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51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精选6篇)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 第1篇

初二检测单元试题答案

编辑了初二上学期地理基础检测试题答案解析,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120°E穿过我国东部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

2.【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及在世界的位次。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km2。

3、4.【解析】3选C,4选C。本题组考查中国的疆域。第3题,中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第4题,我国南北跨纬度约50°;乌苏里江与帕米尔高原地方时相差约4个小时,若帕米尔高原夜幕深沉,最东端的乌苏里江上大致为旭日东升;中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与我国位置优越,国土辽阔没有必然的联系。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置及邻国。黑龙江、新疆都与俄罗斯接壤。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疆域的有关内容。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两幅不同的照片所呈现的景观是由其纬度位置决定的。

7.【解析】选D。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行政中心为南宁;福建省简称闽,行政中心为福州;青海省简称青,行政中心为西宁。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解答此题不仅要熟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空间位置,更要认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自西向东”,图中轮廓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和台湾省,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所以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9、10.【解析】9选A,10选C。本题组考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轮廓、位置。根据轮廓可以判断①~④依次是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的行政中心是郑州,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山东省、辽宁省。

11.【解析】选A。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

12.【解析】选A。本题借助菜系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山东省的简称是鲁,湖南省的简称是湘。

13、14.【解析】13选D,14选C。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的迁移和增长。由图甲可看出城市生活条件较好,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图乙可看出我国人口仍然在增加,但增长的.速度在减慢。

15、16.【解析】15选C,16选D。本题组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及原因。读图可知,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南人口稠密,该区域面积占43%,人口占94%;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北人口稀疏,面积占57%,人口占6%。这种人口分布特点与地形、气候、经济等密切相关。

17.【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民族方面的知识。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8.【解析】选A。本题联系周围国际问题,考查我国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是我国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19.【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A项孔雀舞是傣族的舞蹈;C项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D项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活动。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疆域和民族方面的知识。我国陆上邻国是14个,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21.【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邻国、海域、位置、疆域、民族分布等知识。第(1)题,图中邻国A为蒙古,B为印度,C为哈萨克斯坦,D为菲律宾。①为渤海,②为台湾海峡,③为琼州海峡,④为黄海,⑤为东海,⑥为南海。第(2)题.我国在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第(3)题,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第(4)题,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重大节日,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1)蒙古 印度 菲律宾 渤海 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 东海 南海

(2)北 东 亚欧 太平

(3)D

(4)内蒙古自治区

22.【解析】本题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问题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图中显示,至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第(2)题,图中显示,常住人口总量排名第一位的是广东省。第(3)题,根据扇形比例示意图,西部C占27.04%。第(4)题,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供养多少人口合适,即适度人口,是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得到的。消费水平也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也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得到。第(5)题,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可以从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等方面分析。

答案:(1)7390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答案合理即可)

(2)广东

(3)27.04

(4)D

(5)实行计划生育,禁止乱占耕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等(答案合理即可)

23.【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服饰、风俗等知识。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我国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①是西藏自治区,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是内蒙古自治区,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⑤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竹楼村寨、沙滩椰林是我国南方的景观,在内蒙古地区是看不到的。图中五幅照片自左而右,依次是维吾尔族、壮族、藏族、满族和苗族的服饰。

答案:(1)西南 东部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4)D

24.【解析】本题考查省区轮廓的判读及特点。①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为昆明,陆上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长江流经,有热带分布。②是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为广州,无邻国,临南海,纬度低,有热带分布,离香港、澳门最近,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③是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为武汉,长江流经,既不临海,也无邻国。④是黑龙江省,简称黑,省级行政中心为哈尔滨,陆上与俄罗斯相邻,地理位置最偏东,黑龙江流经。

答案:(1)① 云或滇

(2)② ④

(3)黑龙江省 云南省和广东省

(4)云南省和湖北省

(5)广东省 琼州

(6)③ 武汉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 第2篇

2018.06 1.B 解析A项从原文第四段可知一审判决,认定杨某无过错,所以谈不到侵权责任,C项从原文第五段可知,“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丢失。D项从原文第六段可知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

2.D 解析引用我国《侵权责任法》不是为证明杨某做法的合理性,而是在分析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3.D解析由原文“一审法院在判决中也认为杨某行为与段某某死亡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可知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错。

4.C解析:“作者对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讽刺”说法不确切,不符合文章主题。本篇小说的主题是劝告人们,不要意气用事,不要一时头脑发热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要冷静,处理生活中的纠纷。5.(1)热心乐于助人,老杨头白送年轻人汤喝,并不厌其烦地满足年轻人的要求,促使年轻人迷途知返。

(2)善于观察别人,儿子山娃的事,让他痛心,所以他很快从一些细节中发现年轻人的异常。(3)做事讲究方式方法,他用自己儿子的经历成功劝说年轻人,及时阻止了一场人生悲剧。(每点2分,满分6分)

6.(1)年轻人本质善良,讲诚信,有内心柔软的一面,老杨头白送给他汤时,他“泪花在眼眶里打转”,当他发现钱不够付饭费时就要写下欠条,这为他后来幡然醒悟埋下伏笔。

(2)老杨头现身说法,触动了他的内心。儿子山娃的亲身经历警醒年轻人,让年轻人改变了主意,放弃了犯罪的念头。(答对一点给3分,满分6分)

7.B(A 项,“急刹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指比起前几年的高速增长,2016年票房增长 率显著下降,至于下降的原因并未明言是政策调控。C 项,从材料二可见票房仍为增长 趋势,是票房增长率下降到了最低。D项,明星片酬过高不属于产业链仍不完善,注意 原文中的“同时”。)8.B D(每项 3 分)(B 项,2016 年两者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D 项,高票房不 一定有好口碑,观众的猎奇心理、炒作营销等都会推高票房,但口碑不一定好;好口碑 也不一定有高票房,电影定价、上映档期、观众的成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票房。材料四 中“春节期间的电影不但有高票房,而且多数收获了好口碑”就表明票房和口碑不一定 总是兼得的。)9.①培养观众观影消费习惯,提升观众年均观影次数; ②重视剧本创作,加大电影创作精英人才的的培养力度; ③精心打造适合观众鉴赏品位的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④完善电影产业链,积极开发衍生产品; ⑤降低明星过高片酬,减少电影制作成本; 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⑦创造条件,进一步开放电影市场。

(答出一点得 2分,3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10.A “将”应为 “任命”)(3分)

11.B(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3分)

12.D(“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3分)13.(1)鲁国有人恶语中伤(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做人处世),(对)人猜忌(猜疑)残忍。”(2)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14.CE(C项理解有误残垒、故关指的不一定是北方,指的应是友人归途中所遇。E项写实的说法有误,本诗后两联全是想象之词,并无写实。)

15.【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②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③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④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⑤对岁月易逝,人生多舛的感慨。(每点2分,答满3点给6分)16.(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7.A(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18.B(A.“加大……质量”搭配不当;C.表意不明。36名是否包括“朝 方工作人员”,遇难与受重伤的人数不确定。D.乱用否定造成不合逻辑,删掉“切 忌”或“不要”,也可将“切忌”改为“切记”。)

19.C(招领启事确定的认领时间太短,不合情理。一般招领启事不限定认领时间。)20.C 参考立意:

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二、教育少一点功利,要有长远的眼光。

三、专业学习与业余爱好两不误,让生命既有深度也有宽度。

四、学会专注,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附:古文翻译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耗费尽了,乡邻中有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只是个小国,现在却有了战胜强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对此心有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古代诗文阅读”能力检测试题 第3篇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节选自《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B.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C.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D.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的“子”“公”“长公主”均为爵位。所谓“爵位”, 也称封爵、世爵, 原本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 在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按国之大小, 待遇不同, 权限也不同。

B.受禅, 也叫禅让, 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即部落里的人表决, 以多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 也有以禅让之名, 行夺权之实的, 如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

C.葭莩, 本意是芦苇秆内的薄膜, 常用作亲戚的代称。如文中“幸托葭莩”就是有幸依赖妻女姊妹等亲戚关系。

D.谥, 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北周太祖一见沉着稳健、气概不凡的窦荣定就感到奇异, 授予他平东将军的官职, 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 食邑三百户, 他被重视可见一斑。这对窦荣定而言, 是平步青云的契机。

B.窦荣定曾出兵凉州, 在高越原与沙钵略开战, 两军胜负难分。此地又没有水, 隋军官兵干渴难禁, 竟有十二三个官兵被活活渴死。

C.窦荣定因为妻子的关系和功绩卓越, 屡被封赐。当高祖还想赐他三公的爵位时, 窦荣定援引先例, 担心自己重蹈先贤覆辙, 高祖才作罢。

D.窦荣定逝世, 高祖很悲痛, 为此不上朝, 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旻亲自安排丧事, 并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 周师不利, 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 齐师乃却。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使前贤, 少自贬损, 远避权势, 推而不居, 则天命可保, 何覆宗之有?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5~6题。 (11分)

晚春 (1)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 (2) 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 (1)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2) 榆荚:榆钱, 榆未生叶时, 先在枝间生荚, 荚小如钱, 色白成串, 随风飘落。

5.分析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妙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揣摩三、四句, 分析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分, 每空1分)

(1)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乐声的悲伤感人, 表达诗人内心感伤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 牛顿说:“我看得比别人远,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这句富含哲理的话作了精彩的诠释。

(3)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用比喻写月光, 以藻荇为衬托, 抒写闲适心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高隆之, 字延兴, 洛阳人也。为阉人徐成养子。少时, 以赁升为事。后有参定功, 神武命为弟, 仍云勃海蓨人。

初, 行台于晖引为郎中, 与神武深相结托。后从起兵于山东, 累迁并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仆射。又领营构大将, 以十万夫彻洛阳宫殿, 运于邺。构营之制, 皆委隆之。又凿渠引漳水, 周流城郭, 造水碾硙, 并有利于时。

(节选自《北史卷·高隆之传》, 有删改)

【注】堋土:古时用来张设箭靶的矮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B.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C.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D.于射堋土上/立三人像为壮勇之势/文宣曾至东山/因射/谓隆之/曰堋上可作猛兽/以存古义/何为终日射人/隆之无以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表”, 古代的一种文体, 即封建时代臣子给君主的奏章, 如“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B.“宰”, 官名。古代辅佐帝王的最高行政长官, 唐朝以后, 时废时设。

C.“尚书省”, 官僚机构, 南朝宋时得名, 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 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 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D.“崩”, 是帝王之死的讳称, 也叫驾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 常用“山塌下来”来比喻, 由周代开始帝王的死就被称为“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隆之是宦官徐成的养子, 有参与定策的功勋, 北齐神武帝把他当作弟弟, 而他自己却依旧声称自己是渤海蓨人。

B.在主抓邺城的建设工程时, 高隆之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 增设水碾等水利设施。

C.因连年军国多事, 官场有很多冒名窃取官位的人, 高隆之奏请进行排查, 结果不用十天就查出了五万多人, 毫不畏惧群小的叫嚣反对继续查处。

D.齐文宣帝时, 因种种原因, 高隆之受到崔暹、杨遵彦等人的诋毁、诬陷。因高隆之常常在心里轻视皇帝, 并反对皇帝受禅, 因此, 皇帝十分痛恨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初, 行台于晖引为郎中, 与神武深相结托。后从起兵于山东, 累迁并州刺史。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知有冤状, 便宜申涤, 何过要名, 非大臣义。天保五年, 禁止尚书省。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5~6题。 (11分)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 (1) , 水阔鱼沉 (2) 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3) , 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 (4) 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 (1) 书:信。 (2) 水阔鱼沉:相传鱼能传信, 故“鱼沉”谓书信不传。 (3) 秋韵:指秋声。欧阳修曾作《秋声赋》, 描写风作、草木凋零时, 天地间的肃杀之声, 并称之为秋声。 (4) 欹:斜倚。

5.请赏析“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5分)

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本词的上片, 分析本词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分, 每空1分)

(1) 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 对学习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而又启人心智的论述, 告诫人们整日胡思乱想比不上片刻的学习。

(2) 为官要清廉, 不能有丝毫贪心, 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这个道理苏轼在《赤壁赋》中早就作过中肯的劝告:“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准火候, 看准时机, 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行军作战更是如此。《曹刿论战》论述追击敌人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三年二月, 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 故乞慎重。基命求罢, 帝为贬逢申一秩。韩爌、李标相继去, 基命遂为首辅。以恢复永平叙功, 加太子太保, 进文渊阁。至六月, 温体仁、吴宗达入, 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 比而倾基命, 基命遂不安其位矣。方崇焕之议罪也, 基命病足不入直。锦衣张道浚以委卸劾之, 卒三疏自引去。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三十九》,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避宣宗讳”, 成基命与宣宗名字有重复的字, 因此要避讳, 以示对帝王的尊崇、敬畏。

B.“崇祯”, 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宣宗”, 是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年号。

C.“酉”, 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时辰之一, 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

D.“手札”, 书信的别称, 又称书札、信札等, 指亲手写的书信,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亲笔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成基命仕途坎坷。他因与杨涟是同门师兄弟, 天启六年, 被魏忠贤去职;崇祯三年, 又受到周延儒、温体仁等人的排挤, 被朝廷免官。

B.成基命思虑审慎, 谋事周全。皇帝拘捕袁崇焕, 他认为敌人兵临城下, 不合时宜;他认为治国如理丝, 要理清头绪, 不可贸然行事。

C.成基命曾深得皇帝信任。崇祯二年, 京师戒严期间, 他的建议多被采纳;崇祯三年, 他遭李逢申弹劾, 皇帝把李逢申降官一级。

D.成基命宽厚仁慈, 顾全大局。为了营救李长春、杜齐芳, 他长时间跪在会极门, 最终皇帝醒悟, 改变了对二人的极刑判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天启元年, 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 执政者不悦, 令以原官还局, 遂请告归。 (5分)

__________________

(2) 帝曰:“慢则纠之以猛, 何谓纷更?”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 天下遂大乱。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5~6题。 (11分)

留春令

晏几道

画屏天畔, 梦回依约, 十洲云水。手捻红笺寄人书, 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 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 有当日凭高泪。

5.请具体分析上片前三句所描写的景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楼下分流水声中, 有当日凭高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具体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分, 每空1分)

(1) 《荀子·劝学》指出:“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规劝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不断改正自身的错误, 不要重蹈前朝灭亡的覆辙。

(3) 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寄情于物, 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 连长安城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一) 文言文阅读

1.B

【解析】“之请盟而去”显然句意不通, “之”作“惮”的宾语, 应在“之”后停顿, 排除A、D项。“进爵安丰郡公”句意完整, 之后应停顿, 排除C项。故正确选项为B。

2.D

【解析】应为“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B

【解析】“十二三个官兵”的说法有误, 应是“十分之二三的官兵”。

4. (1) 窦荣定后来跟随北周太祖在北芒同北齐作战, 北周军队形势不利, 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骑兵, 拦腰冲击北齐军队, 北齐军队才退却。 (得分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邀”1分;句意明确2分)

(2) 如果那些贤人们稍微自我抑制, 远远地避开权势, 谦让而不以功臣自居, 那么就可以保全天年, 哪里会使宗族覆灭呢? (得分点:“向使”“少”, 宾语前置句, 各1分;句意明确, 2分)

【参考译文】窦荣定是扶风平陵人。他沉着稳健, 很有才识气度, 仪表气概不凡, 须髯华美, 熟习弓马。北周太祖一见他就感到奇异, 授予他平东将军的官职, 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 食邑三百户。后来窦荣定跟随北周太祖在北芒同北齐作战, 北周军队形势不利, 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骑兵, 拦腰冲击北齐军队, 北齐军队才退却。凭借战功, 窦荣定升官为上仪同。其后跟随武元皇帝引领突厥木杆占领北齐的并州, 被赐绢三百段。世袭永富县公爵, 食邑千户, 升官为开府, 担任忠州刺史。

隋高祖受禅即位, 窦荣定到京师朝见, 高祖环顾群臣说:“我自小厌恶轻浮, 与我性情相近的人, 只有窦荣定而已。”于是赐窦荣定骏马三百匹。后来, 窦荣定因事获罪被解除职务。高祖因为安成长公主的原因, 不久又封窦荣定为右武侯大将军。高祖多次亲临窦荣定的府第, 恩赐丰厚。窦荣定又凭借辅佐帝王建立政权的功劳, 被封为上柱国、宁州刺史。

突厥沙钵略侵犯边境, 高祖派窦荣定为行军元帅, 统领九大总管, 带领三万步兵和骑兵, 出兵凉州。在高越原与沙钵略开战, 两军相持不下, 高越原没有水, 隋军官兵干渴难禁, 以至于刺马取血解渴, 竟有十分之二三的官兵渴死。窦荣定仰天叹息, 不一会儿, 天降及时雨, 隋军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于是全军奋力进攻, 多次挫败敌军锐气。沙钵略害怕了, 请求订立盟约罢兵离开。窦荣定班师回朝, 高祖赏赐他绢万匹, 爵位升至安丰郡公, 食邑一千六百户。一年多后, 窦荣定被任命为武卫大将军, 随即转任左武卫大将军。高祖还想封窦荣定为三公之一, 窦荣定上书说:“我时常琢磨西汉的卫青、霍去病, 东汉的梁冀、邓禹, 他们有幸依赖恩荫和裙带关系而官位显赫, 受宠过分, 骄傲自满, 最终招致灭族之祸。如果那些贤人们稍微自我抑制, 远远地避开权势, 谦让而不以功臣自居, 那么就可以保全天年, 哪里会使宗族覆灭呢?我时常思虑前代贤人, 实在担惊受怕。”高祖这才作罢。

窦荣定在开皇六年逝世, 享年五十七岁。高祖很悲痛, 为此而不上朝, 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旻亲自安排丧事, 赠窦荣定细绢三千匹。高祖对左右侍臣说:“我曾想封窦荣定为三公, 他一再坚辞不受, 现在我想追封他为三公, 又担心重重地违背了他的遗愿。”于是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 谥号懿。

(二) 古代诗歌阅读

5.本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 , 使无情的草、树能知, 能解, 还能斗, 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 草木瞬间活跃起来 (2分) , 晚春景致更加生动而有情趣 (2分) 。

6.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 (3分) , 同时寄予着一定的哲理, 即人们应该乘时而进, 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生活 (3分)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一) 文言文阅读

1.C

【解析】“谓隆之曰”句“谓……曰”是固定句式, 即“对……说”, 应在“曰”后断句, 排除A、D项。“可作猛兽”是动宾短语, 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B项。故正确选项是C。

2.B

【解析】“唐朝以后”错, 应改为“秦代以后”。

3.C

【解析】“不用十天”和“毫不畏惧群小的叫嚣反对继续查处”错, 原文为“旬日获五万余人。而群小讙嚣, 隆之惧而止”。

4. (1) 当初, 行台于晖引荐他为郎中, 他与神武帝交情很深。后来, 他跟着神武帝在太行山以东起兵, 多次升迁, 任并州刺史。 (得分点:“引”“结托”,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各1分;句意明确1分)

(2) 如果知道其中有受冤屈的诉状, 就应该给予申诉和澄清, 何必过分贪图名声呢?这不符合做大臣的道德。天保五年, 皇帝把高隆之软禁在尚书省。 (得分点:“涤”, 澄清;“禁止”, 软禁;省略句;以上各1分。句意明确2分)

【参考译文】高隆之, 字延兴, 洛阳人, 是宦官徐成的养子。高隆之年轻的时候, 以给人当佣工为职业。后来有参与定策的功劳, 神武帝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弟, 但高隆之自己依旧称自己是渤海蓨人。

当初, 行台于晖引荐他为郎中, 他与神武帝交情很深。后来, 他跟着神武帝在太行山以东起兵, 多次升迁, 任并州刺史。进入朝廷任尚书右仆射。又兼任营构大将, 用十万工役拆掉洛阳的宫殿, 将砖瓦木料运到邺城。邺城建筑的规模形状, 神武帝都让他来负责。他又开挖河渠, 引出漳河水, 围绕京城流过, 并在渠上建造水碾水磨, 这些举措都对当时的百姓很有利。

北魏自从孝昌以后, 天下动乱。朝廷的显贵们多凭借常侍这个职务获取貂蝉作为佩戴饰物。高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侍中的职务, 并陈请各位佩戴带貂蝉饰物的侍中都停止佩戴。皇上下诏按高隆之的要求执行。自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 冒名顶替、窃取官职的人不可胜数。他上疏请求朝廷进行检查, 十来天时间就查出五万多人。而那些冒名顶替的小人却气焰嚣张, 高隆之因为害怕而停止了检查。朝廷下诏, 命他监修起居录, 晋封为司徒。

武定时, 他被任命为尚书令。文襄帝任宰相, 朝廷旧有的风气全被肃清。而高隆之却时常收受贿赂, 文襄帝在尚书省对他大加责备。北齐受东魏禅让, 高隆之晋升爵位为王。不久, 以原来的职务任录尚书事, 兼任大宗正卿, 负责监修国史。他生性喜好虚浮之事, 以至于朝廷用鸟的羽毛装饰仪仗, 各种舞乐杂技表演节目的服装, 他也时常改变, 不遵守典章旧例。当时舆论纷纷指责他。他在张设箭靶子的矮墙上竖立三个人的形象, 并制作成勇猛的姿势。文宣帝曾到山东, 因到靶场射箭, 对高隆之说:“箭靶上可以做成猛兽的形象, 以保存古代尚武的精神, 为什么成天对着人的形象射?”高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先前, 文襄帝任用崔暹、崔季舒等人。等到文襄帝去世后, 高隆之启奏文宣帝, 想加害崔暹等人, 奏折没有被同意。文宣帝认为他是旧臣, 将朝廷的事情委任给他。他的儿子与杨遵彦的前妻通奸, 遵彦的前妻是文宣帝的妹妹。所以, 杨遵彦诋毁高隆之的谗言时常传到皇帝耳边。崔季舒等人依然因为过去的矛盾, 说高隆之的坏话道:“高隆之每见到告状的人, 都表示同情, 以显示不是他就不能裁决案件。”文宣帝听后, 认为他担任官职已经很久, 如果知道其中有受冤屈的诉状, 就应该给予申诉和澄清, 何必过分贪图名声呢?这不符合做大臣的道德。天保五年, 皇帝把高隆之软禁在尚书省。他曾与元昶一起饮酒, 对元昶说:“我与您交往, 到死都不会背叛您。”有人偷偷地将这句话奏报给了文宣帝。另外, 文宣帝没有即位前, 高隆之时常在心里蔑视皇帝。皇帝即将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 大臣们都认为不应该, 隆之也在持反对意见的人当中。文宣帝早就对他怀恨在心。因为这件事情大发脾气, 骂道:“这个徐家的老东西!”让壮士们打了高隆之一百多拳, 然后放出来。他感到口渴, 想要喝水, 有人劝阻他, 他说:“我不知道今天自己还会不会活着!”便喝了许多水。因为跟随文宣帝外出, 后来死在路途上。 (文宣帝) 竟没有给他谥号。

(二) 古代诗歌阅读

5.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 传递着深深的韵律, 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2分) “夜深风竹”神来之笔, 以实写虚 (1分) ;“敲秋韵”三字, 写尽萧瑟逼人之气 (1分) ;“皆是恨”, 则让人顿有无处可逃之感, 深婉动人 (1分) 。

6.从“别后不知君远近”可知, 分别之后, 不知思念之人去了何方, 因此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 由此生出不尽的忧愁 (3分) 。诗人巧妙运用传说“水阔鱼沉”而我却无法寻觅心中的郎君, 可知本词描写了一个心中充满愁怨和相思之情的闺中少妇的形象 (3分)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 (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一) 文言文阅读

1.C

【解析】“逢申初劾基命”是主谓结构, 其后应断开, 可排除A项;“帝犹以为轻”是主谓结构, 其后应断开, 可排除B项;“帝欲委政延儒”是主谓结构, 其后应断开, 可排除D项。故答案为C。

2.B

【解析】该项里的“宣宗”是庙号, 不是年号。

3.A

【解析】A项, “被朝廷免官”错, 原文是“卒三疏自引去”, 是成基命自己请求退职, 而不是被免官。

4. (1) 天启元年, 成基命上书请求皇帝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 掌权的人不高兴, 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 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 (“幸”, 巡幸, 巡视;“先白”, 事先告知;“告归”, 辞官回家。译对一处得1分, 句意明确得2分)

(2) 皇帝说:“迟缓的就用迅猛来纠正, 怎么说纷繁更改呢?”这之后, 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 于是天下大乱。 (“猛”, 迅猛;“纷更”, 纷繁更改;“操切”, 急切地行事。译对一处得1分, 句意明确得2分)

【参考译文】成基命, 字靖之, 是大名人, 后来因为避宣宗的名讳, 以字行于世。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司经局洗马, 代理国子监司业事。天启元年, 成基命上书请求皇帝巡幸学校时不提前告诉官府, 掌权的人不高兴, 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回到司经局, 成基命于是请求辞官回家。不久被起用为少詹事。天启六年, 魏忠贤因为成基命是杨涟的同门师兄弟, 罢免他的官职使他闲居。

崇祯元年, 被起用为吏部左侍郎。第二年十月, 京师戒严, 成基命请求召回以前的辅臣孙承宗, 除去一切虚浮的议论, 仿照嘉靖朝的旧例, 增设宰辅重臣, 皇帝都同意了。庶吉士金声推荐僧侣申甫为将领。皇帝命令成基命检阅申甫率领的部队, 成基命极力说申甫不可任用, 后来果然一战而败。袁崇焕、祖大寿进入京师守卫, 皇帝在平台召见他们, 拘捕袁崇焕交给执法官处置, 祖大寿在旁边吓得发抖。唯独成基命两次叩头请求慎重考虑, 皇帝说:“慎重就是因循守旧, 有什么好处呢?”成基命又叩头说:“敌人就在城外, 不能与它时相比。”

皇帝最终没有醒悟。祖大寿回到军队后, 就率领军队向东溃逃, 皇帝非常忧虑。成基命说:“命令袁崇焕亲自写信召回他, 他就会回来接受命令。”当时战事紧急, 成基命数次提出建议, 都被允许实行。等到解除戒严, 皇上在文华殿召见成基命, 皇帝说法纪制度废弛, 应该极力整肃。成基命说:“治国的大道被废弃太严重了, 譬如整理乱丝, 应当找到它的头绪, 骤然纷繁更改会更加扰乱。”皇帝说:“迟缓的就用迅猛来纠正, 怎么说纷繁更改呢?”这之后, 温体仁越加引导皇帝急切地行事, 于是天下大乱。

三年二月, 工部主事李逢申弹劾成基命打算为袁崇焕开脱罪责, 故意请求慎重行事。成基命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 皇帝为此降低李逢申一级官职。韩爌、李标相继离去, 成基命于是成为首辅。因为收复永平记功, 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进入文渊阁。到了六月, 温体仁、吴宗达入文渊阁, 周延儒、温体仁最受皇帝恩宠, 他们结党排挤成基命, 成基命于是感到官位不稳定了。当袁崇焕被定罪的时候, 成基命因为脚有病没有入朝值班。锦衣卫张道浚以推卸责任弹劾他, 最终成基命三次上疏辞官而去。

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 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局。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 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 皇上不答应, 成基命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 说:“祖宗立法, 真正的死罪还要三次审问上奏, 哪有诏狱审问一次就立即判死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身。皇帝心意缓解, 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当初弹劾成基命, 后来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定罪戍边, 皇帝还以为处罚轻, 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担任首辅几个月, 皇帝打算把政务委托给周延儒, 于是成基命被周延儒党羽排斥。八年, 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 谥号文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5.前三句描写梦醒后看到屏风中画的山山水水, 仿佛远在天边 (2分) ;残梦初回, 依稀犹见那十洲的行云流水 (2分) 。一实一虚, 一远一近, 对比鲜明, 表达了对远别之人的思念之情 (2分) 。

6.表达了词人登高望远的怀思 (2分) 。人倚高楼, 在楼下依稀分流的水声中, 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分别之泪 (2分) 。以昔日之泪映衬今日之思, 表达了词人的思念之情和不得相见的苦痛 (1分) 。

(三) 名篇名句默写

7.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检测题、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4篇

1. ><><2. s≥05+x<3x3x+6>0

3.-4 1、0 -5、-84. x>25. 1、2、36. x≥1

7. C 8. C 9. D 10. C 11. A 12. B 13. D

14. x>2.

15. 根据题意,可得a=2,b=-6.

a+b=2+(-6)=-4,a-b=2-(-6)=8.

故a+b

16. 根据题意,得->-3.

两边同乘以6,得 -9(x+1)>2(x+1)-18.

去括号,得 -9x-9>2x+2-18.

移项,得 -9x-2x>2-18+9.

合并同类项,得 -11x>-7.

把系数化为1,得 x<.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1. 72. b>53. x<4. m

6. B 7. D 8. D 9. B 10. B

11. (1)x≤-. (2)x>.

12. 设他答对了x 道题,根据题意,得10x-5(20- x)≥80,解得x≥12.因为x取整数,且共有20道题,故他可能答对了12、13、14、15、16、17、18、19、20道题.

13. 设他步行的速度为xkm/h,依题意得3+

-

x≥4,解得x≥4.所以他步行的速度至少应是4km/h.

14. 设可招乙类工作人员x人,则可招甲类工作人员(30-x)人,依题意得

1 000x+600(30-x)≤22 000.

解得x ≤ 10.

所以至多可招乙类工作人员10人.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1.-3

6. A 7. C 8. C 9. A 10. B

11. (1)-4

(2)原不等式组无解.

12. 设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则十位数字为a-1,依题意得10(a-1)+a>22,

10(a-1)+a<37.

解得

所以这个两位数是23或34.

13. 设有x名学生参加合影,根据题意,得

4+0.5(x-2)>0.7x,

4+0.5(x-2)

解得6

x取整数,所以x的取值可以是7、8、9、10、11、12、13、14.

故至少需7名学生参加合影.

“统计调查”检测题

1. D 2. D 3. B 4. C 5. C

6. 360 7. 6 8 26 24 48% 8. 409. 7 142 33.5%

10. 这种品牌的电脑工作1h的用电量10台这种品牌的电脑工作1h每台电脑的用电量10

11. 500条.

12. (1)600人.(2)360人,图略.(3)48 000人.

13. (1)=60(名),所以一共调查了60名学生.

(2)1-25%-10%-20%-20%=25%.

360° × 25%=90°.

所以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

“直方图”检测题

1. 25 2. 12% 3. 5 4. 150 5. 32

6. C 7. C8. D 9. B10. B

11. (1)由直方图可知全班有

1+2+5+10+12+14+6=50(人).

(2)分数在79~89这个范围的学生最多.

(3)获得优良的学生有14+6=20(人).

12. 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173,最小值是147,173-147=26.组距为6,则应分为5组,所分5组为:147≤x<153,153≤x<159,159≤ x<165,165≤ x<171,171≤x<177.

列频数分布表如表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

表1

13. (1)12(2)如图3.(3)略.

14. (1)该班参赛的学生有 6 ÷ (2 ÷ 16)=48(人).

(2)成绩在70~80分范围内的学生最多,有

× 48=18(人).

(3)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学生有

× 48 = 45(人).

占全班参赛学生总数的 × 100%=93.75%.

(4)略.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综合测试题

1. a-3<0 2. 2x + 2≤12(答案不唯一) 3. 2

9. D 10. B 11. A 12. A 13. D 14. C15. C

16. 两边同乘以6,得2(x+1)-3(x-1) ≤ x-1.

化简,得-2x ≤-6.

所以x ≥ 3.在数轴上表示略.

17. 3x+y=k+1,①

x+3y=3. ②

①-②,得2x - 2y=k - 2.

故x-y=.

2

18. 设他还可以买x支笔,根据题意,得3x+2.2 × 2 ≤ 21.解得x ≤ .

因为x是正整数,所以x可以取1,2,3,4,5.

故小明最多还可以买5支笔.

19. (1)设第7次射击的成绩为x环,由于最后3次最多中30环,要打破89环纪录必须有52+x+30>89,解得x>7.故第7次射击要大于7环才有可能破纪录.

(2)如果第7次射击的成绩为8环,则前7次射击的总成绩为60环.设最后3次射击的总成绩为x环,要打破89环的纪录必须有60+x>89,解得x>29. x的最小值为30.因此最后3次射击必须全部命中10环.

(3)如果第7次射击的成绩为10环,则前7次射击的总成绩为62环.设最后3次射击的总成绩为x环,要想打破89环的纪录必须有62+x>89,解得x>27.故x的最小值为28.因此最后3次射击中至少要有1次命中10环.

20. 设计划购买x把餐椅,到甲、乙两商场购买所需费用分别为y甲元、y乙元. 根据题意,得

y甲=12 × 200+50(x-12)=1 800+50x;

y乙=(200 × 12+50x) × 85%=2 040+x.

(1)当y甲

解这个不等式,得x<32.

当购买的餐椅少于32把时,到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2)当y甲>y乙时,1 800+50x>2 040+x.

解这个不等式,得x>32.

当购买的餐椅多于32把时,到乙商场购买更优惠.

(3)当购买的餐椅正好是32把时,到甲、乙两商场购买都一样.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综合测试题

1. D2. C3. D4. D5. C6. D7. D8. C

9. 该小区居民年平均收入该小区60户居民年平均收入抽样调查

10. 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11. 不知道李明、张宏两户家庭各自全年实际支出费用

12. 50%13. 29214. 51 60.8% 1515. 10 43 50%

16. (1)如图4.

(2)53%.

(3)“合格”的大约有6400名,“优秀”的大约有3200名.

17. (1)生产A种型号服装500 × 46%=230(套).

生产B种型号服装500 × 32%=160(套).

生产C种型号服装 500 × (1-46%-32%)=500 × 22%=110(套).

(2)由=,得x=4.

(3)每位工人每小时能生产B种型号服装

2x-2=2 × 4-2=6(套).

18. (1)因为2007年信函占邮政业务总量的11.41%,故2007年的信函总量为 × 11.41%≈4.6(亿件).

可用折线统计图表示2003年到2007年我国信函总量的变化情况,如图5.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信函总量从2003年到2007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但从实际考虑,这种下降是由于传统信函逐渐被一些新兴、快捷的通信手段所替代,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

19. (1)如图6.

(2)约432个.

(3)房产咨询类的.因为在随机抽样的30天里,房产咨询类的电话最多.

20. (1)频数分布表如表2,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7,折线图如图8.

(2)用水量在6.5t~8.5t这个范围的家庭最多,所占的百分比为34%.

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A)

1. C 2. C 3. B 4. C 5. B 6. C 7. A 8. A

9. 510. 10元和30元11. 1412. 120°13. 25°14. 215. 2

16. (1)②(2)120人.

17. x=2,

y=

.

18.-1

19. 70.

20. ∵∠1 =∠2,∠1 =∠4,

∴∠2 =∠4.

∴C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B=∠C,

∴∠3=∠B.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 a=,b=.

22. 因为A型钢板的面积比B型钢板大,所以x>y.

4x+8y-(3x+9y)

=4x+8y-3x-9y

=x-y>0.

所以用方案2省料.

23. 设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分别为x套和(80-x)套,则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需要M种布料不超过70 m,需要N种布料不超过52 m.

所以可得不等式组0.6x+1.1(80-x) ≤ 70,

0.9x+0.4(80-x) ≤ 52.

解之,得36 ≤ x ≤ 40.

因为x为正整数,所以x可以取36、37、38、39、40.

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完成任务.有5种生产方案:

方案1:生产A型号的时装36套,B型号44套;

方案2:生产A型号的时装37套,B型号43套;

方案3:生产A型号的时装38套,B型号42套;

方案4:生产A型号的时装39套,B型号41套;

方案5:生产A型号的时装40套,B型号40套.

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B)

1. B2. A3. A 4. B 5. C 6. D 7. A 8. A

9. 40° 10. 360°11. 12 12. 8 cm或12 cm13. 十二9

14.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 15. 7

16.

17. 一盒饼干9元,一袋牛奶1.1元.

18. ∠DAC=100°.

19. 学生有6人,练习本有44本.

20. (1)20人.(2)55%.

21. 平面上的10条直线若两两相交,最多出现45个交点, 现在只要求出现31个交点,就要减去14个交点,这样就要出现平行线.在某一方向上有5 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减少10个交点,若6条直线平行,则可减少15个交点, 所以这个方向上最多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点要去掉,换一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2条直线与1个要减去的点,只要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如图9.

海上日出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5篇

一、比一比,组词。

早( ) 转( ) 刹( ) 范( ) 晴( )

旱( ) 传( ) 杀( ) 犯( ) 睛( )

镶( ) 辨( ) 芒( ) 蓝( ) 船( )

箱( ) 辩( ) 忙( ) 篮( ) 般( )

已( ) 夺( ) 圆( )

己( ) 奇( ) 园( )

二、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 )。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

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

3.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六、你了解巴金吗?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参考答案:

一、早晨、旱冰;转移、传达;刹那、刺杀;模范、犯罪;晴天、眼睛;镶嵌、箱子;辨别、辩论;光芒、帮忙;蓝天、篮球;船只、一般;已经、自己;夺取、奇怪;圆圈、公园

二、1.奇观 2.壮观

三、1.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3.一道红霞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状语从句试题检测及答案 第6篇

1. My mother likes everything in order,and she always reminds us to put things back________we get them from.

A.so that B.in which C.once D.Where

【解析】 考查状语从句。where we get them from是地点状语从句。【答案】 D

2. I had no idea of the exact address of Xinhua High School________I was outside its front gate.

A.when B.After C.until D.because

【解析】 考查状语从句。根据语意“我到新华中学的`校门口时才知道这学校的准确地址”可知C项正确。【答案】 C

3. ________some people come here for a short break,others have decided to stay forever.

A.Because B.If C.Once D.While

【解析】 考查连词。句意为:虽然有些人来此只是短暂停留,有些人却已经决定在这里定居了。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if和once引导条件状语从句,while意为“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答案】D

4. —Haven’t seen Lucy recently,what’s happened?

—Oh,it’s more than two months________she worked here.

A.which B.That C.before D.since

【解析】考查it’s...since...结构。表示动作自过去发生至今有多久。但该结构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性质决定最终的意义。从句中谓语动词为瞬间性动词,则表该瞬间动作发生至今时间多久;若从句中谓语动词为延续性动词,则表示该延续动词动作终止至今时间多久。work属延续性动词 ,该句意为“她不在这儿工作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显然,本题的答案为D。

5.Youcan’tborrowbooksfromtheschoollibrary______yougetyourstudentcard.

A.beforeB.ifC.whileD.as【答案】 A

6.Peterwassoexcited_______hereceivedaninvitationfromhisfriendtovisitChongqing.

A.whereB.thatC.whyD.when【答案】 D

7. You may use the room as you like________you clean it up afterwards.

A.so far as B.so long as C.in case D.even if

【解析】 句意为:你可以任意使用这个房间,只要你事后把它打扫干净。so far as就……而言;so long as=as long as表示唯一条件“只要”;in case以防,万一;even if即使,尽管。【答案】 B

8. The medicine works more effectively________you drink some hot water after taking it.

A.as B.Until C.although D.If

【解析]】句意为:这种药如果你热水送服,会更加有效。if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答案】D

9.Ourholidaycostalotofmoney. Didit? Well, that doesn’tmatter_____youenjoyedyourselves.

A.aslongasB.unlessC.assoonasD.though【答案】 B

10. _______theydecidewhichcollegetogoto,studentsshouldresearchtheadmissionprocedures.A.AsB.WhileC.UntilD.Once【答案】 B

11. Peter was so excited________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his friend to visit Chongqing.

A.where B.That C.Why D.when

【解析】 句意为:当Peter的朋友邀请他来重庆时,他很是兴奋。此题考查状语从句,只有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符合题意。【答案】 D

12.Allthedishesinthismenu,_____otherwisestated,willservetwotothreepeople.

A.asB.ifC.thoughD.unless【答案】 D

★ 状语从句试题检测及答案

★ 初中文学常识检测试题及答案

★ 定义域与值域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

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精选6篇)保温材料检测试题答案 第1篇初二检测单元试题答案编辑了初二上学期地理基础检测试题答案解析,学习可以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