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精选3篇)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第1篇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1、什么是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答:住宅性能认定系指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评定方法和认定程序,根据国家统一颁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住宅综合性能状况进行技术评估,最终确定其性能等级,并授予相应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的制度。

2、实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实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可以使消费者对住宅的性能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消费者在购买住房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经济条件选购不同性能的得等级的住宅。同时,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鼓励开发商提高住宅品质,有利于引导住房的理性消费,对于完善我国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3、住宅性能认定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按照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的规定,住宅性能认定工作首先要对主债五方面的性能,即实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分别进行评价,在分别评价的基础上,在对住宅性能进行评价,由此确定住宅的综合性能等级。

4、住宅如何分定得等级?

答:住宅性能按照评定的分划分为A、B两个级别,其中A及住宅为执行了国家现行标准且性能好的住宅;B及住宅为执行了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但性能达不到A级的住宅。A级住宅按照得分由低到高又细分为1A、2A、3A三等。至于那些没有执行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的城镇新建和改建住宅,按照规定,必须局部乃至于全部返工重做,待完全符合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之后,才能够通过验收,进入市场销售。因此可以说,B级是城镇新建和改建住宅必须达到的最低性能等级。

5、什么是A级住宅?

答:凡按照《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评定方法和统一的认定程序,经过专家组评审,获得建设部1A、2A、3A级证书和认定标志的住宅统称为“A级住宅”标识A,是字母“A”的变形体,它的图案代表住宅,其颜色为标准绿,象征着A级住宅是健康、绿色和生态的住宅。

6、住宅适用性能的评定包括哪些方面?

答:适用性能从单元平面、住宅套型、建筑装修、隔声性能、设备设施和无障碍设施6个反感认定的优劣。

7、面积越大的房子,性能认定的等级越高吗?

答:不是这样的,A级住宅对户型和面积的要求不是越大越好。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充分体现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产业技术政策,提倡建造高性能的中小套型住宅。那些综合性能高的小户型会得到高分;相反,一些大户型如果综合性能差,反倒可能得分很低。

8、实行住宅性能认定对购房者有哪些好处?

答:对购房者而言,在购买住宅中,只要看到“1A”、“2A”、“3A”住宅,就等于购买了一套经过业内资深专家帮助把关的住宅。A级住宅是在各专业专家指导、监督和跟踪下,从规划、设计、建造到交付使用,精心打造出来的,所有认定程序完成后,还要报经国务院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予以公布。比如适用性能以共有78个评定子项来考察住宅,包括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采光和视野、楼板的隔声性能、墙体的隔声性能、管道的噪声量、设备的减震和隔声、单元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等,这些都是一般购房者在选购住宅时,容易忽略或无法考察的。所以购买A级住宅就买到了业内资深专家帮忙把过关的住宅。

9、住宅环境性能的评定包括哪些方面?

答:环境性能的评定包括用地与规划、绿地与活动场地、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水体与排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系统等,有68个评定子项。具体考查内容包括住宅的建设是否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是否重视居住区内原有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比如是否保留和利用了原有的树木和水体等。还要考查建筑形式是否美观,是否体现了地方气候特点和建筑文化传统等。作为A级住宅的比保指标,要求绿地率要达到30%以上。同时要考查绿地配置是否合理,位置和面积是否适当,是否充分利用建筑散地、停车位、墙面、平台、屋顶和阳台等部位进行了绿化等。

12、A级住宅的汽车停车位有何要求?

答:考虑到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在机动车停车位设置方面,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CB/T50362-2005对于1A和2A及住宅的机动停车率并无硬性规定,但规定只有当停车场率高于40%,而且不低于当地标准时,相关子项才能得分。作为3A级住宅,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CB/T50362-2005规定停车率不得少于100%,即户均1辆,而且不低于当地标准。

13、为什么要进行住宅经济性能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答:住宅经济性能着重体现了节约资源、能源,并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住宅经济性能主要包括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四方面的内容。

14、住宅节能都包括什么方面,与消费者什么关系?

答:住宅节能主要包括:?住宅建筑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如建筑朝向、建筑物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遮阳、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如窗外和阳台的气密性、外窗的转热系数、外墙的平均转热系数、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等;?采暖空调系统的节能;

4、照明系统的节能。这些都决定着今后消费者日常能耗支出,换句话讲,居住经济性能好的住宅。日常能耗支出就少。

15、住宅节水都包括什么方面,与消费者什么关系?

答: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住宅节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住宅节水主要包括家庭和公共场所节水器具的使用、管道系统防漏损、中水和雨水的利用、绿地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不用自来水作为小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等。

16、住宅安全性能评定包括哪些方面?

答:住宅安全性能的评定包括结构安全、建筑防火、燃气及电器设备安全、日常安全防范措施和室内污染控制5个方面。

17、耐久性能评定包括哪些内容?

答:住宅耐久性能的评定应包括结构工程耐久性、装修工程耐久性、防水工程耐久性、管线工程耐久性、设备耐久性和门窗耐久性6各方面。

18、住宅性能认定对结构耐久性能有何要求?

答:A级住宅必须采取措施,使结构耐久性能达到50年。

19、A级住宅要求外墙装修设计年限是多少年?

答:A级住宅外墙装修设计年限最低是10年。二档要求是15年,三档要求是20年。

20、A级住宅对隔声有什么要求?

答: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隔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一些开发商对这些问题仍重视不够,往往达不到标准。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规定板楼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75分贝是该评定子项才能得分,3A级住宅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必须≦65分贝;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同时规定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40分贝该两个评定子项才能得分,而3A级住宅板楼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必须≧50分贝此外,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还规定要考查还窗外强、户们、分室墙、管道和设备的隔声性能。

21、A级住宅对适应老龄化社会作了哪些努力?

答:A级住宅把“无障碍”作为考查住宅性能问题时特别关注的方面。从户内和户外的设备问题,都有了评价要求。有些要求在无需大量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是可以做的。比如有住宅单元入口室内外高差留有10厘米的台阶,拦住的轮椅的通行,只要将10厘米的高度做成坡道,就能给出行不方便的人,增加不少便利。

22、开发商如何开发A级住宅?

答:首先,开发商应当阅读《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按照开发项目的定位提出拟达到的住宅性能要求,然而交给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应对照《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进行自评。如首次自评介过于项目设定性能目标差距较大,应交规划设计单位查找原因平修改完善。当自评介过达到了项目设定的性能目标并有一定余地后,就可以证实申报住宅性能认定了。在通过专家组的预审后,可以进一步明确项目在那些性能方面存在不足。经过继续优化和完善方案,并严格按照规范精心设计、精心时空、就能够在项目终审时达到预定的性能等级。

23、A级住宅如何获得优先贷款服务?

答:根据建设部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合作协议,A级住宅可以优先获得中国工商银行的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服务。

24、A级住宅可以获得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吗?

答:A级住宅可以凭借A级住宅的预审或终审批准文件或证书,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投保,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得到长达10年的保险,多了一重经济上的保障。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第2篇

【发布文号】建设住房[1999]114号 【发布日期】1999-04-29 【生效日期】1999-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印发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建设住房〔1999〕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我部组织制定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自1997年7月1日起试行。

关于本管理办法的试行范围等具体实施办法,由我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另行发文。请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附件: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促进住宅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规范商品住宅市场,保障住宅消费者的利益,推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系指商品住宅按照国务院建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办法和标准及统一规定的认定程序,经评审委员会进行技术审查和认定委员会确认,并获得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以证明商品住宅的性能等级。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新建的商品住宅。

凡列入国家、省级住宅试点(示范)工程的新建住宅小区商品住宅应申请认定。其他商品住宅可申请认定。

第四条 商品住宅性能根据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划分等级,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由低至高依次划分为“1A(A)”、“2A(AA)”、“3A(AAA)”三级。

第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资质审查合格,有资质审批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

(二)住宅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房地产开发建设程序的规定;

(三)住宅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的核验,具备入住条件。

第六条 凡拟申请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预售商品住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期房前应在相应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备案,并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七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八条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由各级认定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分别组织实施。

第九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负责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机构组建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该认定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组织具体实施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二)组织起草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规章制度、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的标准;

(三)负责全国统一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的制作和管理;

(四)组织制定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章程和评审委员会章程;

(五)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和国家住宅试点(示范)工程的性能认定工作;

(六)负责3A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复审工作;

(七)对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负责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机构组建本地区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该认定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负责具体实施本地区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二)负责组织起草本地区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

(三)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区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和省级试点(示范)工程及其它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四)对本地区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工作实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各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应由有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认定委员采用聘任制,由负责住宅产业化工作的相应机构聘任,每届四年,可以连聘连任。

各地方的认定委员会应报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备案。

第十二条 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可接受各级认定委员会的委托,承担商品住宅性能的评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可接受本地区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的委托,承担本地区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工作。

第十三条 各级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应由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技术力量的科学研究院(所)、设计或大专院校等单位申请组建,并经相应的认定委员会按规定审查批准。

第十四条 各级商品住宅性能评审委员会应由有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采用聘任制,由负责组建的单位聘任,每届四年,可以连聘连任。

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或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和评审工作的管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商品住宅性能检测工作应由取得检测资质的法定检测机构承担,并经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确认。

对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量监督机构已核验的项目,不做重复检测。

第三章 认定的主要内容

第十七条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

第十八条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内容应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

第十九条 商品住宅的适用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平面与空间布置;

(二)设备、设施的配置与性能;

(三)住宅的可改造性;

(四)保温隔热与建筑节能;

(五)隔音与隔振;

(六)采光与照明;

(七)通风换气。

第二十条 商品住宅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结构安全;

(二)建筑防火安全;

(三)燃气、电气设施安全;

(四)日常安全与防范措施;

(五)室内空气和供水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

第二十一条 商品住宅的耐久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结构耐久性;

(二)防水性能;

(三)设备、设施防腐性能;

(四)设备耐久性。

第二十二条 商品住宅的环境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地的合理性;

(二)室外环境;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运送。

第二十三条 商品住宅的经济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宅的性能成本比;

(二)住宅日常运行耗能指数。

第二十四条 3A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2A级、1A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住宅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住宅性能认定之前,要按照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规定的商品住宅性能检测项目,委托具有资格的商品住宅性能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测试或检验。

第二十六条 申请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申请表;

(二)住宅竣工图及全套技术文件;

(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设备合格证书及检验报告;

(四)试件等试验检测报告;

(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记录;

(六)竣工报告和工程验收单;

(七)商品住宅性能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单;

(八)认定委员会认为需要提交的其它资料。

第二十七条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应分为申请、评审、审批和公布四个阶段,并应符合下列程序: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商品住宅竣工验收后,向相应的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二)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接到局面申请后,对企业的资格和认定的条件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交由评审委员会批审。

(三)评审委员会遵照全国统一规定的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审。在一个月内提出评审结果,并推荐该商品住宅的性能等级,报认定委员会。

(四)认定委员会对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和商品住宅性能等级进行审批,并报相应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

3A级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结果,由地方认定委员会审批后报全国认定委员会复审,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

第五章 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

第二十八条 经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等级之后,由各级认定委员会颁发相应等级的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

第二十九条 经认定的商品住宅应镶贴性能认定标志。

第三十条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由全国商品住宅性能认定委员会统一制作和管理。

第六章 认定的变更和撤销

第三十一条 申请者对认定结果有异议时,可向上一级认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核查认定结果确有疑义者,应由原认定委员会重新组织认定。

第三十二条 以假冒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认定结果时,一经查出,撤销其认定结果并予以公布。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标准另行制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起试行。

浅析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与住宅设计 第3篇

住户购房后的感知质量普遍低于购前期望,且差距较大。2008年的测评结果显示:住宅产品质量普遍低于住户的预期。其差值分别为:功能质量10.8,工程质量11.6,小区环境9.7,周边环境11.3等。差距都在10分以上。同时这些指标每年的改进都十分有限。

跟其它产品一样,住宅建筑产品必须经过设计和制造(建造),才形成完整的建筑产品。按照ISO-8402对于产品质量的定义,建筑质量同样受到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的影响。因此,当前住宅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设计的质量也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住宅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住宅功能等项目的质量。因而在住宅质量亟需提高的情况下,住宅设计作为住宅质量的先决影响因素,更加地需要提高质量。

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给住宅质量认定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同时也为住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统一发布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按照统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由评审机构组织转机组对住宅项目进行技术评审,然后将评审结果提交住宅性能认定机构进行认定,最终确定住宅的性能等级,并颁发认定证书和认定标志的制度3。建筑师们应以此为契机,研究提高住宅设计本身的质量。

1.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背景及沿革

1.1 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很早就开展了住宅性能认定或类似于性能评定的制度和标准。例如法国早在1948年便制定了法国的住宅性能评定制度(Qualitel);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和实施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美国:住宅建筑用后评估制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住宅节能等级评定制度(HERS)等等。

(1)日本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

日本目前实行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源于日本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日本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目的是为了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住宅。后来在总结实施20多年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基础上,将性能评价方法和标准,推广到所有的住宅,建立了住宅性能表示制度。

日本的住宅性能表示基准突出分项性能指标,体现在九个方面:1、结构安全性;2、防火安全性;3、耐久性;4、维修管理方便性;5、节能性;6、通风性;7、采光性;8、隔音性能;9、长寿社会对应性。另外从评价对象上,日本是以户为单位进行评价。在运作上依靠市场机制运作,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关系单一,责、权、利明确。

(2)韩国:住宅性能等级标示制度

韩国住宅性能等级标示制度,从2006年1月9日开始实施。其性能标示分为4级。其制度内容、运作方式与日本的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相似。

(3)法国的住宅性能评定制度(Qualitel)

法国早在1948年就制定了建筑新技术、新产品评价认定制度,并于1974年正式建立“住宅性能评定制度”(Qualitel),由专门的机构“QUALITEL”组织评价和认定。法国的Qualitel是一个综合的评定方式,在各个项目均达到等级3以上时,颁发“Qualite”。“QUALITEL”是从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开始评价住宅性能,建筑中的配管、设备、材料等一些在建成后被隐蔽的部分在建设时被评定,还包括所用的材料费用,一直延续到住宅竣工验收,达到全过程评价的目标。

(4)台湾地区:住宅性能评估制度

台湾地区的“内政部”建研所,于2000年后期开始着手拟定“住宅性能评估制度”,2005年3月开始向业界推广,制度分四个等级,分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5)美国:住宅建筑用后评估制度

美国“住宅建筑用后评估制度”评价项目共包括8项,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1、规划设计;2、景观布置;3、步行区;4、住宅平面的灵活布置;5、建造质量;6、色彩运用;7、住宅内部空间的使用;8、住宅群体关系。

美国比较重视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它不像其他国家的评价指标中可量化的指标比重较大,相反其定性的指标较多。另外,它是众多制度中唯一的在住宅使用后进行住宅综合性能评价的标准。

(6)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住宅节能等级评定制度(HERS)

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高度重视节能问题,均实行住宅节能等级评定制度。澳大利亚节能等级评定制度(House Energy Rating Schemes(HERS))是整个“节能之星(ENERGY STAR)”评定制度的一部分。新西兰模式和标准等主要是借鉴或照搬澳大利亚的做法4。

1.2. 我国的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1)1999年前的准备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展开了对国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研究和学习,这些工作对于我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翻译日本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有关文件,对日本等国的住宅性能认定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关制度的了解和研究。其中有法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Qualitel),比利时、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建立的欧洲联合会建筑技术审定书制度(UEATC),澳大利亚1986年开始试行的住宅节能等级认定制度(HERS)等。这些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为我国建立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打下了基础。

(2)1999~2005年的试行阶段: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是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商品化的实施建立起来的。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住房市场空前活跃。1999年4月,建设部颁布了建住房(1999)114号文件《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决定从当年7月1号起在全国试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试评工作从1999年在全国多个省市展开。试点工作从2003年5月开始在全国展开,其中尤以山东省为代表。

(3)2006年3月至今的正式实施阶段:《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试行)1999年发布以后,在此基础上编制成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于2005年11月发布,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2.《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是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技术支撑。它是全国唯一的一部关于住宅性能的评价标准,且是国家标准。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的内容包括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5个方面共268条具体指标。

其中适用性能包括6个评定项目:单元平面,住宅套型,建筑装修,隔声性能,设备设施,无障碍设施;住宅环境性能包括7个评定项目:用地与规划,建筑造型,绿地与活动场地,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水体与排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系统;经济性能包括4个评定项目: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住宅安全性能的评定包括5个评定项目:结构安全,建筑防火,燃气及电气设备安全,日常安全防范措施,室内污染物控制;住宅耐久性能的评定包括6个评定项目:结构工程,装修工程,防水工程与防潮防湿,管线工程,设备,门窗。

3.“制度”与《标准》对住宅设计的影响

由前文叙述可知,住宅性能评定标准中的许多评定项目,是与住宅建筑设计有着直接的关系的。例如住宅适用性能中的“单元平面”、“住宅套型”,环境性能中的“建筑造型”等评定项目。这些与建筑设计有直接关系的项目或者分项,在评定标准里面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在28个评定项目中,与住宅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项目有6个,占评定项目总数比例的21%,总分值比例的21%;在98个分项中,与住宅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项目有16个,占分项总数的比例是16%,总分值比例的15.5%;18个A级住宅一票否决指标中,与住宅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指标有4个,占总指标数的22%;6个3A级住宅一票否决指标中,与住宅建筑设计直接相关的指标有一个,占总指标数的17%。

由图2可知,住宅建筑设计的因素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而且在各种分类方式中都占有几乎相同的比例。因而建筑设计的影响对住宅质量的最终影响是巨大的。反之,《标准》的颁布,也必将对于住宅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具有导向性,“引导住宅开发和住房理性消费”,因而这部标准对于住宅建筑设计同样具有引导性,这表现在它对住宅建筑设计的长远影响上。例如标准规定,获得3A级别认定的住宅,必要条件是装修住宅。这个规定体现了国家倡导装修土建一体化施工的原则,因而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也要针对住宅装修设计做更为细致的考虑。

总结一下,《标准》对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如下:

(1)促使住宅建筑设计的精细化

《标准》对于住宅性能认定的细节化,必然导致住宅建筑设计的精细化。例如有专门的分项来评定“套内无障碍设施”,因而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时候必须要把无障碍设计细节做好,并运用在住宅套内。还有专门的分项指标来评定住宅建筑的“色彩效果”等。

(2)套型设计和装修设计的一体化考虑

由于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倡导精装修住宅,3A级住宅必须是精装修。那么可以预期精装修住宅在新上市住宅中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因而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时候,住宅设计和装修设计必须一体化考虑,例如对于套内储藏空间的整合设计。

(3)促进设计质量平均水平的提高

建筑师为了适应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必须在设计阶段就做更加细致的设计和考虑,在提高住宅性能的同时,设计质量的平均水平也被提高。

4. 结语

“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显然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高完成度的要求。高度完成的设计,就体现在设计的细节里面。本文对于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解读和对《标准》的研究,容易得出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高度完成化的住宅设计以及更加人性化和细节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数据来自中国房地产信息网:http://www.realestate.cei.gov.cn/

[2].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是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采用用户满意度指数方法进行的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测评。其方法是在借鉴美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方法的基础上,对测评模型结构和指标体系进行必要改造后建立的。用户满意度指数目前已成为美国、德国、瑞典、韩国等许多国家进行质量监测的重要工具。详见www.caq.org.cn

[3].《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编制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p1

[4].Robert Vale,《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住宅》,《百年建筑》(J),2004(8)vol23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精选3篇)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回答 第1篇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