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临江灌区工程论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临江灌区工程论文(精选3篇)

临江灌区工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临江泵站,水锤,计算

1 工程概况

临江灌区是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两江一湖”沿岸14处大中型提水灌区之一, 是我省千亿斤粮产能工程同江市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72万亩。

同江市临江泵站是临江灌区的渠首提水泵站, 位于同江市临江镇境内, 是临江灌区整个工程中单项投资最大、实施难度最大的工程。该泵站取水水源为黑龙江。

临江泵站设计装机总流量为32.13m3/s, 工程等别为Ⅲ等, 主要建筑物工程级别为3级, 设计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 校核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该泵站布置水泵6台, 其中工作泵5台, 备用泵1台, 泵型为1700HDC-11立式混流泵, 单泵流量为6.43m3/s, 配套电机功率1000kw, 5台工作泵总功率5000kw。泵站设计扬程10.29m, 最高扬程12.17m, 最低扬程2.76m, 平均扬程8.05m。

2 水锤计算

2.1 计算条件

设计工况为设计运行工况;

设计流量Q=6.43m3/s (单泵设计流量) ;

进水池设计水位H=39.75m, 出水池水位H=50.08m;

最高运行工况下水泵装置实际扬程H=12.17m;

出水管直径1.8m (内径) , 管道长33.80m, 管壁厚15mm。

2.2 水锤计算

2.2.1 水泵转矩计算

水泵转矩可按下面两式计算:

经计算, 水泵的转矩为2257kw。

2.2.2 机组转动惯量计算

机组转动惯量=电动机转动惯量+水泵转动惯量

电动机的转动惯量计算, 本次设计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000kw, 电机级对数为8, 由《泵站》 (取水输水建筑物丛书2004年第1版) 图12-38查得电机的转动惯量GD2=250kgfm2。水泵的转动惯量按电动机转动惯量的10%计取。经计算, 机组转动惯量为275kgfm2。

2.2.3 水泵的惯性系数计算

水泵的惯性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经计算, 水泵的惯性系数为8.27。

2.2.4 管路的额定流速计算

经计算, 管路的额定流速为2.53m/s。

2.2.5水锤波传播速度计算

经计算, 水锤波传播速度为1017 m/s。

2.2.6 管路常数计算

经计算, 管路常数为10.77。

2.2.7 水锤波往返一次的时间计算

经计算, 水锤波往返一次时间为0.07s, 小于电动蝶阀关阀时间2s, 所发生水锤为间接水锤。

2.2.8 压力管的特性常数值计算

经计算, 压力管的特性常数值为0.14。

2.2.9 水泵出水管口断面 (出水管进口断面) 水击升压、降压值计算

经计算, 水泵出水管口断面水击降压值△HAmax降=1.63m, 升压值△HAmax升=1.88m。

2.2.1 0 出水管中间断面水击升压、降压值计算

经计算, 水泵出水管口断面水击降压值△HBmax降=0.81m, 升压值△HBmax升=0.94m。

2.2.1 1 出水管出口断面水击升压、降压值计算

出水管出口断面水击升压、降压值均为0, 水位维持出水池原设计水位50.08m。

2.2.1 2 水锤解析图

水锤解析图见图1。

3 结论分析及解决措施

灌区供水工程管理与维护论文 第2篇

摘要:灌区供水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并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灌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虽然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导致我国用水紧张。针对这种情况,灌区供水工程便成了国家供水工程的首选。如何加强灌区供水工程管理,做到最大限度给城乡居民用水,是摆在工程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灌区供水工程 维护 管理 建议

根据我国水利行业的标准的有关规定,水利灌区面积控制在hm2(30万亩)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在667~20000hm(1~30万亩)之间的灌区为中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在667hm2(1万亩)以下的为小型灌区。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拥有大型灌区400多处,中型灌区5200多处,小型灌区1000多万处。这么多的灌区工程,分布在不同的地里环境中,结构不同,大小不同,它的供水量是非常庞大的,供水系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还是非常复杂的。那么这些灌区供水工程是如何管理和维护的呢?

一、灌区供水工程定义

灌区一般是指将可靠的水源通过引、输、配水渠道系统与相应排水沟道三者组合起来的灌区总面积,是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它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土壤资源,结合了人工栽培的作物和农作物种植比例等人工调控手段,组成的一个具有很强社会性质的开放式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灌区工程负责协调水库、渠道、田地、作物四者之间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的灌溉区管理工作主要有灌区管理局负责,部分地区有农民自行组成的用水管理协会,参与灌区工程的管理工作。

二、灌区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灌区供水工程众多,但大多数还是兴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也有限,加之维护管理的不到位,年久失修,多年来一直处于疲劳带病运行状态。目前我国的部分灌区水利工程未得到有效的维护,一直处于带病工作状态。导致一些灌区出现水资源大量浪费、个别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修建年代久远,受当时科技水平制约。

在上个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之间,我国掀起了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大跃进运动。在大跃进运动期间,修建了大量的水电工程,我国目前已有的大量灌区供水工程就是在那个时期兴建的。由于当时我国在科技水平上的欠缺,是的这些灌区供水工程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这些技术隐患对灌区工程覆盖地区的农业灌溉和人畜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维护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灌区供水工程因为修建时间据现在较为久远,由于当时的技术不到位,工程修建之后的维护工作也不能有效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新兴的灌区供水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老式灌区工程技术已经被淘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灌区供水工程依然是五六十年代的工程,维护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三)维护管理人员的意识不强。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或灌区供水工程没有形成完善的维护管理体制,使得设备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不重视本职工作,另外,灌区供水工程的设备维护人员是从其他水利部门划分来的并不是专业的灌区供水管理人员,他们对灌区供水的设备维护和技术保障了解甚少,不能很好的胜任灌区供水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四)行业内部没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在我国,灌区供水工程起初归水利建设部门管辖,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将灌区供水工程从水利建设部门中分离出来,并成立灌区管理局,管理灌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检修,但是由于我国的灌区工程起步晚,对于灌区工程的管理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工程管理不到位,就谈不上正常的运行工作,对于灌区工程覆盖地区的灌溉和人生产供水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改造旧灌区的意义

目前有不少灌区工程,已运行了多年,大量工程老损,灌区步履维艰,不能适应现代灌溉的需要,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一是灌区资源短缺,灌溉面积不断增大,现代农业对灌溉的要求还在不断的提高;二是因为地方资金紧张、领导意识不强等原因,老旧灌区工程改造建设滞后;现全国有200个大型灌区工程老化严重,事故多发,主干工程破损严重,中小型灌区更是常常出现险情。田间工程不配套或配套不好,管理不到位,破损严重,导致工程提引输水能力下降,水的利用率低。三是管理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灌区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进入新的世纪,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已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而在众多的水利基础建设项目中,大中型灌区的续建与节水改造以及各灌区工程改造维修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改造和维护这些年代久远的老旧灌区,对发挥农业灌溉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灌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

(一)大力整修老式灌区工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灌区的渠道建筑物多是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自然灾害和老化失修以及技术的不到位等原因,使得灌区供水工程出现极大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这种现象与国家提出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完全相悖。因此,大力整修灌溉渠道、修复老化的灌溉工程,已经成为灌区管理局当前工作的中心之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老化的渠道进行整修,加强它的防渗性,降低渠道输水时出现的跑水、漏水现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搞好田间工程建设,平整土地,划小畦堰,提高田间水资源利用率。最后,在灌溉区,大力推行喷灌、管灌技术,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在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加强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

加强工程管理,首要工作就是搞好工程养护,提高工程的完好率。确保工程的完好,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运行工作。要定期进行工程表面和沟渠的清淤、除草、维修工作,并且要成立专门的队伍进行该项工作,实现供水工程的专业化,日常化。对出现问题的沟渠及时修补,以免继续扩大破损面积。在灌溉管理上,要提倡节水灌溉和科学灌溉,要提高灌溉的效率,扩大灌溉面积。灌区管理局应制定相应的灌溉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三)全面推进灌溉区的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灌溉区的体制改革,是提高灌溉区经营水平,确保灌溉工程能够高效运行,实现灌溉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改革解决灌区管理上的体制不明确、职能不清、责权不分等问题。做好灌区体制改革,必须要做好下面这三项工作:一是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将职责明确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二是重新核定工作岗位和工程维护费用;三是落实政府机关和水利主管部门出台的管理细则,实现灌区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管理部门职工队伍建设。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控论文 第3篇

1.1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阶段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规划的要求、施工任务以及参数要求等展开工作,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保证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1]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掌握施工的质量管理技术,明确相关的参数与要求等,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比如在施工前期对现场的材料进行管控,通过自检报验、复查核实等方式,保证各项材料的质量,避免后续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水利工程施工开展前,建设单位需要对工程初步设计的方式、监督管理的方式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明确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的特点,技术的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技术等,科学制定施工管理方案。[2]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开工报告展开各项工作,明确施工的规划与管理的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技术考核活动。

1.2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阶段质量控制

灌区水利工程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需要对整体的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结合质量管理的制度、质量控制地的体系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由技术负责人员实施审核。[3]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向建设监理人员提交质量管理方案,监理单位需要对各项施工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各类不合格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管理,分析隐蔽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验收记录情况等,完善质量管理的体系,保证各项工作建设的质量。

1.3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完成的阶段质量控制

临江灌区工程论文

临江灌区工程论文(精选3篇)临江灌区工程论文 第1篇关键词:临江泵站,水锤,计算1 工程概况临江灌区是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两江一湖”沿岸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