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语言范文
JSP语言范文(精选8篇)
JSP语言 第1篇
1.1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捷, 随着现阶段的就业市场的膨胀以及求职成本的扩大, 已经有愈来愈多的求职者将目光放置在了网络上, 一些提供应聘的网站就开始涌现。这样就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职位输送了大量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这就对社会的就业压力大大的降低了[1]。但是当前的求职网站在功能上还相对较为单一化, 有的由于各种因素就造成了求职者和企业单位没有得到有机的联系, 所以对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就显得比较重要。
1.2JSP、My SQL技术分析。JSP的全称是Java Server Pages TM, 是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这一技术主要是采取Java语言进行编写的类XML的tags以及script lets产生动态网页处理逻辑就访问的应用逻辑, 然后对这两者的逻辑加强独立性, 使其不相互的干扰。通过这一技术能够在程序上更加的安全和有效率上的保障, 并且在各组件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简单, 能够在多样化的平台上进行实际的应用[2]。
二、基于JSP、My SQL技术的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1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模块。对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有着诸多功能模块, 在此次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主要有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块和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个人简历管理模块、面试过程管理模块等。其中在企业信息管理模块上的功能主要是对公司名称的搜索以及信息发布的搜索和动态信息的搜索等;在个人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功能主要是用户注册以及登录, 对个人信息的查询和修改, 在面试过程的管理模块上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对面试人的信息查看及预约面试和联系人方式等。
2.2基于JSP、My SQL技术的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接口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内容, 在这一设计中主要是多方面的接口设计内容, 其中有用户接口及内外部的接口设计, 用户接口主要是采取的比较简单的键盘加鼠标来作为数据输入的用户接口。而在外部接口主要是在My SQL技术上的数据导入及导出功能, 主要是方便于内部数据的交换。
后台管理设计是针对系统相应功能进行的设计, 主要是通过系统的管理员进行有效管理, 在这一模块功能的设计上有对模板的设置和广告的设置、数据库的维护等。而后是对重点代码的设计, 在这一设计过程中主要有数据库和留言显示程序的设计, 在系统产生了信息之后都会储存在数据库当中, 想要能够在页面上线的功能上得以实现就要对数据库连接进行打开, 此时就需要钥匙进行开启。
这一程序的操作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的浏览, 在使用以及部署上还不能达到效果, 这时候就要能够构建能够出去的对象, 采取RS.Open方法存取”jobs.mdb”的数据库。在这些方面都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对其安装, 并要对运行的环境得以充分重视。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JSP、My SQL技术基础上的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处在当前发展阶段显得非常重要,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实际需求的严峻, 使得这一信息管理系统的价值也不断提升, 这是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支持手段。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待后来者居上为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摘要:随着当前全面改革的深化进行, 在就业方面的问题也成了社会发展的焦点, 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没能梳理的和社会相融入, 以及对就业市场进行了解, 还有就是盲目的投掷简历, 这样就对就业的实况得不到很好的收益, 基于此, 本文则主要就在JSP以及My SQL技术基础上的个人职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分析, 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JSP,My SQL,个人职位信息
参考文献
[1]高远.基于WEB的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13 (09) .
ASP与JSP优劣之比较 第2篇
尽管两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两者来源于不同的技术规范组织,实现的WEB服务器平台要求不相同。以下就来比较两种技术,看看各自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以供设计开发者选择使用。
1 技术的开放性
ASP技术主要依赖微软公司的技术支持。其发展是建立在独占的、封闭的开发过程基础之上。Windows本身的所有问题都会一成不变地也累加到了它的身上。安全性、稳定性、跨平台性都会因为与NT的捆绑而显现出来。
相比之下,JSP技术基于平台和服务器的互相独立,输入支持来自广泛的、专门的各种工具包。SUN公司应用JAVA社团性过程开发JSP技术。针对JSP的产品,SUN授权了工具提供商(如Macromedia)、结盟公司(如Apache,Netscape)、最终用户、协作商及其他。JSP应用程序界面(API)毫无疑问已经取得成功,并将随JAVA组织不断开放扩大继续完善。
2 平台和服务器的弹性
ASP是运行在微软的操作系统平台之上,并搭配微软的WEB服务器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基于ActiveX控件技术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组件。因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在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尽管ASP技术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产品能够得到组件和服务实现跨平台的应用程序,但是ActiveX对象必须事先放置于所选择的平台中。
JSP技术主要运行在Java Virtual Machine (JVM)虚拟机器上, 因此,它能够跨越所有的平台,例如:NT、Windows 2000、Solaris、Linux、OS/390、AIX、HP-UX 等,除了能在各式各样的操作系统上执行,并且能搭配各种WEB服务器:Apache、IIS、Netscape Enterprise Server ,等等,将静态的HTML网页交由执行速度较快的Web Server 处理,而动态产生网页的部分,就交由JSP Container 来执行。
由上述可知,JSP技术在跨平台的表现方面比ASP来得更有弹性。
3 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分析
ASP和JSP都使用标签“<%”和“%>”与脚本技术来制作动态WEB网页,但标记符号之间所使用的语言不同。ASP为JavaScript或VBScript,由于ASP还是一种 Script语言,所以除了大量使用组件外,没有办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它必须面对即时编译的时间考验,同时我们还不知其背后的组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而JSP所用的语言是Java。Java 是严谨规范、有系统组织、强大且易扩充的语言,其可执行性优于VBScript或JavaScript语言。它能够利用JAVA技术并被编译为JAVA Servlets。Java 语言能够提供防止直接存取内存的功能,而存取内存产生的错误,通常也正是造成服务器损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ASP和JSP技术都能使开发者实现,通过点击网页中的组件制作交互式动态的内容和应用程序的WEB站点。但ASP仅支持微软的组件对象模型COM,由于Windows NT最初的设计问题而会引发ASP大量的安全问题。只要在这样的组件或是操作中一不注意,那么外部攻击就可以取得相当高的权限而导致网站瘫痪或者数据丢失;而JSP组件都是基于Javabeans技术或JSP标签库。JSP标签具有可扩充性 ,使得JSP开发者可以使用用户定制标签库,可以充分利用与XML兼容的标签技术强大的功能,大大减少对脚本语言的依赖。由于定制标签技术,使网页制作者降低了制作网页和向多个网页扩充关键功能的复杂程度。
4 跨平台的可重用性
JSP的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一直关注可重用性。JSP组件(企业Javabeans,Javabeans,或定制的JSP标签)都是跨平台可重用的。JSP技术的标签可扩充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简便的,与XML兼容的接口即共享网页的打包功能使其完全的工业标准化。工业标准化的Javabeans组件可以访问传统的数据库,并能以分布式系统模式工作于UNIX和WINDOWS平台。
ASP没有JAVABEANS组件,不能扩充,不能实现跨平台重用。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JSP已经在多处显示出了其优越性。由于JSP技术是基于JAVA的开放性过程的产品,因此它能够广泛支持不同提供商提供的工具、WEB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的服务,这样能够使用户选择最佳的开发方法,选择最适应他们的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包,同时有效地保护用户在代码和人员培训上的投资。
最后,把ASP和JSP两种技术各自在多方面的性能以列表的形式罗列出来:
参考文献
[1] 宋先斌,何在玉.web应用开发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JSP技术研究 第3篇
关键词:JSP,概述,应用,研究
1 JSP概述
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 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 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 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 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段, 然后将执行结果连同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一起返回给客户。插入的Java程序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等, 以实现建立动态网页所需要的功能。JSP与Java Servlet一样, 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 通常返回给客户端的就是一个HTML文本, 因此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 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 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 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 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
2 JSP的优缺点
2.1 优点
(1) 一次编写, 到处运行。除了系统之外, 代码不用做任何更改。 (2) 系统的多平台支持。基本上可以在所有平台上的任意环境中开发, 在任意环境中进行系统部署, 在任意环境中扩展。相比ASP/.net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3) 强大的可伸缩性。从只有一个小的Jar文件就可以运行Servlet/JSP到由多台服务器进行集群和负载均衡, 到多台Application进行事务处理, 消息处理一台服务器到无数台服务器, Java显示了一个巨大的生命力。
2.2 缺点
(1) 与ASP一样, Java的一些优势正是它致命的问题所在。正是由于为了跨平台的功能, 为了极度的伸缩能力, 所以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 (2) Java的运行速度是用class常驻内存来完成的, 所以它在一些情况下所使用的内存比起用户数量来说确实是“最低性能价格比”了。从另一方面, 它还需要硬盘空间来储存一系列的.java文件和.class文件, 以及对应的版本文件。
3 JSP的应用
3.1 基于JSP的Web GIS
基于JSP的Web GIS由于与数据库联系较紧, 一般采用Java Bean组件技术。JSP用Java组件Java Bean执行确定任务和封装对象数据, JSP与Java Bean的关系就像ASP与COM的关系, COM对象常用于帮助从ASP网页中分离出逻辑或计算的代码, 可以在任何允许标准对象模型的语言中引用, 而Java Bean仅限于Java程序设计语言, 比COM更易于开发, 只要通晓Java, 就很容易掌握Java Bean的结构。在ASP中使用COM对象必须在服务器上注册, 对象改变时, 服务器需重新启动, 而Java Bean不需在服务器上注册, 对象改变时, 只需重新启动对象即可。
用JSP技术实现的Web GIS, JSP应用程序置于Web服务器端, 当用户请求JSP网页时, JSP程序将自动送给JSP引擎 (JSP Engine) 处理, 它将程序中的Java代码分离出来, 生成Servlet, 若无语法错误, 则编译成class文件后, 载入Java VM (Java Virtual Machine) 执行 (这是JSP程序的惟一一次执行) 。
3.2 JSP对Web数据库的访问
JSP访问Web数据库有两种主流技术, 分别是JDBC (Java Bean) 技术和连接池技术。
3.2.1 JDBC (Java Bean) 技术
JS P借助Ja va语言的数据库连接技术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 即通过JDBC驱动程序与数据库相联, 执行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JDBC作为一种数据库访问技术, 具有使用简单、可移植性强、易于编写和维护等优点, 可高效地实现数据库的连接。
利用JDBC-ODBC转换, Java程序就可以访问带有ODBC驱动程序的数据库, 从而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跨平台访问。目前, 大多数数据库系统都带有ODBC驱动程序, 所以JSP能访问Oracle, Sybase, Microsoft SQL Server, My SQL和MS Access等各种数据库。Java Bean技术是一种可重复使用且跨平台的软件组件, 它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极佳的解决方案, 使他们可以利用Java Bean技术封装事务逻辑, 很好地实现业务逻辑和客户端操作的分离, 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其工作原理是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逻辑封装在Java Bean包中, 通过JSP调用Java Bean来实现数据库的连接。
3.2.2 连接池技术
虽然JDBC (Java Bean) 作为一种数据库访问技术具有诸多优点, 但在电子商务网站中, 当有大量的用户同时访问时, 采用此种技术反而会使系统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在JSP中, 把连接池技术和JDBC (Java Bean) 结合起来使用。连接池 (Connection Pool) 就是众多连接对象的“缓冲存储池”, 也就是连接对象的集合体。连接池负责管理数据库连接的建立、释放和调度。事前连接池先建立若干个连接, 放置在内存对象中, 当有数据库访问请求时, 不需要执行连接数据库的操作, 只需从连接池的空闲队列中取用连接;数据库访问完成后, 将连接放回连接池中, 供其他数据库操作时复用连接池中的连接。应用连接池技术极大地减少了连接和关闭数据库的操作, 非常显著地提高了系统性能。
3.3 标签库技术
在JSP中, 动作是可以创造与访问程序语言对象和影响输出流的元素。JSP定义了六个标准的动作。除了这六个标准动作以外, 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动作来完成特定的功能。这些动作被称为客户化动作, 它们是可重用的程序模块。通过这些动作, 程序员就可以在JSP页面中把页面的显示功能也部分地封装起来, 使整个页面更加简洁和易于维护。在一个JSP页面中, 这些客户化动作是通过客户化标签来调用的。而标签库 (Tag?Library) 就是客户化标签的集合。JSP标签库是一种通过Java Beans生成基于XML的脚本的方法。它是JSP的最大特点之一。通过标签库, 能够无限制地扩展JSP应用, 完成任何复杂的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清宏计算机工作室.JSP编程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浅谈JSP的多线程技术 第4篇
1 多线程的优点
(1) 进程之间不能共享内存, 但线程之间共享内存非常容易。
(2) 系统创建进程需要为该进程重新分配系统资源, 但创建线程代价要小的多, 因此使用多线程来实现多个任务并发比多进程要效率高。
(3) Java语言中内置多线程功能的支持, 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底层的操作系统的调动方式, 从而简化了Java的多线程编程。
2 多线程操作实现
2.1 线程的启动和创建
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扩展java.lang.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Thread类 (Java.lang.Thread类) , 在Java语言中Thread类代表线程, 所有的线程对象都必须是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每条线程的作用是完成一定的任务, 实际上就是执行一段程序流, 也叫一段顺序执行的代码, Java使用r u n方法来封装这样一段程序流。Thread类代表线程类, 它的两个最主要的方法是:run () 包含线程运行时所执行的代码;Start () 用于启动线程。
继承Thread类创建和启动线程:定义T hread类的子类, 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 该run方法的方法体就是代表了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 run方法也被称为线程执行体; (2) 创建Thread类子类的实例, 即创建了线程的对象; (3) 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该线程。一个线程只能被启动一次。第二次启动时将会抛出Java.lang.Illegal Thread Excetpion异常。
2.2 线程间状态的转换
当线程被创建并启动以后, 它既不是一启动就进入了执行的状态, 也不是一直处于执行状态, 在线程的生命周期里, 它要经过新建, 就绪, 运行, 阻塞, 死亡五种状态。
新建状态:用new语句创建的线程对象处于新建状态, 此时它和其它的Java对象一样, 仅仅在堆中被分配了内存。启动线程使用start方法, 而不是run方法, 永远不用调用线程对象的run方法, 调用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系统会把该run方法当成线程执行体来处理。但如果直接调用线程对象的run方法, 则run方法立即会被执行, 而且在run方法返回之前其他线程无法并发执行, 也就是说系统吧线程对象当成一个普通的对象, 而run方法也是一个普通方法, 而不是线程执行体。
就绪状态:当一个线程创建了以后, 其他的线程调用了它的start () 方法, 该线程就进入了就绪状态, JVM会为创建方法调用栈和线程计数器处于这个状态中的线程, 并没有开始运行, 它只是表示该线程可以运行了, 至于该线程何时开始运行, 取决于JVM里线程调度器的调度。处于这个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池中, 等待获得CPU的使用权。
运行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线程占用CPU, 执行程序的代码。
阻塞状态:当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时, java虚拟机不会给线程分配CPU, 直到线程重新进入就绪状态, 它才有机会转到运行状态。如果处于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得了CPU资源, 开始执行run方法的执行体, 则该线程处于运行状态, 当一条线程开始运行后, 它不可能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线程在运行的过程中, 需要被中断, 目的是使其他线程获得执行的机会, 当发生以下情况下, 线程将会进入阻塞状态。线程调用sleep方法主动放弃所占有的CPU资源, 线程调用一个阻塞式IO方法, 该方法返回之前该线程被阻塞, 线程试图获得一个同步监视器, 但该同步监视器正被其他线程所占据。线程在等待某个通知 (notify, notify All方法在Object类里) , 程序调用了线程的suspend方法, 将线程挂起暂停) , 不过这个方法容易导致死锁, 所以程序尽量避免该方法。
死亡状态:当线程退出了run () 方法, 就进入了死亡状态, 该线程结束了生命周期, 或者正常退出, 或者遇到异常退出Thread类的is Alive () 方法判断一个线程是否活着, 当线程处于死亡状态或者新建状态时, 该方法返回false, 在其余的状态下, 该方法返回true。
2.3 线程调度
线程调度模型:分时调度模型和抢占式调度模型, JVM采用抢占式调度模型, 所谓的多线程的并发运行, 其实是指宏观上看, 各个线程轮流获得CPU的使用权, 分别执行各自的任务, 线程的调度不是跨平台, 它不仅取决于java虚拟机, 它还依赖于操作系统。
2.4 Java线程:新特征-线程池
Sun在Java5中, 对Java线程的类库做了大量的扩展, 其中线程池就是Java5的新特征之一, 除了线程池之外, 还有很多多线程相关的内容, 为多线程的编程带来了极大便利。为了编写高效稳定可靠的多线程程序, 线程部分的新增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有关Java5线程新特征的内容全部在Java.util.concurrent下面, 里面包含数目众多的接口和类, 线程池的基本思想还是一种对象池的思想, 开辟一块内存空间, 里面存放了众多 (未死亡) 的线程, 池中线程执行调度由池管理器来处理。当有线程任务时, 从池中取一个, 执行完成后线程对象归池, 这样可以避免反复创建线程对象所带来的性能开销, 节省了系统的资源。
3 结语
线程与进程有很大的区别, 每个进程都需要操作系统为其分配独立的内存地址空间, 而同一进程中的所有线程在同一块地址空间中工作, 这些线程可以共享同一块内存和系统资源, 本文分析了多线程技术特点, 并对线程调度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贾兰兰.剖析Java语言的多线程[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6) .
[2]魏晓艳.关于Java的多线程技术[J].考试周刊, 2010 (38) .
浅谈JSP的会话跟踪技术 第5篇
关键词:会话跟踪技术,Cookie,Session,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
1、引言
现在网络编程越来越方便, 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 但安全性却指数倍地下降, 正因为如此, 系统设计师和开发者必须明确地把安全问题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有关的安全文献中, 针对访问控制问题有着许多深入地分析。这里主要讨论使用JSP的会话跟踪技术Cookie与Session实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
从一个用户打开浏览器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某个Web应用程序, 到用户关闭浏览器, 整个这个过程称作一个会话。Web应用程序是使用HTTP协议传输数据的。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一旦数据交换完毕,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就会关闭, 在服务器端不保留连接的有关信息, 当再次交换数据就需要建立新的连接。这就意味着服务器无法从连接上跟踪会话。即用户A购买了一件商品放入购物车内, 当再次购买商品时服务器已经无法判断该购买行为是属于用户A的会话还是用户B的会话了。要跟踪该会话, 必须引入会话跟踪技术。在JSP中, 常用的会话跟踪技术是Cookie与Session。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使用JSP会话跟踪技术Cookie和Session来实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
2、Cookie
2.1 Cookie概述
Cookie是一种通过在客户端记录信息确定用户身份的会话跟踪技术。由于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 服务器单从网络连接上无从知道客户身份。怎么办呢?就给客户端们颁发一个通行证吧, 每人一个, 无论谁访问都必须携带自己通行证。这样服务器就能从通行证上确认客户身份了。这就是Cookie的工作原理。Cookie实际上是一小段的文本信息。Cookie信息的基本结构是Keyvalue的属性对。Cookie信息有一定的有效期, 有效期短的直接存储于IE浏览器内存中, 关闭浏览器后, 这些Cookie信息也就丢失了;有效期长的信息则存储在硬盘文件上。
在JSP中使用Cookie的基本过程如下:客户端请求服务器上的某个Web应用程序, 如果服务器需要记录该用户状态, 就在服务器端生成Cookie对象, 将待保存信息写入Cookie对象中, 根据需要设置Cookie对象的生命期, 然后使用response向客户端浏览器颁发一个Cookie, 客户端会把Cookie保存起来。当浏览器再请求该Web应用程序时, 浏览器把请求的网址连同该Cookie一同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检查该Cookie, 以此来辨认用户状态。
2.2 Cookie案例
基于上面关于Cookie技术的介绍,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如何使用Cookie这个会话跟踪技术来实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
一般的Web应用程序都具备登录功能, 每次进入Web应用程序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但利用Cookie可实现在最近的某个时间段登录记忆功能, 在这个时间段内, 再次访问这个Web应用程序, 不需要再次登录, 直接访问即可。
实现方法是用户第一次登录成功后, 在服务器端生成Cookie对象, 把登录信息如帐号、密码等保存在Cookie中, 根据需要通过调用setMaxAge (int n) 方法设置Cookie对象的生命期, 然后使用response向客户端浏览器颁发一个Cookie。当用户再次访问时, 浏览器把请求的网址连同该Cookie一同交给服务器, 在服务器端通过检测这个Cookie是否存在来实现对Web应用程序页面安全性访问控制。
3、Session
3.1 Session概述
Session是另一种记录客户状态的会话跟踪技术, 不同的是, Cookie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 而Session保存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的时候, 服务器把客户端信息以某种形式记录在服务器上, 这就是Session, 客户端浏览器再次访问时只需要从该Session中查找该客户的状态就可以了。如果说Cookie技术是通过检查客户身上的通行证来确定客户身份的话, 那么Session就是通过检查服务器上的客户明细表来确认客户身份。
当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器上某个Web服务目录的某个JSP页面时, 服务器为其产生一个Session对象, 每个来访者都对应着一个Session对象, 所有该客户的状态信息都保存在这个Session对象里, 这些Session信息是一种Key-value的属性对。不同的来访者的Session对象不同。在服务器端通过调用getAttrabute (String key) 和setAttribute (String key, Object value) 方法可以读写客户状态信息。当客户端再次访问该Web服务目录的其他页面时, 或从该Web服务目录链接到其他Web服务目录再回到该Web服务目录时, 服务器不再给该客户分配新的Session对象, 直到客户关闭浏览器或这个Session对象达到了最大生存时间或Session对象调用了invalidate () 方法, 服务器端将销毁该用户的Session对象, 即和用户的会话结束。当用户重新打开浏览器链接到该Web服务目录时, 服务器为该用户再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对象。
3.2 Session案例
基于上面关于Session技术的介绍,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如何使用Session这个会话跟踪技术来实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
虽然一般的Web应用程序都设置了登录功能, 每次进入Web应用程序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才能够访问该Web应用程序中的页面。但一些非法用户企图直接在浏览器键入Web应用程序某个页面的URL, 想直接进入页面。这就需要给Web应用程序中页面增加安全性访问控制。
实现方法是用户登录成功时, 在服务器端通过调用getAttrabute (String key) 方法将帐号、密码等登录信息保存在Session中, 再次访问这个Web应用程序的页面, 通过调用setAttribute (String key Object value) 方法验证Session中的登录信息是否存在来实现对Web应用程序页面安全性访问控制。
4、结束语
本文针对JSP开发的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问题, 介绍了如何利用JSP的会话跟踪技术Cookie与Session来实现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Cookie是早期的会话跟踪技术, 它将信息保存在客户端浏览器中, Cookie中只能保存ASCII字符串, 浏览器访问Web应用程序时会携带这些Cookie信息, 达到鉴别身份的目的。Session是在Cookie基础上建立的会话跟踪技术, 它将信息保存在服务器端, 如果并发访问的用户很多, 会产生非常多Session, 会增加服务器的负担, 但它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因此使用更加方便。从隐私安全上看, Cookie存储在客户端, 有信息泄漏的危险, 最好将Cookie信息加密。Session信息存放在服务器端, 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二者都是会话跟踪技术, 但是实现原理不一样, 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未来可以尝试使用Cookie和Session结合的方法来进行Web应用程序安全性访问控制。
参考文献
[1]纪健恒, 周芳.基于JSP的Web安全问题及其研究[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6 (4) :14-16.
[2]刘京华.Java Web整合开发王者归来 (JSP+Servlet+Struts+Hibernate+Spring)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张跃平, 耿祥义.JSP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基于JSP的社交网站设计 第6篇
初期设计中,可以使用现在很多人使用的J2EE,可以使jsp用户界面更好看。并且用B/S(Browser/Server)结构可以让数据的计算结果在浏览器中出现,而它的处理则是在服务器中运行。开发中使用struts2+spring+hibernate(SSH)三大框架,dao层+service层+action层+jsp显示的mvc分层的模式,可以让数据逻辑运算和页面的显示单独出现,还能使界面的设计很简洁。而在数据库方面, 使用Mysql的话可以让系统更安全。
1需求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该网站是基于用户之间的交流而设计的。所以在设计一些单独的功能模块要想清楚单独的模块功能和整体系统中存在的兼容性和整体完整性,主要的设计宗旨是: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单独的功能之中。因为这样设计有利于将来需求增多时系统整体的扩充。在具体的系统实现上,我们要基于有关用户间的交流的需求上开始,也就是所有用户之间会产生,还有可能产生的交流需求来制作单独的模块功能。从而就可以研究出本系统中所有单独模块需要做到的功能。
1.2功能需求分析
一个系统最主要的开发基础是用户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因此在本系统的所有开发设计中,我们要从满足用户需求的方面开始,要有系统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用户这种理念,要在分析与构造本系统的初期,为了使系统的功能可以更完美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经常出去寻找用户,多与用户交流,从而知道她们对这样的交流系统有什么样的要求,本着功能齐全,界面华丽,用户使用起来却很简单的原则而进行本系统的制作。经过长期与用户的交流,得出结论是本系统至少要做到以下:
1) 用户使用起来方便: 界面设计要华丽大气,并且重要信息的显示,以及操作时的按纽要在用户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地方,并且比如说像有关文章的操作,查询好友最新的文章,查找文章中的关键词等等最好可以做到只需用户点几下鼠标就能实现的地步; 还有,网站要能显示动态信息,因为这样就可以使用户任何时候都能知道自己的帐号的情况以及所有好友的动态。并且最好能把本系统制作成让用户觉得这个网站就是他自己设计的,可以随意更改布局。
2)及时更新:假如好友发布新照片或者新文章后,系统会及时在用户的操作页面中提示。而像好友对用户空间的留言,访问, 对照片以及文章的评论则自动加载到用户的空间中。
3)最主要的就是系统运行方面,要以更快,更稳定为原则。
4)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便于将来需求增加时对该系统功能的扩展以及日后的维护工作。
5)本系统,用户要有登陆,注册和查看其他用户资料的权限。
各部分功能图如图1所示。
1.3数据库方面
数据库的制作要遵循一些原则,因为一个好的数据库要做到一些约束和要求。尽量不要将个体的表格之间产生数据变动的关联,最好是实体与表格一一对应,明白实体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实体所对应的字段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实体、性质与互相之间的关系是在初步系统制作时要首先想到的问题,就像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一样,功能表与实体类一定要做到一一对应。通过长期的分析而得到用户实体属性图如图2所示。
2结束语
JSP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新说 第7篇
关键词:JSP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我院近年来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深入开展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及思想教育等诸多因素。改革教学模式, 紧跟软件企业的运作模式, 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已经成为我院课程改革最为急迫的任务。
开设《JSP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上学期, 此时学生已完成了《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学习, 但每门课程之间相互割裂。在这种教学体系下, 学生虽然也可照着教材, 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小实例或小项目, 但是对整个课程而言, 这些实例或小项目之间是缺乏联系或彼此孤立的, 课程之间更没有任何联系, 学生往往在学新的课程时, 不能融入以往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 学生无法理解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的知识也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不能提纲挈领、掌握全貌, 缺乏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把握, 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以上现状,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课程定位
课程的性质《JSP程序设计》课程是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与实际岗位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技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必须具备应用JSP技术开发B/S应用程序的能力, 并能适应当今企业开发环境, 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熟悉企业的开发流程和软件编程规范等职业素质。
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JSP程序设计》课程以Java和HTML这两类语法为基础, 结合数据库应用, 能够综合以往所学知识真正开发出实用的项目, 并且也是实训的基础。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
课程教改目标
通过该课程“以知识为本位,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习, 学生能适应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以及B/S架构的软件测试、软件管理、软件销售等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及职业态度的要求,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后, 可以进入各实训公司进行顶岗实训, 真正成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提高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主要是讲解JSP的基本知识点;中级阶段主要是把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提高阶段是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项目开发;高级阶段是到实训公司进行顶岗实训。
(一)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JSP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6个课时为一个单元,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 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应用技能为核心, 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在局部范围内掌握JSP知识的运用和编程方法。例如, 比较两种经典的开发模式:JSP+Java Bean, 即模式一;JSP+Java Bean+Servlet, 即模式二。在讲模式一的时候, 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任务, 例如留言板, 进行案例分析、现场编程, 学生模仿完成案例, 教师通过辅导, 指导学生完成案例。在讲模式二时, 对模式一的留言板进行更改, 改为模式二的开发模式, 比较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及其联系评价它们各自的优势, 通过举一反三、现场互动的方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课程内容的教学载体是真实的软件产品, 6大教学模块内容均以真实软件产品中的典型任务驱动。通过站内邮件系统、调查问卷管理系统、图片新闻发布系统、在线聊天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驱动, 最后建成一个综合服务性网站。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计任务时必须有针对性, 如图2所示。
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按照软件工程思想把在线考试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网上书店管理系统等多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展开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项目研发中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明白“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和“为何做什么”。项目驱动教学法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可使每个学生对实际项目开发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完整认识。
SDSPR教学法SDSPR教学法非常适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易于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 SDSPR教学法的过程是:项目展示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课堂实践总结提高。在“学生模仿”环节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现场扮演教师, 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 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热情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小组学习法小组学习法是将班级成员划分为2~4人的小组, 其中, 一人为组长, 即项目经理,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完成相应的任务。小组学习法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公共FTP和QQ群等网络学习基地, 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 解决开发难题。小组学习法可形成小组竞争,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也能发挥尖子学生的带头作用, 以点带面, 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由于诸多原因, 学生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将学生分成下面的四种类型,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
积极主动的超前学习型这部分学生基础扎实、自学能力强,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只需稍加点播便可通透。对这部分学生主要任务不是言传身教, 而是培养他们的拓展能力, 运用JSP设计规则和设计思想, 发挥自己的想象, 独立设计出自己的程序作品。
认真听讲的学习兴趣浓厚型这部分学生学习认真, 可主要培养他们模仿别人作品、分析别人创作思路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学、多动手, 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出自己的程序作品。
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较差型这部分学生能通过努力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但是基础比较薄弱, 所以要求他们通过案例实践,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必须知道所学的知识能做什么, 可以运用在什么场合, 能看懂别人的程序作品, 并学会模仿。
学习兴趣一般型针对这部分学生, 主要是培养他们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使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编程方法, 能够看懂并实践基本的程序作品。
(三) 成绩的评定
课程最后的成绩由以前传统的笔试, 变为“平时测试+期终考试+各小组最终项目汇报”的综合评定方式。平时测试着重理论知识点的考核, 每一阶段考核一次, 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占20%;期终考试则是对这门课程的总体把握, 占40%;项目汇报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由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对本小组的作品进行介绍, 然后所有指导教师和学生评委按不同权值计算出每个小组的最终得分, 由项目经理按小组成员的贡献程度给各组成员不同的分数。这种考核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又可以重点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占40%。这种“两考一汇报”的考核方式既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又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 教学资料改革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JSP程序设计》课程所用的教学资料也更换了三代, 现在所使用的是由我院组织编写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材和实训手册, 已经应用了两届, 非常适用于教学和学生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书本, 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资源。
课程与实训相结合
学生学习完《JSP程序设计》课程后, 在二年级暑假和做毕业设计时进入各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我院经过几年的探索, 已经与郑州仟佰、北京达内、上海杰普、厦门万策、苏州软件园等十多家实训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通过学习顶岗实习, 再学习再顶岗实习的循环, 真正实现了“学习工作”+“工作学习”的工学交替。学生始终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 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之中, 完成了“学生员工”的过渡。
随着我院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逐步推进, 《JSP程序设计》课程正在向应用型教学模式转化: (1) 构建了教材、视频、在线考试系统等立体化课程资源; (2) 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着重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 (3)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 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4) 带领学生参加软件创新大赛, 取得了优异成绩,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研发软件产品, 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适时地更新教学内容, 保证课程的前沿性、先进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余正红, 尹朝庆.JSP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0 (18) :17-20.
[2]李辉.高职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 2010 (11) :90-93.
[3]孙媛.案例教学在JSP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5) :4181-4182.
[4]陈云兰.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1 (3) :141-142.
[5]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8) :16-18.
[6]刘志成, 陈承欢, 宁云智.“SDSPR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 2009 (2) :100-102.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研究 第8篇
1 JSP技术
1.1 技术原理
作为新一代站点开发语言, JSP是由Sun公司所推出的。而由于JSP技术脱离了硬件平台为其带来的束缚,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使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得到了分离, 进而使得系统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从原理上来看, JSP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类似于ASP技术, 就是需要进行HTML标记集合的扩展, 并利用JSP引擎对这些扩展的标记进行识别和解释执行。而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扩展标记只能被支持它的服务器上的JSP引擎所识别。所以, 当Web服务器收到用户请求时, JSP就会将文件转换成Servlet代码, 并将结果传送至JVM。而在此时, JVM就会进行代码的编译, 并将生成的文件存放在服务器中执行, 然后在JSP收到结果通报后将结果传回服务器。最后, 则由服务器将结果以页面的形式返还到客户端, 而用户就能够利用浏览器进行结果的查看。但是, 由于只有在用户提出请求的条件下代码才能执行, 所以第一次进行代码调用时需要相应的加载时间。而在JSP得到过编译执行后, 其代码就能在后台独立运行。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用户再次提出请求就能使JSP维持高效的运行状态。
1.2 技术特点
由于JSP技术建立在Java Servlet技术的基础之上, 并对Java Servlet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所以其可以为JAVA环境下的动态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更为高效的方法。在技术特点上, JSP技术具有分离内容的生成和显示、组件可重用和与不同的平台相适应等多种特点。首先, 分离内容的生成和显示是JSP技术的最大特点。具体来说, 就是利用JSP技术进行Web页面的开发, 需进行最终开发页面的格式化, 并利用JSP生成页面上的动态内容。而在生成的内容被封装后, 就可以对其脚本进行捆绑, 并利用引擎对所有的JSP标识和脚本进行解释, 进而使用户请求的内容生成出来。而这样一来, 不仅基于HTML的多种可能性能够得到保证, 作者还可以进行自己的代码的保护。其次, JSP技术具有进行组件的重用的特点。在进行较为复杂的应用程序的处理时, 很多JSP页面都能利用可重用的组件来进行程序的处理。而利用可重用的组件进行网页的开发, 不仅能使开发的速度得到加快, 还能进行开发技能的完善, 并使结果得到优化, 进而使二者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再者, JSP技术拥有与不同平台相适应的技术特点, 所以可以在多种平台中被运用, 进而具有极快的运行速度。而之所以JSP技术有这种特点, 是因为其与JAVA平台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拥有了JAVA的所有优点。所以, 利用JSP技术可以使应用程序的开发更为可靠, 并具有一定可伸缩性。另外, JSP技术还具有简化页面开发的特点。具体来说, 就是JSP可以进行Java组件的访问和实例化, 进而通过设置组件的属性来进行更为复杂的功能的执行。所以, 利用JSP技术进行Web页面的开发和设计, 可以使页面的开发更为简单和高效。
2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
2.1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优势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所使用的是JAVA的编译代码, 所以在所有的平台上都可以进行字节代码的迁移, 并且不需要进行代码的改动。另外, 只有在用户提出请求时, Servlet代码才会被执行, 所以需要花费几秒钟的时间进行代码的首次调用。而在代码循环使用过程中, 代码就会被服务器缓存, 因此不需要每次都进行代码的解释执行。所以, 相较于其他动态网页技术,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具有更快的执行速度。这是因为ASP和PHP代码在执行之前必须进行解释, 所以在循环操作的过程中执行速度较慢。而JSP技术则没有这种技术缺陷, 所以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
相较于PHP技术, JSP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这是因为PHP技术具有数量较多的缺陷, 不仅不能进行多层结构和规模的支持, 还必须运用在大负荷站点中。另外, 该技术提供的数据库具有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所以很难在电子商务中被运用。而JSP技术并不具有这些缺陷, 所以在很多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
2.2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的实现
通常的情况下, 利用JSP技术进行动态网页的开发的方式有两种。一方面, 可以在JSP页面中进行JAVA的调用, 并以高效的存储管理、扩充性、多种API支持和强大的数据库为依托, 进行JAVA的强大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 可以在HTML网页中进行JAVA程序的嵌入, 既直接在HTML页面上进行Servlet代码的写入。而相比较而言, 这两种进行动态网页开发的开发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 所以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自身能力和项目难度来进行具体的开发方式的选择。具体来说, 就是在进行结构相对复杂的页面的开发时, 如果JAVA代码的使用使得页面的阅读相对麻烦, 就可以利用第一种方式将代码从页面中分离出来, 使页面结构更为清晰。而这种开发方式的使用, 可以帮助不同的设计人员进行HTML页面和JAVA程序的分别负责, 进而提高设计的效率。但是, 如果网页的设计开发者能够熟练的掌握HTML页面的设计和JAVA语言编程时, 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进行页面设计, 使执行过程得到简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 Java Servlet是进行Web应用开发的理想构架, 而JSP技术建立在Java Servlet技术的基础之上, 不仅拥有了Java Servlet技术的诸多优势, 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所以, JSP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适应Web应用程序的各种变化, 还能够简单且高效的进行网页的开发。因此,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 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必将成为一种主流技术, 并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所以, 本文对基于JSP的动态网页技术进行的研究, 对于促进动态网页技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动态网页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就目前来看, 常用来进行动态网页制作的技术有多种, 而相较于其他技术, 基于JSP的动态网络技术在动态网页的开发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种认识, 首先对JSP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基于JSP动态网络技术的优势和实现方式进行分析, 为动态网页的开发和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动态网页技术,JSP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1]李一唯.动态网页技术ASP, ASP.NET与JSP的比较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9 (1) :153-154.
[2]杨萌.主流动态网页技术PHP、JSP与ASP.NET的比较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10) :9-10.
[3]张惠琼, 邓伟民, 旷瑶.动态网页技术:ASP、JSP与PHP的比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3 (1) :214-215.
JSP语言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