要成份为吗啉胍、硫柳汞、冰片、硼砂等) , 清洗患部后, 将药沫撒于患处, 每日一次, 连用3~5天。

(7) 治疗过程中, 兽医技术人员及牧民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护, 穿白大褂, 戴口罩和手套, 防止感染此病。

5 讨论与小结

(1) 阿拉善双峰骆驼是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 阿拉善双峰骆驼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理机能和抗逆性, 是未来生物基因工程的珍贵资源。此外, 阿拉善骆驼还具有耐旱、耐粗饲、抗风沙、适应力强等特点。骆驼是集产绒、产肉、产奶、产皮、役用、旅游等多种经济性状于一体的家畜,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阿拉善“王府驼毛”驰名中外, 连续3年获美国阿米卡公司优质驼毛奖, 驼峰和驼掌都是国宴中的珍品。阿拉善养驼业年收入占牧业总收入的20%。

(2) 骆驼“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骆驼、羊等多种动物传染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是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口疮病毒。可引起绵羊、山羊、骆驼、猫等多种动物传染外, 人有时也可感染[1]。

(3) 据有关资料报导, 1976年阿拉善左旗宗别立某驼群120峰驼全部发病, 死亡2峰, 1985年厢根达来王某等3个驼群共饲养骆驼157峰, 发病骆驼54峰。每年约有800~1000峰骆驼发生该病, 约占全旗骆驼总数的1~1.2%[2]。

(4) 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骆驼的采食, 轻者7~10天自愈, 重者口腔、唇部形成烂斑, 口流恶臭混浊唾液, 也可继发咽炎, 引起死亡。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2~4月份, 养骆驼的地区均可发生, 一般不分年龄大小和性别, 但是1~3岁骆驼发病较多, 呈散发或群发, 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寒冷的季节、带刺的牧草, 是促使本病发生的一个自然因素, 饲养管理粗放, 不及时隔离病健骆驼和不及时治疗是本病扩散的人为因素。

(5) 由兰州生物药品厂生产的羊口疮弱毒冻干苗是一种专供预防绵羊、山羊口疮病用。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绵羊、山羊。是否用于骆驼口疮病的预防, 有待于试验研究[3]。

(6) 阿拉善左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旗, 据2010年统计, 共饲养各类家畜110.77万头 (只) , 其中羊84.28只, 骆驼2.91峰, 也是羊口疮的高发区, 骆驼口疮和羊口疮是否有相互传播, 有待于研究探讨。

(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常见多发病由牧民自己防疫, 但是大多数牧民怕麻烦、怕花钱而不能及时实施驱虫、药浴、常规疫苗的注射等防疫工作, 使一些已经控制和消灭的骆驼疾病也有所抬头, 给养骆驼业带来了危机, 有待于有关部门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南京农学院, 等 (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94.

[2]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站史与畜禽疫病流行防治概况[C].1990, 122.

描写骆驼的作文 第4篇

骆驼也要赶时髦

普什卡骆驼节举行的地点在普什卡南边的塔尔沙漠(Thar Desert)上。会场分为竞技场、游乐场、集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沙漠中拉贾斯坦邦五彩缤纷的色调。

骆驼节上,来往的人群中很多是拉贾斯坦邦的村民,男人大都留着八字胡,穿着白色长袍,配以各色披肩,而他们头上缠着粉红色、红色、黄色或橙色的头巾,则是一身装束中最突出的亮点。女人们身穿及地长裙,颜色斑斓夺目,很多是绿色、粉色和黄色,有些还用纱巾蒙住面颊。不少女性带着鼻环、耳环和手环,一路上观看他们色彩斑斓的服装是一种视觉盛宴。就连骆驼也来凑热闹赶时尚,装扮得十分华丽,头戴彩帽,左边一条银链,右边一条彩绳;有的骆驼身上挂着大型告示牌,写上各种标语,组成队伍,俨然就是一支支“骆驼宣传队”。

骆驼节期间,每天都有骆驼装扮比赛、马匹跳舞比赛、牛选美等不同的比赛。在这短短几天里,骆驼商人赚到的钱,足够全年生活开销。围绕着骆驼市集,这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有卖饲料的,有卖各种农产品的。

白色圣城普什卡

普什卡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中部,只有一万多人口。这里之所以被奉为印度教的圣城,是因为普什卡供奉着整个次大陆唯一的梵天神庙。普什卡在印地语里是花手之城,是梵天的守护地。梵天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在印度教的传说里,梵天撒下莲花朵朵,飘落大地时孕育成了普什卡。

小城的中心是一座湖泊,据说它就是当年梵天抛落的莲花的着陆地,每年有无数印度教信徒辗转于此,希望能在湖水中洗净一生的罪恶。在普什卡的暮色里,一位印度老人缓缓地告诉我,对于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来说,他们一生的朝圣应该以普什卡为起点。

我很喜欢在清晨的夕阳下来到湖边,看朝霞洒在静谧的湖面上。东方宗教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和浪漫,而在一种童话般的场景下,这样的情感往往能挥洒至极致。

普什卡被游客们称为白色之城,其境内的房屋和码头皆被涂成浅白色,这样的颜色在清晨和黄昏的阳光下会幻化成金黄色,那是一种能让你顿生温暖的色彩。游客们可以在普什卡的街巷里自由徜徉,看印度人最真实的生活。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印度的色彩始终是最令人心动的细节,虽然普什卡的房屋是纯白色的,但是在那些印度姑娘的身上,她们往往不吝于热烈的表达。在沐浴更衣过后,女孩们会在湖畔晾晒披巾,那些五颜六色的丝绸铺展开来,与更深处的白色背景相得益彰。

描写骆驼的作文200字 第5篇

在沙漠中有一个项目是骑骆驼。我们来到骆驼的营地,看到有许多的骆驼排列在一起,蹲在地上,每只骆驼都有两个驼峰,等到我们都坐上了,它才站起来,我和妈妈坐在一起,心理有一点点的害怕,会不会摔下来?

等它走了些路,我的胆子就大起来了,也就不害怕了,坐在驼峰上看着路边的风景,也看到了一队队的骆驼向我们走来,妈妈拿出了相机给它们照相,不一会儿,就到了终点站,我依依不舍地走了下来,对妈妈说:“骑骆驼的感觉真好,真想再坐一次”。

描写骆驼的作文300字 第6篇

我见过骆驼,不是像林海音笔下的排成一队的,而是由人牵着供人观赏的骆驼。我骑过马、牵过牛,但看到这个大家伙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座小山包一样的驼峰,吃近一看,眼睛好大啊,像一汪泉水一样清澈明亮,骆驼总是一副淡定的表情。听说它在惊慌或是生气时会朝你吐唾沫,所以我不敢惊扰它。

它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只是静静的咀嚼着,不动声色。一旁的工作人员把我扶了一去,驼峰的中间摆了一张毛毡,坐上去软软的很舒服。它走的好慢,而且没有一点儿声音。坐在上面,我似乎就是那马鞍垫上锈着的银色波兰鹰骑士,就像《吹号手的谎言》中埃里克,凯利写的那样。

描写骆驼的作文

描写骆驼的作文(精选6篇)描写骆驼的作文 第1篇有一天,我们去上海野生动物园玩。我看见有两头高大的骆驼专门给游客骑。骆驼的背上有两个...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