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1篇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要我教孩子别的也许我还能行,可是拼音一旦发错音不是害了孩子吗?不用担心,你可以借助拼音磁带,与孩子一起比赛学习,说不定你的宝贝比你学的还快呢?不仅如此,孩子一定从你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语的爱,一种自信,一种快乐,一种兴趣------当然,在每天辅导孩子进行拼音练习时,时间不宜太长,1015分 钟即可;形式也要多样,本来学拼音就枯燥乏味,过于死板的让孩子记背,会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尽量让孩子在轻松中学习拼音,在有趣的活动和游 戏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运用新的知识。比如:比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家长可以借助拼音报、有拼音的儿歌和故事等内容与孩子一起比赛拼读这些内容,拼读一个 字,一句话、一段话-----也行。
首 先,拼音学习是一个反复、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家长要有心理准备,陪伴孩子学习拼音,多鼓励、坚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旦急躁,往往孩子越拼越没有信心,本来能拼出的音节都会不敢读出来。而且,拼音学习将贯穿于全学期的学习之中,通过不断地反复、巩固、加深,自然就会熟 能生巧。
其次,拼音学习起来有些枯燥乏味。如果机械记忆,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说,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将字母的形状和发音与插图相结合,将抽象的字母具体形象生活化,并且编了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孩子记忆。如:根据发音的口型编的‚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根据字形编的‚i是衣服小扣子,u是一个鸟窝子,v是小鱼吐泡泡‛‚正6b,反6d,正9q,反9p‛‚双门m,单门n,伞把t,拐棍f,小棍l‛;结合手势编的‚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左手朝上bbb,右手朝上ddd,左手朝下ppp,右手朝下qqq‛。
而后,关于不会拼读的情况,有两种方法:一是,‚声母轻韵母重,两音相撞猛一碰。‛在拼读时做声母的口形,发韵母的音。二是,发声母和韵母的音,越发越快,就能发出相拼的音。
最后,推荐一些孩子与家长互动的小游戏,让拼音不枯燥。
‚打拼音牌游戏‛四人或两人打。将‚牌‛分发到每个参与者手中,一方先出一张‚牌‛,口中要念‚我出(如我出b’)‛,然后该对方出牌,所出的‚牌‛要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如出‚a‛,出牌者还要念‚我出a,baba‛),拼对了对方的牌就被你赢过来了,最后看谁赢的牌多。
‚抢答游戏‛可将家人分成两组,妈妈出示拼音,孩子和爸爸进行抢答,拼得又快又准的为胜。可先从简单的拼音开始,逐步加深难度。
‚拼音之家‛可以在家里的电器、物件上贴上对应的名称,上面有汉字和拼音。这样创设拼音的环境,帮助拼读。
‚我是小老师‛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父母‚学生‛学习拼音。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是完全按照教学的要求来安排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方式教学。
总 之,怎样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家长都可以尝试,相信家长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方法。但在这些活动中,内容不要过多,根据孩子的兴趣, 情绪、接受能力等,适当的、合理的安排,切忌一口吃个大胖子。孩子在学习中不会或记忆慢,千万不要过多的责备孩子,孩子年龄小,心理脆弱,很容易被因你的 斥责把孩子刚刚萌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泯灭。鼓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家长切莫吝啬这样的语言。同时家长不要闭门造车,可以与老师交流,学生家长互相交流, 家长与孩子交流(不要忽略了宝宝们的智慧,他(她)们也有很多好的学习窍门),家有读书郎的同事之间的交流。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2篇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3节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 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
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 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 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
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 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
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 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 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 引入新课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 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 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 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 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 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二) 分析细胞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是生命活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动的基本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单位 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 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 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 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 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 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 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三) 生命系统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的结构层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次(难点) 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 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 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 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 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 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小结 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课后练习 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
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
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
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
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使用显微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思考并回答问题
镜的高倍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 镜观察几构。 种细胞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
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 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 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 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 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 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 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
1、2题
(二)第一课时的第一题:答案是b 课后练习 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完成练习 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 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 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
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 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二) 真核细胞
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以蓝藻作为例子介绍原核细胞的生活习性。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
比较两种细胞的差异,讨论并回答问题。(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都有成型的细胞核,而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
尝试解释细胞学说的内容
阅读资料,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汇报。(
1、例如科学发现是曲折,漫长的;
2、主要是阐明了生物界的同一性;
3、例如对神创论有力的打击等。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生命是 有什么物质感到非常神秘,认为生命是特殊 物质构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们仍 然认为生物产生出来的物质,在体外是不可 能合成的。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化学化 学知识,知道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有元素来组 成的,那么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 分析p16的表格,提出问题,从这个表 格中,同学们能对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 象。
(二)组成细胞的元概述组成生命的元素。结合p17两个饼形,素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大量元素(c、h、o、 n、p、s、k、ca、mg)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某 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问题:在两 个统计图中显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 的?可以简单解释一下碳在生命物质中的 地位
(三)组成细胞的化指导学生完成讨论题 合物
(四)实验:检测生以问题引导:你的实验材料选择了什么?你物组织中的糖类、脂预测你的实验材料还有什么有机物比较肪和蛋白质 多?你选择的试验仪器和试剂是什么?
(五)练习
(六)总结幻灯片展示本课的要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
素是什么(c、h、o、n);组成细胞重要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检测糖类等物质的方法(包括试剂、操作、反应结果)
学生活动
分析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壳中也存在,说明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另外细胞中的各种元素与地球组成的比例不一样,也说明了生命物质的特殊性。
观察图表,归纳。 分析数据,完成讨论题:1(略)2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3 如土豆的块茎的细胞还有糖类多;肌肉细胞含有蛋白质多;皮下组织的细胞还有脂肪多。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蛋清、试管、熟鸡蛋、食盐、清水。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氨基酸 ,
(三)蛋白质的结构
教师活动 以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设问作为引入。婴儿要以奶为主要食物,因为奶是一种还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安利蛋白粉实际上是水解植物蛋白,里面还有氨基酸,那么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把蛋白质水解后,可以得到一类有着共同结构的物质,叫做氨基酸。用幻灯片展示几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式,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氨基酸化学结构的共同点。然后进行小结:氨基酸的共同结构是什么;造成有多种氨基酸的原因是什么r基团。让学生看一些课本没有的例子,以及一些不是氨基酸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分析。 介绍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可以把9种必需氨基酸展示给学生看,指导学生选择食物时如何注意氨基酸的均衡吸收。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设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但是蛋白质的种类成千上万,单单一个细胞里面的酶估计就有8000种以上,这20种氨基酸是怎么样组成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呢?引导学生观察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示意图”,以问题作为引导。
1、蛋白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20种氨基酸为什么能构成多种的蛋白质?
3、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是依靠什么进行结合?
4、你怎么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归纳总结氨基酸的结构: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虽然只有20种,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种类不同,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
2、氨基酸是怎么样通过肽键相连的(板书或者幻灯片展示缩合的过程)(可以尝试让学生7
学生活动
观察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式,找出共同点。 阅读p2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示意图,讨论问题并进行交流。
教学内容
(四)蛋白质的功 能
(五)课后练习以及扩展内容
(六)科学史话、科学前沿
(七)本节小结
教师活动
跟着老师做一两个范例)
3、肽链最后如何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可以简单渗透一点蛋白质的各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空间结构。
旁栏部分:用实际的例子推导出,水分子数量=肽键数目=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 用演示实验简单介绍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p23内容,然后进行归纳。
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物质:肌肉干重80%、皮肤70%、血液90%;
2、生命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简单讲讲酶的重要性;
3、有运输能力;调节生命活动,例如某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免疫功能。
1、对、对;
2、a(羧基与氨基要连在同一个c上);
3、b。
学生活动
举出一些蛋白质相关功能的其他例子。
与老师共同完成练习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略)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三)核酸的结构
(四)归纳与总结
教师活动 以利用dna侦破案件、寻找灾难死难者或者亲子鉴定为例子,并以问题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1、dna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比较精确地定位一个人的身份?
3、你还了解那些关于dna鉴定的应用? 阐述核酸的种类: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种,还有一种叫做核糖核酸的物质,简称rna。这两种核酸就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有重要的关系(为后面的留下伏笔) 实验:使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dna、rna在细胞的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是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为什么核酸很储存遗传信息呢?那还得从学习核酸的结构入手。(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阐述核酸的结构:核酸也象蛋白质一样,是一种大分子,而且也是由一种叫做核苷酸的小单位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中的两种核苷酸,展示问题)
1、核苷酸的化学组成是什么?
2、组成dna、rna的核苷酸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3、核苷酸之间是怎么样连接的?
4、dna、rna分别还有什么碱基础?
5、尝试作出假设,为什么核酸能储存遗传信息?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更正和总结:核苷酸的共同点是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份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还有一份子碱基组成的;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与五碳糖交替连接而成的;
4、dna还有的碱基是a、t、g、c(如何去去记忆),rna中不还有t,u代替了t;
5、dna和rna上4种碱基就好像4个字母,可以记载任意长度的内容。 用图表比较dna、rna的差异;理顺dna、
rna、核酸、核苷酸、碱基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
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并尝试作出回答。
完成实验,并根据观察,提出推断: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的什么位置。
阅读相关的教材,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 引入
(二) 细胞中的糖类
(三) 细胞中的脂质
(四)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 本节小结
(六) 练习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开水?2. 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的如此可怕吗? 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水化合物”。 糖类的分类。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单糖的概念,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类、几种二糖水解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布在什么地方)、纤维。 从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引入。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 脂肪:完成讨论题,1,脂肪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周围。2,例如花生等。3,略。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为什么);保温;保护 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重要成分。分布 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各自的作用。 以问题作为引导:1,三种有机物共有那些特点?(都有c、h、o,都是有小单位连接而成)2,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 “本节聚焦” 10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
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回忆前面学习的3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回答老师的问题。
六、板书提纲: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一) 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
(二) 糖类的分类:
1.单糖:
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 2.二糖(化学式): 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 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 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 糖原:分布、分解产物 纤维素:分解产物 二.细胞中的脂质 化学组成:c、h、o、(p、n) 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
(一) 脂肪
1. 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 2. 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
(二) 磷脂:
1. 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
(三) 固醇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蒸馏水、佳得乐、绿茶各一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 细胞中的水
(二) 细胞中的无机盐
(三)练习 教师活动 直接引入。设问:非洲的角马、大象不远千里进行迁徙、沙漠中的植物地下的根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几倍,这些生物都在苦苦地寻觅什么呢? 举例说明水对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诞生、沙漠植物的特殊形态、人胚胎发育的环境、人最长缺水时间和缺食时间比较。 水在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的含量变化:细胞中水分的含量最大(在解题时,注意看清楚问的是干重还是献重)。水分的减少对生物的影响(植物的枯萎、人的衰老)。 结合水和自由水:请学生说说认为人体什么结构中有水?指出生物体内的水除了能流动的水的形态以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水分和一些物质结合在一起。(可以举无水硫酸铜和五水硫酸铜的关系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结合水的概念、含量、自由水的的概念。 自由水的作用:1. 良好的溶剂(味觉的产生)。2. 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种子遇水才能发芽、光合作用)。3. 为细胞营造液体内环境。4. 物质的运输(血液)。 无机盐的种类;着重讲无机盐的作用:1. 生物体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的铁离子);2. 参与生命活动(钙离子对人体的作用) p36旁栏部分:1. 不同种类细胞中的化合物有区别,例如淀粉与糖原;2.含量有差别:如肌肉细胞中蛋白质教多,而脂肪细胞中脂肪较多。 12
学生活动 简单回答老师的问题。
根据p35图,分析人不同生长时期体内含水量的变化。(广告词:女人是水做的,男人也是水做的) 列举人体中有水分的结构或者物质。
讨论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阐述细组成胞膜的成分 了解细胞膜的功能 【技能】:设计实验证明细胞膜的存在。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膜的成分、功能是本课的重点;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细胞膜的存在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
四、教学准备:要预先准备动物的血液稀释液体。
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一)引入 提出问题:生物体都一个共同的特 点,身体与外部的环境总是怎么样的?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 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 细胞膜。(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 什么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如何在显 微镜下区别细胞和气泡?
(二)细胞膜(幻灯片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各的成分 种成分含量),细胞膜的主奥成分是蛋白 质和脂质,磷脂最丰富。蛋白质的作用 和糖类的作用
(三) 细胞膜的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控制物
功能 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肾上腺素对心脏细胞的影响、精卵识别、 敌我细胞识别;胞间连丝(最好找到图 片)。
(四)练习 (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生物体和外部环境是隔绝开来,体内体外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出)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情感】: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难点是细胞器之间
的协调配合和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
三、教学用具:ppt,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 引入
(二) 几种细胞器
(三)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教师活动 由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构? 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而完成的。 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p49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14
学生活动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分
别回答讨论题
观察p49图,找到几种细胞器膜之间的关系
对生物膜的功能举出例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隔开各个细胞器。人工血液透析的原理。
科学家故事(可以提到前面细胞器之前讲),强调几个科学家分别的成果是什么:克劳德:差速离心法;德迪夫:发现溶酶体: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动态研究细胞。(本部分也可以在讲细胞器前进行)
学生活动
阅读《科学家故事》,找出关键信息
(五)小结
(五)课后练习
几种细胞器名称、功能、结构;细胞器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产物分泌的生理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
(略)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本节的重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
四、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关于细胞的结构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资料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
(四)小结
(五)练习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发展历史:科学家们思考生物的生命活动必定有某个蓝图,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示在屏幕上。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借助ppt,讲授dna的结构以及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看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图片 借助p54 旁栏部分,提出问题:“一个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核中的蓝图是否都一样的呢”?简单揭示同一生物其组成的细胞的多样性的原因。因此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物质组成 (略)
学生活动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资料分析”,讨论,并回答、交流后面的讨论题。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在老师引导下,讲出dna和染色质、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就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技能】: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 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教学重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三、教学用具:ppt、实验材料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情感】: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教学重点:
教学用具:ppt
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生物膜的流动性
三、
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技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
四、课前准备
出atp的分子简式
和adp的相互转化。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第3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
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
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 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 【技能】: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探究活动的vcd或者实验材料
四、课前准备:
26
27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 【技能】: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情感与态度】: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细胞分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片断。
四、教学过程:
28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了解水平)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情感态度】: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技能】: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难点: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自由基学说相关的纪录片
四、教学过程:
29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
四、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3篇
三步三段式写个人观点看法
写作思路三步走
第一步:我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步:为什么我这样认为
第三步:总结
典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学习之余是否应该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呢?写一篇80词左右的作文表明你的观点
范文欣赏
It’s good for teenagers to do some housework.Some people think studentsneedn’t do any housework. They think the only thing students need to do is studying well. I don’t think so.
It’s good for students to do some housework. There are 3 reasons. First,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make you independent. You can’t depend on others all the time. So you should learn to do some housework now. Next,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help you healthy and strong . Some hard housework is also a kind of exercise. Finally,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share your parents’work.They must be very happy if you tell them to have a rest.
So I think it’s good for students to do some housework.
Unit3 单元创新写作指导
三步三段式写个人观点看法
写作思路三步走
第一步:我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步:为什么我这样认为
第三步:总结
典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学习之余是否应该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呢?写一篇80词左右的作文表明你的观点
范文欣赏
It’s good for teenagers to do some housework.Some people think studentsneedn’t do any housework. They think the only thing students need to do is studying well. I don’t think so.
It’s good for students to do some housework. There are 3 reasons. First,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make you independent. You can’t depend on others all the time. So you should learn to do some housework now. Next,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help you healthy and strong . Some hard housework is also a kind of exercise. Finally, to do some housework can share your parents’work.They must be very happy if you tell them to have a rest.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4篇
根据个人历年来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出几个学习汉语拼音的小窍门,与各位同仁共同研究学习。
首先,养成习惯。即正确的读写姿势。看书要求书端正,腰挺直。握笔要求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在里三角支。写字要求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寸、一尺、一拳头。大部分孩子读写姿势都不正确,影响孩子身心发育也写不出好看的字。此项工作任重道远需常抓不懈。
其次,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建议先学习四个声调,并用口诀加手势教孩子牢记: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然后把四个声调做成四张卡片,变序抽读,让孩子熟记。 根据经验,你可以这样教孩子:
一 首先养成好的读、写习惯。(见语文书第五页 ) 看书要求 书端正 腰挺直
握笔:拇指食指捏住笔 中指在里三角支 写字:头正 身直 脚放平 一寸 一尺一拳头 二 然后 学习汉语拼音可以这样做:
(一 )1 先学习四个声调 口诀是 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四声降 做成四张卡片 抽读 让孩子熟练
2 学习6个单韵母 关键是读准音 记住形 方法可以参考后面的材料
(读准音 )1 这里你也要把aoeiuv的四个声调做成24张卡片 抽读 必须熟练 才能为后面的拼读做准备
当然你可以做成苹果 小鱼什么的 玩摘果子的游戏 或者抢救小鱼 增强趣味性
3可以让孩子带调组词 说句子 丰富孩子的语言培养说话能力
(二)(记住形)教孩子背会拼音书写歌
严格要求自己!
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
上格下格不顶线,中格写满最好看。
让孩子们时刻提醒自己,
其次要掌握基本笔画的笔顺规则:(孩子不一定要会名称 但要注意笔顺) 汉语拼音共有以下10种基本笔画:横、竖、左弯竖、右弯竖、竖左弯、竖右弯、左半圆、右半圆、左斜、右斜。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口诀: ɑ 先写左半圆,竖弯写右边。 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
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 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 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 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
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 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 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
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 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
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
3 防止遗忘要听写 可以带声调。 三 拼读规则
拼读规则最基础的你要让孩子知道 先看是几声的韵母,再看什么声母,然后两音相连猛一碰 见语文书11页 四 巩固提高
1 你可以给孩子先买简单连环画 让孩子拼读。然后引导孩子简单说说感受。速度快了以后再增加难度,买图少的字多的,循序渐进。
2 学习完汉语拼音可以锻炼孩子先会写音节词,家中的物品 玩具 等等。 再锻炼写一句话,基础好一点后,可以买本看图写话继续写,或者引导孩子写日记 记录生活中的趣事。
3 学习汉语拼音基本就是这个思路。还有一套资料,学完一课你就可以让孩子拼读。
4后面学习课文,重点是识字 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趣味学拼音 快乐你我他 拼音是识字和学习课文的基础。是他们识字的一块“敲门砖”,阅读的一把“金钥匙”关于拼音教学,一年级学生必须严格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所谓的整体认读音节,也叫直呼音节,是和拼读音节相区分的,也就是说不用拼读,直接读就可以了。
声母有23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应会区分翘舌音和平舌音。翘舌音有4个:zh.ch.sh.r .平舌音有3个:z.c.s. 韵母包括6个单韵母:a.o.e.i.u.u(u上有两点),9个复韵母:ai.ei.ui.ao.ou.iu.ie.ue.er.(er是一个特殊的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an.en.in.un.un ( u上有两点)4个后鼻韵母 :ang.eng .ing .ong .共有24个韵母。
16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si .yi.wu.yu .ye .yue .yuan .yin.yun.ying .
由于拼音比较单调、枯燥、抽象,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学好拼音是一个难题。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
我认为,在拼音教学中,应当突出一个“趣”字,用有趣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评价等活化拼音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从而提高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
一、 趣读 即发音
除了掌握一些汉语拼音发音要领,重要的是认真备课,结合孩子的年纪小、好奇心强、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趣”。 教学插图很明显是生动有趣的,每一课的插图都编成童话小故事。可以抓住一些童话小故事吸引孩子们学习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画,让孩子们想象说话,进而进行拼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
1 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境
(1)比如在学习韵母“a、o、e”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
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张大嘴巴aaa---在黑板上出示a (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 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公鸡公鸡oo 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
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白鹅白鹅eee(出示e,教学e)。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 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
(2)如教学g,k,h时,我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环节,让学生在图中找到三个字母(记形),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小朋友跟字母宝宝打招呼(读音)。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并且也很快记住了g,k,h的音和形。
(3)又如老师营造情境:有一天,i u ü三个小朋友出去玩。可是他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然后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逐渐引出大y、大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和擦掉眼泪的yu (4)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来学习拼音。
在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考虑到这四个声母的读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啊,有四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依次出示四位“客人“,即头戴zh、ch、sh、r头饰的四个学生客人来了,我们要打招呼啊,今天这几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别,叫的时候要把舌翘起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读zh、ch、sh、r,当学生会读之后,就请客人(学生戴头饰)进门,请进门的过程中又巩固了zh、ch、sh、 r的认读)。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加强了zh ch sh r的认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读多练,轻松有趣地突破了翘舌音认读的难关。
2 儿歌诵读法
儿歌是小朋友喜欢诵读的内容,把儿歌放到拼音教学,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即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还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把读儿歌和学拼音结合起来,例如:“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 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 小鸽子ggg,小蝌蚪kkk,一把椅子hhh,一只母鸡jjj。7个气球qqq,切西瓜xxx,像个2字zzz,小刺猥ccc。小蚕吐丝sss,织毛衣 zhzhzh,吃东西chchch。 石狮子shshsh,一轮红日rrr,一个树杈yyy,一只乌鸦www。 ” “双门m’,单门n’”“拐棍f’,伞把t’。一根小棍l l l'”所以老师在教拼音时会编许多儿歌,希望大家认真诵读这些儿歌,儿歌背熟了,拼音也掌握了。
二 趣记
1 联系生活经验记忆
声母中最难区分的是b、p、d、q,用以前编的顺口溜直接记忆效果也不是很好,对此我将b、p、d、q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及其字母的顺序相结合来编顺口溜记忆,效果良好。比如记忆b、p,它们两个的半圆都在右边,而在我们生活中都是用右手吃饭、写字,b、p又是声母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母,为此,我编了顺口溜:举起右手b和p。只要记住了b和p,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b和d,p和q了。
也可以采用变魔术游戏,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内环和一支铅笔,然后随意摆放,组成声母,先自己摆一摆读一读,在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你变我猜,我变你猜,反复巩固。 2利用图 音 形三者结合记忆
(1) 单韵母记忆
在学习单韵母ɑ、o、e、i、u、ü 时,我让学生利用图片记忆,“ɑ”,我让一个小女孩出来侧站着,让学生观察,看“ɑ”的圆像不像是小姑娘的头,“ɑ”的小尾巴像不像小姑娘的辫子,于是编顺口溜:一个小姑娘ɑ、ɑ、ɑ的哭。
“o”,我让学生看图先说一说公鸡是在什么时候打鸣的?(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o”像不像是一个小太阳,公鸡打鸣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喔喔喔),于是编顺口溜:公鸡打鸣o、o、o。 “e”还是按书中的图来记:一只白鹅e、e、e。
“i”的记忆:1上加点i、i、i。“u”一只乌龟u、u、u。“ü ”的记忆让学生在记忆
u基础上来记ü ,乌龟戴帽变小ü 。u和是朋友,只是小ü 戴上了帽子。
上面这些是我在教学中尝试,并不断揣摩出来的,教学后效果良好。于是我就想,如果能将那枯燥而又难记的复韵母和鼻韵母,也将其形与其音相结合来编顺口溜,那不是记的就更快了吗? (2)复韵母记忆
在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复韵母的记忆,一离开图片,就既不会读,也记不住它的形。因此,我就想如果把韵母的形和音相结合来编顺口溜让学生记忆。通过用这种方法教学,孩子们很快就能又快又准的区分韵母了。
结合前面单韵母的教学,教学“ɑi”,讲故事:一个小姑娘很聪明,不管做什么事,每次都是第一个完成,所以,这个小姑娘特别喜欢1,他总和1挨的紧紧的,小姑娘和i紧紧挨着ɑi、ɑi、ɑi。
教学“ei”,拔河比赛ei、ei、ei。
教学“ui”,我让学生将“i”想象成是一条长长的围巾,小乌龟很爱打扮,小乌龟围围巾ui、ui、ui。
教学“ɑo”,我让学生将“ɑ”想成小姑娘的头,将“o”想成是一件棉袄,小姑娘穿棉袄ɑo、ɑo、ɑo。
教学“ou”,我让学生先认识藕这种蔬菜,然后让学生观察藕的横切面上有什么?(小洞)。这个小洞是谁钻的呢?是小乌龟,小乌龟钻洞ou、ou、ou。
教学“iu”,我让学生观察“u”的形状像不像是一个游泳池,小“i”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在游泳池里游泳,小“i”游泳iu、iu、iu。
教学“ie”,借助i的谐音1,i片叶子ie、ie、ie。
教学“üe”,看小ü 瞪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在看天上的月亮呢,小ü 赏月üe、üe、üe。
教学“er”,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特殊的韵母,er的这个韵母没有一个声母朋友,它本身就是一个音节,摸摸耳朵er、er、er。
学习an、en、in、un、ün时,让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第二个字母都是“n”,让学生看“n”像不像我们的鼻孔,它们都是前鼻韵母,生记an、en时和ai、ei对比记忆。教学“in”,生看“n”除了像鼻孔,还像不像是一个小烟囱,i个烟囱in、in、in。“un”的教学和“ui”一样,不同的是让学生看小乌龟很爱打扮,又换了一条宽宽的围巾,还是小乌龟围围巾un、un、un。教学“ün”,小赏月赏累了,要睡觉了,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天空中的云美极了,于是编顺口溜:小ü看云ün、ün、ün。
通过在教学中实践,用这种将字母的音、形相结合的方法来教学生学习拼音,学生既能很快认读拼音字母,而且能够通过想象故事默写拼音字母,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 的特点,来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3 比较学习 理解记忆
拼音字母中,有一些字形、字音非常相似,难以掌握,教学时如果利用比较法学习,就能突破难点便于记忆。
又如:z、c、s和zh、ch、sh,这两组平翘舌音学生不易分辨,它们的发音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重视发音的比较和指导,讲明发音的区分是舌尖抬起,抵住上牙床的后部,使学生体会舌头的活动方法,并对学生进行听音的练习,培养学生从听觉中分辨平翘舌音的能力。比较学习可以从发音方法上比较,也可以从字母形状上去比较,总之,通过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化解难题,记忆效果也更好。
2 编故事记忆
整体认读音节表的最后九个音节(yi wu yu ye yue yun yuan yin ying)读起来没有什么规律,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今天好不容易记住了,默写正确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这种情况让笔者头痛不已。后来我试着把音节顺序改变并加上声调,突然惊喜地发现它可以变成一句有趣的句子“yīn yí yâ yǔ,wú yuán yuâ yún yǐng”,即“因一夜雨,无圆月云影”。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特意搜索到一幅与此句相配的图片,问学生:“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地上湿漉漉的,好像下过雨,夜空漆黑,连月亮和云朵都没有。”于是我趁机出示句子“yīn yí yâ yǔ,wú yuán yuâ yún yǐng”让学生拼读记忆。就这样,通过“看看拼拼读读背背”这几个环节,学生轻松记住所编的这句话,自然就牢牢记住那9个整体认读音节。由此可见,教师根据拼音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将有关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巧妙地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强化拼音教学。
3 、实物帮助法。
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学习声母“f”和“t” 时,“f”和“t” 的形像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拐杖拄地可表“f”,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所以记住弯头拐杖,就记住声母“f”和“t”的形。 4 、学动物鸣叫法。
有些拼音字母的发音像某些动物的叫声。如,学习复韵母ie时,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喂小羊吃草,小羊“咩咩”叫着走过来吃草,“ie”发音就是小羊“咩咩”叫的声音。还有公鸡的啼声,就是“o”的发音声。同学们一边做有趣的表演,记住了 “ie” “o”等韵母的读音,这样学得快,效果好。
5、手指操练法。
手指操练法简单易学,在手指活动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可以同座配合,一个做手型,一个发音,玩得愉快,练得高兴,这样做,同学们既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 趣拼 即拼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璀璨所照耀,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因此在拼读音节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气氛里获取知识。
(一)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拼读方法: 1. 两拼法
只有声母和韵母的,采用两拼连读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前音(指声母)轻短后音(指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如:b- ào bào,h-āng hāng。 2. 三拼连读法
对有声母、介音和韵母三段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声短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如:x(声母)-i(介母)-an(韵母)xiàn(现)。
三拼音节也运用“两拼法”来进行拼音。即把声母和介音看成一个整体,直接和后面的韵母进行拼音,例如:bi-āo biāo(标),hu-áng huáng(黄),hu-an huan(欢)。 3. 直呼音节法
直呼音节法就是对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拉读出字音的方法。直呼音节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3)整体认读法 这种方法是像认记“整体认读音节”一样,像认读汉字一样,直接认读一个个音节。
(二)拼读规则的运用能力
为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对一些难记易混淆的拼读规则,可采用儿歌等生动、形象的形式帮助记忆。
j q x
和 ü 相拼省点规则:
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或者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墨镜敬个礼!
2、标调儿歌:
有ɑ别放过, 没ɑ找 o e ,
i u 并列标在后,单个字母不用说。
3、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儿歌:
z c s (zh ch sh r )是声母, 发音轻短要记住,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是音节,汉字注音它帮忙。
4、音节拼读儿歌:
两拼音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音节声(母)轻介(母-指中间的 i u )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复韵母这样读:
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前重后轻连着发,一口读出就是它。
6、练习读准平舌音(z c s)与翘舌音(zh ch sh r):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你试一试。
7、y、w 与 i u
ü 开头的韵母相拼规则:
i u ü 是小弟弟,从来不能排第一,想成音节找 w 、y 。 大 w 只能领小 u 、 大 y 能找 i 或 ü ,
i 上标调点省去,
可以这样记忆整体认读音节 yu
小ü很骄傲,两眼往上瞧, 大y帮助它,摘掉骄傲帽。
8、声调儿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可以做手势或者边说边做动作。其中二声和四声是学习的重难点!“二声往上扬。”可以把头一扬,又说:“四声由高到低往下降。”说着又把头猛的往下一低。
用大头去分辨二声和四声,二声的字【如拔、博、爬、迷等等】带孩子们使劲把大头往上扬,遇到四声的字【如跳、妙、爸等等】,就把大头使劲往下一低。让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体会、感悟二声和四声的区别。
(三)形式要多样,拼出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对于游戏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拼读兴趣,还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如游戏法。 可把有趣的游戏同拼音学习结合起来, 如“.钓鱼”游戏:拼音卡片别一个回形针;另外做几个钓鱼竿,用小磁铁石作鱼钩系在线的下端,把卡片当鱼撒在桌上,请几个同学上来,老师或家长报一个音节,学生就钓那个音节,看谁先钓上来。还有像“找朋友”、“猜谜语”
如为了巩固j、q、x与ü标拼时的去点规则,便可采用游戏的形式,做j、q、x、ü彩图头饰(ü上两点可随意活动),请四个小朋友按照去点、添点规则表演。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加强了印象,提高了拼读音节的准确性。
带调组词的方法,如:qī七个、欺负;qí红旗、下棋;qǐ起来、企鹅;qì气球、汽车,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爱,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们爱祖国,通过孩子们自由地组词说话,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寓拼音教学于图画、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之中,让儿童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把抽象的音节同直观、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可以把枯燥的音节置于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或者以所学音节为核心训练说话,或者从具体的词句中引出所学音节,把抽象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样既利于记忆,又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第一册教学音节“bá”时,投影出示小男孩拔萝卜的画面,引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小男孩在拔bá萝卜),从中引出音节“bá”,分解为声母“b”,单韵母“á”,组成音节“bá”。继而引导学生说出“猪八戒”的“bā”,“打靶”的“bǎ”,“爸爸”的“bà”等。使音节的教学与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多渠道学习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
可在教室里给具体化的事物贴上写有音节的卡片让学生试拼;把有趣的事情、物品用音节写成让学生比赛拼;让学生手拿卡片和同学的卡片组成音节自由拼;回家给有关物品贴上有音节的卡片读一读;也可让小朋友做学生,自己当老师“教”他们学拼音,拼读有趣的句子等。为了学以致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过的汉语拼音,引导学生拼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家禽等。鼓励学生多读注音读物,丰富课外知识。
还可以把部分学生的姓名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自己或同学的名字。这样无形中使学生拼读量扩大到将近全班同学的姓名,提高了拼读的能力。
也可以采用拼读竞赛,变汉语拼音考查的笔试为口试,“给声母找朋友”等形式,提高拼读的正确性、熟练性,增强学生兴趣,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 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
我每天送学生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还鼓励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事,写得好的帖到墙报上展出;在图书角上摆上拼音读物供学生课外阅读。
四
趣写 书写
拼音书写的规范很重要。整个教学一开始就坚持使用四线三格的拼音书写格式,尤其是老师的课堂板书,它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作用,不仅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而且对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执笔姿势必须正确。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善,而书写汉字对于手指力度、书写姿势、手指控制力、空间感觉的要求都很高。“磨刀不误砍柴工” !孩子的执笔姿势必须做到正确,这样才能为以后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握笔: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在里三角支。
书写时做到:头正 身直 脚放平 一寸 一尺 一拳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认为写字姿势很重要,直到现在,我班级里的孩子还有改不过来的。握笔不对、离书本太近。这项工作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任重道远!
其次要掌握基本笔画的笔顺规则:
汉语拼音共有以下10种基本笔画:横、竖、左弯竖、右弯竖、竖左弯、竖右弯、左半圆、右半圆、左斜、右斜。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笔顺口诀: ɑ 先写左半圆,竖弯写右边。 b 长竖出二线,右下写半圆。
c 一笔写成多半圆,上下紧挨二三线。 d 中格先写左半圆,右边长竖出二线。 e 中格正中写横线,接笔再写多半圆。 f 左竖弯,出二线,短横写在二线边。 ɡ 先写左半圆,竖弯下三线。 h 长竖出二线,弯竖写右边。 i 短竖写中间,一点出二线。
j 左竖弯,下三线,上格正中写圆点。 k 长竖出二线,斜左斜右写中间。 l 长竖出二线,写直才好看。
m 短竖写中间,弯竖弯竖写右边。 n 短竖写中间,弯竖写右边。
o 从左到右写圆圈,上下紧挨二三线。 p 长竖下三线,中格写上右半圆。
最后还要牢记汉语拼音书写儿歌,让孩子们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
上格下格不顶线,中格写满最好看。
五 其它
我们的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够成熟。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课中容易疲劳,可以放在课间休息时播放音乐《甩葱歌》,让孩子们站起来一组一组依次背诵。“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 b p m f ......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 o e ..... 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音节认读表zhi chi ....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拼音教学
新编语文教科书,对汉语拼音教材进行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起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汉语的教学质量。我是这样进行拼音教学的。
一、变苦学为乐学
汉语拼音字母内容抽象,枯燥无味,一个个的字母就像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真是望而生畏。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富有娱乐性,创设一种快乐而不沉闷、轻松而不紧张、有趣而不乏味、生动而不单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参与学习无异于参与娱乐。
1.看彩图,视听读结合,创设教学情境。
在汉语拼音中,章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声调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拼读的正误。声调中的三声不易读准,二声和四声的调号学生常常弄错。根据这一特点,我把它画成四幅不同的山,结合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声平又高,二声好像爬山坡,三声上坡又下坡,四声好像下山坡。”结合手势,让学生看彩图,听老师范读,学生根据例子试读,这样视听读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学生学习兴趣浓,由乐学变易学,取得良好效果。
2.通过表演,化难为易。
表演符合儿童的好动心理,有利于发挥儿童的特长,把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汉语拼音中,j、q、x与ü相拼的省写规则是一个难点。我采用念儿歌和表演同时进行的教学方法。请一位戴太阳镜的同学拿“u”卡片,另一个同学拿“j”卡片,一边念儿歌。“jqx小淘气,见到鱼眼就挖去。”戴太阳镜的同学把眼镜拿掉,并遮去ü上两点,拼成j-ü-ju。通过表演,学生加深了印象,化难为易。
二、以图引趣,以图助读
新教材,每个字母都配有一幅画,有表音的,有表义的。借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助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一册《复习三》,我把书上的图放大,指导学生看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当学生看到淘气的小猴子捧着桃子吃,白鹤翩翩起舞,鸭子戏水,小鹿在吃草时,学生一个个情绪高昂,纷纷举起小手要发言。正当学生说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因势利导,提出一个新的学习要求:写书的叔叔是怎样用拼音句子来说这幅图的呢?此时,小学生都有一种“看谁说的和书上一样”的求胜心理。因此,他们拼读时特别专注。这样,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将学生的最佳心理引向拼读活动,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三、学拼音与语言训练相结合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教给学生读音和记形,懂得拼读。而新教材则要求拼音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在语言环境中学习音节是符合儿童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从具体的词名中引出音节,以音节为中心进行教学,把抽象的音节变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这样既容易记,学起来也有趣味。例如在教学音节bo时,我让学生说句:小朋友听广播的bo,然后分解为声母b、音韵母o,组成音节bo,广播的bo、清波的bo、萝卜的bo,从语言中来,再回到语言中去。
四、学拼音与阅读、写作训练相结合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在写话时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可以在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阅读拼音读物,提早进行阅读训练,也可以提早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在学习拼音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启发,并引导他们举一反三,看图拼音仿写词语、句子,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在学校、家里、公共场所看到的、听到的用自然朴素的儿童语言写下来。这样把学拼音与阅读、写作训练相结合,既学会了拼音,又学会了说话写话,发挥了拼音教学的多功能作用。
五、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记忆
1.充分发挥板报的作用。
一年级小朋友初学拼音,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如果老师充分发挥板报的作用,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如进入拼音王国。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新板报内容,强化记忆。如把班上学生姓名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找自己的名字,无形中就读过全班同学的姓名,无意中巩固复习了近百个音节。
2.在游戏中复习拼音。
求娱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天真烂漫,更渴望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运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教完声韵母后,把卡片做成各种水果的形状,背后写上字母贴在绒板上。请学生上台做“跳一跳,摘果子”的游戏。学生纷纷上台摘果子,把拿到的卡片翻过来把字母读一遍,然后全班齐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改变以往反复抽读的老套套,又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3.比赛中巩固知识。
好胜、求成是人在高层次上的心理需求,儿童由于基本没有挫折经历和经验,因此有比成年人更强的好胜心和更急的求成心。应该说,这种心理特点是我们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必须加以保护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教完声韵母后,我引导学生开展直呼音节比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把学生的好胜心引导到参与学习竞争上来。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死教书,教死书,必然导致学生怕读书。只有教学常新,使学生兴趣常在,有了兴趣才能引发大脑中的优势兴奋中心,通过观察、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高度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平.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人格发展规律改进方法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新思考网,2012.11.7.
[2]李平.改进拼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语文建设,1984.3.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第6篇
快乐高效学拼音
朱青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帮助刚踏进小学大门的学生快乐度过幼小衔接阶段?这是我们一线教师低段拼音教学中一直思索着、探究着的问题。
记得第一次教一年级拼音时,课堂上我总是平均用力,难点预设不准,导致课堂上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事后总要花力气补课。第二次教一年级拼音,有了先前的教学经验,难点预设准确无误,但是采取的教学策略不够有效,经常摸着石头过河,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第三次教一年级拼音,由于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在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这两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教学时轻车熟路,巧攻难点,让学生“乐”学,实现拼音教学的省时高效。
一、难点罗列,成竹于胸。
结合前辈们经验和自己的实际操作,拼音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比较普遍的难点:
(1)发音。学生读声调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调值不到位,如上声的特点是音高最低,音长最长,而有些学生却读得音长较短,读成比较高的调子;声母“t”、“n”和“l”发音易忘,原因人教版语文书中插图表音功能不强;平舌音、翘舌音的读法混淆,前后鼻音分辨不清,导致读不到位、不准确等。(2)字形。学生对形近的声母、韵母分辨力低,如“b”和“d”,“t”和“f”,“p”和“q”,“ei”和“ie”,“iu”和“ui”。(3)拼读。拼读部分是整个拼音教学的难点部分,以下部分又是难点中的难点。部分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有困难,如“yuan、yue、yun、ye”等当作一般音节来拼读;学习“j、q、x”与“ü”相拼省写“ü”上两点的拼音规则后,学生干脆把“n、l”与“u”相拼也读成“ü”;拼读韵母是“ian”的音节有困难,相拼时往往把介音去掉,直接与“an”拼,如“l──i──an”,学生错误地拼成“lan”等。
上述难点,我们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在教学中就能主次分明,有的放矢,避免平均用力,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对症下药,势如破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教师要花心思研究学生拼音学习的难点,毕竟这是孩子第一次学习语文,要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中发现,对于相同的难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有时所反应的学习现状并不相同。单一的教学策略就不能满足班级四十几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我们教师都储备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没有预先的难点细化,面对学生拼音学习的种种状况,也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乱了正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满足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需求。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面对难点时的种种学习现象,分析成因,预设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服务于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拼音教学中的难点之一“b”和“d” 、“p”和“q”的区分,我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办法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攻破难点。(1)运用儿歌突破难点。右下半圆b b b,右上半圆p p p,左下半圆d d d,左上半圆q q q。这个教学方法,适宜空间关系的知觉良好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的确是一种巧妙的学习策略。但是,如果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很差,无疑是雪上加霜。空间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如果孩子小时侯没爬或爬得少、操作性游戏不足等,其视觉功能在对物体或符号(图片、字或数字等)的位置以及与他们周围一些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时容易发生左右颠倒、上下混淆等困难。女孩听广播b b b,举旗上坡p p p,鼓锤鼓面d d d,气球上天q q q。这句儿歌适宜在听觉记忆、听觉辨别以及不同语音概括上产生困难的学生。他们表现在:回忆与字母相应的音的困难、不能肯定所听到的词的发音次序、回忆发音规则错误、不能把看到的视觉符号变换成言语信息、不能把听到的信息转换成拼写形式等。我们教师通过儿歌中“广播、上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语唤醒学生的发音记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2)运用肢体动作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让孩子模仿娱乐节目《超级变变变》,由几个同学合作用肢体摆字母造型的,一个孩子站立,另一个孩子蹲下,用脚抵住他的脚,双手抱住站立孩子的膝盖,身体向左拉伸就成了d,向右拉伸就成了b。一个孩子站立右手搭头上变成p,左手搭头上变成q。还有,也可以进行手指操等。这类教学手段,适宜动作技能型的学生,他们对此感兴趣,并且极易通过动觉来“感觉”拼音。(3)改编儿童歌曲突破难点。我们利用儿童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改词变成了歌曲《分清声母b和p》。
分清声母b和p
让爱好音乐的孩子在歌唱中学习字母,活跃了气氛、愉悦了心情,在歌声中分清了声母b和p。(4)视听动结合法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视听动等多种感觉来学习。如先把拼音“b”的情境图给学生看,边看边说边用手书空情境图与拼音相似的部分,然后教师边拼读边板书教其笔顺,最后要求学生在拼读的同时进行书空。这样能够把拼音字母的音和形有机结合,强化记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再如,难点“iu”和“ui”的区别,我们经常采取“加一加”的办法,通过对比“i”“u”的顺序突破难点 。对于顺序感强的学生,正好符合他们的胃口,学起来轻松愉快。但对视觉记忆弱的学生来讲,在记住单个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时有困难,显然这样的办法并不管用。我们可以试试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编的顺口溜,“先脱衣服再游泳iu、iu、iu”,表示“i”在前面的是“iu”,这样剩下“u”在前面的就是“ui”了。学习路上办法千千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时,我们能够在难点处呈现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并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指导,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又能做到“药到病除”,何乐不为?
三、趣味巩固,由难变易。
低年级孩子学得快,忘得也快,特别是拼音,生活言语环境缺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巩固环节中,我们要下功夫,听说读写,游戏中巩固,活动中提升。我们利用丰富新颖的手段,力求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全套的幼儿学拼音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