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应用范文
技术经济应用范文(精选11篇)
技术经济应用 第1篇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 年产油气当量在5000万吨以上, 在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 这些低温含油污水多用于回注地层或者直接排放, 造成大量热能的损失。采用热泵技术回收含油污水的低温余热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2 热泵的优势
与其他的普通制热方式相比, 热泵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1) 性价比高。热泵的热源 (水、空气、太阳能等) 形式多样, 且耗电量低。可根据多种热源进行经济性评价, 优先出性价比最高的作为热泵热源。
(2) 绿色环保。热泵技术与其他的制热方式相比没有明显的限制, 在运行过程中无废水, 废气, 残渣和烟尘, 不产生温室效应, 是更为理想的生态环保产品。
(3) 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热泵技术换代升级, 仅仅通过更换机组的零部件, 即可提高热泵的效率, 改造成本低, 更为节能降耗。
3 热泵技术在油田应用的注意事项
大庆油田多采用水源热泵技术, 因此水源的质量是影响热泵机组稳定运行的关键。热泵机组对水源的要求:流量大, 温度较高, 无腐蚀性。大庆油田的含油污水输出温度在36-42℃间, 水量大, 满足要求, 但含油污水多含油H2S、C O、和O2等腐蚀性物质, 不能直接使用。因此, 通过应用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的方法进行改善。具体流程:含油污水经过净化系统处理后, 经加压泵加压送至板式换热器与循环清水换热, 再送回热泵系统。大庆油田冬季采取传统的锅炉房集中供热, 如采用热泵技术供热, 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因此, 什么地方适合改造, 需要多少改造成本,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热泵系统要应用在距离低温热水水源较近的地区, 周围有较近的含油污水回收系统, 比如联合站和注水转油站等附近场所供暖都可以考虑采用热泵系统。
(2) 安装热泵初始投资较高, 因此多将热泵系统应用在新建项目中, 对于改造工程量较大或者热量需求较小的地方不宜应用。
(3) 对于急需改造的联合站和注水转油站, 可将热泵系统应用在如地下车库、库房等对采暖要求不高的场所。
4 热泵的运行特点
(1) 高效节能。在冬季, 水源热泵机组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热泵的出水温度, 提高热泵的能效比 (COP值) 。
(2) 一机多用。热泵机组可冬季供热、夏季制冷、提供生活热水, 一套设备可满足多项要求, 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
(3) 运行费用低。热泵采用全电脑控制, 自动化程度高, 系统运行稳定, 使用寿命长, 维护费用低。
(4) 节省空间。使用热泵采暖省去锅炉房及其附属设备、堆煤场、渣场等空间, 节省建筑空间。
(5) 噪音低。与锅炉房相比, 通过对热泵机组机房采取消噪处理, 即可减少甚至消除噪音污染。
5 技术经济分析
针对目前我厂配水间现状, 优选出三种采暖方式, 进行对比分析
5.1 能耗对比
2010年2月21日到2010年3月15日, 在室内温度同设定为20℃, 对三种方式进行了效果对比, 如表1。
通过上表可以得知, 在室内温度同设定为20℃, 室外平均温度为-5℃~-19℃相同范围内时, 液能发生器的日耗电量最高, 为43.3k Wh/d, 实际运行功率为1.8 k W, 套管式污水源热泵的日耗电量最低, 为12.1 k Wh d, 实际运行功率为0.5 k W。
5.2 经济对比
根据三种采暖方式现场应用效果, 采用十年费用现值, 从投资、年运行费用综合对比。设定配水间值班室室内温度为22℃, 使用年限10年, 电费0.5946元/k Wh, 天然气0.99元/m3, 每年运行180天。三种采暖方式投资基本相当, 均比普通水暖低。从运行费
液流热能发生
1
套管式污水源热泵
用看, 套管式管道换热器最低, 地源热泵其次, 液流热能发生器相对较高, 但也低于普通水暖。对比十年费用现值, 由高到低依次为:液流热能发生器、地源热泵、套管式管道换热器最低。
6 结论
(1) 目前热泵技术已在大庆油田采油二厂, 采油七厂等单位开始逐渐应用, 并且在采暖、节能和经济效益上都有十分明显效果, 说明应用热泵技术回收油田低温余热是可行的。
(2) 解决热泵系统存在的入水流量大, 出水温度低的问题, 可采用串联两台或者多台热泵热水输出端的方法, 以提高输出热水温度, 减少循环水系统的流量。
(3) 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 但大庆油田作为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重要能源基地, 应用并推广热泵节能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 谢继红.热泵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2[1]陈东, 谢继红.热泵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2
[2]刘勇, 刘宝霞.热泵在油田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 11.[2]刘勇, 刘宝霞.热泵在油田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4, 11.
[3]李涛, 梁萌.热泵技术在油田节能降耗上的应用[J].油田节能, 2004.3[3]李涛, 梁萌.热泵技术在油田节能降耗上的应用[J].油田节能, 2004.3
技术经济应用 第2篇
摘要:钢铁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钢铁工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脊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每年对于钢铁的需求都是极为庞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粗钢产量超过五亿吨。然而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二次资源。结合我国为数巨大的钢铁产量,在其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也就显得十分可观。
关键词:钢铁循环经济;粉末冶金技术;应用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意识已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体现,在钢铁冶炼行业中亦是如此。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对钢铁冶炼产生的二次资源也形成了有效的利用,即使用粉末冶炼技术[1-3]。通过对粉末冶炼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属资源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文将对粉末冶金技术在钢铁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展开一系列的介绍和讨论[4]。
GIS技术在税源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GIS;税源经济;空间数据;查询;分析
一、引言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的财政收入,也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经济税源简称“税源”,即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往年累积的国民收入。税源的种类繁多,涉及人们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遍布城乡各地,其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密切相关,在以往的税源管理中,大多数都采用表格,对空间数据缺乏规范的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更不要说辅助决策了。GIS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税源数据叠加到电子地图等空间数据上,建立空间数据和税源数据的关联,采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式,具有更直观、灵活、高效的优点。
二、GIS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在短短的三四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管理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数据和属性数据等,并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它的出现为各行各业繁杂的数据管理、多源的成果表达形式和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最为快速、方便、准确的方法和手段。GIS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电力与电信、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而在财务管理与经济领域的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随着国家税收法规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高税务管理的水平与效率必然要求更新的技术支持,GIS则将成为今后在这一领域重要的应用技术。税源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GIS的可视化、易分析、易统计、易操作的优势和特点,丰富、完善和拓展税务管理的查询统计功能,满足区域化管理需求,进一步强化新时期的税务征管工作,保证税收任务圆满完成。在税源经济管理中可以运用的GIS的优点和特点有如下几条。
(一)图形和属性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方式
GIS中图形数据是根据其分类分层管理的,每个图层包含不同种类的图形数据,各个图层叠加到一起构成了电子地图和各类专题地图,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是通过唯一标识的关键字段相链接。税源工作是以多层级的按行政或者经济区划进行分割的地域为单位的,包括企业点位、楼宇、网格、片区、城区等等区域,不同的区域所缴纳税率各不相同,比如饮食区和商业区所上交税率就存在很大差异,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图层。纳税人必须具有工商登记,其注册和经营地址均具有地理意义上的唯一性和固定性。纳税人的户籍、预警、税收等涉及税源管理工作的各类数据均可完整依附于确定的地理点位上。
(二)查询和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查询功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从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和从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利用GIS的查询功能和对图形数据的唯一标识,我们在地图上可以快速查到每个单位、企业的基本纳税信息,也可以进行条件查询,即是查找符合某一条件的对象,例如,查询缴纳税金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单位,并在电子地图上把这些单位高亮度显示出来,从而分析出区域的纳税大户人数和税金的大概分布情况。地理信息查询功能是最有用的功能,也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税务稽查人员、征收人员等各种用户都要使用查询功能。
(三)辅助决策功能
以GIS为基础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是GIS应用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GIS与专业模型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纳入SDSS的框架之中,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无缝融合、GIS基本功能与专业分析模型功能的有机结合、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体化运行,将服务于不同领域的决策支持,这一应用层次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GIS税源经济管理的决策功能包括税源征管分析、纳税人分析等功能,揭示税源收入等重大指标的长期增长趋势、波动规律、发展速度、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
(四)三维GIS技术
GIS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维数据获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三维逐歩从理论范畴走向专题应用范畴。相对于二维GIS,三维GIS对客观世界的表达能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它以立体造型技术给用户展现地理空间现象,不仅能够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而且能描述和表达它们之间的垂向关系。随着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日益普及,大多数税务机关都已建立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税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还是存在不够直观的问题,尤其是在房产税管理中,不可能通过查看地图的方式来查看当前房屋的位置、建筑面积和价格以判断税收是否正确。基于三维GIS的房产税收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和税收数据,将三维GIS应用与税收,清晰直观的将不动产信息展现出来,为不动产的税源信息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地理参考。
(五)网络GIS技术
Web GIS是GIS技术与web技术集成的产物,继承了GIS的部分功能,侧重于地理信息与空间处理的共享,是一个基于web平台实现地理信息处理与地理信息发布的网络化软件。网络GIS技术可提供强大、灵活、可扩展的平台,形成一个开放和一致的接口,实现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将Web GIS应用到税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可实现多种税源管理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也可以在主机上进行税源信息的大规模更新和录入,而成果为各个与之相连接系统共享,便于税源信息管理和扩展,也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三、基于GIS的税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税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GIS技术在税源经济管理中的應用。整个系统以电子地图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图像显示、数据分析等多项功能。通过该电子地图,可以加强对税源的监控,加大对征管一线工作的监管力度,并为决策层提供准确、精细、迅速的税源分布信息,对外可以直观显示所有纳税户的缴税信息,让纳税人有知情权、监督权,从而增强办税透明度。
税源经济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一般包括基本操作、查询、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四个部分,除此之外目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也被广泛的应用与税源管理中。web技术可以实现税源数据大规模的更新和传输,方便系统操作人员维护数据。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多用于房地产税源管理中,三维直观显示全区房产、企业分布以及楼宇税收等功能需求。
基本操作模块包括了电子地图的一般功能:地图的放大、缩小和漫游;文件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格式之家的转换;地图的输出打印功能,可以将生产的专题图以任意比例尺输出。这是税源经济管理系统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功能。
税源信息的查询实际上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的一部分,查询模块主要有属性查询、条件查询和模糊区查询三种方法。属性查询和模糊查询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基本信息查询、用地信息查询、纳税信息查询、减免税信息、申报与测绘面积对比查询等。条件查询可以随意设定查询项与查询条件,查询条件主要有:时间、税务科(所)、金库、行业、税源单位、纳税代码、纳税人名称、经济性质、纳税方式、所属行政区划等。
在税源经济管理中,常常需要对某个行业或者辖区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常见的趋势分析包括:单个税源户税收趋势分析、税种收入趋势分析、行业收入趋势分析、辖区收入趋势分析等。对于趋势分析所产生的结果,常常在相应的表格或者图表中表示出来,如生成报表、柱状图、饼状图、统计图、点密度图等,这就涉及到专题图制作的问题。专题图就是重点表示某个或者某些信息,把这些数字的、内在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生动地表现在人们的眼前,让读者快速直观地了解信息内容,达到辅助人们获取信息和挖掘知识的目的。对税源信息进行趋势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税源信息按某个特定的字段(比如税收金额等)制作专题图。
决策支持以数据库、模型库和知识库为基础,把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逻辑运算能力和管理人员所独有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将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统计学的数学方法、计算模型和有关专业技术联结在一起,辅助支持相关部门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是推进管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税源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利用GIS提供的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分析近几年某些区域的税源和税款变化情况,从而监测可能出现的偷漏税情况,同时预测未来几年税源的发展情况和趋势,辅助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
四、结束语
随着GIS技术的深入发展,GIS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土地调查,环境管理,城市管网,作战指挥,税收征管等各个行业,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税源经济管理与GIS技术结合,为税源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地理参考,既提高了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又避免了因重复建设等原因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实现税源经济的高效管理,有利于税源信息的再利用和再类比分析。随着三维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三维税源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税务管理等新型智能化税源经济管理系统是目前税源经济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永菊,冯德显.基于GIS的河南省县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
2.王洪林.可视化税务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3.陆西宁.基于GIS 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4).
4.罗治敏.基于WebGIS的社会经济专题查询系统的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3).
5.陈斐.空间统计分析与GIS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4).
6.谷国锋.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9(9).
7.尹艳冰,司瑞红,刘绍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3).
8.罗治敏.基于WebGIS的社会经济专题查询系统的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3).
技术经济应用 第4篇
关键词:活性焦,脱硫,技术经济性
1 活性焦干法脱硫工艺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高达75%以上,且高硫煤较多。据统计,全国大约有13%的资源煤含硫量高于2%。煤的大量燃烧,使大气呈煤烟型污染。因此,控制SO2气体的排放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烟气脱硫是控制SO2排放最直接的方法,按吸附剂的存在状态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湿法脱硫,其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但耗水量大且存在废水排放及处理等问题,致使其在中国的推广使用受到限制。干式、半干式石灰法工艺脱硫产物为干粉状,处理容易,工艺较简单,投资一般低于湿式石灰法,但Ca/S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低。
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干式回收法脱硫工艺,它以煤制成的活性焦作脱硫剂,依靠活性焦对SO2的吸附和解吸完成烟气脱硫循环。因活性焦具有广谱吸附特性,该技术能同时脱除多种有害物质。它在脱硫过程中基本不消耗水,故而没有废水、废渣产生,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脱硫产物为高浓度SO2气体,可生产硫酸、硫磺、液体SO2、化肥等产品,能有效缓解我国硫资源短缺的问题。
由于物美价廉的优点,煤成为制备活性炭(焦)最常用的原料。同时以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焦)相比于其它原料具有更高的强度[1,2]。
2 活性焦干法脱硫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活性焦脱硫中试实验与研究
在固定床活性焦脱硫方面,日本于1977年采用日立法建立了42104Nm3/h燃油烟气的活性焦脱硫工业装置。20世纪70年代,德国鲁奇公司建成了13104Nm3/h硫酸厂活性焦脱硫装置。1976~1981年期间,我国研究人员在湖北松木坪电厂进行了5 000 Nm3/h的烟气水洗再生含碘活性炭脱硫中试;1990年,在四川豆坝电厂进行了磷铵肥法烟气脱硫5 000 Nm3/h的中试,并于1997年建立了10104Nm3/h的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业装置。固定床活性炭(焦)吸附烟道气中SO2由于存在着诸多缺陷,该方法只适用于小规模、低浓度SO2烟气处理[3,4,5,6]。
移动床吸附加热再生法由于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连续性好、用水量少、二次污染少,具有脱硫、脱硝、除尘协同脱除功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了烟气1 000 m3/h活性焦脱硫中试试验研究;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干法错流移动床活性焦烟气净化工艺,在烟气处理量1 000 m3/h的中试装置上进行了脱硫与除尘的连续试验,对脱硫与除尘效率以及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
2.2 国内外活性焦干法脱硫工程应用与发展趋势
国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工业示范,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应用。日本是最早将活性焦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推向工业应用的国家,第一套工业装置于1984年在大牟田运行,用于处理燃煤锅炉烟气,烟气处理量30 000 Nm3/h,SO2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98%和80%。随后,该技术相继在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推广使用,已应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气,如燃煤锅炉烟气、烧结机烟气和垃圾焚烧烟气,涉及化工、电力、冶金等多个行业[7,8,9]。截至目前,最大规模的工业装置是2002年日本矶子电厂1号600 MW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烟气处理量1 806 000 Nm3/h,SO2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95%和40%。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活性焦脱硫技术相关研究。2005年,在国家“十五”863计划的支持下,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与贵州瓮福集团(原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合作在贵州瓮福自备热电厂建成了活性焦烟气脱硫装置,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烟气活性焦脱硫工业装置[10,11]。
目前,国内虽然已建成了活性焦脱硫示范装置,但缺乏大型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设运行经验,且示范装置的脱硫效率与机组可靠性相对较低。而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未包含其关键的核心工艺,主体装备(吸收塔、再生塔等)需要进口,导致了脱硫工程单位造价远高于湿法脱硫技术。同时,国外引进的技术对我国煤种的适应性较差(煤质不同、脱硫剂性质不同、电厂情况不同等)。因此,建设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开发平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节水可资源化活性焦脱硫技术与装备是近期脱硫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3 活性焦干法脱硫工艺流程
活性焦脱硫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除尘后烟气进入吸附塔,烟气中的SO2、H2O与O2等被吸附在活性焦的毛细孔中,脱硫后烟气经除尘处理后(除去活性焦粉尘)由烟囱排放。
活性焦在吸附塔中自上而下缓慢运动,运动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吸附SO2后的活性焦从吸附塔底部排出,并由斗提机将其运到再生塔中,完成再生处理(图1为加热再生工艺)。再生处理的活性焦进入振动筛除去碎活性焦与飞灰,合格的再生活性焦与补充的新活性焦被斗提机送入吸附塔进行循环利用。
活性焦在再生塔中分解脱附出SO2、CO2、H2O,含SO220%~30%(v/v%,湿基)浓缩气进入硫酸/硫磺/液态SO2制备系统,制得附加值较高的工业级硫酸/硫磺/液态SO2。
4 技术经济比较
以2660 MW机组为例,活性焦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见表1所示。
表1中有关数据说明如下:
(1)煤质按设计煤种考虑,年运行时间按5 500h计算;
(2)湿法烟气脱硫投资按2009年定额标准,未考虑脱硝设施费用;年脱硫总费用含初期准备活性焦和副产品加工厂投资的折算费用;活性焦烟气脱硫投资按技术引进、国产设备考虑;
(3)国内硫酸市场价格按500元/t计算,活性焦价格按5 000元/t计算,石灰石粉价格按160元/t计算,当地水价按0.56元/t,电价按0.132元/(k Wh)计算。脱硫人员按15人计,每人每年工资按5万元计,福利按工资的60%计。
根据表1,活性焦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及循环硫化床干法脱硫工艺相比,主要优缺点如下。
优点:
(1)转动设备少,维护工作量小;
(2)脱硫过程不用水,适用于水资源缺乏地区,适合我国贫水国情;
(3)烟气脱硫反应在120~140℃温度下进行,不需要对出口烟气加热;
(4)脱硫剂可再生循环利用,其以煤炭为原料生产,适合我国煤炭丰富的国情;
(5)副产品有更广泛的利用途径;
(6)在脱硫的同时还能脱硝及脱除有害重金属;
(7)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所产生的废物极少,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缺点:
初投资和脱硫电价成本均较高。但是,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用,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后,其造价会逐步降低到目前湿法脱硫工艺水平。
5 结论
活性焦干法脱硫已经在国外成功地应用于钢铁、化工以及电厂的脱硫工程之中。同时,我国生产的活性焦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低廉的价格畅销海外。但是,我们又发现我国活性焦干法脱硫的工程应用甚少,尤其是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的活性焦资源,在缺水的西北与华北地区电厂实现活性焦干法脱硫,将成为我国脱硫产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A.Ahmadpour,D.Do,The preparation of active carbons from coal by chemical and physical activation[J].Carbon,1996,34(4):471-479.
[2]A.K.Mittal,C.Venkobachar,Studies on sorption of dyes by sulfonatedcoalandganodermalucidum,Ind[J].Environ.Health,1989,31(2):105-111.
[3]KazuhikoTsuji,IkuoShiraishi.Combineddesulfurization,denitri fication and reduction of air toxics using activated coke[J].Activity of activated coke,fuel,1997,76(6):549-553.
[4]张守玉,房倚天,黄戒介,等.活性焦吸附氧化法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J].燃料化学学报,1999,27(6):522-528.
[5]张守玉,王洋,吕俊复,等.彬县煤活性焦表面性质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J].2003,32(6):66-640.
[6]David G.Olson,K.Tsuji,I.Shiraishi.The reduction of gas phase air toxics from combustion and incineration sources using the MET-Mitsui-BF activated coke process[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393-405.
[7]黄戒介,杨之媛,张建民,等.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1997,15(2):25-28.
[8]吴静.自制活性焦对SO2吸附的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1999,(12):46-48.
[9]李开喜,凌立成,宋燕,等.SO2在球状活性炭上的吸附转化研究[J].煤炭转化,1999,22(1):76-79.
[10]张秀娟,苏永渤.改性活性焦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1,21(3):174-176.
浅谈数控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第5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经济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应用
数控技术是生产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数控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企业进步的重要动力。当今的数控技术,正朝着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大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数控技术的特点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取得了质的飞跃。1958年,我国数控技术开始了自主研发的道路,经过了改革开发的洗礼,数控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很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数控技术中。目前,数控技术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数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化的生产制造工艺,其主要特点在于技术的执行依靠计算机程序来掌控,即在生产之前,编程员先制定一定流程的加工零件的程序,依靠数字化信号来控制设备运行,达到加工机械设备的效果。
目前,数控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数控技术,主要依靠设计好的程序和数据来控制设备,该技术流程具备了工作效率高、质量好、性价比高等优势,是一项优良的现代化技术。数控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控技术工作流程图
二、数控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发展至今,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控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煤矿机械、汽车制造、工业生产中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数控技术在煤矿行业中的应用
我国是煤炭大国,一直以来,煤炭是我国的主要的能源,煤炭开采是煤炭企业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品质,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煤炭企业开始着手准备大型、高效率的机床设备,而当前加工精度高、性能优越的设备显得更受欢迎。煤矿行业正在不斷改造数控机床的操作性、精度、功能,最终实现投入少、效率高、设备应用率高的目的,促使煤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数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在品牌创建,口碑建立等方面日益成熟,而且,汽车制造加工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得益于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对于当今的企业制造行业来说,数控机械设备已经成为了汽车产品开发的必备设备,数控技术不仅提升了加工制造的效率,而且提升了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和准确度,提高了制造的质量。特别是在当前激烈的汽车销售市场,汽车企业不仅要提升产品内在的品质,更要关注汽车车身的造型和零部件的质量,以迎合越来越年轻化的消费人群。
精密化、自动化的数控技术成为了汽车制造行业的新宠,比如激光数控检测技术具有精度高、实用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可以精准的测量汽车的曲轴、凸轮轴等零部件的直线、长度、垂直度测量,并且可以精确到微米,精确度非常之高。
(三)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生产环节以数控技术取代人工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生产加工效果。而且,在一些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的场所,人工操作花费较大,对人体伤害也较大,操作难度比较高,无法真正满足生产要求,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引进数控技术,是一项明智而迫切的工作。当前我国的工业企业正在逐步完善数控加工体系,积极引进各项数控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还为企业提供了监控服务,科学完善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如有发生生产问题,会及时发送提醒,便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加工现场进行处理,既节省了企业的开支,也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三、数控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数控技术诞生至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作用,不管是起初的封闭式加工,还是当今的计算机数控技术,都非常好的展示了该技术的优越性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数控技术将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加大研究和生产,重点提升数控技术的加工生产效率,不断满足企业对机械设备加工的需求。未来的数控技术,更加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和技术,不管是在设备生产上,还是技术操作上,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制造装备行业的进步。毋庸置疑,数控技术的未来一片光明,而提升技术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必须要始终坚持以技术开发带动技术创新,促使我国制造行业飞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工业发展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控技术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和经济进步注入了无限活力,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数控技术必将成为带动我国制造业进步,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宋春华.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3,(3):114-117.
[2]张俊,魏红根.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系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4):10-12.
[3]章富元,方江龙,汤季安.对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思考[J].中国机械工程,2014,(10):28-31.
作者简介:曹明顺,男,山东金乡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及软件应用。
经济林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6篇
我国经济林树种资源丰富、产品种类多、产业链条长、应用范围广, 发展经济林产业有利于有效利用国土资源, 促进林业“双增”目标早日实现。经济林在集体林中占有较大比重, 发展特色经济林的重点在集体林。通过在集体林中大力发展以木本粮油、干鲜果品、木本药材和香辛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 有利于挖掘林地资源潜力,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木本粮油和特色食品, 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经济林是林业3大效益统一性很强的林种, 发展经济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建设我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经济林建设的成就和水平是衡量我国林业3大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我国粮油安全、生态安全长治久安的新途径。
2 经济林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2.1 经济林果品质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果树发展趋势是减少栽培面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进行集约化栽培, 我国当前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 还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大量果园单产低, 投入市场的果品质量差, 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且出口价大大低于其他国家, 据香港市场反应, 我国大陆产的甜橙在港售价仅为3060港元/t, 而美国甜橙为5280港元/t, 我国香蕉为1453港元/t, 马来西亚香蕉为4762港元/t。在国内市场上, 由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致使大量国外优质果品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其价大大高于国产果品, 但仍然俏销。
2.2 生产规模分散, 不利于形成产业规模
我国经济林生产经营分散, 分散型经营不利于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不利于建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 更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从而也难形成规模化的产品集散市场, 导致销售成本提高和原料产品因销售不畅而耗损比例大。
2.3 无规划发展普遍存在, 经济林林种产品类同化
我国经济林树种丰富, 但大多数仍处于野生状态, 用于栽培的树种仍然不多。其中板栗、银杏等树种更是到处栽植。品种趋同发展造成特色丧失, 同时没有新的出路, 结果导致生产过剩, 效益下降。
3 提高经济林技术推广水平措施分析
3.1 科学种植的关键是“良种良法”
一是要围绕产业建设超前进行良种培育和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科研工作, 不断研究出新良种和改进栽培技术, 尤其是要把良种培育工作作为政府支持的重点, 良种培育承担单位应是有实力的科研部门。二是及时建设良种展示、新技术应用的示范基地, 起示范、引导、辐射作用。三是通过制定奖励使用“良种良法”建设基地政策, 强制执行技术标准, 开展技术培训服务等行政、技术措施, 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实现“良种良法”种植。
3.2 探索多种推广形式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要紧密围绕林业发展建设目标, 不断探索林业科技推广方式方法, 提高推广效率。结合林业发展需要, 建立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发布制度, 遴选发布一批先进、成熟、实用并适于当地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林业重点工程要积极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 切实提高工程建设科技水平。
鼓励和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涉林企业为林农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行林业科技推广首席专家———责任技术员———示范户等服务模式, 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在关键林业生产季节深入山头地块开展技术服务, 通过对林业重点县、重点乡镇、重点林农的指导和服务, 辐射带动基层林业单位和广大林农运用先进技术,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
3.3 加强林业技术普及
加强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员、林农及其他林业经营者的实用技能培训, 充实林业产业重点乡镇技术骨干力量, 带动从业者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3.4 健全推广机构设置
根据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生产力建设布局、林业用地面积、林业资源分布特色、主导产业地位等, 依法设立各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支持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开展标准化建设, 其中县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按县级行政区域分为重点站和标准站分别建设, 乡镇林业工作站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加强建设。
4 结语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量明显增加,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作为林业工作者, 要积极推广经济林技术, 提高林业技术水平。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发展经济林产业的意义, 探讨了经济林技术的推广措施, 供同仁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智.浅谈经济林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新疆林业, 2013 (4)
技术经济应用 第7篇
2、项目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实时监控电表的运行情况, 实现电能量数据实时采集, 通过对线损率、电压合格率等关键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和分析, 形成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3、项目首次在南方电网内采用了内部设备布置紧凑的箱式单相配变, 拓展了单相变压器的应用范围;验证了单相变供电技术在降低线损、提高电能质量、提高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单相配变应用的指导性意见。
技术经济应用 第8篇
司法会计是一门新兴技术,是指运用有关的司法会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财产物资进行勘验、检查,收集会计资料证据,或对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定,从而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技术手段。经济犯罪案件大多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行为人在作案前都有一定的反侦查思维准备,作案后则会利用虚假或更改财务会计资料来掩盖犯罪发生的事实,给侦查人员查办此类案件造成一定的困难。司法会计技术在讯问经济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协助收集相关证据、作出鉴定结论、追缴赃款赃物和为侦查部门提供证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司法会计技术的主要内容及职能
(一)司法会计技术的主要内容
司法会计技术是一项综合了审计、法律、会计等手段的技术。司法会计技术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司法会计检查技术即法律诉讼中的查账、查物,主要是公安司法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务进行专门检查的一项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发现、收集和固定有关财务会计资料方面的诉讼证据,以“书证”或“检查笔录”作为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二是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主要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为了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请具有司法会计专门知识的人员,依照规定程序,以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保存的会计核算资料及其拥有的财产作为鉴定客体,通过调查、分析和判断,做出鉴定结论,为案件需要证明的对象提供证据材料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并提供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以“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的表现形式。
(二)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中的职能
司法会计技术工作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提供证据的职能,主要是指为侦查案件提供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司法会计检验结论及其他诉讼证据的职能;二是审查证据的职能,主要是指为侦查人员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及其他相关证据提供技术服务的职能。
三、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及时、准确的定案
由于经济犯罪涉及大量市场、金融、财税等专业知识,且与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刑事侦查的诉讼程序规定,任何一件刑事案件都要经过立案环节才能启动侦查工作。司法会计技术能够在立案前查检犯罪数额看是否达到立案标准以及能够为司法会计鉴定提供重要的材料。
(二)司法会计技术是提高经济犯罪侦查效率的技术保障
大多数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目的主要是调查取证和追缴赃款赃物。这往往与财务会计资料有关。司法会计的介入可以突破经侦中的技术瓶颈,进而使侦查中的专业技术含量大大提高。司法会计根据经济活动的基本流程查找,沿着财务会计的基本流程寻找经济犯罪的蛛丝马迹,这提高了经济犯罪的侦查工作的效率。
(三)有利于严格证据制度,提高经济犯罪侦办质量
经济犯罪一般案情复杂、手段高明、辐射面广、证据种类多,而且大部分证据是书面资料,这给办案人员寻找有利证据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刑事诉讼日益严格的证据要求使经济犯罪侦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有效提高经侦工作效率不能不研究经济犯罪的证据问题,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则是其研究的核心。司法会计不仅解决了财务会计资料的特殊属性问题,而且还总结了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证明力及证据收集中的相关问题。从经济学规律和财务会计原理的角度寻找经济犯罪的证据链和侦办规律,是司法会计专门化带给经侦工作的重要思想。
(四)有利于追缴赃款赃物
经济犯罪中,很多涉及到贪污受贿,涉及到赃款赃物的去向问题。所以,在经济犯罪中追缴赃款赃物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司法会计技术可以根据财务会计资料中的信息,如财务会计资料的数据变化、单据、时间等查找财务会计资料中错误以及赃款赃物的流向。因为无论赃款赃物如何通过过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运作,一些财务会计资料都会有详细的记录。司法会计技术对大多经济犯罪案件中赃款赃物的认定、计算、流向追踪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司法会计技术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的应用环节
(一)帮助办案人员确定经济犯罪案件是否立案
经济犯罪的侦查机关在受理案件后,很难通过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判断经济犯罪事实是否已经发生,是否已经达到立案标准,以及何时启动侦查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司法会计技术可以帮助办案人员从财务会计资料入手,通过甄别财务会计资料的财务会计事实,查找破案线索和疑点,以及确定财务会计资料中对案件有力的证据。这为经济犯罪案件准确定性、依法决定是否立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收集经济犯罪案件证据
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就是涉及大量财务会计资料,而基本上是书面资料,这与一般的刑事案件证据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财务会计资料种类多、内容庞杂,而且涉及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如金融、财税、商贸、市场等诸多领域。因此,在这些庞杂的财务会计资料中收集证据,一直是经济犯罪侦查中的难点。司法会计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司法会计技术可以帮助办案人员获取大量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财产数量证据、财务会计电算化资料证据等,还可以依据这些资料作出司法鉴定结论。(2)司法会计技术一大特点就是运用经济运行规律来对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办案。所以,司法会计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证明范围、证明程度,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设计有关财务会计资料的证据体系。
(三)帮助办案人员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证据
司法会计技术不仅可以依据经济活动的规律提供收集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思路和办法,而且还可以依据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审查核实有关言词证据、结论性证据的可靠性。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证据,主要就是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证明力。根据证据数量分,证据分为单一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审查和对组合财务会计资料证据。通常情况下,单一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物证价值较高,其书证价值主要体现在办案线索的利用方面;组合财务会计资料的书证价值较高,对某一项或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发生、变更及结果等问题的证明力较大。
(四)帮助侦查机关追缴赃款物
在经济犯罪中尤其是职务犯罪中的经济犯罪中,很多涉及贪污受贿,一旦立案审查,就涉及到追踪涉案款物的去向。司法会计技术在追缴赃款赃物中,主要利用财会会计资料中的信息,因为无论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如何运行,总会在财务会计资料中留下“痕迹”。一个会计记账单位资金的进出、收支业务往往反映在财务会计资料中,司法会计技术就是利用财务会计资料中的会计记账信息,逐笔寻找资金走向,从而帮助侦查机关依法追缴赃款赃物。在经济犯罪中很多赃款赃物的去向涉及到银行,对银行资金的追踪主要是通过查询银行存款、汇款,检查有关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等手段来完成。
五、结论及其建议
综上所述,司法会计技术将为司法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提高我国司法机关破案经济犯罪的能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捍卫司法公正做出贡献。在利用司法会计技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在进行开展司法检查和坚定之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坚定方案;二是注意选择查证涉案资料的时机,以免贻误时机;三是运用正反两种假设方法进行查核验证;四是注意搜集信息尤其是账外信息,捕捉假账疑点;五是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与其它技术侦查手段密切配合运用;六是验证取证后应进行复核查实。
参考文献
[1]肖琼.论司法会计技术在经侦工作中的专门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院,2003(5)
[2]董楠.试论运用司法会计技术查办经济犯罪案件的策略[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
技术经济应用 第9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光纤技术,经济
1. 通信工程的发展及现状
通信工程是科技时代新兴的信息服务行业, 它在科技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发展壮大, 在信息服务行业中它有很多显著的特征:①通信行业主要是信息设备的制造与开发, 主要实现方式就是基于网络的通信技术运营;②电信行业的兴起为通信工程发展提供动力, 4G时代的不断发展, 拓展了通信工程的技术开发渠道;③通信制造业是通信工程中另一个重组成部分, 在对4G时代进行推广与普及的同时, 需要对通信制造业不断地完善与检测, 积极地将国际上重要的通信产品引入到我国通信制造行业中来;④通信工程中包含的技术内容复杂, 很多企业急需要专业的技术精英, 通信工程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支持, 还需要人才的支持。
2. 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光纤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未形成普及的状态, 但是就其自身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成为通信工程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2.1 频带极宽, 通信容量大
光纤比铜线或电缆有大得多的传输带宽, 光纤通信系统的于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对于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 由于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而不能发挥光纤带宽大的优势。通常采用各种复杂技术来增加传输的容量, 特别是现在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2.2 损耗低, 中继距离长
商品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d B/km~20d B/km, 这样的传输损耗比其他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统极低损耗光纤, 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的更低。这意味着通过光纤通信系统可以跨越更大的无中继距离;对于一个长途传输线路, 由于中继站数目的减少, 系统成本和复杂性可大大降低。
2.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其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非常强。因为其原材料采用的是耐腐蚀性的石英制成的, 用这种材料制成还节省了能源的消耗, 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应用中不仅抗干扰, 其绝缘性也非常好。不受雷电与其他通信信号的干扰。
3. 光纤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 光纤技术对上网客户扩容的增益效果
随着上网用户人数的增加, 网络流量也迅猛增长, 传统的依靠出租带宽的宽带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 宽带接入技术的提升和运营模式的改革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宽带接入网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
高带宽、广覆盖、综合业务能力强等是PON宽带技术的最主要优势, 也PON是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PON宽带技术是一种无源光网络, 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带宽, 提供多种多样的综合业务, 提升网络接入速度。此外, 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等信息只需一根光纤就能同时传输, 极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难度和成本, 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上网体验。由此可见光纤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家家户户都能装宽带, 即使你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事。因此光纤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3.2 光纤技术在车辆中的经济价值
现代化车辆需要加装大量的光电辅助系统, 例如全球定位系统、车载雷达和车载摄像仪等, 在车载平台子系统设备之间需要共享语音、视频和以太网等。要将这些信号综合到信息网络中, 车载数据总线的带宽要求达到或超过Gbits/s。光纤通信具有大带宽的特点, 单根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几十Gbits/s, 而双绞线电缆的带宽只有100 Mbits/s, 所以采用光纤通信可使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容量和速度得到大大提高, 对此各国积极开展了光纤通信的全方位应用, 其中包括在车载领域的应用。光纤技术在车辆中的应用, 使现在的车辆技术更加完善, 车辆的性能以及各种功能更加的完善, 从而促进了人们的购买欲, 国民经济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3.3 光纤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信息传播与整合
光纤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包括两种:一种是压缩传输一种是非压缩传输。非压缩传输主要应用于现场直播信号的传输, 实际操作中对距离有严格要求, 例如在对某体育赛事进行直播时, 现场与转播装置之间要满足信号传输要求。当对比赛的相关信息进行转播时, 比赛场地会在距离电视台转播车与转播机房50米的位置设置电视转播机房, 通过转换器完成信号转换, 借助光端机的作用, 将传输信号转换为SDI信号。实际应用中可将光纤设计成为一条单独占据的通道, 利用视频的光端机实现信号的接收工作, 最终保证赛场信息能够稳定有效传输到用户接收机端口。压缩传输是光纤传输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较为普及的一种方式, 使用压缩设备对光波信号进行压缩, 压缩完成后的光波占用的传输空间更小, 能够满足大数据的高清传输。正因为光纤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 提高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金钱的投入, 从而间接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力.浅析通信工程中光纤技术的应用.通信设计与应用, 2015.
[2]唐丽萍.在通信工程中光纤技术的设计应用.科技创业家, 2014 (01)
[3]齐鸣.光纤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的最新发展动态.科技创新导报, 2013 (01)
[4]符永贵.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产业经济, 2013.
技术经济应用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
传统教学主要以“黑板+粉笔+口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枯燥、乏味,已不能满足当代中职学生接收知识的需求。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已慢慢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弥漫着喜悦、兴趣、困惑、成功等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做到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不仅是在课堂上,尤其需在课前充分准备,包括收集学科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文字、电子音像材料等信息资料,便于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经济政治课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经济政治课教学容量和效果,对经济政治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教学过程更具表现力、交互性
经济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增加更多的直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到的感性材料,便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片、视频、音频、景观、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没法讲清楚的抽象的内容向学生展示,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巧妙利用信息技术让经济政治课更加贴近生活。经济政治课教材里面有大量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原理,是经过无数次抽象概括出来的,对于学生而言,显得那么的遥远,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若播放视频资料,既能渲染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最新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济政治课是贴近生活的。例如,在学习价值观的内容时,传统的举例都以伟人、英雄、模范、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典型人物,这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很难产生共鸣。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掘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分享。可以用“如何看待‘超女这些青春偶像”等时代感强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激烈辩论,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中,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扩充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课堂容量它包括:知识容量、学生的练习题量、学生的答题数、学生的动手参与程度、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传统的经济政治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三尺讲台,课堂容量是很难增大的。
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可以大大减少过去花费在乏味的黑板板书的时间,教师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如此,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概念理解、心得交流、思维训练上。
四、促进师生交流,完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经济政治课程本身就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每堂课都是照本宣科或在黑板上写满板书,学生必然对课堂 充满厌倦和反感。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制作新颖、富有特色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为学生讲解案例的时候,直接放一段视频或提供一幅图片,学生觉得很累的时候,为学生放一段轻音乐舒缓一下课堂气氛等等。不仅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中快速的吸收所学知识,而且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再觉得课堂枯燥乏味。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总之,信息技术与经济政治课整合,能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使课堂更加开放,增强经济政治课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经济政治课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有利于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孟繁荣,杨小萍.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研究
[2]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
[3]黄可周.信息技术让思想政治课更加充满生机.防城港日报.2011
[4]尚君华.思想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浅谈
技术经济应用 第11篇
一、道路运输中泄漏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专家在储运安全管理领域的工作经验总结, 综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特点并参考国内外液氯储运相关标准和规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道路运输泄漏风险的因素: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安全组织工作不到位, 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被切实的执行, 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等。从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等运输泄漏事故统计结果分析, 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输设备系统阀门失效、液氯充装问题、液罐罐体缺陷等危险因素;另一类是车辆本身的缺陷危险因素。
3、包装安全。
包装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振动损坏的机会较多, 行车中由于车辆颠簸震动往往容易造成包装破损, 从而导致运输车辆发生泄漏。另外, 超量充装也是导致泄漏发生的重要因素, 而且在运输中时常发生。人为原因多为管理不力、规章制度不能够严格落实;设备方面原因主要有安全阀门失效、计量仪器不准确等因素。
4、人员素质。
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做到持证上岗。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行业泄漏事故中, 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概率超过50%。因此, 人员的素质如从事运输的专业技能、应对特殊情况的心理素质、日常的安全意识、职业道德和健康状况等, 是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5、运输环境。
道路和道路设施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 不利的路况因素使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更容易出现破损、泄漏, 会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带来不安全因素和心理影响, 加大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环境状况主要涉及道路周边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流量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道路运输泄漏事故模型
1、评价因素集的建立。
根据上述对于各影响因素的分析, 建立液氯道路运输泄漏事故模型, 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价。由本文第2部分, 建立的泄漏事故模型包括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得出综合评价因素集U。
U={u1, u2, u3, u4, u5}={安全管理, 运输设备, 包装安全, 人员素质, 运输环境}。
各评价因素的子因素集为:U1: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U2:系统阀门, 罐体缺陷, 车辆缺陷;U3:安全阀失效, 计量仪误差;U4:专业技能, 心理素质, 安全意识;U5:地理情况, 人群密度, 天气情况。其中, 系统阀门包括:磨损失效、腐蚀失效、检验工作疏漏;罐体缺陷包括:焊接缺陷、材料缺陷、组装缺陷;车辆缺陷包括:日常维护、安全装置;安全阀失效包括:磨损失效、腐蚀失效、检验工作疏漏;计量仪误差包括:误差修正工作不到位、仪表误操作。
2、评价集的建立。
根据影响因素在道路运输中导致泄漏事故发生风险的大小及泄漏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危害性, 将发生泄漏事故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得出评价集V={v1, v2, v3, v4, v5}={灾难性的, 严重的, 中度的, 较小的, 轻微的}。
3、AHP法确定权重。
通过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 比较几个因素对同一目标的影响, 确定各因素在目标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可得出影响道路运输泄漏风险各方面因素对应的权重。
(1) 建立综合评价因素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 将各层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用数值量化, 建立液氯道路运输泄漏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2)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当随机一致性比值<0.1时, 则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
(3) 权重计算。采用方根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 得出各因素的权重分配为:
同理, 可得出其他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4、建立因素等级评价矩阵。
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各因素的模糊隶属度矩阵:由U21, U22, U23的评价矩阵, 计算其各自的模糊隶属度, 得出因素集U2的等级评价矩阵R2;由U31, U32的评价矩阵, 计算其各自的模糊隶属度, 得出因素集U3的等级评价矩阵R3。
5、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将各因素集权重向量与其等级评价矩阵相乘, 得到各因素集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由上可得总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A。
6、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将综合评价因素权重向量与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相乘, 得到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由Bmax=0.3773可判定液氯道路运输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为V2, 即第二等级严重危险。
三、结论
道路运输泄漏风险中, 各影响因素按照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安全管理、运输设备、人员素质、包装安全和运输环境。由此可见, 安全管理因素的重要性还是相当突出的。在液氯道路运输整个动态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既需要完善规章制度, 又需要周密科学的安全组织运输, 保证规章制度得以施行, 从而减小操作失误、检验疏漏、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等造成的泄漏风险。
从本文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 液氯道路运输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是第二等级 (严重危险) 。因此, 运输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而且在准备工作中, 即运输设备检验, 待运液氯充装、装卸过程中更应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应全面检验、准确评价、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王艳华, 佟淑娇, 陈宝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15.2.
[2]吴宗之, 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2.2.
技术经济应用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