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精选14篇)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1篇

潍坊滨海金捷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14”LNG堵漏防冻应急演练总结

根据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要求和计划,为提高燃气事故的应对处置能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于2018年12月14日组织开展了“LNG堵漏防冻”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活动。

一、演练的场景

10:00分,值班人员张世鹏巡检过程中发现LNG气化撬阀门有泄漏,立即汇报站长李毅。李毅赶到现场并同时汇报总经理和安全生产总监,请求抢修支援。总指挥黄总指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

二、演练的实施

1)10:00分,现场巡检人员张世鹏巡检过程中发现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阀门有泄漏现象,张世鹏立即汇报站长李毅。

2)10:02分,李毅到达现场查看现场情况的同时,安排张世鹏、周伟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浓度,查找漏点。并同时汇报公司领导黄总和国总。请求抢修、支援。

3)10:05分,总指挥黄总指示,启动应急预案。指挥抢险工作有序开展,指挥中心下设五个工作组(生产抢修组、技术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机具、物资保障组、医疗救护组)迅速展开行动。

4)10:08分,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阎燕、单建君立即到库房拿警戒带,设置警示线。

5)10:10分,李毅到配电室断掉可能自动运转的设备(如压缩机)的电源,泄漏现场严禁产生火花的任何行为。

6)同时,周伟把35kg干粉灭火器推到泄漏点上风口一定距离进行监护,一旦着火,进行扑火。

7)10:15分,生产抢修组张世鹏查到漏点为F006阀门,李毅、周伟穿戴好防护服和防冻手套,缓慢关闭LNG储罐根部阀FG01、FG02、FG03、出站阀F022,李毅打开手动放散阀FS11,手动放空管路里的天然气,放空完毕后,依次关闭管路阀门F027、F026、F025、F001、F005、F004、F028、F007、F009、F008、F011、F012、F013、F014、F023、F024。张世鹏再次通过检测、检查,确认现场浓度已降至安全范围内。10:25分,李毅根据阀门F006的规格型号,通知给施工队,1个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维修。

10:30分,险情排除,总指挥发布解除警戒令,应急人员撤离现场,抢修组开始组织后续管道修复工作。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

公司领导认为,此次演练具有很强的实战型,演练取得一定成效,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1、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全员参与,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提高了从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四、存在的不足

1、部门员工对应急救援的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2、遇到危险,个别员工表现出惊慌失措,不够理智和冷静,不知该如何展开营救工作;

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础比较薄弱,救援演练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理清思路,有序开展。先培训后开展,先理论后实践,力求做到早筹划、早部署,进一步推动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的开展。

2、摸清底数,完善预案。按照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配套方案。

3、加大应急救援培训力度。着力抓好上至管理人员,下至一线员工的培训,将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纳入培训重点内容。

潍坊滨海金捷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二○一八年十二月十四日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2篇

演 练 观 摩 手 册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1

一、主办单位 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 珠海市斗门区安委会 珠海市斗门区应急办

二、参与单位

珠海市斗门区委宣传部 珠海市斗门区白藤街道办

珠海市斗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珠海市斗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珠海市公安局斗门分局 斗门公安消防大队

珠海市公安局斗门交警大队

珠海市斗门区卫生局(及后方救援医院)珠海市斗门区教育局 珠海市斗门区环保局 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 青岛啤酒(珠海)有限公司

珠海市斗门区白藤东泰制冰有限公司

三、组织机构

组长:周海金(区政府)

副组长:梁玉昭(区政府)、向成良(区政府)、曾志(区安委会)、万后发(区应急办)、陈延波(区质监局)

下设策划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

四、演练时间

2013年11月18日9时30分至11时

五、地点

斗门区白藤三路3号 珠海市斗门区白藤东泰制冰厂

六、情景描述

东泰制冰厂液氨1号储罐外部输送管道阀门破裂,破裂处不断有大量的氨气向外喷出,整个罐区笼罩在白色气雾中,虽经企业抢险队伍抢修,但无法修复,大量的液氨(储量约5吨)如得不到有效处臵,将从储罐全部泄漏,对周围的人员造成了严重威胁。企业向110报警,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

七、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

1、信息报告与处臵

企业向110报警,110报告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2、应急响应

区应急救援中心报告总指挥,总指挥决定启动生产事故IV级响应,指挥中心发布命令,要求消防、质监、交警大队、医疗救护、环保、安监、教育、气象、卫生、街道办等部门派出救援队伍到救援现场。

3、紧急处臵

消防队员进入事故现场抢救出被困受伤人员,用喷雾水枪稀释气体,降低现场氨浓度;

医务人员对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液氨的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质监局指挥区液氨应急抢险队伍进入现场勘验抢修,封堵泄露点,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处理建议;

气象局报告即时风向风力,现场指挥部确定疏散范围; 公安部门划定警戒区域,设臵警示标志;

交警部门对现场和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实施交通管制;

白藤街道办派出有关人员疏散周围居民和群众; 教育局指挥疏散城南学校在校师生转移到疏散区; 环保局检测现场氨气的含量,协助清理事故现场,提出科学环保处臵现场方法。

4、人员疏散

对厂区下风向800m,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约1500名中小学生及群众进行疏散、转移和安臵。

5、信息发布

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时召开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6、事故原因调查

质监局、安监局等单位派人进行现场拍照取证,向当事 人了解情况,调查事故原因。

7、后期处臵

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监测结果,氨气含量达到正常状态下,宣布救援结束,各参加演练单位撤出演练现场,应急处臵结束后,开展事故现场清理和相关善后工作。

8、评估与总结

各参加救援队伍集中主席台前,由总指挥进行评估与总结。

五、安全注意事项

氨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抢险人员着防化服进入现场抢险,观摩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现场。

六、其他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3篇

传统的LNG储罐泄漏监测是通过点式温度传感器实现的。只有当泄漏量覆盖到检测点时泄漏才能被监测到, 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而且也无法确定泄漏点的具体位置。由于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约3~5年) , 一旦损坏, 储罐将失去泄漏报警功能。随着储罐数量和规模的增加, 温度传感器的布线长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 导致系统投资成本增加。

为了实现LNG储罐泄漏的提早检测、定位与报警功能, 同时降低泄漏监测成本, 有研究者提出并设计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DTS) 。目前国际上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方面处于领先的系统供应商主要有德国AP Sensing、德国LIOS Technology及美国Sensor Tran等公司, 其产品已在多个LNG接收终端和LNG运输船上应用, 主要用于监控LNG储罐泄漏、天然气管道泄漏和关键设备的温度变化特性。在此, 笔者以国内首次应用项目 (中海油天津浮式LNG项目) 为例, 介绍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进行LNG储罐的在线泄漏和冷却温度的实时监测。

1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原理

激光光源向光纤中注入激光脉冲, 大部分光能够传到光纤末端并消失, 小部分后向散射光会沿着光纤返回。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基于对温度最为敏感的光纤背向拉曼 (Raman) 散射效应, 光纤中的每一点都会产生拉曼散射, 一部分光能转换成热振动, 生成比光源波长更长的光, 称为斯托克斯光 (Stokes) ;一部分热振动转换成光能, 生成比光源波长更短的光, 称为反斯托克斯光 (AntiStokes) [1]。Anti-Stokes光的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Anti-Stokes光与Stokes光的强度之比提供了一个关于温度的函数关系:

式中a———温度相关系数, 与已知的起始温度T0有关;

c———真空中的光速;

h———普朗克常量;

Ia———Anti-Stokes光光强;

Is———Stokes光光强[2];

k———玻尔兹曼常数;

T———温度绝对值;

v———拉曼平移量。

在光纤的一端对携带温度信号的背向散射光进行光解调, 可解调出温度信号。光解调技术主要包括光时域反射技术 (OTDR) 和光频域反射技术 (OFDR) , 无论时域还是频域, 信号的解调都采用参比光与携温信号光对比进行温度解调。OT-DR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直接对散射光位置进行定位[3], 当后向散射光返回至光纤入射端时, 可测量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时间差t, 则发生散射的位置距入射端的距离X可表示为:

式中n———光纤的折射率。

2 工程应用实例

中海油天津浮式LNG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0万t/a, 采用带汽化设施的LNG浮式装置 (FSRU) 进行汽化外输, 采用陆上小型储罐通过LNG槽车进行液态外输。一期陆上储罐工程包括两座3万m3混凝土全容罐及其配套设施。在此介绍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案, 以及对系统关键性能指标的选型要求。

2.1 总体方案

本方案为两座LNG储罐配置了一套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用于LNG储罐内罐泄漏监测, 同时也用于内罐罐壁冷却温度的在线测量, 被检测介质LNG的设计温度-168℃, 内罐高度23m。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的第一个通道由连接光缆接入第一个储罐的接线箱, 与测温光缆相连。测温光缆从罐顶管嘴进入, 然后沿着内罐的外壁向下敷设, 到罐底后光缆沿LNG罐底部环形空间敷设一周, 然后沿着罐壁往上返回敷设, 最后从罐顶管嘴出去。光缆从第一个储罐出来后继续进入第二个储罐的管嘴, 以相同的方式从第二个储罐的管嘴引出光缆, 然后连接至罐顶的接线箱, 再由连接光缆接入测温主机的第二通道。本方案选择最为经济且合理的敷设区域进行布线, 在内罐外壁采用竖向布置方式更加符合罐壁的温度传热特性。整套系统的平面布置如图1a所示, 单个储罐的布置方案如图1b所示。

2.2 光缆

测温光缆一般采用50/125m的多模光纤, 层绞松套管结构, 套管材料为316不锈钢。温度测量范围-180~+70℃。衰减不大于3.00d B/km (λ=850nm) , 不大于0.74d B/km (λ=1300nm) 。连接光缆采用普通的50/125m多模通信光缆。尽管光纤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很小, 但实际的测温光缆也要采取冗余配置。

2.3 测温主机

测温主机由微处理器、光器件及激光源等组成, 它们被集成在机箱内, 主要用于整个系统的参数配置、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及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 设置在控制室内。主机配备两个通道, 每个通道可以连接4km以上的测温光纤。为了保证泄漏监测的可靠性, 系统采用双端测量模式, 两个通道分别从两个方向对同一根光纤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 确保温度测量值的可靠性。系统的核心测量指标和技术要求如下:

采样间隔0.15~1.00m (在不增加系统投资的前提下, 采样间隔越小越好)

空间分辨率0.5m

测温精度±1℃

温度分辨率0.1℃

单通道扫描时间不大于60s (取决于测量精度和距离)

主机电源220V (AC) , 50Hz

通信接口TCP/IP、USB、串行RS232及RS485等接口

激光源安全级别要符合IEC60825-1M:2001中的1M等级

激光输出功率小于35m W (IEC60079-28)

为了确保产品选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选型中也要分析系统其他设计指标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如: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与光脉冲宽度、探测器响应速度和探测器数据处理时间有关, 整套系统的分辨率取决于这3种影响因素的最大值。本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要求为0.5m, 经计算, 探测光的脉冲宽度应不大于5ns, APD和数据采集的响应速率不小于200MHz。在选择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 要确保关键设备的性能参数能够满足设计需要。

2.4 可视化软件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监控画面至少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a.实时显示所有监测回路的布局图和温度值, 并以颜色进行表征。显示各回路报警指标的当前量。

b.泄漏报警。根据用户要求设置泄漏报警值, 并对被监控的空间按段设置不同分区, 对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标准的监控。可设置多级绝对温度报警和多级温差报警, 或是两者的结合, 基本消除误报。此外, 还可以定位报警位置, 并记录报警数据。

c.光纤断裂报警。当出现光纤断裂时报警, 并显示断裂位置。

2.5 监控主机硬件要求

系统的监控主机采用研强工业计算机, 具有Intel双核处理器、320GByte硬盘和2GByte内存的配置。显示器采用戴尔17英寸液晶彩色显示器,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6 检验和测试

检验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采用温度校正和关键检测点定位方式。温度校正通过使用恒温水槽, 将一段光纤放入均匀、稳定的温度环境中, 根据标准温度探测器获取的水温信息校准温度斜率和温度零点。为降低光缆米标的误差, 对测温区域的关键位置 (如区域交界点、测量起始点、测量结束点和用户关注的重点区域) 进行系统定位。系统的工厂测试还应包括系统温度精度测试、温度重复性测试和环境温度变化时所进行的系统精度测试。

3 光纤安装及其注意事项

目前, 光纤敷设主要有卡槽焊接和耐低温磁铁固定两种方式。考虑到后者对低温磁铁的性能要求较高, 本方案采用了卡槽焊接方式, 焊接方式已在储罐表面温度传感器安装中被普遍采用, 因此相对成熟可靠。通过卡槽将光纤扣在罐壁和罐底, 再通过螺钉进行焊接固定。由于LNG储罐的特殊要求, 不锈钢螺钉不能直接焊接到罐壁上, 因此卡槽应焊接到预先固定在罐壁上的9Ni钢板上。为确保安全, 焊接过程中应确保距离储罐上任意的垂直焊缝300mm以上, 距离任意的水平焊缝150mm以上。

在工程实施中应考虑的注意事项:在将尾纤连接到测温主机端口之前, 必须确保尾纤端子洁净且无杂质, 并且要确保激光器是处于关闭状态以保证连接可靠;每次拔下尾纤后, 在连接前需要对尾纤进行清理;在施工过程中需填写光缆敷设主光缆接续盒和记录;在进行分区主区域报警参数设定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配置记录;在系统施工过程中, 需做好相应的实施进度记录, 包括固定件安装、光缆安装、主机安装及系统调试的具体日期等。

4 结束语

在中海油天津浮式LNG项目中, 在两个LNG储罐的环形空间和罐壁上安装了测温光纤。光纤测温系统可提供光纤回路上每一点的温度信息, 两个储罐的温度检测点数达到了1 600个, 是常规测量方法的二十多倍, 单点的信息监控成本仅约400元人民币 (常规方法约2万元人民币) 。此外, 报警参数值设置灵活, 包括最低温报警、温降速率报警及低温尖峰值报警等。光纤测温主机可以把这些温度信息和报警信息通过Modbus协议实时传输到中控系统, 在中控系统的操作界面上直观地看到温度信息、泄漏报警信息和光纤断裂信息, 丰富的数据信息和控制点设定种类为操作员及时掌控罐内温度情况提供方便, 为操作员及时发现泄漏风险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吴硕, 张汝山, 涂勤昌, 等.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及其在化工园区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13, 40 (10) :1162~1165, 1172.

[2]孙启昌.分布式光纤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1, 47 (5) :54~57.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4篇

一、LNG低温储罐结构图及减压增压原理图

1.低温储罐为双层结构,内胆储存低温液体,承受介质的压力和低温,内胆的材料采用耐低温合金钢(0Crl8Ni9);外壳为内胆的保护层,与内胆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形成绝热空间,承受内胆和介质的重力荷载以及绝热层的真空负压。外壳不接触低温,采用容器钢制作。绝热层大多填充珠光砂,抽高真空。低温储罐蒸发率一般低于0.2%。

2.LNG低温储罐的减压增压原理图

低温储罐的出液以储罐的自压为动力。液体送出后,液位下降,气相空间增大,导致罐内压力下降。因此,必须不断向罐内补充气体,维持罐内压力不变,才能满足工艺要求。如图2所示,在储罐的下面设有一个增压气化器和一个增压阀。增压气化器是空温式气化器,它的安装高度要低于储罐的最低液位。增压阀与减压阀的动作相反,当阀的出口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打开,而压力回升到设定值以上时关闭。

增压过程如下:当罐内压力低于增压阀的设定值时,增压阀打开,罐内液体靠液位差缓流入增压气化器,液体气化产生的气体流经增压阀和气相管补充到储罐内。气体的不断补充使得罐内压力回升,当压力回升到增压阀设定值以上时,增压阀关闭。这时,增压气化器内的压力会阻止液体继续流入,增压过程结束。

二、故障现象:

LNG储罐压力迅速升高

三、可能出现的危险:

安全阀起跳喷液、阀门泄漏、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四、关键控制点:

LNG储罐及附件

五、工具材料准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防爆扳手、防护服、防冻手套、防护鞋、面罩或呼吸器、检漏仪一部、对讲机两部

六、主要人员:

现场操作人员2名、维修工1名、控制室监控员1名

七、作业气候、环境要求:

全天候

八、作业流程:

操作流程:

1、卸车时槽车增压过高:立即关闭自增压液相阀门并给储罐降压,待压力稳定后,缓慢打开自增压液相阀,卸车过程让压力稳定到(0.6-0.7)Mpa之间。

2、储罐内得LNG比重不统一或放置时间过长,造成罐内沸腾:如在卸车过程中,应立即停止卸车并给储罐降压,待稳定后采用正确的卸液方法(如有其他可卸液储罐应尽量让不同比重的LNG卸入不同的储罐),并且关闭正在出液的阀门,用沸腾储罐供液,降低其罐容。

3、储罐升压、降压调节阀问题(储罐压力过高或过低):如正在增压,应关闭自增压液相阀。升压过高时,用降压调节阀旁通给储罐降压。然后,仔细排查,根据具体情况(外漏、不过气、一直过气等),检修升压或降压调节阀。

4、储罐真空度不合格或保温材料问题,保温性能下降:首先打开BOG旁通给储罐降压,然后采用问题储罐供液;如压力升高过快立即启动倒灌作业,甚至打开EAG系统降压(不是紧急情况不能打开此系统),储罐内的LNG出完后,关闭进、出液阀门。确认正常后,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与厂家联系,等待处理。

5、压力表问题:应更换压力表,将问题压力表维修后重新校 验或直接报废。

九、安全注意事项:

1、现场应有两人同时作业,并随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控制室监控人员,让其做好远程控制准备,直至作业完毕。

2、发现储罐压力异常应立即排查,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3、除站区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外,发现储罐压力升高后应立即进行处理。

十、作业记录、总结

1、认真记录作业情况。

柴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 第5篇

柴油泄漏应急预案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 2017

月日 11 8

柴油泄漏应急预案

一、目的 :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职工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能在事故发生后对柴油泄漏的有效控制和处理,避免和减少泄漏造成伤亡和经济损失,明确处理流程及方法。

二、时间: 2017年11 月 8 日 14∶30~15∶00;(有特殊情况需延期时,另行通知)。

三、演练地点:5号楼发电机房

四、参加演习的主要人员:

1、指挥:

负责应急演练方案的制定,现场讲解、演练进度的监督和控制

2、车间联络主管:

负责赶赴现场查看情况,协调人员调配

3、协同工作人员:

4、现场支援人员:

5、现场围蔽:

五、演练前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柴油泄漏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流程;

2.现场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肺挤压等)。

3.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昏迷晕倒,将中毒人员迅速抬到宽敞的地方和上风口,加强通风,并且拨打120 进行救治。4.如果柴油泄漏造成人员皮肤触油者,立即用水冲洗。

六、应急处理流程

1.当发现柴油泄漏时,应立即报告区域主管或保安部-5705及EHS-5999;

2.如发电机运行时,应先关闭发电机机组;

3.立即停止周围正在进行的动火检修作业。应在现场设置警戒区域,放置各类告、警示标志,并安排人员,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或靠近泄漏、污染区域;

4.应当组织人员进行堵漏,并按要求穿戴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5.根据泄漏的具体位置和盛装容器,采取关闭阀门、堵住泄漏口、更换容器、或用沙子,抹布吸收等方法制止柴油继续泄漏,避免泄漏物扩散; 6.如果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EHS负责联系开发区消防大队处置,并启用紧急救援流程;

7.泄漏处完成后,应该将现场废物回收的各类吸附材料和现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油应统一收集到专用的容器中,由具备资质的供应商负责处理; 8.地面清洁泄漏的柴油处理完毕,应再次用相应的中和剂或清水对污染的地面进行擦洗,确保地面无污染物;

9.各清洁柴油的使用工具处理完毕应后,应对所有的使用、操作工具进行中和、清洁,对防护服等进行冲淋处理;

10.现场警戒解除撤除各类警告、警示标志恢复正常; 11.结束后,EHS、工程部作好事故原因记录。

七、演练简介:值班同事在巡视中,发现5号楼发电机房内柴油箱的连接管处在漏柴油。已造成地面大面积的油渍。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流程。

八、演练步骤

1、泄漏

假设2017年 11 月

8日14∶30,值班同事在5号楼发电机房内巡视时,发现发电机房内地面漏了一滩柴油,并且还有柴油在不断地外泄。此时,值班同事立即通知主管和EHS。并将现场进行隔离警戒,阻止附近的动火作业。

2、堵漏

主管接到报告了解详情后:立即启动柴油泄漏应急预案,通知附近工作的同事去支援协助,并尽快赶到现场实施协助堵漏工作。

主管赶到现场后,确认泄漏的严重性,若泄漏无法制止,应当启动紧急处理流程,通知开发区消防队和行政部保安。

3、清理现场

将现场进行清理,将相应的中和剂或清水对污染的地面进行擦洗,确保地面无污染物,把废油和废弃物统一放置在一个容器中,并进行标记放置,统一由EHS让外供应商进行处理。

4、事后调查

泄漏事件处理完成后,需要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并做出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以防再次发生。

5、总结后续

完善泄漏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巡视,及重点检查,发现隐患,一定要制定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确认大家在一个无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6、宣布演习结束 对演练效果进行讲评。

总结:1.此次演练中发现现场没有配备相应的PPE。

2.应急处理时,现场人员没有配戴PPE。

氨水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第6篇

“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帮助全体员工特别是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提高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急救援和自我防护能力,熟悉和掌握自救知识,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应急演练检验内容

1、事故的报告方法

2、应急队伍的响应速度

3、参加抢救的设备、物资的供应能力

4、训练参与人员的抢救能力

5、应急组织及指挥能力

三、演练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一)成立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下设四个组:

1、抢险组:

2、警戒组:

3、通讯组:

4、后勤保障组:

(三)人员分工

1、现场总指挥负责组织演练的组织领导工作;

2、抢险组负责现场抢险和人员救护工作;

3、后勤组组长负责抢险设备、物资及车辆的联系、调配和物资供应工作;

4、警戒组组长负责现场警戒防止次生事故,并协助救援等工作。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1、演练时间:2015年10月13日下午15:30分,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2、演练地点:烧成区域脱硝房现场。

3、演练内容:今天演练的主要内容是模拟在氨水管道系统维护过程中,因检修人员操作不当未关闭管道阀门,造成氨水管道泄漏,部分氨水洒在检修人员身体上,在一侧的监护人员当即向班组长及值班主任报告,值班主任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通知相关领导启动紧急救援程序实施救援,并成功救出作业人员及将泄漏点堵塞。

四、参加演练人员

烧成部: 机械室: 综合办: 安办:

五、演练程序

1、演练组组长作演练动员和讲解演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宣布演练开始。

2、烧成部安排钳工处理氨水管道密封,并有专人监护,由于操作不当,拆法兰密封时未关闭管道阀门,造成较多氨水泄露并洒在作业人员身上,监护人员向日班班长及值班主任汇报事故情况;值班主任在确认发生事故后,立即向环境应急救援组领导汇报事发情况,并退出氨水运行系统;救援组领导接报后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3、当班班长同时组织脱硝房附近岗位工及作业监护人员撤离氨水泄露区域,转到安全地带。

4、演练组组长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抢险。

(1)烧成部负责紧急集合救援队伍,由中控楼前面跑步到窑尾脱硝房道路旁,排列三队。

(2)同时后勤组长联系救援车辆立即赶到2线窑3#墩旁集中:公司洒水车在均化库旁待令。

5、警戒组负责在警戒区周围(道路两头)拉起警示绳,同时做好警戒工作。

6、应急救援抢险组组长发布命令,安排一人穿好防护服、配戴好防毒面具和呼吸器进入脱硝房进行救人和抢险,将一名“伤员”从脱硝房内背

出来,到洒水车旁用水冲洗氨水接触部位,作简单处理后送上“救护车”。

7、总指挥发布命令:

(1)首先洒水车喷头对准脱硝房门口洒水稀释氨水。

(2)紧接着组织人员从脱硝房门口消防水龙头处接好水管,然后打开龙头,再将消防水喷向脱硝房泄漏点。

(4)再次安排配戴好防毒面具的人员进入脱硝房将管道阀门关闭,氨水停止泄露后将密封处理好。

(3)派人检查流向成品方向应急池的管道是否畅通,严禁将稀释的氨水流出厂外。

(4)泄露故障已排除,氨水投入正常使用。

8、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集合队伍,进行演练小结。

六、演练要求

1、参加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配戴口罩(所有人员均穿全身工作服,戴好安全帽);

2、参加人员必须准时到达演练地点,不得缺席;

3、在演练中必须听从现场指挥,按规定做好每个演练动作,不得自行其事,自作主张;

4、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工作,要确保演练全过程的安全;

5、每个参加演练的人员要严肃认真,不得嬉笑打闹,处置各种情况要准确果断,确保演练效果;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7篇

某企业制冷车间现有液氨储罐10个, 储罐容积为3m3, 液氨储罐为液化气体储罐, 属于中压二类压力容器, 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氨气为有毒气体, 储罐爆炸或液氨泄漏等还会造成人员的中毒事故。

2 泄漏源强分析

选取几种典型泄漏事故作为评价对象:

2.1 中型事故:管路系统中法兰、接头及管道出现20%管径尺寸损坏, 连续泄露。

2.2 较大事故:管路系统中法兰、接头及管道泄露出现100%管径尺寸损坏, 连续泄露。

2.3 重大事故:3m3罐体因严重破裂而发生大规模突发性瞬时泄漏事件。

液体排放速率可用下式计算:

液氨储罐泄漏具体情况见表1。

3 风险预测

3.1 预测模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 液氨泄漏的三种设定的事故状态的大气扩散应采用多烟团模式。

3.2 预测结果

液氨对人的急性毒性标准及分级见表2。

分别选择有风 (1.5m/s) 和静风 (0.5m/s) 条件下, 以F稳定度为扩散条件, 对NH3的浓度分布进行预测。

3.3 影响范围的确定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在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 主要影响范围见表4。

4 应急处置

根据现场危险区和警戒区的划分, 到场的所有救援人员、车辆器材、现场医疗急救点要集中和停靠在危险区外上风向的警戒区内。

4.1 轻度危险区的部署

事故抢救组的水枪或泡沫枪可部署在轻度危险区内, 以便于稀释现场的毒气浓度, 有利于减少进行中度危险区的人员;现场侦检人员主要在轻度危险区内进行监测, 及时将危险区边界扩大情况检测出来。

4.2 中度危险区的部署

在中度危险区一般不部署力量, 而主要用于设置一条进入重度危险区的通道和一条从重度危险区返回轻度危险区的通道。这一进一出通道是便于泄漏处置人员进出的控制和器材运输小组的工作。在轻度危险区的通道进出口处设置专职监视人员, 以便登记进入和撤出重度危险区的人员姓名、数量和进出时间。同时, 要求通道的出口离安全区的洗消线最近, 以保证从危险区出来的人员必须经过洗消后方能进入安全区。被抢救出来的中毒人员也必须从此线路出来, 经洗消后, 可及时进行现场的医疗急救。

4.3 重度危险区的部署

重度危险区内一般仅部署泄漏的处置人员, 并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进入该区的人员数量。处置小组一般以2人为一批次, 着全隔离式防化服, 佩戴内置式空气呼吸器, 并采取轮换工作制, 一批次处置的工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

4.4 人员疏散

在发生重大泄漏时, 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 参照风向变化, 在可能对厂区内人群构成威胁时, 由后勤保障组引导与事故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撤离时应对人员进行清点, 若有未撤离的人员, 应由义务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到现场作搜寻。撤离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撤离到安全地点。当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 (包括相邻单位人员) 安全时, 指挥部立即与110报警联系, 引导居民按指示的路线进行疏散,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应急救援人员的撤离,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在发现事故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 (如液氨贮罐将要爆炸等) , 应由现场指挥部下达紧急撤离命令, 撤离到指定的区域, 同时要将撤离的报告马上报告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紧急疏散时应主意:

4.4.1 氨物质有毒有腐蚀性, 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4.4.2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至安全区, 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 指明方向。

4.4.3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4.4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5 结语

液氨泄漏后对厂区环境、操作人员甚至区域环境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而采用扩散模式对液氨事故污染程度和范围进行预测。制订详细、合理的事故应急处置部署并在实际中付诸实施, 可有效应对事故的发生。

摘要:以某企业生产车间液氨储罐为例, 分析生产过程中液氨泄漏污染事故源及源强, 通过大气扩散模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的下风向轻度、中度及重度影响范围, 并针对具体的影响范围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部署。

废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第8篇

一、演习题目:

废油泄漏应急演练

二、演习地点:

**废水站

三、演习部门和单位:

**废水站

四、演习目的:

1、加强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过程中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2、检验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应急抢险能力。

五、演习规则:

演习规则是指为确保演习安全而制定的,演习安全既包括演习参与人员的安全,也包括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确保演习安全是演习策划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域,不得指挥他人进入危险区域。

2、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的地方。

3、演习不应在极端的气候条件进行,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情景而污染环境或造成其他危险。

4、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5、演习过程中若发生真正紧急情况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演习人员从演习转到真正的应急救援工作。

六、演习准备:

1、现场模拟准备:在模拟事故现场拉制警戒线。

2、铁铲、沙子、警戒线、破布、灭火器等应急物资。

七、演习步骤:

废油桶泄漏应急演练预案

演习情景: 1、10:30分,组织人员将事故情景说明书交给废水站班长,口头传达了事故情景,在确认废水站操作人员熟悉事故情景后收回情景说明书。2、10:45分,演习组织人员宣布演习可以开始。3、10:55分,废水站运行人员**点检时路经废油装桶区,发现油桶内废油泄露。废水站运行人员**马上联系班长宋玉英。

**:报告站长,废油装桶区域有废油泄露,需要紧急处理。**:询问是否有人员受伤。**:没有人员受伤。

**: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先立即检查废油泄漏情况,封锁现场,并赶赴现场。4、11:10分

**联系现场人员**、**、**赶往泄露现场。5、11:14分,废油装桶区域现场

废油装桶过程中,由于油桶倾倒,导致装桶内的废油泄漏;**立即安排**用警戒线封锁现场,无关人等不得进入;**负责把倾倒油桶扶起立好,**负责对泄漏的废油用沙子覆盖处理,防止泄漏废 油流入下水道,班长**负责拿起灭火器对准泄漏部位,做好应急处理;**处置好倾倒废油桶后,协助**将吸收完废油的沙子装袋,并将现场处理干净;班长联系储运部将废油及处理过废油的沙子拉走后汇报站长,废油已经处理完毕; 6、11:30分 泄漏废油处理完毕。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第9篇

一、本次演练,主要是车间组织班组对硫酸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演练的目的是增强车间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岗位的应急预案,对于出现紧急事故,班组安全员如何快速组织班组安全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做到紧急处理。

二、演练流程:硫酸岗位操作工,在V404D地槽处用泵转酸过程中,泵机封出现泄漏,立刻用对讲机通知班长大致情况,班长通知岗位戴好必要的防护,在安全的情况下,停泵,关闭管线阀门,同时组织车间安全小组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对现场处理,废水收集,然后通知机修现场检修。

三、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人员分工上不够明确,以至于在处理过程中,显得较乱。2、现场处理时,人员的防护用品穿戴不充分,撒片碱中和人员未穿戴防酸裙,中和过程中容易沸溅。3、演练气氛不够紧张,因为不是真正的泄漏,参加演练人员的态度不够重视。4、演练过程中,班组其他旁观人员,不重视,在旁边有说有笑,培训效果不够。

四、通过这次演练真正了解到硫酸的危险性和化学特性,操作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真正能起到保护自身安全的作用。认识到化工生产,无时无刻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每个岗位都要有事故应急措施,作为操作工必须熟练掌握岗位应急措施,并多加强练习,以至于在出现意外事故的时候能及时做出处理,减小事故的危害程度。因此车间组织安全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安全培训应该注重实践,根据车间具体情况,制定学习方案,然后加强练习,学与做相结合而侧重于做。作为班组安全员,也应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积极组织班组人员配合车间的安全学习工作,并加以引导和督促落实,并不是搞搞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浪费大家时间。努力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行为动作,养成好的操作习惯。加强安全小组的管理和学习,上班期间多巡检,平时查找安全隐患,真正起到安全小组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负起责任,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能立即组织安全小组人员,到达现场,做应急处理。每次安全培训和演练,不搞形式,注重效果,要求参加人员和其他班组人员,都认真对待,真正起到安全培训的作用。

卢克武

液氧泄漏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第10篇

一、演练时间 :2013年5月20日

二、演练地点 :模拟现场:医院液氧站旁

三、演练基本情况

(一)模拟火场周边环境: 东面为道路;南面高压氧舱;西南面是门诊楼。

(二)泄漏情况 液氧储罐一法兰意外爆裂松动起泄漏。

(三)情景假设

1、路上1人员经过液氧站,因泄漏的低温液氧导致腿部冻伤。

2、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大量增加,周边有烟头火星存,极易引起燃烧。

四、组织指挥

本次演练由乐从医院后勤部组织实施,成立现场指挥部。设立医疗救护组、抢险维修组、疏散警戒组、通讯组四个专业工作小组。

五、演练程序

一、演练前动员会议

(一)由医院领导做安全生产和应急演练动员讲话,宣布应急演练9:00开始。

二、演练开始

(一)宣布演练开始之后,现场调度电话响起。保安巡视员打来电话:值班员,医院液氧储槽发生泄漏,液氧正大量外流,一人冻伤在液氧站门口,请求救援。值班员迅速拨通工程经理电话:经理,医

院液氧储槽发生泄漏事故,液氧正大量外流,目前已有一人冻伤在液氧站门口,可能危及多人。工程经理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及时电话汇报情况宣布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各组行动

1、疏导组引导职工疏散。

2、警戒组封锁现场,维持警戒区秩序。

3、施救组立即将被困人员抢救至安全地带,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后勤保障组提供急救必要设备,随后协助送往医院急诊科。

4、抢险组进入现场,进行堵漏工作。

5、通讯组将现场情况向各级领导进行报告。

6、事后善后处理报告总指挥,事故是液氧储槽法兰泄漏所致,现已得到控制,伤员已送往医院,无其他伤亡,疏散职工情绪稳定。

7、各组完成集合

六、演练点评 总指挥总结,宣布演练结束

经过本次全体参演人员的认真演练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提高了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救助的能力,充分反映了院领导在处理事故组织救援方面的应变能力,增加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事故的救援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演练任务。

经研究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强化定期检查工作;

2、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定期进行考核;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4、抓好隐患的整改落实;

液氨泄漏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第11篇

为了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公司于2013年11月6日9时18分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单项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了全员应对突发事故综合素质,锻炼了队伍。现将这次演练工作总结如下: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特点

从这次演练的效果看,主要体现以下方面的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公司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指挥,车间主任为副总指挥,各部门的主管为救援小组组长的演练筹备工作小组,负责演练的策划、协调、保障等工作。

2、准备有序,启动快速

公司安全生产部提前拟定了“预案”方案,并组织参演队员认真学习。各救援分队提前将救援的器材和物质准备到位,报警启动,立即从四面八方全副着装跑步到事故现场,迅速开展工作。

3、现场逼真,重点推进

当班的员工闻之警报,从不同的通道跑步到上风口安全地带;消防队员在不到3分钟时间就水送到了事故现场,实施了喷水稀释氨气;事故抢险队在有效的措施保护下,立即派一人到事故发生地查明了泄漏原因,采出了应急措施,完成了演练计划。整个救援工作形象逼真,重点突出。

二、取得的具体效果

1、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行动协调,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的演练原则。场景逼真,演练有序,行动快速,对公司日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能力。

3、增长了安全知识,促使了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存在问题

1、演练内容不全面,没有触及到的地方很多;

2、防护设施不齐

3、个别人员在演练中表现不佳。

四、整改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增加演练频次,使员工在实践中积累安全知识;

3、增加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安全防护设施到位。

珲春东扬实业有限公司

氨水泄漏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第12篇

氨水泄漏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为了检验和提高员工正确处理氨水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氨水的泄漏事故,按照公司的应急演练方案,2010年6月24日下午15:40分,SHE部组织仓储、发酵、维修、配料等有关人员在发酵1一楼处进行了一次氨水泄漏应急演练,具体的演练报告如下:

2010年6月24日下午15:40分,仓储科在氨水转存过程中发生3#氨水罐氨水泄漏,导致一名配料人员中毒晕倒,另一名配料人员立即跑到事故20米以外的上风区打电话报警求助;

SHE主管关经理及制造工程部王经理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赶赴事发现场组织抢险救援;首先由仓储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关闭相关的氨水罐阀门,切断事故源;并安排人员迅速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的人员及车辆进入,由两名抢救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事故现场抢救晕倒人员,救出中毒人员后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并等候120急救车赶到,同时组织发酵1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有维修班穿戴好防护服装,携带专用工具进入泄漏现场,架设消防水枪,喷淋泄漏设备,稀释有毒气体,检查泄漏情况,随即对泄漏点进行修复;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紧张有序的展开,15分钟后,泄露得到控制,没有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总指挥宣布解除应急状态,演习结束;

本次演习检验了公司内部处理危机的能力,也增强了各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能力,通过演练,使大家更加明确,一旦发生险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抢险、救人;同时在演习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点,如发酵1三楼人员在接到警报后撤离不及时、疏散动作慢等,在演练后的总结会议上,制造工程部王经理强调各位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警惕,各负其责,严防事故发生,如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按照应急程序抢险救援;以后还会经常性的组织演练,把安全工作做实做好!

附:氨水泄露演习图片

危化品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第13篇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发现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2、检验危化品泄漏事故状态下,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提高员工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意识。

二、演练时间:2014年12月18日

下午03:00~05:00

三、演练地点:地点一:技术研发中心化验室(3:00~4:00);地点二:化学品仓库(4:00~5:00)。

四、演练部门:研发部、技术部、安全监测部、品检部、品管部、生产部、物料部。

五、演练情境:某员工在使用或搬运时不小心将化学品(甲醇或乙醇)翻倒在地板上造成瓶(罐)内化学品全部泄漏。化学品(甲醇或乙醇)较大量泄漏可能引起火灾或附近员工中毒,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六、组织架构图:

总指挥

抢险组组长

抢险组组员各区域2人 警戒组组长

警戒组组员2人

救护组组长

救护组组员2人

六、演练分工与职责:

1、总指挥:沈苏华

职责:根据现场险情,迅速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险情的作战方案,负责整个抢险过程的指挥。

2、抢险组组长:李炜炤(技术研发中心区域)、姜滔(化学品仓库区域)。

职责:根据指挥命令,迅速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抢救营救工作,控制现场事态发展,消除险情并将现场信息上报总指挥。安排2人作为抢险组组员。

3、警戒组组长:潘剑锋(技术研发中心区域)、沈顺芳(化学品仓库区域)。职责:负责现场警戒,清除现场闲杂人员,保证抢救道路畅通。安排3人作为警戒组组员。

4、救护组组长:叶红(技术研发中心区域)、李昌辉(化学品仓库区域)。职责:负责抢救伤员及时护送伤员就医。安排2人作为救护组组员。

七、化验室演练内容:

1、总指挥沈苏华接到通知,报告由于员工罗培余在进行实验时(仓库为搬运工XXX在进行搬运时)不小心将化学品容器翻倒在地造成化学品(甲醇或乙醇)泄漏,因情况紧急,请求厂部应急组到现场支援。

2、总指挥沈苏华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抢险组组长带领组员携带好应急物质赶到泄漏现场进行抢险。通知救护组长准备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救援。并通知警戒组组长前往现场疏散发事区域人员。

3、抢险组组长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2名抢险组员,戴上防护手套、眼罩、防毒口罩后迅速赶往现场,用应急沙将泄漏的化学品围堵后,再用应急沙将其覆盖吸收,吸收后将含泄漏化学品的应急沙铲进密封箱。

4、在抢险组进入现场的同时,警戒组迅速在安全区将其他人员隔离,有效的保证了泄露现场的秩序。并在附近房间可用的灭火筒送到事故现场,以防泄漏的化学品引起火灾后能迅速提供更多的灭火工具。

5、救护组也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赶到泄露现场,在安全区域检查相关人员是否有受伤,若有员工皮肤喷溅上化学品、带到就近自来水处冲洗。并将准备好的工作服给喷溅上化学品的人员更换。如有伤势较严重的人员,安排送医院救治。

6、抢险组用应急沙吸收清除完泄漏化学品后,利用现场的抽风设备将残余的化学品气体排到室外。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14篇

2013年6月27日

批 准

生产审核

人力审核

安监审核

编 制

一、总则

本方案为检验液氨泄漏应急响应、应急处置进行编制,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厂应急预案管理的要求,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科学计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指挥、分步实施、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二、目的

1、评估厂应急准备状态和应急能力,发现并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厂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应急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培训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高我厂各级人员应付突发事件能力。

三、组织机构

组 长:

四、演练时间及演练参与人员

演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1、演习人员

按厂应急预案规定所有内部应急组织和人员。

2、控制组 组长:

职责: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

3、评价组 组长: 职责: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4、模拟人员

模拟组织警戒、疏散人员:安监保卫部保安员

模拟应急处置人员:发电部巡检人员2名,其中一名模拟伤员

五、事故前运行方式

1号机组运行,脱销系统投运。2号液氨罐处于使用状态,液位1.0米;1号液氨罐液位0.8米。

化学检修人员(液氨接卸人员)正在进行往1号液氨罐接卸液氨操作。

气候条件:晴

风向:西南风 风力:2-3级

六、故障点设置

液氨接卸过程中,1号氨罐进料入口门后法兰垫片损坏,液氨泄漏。

七、事故现象及处理

1、现象

2013年6月27日10时30分,化学检修人员在卸氨时发现1号氨罐进料入口门氨罐侧法兰漏泄,卸氨停止后仍在漏泄。

2、处理 2.1 化学分场

2.1.1 卸氨人员立即停止液氨泵和压缩机运行,关闭卸料臂液氨、气氨控制阀。

2.1.2 手动启动氨罐喷淋装置,进行稀释。2.1.3 立即将情况汇报值长,同时汇报风向。2.1.4 通知化学运行启动电动消防泵,保持消防水压。2.1.5 投入消防水炮进行稀释。

2.1.6 汇报分场管理人员,携带应急抢险器材到现场。(正压消防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化靴、防爆对讲机、氨气检测仪及相应抢险工具)

2.2 值长

2.2.1 接到汇报后,掌握漏泄具体部位,并询问风向情况。2.2.2 立即令停止1号炉脱硝系统运行,集控运行巡检员做好倒罐准备,将1号罐液氨导入2号罐,采取好人身安全防护措施。通知发电部管理人员到场。

2.2.3 值长立即启动氨气泄露应急预案。汇报厂应急总指挥。2.2.4 通知安监保卫部进行区域警戒。说明风向和距离。

2.2.5 通知厂卫生所做好紧急救护准备。说明危险品类别。通报厂长办公室安排应急车辆到指定地点待命。说明地 点。

2.2.7 通知厂义务消防队携带消防器材现场待命。说明路线。2.3 发电部锅炉专业

2.3.1 接值长令进行倒罐操作。2.3.2 人员到位并佩戴防护用品后

2.3.2.1 确认2号罐液氨液位低于1.80米,否则严禁倒灌。2.3.2.2 确认1号罐压力低于1.2MPa,否则严禁启动卸料压缩机加压。

2.3.2.3 若1号罐压力低于2号罐压力,开启1、2号罐液氨出口手动门及气动门,否则严禁开启气动门。

2.3.2.4 关闭卸料压缩机出口管路至槽车手动门,开启2号罐气氨侧至卸料压缩机管路一二次门,开启1号罐气氨侧卸料压缩机至气氨管路一二次门。开启1、2号卸料压缩机出入口门,卸料压缩机出口至1、2号氨罐母管手动门。

2.3.2.5 启动1号或2号卸料压缩机,抽取2号罐气氨至1号罐,对1号罐加压,当1号罐压力高于2号罐时,开启1、2号罐液氨出口气动门,在加压期间严格控制1号罐压力不高于1.2MPa,且1号罐压力不高于2号罐0.3MPa。

2.3.2.6 若启动第二台卸料压缩机加压后,1号罐压力依旧低于2号罐,停运卸料压缩机,对1号罐隔离,关闭以下阀门:

1、2

号卸料压缩机出入口门;2号罐气氨侧至卸料压缩机管路一二次门;1号罐气氨侧卸料压缩机至气氨管路一二次门;卸料压缩机出口至1、2号氨罐母管手动门;1号液氨出口气动门及手动门。

2.3.2.7 严密监视1、2号氨罐液位变化情况,当1号氨罐液位降至零或2号氨罐液位升至1.82米,关闭1号氨罐液氨出口气动门,停止卸料压缩机运行。

2.3.2.8 关闭以下阀门:

1、2号卸料压缩机出入口门;2号罐气氨侧至卸料压缩机管路一二次门;1号罐气氨侧卸料压缩机至气氨管路一二次门;卸料压缩机出口至1、2号氨罐母管手动门。

2.4 倒罐操作结束后,1名操作人员因吸入氨气晕倒。监护人员将其抬出至安全地点。

2.5 对泄漏现场进行氨气浓度监测,并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测试结果。

2.6 泄漏点已控制住,要求消防水枪继续喷淋15分钟。2.7 消防保卫组

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对下风向150米区域进行隔离,设警戒带,专人看守,禁止人员、车辆进入。进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维持现场秩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对区域内人员进行疏散,区域内汽车全部熄火,人员撤离,施工全部停止。

2.8 医疗救护组

立即将晕倒人员抬至上风口,保持通风顺畅进行急救。组织厂内

车辆将晕倒人员送医院急救,通知120中途救护。

2.9 设备抢修组

漏泄点全部隔离,现场清理结束,并经氨气浓度检测正常后,化学分场组织对泄漏法兰进行处理。

2.10 如在倒罐过程中,发生着火,应立即停止倒罐进行灭火,采用多支水枪并排或交叉形成密集水流面,集中对准火焰根部下方未燃烧的液氨射水,同时由下向上逐渐移动射流,隔断火焰和空气的接触使火熄灭。

2.11 如处置措施无效,泄漏继续扩大,现场有出现爆炸征兆时,厂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控制,应立即启动社会应急救援,向消防、公安部门报告,请求支援。所有人员立即撤离至漏泄点150米以外等待救援。切断附近所有电源,消除一切可能的着火源。

2.12 漏泄点隔绝后,现场进行清理,污水排至废水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检测人员进入现场,进行监测。应急抢险人员及设施清洗消毒,医疗服务人员对应急抢险人员进行预防性医学处理。

2.13 总指挥发布命令,解除现场警戒,恢复正常生产,善后组进入现场,进行善后处理。

八、演习结束

事态消除后,现场指挥组发布命令,演习结束,对演习情况进行总结。

九、演练要求

1、参加演练全体人员统一穿蓝色工作服,佩戴安全帽。

2、在演练中相互联系工作时,通话内容前加上“应急演练”。通知其他参演部门时直接通知事故现象,不用前缀。

3、演练中注意安全,禁止误触、误碰运行设备,禁止携带运行操作工具,必须的消防器材、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以及抢险工具应保证到位,跟踪评价人要检验参演人员是否会使用消防器材,监护人员做好监护,一旦出现事故,立即停止演练,协助处理事故。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精选14篇)lng储罐泄漏应急演练 第1篇潍坊滨海金捷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2·14”LNG堵漏防冻应急演练总结根据公司...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