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救助倡议书
困难救助倡议书(精选6篇)
困难救助倡议书 第1篇
当我们享受着这湛蓝天空下一缕缕和煦春光时,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少年儿童,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他们却过早的失去了父母的怜爱,同龄的.孩子正在享受家庭的温暖时,他们却过早的体会了生活的艰辛。
他们就是阳光益前天考察的渭阳十字道资助对象。
老天对两个孩子的生活馈赠是不公平的!孩子父亲患严重的牛皮癣,又是肝腹水晚期,母亲是一名智障患者,全家人仅仅依靠那贫脊的四分土地艰难地维持着生计,没有劳动力,家庭负债累累,可怜的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父亲卧床休息,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着落,两孩子的学业难以为继。
阳光公益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出考察小组。
正当大家准备全力救助时,天崩了,地陷了!昨天,孩子打来电话说:父亲去了!父亲撒手而去,孩子不知该怎样让父亲入土,他们又拿什么让父亲安眠?!
亲爱的朋友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让我们行动起来,向这双可爱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吧,为他们送去温暖、光明和希望,让他们命远变得通畅。
无论您资助多少,爱的天空都会拥有您最亮的一抹阳光!他们的生命之花将不会再枯萎,将会因此而灿烂绽放!他们的人生将因您的付出而被改写!
爱心热线:
联系人:
建设银行:
户名:
甘谷县阳光公益
20xx.4.15
困难救助倡议书 第2篇
救助困难职工倡议书范文篇一
全体员工:
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持同员工的血肉联系,共筑和谐氛围。
一年多来,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总店经营状况开始利好,在职员工和离退休员工待遇都有所提高。但因种种原因,总店仍存在生活困难的职工。他们的困难牵动着我们的心,也是构建和谐总店必须特别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总经理室在经费仍困难的情况下,决定建立新华书店总店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并制定了《新华书店总店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目前,新华书店总店困难职工帮扶基金总额50万元(总店老职工舒文懿同志捐款31000 元,工会经费190000元,总店行政拨款279000元)。《新华书店总店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管理办法》规定总店每年将利润增长部分的5% 纳入这个基金,总店工会每年从会费中向该基金拨款3万元。总经理室成员已向本基金捐款。
总店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员工具有扶危济困的美德。我们倡议全体员工力所能及的为新华书店总店困难职工帮扶基金捐款献爱心,让生活困难的职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全店员工生活在一个健康文明、幸福和谐的大家庭里,共创美好明天!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救助困难职工倡议书范文篇二
___:
嘉和城里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顶着烈日、扛着严寒、冒着雨淋坚守岗位,做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只为维护嘉和城的美丽,他们,是嘉和城的环卫使者。
潘庆群,是嘉和物业的一名普通保洁阿姨,自入职以来,工作勤勤恳恳,表现优秀。罗马街、温泉大道一带干净整洁的道路,正是她所负责打扫的区域。家住四塘镇的潘阿姨是两个可爱的女儿的妈妈,也是一位身患重病丈夫的妻子,一位年迈的婆婆的儿媳。她,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潘阿姨每月靠着微薄的薪水,支撑着家里大部分的开销,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丈夫的医药费等等。潘阿姨的爱人覃叔叔十三年前患有脑部恶性肿瘤,陆续做过三次开颅手术,而最近一次则是在今年年初。三次手术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许多亲戚朋友的债务,至今还未还清。就在2021年10月23日,覃叔叔因感冒发烧而引起的肺部感染和腹部无故肿起症状,导致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再次送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重症病房每天需五到六千元的费用。但是医院方面却告知潘阿姨,她已经欠下三万多元的住院治疗费,要先把费用补齐,才能继续接受治疗。这笔费用对于已经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潘阿姨一边去医院照看爱人一边四处找人借钱,可是她实在不知道能找谁来借了,几天时间只筹借到了八千元去垫付医药费,剩下的仍然是个未知数,丈夫的治疗费对潘阿姨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压力。
为了帮助困难员工,现倡议嘉和物业所有员工为潘庆群阿姨献上一份爱心,或许几十、几百,相对昂贵的医疗费只是杯水车薪,但里面包含着您的大爱,包含着我们对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不只是爱心的仰望者,我们更是爱心的奉献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您并不富裕,但我们相信汇小流可成江海;也许您与她素未相识,但我们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都是嘉和人,“嘉缘”将我们聚在一起,为了这份缘分,倡议您为在同一片屋檐下的“嘉”人献出爱心!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救助困难职工倡议书范文篇三
各党支部:
春天是播洒希望的季节,春天是彰显生命的季节,当我们享受着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时,也许会赞叹生命的美好;当我们欣赏优美的旋律时,也许会赞叹健康的快乐,然而就是在这样充满生机的日子里,___公司___科员工___同志一家却沉浸在无比的痛苦之中。
___同志,今年__岁,__年他与妻子___喜结连理,婚后的第二年妻子怀孕了,___同志满怀欣喜的期待孩子的降生,然而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孩子出生时出现了难产,几番周折大人孩子保住了,而孩子却患上了____。这个消息对于___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但坚强的他并没有向病魔屈服,妻子也放弃了工作,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几年下来,家中已是积蓄殆尽、债台高筑。治疗结束后,女儿每年还都需要到____医院进行康复训练,___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女儿每年天价的治疗费用,从此让他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__年___的妻子___患上了乳腺癌。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虽然做了手术,度过了难关,然而术后的妻子仍需要每年治疗,再加上女儿的康复费用,每年要负担两万多元,这使他本已拮据的家庭经济更加不堪重负。___年春节刚过,___的爱人去医院复查时,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接二连三的打击、雪上加霜的磨难,让___及其家人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亲爱的同事们,我们的同志、我们的兄弟正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___公司党委号召大家发扬相携相助的传统美德,献出我们的爱心,向病困中的___家人伸出援助之手,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来帮助___同志,给予他和家人坚定的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贵在有份爱心。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相信有了大家庭的温暖传递,___的爱人和女儿一定能振奋精神,早日康复。
倡议人:___
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现状研究 第3篇
我国城乡 困难家庭 主要面临家庭主要劳动力没有工作、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子女教育负担难以承受、家庭成员需要长期照料、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被长期拖欠工资、家庭成员发生意外事故、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困难。林闽钢等研究认为,95.78%的农村困难家庭面临上述八大困难,城市为92.34%。总体来看,城乡困难家庭中分别约有四成和五成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欠佳;家庭中有1位和2位慢性病患者的比例,农村困难家庭为28.1%和3.9%,城市困难家庭为29.3%和4.5%。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更贫在城乡困难家庭中较为常见。
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国家重大课题“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2013年的调查,该项目从2008年始,每年展开一次全国性的综合调查。该调查以家庭为单位,以城乡困难家庭人员为对象,按照“省—市—区(县)—乡镇(街道)—户”的顺序,综合运用立意抽样、分层抽样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等多种方式最终确定调查样本。调查地区为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湖南省、甘肃省、重庆市(以上为首批试点省份)和安徽省、贵州省、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上为增加省份),共10省市。本次调查收回农村有效问卷为6166份、城市有效问卷6062份、流动人口有效问卷3162份。
2 结果分析
2.1 医疗救助需求量大
在最需要哪些救助中(限选三项),农村困难家庭的医疗救助比例最高,为49.9%;城市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比例分别为39.1%和17.2%。医疗救助作为医疗保障的安全网,是城乡困难家庭获得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困难需求量最大的救助项目之一,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供给力度,更好地尊重和保障公民健康权和生命权。
2.2 医疗费用高、医疗负担较重
2012年,农村困难家庭治疗慢性病平均花费为5968.09元,城市困难家庭平均为8550.19元,城市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平均为9613.07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均值分别为2468.89元、2834.08元、2509.95元。上述家庭治疗大病花费均值分别为20936.28元、25276.08元、26302.55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均值分别为9662.41元、10516.38元、6126.86元。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支出带来的经济负担较重(见表),严重制约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极易导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2.3 医疗救助比例低、额度小
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的直接救助水平过低,病种限制过严。2012年,农村困难家庭只有29.6%享受到医疗救助,其救助额度均值为544.57元;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23.5%,救助额度均值为640.71元;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7.4%。从城市困难家庭来看,51.0%的人认为费用救助比例和封顶线过低,11.7%的人认为救助起付线过高,13.3%的人认为救助病种限制过严。医疗救助的比例过低,享受的额度较小,加上病种限制、药品限制等,城乡困难家庭享受医疗救助的权利无法充分实现,医疗救助的兜底功能无法发挥。
2.4 就医距离较远,花费时间较长
城乡困难家庭离最近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村诊所)相对较远,农村较为突出。农村困难家庭均值为2.07公里,城市困难家庭均值为1.18公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均值为1.33公里。一般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所需时间(以通常采用的交通方式为准,包括步行)相对较长,农村困难家庭远远多于城市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前者均值为22.28分钟,后者为前者的一半。可以看出,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乡困难家庭很难实现,特别是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因医疗条件、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因素限制,就医距离和时间会更远、更长。
2.5 就医渠道主要为私人诊所或社区 / 乡村卫生服务站
城乡困难家庭成员患病时主要去私人诊所或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站就医,其中,农村、城市、流动人口分别占比为40.4%、26.7%、23.4%,自己到药店买药辅之。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基础在基层,这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保障,是解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关键,亟需加强私人诊所或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站的建设。
2.6 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
城乡困难家庭看病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农村困难家庭比例为79.6%、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86.9%、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80.9%。看病手续繁琐和排队难也占一定比例。看病贵、费用高已成为城乡困难家庭就医的主要壁垒,加上排队难、手续繁琐和交通不便等,严重阻碍了其就医,生命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2.7 医疗费用减免能防止因病致贫
在最希望政府采取的脱贫方式中,农村困难家庭希望减免医疗费用的比例为15.9%;城市困难家庭比例为16.2%;流动人口困难家庭比例为7.0%。减免医疗费用成为城乡困难家庭脱离贫困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该群体亟需政府提供的减贫脱贫措施之一,政府应重视医疗救助工作,适时减免医疗费用,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脱贫减贫,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疾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帮助城乡困难家庭改善身体素质
城乡困难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接触疾病知识、卫生信息的机会相对较少。建议通过街道和居/村委会工作人员、专业社工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络等力量等对城乡困难家庭定期进行卫生和疾病知识宣传及普及,尤其是慢病管理,帮助他们掌握更多预防疾病的知识,提升其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防止因病更贫。
3.2 加强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和服务水平
数据显示,当城乡困难家庭就医时,大部分都会选择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这就要求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能够满足群众的需求。鉴于目前其人、财、物的匮乏,建议重点加强其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3.3 加强西部地区私人诊所建设,完善私人诊所的管理和规范标准
私人诊所的存在能够弥补公立医院资源稀缺的不足,但目前我国私人诊所的发展相对落后,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在西部地区,私人诊所是人们极为依赖的就医场所。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私人诊所发展,如提供贷款购买医疗设备、进行医疗卫生技能培训、规范诊所就医环境、提供诊所行医优惠政策等,同时要加强私人诊所的监督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标准对其进行监管。
3.4 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无缝衔接,发挥医疗救助托底功能
近年来,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很大,但与实际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医疗救助基金的募集主要依靠政府,但也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资本的力量,从而建立方式多元、渠道稳定的筹资机制。目前的医疗救助主要方式为直接救助和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不同,其对象不是所有人群,不需要保险责任,也不需要结合权利和义务,而是由政府负责将社会底层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人群纳入制度内,来解决其最基本的生存和健康问题,而现实中,直接救助中的起付线和封顶线严重阻碍了城乡困难家庭获得医疗救助服务的机会,使其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因此应逐步取消。对于不同的大病救助需求,各地应因地制宜,拓宽病种范围,把对人体危害较大、费用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罕见病纳入到医疗救助目录。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之间的制度衔接,有效地发挥两个制度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缓解困难家庭的疾病风险及因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筑牢保障底线,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3.5 健全监督与评估机制,促进医疗救助健康发展
对救助资金、对象、内容和形式、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综合考量医疗救助制度实施以来的成效。首先要强化监督机制,特别是增强医疗救助直接受益者即城乡困难家庭的监督意识;其次要强化评估机制,可以由官员和学者共同组成专家组定期对医疗救助实施情况、救助者受益情况进行评估;最后要加强医疗救助服务问责管理,在“谁应负责、对谁负责和负责什么”三个维度上要有清晰的问责机制,进一步提升受助对象的满意度,更好地为城乡困难家庭服务。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城乡困难家庭慢性病和大病患病率高,医疗救助需求大,救助比例比低,额度小;医疗支出高,医疗保险报销后负担仍然较重;距离医疗机构较远,到达时间较长;主要就医途径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需从疾病知识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私人诊所建设、医疗救助投入和医疗救助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社会政策
参考文献
[1]林闽钢,梁誉,刘璐婵.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3-11.
[2]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蓝皮书(2012)[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困难群众看病 费用即时救助 第4篇
201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传“福音”,年内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以前,低保对象老陈去看病,先付全款1万元,然后报销8500元。以后,老陈再去医院,有望只需带1500元医疗费就行了,报销费用不用他先垫付。
昨天,我省召开2014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其中,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被列为今年5项重点工作。
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
在统筹衔接、切实提高社助实效方面,重点实现城乡低保与慈善救助、扶贫开发的紧密衔接,医疗救助与基本保险、大病保险的紧密衔接。特别是做好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制度衔接,年内要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这就意味着,保障对象入院看病的门槛更低了。”省民政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保障对象包括目前的l3l万城市低保对象,近39万农村低保对象,以及47万的五保对象。
比如,对农村低保家庭成员来说,没有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时,保障对象是先住院、后报销,假如患者住院治疗下来需要l万元,新农合能报销7000元,民政系统救助l500元,看病前,这l万元,病人需要全部垫付。出院结单后,再拿去报销,对很多困难群众来说,看病前凑够l万元,就是道高门槛儿。
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后,面对同样的情况,病人到定点医院就医时,提供低保证等相关证件,只需要拿出个人需承担的l500元就够了,门槛儿大大降低,进一步解决保障对象的就医难题。
建立多部门救助信息共享平台
今年还要继续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涉及要着力建立健全低保审核制度、低保对象认定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快建设申请救助家庭经济信息比对机制,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建立多部门救助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信息化、精确化和科学化,10个省直管县6月底前完成平台建设和制度出台,7月1日将投入运行。
困难职工救助倡议书 第5篇
我院原供应室职工同志去年患乳腺癌不幸去世,其爱人因悲伤过度,导致双眼失明,身心受到病魔的无情折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工作,而其儿子目前尚在南京上大学,父子仅靠200余元的遗嘱补助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难。目前,家里多方筹措资金,准备送其外出医治,然而数万元天文数字的医药费,使得一家人一筹莫展。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此,院党政工团联合向全院发出倡议:全院广大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和青年团员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
谁说世间无情,你的仁爱之心,你的点滴之恩,就有可能帮助一个家庭走出困境;谁说命运不公,你的无名关怀,你的善意之举,就是受助者最大的幸运。众人拾柴火焰高,滴水汇流成大海,捐款不分多少,贵在有一份爱心。你的爱心和真情,将如春风一般,为他们的生活送去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将如星星之火一般,点燃他们心中希望的曙光,将会带动更多有爱心的人们加入到捐款行动中来!
困难的家庭需要您的爱心,和谐的社会需要您的支持。伸出您的友爱之手,献出您的关爱之情。让春风吹绿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
地点:医技楼四楼
发展部联系人:xxx
捐款时间:4月26日5月8日
中共如皋市人民医院委员会
如皋市人民医院工会
如皋市人民医院团委
救助困难户捐款倡议书 第6篇
当我们吃完晚饭,很惬意地在装修讲究的家中看着高画质内容丰富的有线数字电视时,您是否会想到,在我市一些贫困的农村乡下,还有很多的农民群众因为经济困难买不起电视机,无法享受到数字电视的精彩,不能及时了解学习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富民政策。
从去年以来,省里、市里把有线广播数字电视县乡(含行政村)联网、建设广播影视综合长效服务体系,列为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全省各级广电网络公司作为这一民生实事的具体实施单位,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广播影视工作,在六盘水市广电网络分公司的努力下,目前我市98个乡镇、大部分行政村完成了有线数字电视联网,建立完善27个集有线数字电视、调频广播、村村通直播卫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建设维护“四位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站,使我市广大农村能收看到和城里一样的数字电视节目。
部分农民群众因为贫困买不起电视机而看不上电视,农民群众公共文化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这不利于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构建和谐六盘水,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参与“四在农家”、推进新农村建设,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看电视难问题,丰富他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为此向全市发出倡议:
将您家中闲置的旧电视机捐献出来,给农村经济困难没有电视机的村民送去,让所有村民都能看上与城里一样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为实现社会公共文化均等化作出贡献!为“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作出贡献!
您所捐献的电视机将由专门机构专人保管,然后送到需要的农民群众手中,我们将给您出具电视机收据、去向(受捐农民群众联系方式)等。
倡议人:xxx
困难救助倡议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