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1篇
1.高级财务会计研究的对象是(B.企业特殊的交易和事项
)。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
A.管理费用)。
3.甲公司拥有乙公司90%的股份,拥有丙公司50%的股份,乙公司拥有丙公司25%的股份,甲公司拥有丙公司股份为( B.75% )。
4.关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账面价值计量,不确认损益 )。
5.下列关于抵销分录表述正确的是( D.编制抵销分录是用来抵销集团内部经济业务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
)。
6.股权取得日后各期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B.仍要考虑以前年度企业集团内部业务对个别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7.母公司期初期末对子公司应收款项余额分别是250万元和200万元,母公司始终按应收款项余额5‰提取坏账准备,则母公司期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录是(D )。
D.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 5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 5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50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 500 8.现行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是(C.现行成本/名义货币)。
9.在时态法下,按照即期汇率折算的财务报表项目是( B.按市价计价的存货 )。
10.A公司从B公司融资租入一条设备生产线,其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为600万元,假定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折成的现值为520万元,则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分别是( A.500、100 )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包括(ABCDE
)。 A.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B.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
C.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付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
D.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E.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具备的基本前提条件为( ABCD )。
A.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
B.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C.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编报货币
D.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
E.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8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为800万元,209年末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为900万元。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均为10%。对此,编制209年合并报表工作底稿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有( ABC )。 A.借:应付账款
9 000 000 贷:应收账款
9 000 000 B.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800 000 C.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 4.实物资本保全下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是( BC )。 B.对计量单位没有要求
C.对计量属性有要求
5.站在承租人的角度,企业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可能是( AE )。 A.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E.租赁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级财务会计对特殊会计事项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与中级财务会计对一般会计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存在着很小差别,这种差别源于一般会计事项对会计假设的背离。
( )
2.控制并非暂时性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
)
3.购买法下,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
4.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核算,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计量。
(
)
5.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以各类资产现行成本作为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依据的。
(
)
6.远期合同属于标准化的合约,由交易双方直接协商后签订或通过经纪人协商签订。
(
)
7.期货合同交易必须在固定的交易所进行。
( √
)
8.一项租赁资产租期为24个月,但租赁合同只收20个月的租金,应将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间24个月内平均分摊。
( √
)
9.各种类型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都必须通过“衍生工具”账户是核算。
(
)
10.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状态后,破产清算的目的在于变现偿债,因此,应以账面价值作为清算资产的计量属性。
(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关系为理论基础确定高级财务会汁的范围。
划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最基本标志在于它们所涉猎的经济业务是否在四项假设的限定范围之内。属于四项假设限定范围内的会计事项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而背离四项假设的会计事项则归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基于这一点考虑将外币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合并会计、破产会计等内容归于高级财务会计。
(2)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
中级财务会计阐述的是基于四个假没基础之上的一般会计事项,但有些会计事项虽然未背离四个基本假设,但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业务处理的难度也较大,不宜放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述,如衍生工具、租赁业务等。 2.简述传统财务会计计量模式,在物价不断变动环境下对财务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的影响。 (1)导致财务状况不真实。物价变动中的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各单项资产价值和资产总值,既无法反映企业在各项资产上拥有的实力和总资产水平,也不能说明企业的现实生产能力或经营规模。
(2)导致经营成果不符合实际。在物价持续上涨情况的下,这实际上是在用较高物价水平的收入与较低物价水平的成本与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其结果必然是虚增利润。相反,如果是物价持续下跌,就是在以较低物价水平的收入与较高物价水平的成本与费用进行配比计算,其结果必然是少计利润。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企业成本补偿的不真实。
(3)不利于资本保全条件下的收益确认。在物价变动情况下,虽然按照配比原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但又以此为依据进行利润的分配,这就必然导致多分利润、侵蚀资本或利润分配不足,这必然又同时影响到企业债权人的资产保全水平,因为权益资本保全与债权资本保全具有一定的博弈性。
五、业务处理题
1.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不同集团的两家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
(1) 2008年2月16日,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将乙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份。
(2) 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合并了乙公司。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1000万元,已摊销1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
(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80万元。
(4)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 要求:
(1)确定购买方。
(2)确定购买日。
(3)计算确定合并成本。
(4)计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
(5)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
(6)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本题12分)(平时作业1,第3题1007) (1)甲公司为购买方。
(2)购买日为2008年6月30。 (3)计算确定合并成本
甲公司合并成本=2100+800+80===2980(万元) (4)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2100-(2000-200)=300(万元) 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1000-100)-800=1OO(万元) (5)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000 累计折旧
2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20 00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29 800 000 累计摊销
1 000 000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1 000 000 贷:无形资产
10 000 000 固定资产清理
18 000 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 000 000 银行存款800 000 (6)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一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980-350080%=2980-2800=180(万元)
2.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拥有其60%的股权。发生如下交易:2007年6月30日,A公司以2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一台管理设备,账面原值4 000万元,已提折旧2 4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4年。A公司直线法折旧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B公司购进后,以2 00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入账。B公司直线法折旧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0。
要求:编制2007年末和2008年末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本题12分)(导学P64 第6题1007)
(1)2007年末抵销分录 B公司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了400万元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外收入4 000 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4 000 000 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400÷4 6/12=50万元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0 000 贷:管理费用
500 000 (2)2008年末抵销分录将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4 000 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4 000 000 将2007年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00 000 将本年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 借:固定资产一一累计折旧
1 000 000 贷:管理费用
1 000 000 3.资料:H公司27初成立并正式营业。
(1)本年度按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单位:元 项目
27年1月1日
27年12月31日
现金
30 000
40 000
应收账款
75 000
60 000
其他货币性资产
55 000
160 000
存货
200 000
240 000
设备及厂房(净值)
120 000
112 000
土地
360 000
360 000
资产总计
840 000
972 000
流动负债(货币性)
80 000
160 000 长期负债(货币性)
520 000
520 000
普通股
240 000
240 000
留存收益
52 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840 000
972 000
(2)年末,期末存货的现行成本为400 000元;
(3)年末,设备和厂房(原值)的现行成本为.144 000元,使用年限为1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
(4)年末,土地的现行成本为720 000元;
(5)销售成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在年内均匀发生,现行成本为608 000元;本期账面销售成本为376 000元;
(6)销售及管理费用、所得税项目,其现行成本金额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金额相同;
(7)年末留存收益按现行成本计算值为-181 60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持有损益(本题14分)(平时作业3,第1题1007) 存货:
未实现持有损益=400 000-240 000=160 000 已实现持有损益=608 000376 000=32 000 固定资产= 设备房屋未实现持有损益=134 400-112 000=22 400 设备房屋已实现持有损益=9 600-8 000=1 600 土地: 未实现持有损益=720 000-360 000=360 000 未实现持有损益=160 000 4-22 400+360 000=542 400 已实现持有损益=232 000+1 600=233 600
(2)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现行成本基础)单位:元 项目
27年1月1日
27年12月31日
现金
30 000
40 000
应收账款
75 000
60 000
其他货币性资产
55 000
160 000
存货
200 000
400 000
设备及厂房(净值)
120 000
134 400
土地
360 000
720 000
资产总计
840 000
1 514 400
流动负债(货币性)
80 000
160 000
长期负债(货币性)
520 000
520 000
普通股
240 000
240 000
留存收益
(181 600)
已实现资产持有损益
233 600
未实现资产持有损益
5424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840 000
1 514 400
4. 20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租赁公司租人全新办公用房一套,租期为5年。办公用房原账面价值为25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2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性预付租金1 150 000元,第一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j第四年末支付租金90 000元,第五年末支付租金240 000元。租赁期满后预付租金不退回,乙公司收回办公用房使用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在年末确认租金费用和租金收入,不存在租金逾期支付情况。
要求:分别为承租人(甲公司)和出租人(乙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本题12分) (1)承租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该项租赁不符合融资租赁的任何一条标准,应作为经营租赁处理。 在确认租金费用时,不能按照各期实际支付租金的金额确定,而应采用直线法平均分摊确认各期的租金费用。
此项租赁租金总额为1750000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分摊的租金为350000元。 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2002年1月1日(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待摊费用
1150000 贷:银行存款
1150000
2002年、03年、04年、05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5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长期待摊费用
260000 20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50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0 长期待摊费用
110000 (2)出租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此项租赁租金总额为1750000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确认的租金收入为350000元。应做的会计分录为: 2002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150000 贷:应收账款
1150000 2002年、03年、04年、05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90000 应收账款
260000 贷:租赁收入
350000 2006年12月31 日
借:银行存款
240000 应收账款
110000 贷:租赁收入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 A )。
A.合并成本 B. 合并收入 C. 商誉 D. 营业外收入
2. 甲公司与乙公司、A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所持有的部分非流动资产为对价,从乙公司购入A公司70%的普通股权,作为合并对价的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800万元,其目前市场价格为9000万元,A公司2010年1月1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D )万元。
A.7000 B.7800
C.8400
D.9000 3. 母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子公司,销售成本6000元,售价8000元。子公司购进后,销售50%,取得收入5000元,另外的50%形成期末存货。根据资料,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 D )元。
A.2000 B.1200 C.800 D.1000 4. 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抵销分录的功能是( B )。
A. 登记账簿
B. 试算平衡考试成功知识
C. 消除母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
D. 将母公司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项目予以汇总
5. 母公司将成本为5000元的产品以6200元的价格出售给子公司,子公司本期对集团外销售了40%,售价为3000元,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分录中应冲减的存货是( A )元。 A.720 B.620 C. 900 D. 800 6. 对于以前年度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将以前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多提的累积折旧抵销时,应当:( A )。
A. 借:累积折旧,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B.借:期初未分配利润,贷:固定资产原价 C.借:累积折旧,贷:固定资产原价 D.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
7.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额应计入的科目是( D )。
A. 资本公积 B. 投资收益 C. 套期损益 D.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 下列各项中,不应纳入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是( A )。
A. 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清算的子公司
B. 直接拥有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C. 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D. 持有其35%权益性资本并有权控制其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被投资企业 9.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在( C )。
A. 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下单独列示 B. 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下单独列示
C. 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D. 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下单独列示
10.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时,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中的“营业外支出”项目的金额应按( A )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
A. 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 B.当年年初的市场汇率 C.当年年末市场汇率 D.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下列项目中与合并方合并成本有关的有( ACE )
A. 支付的评估费
B. 在合并当期发生的管理费用 C. 为实现合并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 D. 为实现合并放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E. 为实现合并放弃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2. 从法律形式上看,企业合并一般包括( ABC )。
A. 控股合并 B. 吸收合并 C. 新设合并 D. 权益合并 3. 下列子公司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之内的有( ABC )。 A.母公司拥有其60%的股份
第 1 页 共 3 页
B.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C.根据章程或协议,母公司有权控制其财务和经营政策 D.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 下列各项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ABCD )。
A. 外汇远期 B. 利率互换 C. 货币交换 D. 利率期货
5. 将企业集团内部利息收入与内部利息支出抵销时,可能编制的抵销分录是( AD )。
A. 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贷记“财务费用”项目 B. 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贷记“财务费用”项目 C. 借记“管理费用”项目,贷记“财务费用”项目 D. 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贷记“在建工程”项目 E. 借记“营业外收入”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
三、名词解释
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 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
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3. 购买法: 把购买企业获取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视为资产交易行为,即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企业以一定的价款购进被并企业的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项目,同时承担该企业的所有负债的行为,从而按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被并企业的净资产,将投资成本(购买价格)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会计方法. 4. 权益结合法: 与购买法基于不同的假设,即视企业合并为参与合并的双方,通过股权的交换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的联合,而非资产的交易,而且合并后,股东在新企业中的股权相对不变. 5.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 指由母公司与其所有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范围内,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交易。
6. 商誉: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7. 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是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不随被投资单位权益的增减而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8. 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四、简答题
1. 企业合并按照法律形式划分分为哪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可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三种。
1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合并后扔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继续经营。
2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被合并方在合并后被注销。 3新设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公司。
2. 何谓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基本内容?二者的会计处理有何不同? 答: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交易合并,即排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的其他的企业合并。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用权益结合法;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的方法是“购买法”
3. 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抵消处理的内部债权债务项目主要包括哪些?(举3例即可) 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抵消项目主要包括: “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 “应付票据”与“应收票据”; “应付债券”与“长期债权投资”;“应付股利”与“应收股利”; “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项目。
4. 简述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一般程序。 答:1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2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3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报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进行加总,计算得出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合计数额。
4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
第 2 页 共 3 页
5计算合并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6填列合并财务报表
5. 请简述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的定义、适用范围以及核算方法?
答:①定义:成本法,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
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保持不变。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②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对子公司的投资;(2)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在重大影响以下,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可能可靠计量的投资。
③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6. 简述我国现行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一般要求。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 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五、业务题
1.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
(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商品给乙公司,商品的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120万元,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用于管理部门,假定该固定资产折旧期为5年,没有残值,乙公司采用直线法提取折旧,为简化起见,假定乙公司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该固定资产提取折旧。
(2)2011年12月10日,甲公司销售给乙公司货物一批,取得收入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本批货物的成本为14000元,款项已经支付。
(3)2011年9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形成应收账款50000元,甲公司的应收账款按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2012年年末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为66000元,仍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假定不用考虑所得税影响。 要求:(1)就事项(1),编制2011年和2012年的合并抵消分录;
(2)就事项(2),假定乙公司本年内部购入的货物①全部未售出,②全部已售出,③本年对外销售60%、余下40%形成年末存货,分别编制三种情况下2011年度的合并抵消分录;
(3)就事项(3),编制2011年和2012年的合并抵消分录。 答::(1)2011年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200000 贷:营业成本 1000000 固定资产-原价 2000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0000 贷:管理费用 40000 2012年抵销分录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00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0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00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0000 贷:管理费用 40000 (2)①全部未售出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14000 存货 6000 ②全部已售出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20000 ③部分销售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17600 存货 2400 (3)2011年抵销分录
借:应付账款 5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50 2012年抵销分录
借:应付账款 66000 贷:应收账款 66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3篇
答:
一、时态法--按其计量所属日期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
A、资产负债表项目:
现金、应收和应付款项--现行汇率折算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汇率折算, 现行价值计量--现行汇率折算,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 B、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
三、时态法的一般折算程序:1.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应收或应付(包括流动与非流动)项目的外币金额,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为母公司的编报货币。2.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按历史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目要按现行汇率折算。3.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项目按形成时的历史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为轧算的平衡数字。4.对外币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均)折算。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费,则要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折算。
四、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
五、不足:
1、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
2、对存在较高负债比率的企业,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时,会导致折算损益发生重大波动,不利于企业利润的平稳。
3、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六、时态法多适用于作为母公司经营的有机作成部分的国外子公司,这类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母公司在国外经营的延伸,它要求折算后的会计报表应尽可能保持国外子公司的外币项目的计量属性,因此采用时态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简述衍生工具需要在会计报表外披露的主要内容。P215
答:①企业持有衍生工具的类别、意图、取得时的公允价值、期初公允价值以及期末的公允价值。②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和停止确认该衍生工具的时间标准。③与衍生工具有关的利率、汇率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期限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条件和情况。④企业管理当局为控制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而采取的政策以及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所采用的其他重要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3.1)编制7月份发生的外币业务的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500 0007.24) ¥3 620 000
贷:股本 ¥ 3 620 000 (2) 借:在建工程
¥2 892 000
贷:应付账款 ($400 0007.23) ¥2 892 000 (3) 借:应收账款 ($200 000 7.22) ¥1 44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 1 444 000
(4) 借:应付账款 ($200 0007.21) ¥1 42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7.21) ¥1 42 000 (5) 借:银行存款 ($ 300 0007.20) ¥2 160 000
贷:应收账款 ($ 300 0007.20) ¥2 160 000 2)分别计算7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净额, 并列出计算过程。
银行存款
外币账户余额 = 100 000 +500 000-200 000 +300 000 =700 000 账面人民币余额 =725 000 +3 620 000 -1 442 000 + 2 160 000 =5 063 000 汇兑损益金额=700 0007.22 160 000 =2 909 000 汇兑损益金额=400 0007.229 000(元) 应付账款
外币账户余额 = 200 000 + 400 000 -200 000 账面人民币余额 =1 450 000+2 892 000-1 442 000 =2 900 000 汇兑损益金额=400 0007.2-2 900 000 =32 000(元) 即计入财务费用的汇兑损益= - 32 000(元) 3)编制期末记录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20 000
财务费用 32 000
贷:银行存款 23 000
应收账款 29 000
1、如何区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
答:融资租赁指实质上已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经营租赁是指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 目的不同
承租人为了满足生产、经营上短期的或临时的需要而租入资产
以融资为主要目的,承租人有明显购置资产的企图,能长期使用租赁资产,可最终取得资产的所有权
风险和报酬不同
租赁期内资产的风险与报酬归出租人
承租人对租赁资产应视同自有资产,在享受利益的同时相应承担租赁资产的保险、折旧、维修等有关费用
权利不同
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续租,但没有廉价购买资产的特殊权利,也没有续租或廉价购买的选择权
租赁期满时,承租人可廉价购买该项资产或以优惠的租金延长租期。 租约不同
可签租约,也可不签租约,在有租约的情况下,也可随时取消 融资租赁的租约一般不可取消 租期不同
资产的租期远远短于其有效使用年限 租期一般为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 租金不同
是出租人收取用以弥补出租资产的成本、持有期内的相关费用,并取得合理利润的投资报酬
租金内容与经营租赁基本相同,但不包括资产租赁期内的保险、维修等有关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2年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17:租赁会计》中,将租赁按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利益归属于出租人或承租人的程度,分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两类,并规定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收益实质上已经转移的租赁,应归类为融资租赁;否则为经营租赁。
我国对租赁的分类采取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也借鉴了美国等国家的有关做法。考虑到任何一项租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权利、义务是以双方签订的同一租赁协议为基础,因而,我国规定出租人与承租人对租赁的分类应采取相同的标准,从而避免同一项租赁业务因双方分类不同而造成会计处理不一致的情况。
2、如何建立破产会计账簿体系?P287
解:(1)、确认担保资产和担保债务
借:担保资产――固定资产 450000
破产资产――固定资产 135000 累计折旧 75000 贷:固定资产 660000 借:长期借款 450000 贷:担保债务――长期借款 450000 (2)、确认抵消资产和债务
借:抵消资产――应收账款――甲企业 22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 22000
借:应付账款――甲企业 32000 贷:抵消债务――甲企业 22000 破产债务 10000 (3)、确认应追索资产
借:应追索资产――保险公司 11000 ――保管员 1000 ――刘丽 500 ――铁路部门 4200 ――租金 3380 ――(应收账款)599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2000 其他应收款 10080 应收账款 599000 (4)、确认应追索资产 借:应追索资产――设备 180000 贷:破产清算损益 180000
(5)、确认其他资产
借:其他资产――破产安置资产 356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356000
(6)、确认受托资产和受托债务 借:受托资产 6200 贷:受托代销商品 6200
借:代销商品款 6200 贷:受托债务 6200 (7)、确认破产资产
借:破产资产――现金 1,500.00 ――银行存款 109,880.00 ――其他货币资金 10,000.00 ――短期投资 50,000.00 ――材料 1,443,318.00 ――包装物 47,000.00 ――低值易耗品 46,800.00 ――产成品 1,263,160.00 ――长期投资 36,300.00 ――固定资产 446,124.00 ――在建工程 556,422.00 ――无形资产 126,222.00 借:累计折旧 210,212.00 贷:现金 1,500.00 银行存款 109,880.00 其他货币资金 10,000.00
短期投资 50,000.00 材料 1,443,318.00 包装物 47,000.00 低值易耗品 46,800.00 产成品 1,263,160.00 长期投资 36,300.00 固定资产 656,336.00 在建工程 556,422.00 无形资产 126,222.00 2.请根据题1的相关资料对破产权益和非破产权益进行会计处理(破产清算期间预计破产清算费用为625000元,已经过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本题15分)
解:(1)、确认优先清偿债务 借:应付工资 19,710.00
应交税金 193,763.85
其它应交款 2,490.00 贷:优先清偿债务――应付工资 19,710.00 ――应交税金 193,763.85 ――其它应交款 2,490.00 (2)、预提破产清算费用
借:破产清算损益 625000 贷:优先清偿债务――应付破产清算费用
625000 (3)、确认破产债务
借:短期借款 362,000.00
应付票据 85,678.00
应付账款 41,716.00 其它应付款 8,442.00
应付股利 65,302.63 长期借款, 5,170,000.00 贷:破产债务――短期借款 362,000.00
――应付票据 85,678.00 ――应付账款 41,716.00
――其它应付款 8,442.00 ――应付股利 65,302.63
――长期借款 5,170,000.00 (4)、确认清算净资产
借:实收资本 776,148.00
盈余公积 23,767.82
清算净资产 710,296.48 贷:未分配利润 1,510,212.30
3、A公司在 2007年1月1日将一套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出租给乙公司,租期2年,租金为24000元。每月设备折旧10000。合同约定,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先支付一年的租金12000元,2008年1月1日,支付余下的当年租金12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承租方和出租方双方的会计处理。
解: A公司(出租方)
乙公司(承租方)
2007年收付租金
将本期的租金收入与后期的租金收入分别入账, 即当月的租金收入12000÷12=1000(元) 借:银行存款
12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1 000
其他应付款
11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长期待摊费用
11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分摊租金
借:其他应付款1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1 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10 000
贷:累计折旧
10 000
2008年分录同2007年。
4、资料:A租赁公司将一台大型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双方签订合同,该设备租赁期4年,租赁期届满B企业归还给A公司设备。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787.5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450万元,B企业的母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675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675万元,未担保余值为225万元。 要求:计算B公司最低租赁收款额。
解: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787.58+450+675=7425万元
5、某租赁公司于2007年将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的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该大型电子计算机占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双方签订合同,B企业租赁该设备48个月,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600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900万元,另外无关的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750万元,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利率为3%(6个月),租赁开始日估计资产余值为1800万元。要求:计算租赁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应记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金额。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4篇
企业集团内部的债券业务
练习一
2007年12 月31 日江湾公司购买债券的价格中包括了应计利息,故其推定损益计算如 下:
52 000-(100 000+100 00010%)40%= 8 000(元)(推定损失)
练习二
1.购买时的债券推定赎回损益=477 500-(1 000 000-27 000)50%=- 9 000( 元)( 推 定收益)
*到08 年12 月31 日为止,未摊销折价为30 000,年限为5 年,可见每半年摊销额= 30 000/10=3 000 元。半年之后(也就是09年6 月30 日)母公司在计提利息的时候摊销
了3000 元,即到09年7 月1 日,折价未摊销的余额=30 000-3 000=27 000 元。
09年7 月1 日以后母子公司账上的分录:
子公司正式账面:
2009.7.1 从外界购入母公司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5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2 500
银行存款
477 500 2009.12.31 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
20 000 (50 000*8%*1/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 500 (22 500/9)
贷: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22 500 母公司正式账面:(发行方)
2009.12.31 利息费用
43 000
应付利息
4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 000 抵销分录:
应付债券
488 000 (970 000+6 000)*50% (2009.12.31)利息收入
22 5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480 000 (477 500+2 500)
营业外收入
9 000
(或债券赎回损益)
利息费用
21 500 (43 00050%) 2009年合并债券利息费用=43 000+43 000-21 500=64 500(元)
2009年末合并应付债券的余额=(1 000 000-( 30 000-6 000))- 488 000=488 000(元) 或:[1 000 000-(30 000-6 000)]*50% (*50%的债券被推定赎回,合并报表中只反映依旧在外发行的另50%的债券)
2002 年合并报表上的债券赎回推定损益(推定收益)为9 000 元。 2.若改为子公司为发行公司,各项指标与上面相同。
练习三
当海丰公司购入平湖公司的债券时:
1. 1 月2 日购入债券时推定赎回损益=142 500-(750 000-15 000)150 000/750 000= -4 500(元)
2009年合并报表中的推定损益=-4 500 元(利得)
2. 2009 年合并报表中应付债券面值=750 000+150 000-150 000=750 000(元)
3. 2009年合并报表中应付利息=(750 000-150 000)10%1/2+150 00010%1/2=37 500(元)
4. 海丰公司帐面上对平湖公司债券投资帐户余额=142 500+(150 000-142 500)1/5= 144 000( 元)(但合并报表中该数字应为零)
当平湖公司购入海丰公司的债券时:
1. 1 月2 日购入债券时推定赎回损益=151 500-(150 000+3 000)=-1 500(元) 2009 年合并报表中的推定损益=-1 500 元
2. 2009年合并报表中的利息费用=750 00010%+15 0001/5=78 000(元)
海丰公司的利息费用已全部抵销
3. 合并报表中的应收利息为0(元)
4. 合并报表中应付债券的帐面价值=750 000-15 0004/5=738 000(元) (注意:上述推定损益的计算“+”号表示损失,“-”号表示利得)
练习四
1. 应收利息=4 000-4 000=0 对远东公司债券投资=105 000-105 000=0 债券折价=15 000-15 000*10%=13500 应付利息=40 000-40 000*10%=36 000 8%应付债券=1 000 000-100 000=900 000 利息收入=3 000-3 000=0 利息费用=86 000-4 300=81 700 2. 2007 年合并报表中的相关抵销分录:
应付债券
98 500 利息收入
3 000 营业外支出(或债券赎回损益)
7 8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105 000
利息费用
4 300 (86 00010%÷2) 应付利息
4 000
应收利息
4 000 3. 2008 年合并报表中的相关抵销分录: 应付债券
99 100 利息收入
6 000 未分配利润期初
6 500(或同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5200 少数股东权益
13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103 000
利息费用
8 600 (86 00010%) 应付利息
4 000
应收利息
4 000 练习五
申银公司帐面债券利息费用为9 600 元,而应付利息为4 800 元(60 0008%),可知每 年的折价摊销数为4 800 元,因债券于2002 年1 月1 日到期,可知购买时(1999 年1 月1 日)未摊销的折价数为14 400 元(4 8003)。
1. 2009 年1 月1 日债券赎回损益=58 560-(60 000-14 400)=12 960(元)(损失) 2. 广发公司购入申银公司债券时及该相关会计分录: 2009.1.1 购入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6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440 银行存款
58 560 2009.7.1 收到利息
银行存款
2 4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40 (60 000-58 560)÷6 利息收入
2 640 2009.12.31 确认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
2 4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40
利息收入
2 640(5 280/2)
3. 申银公司2009 年应付债券的有关会计分录: 2009.7.1 支付利息
利息费用
4 800
银行存款
2 400 (60 0008%÷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400 (4 800÷2)
2009.12.31 确认应付利息
利息费用
4 800
应付利息
2 4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 400 4. A. 确认投资收益48 000 元(60 00080%)。
长期股权投资
48 000 投资收益
48 000 B. 确认债券赎回损益12 960 元(计算一如前述,为损失)。
投资收益
12 960 长期股权投资
12 960 C. 确认债券赎回损益本期已实现部分4 320 元(利息收入5 280-利息费用9 600)。 长期股权投资
4 320 投资收益
4 320 5. 2009 合并报表中的少数股东利润为12000 元(60 0002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 360 元(240 000+48 000-12960+4320)。
练习六
(1) 顺销:
1) 2) 3) 4)
(2) 逆销:
1) 2) 3) 4)
债券赎回损益=1 030 000-1020000=10 000(推定损失)
利息费用:5 000 000*10%+100 000/5=520 000(即丽珠公司利息费用) 应收利息:0 应付债券:4 900 000+100 000/5=4 920 000(即丽珠公司应付债券) 债券赎回损益=4 900 000(丽珠公司账面应付债券)*(2 000 000/4 900 000+10(待摊折价))-1 900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60 000(推定利得)
应付利息=丽珠公司对外应付利息5 000 000*10%*(3 000 000/5 000 000)/2+美的公司应付利息1 000 000*10%/2=150 000+50 000= 200 000 应付债券:丽珠公司对外应付债券(4 900 000+100 000/5)*60%+美的公司应付债券(1 020 000-20 000/5)=2 952 000+1 016 000=3 968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0 练习七
(1) 货币资金:50 000+15 000=65 000 (2) 固定资产净值:(440 000-200 000)+(360 000-120 000)-14 000(高估的值,=21 000-21 000/3)=466 000 (3) 长期股权投资:0 (4) 应付债券=200 000*50%=100 000 (5) 股本=母公司股本=100 000 (6) 分派现金股利=母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80 000 (7) 债券赎回损益=200 000*50%-91 000=9 000(推定利得) (8) 销售成本=490 000+370 000-(60 000-20 000/2)=810 000 (9) 利息费用=企业集团对外的利息费用=16 000/2=8 000 (10) 折旧费用=25 000+20 000-21 000/3(高估的固定资产折旧)=38 000
练习八
由于题设条件有错,此处不再编制工作底稿,相关程序参考第三章内容,重点掌握抵銷分录 (1) 存货相关抵銷分录(顺销)
长期股权投资
18 000(45000*(1-60%))
主营业务成本
18 000 主营业务收入
90 000
主营业务成本
90 000 主营业务成本
24 000
存货
24000 (2) 非专利技术抵銷(逆销)
长期股权投资
12 000 少数股东权益
3 000 营业外收入
15 000 (3) 债券业务抵銷(逆销)
应付债券
150 000 利息收入
9 7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138 750
利息费用
7 500
债券推定赎回损益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5篇
1、 凸轮机构在运转时,出现柔性冲击的原因是从动件(加速度的瞬 时值出现有限量的突变)。
2、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轴的(刚度) 和(回转精度)。
3、三坐标测量仪是用来解决_三维空间内的__复杂尺寸和_形状误差_测量的一种高效率的精密测量仪。它还用于CAD时的_数据采集____和CAM的_尺寸控制反馈____。
4、冷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金相组织变化_是引起残余应力的三种原因。
5、 不论是几点自位支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定位元件_浮动_。
6、 编制零件工艺规程时,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__;合理地组织
_工序内容和数目__;合理地选择 工艺基准__和确定 _工序顺序__等等,都对保证零件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7、 拉刀前角对切屑的形成、卷曲、拉刀的耐用度及_拉削力___ 的大小都有影响。
8、 在编制丝杠工艺过程中,应主要考虑如何防止弯曲,减小内应 力和_提高螺距精度__等问题。
9、 喷吸钻是用了_流体喷射_效应原理排出切屑,故切削液的压力 可较低。
10、 对夹具上与工件加工要求直接相关的尺寸,在制定尺寸公差 时,应注意以工件的__平均尺寸_作为夹具相应尺寸的基本 尺寸,极限偏差_双向对称_标注。如在工件上加工一个小孔, 要求小孔至端面的距离为0.1 ,那么在夹具上与之相应的位置 尺寸应标注为_20.05+0.025 -0.025____。
11、 砂轮的粒度对磨削零件的_粗糙度_和磨削效率有很大的影 响。
12、 磨削时,砂轮与工件孔壁的接触位置由磨床的_横向_进给机 构确定。
13、 在工具磨床上磨削螺旋槽前刀面时,为减少砂轮对螺旋槽的干 涉,应用砂轮的_锥__面磨削工件。
14、 珩磨后的表面具有交叉网纹,有利于_润滑油_的贮存和_油 膜_的保持。
15、 珩磨头和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连接,是为了减少机床主轴与工件 孔之间的_同轴度_误差。
16、 抛光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涂有磨膏的软轮作为工具,对工件表面 进行_摩擦_加工的工艺过程。
17、 滚齿加工引起齿向误差的原因是机床刀架_垂直进给方向_
与齿坯孔中心线方向偏斜太大。对于斜齿圆柱齿轮还有_附加运动_不准确的原因。
18、 铸件的质量和机械性能主要取决于_柱状晶__和_等轴晶 _所占的比例。
19、 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原则是_全时空_原则和_全信息_原 则。
20、数控机床中闭环系统的工作特点是:数控装置发出的指令信号
与_位置检测_装置检测到的_实际移动距离__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值进行__比较_,用以控制伺服电机,使执行元件 动作。
20、 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共20分)
1、齿轮联轴器具有补偿两轴作任何方向位移的能力。( √ )
2、对于调速要求较高的机床,一般均选用直流电动机作为拖动电机。 ( √ )
3、在机床精度达不到零件的加工要求时,通过误差转移法,能够用 一般精度的机床加工高精度的零件。( √ )
4、表面波度通常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动所造成。 ( )
5、表层金属的冷作硬化,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 )
6、各种毛坯形状误差,不论是圆度、,圆柱度、同轴度等都会以一 定的复映系数复映成为工件的加工误差。( √ )
7、砂轮粒度过细切屑容易堵塞砂轮,使工件表面温度增高,塑性变 形加大,使表面粗糙度增加。( √ )
8、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相同,且与工艺系统的自然 频率有关。( )
9、当加工表面本身为定位基准时,由于不能矫正位置误差,故其余 量中应考虑位置偏差。( )
10、在解析多尺寸保证尺寸链问题时,应直接保证公差大的尺寸, 间接保证公差小的尺寸。( )
11、拉刀齿距P的大小,影响容屑槽的大小和同时工作点数的多少。 ( √ )
12、在设计拉刀时,在容屑槽容积和拉力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应选 用较小齿距。( √ )
13、超精加工切除金属、修正工件几何形状误差的能力较强。 ( )
14、研磨不但可以使零件获得高的加工精度,而且其表面几何形状精度和某些相互位置精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 )
15、展成齿轮刀具的切削刃廓形与被切齿轮齿槽的形状完全相同。( )
16、模数较小的蜗杆适宜于在铣床上铣削,只有模数较大的蜗杆才在车床上加工。( )
17、径向进给滚切蜗轮时,滚刀与蜗轮之间的运动关系与滚切斜齿圆柱齿轮相同。( )
18、壁厚不均或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将厚壁朝下或放置侧面。( )
19、对于不能用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可利用冷变形强化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
20、终段温度过高则晶粒粗大,过低则使钢材塑性差,导致裂纹。(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的选取应充分发挥测量器具的潜力,同时 也要考虑检测的经济性,一般约为被测工件安全裕度的(A )倍。 A、0.9 B、1 C、1.5 D、2
2、进行编程时,左边刀具半径补偿使用指令( B ) A、G40 B、G41 C、G42
2、MRP认为,在制造生产的实际环境中,( A )决定了多数 物料需求是相互关联的。
A、产品结构 B、生产组织形式 C、现场管理模式
3、车床由主轴到传动丝杠的内传动链中,若某一个传动齿轮有制
造和安装误差,不仅影响加工螺纹的螺距精度,还要影响( B )的精度。
A、中径 B、牙型半角 C、表面粗糙度
4、除第一道工序外,其余的工序都采用同一个精基准,这种选择基 准的方法称为( A )原则。
A、基准统一 B、基准重合 C、自为基准
5、如下图所示,车削细长轴的方法属于( A )
A、直接减少误差法 B、控制误差法 C、误差补偿法 D、误差转移法
6、在两顶尖间及一端用卡盘夹持,另一端用尾座顶尖定位支承车 外圆。当载荷FY施加在梁正中间时,产生的最大弹性位移为 348YFlEI,这时加工后的中间直径将比两端( C )。 A、大3 48YFlEI B、小324YFlEI C、大324YFlEI D、小3 48YFlEI
7、磨削淬火钢时,如果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AC3(一般中碳钢 为7200)则马氏体转变为奥氏体,而这时又无切削液冷却,则会发生( C )。
A、淬火烧伤 B、回火烧伤 C、退火烧伤示,
8、如下图中结构工艺性好的是( C )图。
9、当孔径大于15~20mm,IT7,Ra=1.6-0.8时,最佳加工方案应为( B )。 A、钻-铰-精铰 B、钻-扩-粗铰-精铰 C、钻-扩-铰 D、钻-扩-机铰-手铰
10、在下图中,拉刀切削加工属于分块式拉削的是图( B )
11、如下图所为在镗床上镗孔的情况,主轴存在纯径向跳动。刀尖运动 轨迹任一位置为1/,此时镗出的是( A )的孔。
A、椭圆形 B、圆形 C、多边形
12、如下图中,( C )图为超精加工切削过程中的微弱切削阶段。
13、砂轮主轴与工件轴线不等高时,磨削外圆锥时,将使锥体 母线形成( D )。 A、中凹抛物线 B、中凸双曲线 C、中凸抛物线 D、中凹双曲线
14、M7120型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中,工作台运动速度调节是属于( B )节流调速。
A、进油 B、回油 C、进回油双重 D、其他
15、在齿轮加工中,齿坯与工作台的几何偏心,将引起齿轮的( D )误差。
A、基节 B、齿向 C、齿距 D、齿距累积
16、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亦选用( C )。
A、金属型铸造 B、离心铸造 C、压力铸造
17、每种铸造合金都有一个临界最大壁厚值,一般不超过最小允许壁厚的( C )倍。 A、1 B、2 、3 D、4
18、下图中三种齿轮制坯方法得到齿轮质量最好的是( C )
19、成组技术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 C )
A、最大效益准则 B、最低成本准则 C、相似性准则
20、计算机网络划分为远程网、局部网的主要依据是( A ) A、 主机和终端设备分布的地理位置的远近 B、 通信子网间的互连方式 C、信息传输速率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溢流阀和减压阀有何主要区别?如没有铭牌时,应如何区分?比 较铣齿和滚齿有何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简述其适用场合。
答:溢流阀:(1)原始状态时阀口关闭 (2)进油腔压力控制阀芯移动,进油腔压力稳定, 出油腔压力为零,泄油方式为内泄 (3)在系统中起恒压、溢流和安全作用 (4)溢流阀并联在液压系统中工作 减压阀:(1)原始状态时阀中常开 (2)出油腔压力控制阀芯移动,出油腔压力 稳定,泄油方式为外汇 (3)在系统中起减压和稳压作用 (4)减压阀串联在液压系统中工作
2、刀具半径补偿对编程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实现的?
答:当数控装置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在编制程序时不考虑加工所用的刀具半径,直接按照零件的实际轮廓来编制加工程序。这就简化了编程工作,编各人员不但可以直接按零件轮廓编程,而且可以用同一个加工程序,对零件轮廓进行粗精加工。在加工时,把实际采用的刀具
半径值输入给数控装置或由“刀具半径拨码盘”输入,系统便自动地算 出每个程序段在各坐标方向的补偿量。
3、试分析下图中夹具在主轴上安装的优缺点。
答:夹具体用圆锥k和端面t定位,此种定位方式因没有立间隙,具有较高的定心精度,并且连接刚度高。但在制造夹具的时除要保证锥孔锥度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及锥孔k与端面t的垂直度误差,以保证夹具紧固在主轴上后,锥孔与端面同时与主轴端的锥面和台肩面接触。否则会影响定位效果,因此制造困难。
4、如图所示,加工薄片工件时,为克服夹紧力引起变形而采取相应措 施,试就磨削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加以说明,并在c、d图中用图示说明。
答:在电磁台和工件间垫一层薄橡皮或纸片,当工作台吸紧工件时,橡皮垫受到不均匀的压缩,使工件变形减少;翘曲部分就将被磨去。如此反复磨削两面,就可得到较平的表面。
5、说明下图中气-液压联合夹紧装置的工作原理。
答:如图c1-17所示,右边部分为增压器,左边部分为夹紧装置。增压
器右端为气缸,左端为油缸。活塞1的活塞杆2 便是油缸的活塞。活塞1左移通过活塞杆2迫使油缸内的油经管路进入夹具油缸,推动活塞 3将工件 夹紧。
五、计算及其它:(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下图所示为一套筒零件,两端面已加工完毕,加工孔底面C 时,要保证尺寸
mm,因该尺寸不便测量,试计算出测量尺寸,并分析由于基准不重合而进行尺寸换算将带来什么问题?
解:由于孔的深度A2可以直接测量,而尺寸A1=600 -0.17 mm 在前
工序加工过程中获得该道工序通过直接尺寸A1和A2间接保证尺寸A0。则就是封闭环,画出尺寸链。孔深尺寸 可以计算出来。
求基本尺寸 16=60- A2,则A2=44(mm) 求下偏差 0=0-Bx(A2),则Bx(A2)=0 求上偏差 -0.35=-0.17- Bx(A2) 则Bx(A2)=+0.18(mm) 所以测量尺寸 A2=44+0.18 0mm. 答:由于基准不重合而进行尺寸换算,将带来两个问题: (1)压缩公差;(2)假废品问题。
2、如下图所示,某一工件需在精密坐标镗床上镗一空间斜孔,有关角 度与尺寸在图上已给出,如何才能实施正确加工?用图示说明。
3、一盘形零件如图所示,要在万能外圆磨床上展成加工R=125mm的凹球面,球面小于半球,其最大处直径为F70mm,求选用砂轮直径D。 及砂轮与工件轴线的夹角。(角度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已知:公式:0()
2 0sinDD
因工件球面小于半圆,故K为负值 0()250(125120)35.35()2
安装夹角α: 035.4sin0.1416 250 arcsin0.1416
4、试改进下图中铸件不合理的外形设计。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第6篇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专科)《中级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它与会计学专业(专科)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结合,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与《高级财务会计》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是最需要清晰界定的是专科阶段的《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以四个基本假设为前提,围绕财务会计报告,以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进行阐述;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假设的松动和会计原则的延伸为前提,就财务会计领域中的新的、特殊的会计问题进行阐述,是对中级财务会计的突破和扩展。
课程的基本内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外币会计(第1章),所得税会计(第二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第三章),租赁会计(第四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五章),企业合并(第六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七章第八章)、通货膨胀会计(第九,十,十一章)、清算会计(第十二章)。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具体内容:
导论
导论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介绍。通过导论的教学,应了解、掌握以下内容:
(一)教学内容
1.高级财务会计的概念。
2.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构成。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义,研究意义和内容构成。
2.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
第一章 外币会计
(一) 教学内容
1.外币交易和外外汇汇率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2.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
3.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
4.外币报表核算的意义及核算方法。
5.我国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外币交易、外汇汇率、外币报表核算的相关概念及外币报表的核算意义。
2.理解单项交易观和二项交易观。
3.掌握外币交易会计的记帐方法。
4.掌握外币报表核算的四种方法。
5.掌握我国外币报表核算原则。 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一) 教学内容
1.所得税会计概述。
2.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4.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意义。
2.理解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3.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方法。
4.掌握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一) 教学内容
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及规范。
2.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披露。
3.上市公司上市后会计信息的披露。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及规范。
2.掌握上市过程中和上市后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披露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 租赁会计
(一)教学内容
1.租赁的特点、分类。
2.出租人、承租人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3.出租人、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4.其他租赁形式的会计处理。
5.租赁会计信息揭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租赁的特点、分类及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一般程序及会计揭示形式。
2.理解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和其他租赁形式会计核算原则。
3.掌握出租人和承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核算原则并进行帐务处理。
第五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一) 教学内容
1.金融工具的概念、分类。
2.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的一般原理。
3.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期权合同及互换交易的特点及会计确认和计量。
4.远期合同的会计核算(包括投资、套期保值和投机)。
5.金融期货合同的会计核算。
6.期权合同的会计核算。
7.互换交易的会计核算。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金融工具的概念、分类及运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期货合同和互换交易的特点。
2.理解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揭示的一般原理。
3.理解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期权合同和互换交易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方法。
4.掌握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期权合同,互换交易的会计核算原则,并运用这些原则进行有关的帐务处理。
(一) 教学内容
1.期货交易的一般问题(性质、特点、目的、种类、规则、制度及相关概念等)。
2.企业商品期货的会计核算,包括套期保值会计和投机获利会计。
3.经纪公司商品期货的会计核算。
4.交易所商品期货的会计核算。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期货交易的特点、目的和种类。
2.理解企业商品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及交易所商品期货会计核算特点。
3.掌握企业商品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和交易所商品期货的会计核算原则并运用相关原则进行帐务处理。 第六章 企业合并会计
企业合并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经济学中特别是微观经济理论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企业涉及的合约交易通过市场协调的成本大于企业内协调的成本时,旨在使交易内在化的合并行为就会产生。
(一) 教学内容
1.企业合并的动机形式和程序。
2.购买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企业合并的动机、形式和程序。
2.理解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特点。
3.掌握并应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基本原理。 第七章 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企业合并日的账务处理
(一) 教学内容
1.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2.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念、编制动机、编制条件、合并理论和合并范围。
3.合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基础。
4.购买法下股权取得日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的合并。
5.购买法下股权取得日拥有子公司部分股权的合并。
6.权益结合法下股权取得日拥有公司全部股权的合并。
7.权益结合法下股权取得日拥有公司部分股权的合并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概念、编制动机、编制条件、种类和编制基础。
2.理解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和合并范围。
3.掌握购买法下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4.掌握权益结合法下股权取得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第八章 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一购并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
(一) 教学内容
1.股权取得日后首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2.股权取得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股权取得日后,首期和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集团公司内部交易事项的处理
(一) 教学内容
1.内部交易事项的类型划分及处理原则。
2.集团公司内部存货交易(含当期内部存货交易和以后各期内部存货交易)。
3.集团公司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4.集团公司内部无形资产交易。
5.集团公司内部固定资产租赁。
6.集团公司内部债券。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内部交易事项的类型。
2.掌握各类内部交易事项的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 第九章 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概述
(一) 教学内容
1.通货膨胀会计的产生。
2.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3.通货膨胀会计对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通货膨胀会计意义。
2.理解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
第十章 通货膨胀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一)教学内容
1.物价变动的形式及对会计的影响。
2.资本保全理论与物价变动的关系。
3.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
4.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原理及程序和方法。
5.现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及程序和方法。
6.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程序和方法。
7.物价变动会计主要模式的评价。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物价变动的基本形式、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及评价。
2.理解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资本保全理论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现行成本/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
3.掌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和现行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会计---现时成本会计
(一) 教学内容
1.现时成本会计的特征和作用。
2.现时成本会计程序。
3.现时成本会计的记帐方法。
4.现时成本会计评价。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现时成本会计核算意义。
2.理解现时成本会计程序。
3.掌握现时成本会计的记帐方法。
第十二章 清算会计
(一) 教学内容
1.重组的特点、条件、法律要求和基本程序。
2.重组的会计核算。
3.重组会计的信息揭示。
4.破产及破产的基本程序。
5.破产清算会计的特点、核算内容及账户设置。
6.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处理及破产清算的会计报表。
(二) 教学要求
1.了解重组的特点、条件、基本程序方法与要求。
2.了解破产及其基本程序。
3.理解破产清算会计的基本理论。
4.掌握重组的会计处理。
5.掌握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