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鉴定论文范文
矿物鉴定论文范文(精选5篇)
矿物鉴定论文 第1篇
矿石或岩石经外动力地质作用或人工破碎后, 呈砂粒级的单矿物颗粒或碎屑, 称为砂矿物。其中密度<3的砂矿物为轻砂矿物, 而密度>3的矿物为重砂矿物。重砂矿物常具有比重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在砂矿物中常有多种有用矿物, 有时这些矿物在原岩中的含量并不高, 而借助于长期的沉积分异作用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到富集, 当富集度达到工业开采要求时, 便构成砂矿矿床。众所周知, 砂矿床具有采选易, 成本低的优点, 经济价值甚至超过同类型的原生矿床。解放后不久, 我国便开始了对锡、金、钨、钼等砂矿的系统勘探与开采, 不久又陆续对钛与稀有金属等进行了大量找矿勘探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2,3] 。
2 重砂鉴定的方法
目前所知砂矿物约400种, 仅占矿物总量的十分之一, 但范围比较广, 从造岩矿物到副矿物、从稀有-稀土矿物到鈾釷矿物、从特种非金属到金属矿物都有。这就决定了砂矿物鉴定应有其特点, 即不能完全按照透明矿物鉴定, 也不能完全按照不透明矿物鉴定, 而必须根据具体矿物组合, 选择不同的鉴定方法[4] 。
现对重砂的鉴定一般采取野外鉴定和实验室鉴定, 以下对各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野外重砂鉴定
在野外条件下, 鉴定重砂矿物必须使用不复杂仪器的最简单分析方法。鉴定矿物主要是根据其外形 (颜色、光泽、颗粒的形状) 、比重, 并借助于最简单的化学反应。
2.2 实验室重砂鉴定
双目镜鉴定, 是重砂鉴定的基本手段。在双目镜下能看到矿物的形态特征, 还能测定一些简单的物理性质。有经验的鉴定人员, 凭着丰富的感性知识, 可在镜下准确无误地识别许多常见矿物, 或虽不能确定为何种矿物, 但怀疑面小, 通过少量针对性的测定就可以做出判断。显而易见, 这一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但是, 如果仅限于双目镜鉴定, 忽视其他鉴定手段, 特别是忽视油浸法的应用, 这是一种有害的倾向。因为双目镜下只能观察矿物的表面特征, 看不到光学性质, 尤其对细粒、无晶形者更难认准, 若用油浸法配合, 就能迅速有效地鉴别矿物。
除基本手段外, 油浸法、微化分析、比重法都属于常用方法。反光显微镜鉴定、发光分析、放射性测量及硬度测定等是矿物测定的辅助手段。总之, 鉴定方法的选择, 需根据矿物的性质和工作目的而定。
在鉴定工作中主要采用双目镜鉴定, 镜下结合矿物晶形、颜色、光泽、条痕和硬度, 一般对矿物能够准确定名, 对那些模棱两可的矿物借助微化分析、荧光测试等辅助方法解决问题, 对部分特征特相似的矿物参考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合显得极为重要。
3 重砂矿物组合
岩石经过风化、搬运、沉积作用以后, 某些组合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其重矿物的组合大体上是稳定的。重砂鉴定中有时不同的矿物完全具有某些酷似的外部特征, 因此仅凭一般的物性难以区分, 为了保证矿物定名的准确性, 必须联系各方面的特征, 并辅以必要的分析测试手段, 矿物的组合关系等加以综合研究, 才能获得比较正确的鉴定结果。一般在初步了解一个砂样中的常见重矿物之后, 大致推测其成因产状, 有无直接的共生组合关系 (是单一的组合, 还是多元组合) 。对于少见的疑难矿物, 采用其他适宜的辅助方法以确定名称。再根据矿物的组合关系, 有目的地去寻找可能存在的微量矿物, 以提高鉴定质量。
在鉴定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是:在一批溪流重砂样品中, 选取其比较复杂的一、两个样品, 先在显微镜下浏览磁选、电选及重液选后的各部分重砂, 大体上了解该样品中有哪几种主要矿物, 然后根据前人积累的地质资料, 结合鉴定人员的实际经验, 推测还有哪些矿物可能存在, 哪些则是不易找到的。以下列举几个相关例子:
例一:磁铁矿、钛铁矿、角闪石、电气石、石榴石、锆石、绿帘石, 独居石、十字石、金红石、锐钛矿等矿物组合。该组合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物很齐全, 这种样品, 如为大河或阶地重砂, 应着重寻找黑钨矿、铌铁矿-钽锰矿族矿物、磷钇矿及锡石等, 如为花岗岩附近的重砂, 一般黄金是比较常见的。
例二:磁铁矿 (多) 、钛铁矿 (多) 、角闪石 (多, 且经过一定的蚀变) , 绿帘石 (多) 、石榴石 (少) 、电气石 (少) 、锆石 (褐色, 且多) 等, 则有榍石、磷灰石出现, 褐帘石、钍石、褐钇铌矿见到的可能性最大, 黑钨矿、白钨矿、泡铋矿、锡石出现的可能性相当大。如见有较多的黄铁矿或其假象褐铁矿, 就要注意找黄铜矿、毒砂、菱铁矿, 尤其是铁闪锌矿。
例三:花岗岩附近的重砂中见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 要注意在弱电磁性部分找铁闪锌矿;强电磁性部分找菱铁矿;而磁性部分则可能出现辉钼矿、辉碲铋矿。
例四:无论是何种矿物组合里, 见到紫色萤石, 都有必要在样品中或相邻的样品里寻找放射性元素矿物。
例五:铅锌矿祥品中, 残留有石灰岩岩屑或方解石、白云石碎块, 则白铅矿、菱锌矿、水锌矿是必然存在的。
例六:闪锌矿是一种颜色多变的矿物, 早期结晶的铁闪锌矿, 黄铜矿、菱铁矿等是常见的共生矿物; 中期晶出的褐色闪锌矿, 则方铅矿、黄铁矿是极为常见的, 晚期形成的浅色闪锌矿共生矿物有辰砂、黑辰砂、雄黄、雌黄以及极为少见的汞闪锌矿等。
例七:锡石的颜色变化可以指示出有不同的伴生矿物存在。如黑色锡石预示铌钽矿物或黑钨矿可能出现;彩色锡石预示黄玉必然存在;锡石的颜色均匀 (指一个颗粒) , 为灰色、灰褐色、褐色等, 应当注意寻找和鉴定闪锌矿、黄铜矿和黝锡矿等矿物[5] 。
4 矿物中的元素组合关系
矿物的元素组合关系是由于矿物中的类质同象置换、离子吸附及其微细包裹物而产生的。利用这些现象来寻找和发现重砂中的其他少量独立矿物[5] , 无疑是有帮助的。为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是使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微化鉴定辅助方法, 用于各类矿物的定名和鉴别, 效果良好。下面就来谈谈这方面的应用实例。
例一 用硫氰酸汞钾法鉴定Cu、Zn、Co、Ni、Cd、Mn2+、Fe2+、Fe3+、等元素。
1) 在硫盐矿物 (如车轮矿等) 的微化鉴定过程中, 其硫氰酸汞铜的结晶里见到了少量的黑褐色十字状晶体, 或含量较多的紫色十字状、羽毛状的晶群, 都是铜锌的混晶。说明该矿物中除有大量铜以外, 还含有锌, 就应在该重砂中细心寻找闪锌矿之类的锌的独立矿物。
2) 在做铁闪锌矿的试验时, 看到硫氰酸汞锌的显微结晶由雪白变成水红色, 是由少量铜存在而引起的, 就应着重在样品中寻找黄铜矿、黝锡矿等铜矿物。
3) 晶质菱铁矿是热液作用的产物, 当用盐酸溶矿, 用硫氰酸汞钾法鉴定铁 (Fe2+) 时, 如发现有显著的锌存在, 就要在样品中找闪锌矿, 菱锌矿等。
4) 在钒铅锌矿类矿物鉴定中, 微化试验结果可用作定名的参考。如锌的显微结晶是黑褐色的, 并见有黄绿色结晶, 可定为铜铅锌矿。
例二 在紫外光灯下, 白钨矿发天蓝色荧光, 在少数情况下却能见到发淡黄白色到黄色荧光, 一般认为这是钼以类质同象置换钨的结果。我们在砂样中就应注意寻找辉钼矿、钼华 (呈辉钼矿假象) 或钼铅矿、钼铋矿一类的矿物。但必须注意:在紫外灯光下, 有的石英、重晶石、磷灰石、萤石等都可能发黄白色调的荧光, 一定要用其他方法验证。
例三 黄锑矿 (褐色、红褐色的胶形土块状或钟乳状、同心层状的微粒) , 由于含铁比较多, 故具电磁性, 人们常将其当作褐铁矿而弃之不管。我们用盐酸碘化钾处理矿物, 干渣是红色的便有大量锑, 并以此为线索而追寻, 很快找到了锑的原生矿物。
5 几点认识
矿物的组合关系与矿物中元素的组合关系, 对重砂鉴定工作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尤其是开展1∶25万区调所采大量样品的鉴定工作, 其实用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归结为如下几点:
1) 岩石曝于地表之后, 由于阳光、空气和水的作用, 经过破坏、搬运、沉积等一系列变化, 不少矿物遭受破坏, 发生次生变化, 形成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的组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组合关系的相同、相异之点, 来帮助矿物鉴定, 并发现一些平常不易发现, 且存在量较少的微粒矿物。
2) 在对重砂鉴定结果进行内检、外检工作时, 按水系抽查样品, 加上组合关系分析, 往往能迅速发现问题, 比起机械地按规定的百分比抽查, 不仅效率高, 而且更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3) 矿物中元素的类质同象置换的现象, 多发生在比较高温的地球化学条件下, 某些类质同象元素的独立矿物往往是色深、粒小、量少, 在一般情况下是容易被遗漏的。鉴定工作中经常用元素共生关系的概念作指导, 观察时又能耐心细致地有目的地着重寻找某些可能存在的矿物, 比起单纯地就矿认矿的办法来, 不知要好多少倍。
4) 矿物鉴定工作, 除加强对矿物的识别能力, 掌握一、两种简便易行的辅助方法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有关矿物、矿床、地球化学理论和前人的经验的学习。而且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 并使之条理化, 用以指导今后的鉴定实践。
5) 地壳是不均匀的[6] , 矿物的组合关系和矿物中元素的组合关系, 各地除有一定的共同规律以外, 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 所以我们应该总结本地区的矿物组合关系和矿物中的元素组合关系, 从客观实际出发, 修正、发展并完善这些规律, 用之指导实际工作。
6 结语
重砂鉴定方法较多, 作为一名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各有自己依从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感到利用矿物组合关系和矿物中元素组合关系从事矿物鉴定, 是保证重砂鉴定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认识方面难免有偏颇和疏漏的地方, 有待改进, 敬请指正。
摘要: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 对重砂的概念及其作用和常见的重砂鉴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重点介绍了实际工作中利用矿物组合及矿物中元素组合在重砂鉴定中的应用, 并在工作中得到几点认识, 希望对今后的重砂研究和重砂鉴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重砂,重砂鉴定方法,矿物组合,元素组合
参考文献
[1]许庄.重砂的鉴定方法及其指示作用[J].化学工程与准备, 2008 (4) :9-81.
[2]A且哈尔基夫.东欧地台金伯利岩指示矿物原生源岩和重砂的分类[J].李淑英译.国外地质科技, 1996:45-51.
[3]X H A.应用重砂的矿物—地球化学方法预测和寻找金矿床[J].刘丽玲译.地质地球化学, 1992:20-24.
[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矿所.砂矿物鉴定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77.
[5]钟志成.漫谈重砂矿物的鉴定问题及实例[J].湖南地质, 1989 (2) :61-64.
矿物鉴定论文 第2篇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
【产地】主产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
【采收加工】挖出矿石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尽含铁的杂质,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性状鉴别】药材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粉末状或块片状。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质重而脆,硬度2~2.5,相对密度8.09~8.20.无臭,无味。其中望细小颗粒或粉未状,色红明亮,有闪烁的光泽,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较松脆者,习称“镜面砂”;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成分】主含硫化汞(hgs)。
【理化鉴别】取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含量测定】用滴定法测定。本品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
雄 黄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
【产地】主产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省。
【性状鉴别】药材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末。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浅橘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手触之手易被染成橙黄色。晶面具金刚石样光泽。质脆,易碎,硬度l.5~2.0,相对密度3.4~3.6.断口呈贝壳状,暗红色,具树脂洋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其颜色鲜艳、半透明、有光泽、质松脆的习称“明雄”或“雄黄精”。
【成分】主含二硫化二砷。雄黄遇热易产生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所以忌用火煅。
【检查】三氧化二砷《中国药典》版一部规定,照砷盐检查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含量测定】 以滴定法测定,本品舍砷量以二硫化二砷计,不得少于90.0%.
信 石
【来源】为天然的砷华矿石,或由毒砂(硫砷铁矿,feass)、雄黄加工制造而成。
【性状鉴别】药材商品分为红信石和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白信石极为少见红信石(红砒)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具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断面凹凸不平或呈层状纤维样的结构。无臭。本品极毒,不能口尝!
白信石(白砒)为无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质较纯,毒性比红砒石剧。
【成分】主含三氧化二砷。常含s、fe等杂质,故呈红色。
石 膏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产地】主产于湖北省应城。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亦产。
【性状鉴别】药材为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形。全体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有的半透明,条痕白色。体重,质软,硬度约为1,相对密度2,7~2.8,用指甲能刻划,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
【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钙。
【理化鉴别】
(1)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2)取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溶液显钙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3)取本品粉末约0.2g,于l40℃烘加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结固体。(石膏加热失去一分子结晶水而成熟石膏,遇水变为具有黏性的固体。别的矿石无此特征)
矿物加工专业工艺矿物学教学探讨 第3篇
1工艺矿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学生被动接受
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过程中,对矿物的基本组成,赋存状态等作出准确的分析。但是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多与矿石打交道,特别是理论讲解部分,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对于大部分教学内容,不主动学习,都是被动接受,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 2) 教学手段不足
在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讲述的形式,该门课程大部分涉及矿物的微观形貌,而采用讲述的形式,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较难理解不同矿物微观形貌的差异,因而导致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 3) 学生动手实践较少
并且由于研究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相关的设备价值较高, 一般院校设备数量较少,而且设备维修费用较高,因此设备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大部分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摩,或者根本没有实践操作环节[2]。因此,学生对该门课大部分是纸上谈兵,理论掌握较多,而根本没有或很少有实践经验,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
综合以上所述问题,如何在教学难度大、教学手段不足的条件下,让学生提高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矿物加工专业授课的经验体会
2.1教师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 1) 结合专业特点,认识工艺矿物学的重要性
工艺矿物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一些常见矿物的元素分析,镜下微观形貌以及和其它元素的嵌布及赋存状态,这些理论较枯燥,学生大部分提不起兴趣[3]。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作好充分的准备,在讲授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要告诉学生,该门课程的特点及用途,以及该门课程在整个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投入更多精力。
( 2) 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也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有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做到衣着得体,形象良好,谈吐幽默,讲述的内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清楚表达教学重点,同时还能发人深省[4]。做一个的魅力的教师,是每一位老师的愿望,但要做到这一点,绝非一日一功, 必须要求教师苦练基本功,从口才,音色,形象等各方面塑造自己。
( 3) 采用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不如学生主导教学效果明显。当前教学改革中,倡导 “翻转课堂”[5],该教学方法用在工艺矿物学的教学中,效果明显。授课教师在课前设置一堂课程的教学难点,及重点,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学习,在下一堂课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授课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同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经验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2丰富教学手段
( 1) 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
传统教学以板书为主,对于该门课程,板书表达不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矿物的形态及各方面的性能。然而以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学生更清楚的看到矿物单体以及多种矿物的组成状态。便于清楚对比不同矿物的形貌。然而,很多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只是将课本内容以文字的形式搬到PPT上,缺少图片,使PPT课件看起来死板,不生动。这种多媒体课件依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没有起到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宜采用框架式,PPT上只出现要表达教师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矿物的形态。
( 2) 运用矿物模型演示
对于工艺矿物学这门课程,很多地方涉及到矿物的单体解离,以及不同矿物的光学形态,单纯靠教师表述是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矿物晶体的模型,或者用实体矿物标本向学生演示,这样学生能更好掌握不同矿物的外观形貌以及光学形态。比起单纯讲述,更易理解且更易让学生记住。
2.3设置大量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只要课堂上通过教师描述,或者根据图片来确认每种矿物的鉴别方法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设置大量实践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更清楚掌握每种矿物的不同形态,以及不同矿物元素的鉴别方法。授课教师可以采集不同的矿物标本,制成试样,通过小组练习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有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大量实践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好掌握矿物的光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定量定性分析等。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实践动手的机会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工艺矿物学知识的理解。
3结语
工艺矿物学是一门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课,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动手经验,同时有对不同矿物的各种状态的综合经验。学好这门课程对于该专业的学生从事选矿及矿物研究相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荣令坤.矿物加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探讨[J].大学教育,2013(11):106-107.
[2]蔡佩君.矿物加工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J].广东化工,2014(5):170-171.
[3]陈晔.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州化工,2014,42(7):171-172.
[4]靳林,肖春宏,杨波.矿物加工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1,39(24):142-143.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矿物类中药 第4篇
9.001、下列矿物药中主含单质成分的是
a、雄黄 b、自然铜 c、朱砂 d、硫黄 e、炉甘石
9.002、下列矿物药中常含结晶水的是
a、朱砂 b、雄黄 c、石膏 d、自然铜 e、赤者石
9.003、不透明的矿物药为
a、磁石 b、雄黄 c、云母 d、芒硝 e、石膏
9.004、《本草纲目》金石部载有药物
a、32种 b、161种 c、38种 d、200种 e、180种
9.005、最早记载矿物药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本草拾遗》 d、《本草纲目》 e、《证类本草》
9.006、具绢丝样光泽的矿物药是
a、朱砂 b、雄黄 c、铅丹 d、石膏 e、信石
9.007、具金属光泽的矿物药是
a、铅丹 b、信石 c、硬滑石 d、石膏 e、自然铜
9.008、断具金刚样光泽的是
a、滑石 b、信石 c、炉甘石 d、自然铜 e、雄黄
9.009、具吸水能力的矿物药是
a、方解石 b、寒水石 c、软滑石 d、硬滑石 e、石英
9.010、主含铜元素的矿物是
a、自然铜 b、胆矾 c、皂矾 d、明矾 e、硝石
9.011、具磁性的中药是
a、磁石 b、滑石 c、雄黄 d、雌黄 e、石膏
9.012、挠性较好的矿物中药是
a、自然铜 b、雄黄 c、赭石 d、滑石 e、磁石
9.013、燃烧时有大蒜样臭气的是
a、信石 b、赭石 c、石膏 d、硫黄 e、雄黄
9.014、具金属样臭气的矿物中药是
a、朱砂 b、雄黄 c、铅丹 d、密陀僧 e、自然铜
9.015、属剧毒中药的是
a、赭石 b、信石 c、石膏 d、芒硝 e、朱砂
9.016、具钉头的矿物类中药是
a、磁石 b、自然铜 c、朱砂 d、赭石 e、信石
9.017、经磨片可见骨组织构造的矿物类中药是
a、牡蛎 b、龙骨 c、信石 d、朱砂 e、雄黄
9.018、舐之能粘舌的中药是
a、赭石 b、龙骨 c、牡蛎 d、明矾 e、石膏
9.019、五花龙骨为
a、古代哺乳动物骨胳化石 b、古代象类动物骨胳化石 c、古代三趾马骨胳化石
d、古代象类动物门齿化石 e、以上均是
9.020、下列矿物不能作药用的是
a、皮硝 b、芒硝 c、信石 d、朱砂 e、玄明粉
9.021、石膏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 2o(以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
a、50.0% b、70.0% c、80.0% d、90.0% e、95.0%
9.022、有吸溶性的中药是
a、赭石 b、炉甘石 c、信石 d、明矾 e、芒硝
9.023、经煅烧后遇水能硬化的矿物类中药是
a、炉甘石 b、磁石 c、自然铜 d、石膏 e、信石
9.024、来源于天然矿物的中药是
a、轻粉 b、石膏 c、石决明 d、铅丹 e、石龙胆
9.025、人工制成的矿物类中药是
a、炉甘石 b、自然铜 c、硫黄 d、密陀僧 e、滑石
9.026、无色透明的中药是
矿物鉴定论文 第5篇
1 区域地质背景
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内, 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保山-镇康、兰坪-思茅及昌宁-孟连三个微板块的汇聚处并靠近保山地块一侧 (见图1A) [11], 距保山37 km, 属保山-镇康Pb-Zn-Cu等多金属成矿带。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过程[7]:特提斯弧盆系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和青藏高原隆升等多个构造体制的演化过程, 与其相关的构造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成矿条件。
2 矿床地质特征
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云南保山铅、锌、铜多金属矿集区内发育的唯一一个大型矿床, 矿区位于保山复背斜北部的核桃坪背斜之倾伏端, 主要出露的地层为上寒武统地层, 自上而下为保山组 (∈3b) 地层、沙河厂组 (∈3sh) 和核桃坪组 (∈3h) , 岩性主要为钙质泥岩、灰岩、砂岩和页岩。
矿区内断裂比较发育, 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沿背斜轴部及其东翼所分布的近SN向、NNW向及NNE向断裂, 矿体主要产于背斜东翼的F1、F2断裂及层间破碎带内的类矽卡岩和热液蚀变灰岩中 (见图1) , 由10多个不同的矿体组成一个成矿带, 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在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及层间裂隙带内的矽卡岩及其附近的大理岩化灰岩中[8]。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等。矿床中矿石矿物成分中, 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铁闪锌矿, 还有少量磁铁矿、黄铜矿等, 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方解石、透闪石、钙铁辉石、绿泥石、绿帘石、长石和石英等。
1为第四系洪冲积物;2为薄至中层状热液蚀变灰岩夹大理岩化泥质条带灰岩;3为青灰色板岩;4为灰为灰白色大理岩化泥质条带灰岩;5为青灰色纹层状钙质板岩;6为灰白色纹层状泥质灰岩夹中层状热液蚀变灰岩;7为青灰色纹层状钙质板岩夹大理岩化、粉砂质板岩;8为辉绿岩;9为类矽卡岩;10为矿化体;11为地质界线;12为不整合;13为实测及推测断层及产状;14为地层产状
核桃坪铅锌矿床矽卡岩及铅锌成矿具有较明显的多阶段活动特点, 根据脉体穿插及矿物共生关系, 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 矽卡岩期包括矽卡岩早期和矽卡岩晚期, 石英-硫化物区又分为早期石英-硫化物和晚期石英-硫化物。本区成矿作用从矽卡岩晚期开始, 矽卡岩晚期分为无水硅酸盐阶段和含水硅酸盐阶段两个阶段;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主要是硅酸盐硫化物阶段, 晚期石英-硫化物期又分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硫化物阶段两个阶段。早期石英-硫化物到晚期石英硫化物的第一阶段主要形成黄铁矿、黄铜矿, 而铅锌矿化主要发生在晚期石英-硫化物第二阶段。矿体内的辉石族矿物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晚期的无水硅酸盐阶段, 少量产于有热液参与的含水硅酸盐阶段。现以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区的1号矿体 (主矿体) 矽卡岩中的辉石族为主要研究对象, 探讨其成分特征与金属矿化的关系。
样品从可以代表主成矿阶段的样品并兼顾到其空间位置分不同的中段选取。磨制探针片45件, 选取其中的31件于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样品磨制成10010050 mm尺寸, 采用JXA8600电子探针, 分析范围9090mm;工作距离11 mm, 探测灵敏度1010-6 (ppm) , 定量准确度1%。
3 辉石矿物化学成分特征
电子探针成分测试有9个打点处测为辉石族矿物, 化学成分Si O2含量在48.62%~50.32%之间, w Ca O为18.94%~22.93%, w Fe O为11.30%~25.44%, w Mg O为0.29%~12.55%, Na、Al含量不高, 通过计算得其具体的晶体化学式为为其命名, 见表1。从表1可看出, 核桃坪矿区主矿体中辉石族矿物依结构划分属于单斜辉石亚族, 依化学成分划分属于钙辉石亚族, 其主要以锰-铁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为主, 个别为次透辉石及锰-钙铁辉石。总体表现出富Ca的特征。
辉石在矿体各部分均可见, 中上部偏多, 但含量较少, 肉眼不可见, 镜下呈团块状及星散状。粒度一般在0.05~0.15 mm之间, 呈柱状、短柱状, 浅灰绿色, 具柱状变晶结构, 含矿性较差 (见图2) , 生成于无水硅酸盐阶段。
4 讨论
根据矽卡岩形成机理, Einaudi等[12]将矽卡岩划分为交代矽卡岩和变质矽卡岩两类。交代矽卡岩按其矿物组成和围岩的不同, 又可划分为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两类。赵一鸣等[13]按其矿物组成和围岩的不同划分为四类, 即:钙矽卡岩、镁矽卡岩、锰质矽卡岩和碱质矽卡岩。不同类型的矽卡岩, 其矿物及矿物组合类型各不相同, 伴生的金属矿化类型也不一样, 经过对核桃坪铅锌矿主矿体中的辉石族矿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后, 与国内一些典型的矽卡岩铅锌矿床中的辉石矿物特征进行对比, 揭示矽卡岩及矿体形成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规律, 从而为进一步认识该矿床成因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新的资料和研究线索。
在矽卡岩矿床中, 不同的矿化类型, 矽卡岩中的矿物成分会有变化, 其中辉石的成分变化最明显。透辉石-钙铁辉石是构成接触交代矽卡岩的特征矿物, 铁次透辉石和钙铁辉石, 尤其是后者, 在钙矽卡岩中较为典型[14]。核桃坪铅锌矿中的辉石主要为铁次透辉石和钙铁辉石, 说明核桃坪铅锌矿床的矽卡岩为接触交代作用下形成的钙矽卡岩。此外, 核桃坪铅锌矿床中的辉石富含锰, 这可认为是铅锌矿化的重要标志。
赵一鸣[15]对国内37个矽卡岩矿床中的辉石和似辉石的成分特征和共生矿物特征研究发现, 不同金属矿化类型, 矽卡岩中的辉石、似辉石类型和成分特征各不相同, 可以作为鉴别矽卡岩含矿性的重要矿物地球化学标志。将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与其对比发现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成分与中国钙矽卡岩铅锌矿中的辉石成分非常相似 (见图3) 因此可认为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属钙矽卡岩矿床。
赵一鸣等[16]对我国的一些重要的矽卡岩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研究, 把我国重要的矽卡岩铅锌矿床按其矿化分带性分为三个系列: (1) Fe (Mo) -Pb、Zn矽卡岩矿床分带序列; (2) Pb、Zn (Ag) 矽卡岩矿床分带序列; (3) Pb-Zn-Cu-Sn (Fe) 矽卡岩矿床分带序列。从第一含矿矽卡岩带至第三含矿矽卡岩带, 单斜辉石中的锰钙辉石分子和钙铁辉石分子逐渐增高, 透辉石分子相应减少, 即由透辉石变为锰钙铁辉石, 甚至出现锰钙辉石。在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 围岩蚀变由中心向边侧可以分为矽卡岩一铅锌矿化带、矽卡岩一黄铁矿化带、碳酸盐一石英矽卡岩化带、碳酸盐、绿泥石化带[17], 核桃坪铅锌矿床中的辉石主要为锰-铁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为主, 个别为次透辉石及锰-钙铁辉石。据此, 结合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实际地质特征, 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交代分带系列属Pb-Zn-Cu-Fe矽卡岩分带系列, 其在纵向由地表至深部上的分带系列如图4所示。
A为中国典型钙夕卡岩铅锌矿辉石成分[15]B为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辉石成分
控制矽卡岩分带的因素包括温度、形成深度、岩体和围岩的成分、氧化态及构造环境。Meinert[18]指出大多数矿物相特别是辉石富集Mn是矽卡岩热液体系远温端的特征。核桃坪铅锌矿床矿区周围仅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脉状辉绿岩和灰绿闪长岩, 由重力负异常和强大的磁负异常推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的中酸性岩体[8]。从图4可以看出, 核桃坪铅锌矿床纵向由地表至深部的Pb-Zn-Cu-Fe矽卡岩分带性和辉石成分富锰的特征, 证明了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床成因与深部隐伏的中酸性岩体 (花岗岩) 有关。
日本学者Nakano[19]研究大量的矽卡岩矿床中的辉石成分后指出辉石中的Mn/Fe比值可以指示矽卡岩金属矿化类型, 赵一鸣[15]通过大量研究中国的矽卡岩矿床后发现矽卡岩矿床的金属矿化类型不仅与辉石中的Mn/Fe比值有关, 还与Mg/Fe比值有关。将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Mn/Fe比值与Mg/Fe比值与中国典型的钙矽卡岩铅锌矿进行对比 (见图5) , 发现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辉石中的Mn/Fe比值、Mg/Fe比值与中国的典型的钙矽卡岩铅锌矿床辉石相似, 这也进一步说明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属钙矽卡岩矿床。
5 结论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并对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辉石族矿物进行晶体化学计算, 核桃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主矿体中的辉石族矿物属于依结构划分的单斜辉石亚族, 依化学成分划分属于钙辉石亚族, 主要以锰-铁次透辉石、铁次透辉石为主, 个别为次透辉石及锰-钙铁辉石, 总体表现出富Ca的特征。辉石中含锰可认为是铅锌矿化的重要标志, 也说明核桃平铅锌多金属矿床中的夕卡岩具有远端夕卡岩的特征。
矿物鉴定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