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精选7篇)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第1篇
关键词:接地装置,运行,维护
本文从电气专业知识和技术规程要求等方面, 详细阐述了对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认知及其运行维护。对各种类型的接地装置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归纳论述, 对现场接地装置的运行, 维护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和实际应用意义。
1 接地分类
接地是保证人身安全以及电力设备和过电压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按其目的可分为如下四类:
1.1 工作接地。在电力系统中, 利用大地作为导线或根据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将网络的某一点接地, 称为工作接地。例如电力变压器的中性点的直接接地就属于这类接地。通常要求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为0.5~10Ω。
1.2 保护接地。将电力设备在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连接, 以保证人身安全, 这种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例如电机、变压器以及高压电器的外壳的接地都属于这一类接地。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为1~10Ω。
1.3 防雷接地。为安全导泄强大的雷电流, 将过电压保护装置的一端接地, 称为防雷接地 (也称为电压保护接地) 。例如避雷针 (线) 、避雷器的连接都属于这类接地。从广义上讲, 它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过电电压保护效果, 通常取为1~30Ω。
1.4 静电接地。为释放静电电荷、防止静电危险而设置的接地, 称为静电接地。例如易燃油;天然气罐和管道的接地等都属于这类接地。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小于30Ω。
2 接地的几个基本概念
2.1 接地装置。 (1) 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称为接地体或接地级, 有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之分。人工接地体有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两种基本型式。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直径为30~60mm、长度为2~3m的铁管做成;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宽为20~40mm, 厚度不小于4mm的铁带或直径为10~20mm的圆钢做成。接地体埋设在地下的深度应不大于0.5~0.8m, 以保证不受机械损伤, 并减小接地体周围土壤的水分受季节的影响。 (2) 接地线。连接电力设备的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用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 一般可用钢筋、钢绞线、铁带或角钢等做成。 (3) 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 称为接地装置。
2.2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设备越靠近接地体, 接触电压越小, 离接地体20m以外的地方, 接触电压最大, 可达电气设备的对地电压Um。另外, 当人站在这种带有不同电位的地面上时, 两脚间也会承受电压, 这个电压称为跨步电压。在计算跨步电压时, 一般取人的步距为0.8m。显然, 人离接地体越远, 跨步电压越小, 在20m以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2.3接地电阻。电流由接地装置流向“地”的过程中, 要受到“阻力”。所谓接地电阻就是电力设备的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与接地电流之比。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电阻率、接地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埋入的深度等。
2.4土壤的电阻率。土壤电阻率也称为土壤电阻系数, 以每边长为1cm的正立方体的土壤电阻来表示, 其单位是Ω.m或Ω.cm。土壤电阻率随土壤的性质、含水量、温度、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 在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 并要考虑季节的影响, 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
3 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在电网中, 由于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的作用不同, 所以对其接地电阻值有不同的要求, 杆塔接地电阻的允许值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提高, 反映了在土壤导电性差的地区, 出现大幅值雷电流的概率减少。因此, 在这类地区, 杆塔接地电阻可有某种程度的增加, 而不致使线路的耐雷指标显著下降, 这点已被运行经验所证实。
4 接地装置的型式
4.1 有避雷线的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型式主要取决于塔位所在处的土壤电阻率, 以及杆塔自身的基础结构。
4.2 变电所接地网。变电所的接地网应满足工作、安全和防雷保护的接地要求。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安全和工作接地要求敷设一个统一的接地网, 然后再在避雷针和避雷器下面加装集中接地体以满足防雷接地的要求。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体一般以水平接地体为主, 并采用网格形, 以便使地面的电位比较均匀。接地网均压带的总根数在18根及以下时, 用长孔地网较为经济;在19根以上时, 用方孔地网较为经济。长孔和方孔地网如图1所示。
接地网常用4Χ40mm扁钢或¢20mm圆钢敷设, 埋入地下0.6~0.8m, 其面积大体与变电所的面积相同, 两水平接地带的间距约为3~10m, 需按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要求确定。
5 接地装置运行维护
接地装置运行中, 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 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
5.1 检查周期。 (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一次; (2)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1~2 次; (3)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一次。 (4)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 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3~5 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一次: (5)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 年测量一次。
5.2 检查项目。 (1) 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 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 (2) 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 (一般可能为化工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部分食品工业企业) 应检查地面下500mm以上部分的接地体的腐蚀程度。 (3) 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 (一般为雨季前) 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 电气设备检修后, 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 是否牢固可靠。 (5) 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是否完好。
参考文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2]甄国涌.电工绝活之电气接地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
关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及维护 第2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M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8-0043-02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其在城市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电气设备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其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人身安全、防止静电干扰等,从而避免人体触及漏电的电气设备时造成事故。目前,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用电设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由用电而引起的事故也与日俱增。引起用电事故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用电设备接地装置不规范、不合格。因此,为了确保人们用电安全,文章在此主要就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及维护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1接地装置的分类
1.1工作接地
是为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而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进行接地,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1.2防雷接地
是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对人身或设备产生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的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
1.3保护接地
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将其外露导电部分接地,使金属外壳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内,如变压器的金属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外壳等。
1.4重复接地
在低压配电系统的TN-C系统中,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
失去接地保护作用,造成电击危险和损坏设备,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一般,重复接地点为:架空线路的终端及线路中适当点、四芯电缆的中性线、电缆或架空线路在建筑物或车间的进线处等。
2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相关内容
2.1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原则
(1)各种电气设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
(2)一般,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同时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与总接地体做等电位联结。
(3)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
(4)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宜用焊接;接地线与设备外壳的连接宜用螺栓连接或焊接。
(5)电气设备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不允许一个接地线上串联数个电气设备。
(6)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7)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但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2.2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
2.2.1变电所或配电所的接地装置
(1)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 m,直径不小于12 mm
的圆钢或截面不小于25 mm×4 mm的扁钢,采用热镀锌材料。
(2)接地体的形状选择最好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人工接地网,使水平接地体成为闭合环形;接地体应水平埋设在变电所或配电所的墙外,在一般情况接地体的埋设深度>0.6 m,为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要求水平接地体局部埋设深度>1 m,并应铺设50~80 cm厚的沥青碎石地面,宽度超出接地装置2 m左右。
(3)在变电所或配电所中,一般应采用水平接地线为主,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伸入当地下层非冻结土壤中,且最小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6 m。
(4)变电所或配电所内的主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
(5)变电所或配电所内的避雷装置宜与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设置独立的接地体系。
(6)接地电阻的确定:在变电所或配电所,其接地电阻的基本确定公式为:
R≈0.5P/S
式中,P:土壤电阻率;
R:接地电阻;
S:接地网面积。
2.2.2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1)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均应接地,并在管道接头处敷设跨接线。
(2)在1 kV以下中性点接地线路中,当线路过电流保护为熔断器时,其保护装置的动作安全系数不小于4;当线路过电流保护为断路器时,动作安全系数不小于2。
(3)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并在建筑物两端分别与接地体相连。
2.2.3直流用电器的接地
(1)对直流设备的接地,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保护导体或重复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线,且不能与自然接地体相连。
(2)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其厚度不应小于5 mm,且优先选用耐腐蚀材料,并要定期检查侵蚀情况。
2.2.4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1)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 mm2的多股铜芯线作专用的接地线,单独与接地网连接,不可利用其他电气设备的零线接地,零线(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网连接,也不允许此芯线通过工作电流。
(2)为保证接触良好,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螺栓或专用的夹具。
3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
接地装置运行中,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须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维护和检查。
3.1检查周期
一般,接地装置的检查周期为:①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②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系统,应在每年的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检查一次;③工厂生产车间机械设备的接地系统,其检查周期应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为1 a;而埋设在有腐蚀性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检查周期宜适当缩短。
3.2检查内容
一般,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查,则是检查接地装置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损伤、折断或腐蚀现象;定期测定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率和回路电阻;定期检查接地体有无冲刷和外力破坏等。
另外,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或拆装后,应检查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并检测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3.3接地装置的维护
首先,可采用观察法,观察接地系统是否有异常现象,如破裂、断线、变形、松动、漏油、漏水、污秽、腐蚀、磨损、变色、烧焦、冒烟、打火、有杂质异物、不正常的动作等。
其次,可以靠听声音来判断接地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其所发出的声音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其出现异常时则声音会出现异常,因此在维护时则可通过细心倾听接地系统在运行时的声音,以辨别其是否运行正常。
第三,可采用“闻”来辨别接地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如闻到了一些异味时,则应细心对其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从而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
第四,可借助仪表设备对接地系统进行检修,如万用表、微安表、电压表、试电笔等仪器工具,以检测机器设备是否有漏电现象、接地电阻率是否超出规范允许的范围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与维护,是保证人身安全、电气设备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接地装置的分类、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技术原则和技术要求、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等,以期能保证人们用电安全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鹏.浅谈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设置及检查维护[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8).
2 谷长发.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及运行维护[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8).
3 王久增.接地装置出现故障涉及到供电的安全性[J].电气工程应用,2008(1).
Grou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Li Xia’ning
Abstract: Grounding device in the city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an important security measure. Article analyzes the grounding device classific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grounding principles of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grounding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ith a view to ensur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personal safety.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第3篇
1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概述
所谓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就是指在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应该与大地之间进行衔接, 在衔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设备以及线体, 这些连接大地与电气设备的线体和设备通常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电气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 一旦被忽视, 则很可能会引发重大的电气事故。一般来讲, 接地装置按照其性能以及功能的不同可以下面的两种:
1.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专门为了保障人身安全, 避免人体因为接触电而发生事故所设置的接地装置。一般会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中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之内, 让多余的电压通过电体传入大地, 以此来保障人身安全。比如一些电机、变压器的金属底座以及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专职以及交直流电电缆的框架、接线盒金属保护层等等, 这些都属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1.2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而设置的。在设置中是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进行接地。在电力系统中比如有中性点直接接地、间接接地、屏蔽接地、零线重复接地以及一些防雷接地, 这些接地都属于工作接地。其中防雷接地时为了保证在有雷击的情况下保证设备运行以及人员安全, 比如一些避雷针、避雷器等都属于防雷接地;重复接地则是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出现的一种工作接地, 是为了防止因中性线路故障而对人身以及设备造成的损害;而屏蔽接地则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由于受到电磁干扰而出现的运行受损或者是对设备造成危害而设置的接地装置。
2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 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并且需要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适当的维护。但是在电力系统中, 对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行及工作。
2.1 电气设备与接地装置连接存在问题
对于一些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会因为其所适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有的电气设备的装置却在连接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在接地体的采用中, 没有选用合适的接地体, 并且对于接地体适用的形状也没有多加考虑;在接地体的掩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掩埋, 对于掩埋的距离、深度都没有很好的掌握;对于一些需要独立设置的接地装置并没有单独设置, 而是采用混合的接地, 导致其工作效率没能够充分的发挥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掌握好接地的技术而出现的一些技术性的错误。
2.2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维护存在的问题
对于电气设备, 按照规程都要进行适时的检修以及维护, 检查其运行的状态。但是对于接地装置来说, 由于其常常被埋入地底, 所以很难进行检测, 并且也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样的检测情况就导致许多接地的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一些运行的故障, 甚至严重的会引发电气安全事故。并且接地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很可能会受到腐蚀, 比如变电所内的接地网中的接地引下线, 往往接地引下线在受到腐蚀以后, 也就让整个变电所内的若干设备以及元件不能够正常的工作。所以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的维护是异常重要的, 电力系统企业应该引起重视。
3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相关对策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 对于电气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技术以及意识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则是电力系统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就从下面几个方面讲述了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的相关对策。
3.1 严格遵循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要求
在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中, 有着一定的安装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接地的时候, 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接地的要求来进行接地的装置, 以保证接地的可靠性。一般来讲, 在变电所内的接地装置中, 对于接地体应该水平的进行铺设, 并且对于接地体的选用也应该严格按照长为2.5m、直径不小于12m m, 厚度不小于4m m的标准来进行, 并且在材料的选用方面也要注意, 选用圆钢或者是角钢, 让接地在材料选用上具有可靠性。除了材料的选用, 在接地的埋设也应该要按照规定, 埋设的深度应该大于0.6m, 以保证接地不受到冻土层的破坏。除了这些接地安装的技术之外, 还需要按照需求对接地进行类型的选用, 对于哪些电气设备需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等都有个明确的分辨, 保证接地装置安装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
3.2 提高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人员专业素养
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以及维护中, 少不了技术人员的参与, 所以想要让整个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更加安全有效, 那么就必须提高电气设备装置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升他们的安全装置意识。对于装置人员来讲, 要在接地中认真的观察电气设备及装置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些电力设备的破裂、断线、漏电、烧焦等现象都要仔细的观察, 以防止不正常运行问题的出现。并且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的运用本身所具有的听觉、嗅觉等功能, 对于接地装置的线路以及材料的安全进行实时的检查, 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等判断设备存在的缺陷与出现的异常等, 从而更好的检测出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实时的维护工作。
3.3 加大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力度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第4篇
1 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
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是电气接地系统安装验收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接地电阻正确的测量方法, 必须要掌握以下要点:
1.1 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
测量接地电阻不能使用万用表, 因为在测量时, 会对两点间土壤的电阻造成瞬变电流而引起误差, 使测量数据不准确。
1.2 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
需要测量电压和电流2个回路, 将测得的数据运用欧姆定律得出接地电阻值。这种测试测量方法可以消除电网电源中谐波电流的影响, 免受瞬变电流的干扰而得出准确的数据。
1.3 考虑测量时的环境条件
接地极一般接入大地, 大地环境包括:土壤的种类、接地极的形状和电气要求,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都会造成整个临界土壤容积的电阻值的变化, 从而影响发生接地故障时流入大地的电流大小。
1.4 正确布置辅助接地极
土壤湿度及地下埋设物等因素都会影响辅助接地极的正确定位, 辅助接地极的位置需要多方测试, 并且要注意不能让辅助接地极太靠近被测接地极, 从而影响到测得数据的准确性, 将不能反映产生接地故障时的全部电阻值。
2 电器设备接地装置运行
2.1 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
2.1.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应水平敷设接地体, 接地体应埋设在变 (配) 所墙外, 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超过当地冻土层厚度;变 (配) 电所的主变压器, 其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避雷针 (线) 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
2.1.2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1) 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金属管道和建筑物的金属结构都需要设置接地装置, 并在管道接头处敷设跨接线。
(2) 在1 k V以下中性点接地线路中, 当线路过电流保护为熔断器时, 其保护装置的动作安全系数不小于4;当为断路器时, 动作安全系数不小于2。
(3) 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 并在建筑物两端分别与接地体相连。
(4) 为防止测量接地电阻时产生火花引起事故, 需要测量时应在无爆炸危险的地方进行, 或将测量用的端钮引至易燃易爆场所以外地方进行。
2.1.3 直流设备的接地
由于直流电流的作用, 对金属腐蚀严重, 使得接触电阻增大, 因此在直流线路上装设接地装置时, 必须认真考虑以下措施: (1) 对直流设备的接地, 不能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PE线或重复接地的接地体和接地线, 且不能与自然接地体相连。 (2) 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 其厚度不应小于5 mm, 并要定期检查侵蚀情况。
2.1.4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线, 其截面不小于1.5 mm2, 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螺栓或专用的夹具, 以保证其接触良好, 符合短路电流作用下动、热的稳定要求。
2.2 接地装置运行
在接地装置运行中, 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遭到损伤或断裂, 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 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
2.2.1 检查周期
(1)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1次; (2)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1~2次; (3)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1次; (4)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 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3~5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1次; (5)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年测量1次。
2.2.2 检查项目
(1) 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 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 (2) 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 (一般可能为化工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部分食品工业企业) 应检查“水准面以下, 500 mm以上”中间部位接地体的腐蚀程度; (3) 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 (一般为雨季前) 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4) 电气设备检修后, 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5) 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是否完好。
3 新型电器设备接地装置及使用性能
110 k V、220 k V、330 k V是供电网络的主要电压等级, 其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由于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及防止通讯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为了限制单相短路电流, 其中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此运行方式下, 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 且变压器大多是分级绝缘, 因此过电压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很大威胁, 须对其设置保护装置, 防止事故发生。
在我国110~330 k V的电力系统中, 变压器中性点保护主要采用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并联运行的方式, 也称主变中性点接地组合设备。
3.1 RX-BZB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不同, 其技术特性和工作条件也不同, 因而对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绝缘及其保护措施的影响和要求也不相同。RX-BZB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成套装置专用于110 k V、220 k V电力变压器中性点, 以实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2种不同的运行方式。运行特点如下: (1) 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一般装设在变压器出线套管上, 不包括在本装置内; (2) 需要按照变压器额定电压、电流互感器变比、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操作机构形式、氧化锌避雷器额定电压等参数配置设备; (3)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设0.5/10 P 2个次级, 供测量保护使用, 不用时应将其短路; (4) 连接到变压器中性点的导线截面和型式由用户决定。
3.2 ENR-JXB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装置
专用于110 k V、220 k V、330 k V、500 k V电力变压器中性点, 以实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2种不同的运行方式, 从而避免由于系统故障引发的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的对变压器的损害。
一般来说, 棒形放电间隙产生极不均匀电场, 放电电压不稳定、分散性大决定了其保护性能差。球形放电间隙产生均匀电场, 放电电压稳定, 分散性小, 保护性能好。球形放电间隙现场调试较容易, 用户可根据自己地区情况现场调试;而棒形放电间隙由于尖顶特别难对准, 所以现场调试难度大。球形放电间隙工艺采用不锈钢球表面镀银, 成本高且固定要求高, 所以许多厂家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棒形放电间隙, 但是并没有考虑到使用效果。
电流互感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装在不锈钢箱体内, 不受环境气候影响, 使用寿命长, 并可使保护不会出现误动或拒动, 稳定可靠。
ENR-JXB型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装置的特点有:
(1) 符合标准, 专业制造。其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设计, 并配套专门的工艺流程、检验流程和设备, 保证了产品制造的流程化、标准化和专业化。
(2) 设计新颖, 整体安装。其集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放电间隙和电流互感器等电气设备于一体的成套设备, 具有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
(3) 有效保护, 特性稳定。主要采用球形放电间隙方式, 比惯用的棒形放电间隙放电电压准确率高、分散性小、特性稳定, 与避雷器特性及主要变压器的绝缘配合精确、充分有效, 热容量大, 不易烧损。提高了保护安全性和保护效果。
(4) 组配灵活, 使用方便。采用球形放电间隙方式可按用户要求改为棒形放电间隙方式。避雷器与隔离开关可根据工程需要任意组合选配。隔离开关的动作亦可按工程要求选择使用手动或电动控制。间隙的技术参数可在工厂完成调试, 亦可在现场进行调试。
4 接地故障电流的监测
为提高接地可靠性, 需要对接地故障电流进行监测。故障电流是指中性线的电流流经用作接地线的穿线金属管和建筑物的导电部分返回电源用户处。故障电流带来的问题是: (1) 在电气系统内产生噪音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 产生很强的杂乱磁场影响临近电气设备; (3) 在不同接地点产生危险的电位差。
监测故障电流的方法是让相线和中性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用于检测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的瞬时向量和。如果系统内没有对地泄漏电流, 电流互感器检测出的电流和应该近似为零。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 则电流差会通过中性线。
5 结语
综上所述, 看似简单的电气接地与保护安装实际上并不简单, 在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中, 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土壤特性和改善方法、接地导体的材质以及安装工艺, 才能保证接地的可靠性, 降低用电事故的发生, 保证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
摘要: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是电气设备正常和安全运转的重要保障, 在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长期的实践基础上, 根据电气及其接地装置的技术和设备特点、检测和安装要求, 对接地电阻、接地装置测量、新型电气设备和故障电流检测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技术要点和对遵守操作规程的强调, 达到接地可靠、设备安全和降低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维护
参考文献
[1]杨岳.电气安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
[3]江智伟.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4]周游.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1)
[5]孟凡云, 许万昌.浅析企业设备维修的组织与管理.知识经济, 2010 (7)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第5篇
变电站接地装置主要有接地网、连接部分、接地体等部分组成, 由于变电站接地装置长期处于地表和地下的复杂环境, 导致变电站接地装置会因腐蚀、维护、外力影响等各类因素出现变电站接地装置电阻过高, 变电站接地装置功能受限的实际问题, 这会制约变电站的系统功能和安全性能, 甚至给系统、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的风险。要对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维护加以职业的关注, 要立足于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结构分析, 展开对变电站接地装置各类问题的深入研讨, 以运行和维护为主要途径进行变电站接地装置故障防范的研讨, 建立适应实际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运行和维护要点, 指导变电站接地装置相功能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 变电站接地装置主要结构
变电站接地装置是一整套各类器件和设备组成的系统, 由设备与设备、设备与接地电极的导线;接地钢结构 (钢管、角钢等) ;接头连接部位等共同组成, 对于变电站整个系统来将具有工作稳定、保护接地和雷电电力下泄等三方面主要功能, 如果出现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老化、腐蚀和脱离, 则会给变电站接地系统带来结构、系统和电阻上的影响, 不仅会提高变电站相关设备的安全隐患, 而且容易给变电站各类部件和功能带来严重制约或伤害。
3 变电站接地装置存在的实际问题
3.1 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腐蚀问题。
变电站接地装置是连接地上、地表和地下三个部位的重要系统, 空气中的腐蚀性物质, 地表的自然力和机械力的破坏, 地下的腐蚀性离子都会给变电站接地装置造成腐蚀性影响, 使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接地效果受到影响, 增大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电阻, 严重则会造成电位面差异过大、雷击电力下泄不迅速, 进而出现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功能障碍, 形成对变电站设备伤害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3.2 接地体埋设问题。
埋设变电站接地装置接地体需要根据规定做好埋深的控制, 特别是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水平接地体更要控制在地面以下0.6m的范围以下, 如果出现埋深过浅, 则会容易受到土壤干湿变化的影响, 形成变电站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稳定。特别在变电站接地装置出现短路是往往会产生跨步电压, 威胁相关人员工作时的人身安全。
3.3 接地电阻问题。
根据行业规范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电阻应该<0.5Ω, 而实际的变电站接地装置建设中往往会因设备、技术等方面原因, 出现接地电阻过大, 超出设计需要的问题, 这会导致变电站接地装置在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整个系统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 进而会使健全相和中性点部位出现电压过高, 在超出超过变电站绝缘要求水平的同时, 造成变电站接地设备和装置的损坏, 无法实现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功能。
3.4 运行维护问题。
运行维护是变电站接地装置功能的基本保障, 如果变电站接地装置完成后, 没有规范的运行工作, 不对变电站接地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定向的变电站接地装置性能测试, 往往会出现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故障和事故, 影响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稳定, 进而影响变电站整体的功能。
4 对变电站接地装置进行技术维护的要点
4.1 做好变电站接地装置的防腐工作。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在接地体的周围洒上适当的石灰, 以提高土壤的p H值, 降低酸性。另外还可以在接地引下线靠近地面10-20cm处套上绝缘管, 以防止其受到腐蚀。
4.2 保障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连接。
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连接线必须焊接牢固, 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焊接时, 可用螺栓连接。用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 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 应在其串接部分焊接金属跨接线。
4.3 做好接地装置的相关检查。
变电站接地装置在运行时, 因为外力或者腐蚀的影响会发生损坏, 直接影响着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 我们必须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实验, 来确保装置的安全、稳定。首先, 保证每年整体的检查一次变电站的接地装置, 并根据实际情况, 对接地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2-3次的检查。尤其注意在雨季来临的时候, 各防雷设备的接地装置更是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移动式、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 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检查。
5 维护变电站接地装置应该强化的主要问题
检查变电站接地装置要认真仔细, 要重点检查埋藏在地下50cm以上部位的接地体的腐蚀情况, 以及接地引下线表面的油漆、标志是否完好。要在土壤电阻率为最大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为雨季前) 测量接地装置的电阻, 并且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一些特殊的检查项目应该做到勤查、勤看。如:接地引下线与设备的金属外壳, 接地网连接是否良好, 是否有烧断现象, 接地引下线有无损伤, 碰断, 腐蚀现象等。
结语
变电站是各类功能设备和电气的综合型电力设施, 对电力的转换、安全、稳定和传输有着关键环节与特殊节点的作用, 从功能和系统上讲需要对变电站的安全和性能做出系统性和全面性的保证, 以此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和功能。应该从变电站接地装置的系统和功用认知入手, 展开对变电站接地装置故障的分析, 形成技术维护要点确保变电站接地装置功能, 进而创建出变电站接地装置运行保障的新策略, 以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功能发挥来确保变电站各类元器件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洪杰, 王占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新操作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 (10) .
[2]周顺霞.农网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设计[J].魅力中国, 2009 (13) .
[3]石永建, 常先连, 白涧.努力提升变电运行新水平[J].供电企业管理, 2008 (03) .
浅谈接地装置及其维护 第6篇
接地装置一般是由接地极、接地导体和总接地端子 (总接地母排) 等构成的。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 (土壤) 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接地体之间的导线 (或导体) 称为接地线。
2 接地的类型
2.1 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即将高压设备的外壳与大地连接。一是防止机壳上积累电荷, 产生静电放电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二是当设备的绝缘损坏而使机壳带电时, 促使电源保护动作而切断电源, 以便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三是可以屏蔽设备巨大的电场, 起到保护作用。
2.2 防雷接地
当电力电子设备遇雷击时, 不论是直接雷击还是感应雷击, 如果缺乏相应的保护, 电力电子设备都将受到很大损害甚至报废。为防止雷击, 我们一般在高处 (如屋顶、烟囱顶部) 设置避雷针与大地相连, 以防雷击时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安全接地与防雷接地都是为了给电力电子设备或者人员提供安全的防护措施。
2.3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 而将电力系统的某一点进行接地, 如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
2.4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 将其金属外壳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范围内, 避免造成人身电击事故, 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接近导体部分接地。
2.5 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在低压配电系统的TN-C系统中, 为防止因中性线故障而失去接地保护作用, 对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
2.6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为了消除静电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而进行的接地。
2.7 屏蔽接地
屏蔽与接地应当配合使用, 才能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3 接地要求
3.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种电气设
备均应根据国家标准GB14050《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接地。接地线除用以实现规定的工作接地或保护接地的要求外, 不应用作其它用途。
3.2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 除
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按等电位联接要求, 应将建筑物金属构件、金属管道 (输送易燃易爆物的金属管道除外) 与总接地体相连接。
3.3 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 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
3.4 有特殊要求的接地, 如弱电系统、计
算机系统及中压系统, 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时, 应按有关专项规定执行。
3.5 防静电接地
每个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应可靠连接, 接头处接触电阻在0.03Ω以下。
平行管道相距约10cm时, 每隔20m要互相连接一次, 相交或相距近于10cm的管道, 应在该处相互连接, 管道与金属构架在相距10cm处要相互连接。
气体产品输送管干线头尾部和分支线处都应接地。
储存液化气体, 液态碳氢化合物及其他火灾危险的液体的储罐, 储存易燃易爆气体的储气罐及其他储器都应接地。
3.6 特殊设备的接地
一般电气设备应有独立的接地体, 接地体电阻应不超过10Ω, 接地体与设备的距离应不大于5m。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弧炉设备, 其外壳及炉壳均应接地, 接地电阻不超过4Ω。
高压实验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为1~
4 Ω, 冲击设备宜有独立接地网, 并自成回路, 且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4 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修
接地装置运行中, 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 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
4.1 检查周期
变 (配) 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一次, 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车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每两年检查一次, 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
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1~2次。
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一次, 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每5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 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3~5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一次。
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年测量一次。
4.2 检查项目
检查接地装置的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 有无损伤、折断和腐蚀现象。
检查人工接地体周围有无堆放强烈腐蚀性物质。
检查地面以下接地线的腐蚀和锈蚀情况。
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电气设备检修后, 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 是否牢固可靠。
检查电气设备与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是否完好。
4.3 在以下情况下, 应对接地装置进行维修
焊接连接处开焊;螺纹连接处松动;
接电线有机械损伤、断股或严重锈蚀、腐蚀;锈蚀或腐蚀30%以上者应予更换;
接地体 (极) 露出地面;没有接地点, 直接焊死;接地点太高;
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值。总结
接地装置是电气设备能够安全运行的保证, 接地装置的完好状况对电气设备的安全、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接地装置进行良好地维护工作是其能够正常工作的必要保障。对接地装置详细状况的了解, 将有利于对其进行正确的维护, 有利于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玉岐.工厂供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第7篇
用电设备做接地保护是为了有效避免用电设备损坏后设备的金属外壳部分与电缆产生高压, 导致人身发生意外事故如中电致伤致残。
1.1 使用电压在36V以上的用电设备的外部金属壳、金属框架、内部的电缆钢丝, 电缆的接地芯线以及屏蔽保护套必须与地面相接, 通过与地面线路与网相连接达到有效防护。所以, 具备漏电保护器并且漏电功弱的低压开关一定要设置电气接电装置。
1.2 在相关区域设置能够装设单独高压电气设备的变电所 (移动式变电站与干式变压器装置) 。为了用电安全, 每一个连接电缆的接线盒与高压电联都必须设置局部接地装置。
1.3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拥有独立的接地导线与接地网, 其中包括接地母线与辅助接地母线, 把他们相连;在使用过程中禁止多台设备之间相串联, 同时禁止一台设备中的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相互串联并接地。
1.4 在接地的局部装置与辅助装置所测的电阻值显示, 所有用电器接地网的电阻值都不得大于2Ω。所有可以随意移动或者手持式便捷电器设备同时与地网相连接的接地导线也就是电缆芯线的电阻值都不得大于1Ω。
2 用电设备接地装置的检查、维护与测定
2.1 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1) 大型配电点的接地装置需由专职工作人员不停地轮班检查, 交接班时需由专职司机进行表面检查, 小型用电设备接地装置必须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至少每周检查一次, 做到不间断定时查看, 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2) 在日常检查的过程中, 各线之间连接部分如果出现螺丝生锈腐蚀, 连接部分松动, 底线外露地面这些现象时, 及时发现立即采取修复或更换新设备。对于质量不合格, 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设备立即禁止其运行。
(3) 对主要地极与局部地极进行详细检查, 周围环境比较特殊的地极进行特殊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如果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生锈变质, 及时更换以保证其安全, 并在每次更换和维修时检测其电阻值。由于矿井中的水质含酸性较强, 对线路的腐蚀性很强, 所以要频繁检查其安全系数。
2.2 接地装置的测定
(1) 专人负责地极电阻的测定, 每个季度检测一次;新设备安装好之后, 投入运行之前要及时检测其电阻值, 做好相关记录。
(2) 在一些有煤气与粉末的场所使用时, 必须首先对其电阻进行测定, 规定只能在煤气浓度在1%以下的位置使用, 相关手续须报相关部门审批后再进行。
3 电气设备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3.1 接地装置内的零部件基本都是镀锌材料, 包括管道, 管芯以及各个零配件。
各个部位的连接必须严丝合缝, 平整, 紧固, 按要求位置安放, 所以需要钻孔的位置禁止使用电焊或者七个少空 (地下埋的部分除外) , 连接部分不刷漆, 焊接部分刷防腐银粉漆。
3.2 利用有绝缘保护装置的电缆设备, 把保护装置与保护线路连接, 不需要接地。
局部接地的装置须有生产合格证, 安装时要注意位置, 连接正确, 操作规范, 高压连接器应分别由两端接地螺栓引出合格接地导线至局部接地母线或接地极上。
3.3
接地母线或接地导线穿越架空然后回流轨道的时候, 必须加装绝缘套管, 且两侧需要各比轨道宽30cm以上。
3.4
局部接地与辅助接地的安装位置有一定的要求, 应安装在人行较少的地方, 保证其距离, 如果特殊原因需要安装在有行人的位置则保证更大的距离, 以保证安全。用电设备采取统一模式从用电设备的外壳右侧直接连线导出连接线相连。
4 维护人员要求
4.1 仔细观察
用眼睛观察, 对情况进行识别, 一些情况例如破裂、开裂、变形、松动漏气、漏水、漏油、腐蚀、变色、燃烧、老化等一些非正常的现象。
4.2 耳鼻并用
交流电会使设备产生一定的震动从而发出一些声音, 因而会出现一定的规律音, 仔细听这些声音具有其变化的特点, 会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可以通过频率的变化以及高低的起伏, 声音的强弱, 音质是不是有杂音等细节来判断设备的正常性。至于闻, 设备线路外皮由于热量而产生味道, 正常嗅觉的人都能闻到, 可以轻松判断。当值班人员在对机器进行检查时, 可以通过味道首先进行判断, 从味道的源头来进行观察, 再进一步进行眼睛观察与听力搜索寻找原因, 作出初步判断, 以便及时处理。这样看来, 看、听、闻是对电气设备异常情况进行识别的最直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贺.谈电气设备及其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探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 03.
[2]梁永波.电气设备及其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探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1.
接地装置及其运行维护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