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精选7篇)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1篇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九色鹿

二、复习旧知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救命之恩知恩图报郑重起誓千恩万谢

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重重惩罚

2.指名读词语,试着把你对词语的理解读出来(再指名读)齐读

3.能否借助这组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三、新课讲授

1、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交代九色鹿的住处。九色鹿的美丽。师: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有着许多美丽的壁画,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九色鹿》。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谁还记得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名说)九色鹿和调达。

板书:九色鹿 调达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幅图片!

Ppt出示九色鹿。

师:这是谁?你觉得九色鹿怎么样呀?(指名回答。)

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呢?

ppt出示课文。

结合插图,抓住“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体会到这是一只美丽的鹿。(板书:美丽)

师:你能把他的美丽读出来吗?

2、九色鹿不但长得美丽,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内容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总结。

(1).师总结“九色鹿救调达”,(相机板书:救)

(2).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回答当时的场景中去看一看。Ppt出示第2小节内容。指名读。

课件出示: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2)师:你觉得调达当时的情况怎么样?

生:情况很危急,调达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突然”“汹涌的波涛”

(3)师:九色鹿的当时是什么反应呢?

理解“立即”,立刻、马上;说明九色鹿毫不犹豫

(3)想象一下,九色鹿这一跳可能意味着什么?

(出示)江水是无情的,九色鹿跳下去也完全有可能被淹死。但是九色鹿面对豪不相识的调达只想到了(),而没有想到()。

(4)你觉得九色鹿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板书 ;见义勇为

(5)九色鹿对调达这如山重,似海深的恩情同学们感受到了吗?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出示第二节)

指导朗读6.过渡: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九色鹿对调达是救命之恩,可谓“恩重如山”,面对如此重恩,调达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二)第3、4、5小节

课件出示第三小节: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 “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1.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1)“连连叩头”。“连连”是什么意思?(一次又一次,说明次数多)

(2)“奴仆”“驱使”:“奴仆”是怎样的人?你想想看,奴仆在主人家会做些什么?奴仆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给主人差使,没有自由,整天听命于主人而工作的人)

(3)“永远”“终身”,时间很长。要用下半生来报答九色鹿。

(4)体会到什么?调达对九色鹿怎么样?(调达非常感谢九色鹿的救命之恩)交流,感悟知恩图报 齐读句子

2、九色鹿有没有趁机对调达开出一大堆的条件呢?他是怎么说的?

ppt出示第四自然段: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3、九色鹿是怎么说的?在九色鹿的眼中,知恩图报又是指什么?指名说

4、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

生:这是一只不求回报的九色鹿!

师:是啊,多善良的九色鹿呀,请再齐读她说的话!(齐读)

5、师:听了九色鹿的话,调达又是怎么说的呢?

Ppt出示第五自然段: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面对这样一只奋不顾身救人,又不图回报的九色鹿,调达是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设想一下,他会如何起誓?

(指名说话:调达郑重起誓:“我调达,决不说出恩人您的住处,如果说出_______________。”)提示,手中拿着枝条。

6.过渡:誓言是表示决不违背的承诺,答应了就必须要做到。调达有没有真的象他誓言中所承诺的那样去做呢?他反而怎么样?

四、第二板块:“害”

1.什么原因让他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呢?请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

Ppt出示: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2.学生交流,相机提问:

(1)那是一个怎样的王妃?(贪慕虚荣、残忍)

(2)这个国王是不是心甘情愿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出示: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捉拿九色鹿。)你能把国王的无可奈何,但不得不做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3)此时调达就挤在看皇榜的人群之中。当他看到这张皇榜的哪几个字的时候他的眼睛发亮了?(重金悬赏)

5.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时,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可是九色鹿又是自己的什么人

6.一边是国王悬赏的重金,一边是九色鹿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以及自己立下的誓

言,最终,调达做了什么决定?

出示ppt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同学们,我们在来回顾一下调达被九色鹿就上来时的情景,出示:“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可是在重金面前,调达——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最终,在重金的诱惑下,所有的誓言都烟消云散了!

像调达这种见到了利益的诱惑就忘记了道义的行为叫做——见利忘义。像调达这种违背誓言抛弃道义的行为叫做——背信弃义

像调达这种把仇恨当做恩惠的行为就叫做——恩将仇报

7、引读第7小节:由于调达告密,国王立即——请学生读。

五、第三板块“斥”

(一)而此时的九色鹿身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1.引读第八小节前两句,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试着读好它(齐读第一、二句)

2.九色鹿还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他,他的好朋友乌鸦却看见了,连忙高声喊——(引导齐声读:九色鹿„„)

3.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出示: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让人伤心!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 ﹍﹍﹍﹍!让人愤怒!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让人痛心!

愤怒到了极点!相信九色鹿的痛斥一定是字字千钧,句句掷地有声。

于是,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4.九色鹿又是怎样劝告国王的呢?出示: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

(引导齐读)“无辜”本指没有罪的人,这里指的是谁?天下人会“笑话”什么呢?(指名说)

5.这九色鹿多勇敢多机智呀,她不仅狠狠斥责了调达,还对国王进行了巧妙的劝说,让国王改变了主意,让我们再来读好这段话。(齐读)

(三)第9小节

1.听了九色鹿的话,国王非常惭愧,他惭愧什么?(他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

国王惭愧地对九色鹿说:“﹍﹍﹍﹍﹍﹍﹍﹍!”

国王斥责调达:“﹍﹍﹍﹍﹍﹍﹍﹍!”

3.但他又担心只靠自己的的命令不能有效地保护这只可爱的九色鹿,又亲自起草了一道告示,如果你是国王,这次你又会在告示上写些什么?(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六、拓展提升

1. 学完这篇民间故事,你有一些什么收获呢?

2.老师有两句话要送给大家: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做人一定要恪守信用。老师就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齐读)

七、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并和他们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

2、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故事。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救九色鹿调达

美丽善良背信弃义见义勇为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恩将仇报

恪守信用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2篇

教学过程: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九色鹿》,知道了这是一只美丽(板书)的九色鹿:它双角--(生接读: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呢!

2、课文还有一个主人公是谁呢?(板书:调达)

3、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具体感悟人物形象。

1、师:美丽的九色鹿救了落水人调达,调达却出卖了九色鹿。调达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品读、感悟人物的形象。

2、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2—9小节,画出体现九色鹿和调达特点的语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2、小组交流,练习读读有关语句。(我们首先来交流有关九色鹿的语句)

(一)九色鹿

1、指名读。“这天……救上岸来。”

B、(1)告诉我 发生了什么事?当时的情况怎样?万分危急。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呼喊”、“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什么是“奋力挣扎”,怎样“呼喊”。谁能一边呼喊,一边奋力挣扎。学生演一演。你真会读书,真会体会啊,读书就应该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

(2)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情况紧急的词语:十万火急 迫在眉睫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命悬一线 岌(jí)岌可危

让我们读出情况的万分危急。谁来读?

(3)多么危急的时刻啊,九色鹿是怎样做的?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立即 纵身)你能给立即换个词吗?(立刻、马上)

(5)此时,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舍己救人 乐于助人 善良勇敢 九色鹿这种看到别人有危险,不顾自己的安危,没有丝毫的犹豫,勇敢地去帮助别人,这样就是见义勇为。(板书:见义勇为)(6)你能读出九色鹿的见义勇为吗?指名读。

G、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细细感受九色鹿的见义勇为。

2、过渡语:同学们,九色鹿的美丽让人喜爱,它的见义勇为令人敬佩,让我们接着寻找,看看它还是一只怎样的鹿。谁来?

A、指名读,出示: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B、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鹿?为什么?(板书:不图回报)这里的一组关联词体现的最为明显,发现了吗?(只要----就------)练习造句。

C、此时的九色鹿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她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坦然,谁来读好这一段。(评价:读出了九色鹿的平静)

九色鹿面对调达,就像面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多么的和蔼可亲,谁再来读 E、让我们当一回这样的九色鹿,齐读。

三、体会调达之丑。

过渡: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 九色鹿救了人却不求回报。让我们来看看,受此大恩大德的调达当时是怎么做的,谁来。

1、指名读。出示: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A、自己轻轻地读读调达千恩万谢的话,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B、点红:连连叩头,什么叫连连叩头?

E、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是救命这恩呀!他怎能不感激呢?谁来读读。过渡:调达这一番感激的话语真是情真意切啊!一心想要报答九色鹿的调达当听到恩人说只要不向任何人泄露住处,这一小小的要求时,他马上郑重起誓。一齐读: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想想他会怎样发誓?我发誓————————。像他那样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就叫郑重起誓。

2、让我们继续交流调达的语句:

出示:①屏显: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②同学们,调达看到的皇榜?老师今天也带来了,想看吗?指名读皇榜的内容。读懂皇榜的内容了吗?

重金悬赏的诱惑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会想些什么呢?(说给同桌听听)

生1:我这下发财了。(调达,你想进宫高密吗?难道你忘了九色鹿奋不顾身,救了你吗?)

生2:我可以拥有许多金银珠宝了。(调达,你忘了当时对九色鹿连连叩头、说的一番感激的话了吗?)

生3:我可以当官啦!(调达,你忘了当初自己的誓言了吗,你这不是不守信用了吗?)

同学们,作为旁观者,此时,你还想对调达说什么?(调达,你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你的行为太可恶了。)把你想到的词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⑤看,现在的调达想到的只是重金悬赏,是发财的机会,他忘记了对九色鹿的承诺,忘记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这就是他----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大家看,“信”的左边是人,右边是言,表示人说的话要讲信用,调达讲信用了吗?他失去了信用,也失去了做人的道义,这就叫“背信弃义”。提到信用,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有关讲诚信的名言,谁来说说。(出示诚信名言)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四、故事高潮,朗读牵引

1、师:因为调达的出卖,国王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让我们把握人物的个性,踏着情节的节拍,共同领略故事精彩的高潮部分。(点击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此时的九色鹿在草地上睡得正香,让我们轻轻地读,不要吵醒它 生齐读: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师:可危险即将来临,我们又不得不叫醒它。让我们和乌鸦一起叫醒吧!生齐读:——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师:可一切都来不及了。九色鹿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师:危险让我们捏一把汗。可一看,自己救起的人竟然见利忘义。这里的“竟然”让你体会到什么?(意想不到),练习造句。

你现在就是九色鹿,此时,面对调达,你感到怎样,(气愤----请你读出此刻的气愤。)

你呢?(愤怒---那就愤怒的读吧)

同学们,你们就是九色鹿,你们此时什么感觉?(好,我们一起说出心中的愤怒吧,读---)

师:同学们,面对国王,九色鹿害怕了吗?是的,他没有害怕,面对高高在上的皇上,他敢于揭露调达的丑恶嘴脸,多么勇敢的九色鹿啊,它在国王面前控诉调达的丑恶行径,更是敢斗敢争。(板书:敢斗敢争)

2、最后一句是什么句,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3、听了九色鹿愤怒的述说,国王惭愧了,那国王惭愧的是什么呢?联系第六自然段,国王还会为什么而惭愧呢?

4、假如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选择一个提示语接着往下写,看谁写得生动。

屏显:国王非常惭愧,他对九色鹿说:“----------------------------。” 他转过身指着调达的鼻子,斥责道:“--------------------------。”

5、师:九色鹿终于躲避了这场灾难,它能够化险为夷、保全自己的性命靠的是什么?(智慧)它在国王面前表现得怎么样?(镇定、沉着、机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板书:沉着机智)

四、情感升华,感悟所得

1、师:用情读书,用心体会,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有最精彩的演绎。读到故事的结尾,我们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因为九色鹿得救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美好的结尾吧!(生齐读)

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九色鹿走了,它向着遥远而美丽的地方走去,望着它渐渐远去的身影,我想说:美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来,让我们完成诗篇,一起来为九色鹿喝彩,一起来为九色鹿歌唱!同学们,愿我们的身边能少一些调达这种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边说边擦去),多一些像九色鹿这样人美心更美的人。

四、作业:

★基础题: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并和他们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拓展题: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发展题: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板书:

22、九色鹿

见义勇为 不图回报

九色鹿 美丽 调达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3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 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 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为了得到重金, 竟然出卖了九色鹿, 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调达最终受到了国王的严惩, 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人应当诚实守信、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回报的品质, 谴责调达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九色鹿, 还认识了调达, 那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板书:

九色鹿是怎样救调达的, 调达又为什么要害九色鹿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深入探究

1.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先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再自由朗读描写九色鹿的语句。

练习说话:真是一只______的九色鹿!

过渡:这么美丽的九色鹿, 你们见过吗?可惜我们大家都没遇到过, 但是有一个人却遇到了, 那就是调达。

2.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读后说一说, 调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遇到九色鹿的。

(1) 用横线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词句, 想象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2) 用波纹线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 这时的调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堂交流。

(1) 这时候的九色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善良、勇敢。)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 将落水人救上岸来”。着重理解句中“立即”一词。)

这时候的调达正处于怎样的境况中? (抓住“汹涌”、“奋力挣扎”等词语感受情况的危急。)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 九色鹿出现了, 难道九色鹿跳进这汹涌的波涛中就没有生命危险吗?那它为什么还要去救他? (善良、勇敢。)

除了善良、勇敢外, 九色鹿还有怎样的品质? (不求回报。)

读句子“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就算知恩图报了。”想一想:什么是“知恩图报”?这里的“恩”在文中指什么?

对于调达来说, 他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九色鹿? (从文中找答案。)

九色鹿需要调达这样的回报吗? (它只要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

填空练习:这真是一只______的九色鹿。

(2) 此时的调达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 (读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 重点理解“连连叩头”“感激”“永远做奴仆”“终身受驱使”“郑重起誓”“千恩万谢”等词。)

过渡:真切的誓言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这样的誓言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吗?调达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九色鹿的呢?

4.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刻画调达丑恶嘴脸的句子。用波纹线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再用双横线画出叙述国王态度的句子。

5.课堂交流。

(1) 这时候的调达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获得这种印象的?出示句子:“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就进宫告密。”

先前还信誓旦旦的调达, 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 (看到了皇榜, 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

联系课文内容, 想象皇榜上会写些什么内容?

练习说:此时, 调达会想:___________。

过渡:调达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 他最终选择了金钱, 出卖了九色鹿。他不仅去告密, 还带领国王的军队去捕捉九色鹿。 (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

(2) 当九色鹿发现调达站在国王身边的时候, 他内心的感受怎样?找出文中词语。 (“非常气愤”)

为什么“非常气愤”?

回读第3、第5自然段, 再读第7自然段, 通过对比, 感受调达的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

感情朗读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 (理解“见利忘义”、“灵魂肮脏”、“小人”。) 九色鹿仅仅斥责了调达吗, 它还斥责了谁? (国王。) 斥责国王什么? (再读九色鹿的话。)

听完九色鹿的话, 国王十分惭愧, 他为什么惭愧? (同桌交流。)

练说。填空练习:国王还是醒悟了, 他会对调达说______。对九色鹿说______。对全国臣民说______。

(3) 读到这儿, 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把你从中受到的启迪用一句简短的话写下来。

三、总结延伸

1.“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同学们, 让我们多一份善良,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那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4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

教材分析

《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民间故事大多源于生活,语言特别朴实,具有“百姓体”,所以故事大多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更是性格鲜明。故事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色鹿的美丽善良与调达的忘恩负义进行对比;调达被救时的信誓旦旦与在皇榜前背信弃义进行对比。

设计理念

第一,以本为本。本节课,我着力于两点:一是品读文字,感悟人物形象,这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凭借语言文字,去品读、去感悟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诵读积累文本语言,是熟悉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是得言;有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可以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得意。二是内化语言,学会复述故事,这是运用语言的过程。怎么把故事讲好,在于是否读透文本,在于是否掌握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是得法,因此只有读得有滋有味,才能讲得有滋有味。

第二,以生为本。无论是教学内容(“教什么”)还是教学方法(“怎么教”),都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因势利导地开发,更多地顺应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自主意向。站在儿童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读故事、讲故事这两个环节中,我都循着一根“情感体验线”——故事中的哪些地方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选择故事中的一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讲一讲。

第三,以读为本。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课堂,着重在读前指导和读后交流上下功夫。哪些地方让你要竖起大拇指?你为什么要竖起大拇指?读出这种心情。一读,说感受;二读,究原因;三读,活形象。这样的读书层次符合“言——像——意”的转换机制,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读出了文本的内涵,获得语文能力的生长和精神生活的丰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会复述的方法,内化语言,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九色鹿,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的“美”,遣责调达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段落、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九色鹿的“美”,懂得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故事内容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九色鹿》,齐读课题。

师引述: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鹿,它生活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2.除了这只漂亮的九色鹿,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叫——调达 。

3.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循着由人物到情节的主线,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这种体裁特点。

二、品读文字,感悟人物特点

1.师:好故事得读出故事的味儿来,把心放到故事中去读,注意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故事就会越读越有味道。

2.出示读书要求:

(1)读故事,边读边做标记,故事中的哪些地方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

(2)在小组内交流相关的句子和自己的读书感受。

3.学生交流。

4.哪些地方让你要竖起大拇指的?

(1)(课件出示:这天,……,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①你为什么要竖起大拇指呢?(九色鹿舍己救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从“立即”、“纵身”等体会到九色鹿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相机指导朗读。)

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从“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救命呀,救命”体会到情况万分危急,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危急。)

②你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用我们的朗读再现那惊险的一幕,读出九色鹿的勇敢。

(2)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①你为什么要为九色鹿竖起大拇指?(调达要报答他,他不要回报)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九色鹿是调达的——救命恩人,这种恩情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恩重如山、再生之恩)

②面对救命恩人,调达是怎样表达感激的?出示句子: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指名读)

加上动作、带上表情读一读。

此时的调达真是感激涕零啊!可他的话却被九色鹿打断了。

谁来读一读九色鹿的话。(体会九色鹿的真诚、平静。)

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读:

③从她平静而真诚的话中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九色鹿?(不图回报)

5.哪些地方让你真想踹上一脚的?

(1)你为什么想向调达踹上一脚?(九色鹿对调达有救命之恩,调达忘恩负义、出尔反尔。)

(2)生:调达曾向九色鹿立下誓言,现在却要去告密。出示句子:“调达郑重起誓……

(3)当初调达郑重起誓,可在皇榜面前,他又想些什么呢?

此时的调达只有发财的美梦,他忘记了——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这就叫——见利忘义;为了发财,他违背了誓言,抛弃了信用,这就是——背信弃义;他不但不知恩图报,还去告密,出卖恩人,这就叫——恩将仇报。

6.哪些地方让你心跳加速?

(1)让你心跳加速的原因是(担心九色鹿的安危)。九色鹿能化解危机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九色鹿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好好读读九色鹿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2)指名读。(九色鹿非常气愤)令九色鹿气愤的是什么呢?

它万万没想到——自己舍身相救的调达,竟然——见利忘义;对自己郑重起誓的调达,竟然——背信弃义;对自己叩头跪拜、千恩万谢的调达,竟然——恩将仇报。再读九色鹿的话。

(3)再读九色鹿的话,你觉得此时的九色鹿仅仅是气愤吗?九色鹿的一番话让自己免除了杀身之祸,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鹿?(善于摆事实、讲道理、机智。)

(4)九色鹿斥责了调达,向国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富有智慧。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用我们的朗读打动国王。

7.哪些地方让你终于松了一口气的?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你松了一口气是因为什么呢?(国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持了公道;九色鹿得到了保护;调达受到了惩罚。)

设计意图: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循着学生内在的情感波动展开,在主动阅读的内驱力中品读文字,表达情感,阅读教学是积极构建的,是师生、生生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心跳加速的地方”从体会一个气愤的九色鹿到冷静的九色鹿,再到智慧的九色鹿,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读中悟情,不仅揭示了文本的内涵,而且追问学生是怎样读出来的,从哪些文字读出来的,这是言意兼得的体现。

三、内化语言,学习复述课文

1.师:同学们,《九色鹿》源自一个佛经故事,就画在敦煌莫高窟的墙壁上。这是一副连环画,有九幅图(播放图片)。我们读到的这个故事就是根据这九幅画写下来的。

2.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选择故事中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的、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的一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讲一讲。

3.学生小组内练习讲故事,然后指名学生讲,师生作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莫高窟壁画让学生了解《九色鹿》故事产生的背景,旨在揭示这个故事的文化内涵。民间故事有口耳相传的特点,教材本身适合讲述,而讲故事是学生理解、消化与表达民间文化的形式。

四、作业:(选一选)

课后请同学们将《九色鹿》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伴或爸爸妈妈听,让这千年前的民间故事继续流传。

九色鹿第一课时教案正稿 第5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好人物对话。

3、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

4、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上课前我们了解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都有虚构的成分,老百姓爱听,也爱说,因此世代流传。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神奇而动人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板书课题)读题。

2、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相机出示问题)(1、为什么叫它九色鹿?

2、九色鹿长什么样子?

3、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

4、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九色鹿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鹿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交流:(出示九色鹿图片)

A、我知道了为什么叫它九色鹿?因为„„所以„„(指名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B、我知道了九色鹿长什么样子?(指名读好句子)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为什么?

4、这是一只多么神奇而美丽的鹿啊!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美。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过渡:在这只神奇而美丽的鹿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大声读课文2—9自然段。

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做记号。

3、想一想: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自学)

2、检查自读情况

(1)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九色鹿,还有一位叫——调达,纠正读音。板书:九色鹿

调达

(2)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几个小故事?

(3)(出示图片)这两幅图正好画了两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们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的内容?

3、初读第一个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在第一个故事中,有哪些难读的、不理解的词语吗? 交流:(相机出示词语)

课文中,精当地选用了不少四字词语,将这两位主人公刻画得生动、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组(出示): 纵身跳进 郑重起誓

A、奋力挣扎 这里面有个多音字,哪一个?(挣)它还可以读?组词。

B、郑重起誓 誓,发誓的誓,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记)其实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可是有根据的。上面为什么是个“折”字呢?古人在发誓时,一般手中拿一根枝条,发完誓(出示:言)就折断枝条(出示:折),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得到和这枝条一样的下场。所以,誓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

C、泄露 露是多音字,它还可以读?老师这里有三个词语,你能帮我来分一分 “露”到底读什么?(指名选择读音)

(2)谁能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来说一说第一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如说不好,出示三个词语。板书:救。

刚才我们抓住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来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这是一种好方法。

4、初读第二个故事

(1)第二个故事当中有好多生字词,你会读吗? 出示:张贴皇榜 浩浩荡荡

灵魂肮脏 残害无辜

谁来把这一组词语读一读?(指名读)这里面难写的字你要提醒大家吗?齐读。出示难读的句子:这个句子是整篇课文中最难读的,你能读好吗?

这是九色鹿说的一段话,找一找提示语?谁再来读?

(2)出示第二组词语: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A、指名两生读

B、你发现这组成语有什么特点? C、“义”是课文中的生字。什么是“义”呢?大家请看——(出示:義)认识这个字吗?告诉大家,这个字也读yi,是“义”的繁体字,它的上方是“羊”字。说来还真有趣,古人非常崇尚“羊”,因为羊一身是宝,不管是鲜美的羊肉,富有营养的羊奶,还是温暖的羊毛。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喜欢把“羊”用在最好的字眼上,如“美丽”的“美”,“善良”的“善”(出示:美丽善良)“義”和“美”、“善”一样,都是做人应当遵守的品行。

D、“义”在字典上有四种解释(出示:A意思 B指拜认的亲属关系 C道义 D人工制造的)在这个词语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呢?

那么“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呢?

E、逐字解释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另外两个词语吗? 背信弃义——违背诚信抛弃道义。

恩将仇报 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它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F、在课文中,谁“见利忘义”?

出示填空:调达看见了(),忘记了(),结果()。板书:出卖

这就是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想一想:刚才我们抓住了什么来概括故事内容的?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三个词语,读出你的感受。

三、理清脉络

出示两张图片:刚才我们分别说了两个小故事的内容,那你能看着这两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在九色鹿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

指导看着板书用三句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四、合作朗读,有声有色。

1、《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故事进行分角色朗读,要争取读得有

声有色!

2、哪组同学愿意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风采?(相机指导)

五、写字教学

今天的这些生字中,有哪些需要老师帮忙的吗?

板书:

22 九色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6篇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诚信”为主题,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外,同时对学生进行“诚实笃信、相互尊重”这一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九色鹿》作为本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诚信的追求。

全文按照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写九色鹿的由来。第二到五自然段为第二段,写九色鹿救人不要报答。第六到九自然段为第三段,写调达见利忘义,出卖九色鹿,受到惩罚。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复述这篇课文。

3、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色鹿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2、用“只好”、“竟然”两个词语造句。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一段,初步了解九色鹿。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简介敦煌莫高窟和绘于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连环画式故事画《九色鹿》。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这个神奇而动人的民间故事——九色鹿(板书课题:九色鹿)齐读课题。

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出示问题)

(1)九色鹿生活在哪里?(2)九色鹿长什么样子?(3)为什么叫它九色鹿?(4)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5)课文讲了关于九色鹿的什么故事? „„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九色鹿到底是一只怎样的鹿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要求:

(1)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遇到生字词的时候多读几遍。

(3)带着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2、(出示九色鹿图片及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交流:

A、我知道九色鹿生活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子?(洁白如雪 毛色鲜艳 漂亮极了)(指名读好句子)

B、我知道了为什么叫它九色鹿?因为„„所以„„(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C、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

3、这是一只多么神奇而美丽的鹿啊!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它的美。

三、朗读第2---9自然段,学习生字词。

1、过渡:在这只神奇而美丽的九色鹿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弄清这个问题,不过,这几个自然段中生字和四字词语特别多,请同学们按要求去读书。

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2—9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划出四字词语,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做记号。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课件)

(1)读准多音字的音:

泄露()暴露()肮脏()心脏()调整()调集()(2)生字:誓 皇榜 财 浩 义 魂 残 斥 弃 重点指导:誓 魂 残

誓 发誓的誓,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生记)其实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可是有根据的。上面为什么是个“折”字呢?古人在发誓时,一般手中拿一根枝条,发完誓(言)就折断枝条(折),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得到和这枝条一样的下场。所以,誓字上面是折,下面是言。(3)(出示课件)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A 指名读,跟读,女同学读,男同学读,齐读

奋力挣扎 连连叩头

郑重起誓 千恩万谢 进宫告密 背信弃义 见利忘义

恩将仇报 B 理解词意----“义”:什么是“义”呢?大家请看——(出示:義)认识这个字吗?告诉大家,这个字也读yì,是“义”的繁体字,它的上方是“羊”字。说来还真有趣,古人非常崇尚“羊”,因为羊一身是宝,不管是鲜美的羊肉,富有营养的羊奶,还是温暖的羊毛。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喜欢把“羊”用在最好的字眼上,如“美丽”的“美”,“善良”的“善”。“義”和“美”、“善”一样,都是做人应当遵守的品行。

C 在下列词语中,应该选哪一种解释呢?

“义”在字典上有四种解释(出示:A意思 B指拜认的亲属关系 C道义 D人工制造的)“见利忘义”的“义”应该选()

D 这些词中有一个词与“见利忘义”的意思一样,它是哪个?(背信弃义)“背信弃义”的意思是什么?(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哪个词的意思与“知恩图报”的意思相反?(恩将仇报)

“知恩图报”的意思是什么?(知道自己受了别人的恩惠,总想要去回报。)

“恩将仇报”的意思是什么?(受到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

四、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 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中有两位主人物,他们是谁?在他们之间发生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后交流。)

2、学生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了解故事内容。

(1)故事中有两位主人物,一位是九色鹿,还有一位叫——调达,纠正读音:调tiáo.板书:九色鹿

调达

(2)写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什么故事?

(3)(指导看课文中的图片)这两幅图正好画出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的内容。

相机板书:

九色鹿------→ 调达 美丽、神奇

←------(4)谁能在这两条横线上用最简洁的字词,说说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九色鹿救调达 调达出卖了九色鹿)● 理清文章的脉络

1、再次默读课文,出示要求: 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九色鹿救调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调达出卖了九色鹿?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两个词语吗?(这天 有一天)(2、指名回答问题

3、男女生分别读两个故事。

4、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第三段(第6--9自然段)

五、小结,齐读课文。

六、作业:

1、描红并抄写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 九 色 鹿

九色鹿------→ 调达(美丽、神奇)←------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语文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九色鹿”。(学生齐说)老师板书课题。

2、这是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谁还记得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出示:课文写了()救了(),()为了自己的利益又出卖了(),最后受到了()。

二、精读感悟

(一)教师领航,感受“正义”。

1、既然是九色鹿先救调达,那我们一起看看九色鹿是怎样救调达的?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铅笔勾画相关的句子,作上相应的批注。

生汇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呀,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指导朗读。板书:见义勇为

生汇报: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师:这时,九色鹿提出的要求高吗?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呢?板书:不图回报

男女生(分层次:去旁白)分角色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中调达和九色鹿的对话。

(二)放手探究,体会“负义”。

1、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到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精神。调达遇到他可谓是万幸啊!那么你们对调达又有什么样的印象呢?在我们走进调达之前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走进九色鹿的?

2、生汇报,师相应出示:

(1)你对调达有什么样的印象?能用文中的成语概括吗?还能想到其它成语吗?

(2)你为什么对调达有这样的看法,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见利忘义”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A 同学们想一想,这时,调达的心情怎样,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B谁来读出当时调达心花怒放的心情?

(2)“背信弃义”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A 看书上插图,仔细观察调达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当时他会怎么向九色鹿起誓?

B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师生评议,指导朗读。

(3)“恩将仇报”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调达是怎样恩将仇报的吗?

(三)、爱憎分明,抒发感想。

1、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痛恨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学生读板书上的成语)同学们想一想,当九色鹿得知正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的人使自己身陷刀枪箭斧的危险境地中,他的心情怎样,会怎样说呢?

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指导理解、朗读:

(1)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九色鹿的心情。

(2)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好感叹句。

(3)带问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把他改成句号结尾的句子吗?出示: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会被天下人笑话的。

这两句用哪句好,为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反问句吗?

(4)指名读、齐读这段话。

(四)展开想象,填补空白

△ 九色鹿的声声倾诉感动了国王与士兵,这时候国王非常惭愧。一起读:(出示: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国王的话主要是包括“斥责、惩罚、保护”三个内容。现在,发挥你的想象,将国王的原话写出来,看谁写得生动形象?

国王低下头对九色鹿说:“我真惭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王转身斥责调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他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了九色鹿的美,同时我们也读出了调达的丑,让我们用这些句子来告戒他!(示: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这其实呢就是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板书:颂、斥)记住:美丽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拓展延伸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精选7篇)九色鹿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1篇《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