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精选12篇)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第1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而有序的学习氛围,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基础

在教学观念上,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变威严教育为愉悦教育;2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情并重;3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互动,启发研究合作式教学;4变应试教育的评价为重视学生知识与情感和谐发展的全面评价。

只有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才能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始终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目标,有事做,从而创造宽松有序的学习环境。这样一种环境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无忧无虑、无所顾忌地学习,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收获。

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激活英语课堂的钥匙

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五年制高职学生一般在十七八岁左右,好奇、易兴奋、好探求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捕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进行大胆的创造、精心的设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下面以我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材《世纪商务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商务英语话题的课堂导入。

1. 音乐导入 : 如《世纪 商务英语 综合教程I》第七单 元“Work Environment”这一话题 , 在上课前 , 让学生欣赏一段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直奔主题,导入新课,为问题的开启渲染气氛。接着,我就问:“Do you want to study in this environment?”学生齐声回答 :“Yes! ”我又问 :“What will happen ifthe workers work in this environment?”学生七嘴八舌 :“It will improve their work efficiency.”“They will feel happy in this environment.”我让学生思考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作环境 ,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始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2.实物导入 :如《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I》第二单元“Making introductions”这一话题 ,我事先准备一些商务名片 ,上课的时候一一发给学生, 并做简单的自我介绍:“Hello,I’m JohnStevens,magager of ABC company,this is my business card.”我要求学生注意名片递送中的礼节, 并在接收名片时对我作出回应。就这样,在名片递送和简单的交流中,我们开始对商务介绍这一话题的探索和学习。实物直观形象,将实物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学生倍感新鲜有趣,而且语境真实。

3.趣味测试 :如《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II》第三单元“At adinner party”, 我设计了几道关于商务用餐礼仪的题目 , 在新课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回答。

(1)If you’re hosting a dinner at a restaurant,will you pre-order for everyone and indicated where they should sit?

(2)You’re invited to a reception and the invitation states “7:00 to 9:00 PM” You should arrive:

A.at 7:00 PM

B.anytime between 7:00 PM and 9:00 PM

C.between 7:00 PM and 7:30 PM

D.go early and leave early

(3)During the dinner party,you’re greeting or saying goodbye to someone,When is the proper time to shake their hands?

A.When you’re introduced

B.At their home

C.At their office

D.On the street

(4)You’re in a restaurant and a thin soup is served in a cupwith no handles.To eat it you should:

A.pick it up and drink it

B.use the spoon provided

(5)You’re at a table in a restaurant for a business dinner.Midway through the meal,you’re called to the telephone.What doyou do with your napkin?

A.Take it with you

B.Fold and place it to the left of your plate

C.Loosely fold it and place it on the right side

D.Leave it on the chair

学生面带笑容,各抒己见,大声地做完测试,并迫不及待地让我公布答案。通过这样的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的趣味测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缓解了焦虑的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4.时事导入 :我在教学《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II》第五单元“Paying a business visit”一单元时,正好遇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就利用学生对时事感兴趣的特点,从本次奥巴马访华的相关新闻报道入手,让学生了解奥巴马访华的行程,聆听奥巴马的演讲,那么这一单元的商务访问、商务接待等难题便迎刃而解。

5.场景导入 :我在教学《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II》第二单元“Checking in at a hotel”一单元时,在黑板上写上“××酒店”,在讲台上摆放了“Reception Desk”的牌子,并邀请两名学生扮演酒店工作人员和入住客人,利用我创设的场景(入住房间类型、入住时间、离开时间、是否安排早餐等)进行对话。创设这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又引出本课堂所要掌握的新的语言知识。

浅谈激活英语课堂 第2篇

随着英语新课标的实施,英语教学不断改革,为了打破以往“填鸭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英语老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讲课大比武、英语示范课,结果呢?并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活跃英语课堂呢?

一、巧妙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动起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约瑟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在1966年提出“全身肢体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这种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活泼爱动,听觉敏锐,模仿力强,“TPR”儿童英语教学法正是根据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让学生们通过跑、跳、做来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

实践证明利用肢体语言教学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既增加了中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又提高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肢体语言的互动下,容易做到敏捷反应、脱口而出,由消极学习英语变为积极学习英语,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法已经得到彻底的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已经转换成指导的作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三、情境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在日常教学中以课本教学为依托,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真实语言情境中去进行,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充分运用任务教学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艺术激趣式教学

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语言即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育德,音乐开智,音乐冶情,音乐促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音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英语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

当我们有了新的教学理念,掌握了各种各样恰当的方法后,我们再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做好课堂准备,认真备学生、备方法、备知识,相信我们的每堂英语课都会精彩纷呈、好戏不断。

激活英语课堂 第3篇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 实际应用 课堂教学

英语单词枯燥,句型复杂而多变,对学生无多大的吸引力;语法知识乏味,阅读文章又长又难,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久而久之,有些学生便成了学习的困难者,从而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或者成了被动的学习者。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激活课堂自然成为了我们着手点。课堂教学是学生实施素质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寻找知识链接,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具“刺激”的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另一方面,在情感领域里,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大、更持久。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一、与生活情境相连,从生活到课堂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交际的快乐,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着手,尽量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英语。

二、与问题相连,从问题到合作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中心,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充满着模仿、观察、推斷等,为探索与活动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分析文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短语的用法,句型的变化及语法特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比教师直接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也体现了新课程关于“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理念。

三、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连,从个体到整体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光要强调个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教师还要正确运用和发挥小组内的集体智慧,利用好小组的力量。

在划分小组时一般按照几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值和行为习惯为依据,每个小组6人左右。每个小组设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小组内的分工要明确,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并适当的进行调整和指导。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采取小组内改错互查, 每周进行错题检测,每个组从错题中选题出题。组长抽签做题,做完后由出题小组改卷及评卷。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小组学习可以解决组内同学的困惑,课堂的许多新生问题以及组与组之间的分歧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多提供平台能让小组进行合作成果的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意识,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与实际相连,从书本到应用

教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应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的目标不是分数的高低,而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立足实际,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放眼生活,教会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取之生活,又用之生活,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五、建立评价机制,促使合作成功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老师有必要给学生和合作小组进行评价。实践证明:通过打分可以促进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下面是我的几种做法:1、排名次法。每次考试,全组分数相加,从高到低排名次,并公布前三名小组同学的名字予以表扬。2、奖励法。如果全组成员都达到老师预定的成绩,则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个奖励的分数。如全组达到90分以上,奖励10分。达到80分以上,奖励5分。奖励分数加个人分数为每个同学的最后成绩。3、抽查法。随机抽查组里某一成员进行测验或考试,他的分数代表组。这种方法有利于他们共同积极准备,查缺补漏。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第4篇

一直以来, 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 基本上都是以训练听力为主。由于受原有教学方式的影响和视听设备功能的局限性,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只是设备的操纵者, 播放录音、录像, 作些简单的解释或提问, 再校对答案, 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再加之大班教学, 这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很难进行, 教师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 不能因材施教, 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英语视听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它不是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 而是多项技能的综合训练。笔者认为“说”是视听说课程的核心。“视”“听”“说”三者的关系应是:“视听”是基础, 它为“说”做准备, 是一种手段, 而“说”则是目的, 是实践的体现, 是教学所要求的一种最终结果。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差, 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高, 尤其是听说能力不能有效地提高。这些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我们的英语视听说教学。

一、角色扮演的定义及特点

角色扮演是在某个情境中, 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和练习之后, 借助体态语言和口头表达诠释出一种状态、一件事情或一个过程。在表演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来合作解决问题。

角色扮演把语言知识、实践和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课堂教学变成“动口、动脑、动手、动情”的活动。角色扮演不像复述、对话练习那样有一定的限制, 而是具有随机灵活性。对于“给定话题”也不规定一定结果, 学生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不单单是机械地按规定句型练习, 而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已学词汇、句型及各种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交流。适当运用角色扮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角色扮演教学步骤与实例

角色扮演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布置话题。教师向学生布置相关话题, 要求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反映话题内容。

2.角色分工。学生自由组合, 一般是同桌或坐在前后左右的学生分为一组居多, 这样便于课堂讨论和进行一些情景对话;也有同宿舍的同学分为一组的, 适用于课后排练和大型的话剧表演。

3.排练。充分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和休闲时间进行角色排练。学生自拟台词, 自己设计各种表情和体态语, 必要时可准备一些道具, 如卷尺、椅子、花束、一些衣服, 柜台等。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4.表演与评价。学生可携带道具, 选择教室中合适的地点进行表演。表演完后, 教师要进行评价或者通过“学生评委”打分进行评价和反馈。

5.角色扮演教学实例:

在学完了Unit 4 Apologies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教程1》, 复旦大学出版社) 的Section One Watching, Listening & Speaking之后, 笔者布置了一个“Apologies”的角色扮演话题, 由学生课后自己分组排练。学生可以自由对话或者按照书上的提示开展。在下一次课上课时, 学生们按分成的组在课堂上表演。由于班上多数是女生, 因此跟情感有关的剧情占了很大的分量。有的组的学生径直走到讲台前, 一见面便是紧紧地拥抱, 然后呜呜咽咽的。此时, 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表演者的身上。

三、角色扮演与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

一直以来, 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是将听力课与口语课分开。视听说独立教学虽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英语听或说单方面的能力, 但是这种分割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散失了在视听说三者之间协调组织锻炼的机会, 结果是大多数学生视、听、说能力严重脱节, 适时地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薄弱。现实生活的交际活动中, 语言的运用是视、听、说三者协同地快速响应。视听说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所必须包含的要素, 三者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 表演者和观看者都处于积极状态, 课堂气氛热烈, 教学效果自然非同一般。原来怕羞的, 不敢开口的和由于英语基础差而缺乏自信心的都想着上去试一试。这种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它不但在语言运用、听、说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和训练, 而且由于模拟情景的形象性、真实性, 所有参与的学生, 能够在感情上、思想上获得深刻的体验, 从而达到更大的教学效果。

认知理论认为, 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 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 (O’Malley, 1990) , 而这种结合与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语言教学的走向, 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也是共同参与式教学理论 (胥懋云, 2000) 的核心。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尽可能多设计一些活动,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角色扮演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给定的话题内, 学生由于兴趣较浓, 探索的积极性较高, 从而会努力分析, 积极思考, 发挥强大的主体作用, 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能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在每一个给定的话题中, 笔者要求全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把眼睛、耳朵、嘴巴全部动员起来, 学生们精心准备的“表演”全部得以呈现, 而且乐在其中。我记得在一次全院的示范性讲课中, 我运用的互动式的教学法使“英语视听说”课博得了满堂喝彩, 特别是接近下课十分钟学生用角色扮演法上演的小话剧更是成了点睛之笔。在外语系的各项大型活动中, 角色扮演都是少不了的一道菜, 学生流利的英语口语和逼真的表演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丰富了各项活动的内涵, 同时也提升了活动的质量。

四、结语

角色扮演解决了传统英语视听说课视、听、说严重脱节的问题,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表现, 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角色扮演, 激发了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激活了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角色扮演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位置,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全面地提高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摘要:传统的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 基本上都是以训练听力为主, 大多以教师为中心。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差, 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高的特点, 必须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以改进英语视听说教学。角色扮演有效地将视、听、说三个方面结合起来, 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活了英语视听说教学,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角色扮演,高职英语视听说,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艳林.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状况的调查及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Krashen, S.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如何激活高中英语课堂 第5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兴趣;激发

(代写论文联系QQ:913628970,联系手机:***)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的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没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些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教学上,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使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就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参与课堂的愿望。教师应力求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全新的视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的丰富多彩。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添英语教学情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帮助和推动学生应用所学的英语,从训练中获得能力,从而更加有兴趣地投入语言学习。

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在学生的积极举手发言、组对练习、分组讨论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操练方式,也体现在学生积极的、独立的思维活动。只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就是活跃的课。活跃课堂效果的检验,就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活动的时间,是否有表现的机会,是否有成功的体验。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表达的让学生自己去说,凡是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去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那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手段是行之有效的呢?下面是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交际。

英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也是各阶段学生的重要的学科之一。然而以汉语为大背景的生活环境却给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也相应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恰当地、有组织地安排好简短的课前free—talk,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让学生从汉语的氛围中过渡到英语天堂,从而给整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课前的free-talk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前free-talk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准备的,另一种是临时性的师生对话。在前者活动中,教师可事先给学生布置第二天要讲的话题,话题可以包括校园生活、时事新闻、学习心得、班级活动、地区气候、有趣故事等。如每年的教师节,可布置题目为My favourite teacher, 碰到学校运动会,学生可演讲Our sports meeting, 若是圣诞节来临,学生可以谈论Santa Claus, Christmas presents, Christmas dinner, Christmas turkey, 每年临近春节快放假时,学生喜欢谈Spring Festival,谈谈自己在春节中的快乐生活。再比如说感恩节,可布置题目The person I want to thank most.。这些话题非常接近生活,学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他们会很容易就联想到实际生活并自由地发挥。

而在后者师生临时性对话中,这主要放在教授新课围绕某一话题所展开的课前具有导入性的free-talk。如在授课SB2U15 Destination时,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 Do you like holidays?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most during holidays?

Ss: Travelling/Reading books/Surfing on the Internet/Going shopping/Visiting friends.T: Yes,and some of you like travelling.Where have you ever been to?

Ss:Shanghai/Yunnan/Jiangsu/Zhejiang/Beijing…

T: Is there anybody who has been to a foreign country for travel?

Ss:No.T:Then do you hope to travel abroad?

Ss:Yes,of course.T: You must know some famous cities in the world.Tell me some, will you?

Ss: paris/London/Sydney/New York/Tokyo…

T: So many.And they are all world-famous travel destinations.Imagine that you’re offered a free air ticke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nd make 5 stops along the way, where would you go and why?

Ss: …(Watching animals in Australia/Visiting pyramids in Egypt/Shopping in Hongkong…)

二、创设情景

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设更多的情景,以便给学生们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得到学以至用。”我们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认真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景,并灵活运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参与和实践,这样才能给课堂带来良好的氛围感染,达到学生学习语言并能主动运用的目的。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在半真实的模拟情境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在教学情态动词can, can’t, must表猜测时,老师先把这几个词的用法大致讲一下,然后对学生说,我们今天要开一个同学聚会,现在还缺小林,小陈和小张三位未到,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外面,然后把门关上,这时这位学生敲门,老师可以趁机与班上的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 Who can it be? Can it be Xiaolin?

S1:It can’t be Xiaolin.He has gone abroad.T: Then who can it be, Xiaochen or Xiaozhang?

S2: I’m not sure.Xiaochen said he was busy today.S3: It must be Xiaozhang.Just now he phoned me, saying that he wes on the way here.通过以上表演及对话,学生就可以很自然地掌握好这三个词的不同用法,这样学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相反学生会觉得有趣,且记得牢,自我介绍《如何激活高中英语课堂》。

此外,在教学Saving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可画一张流泪的地球的图画,然后请学生们与地球进行对话,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以下是其中一对话:

S: Nice to see you, grandpa Earth.But why are you crying?

E: I feel sad because my children—Air and Water are suffering much.S: Why? Can you tell me what’s happening?

E: Every day you human beings produce too much dirty gases from factories and traffic vehicles, which make my older son—Air hardly breathe.S: Oh I see.Then what about your younger son—Water?

E: My younger son is no better than my older son.Everything including rubbish and used water is pouring onto my son, making him nowhere to escape.He becomes dirty and have no friends—fishes and plants.S: Oh, that’s really bad.It’s no wonder you’re so sad.E: But, listen, I’ll take revenge on you human beings.I think you should pay for what you have done.S: Oh no.We know we are wrong.We will change our behaviors, I promise.通过设计这样的拟人对话,整个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他们保护地球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相信他们今后的环保意识会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之中。

三、巧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多媒体的合理应用能够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它以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创设一个设疑激趣、开阔视野、勇与创新、积极探究的空间。

在我们教学当中,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是上课之前,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材料,如下载图片、影音资料、背景知识,这样花的力气很大,如果能把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去处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的学生接受能力快,电脑技术也不错,老师若能把每单元的导入这一块分摊给班级各小组去完成,让他们提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而后制成powerpoint,然后在班级展示并介绍,展示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很棒,他们正处于爱表现自己的年龄阶段,很乐意这样做。而台下的同学也会觉得很新奇,因为听自己的同学讲课与听老师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同时也会激起同学之间的互相比较,他们会觉得如果下次轮到他们时,他们一定要做的得更好。

比如说SB3U3The land under water的阅读课讲到Australia,我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澳大利亚的图片及资料。关于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学生最感兴趣,他们了解的欲望很强,于是该组的学生很快投入行动,分头查找,并制成powerpoint。上课前一天,我检查了他们查找的情况,结果让我很欣喜,老师能够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有的甚至还超出我的想象范围,其图片设计之精美也让我觉得棒极了,非常满意。而学生在上课时呈现的方式也是别具一格。我们老师往往把图片先打出来,然后提问题或直接讲解,而学生先提问,而后再呈现图片,这样的话就给台下的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而不是被动接受。具体他们是这样做的:

学生上台后先打出澳大利亚的国旗,然后问:“Which country do you know this national flag belongs to?”“Australia” “Yes.Today I want to learn about Australia with you.Where do you know Australia is? What oceans are around it?”于是台下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回答,接下来台上的同学才打出澳大利亚的版图及其周围的大洋。接着又问:“Who can tell me some famous cities in Australia?” “Sydney, Canberra, Melbourne, Brisbane, Darwin…”于是幻灯片上显示这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学生们看得饶有兴趣。台上的又问:“As we all know, Australia has some unique animals and plants that other continents don’t have.Can you tell me some?”下面的学生有的不懂袋鼠、考拉、安树等的英文名称,就用中文回答,台上的同学于是打出这些动植物的图片及其英文,并当起小老师带读起来,全班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上台的胆量及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备课量,学生也觉得新鲜,乐学,可谓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四、游戏活动

广义地说,游戏就是玩,一种娱乐的形式。那么何谓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呢?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采用有趣好玩的形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语言交际活动。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让他们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能力。

高中生也喜欢游戏,只不过他们更喜欢有一定变化、有创新的游戏。因此,在组织高中英语课堂游戏的时候,更要注重创新与变化。例如在练习if引导的虚拟语气时,教师可设计“接龙游戏”,即一个学生说完一个由if引导的虚拟语气的主从复合句后,下一个学生须将前一个学生所说的主句内容作为自己的从句内容。比如:

S1: 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go travelling.S2: If I went travelling, I would go to Hong Kong.S3: If I went to Hong Kong, I would go shopping.S4: If I went shopping, I would spend all my money.S5: If I spent all my money, I would become a beggar.这种开放式的练习,既练习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法现象的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再比如,做主谓宾状语的练习时,让一组学生写主语,一组写谓语,一组写状语,然后由每组组长把同学们所写的内容随机组合,大声朗读出来。由此就有了下面这些句子:Kate is eating in the bathroom.Tom plays football in the air.Jim goes out for a walk in Mr.White’s mouth.John is sleeping in the oil pan.这些句子让大家捧腹大笑,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也变得有趣起来。

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节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

最后几点思考:为了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活跃起来,我们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增加教育底蕴。要组织一堂活跃的英语课,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储备,要掌握目前课堂改革的要求,要了解现代西方主要外语教学流派。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高洪德指出:“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又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2.熟练教学材料,做好教学设计。一堂英语课是否活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要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师首先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安排不同的任务,做出不同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课堂自然活跃。其次要思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做好时间分配。此所谓备思想、备方法。最后设想活动步骤,活动方式,活动人员以及活动评价。正确的、恰当的评价是维持活跃课堂的重要措施。不正确的评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课堂死水一潭。

3.充分了解学生,切合学生实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任何学习活动的指向都是学生,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设计学习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走进学生学习需求区,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学习活动才会合理有效,而不是表面热闹,而实际却失去实效。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追求“真实、扎实、鲜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殿堂。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活;英语教学;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掌握英语主要依靠英语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要求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使其日臻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驱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筑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且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论证怎样把课堂教学激活。

一、活的课堂教学起始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也会因为对某个教师有感情,就对某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他的要求也就能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互动的基石。在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是全方位的,也只有在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有安全感,才能思维活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进行的双向多向的交流传递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展示,灵性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教师每一个期待的眼神、每一丝真诚的微笑、每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轻轻爱抚的动作,哪怕是关注的一瞥,学生都认为是一种“爱”,是对他们的一种安慰和鼓励。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如在授课时,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脸上洋溢着微笑,一声亲切的“Hello,Everybody”,学生看到我笑容满面,亲切感油然而生,便大胆地用“Hello,Miss Wang”问候,这样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平等关系是建立在以诚相待的基础上的,所以多交流,多沟通,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二、活的课堂教学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艺术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的自身形象创造性地激励乐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的巧妙综合。研究和把握好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艺术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发展当代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

1、导课设计的艺术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又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尝试了下列导课方式:

1)趣事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学生可谓“事事关心”。他们兴趣广泛,尤其对新闻、时事、赛事、时尚和明星生活极为关注,但不同的学生兴趣不同。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让学生自行组合,形成几个兴趣小组——时事政治小组、体育新闻小组、时尚兴趣小组、娱乐爱好小组,每天负责收集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于课前5分钟进行“free talk”。于是,校园生活、国内外新闻、名人轶事、社会焦点问题等都进入了我们的课堂,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锻炼了口语,而且活跃了课前的气氛。

2)设问导思。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可制造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疑问到思考,尽快“入戏”。如在教学SufferingFor the Beauty一文时,笔者首先提问:“D0 you love beauty?What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doing in order to become morebeautiful?”学生们回答:“Buy expensive cosmetics/Eat nutritiousfood/Do aerobic exercise to lose weight”……我又问:“Besidesthese,what are they doing?”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开始浏览课文。

3)辩论激活。辩论使思想碰撞、心灵升华。学生尤其喜欢辩论,教师应努力为他们创造情景。以课文Man's Four-leggedFriend为例,笔者拟定辩论主题:Do you think dogs areour friends?Why or why not?通过讨论,学生形成正反两方,辩论气氛十分热烈,为学习下面的文章作了很好的铺垫。

2、课堂结尾的艺术

课堂小结如同一出戏的闭幕式,如果“表演”得当,可以让学生达到“惟恐聆听之不同,不知铃声之既响”的境界。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或通过发人深思的结尾语言,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教学艺术进入激情的意境。如:

1)归纳法

英语教学要讲究效率,在一堂课结束前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2)悬念法

一堂成功的课,也可以设悬念而告终,使其课虽已尽,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也可让学生课后查找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讨论法

课堂教学在接近尾声时,学生往往感到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这时适时开展讨论活动,既可调节大脑,又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如在学习Gambling一文接近尾声时,我要求学生讨论:“Can you give examples to show howmuch harm gambling does to our society?Whatlessons canwelearnfrom these examples?”学生讨论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师生互评法

评价,可以是对教师本节课的评价,也可以是对所学内容的评价。通过师生间的互评法,教师可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课堂教学尽善尽美。也可加强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三、活的课堂教学需要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新颖、独特是将课堂教学激活,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关键。

英语课堂的“激活” 第7篇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时往往会比较在意学生性格和学习态度, 而极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所以有时课堂的生成并未达到自己预设的效果。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价值取向, 从中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最佳结合点, 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预先分配一些任务给不同的学生。可以让善于言辞的学生做小组的发言人, 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准备短剧表演, 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老师准备道具。这样, 学生就能因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 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针对部分传统节日和学生感兴趣的节日,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英语贺卡, 送给同学和老师, 不定期地举行班级英语小报和墙报比赛,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评比。把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 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我荣耀感, 另一方面也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平时,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英语歌曲、英语故事、英语谜语, 通过课前五分钟来展示。

二、预设课堂语境激活学生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堂成功的课, 它的语境必须具有真实性, 课堂上的任务具有“开放性”, 课堂信息的输入与学生已掌握的信息有一定的信息差, 让学生能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真正的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发生。Raffini (1996) 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有效参与的几个原则, 即自主性原则、自我实现性原则、归属感原则和自尊感原则。

笔者在教学牛津译林版9A中, Teenagers’problems的单元中, 打破原先的讲课模式, 特意先播放一段有关青少年与父母相处问题的电影剪辑,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 让他们有话可说, 打开他们的思路。学生一看完电影就在下面互相窃窃私语起来。笔者马上趁热打铁, 提出任务, 让他们分组讨论:如何帮助片中的主人公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在学生开始讨论前, 提供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句型、对话框架, 让学生自己通过与其他同学思维的交流碰撞, 产生了新的生成。同时, 这堂课还关注了学生本身的情感, 在讨论中学习如何与父母相处, 提升了对学生的情感培育效果。表面上看占用了很多讨论的时间, 但是, 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精选教材内容激活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作为一堂课的重头戏, 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 活动的类型应根据教材灵活设计。如, 问答、句型操练、角色扮演、填表、小组辩论、竞赛、调查、采访等。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互动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 课堂活动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笔者在教7Aunit6 fashion这一单元时, 结合本课单元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讨论、交流自己导演的时装秀。学生都积极地穿上从家里带来自己搭配的最满意的服装, 并且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有书记员、主持人、模特。在音乐声中学生都展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为了更胜一筹, 很多学生还从课文中主动查字典学习了部分课文未教的衣物名称, 部分学生还趁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篮球的球技表演、舞蹈表演。这堂课更像是一堂学生的精彩展示课。在课堂上, 为了让活动具有竞争性, 其间设计一些抢答题, 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了不同分值的题目, 最好评选出最佳模特、最佳主持人、最佳设计师。这一堂课让学生觉得是一个开心的派对, 英语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活动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激活了课堂, 也呈现出新的生成, 部分学生还为自己的信息增值不少。这种课堂活动大于以前的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第8篇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职会展专业课堂中运用的现状

所谓情境教学,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引入或创设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氛围, 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并学会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目前高职会展课堂上普遍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我们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对于在会展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视而不见”。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进行会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虽然知道情境教学对于讲授知识很有帮助, 但是为了贪图方便, 在讲授过程中仍然坚持以灌输为主, 对于情境教学“视为不见”。只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 而疲于寻找适合的案例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能把理论讲完, 却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也学不到任何实际可操作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会展概论》“主承办单位的确定、支持和合作单位的选择”这一内容时, 很多教师往往停留在阅读教材内容的层次上进行授课。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知道了这个知识点, 而对于怎么操作确定和选择合作单位仍然感觉束手无策。

2.“形似神离”。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尝试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实际案例进行教授。但由于他们的案例选择仅仅为了自己教学方便, 而不是为了学生学习方便, 因此, 他们所设置的情境往往只能流于形式, 而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 达到理解、突破知识点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形式上看是热闹、充实的, 但实际的有效性仍然是需要质疑的。

3.“纸上谈兵”。

情境教学, 不仅仅是教师知识点讲授过程中采用案例情境进行讲授, 更需要的是教师能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 回归生活, 引导学生去运用这些知识。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些教师往往只看重学生理论分数的高低,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情境教学只能仅仅限于对教材知识讲授的“纸上谈兵”, 而不能涉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课堂中的运用

如何才能解决以上问题呢?我想最基本的突破口仍然是要从情境教学入手改革会展课程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中, 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

1.“生”临其境, 感受情境教学的生活味。

会展专业知识本身就是基于现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所以, 我们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寻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案例开展教学。这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教材内容, 增强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认同感, 增强对知识运用的关注度。例如:我们在教授展会时可选择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第一展广交会”进行讲解, 这一内容贴近学生, 他们容易理解, 有话可讲。这样, 整个教学过程也就变得自如了。

2.“生”临其境, 体味情境教学的主体性。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搬上课堂, 让学生在教室里去体验知识的运用。在高职会展课教学过程中, 我们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在讲展会项目生命力的分析时, 我们可以结合浙江省农业博览会的失败, 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农博会在杭州成功举办三届后, 随着举办地的改变, 虽然当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教师在其中只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适时补充些资料, 学生通过自主分析, 也一样能把问题分析透彻。这样借学生的嘴讲清楚的知识点, 就更具有说服力, 有利于提高高职会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生”临其境, 挖掘情境教学探究度。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一定的“探究度”, 能够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唤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展学科是一门实践性科目, 对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加强烈。所以, 教师要学会在情境中创设一些蕴含思考力度的问题,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些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对某展会案例进行分析时, 可以适当提出对该展会在展中服务时如何在“服务承诺”、“服务展示”、“服务便利”及“服务品牌”等方面设置一些假设。这样, 教师在讲清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也给了学生探究的机会, 激发了学生尝试和运用已有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这不仅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内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而且使学生的会展知识有了一个新的升华, 懂得学以致用。其教学效果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课堂中运用的注意点

1. 注意材料选择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服务的。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也一样。教师在选择案例展开情境教学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 具有信服力的材料来辅助教学, 切忌滥用情境教学。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 案例最好选择那些学生有所耳闻的会展活动。例如:在分析不同会展活动特点时, 教师可以把2010上海世博会与各地区举办的一般展会如车展、房展等相比较, 这样就更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 注意内容设置的协调性。

在高职会展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还要处理好情境与教材知识的关系。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华丽的情境, 而忽视了与教材内容的协调性, 为了设置情境而设置情境, 牵强附会,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会展情境教学要力求直白、高效, 处理好情境内容与教材知识的关系, 不喧宾夺主。例如:在讲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会展发展情况时, 我们可以有重点地选择极具典型性的义务小商品市场30多年来发展的情况进行讲解, 而无需引入过多的情境做噱头。

3. 要注意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在开展会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构建一个有声、有色的平台, 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创设情境, 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台播放观看模特表演、科技演示等。这能形象、直观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营造浓厚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新奇感、惊讶感, 使学生乐于学习,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情境是会展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信只要我们有心, 做到以生为本, 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积极思考, 就一定能提高高职会展课堂效率, 使高职会展课堂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张乐.会展管理与服务课程情境化教学模式探索[J].大家, 2011, 16.

如何激活英语课堂氛围 第9篇

一、观念的改变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违背了新教材“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教师“唱戏”,学生“听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此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扼杀,课堂气氛只会变得越来越沉闷。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教师的教学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要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英语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及训练机会,让他们去接触、使用英语,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听讲、思考、训练、讨论,让他们有事做、有目标、有兴趣、有动力,让他们无忧无虑、无所顾忌、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挖掘自己,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后的学习效果将会非常明显。教师们应切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原则,唯有这样,学生们被动学习的现状才能被改变。

二、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

英语新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科学性、趣味性,渗透了社会、自然、人文等各方面内容。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某些教学内容可增加提示性的步骤来降低难度,也可进行适度的延伸、补充来提高难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以原有教材为基础,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着手,激发他们的兴趣与表现欲望,并能化兴趣为动力,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巧妙地导入新课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能否成功地上好英语课,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能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求知欲和表现欲,从而能激发课堂气氛。

关于课堂导入笔者认为:首先,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后,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会更加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也一定会不错。其次,要有针对性。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并且要确保这样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导入要有新颖性。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

导入的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1.图片导入法。可充分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从插图着手,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内容、要点,这样的导入自然合理。2.多媒体导入法。中学生善于认识、接受新事物,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这一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影像,建立一种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3.复习导入法。“温故而知新”,用复习相关已学内容来导入新课,也是常用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另一方面,能让他们把新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4.背景知识导入法。教师可以介绍作者、课文背景为出发点导入新课,当然我们还可以用时事、热门话题、名人效应、故事等来导入新课。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来导入新课,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时间的把握。导入所花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过短又会苍白无力,起不了作用。二是方法要灵活。导入要因材、因地、因时、因对象而异,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四、把握好课堂提问

课堂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问,教师可了解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创造了师生互助交流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教师应抓住并利用一切时机来提问,每节课开始时进行几句free talk来活跃气氛,创造语言表达机会。如在四川大地震后,可就此来提问:“Have you heard of the earthquake in Sichuan?”学生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回答。接下来你可就地震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进一步进行提问,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在提问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太难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造成冷场。反之学生会不屑一顾、懒于回答。另外,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关注。还应鼓励学生用英语向同学或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做到了这一点,就说明他们真正地把身心投入了课堂。

五、科学地进行评价

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学生得到了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会增加,学习积极性会提高。相反,他们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较好的学生提些有难度的问题,在肯定他的同时,指出他的不足,防止他骄傲自满。对后进生可提问一些稍加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肯定。如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不可大声呵斥,应和蔼耐心地提示、点拨,帮助他思考、解答。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大胆表达自己。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组织课堂活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第10篇

当下的英语教学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吞水。由于一般普通中学缺乏必要的英语语境,学生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多年还是不能流畅地用于交流。教学母语以外的英语,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英语,使用英语,浸润在英语语境里才能快速掌握英语。当下的英语教学仍然脱离不了“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不到以人为本,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用机械、单一的死记硬背来学习英语,造成“哑巴”英语的现状。

二、组织课堂活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之实践

( 一) 课前 5 分钟演讲激“活”学生思维

一场音乐会,精彩的前凑是一曲吸引人们观看的重要部分,一堂课的开场白恰如一曲的前凑,吸引学生的兴趣,进入到上课的氛围中,因此,课前的5分钟演讲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前5分钟的演讲,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演讲内容,让他们利用这5分钟展示他们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这5分钟的演讲里,学生们运用所学过的词组和句子用英语来讲述小故事、谚语和身边发生的小事件等,以轻松的心情、活跃的思维进入英语课堂的学习。

一次,我们组织学生们去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以此为主题进行讨论。一个上午下来,学生既疲倦又兴奋,并且,对看到的乱扔烟头、乱穿马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很是愤怒,课堂讨论的时候纷纷发言,既使学生们受到了环保教育,又提升了学生们听、说的实际能力,学到了新的词汇。

( 二) 课堂讲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

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的转型期,好奇心强仍然是他们的性格特点。而讲故事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讲故事,使用的是大量的词汇、活泼的语言、甜美的声音、丰富的表情和有趣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词汇,逼真的语言环境,真切的语境感受。课堂教学中,把文本内容和讲故事运用起来后,我想,如果能让学生也能参与进来,那岂不是效果更好? 为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接龙比赛的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学习who、where、when、what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将who、where、when、what四个部分让每个学生各承担一个,分头用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内容写成句子,然后组合起来,造出很有趣的句子。例

S1: Liu Xiang?S2: swims S3: in the kitchen S4: every Sunday

然后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句: Liu Xiang swims in the kitchen every Sunday.

接龙活动每组分人数可以不限定,由一个学生先说第一句话,后一个学生根据前面那句话的意思接着往下编,我还要求一个学生和下一个学生之间不得停顿,速度不能太慢,这样一来,学生们越编越有兴趣,既学习了词汇、句子,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句子的印象,令他们不会忘记。例

A: If I get up late,I’ll be late for class.

B: If I’m late for class,my teacher will be angry.

C: If my teacher is angry….

( 三) 教师自编顺口溜,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英语语言富于节奏感,动听的语音语调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学生读起来有乐感。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别出心裁,把那些枯燥的、不易记住但词和词之间有关联的词语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或小诗,教师或充满激情、或诙谐幽默的朗诵、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都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单词、词语印象深刻,那些枯燥、晦涩的词语都不攻而破,让学生牢牢记住,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名词的复数时,先让学生巧记以 - o结尾加 - es的词:

A. 两人两菜( hero,negro,potato,tomato)

B. 一句话Negroes and heroes like to eat potatoes and tomatoes( 黑人和英雄喜欢吃土豆和西红柿。)

C. 有生命的加es,无生命的加 - s.

再让学生巧记f( e) 结尾的名词复数: f( e) →ves( wife,knife,wolf,thief,shelf,leaf. )

编成顺口溜:

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 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

编顺口溜虽然对教师的个人素养要求很高,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课堂活动使艰涩的英语文本内容变得简单易记、生动形象,印象深刻。课堂上,教师生动、夸张、声情并茂的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知识,从而产生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们自己也会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去编口诀,写顺口溜来强化单词、词语的听说能力。

( 四) 格言警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在汉语文章中通常会引用格言、警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理论支撑。英语文章中,同样会引用格言、警句,精辟深邃的格言、警句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凝聚了前人先辈的智慧,启迪后辈,陶冶情操,激励上进。因此,英语教学中加强格言警句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英文素养,激励学生努力勤学。

例如,学习单词“time”时,我引用了这几个警句: Time is money( 时间是金钱) . Time is life( 时间是生命) .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 . 既让学生记住了time这个单词的用法,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刻苦勤学的教育。

为了扩大学生对英语的知识面,我还利用休息时间收集了有关时间的谚语,配合英文诗“I try”和“Do my best”,使学生认识时间的宝贵。

( 五) 玩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

玩游戏是孩子们最乐意的一件事,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转为少年时期,玩游戏他们同样喜欢。在游戏中,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兴致勃勃。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几个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寓教于乐。

比如,猜身上的五官部位是孩童时经常玩的小游戏,教学eye、nose、ear、mouth、hand、face等单词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起了“Touch your head”的游戏。游戏开始,教师先说Touch your nose. 学生边听边点自己的鼻子。同样,老师说ear、eye、mouth、hand、face时,学生点自己的五官,为增加游戏乐趣,我设计了小组比赛,并且加大了游戏的难度,当学生听到“Polly says,Touch your ears”时,学生才可以用手摸自己的耳朵,小组违规最少者得胜。由学生自愿轮流当发令官,相互竞猜。生动夸张的游戏,点燃了学生的快乐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 六) 创设表演语境,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由于英语不是母语,学生们接触不到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的语境,学习英语只能靠自己硬背。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更多的英语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到文本中描述的情景,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单词、词语所包含的意思。也因如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英语的这些特点,利用、挖掘教材,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来创设英语语境,让英语学习贴近生活,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我把课文中涉及的角色分别让学生扮演,在角色表演中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birthday”这个主题时,我结合学生所学过的内容,分成At home、In the supermarket、At a birthday party几个系统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在课堂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复习了有关food、drink、fruit、color、number等单词,对句型“How much are they?”“When is yourbirthday?”熟练掌握了,最后,在Happy birthday的歌声中结束整堂课的教学。在学生们意犹味尽的回味中,既巩固了学生所学词汇,又拓展了语言内容,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作为英语老师,把握“讲在必要处,练在活动中”,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发掘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在活动中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了一个直观形象的语境,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课堂成为了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

摘要:我校地处余杭区,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至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交际情景,教师虽然尽可能多安排英语学习机会,却总是收效甚微。当前使用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语言情景,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场景直观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学,使学生在这些英语语言场景中感受英语语感,快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教师根据学生与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设计各种灵活操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进行交流,让英语课“活”起来,“动”起来,激活英语课堂的教学。

如何激活中职英语课堂 第11篇

一、运用媒体,激发情趣

电教媒体的示范比教师的口头示范更具生动、形象、规范的特点。合理、充分地利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的实物、挂图、投影机、录音或录像以至电脑辅助教学等视听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活课堂,具有重要作用。

二、编辑口诀,增强记忆

很多重要的英语知识可以变成口诀,方便学生记忆。比如,讲人称代词时,我给学生总结的口诀是:人称代词主宾格,主格动词前做主,动词介词后宾格,人称代词并列现,尊重他人礼先让,单数人称二三一,复数人称一二三。物主代词分两种,形容词性名词性,形容性作定语,身后定把名词加,名词性独立用,身后没有名词影。两种代词行不同,添个形变名。这几句口诀就概括了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三、游戏活动,贯穿教学

游戏是学生最乐意接受和参与的活动,它能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根据教学要求,我尽量把传授知识和游戏融为一体,设计一些适合教材的游戏。单词教学往往比较枯燥,所以学习单词时,我会设计多种游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参与的热情。比如“单词地雷”“单词接龙”“单词配对”等活动,我还引进了奖励的激励机制,对获胜的学生给予一些小奖励,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把学习推向高潮。

四、竞争比赛,激活课堂

竞争是激发情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中职生虽然大多数英语基础较差,但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决定英语课堂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我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分组,比赛写单词、背课文、猜句子等。实践表明,竞赛能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立足有效教学激活英语课堂 第12篇

一、探索教学新模式, 使学生会学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 陶行知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必须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构建教学程序时, 应确定探索与创新的教学目标, 认真分析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 创造性地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 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景观。要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视野, 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 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创造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双手, 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空间, 提供学生自我活动表现的机会。

二、营造教学新氛围, 使学生愿学

教育首先是一种唤醒。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用深情的语言唤醒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 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人生。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 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 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互相鼓励和帮助, 做到教学相长创设情境, 使学生愿学。

三、激活课堂新活力, 使学生乐学

1.用英语教英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而言, 他们从小学升入初中, 对刚接受的周围事物都有新鲜感, 而对英语这门学科更是充满了好奇心。课堂上, 教者一句简单的问候语“Good morning ! ”都将撩拨他们绷紧的心弦, 震撼他们幼小的心房, 令他们向往、羡慕, 继而渴求、模仿……当然, 这种“英语热”较易夭折, 故需教者小心的呵护。

2.用英语说英语。创设情境, 形象直观。课堂教学中, 我认为尽量让英语与实物相关联, 由实物----英语----实物, 其间省去汉语注释的中间环节。比如, 教学英语单词:penpencil map cup desk等, 课堂教学中, 若能用实物帮助教学, 反复操作, 学生对单词的把握将会准确而深刻。有些语法项目用英语表达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用图片、简图、表演等手段使其形象化, 把语法还原成实践。如:在学习表示猜测的情态动词must和can’t时, 学生常误用mustn’t代替can’t , 这就需多练习,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合乎使用的情理, 老师可设计一个案件, 由学生扮演“警察”、“警察们”在分析案情时自然要用上“must”、“can’t”或“may”之类的词。

3.用汉语服务于英语教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一般已先入为主, 给英语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但若能利用母语服务于英语教学, 则将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难以辨别、掌握的知识。若能编成一个顺口溜或一首打油诗之类, 学生不仅会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而且也易于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如:初一英语教学中, 系动词am is are三者的用法, 常易混淆。我给学生编成了一个顺口溜:“我是I, 你是you, am跟着I走, are和复数you不分家;is连着他、她、它, 还有其他来带它”。这样, 学生对于am, is, are的用法方能迎刃而解。再如, “改为一般疑问句”:“Is提前要大写, 句首字母变小写, 其他部分都照搬, 句末别忘加问号。”等等。

4.把音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越学越爱学, 越学越会学, 可以把音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初一英语教材中已穿插了好多英语歌曲, 它们分布在每个单元的复习课中, 其内容刚好总结所学单元的知识点, 故而英语歌曲的学习成了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对本单元有着巩固强化作用。同时, 也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 愉快学生身心, 激发学英语的浓厚兴趣。

5 . 善用游戏。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教学内容能最有效地被学生掌握。只要适当的使用游戏, 把游戏用于相应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英语, 感受英语的环境, 在游戏中练习英语句型, 记住英语单词, 在“玩中学, 学中玩”, 给学生一个学英语的快乐环境。

四、发掘学习新潜能, 使学生善学

英语课堂教学中, 老师演示学生跟着模仿的参与和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的参与作用大不一样, 前者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 后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激疑引思、主动探索的参与条件。其有效方法:启发、点拨、设疑、解惑。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激活高职英语课堂(精选12篇)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第1篇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而有序的学习氛围,是激活英语课堂的基础在教学观念上, 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