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试题集
会计学原理试题集(精选6篇)
会计学原理试题集 第1篇
会计学原理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1、记账凭证是的依据。
A、编制会计报表
B、进行业务活动 C、登记会计账簿
D、填制原始凭证()
2、坏账损失是指。
A、营业外支出
B、其他业务成本
C、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D、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3、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填制。
A、现金收款凭证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单式凭证
()
4、登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所记金额大于正确金额,应采用进行更正。A、红字更正法
B、平行登记法 C、划线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5、按经济内容分类,“资本公积”账户属于。
A、资本账户
B、负债账户
C、盘存账户
D、所有者权益账户
()
6、对清查中已查明盘亏的财产物资,是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意外损失,应列入。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
7、预计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为借记“”账户,贷记“应交税费”账户。A、管理费用
B、营业税金及附加 C、销售费用
D、所得税费用()
8、企业在撤销或合并时,对企业的财产物资应进行。A、全面清查
B、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
D、重点清查()
9、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依据是。
A、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B、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C、各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D、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10、“本年利润”账户3月31日的贷方余额为120 000元,表示。A、3月份利润总额
B、一季度累计利润 C、营业利润额
D、产品销售利润额()
11、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A、实际成本
B、经济核算 C、持续经营
D、会计准则()
12、科目汇总表与汇总记账凭证的共同特点是。
A、保持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B、简化总分类账登记工作
C、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
D、总括反映同类经济业务()
1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636万元
B、618万元 C、648万元
D、630万元 A、核算和监督
B、预测和决策 C、监督和分析
D、反映和核算
()
14、某企业购入原材料,价款23 400元,其中含进项增值税3 400元。发生材料运输费1 000元,装卸费150元,采购人员工资1 500元,途中不合理损耗200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应为元。
A、26 050
B、24 550 C、26 250
D、21 150()
15、账户是根据开设的,用来连续、系统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A、会计凭证
B、会计对象 C、会计科目
D、财务指标
()
16、对各项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并随时结出余额的制度是。A、实地盘存制
B、应收应付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收实付制()
17、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应按其程度大小顺序排列。A、流动性
B、重要性 C、变动性
D、盈利性()
18、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的报表。
A、经营成果
B、财务状况 C、现金流量
D、利润分配
()
19、的目的是为了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正确、完整。A、过账
B、结账 C、转账
D、对账
()20、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登记。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一个或两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
21、下列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提取的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
B、医务和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 C、劳动保险费
D、广告费()
22、下列指标中,用来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
A、资产负债率
B、应收账款周转率 C、资本收益率
D、速动比率()
23、在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的是。
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收料凭证汇总表
D、制造费用分配表()
24、是无期末余额的。A、“生产成本”账户
B、“营业外收入”账户 C、“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D、“盈余公积”账户()
25、某企业资产总额600万元,如果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收到外单位投资40万元 存入银行;(2)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12万元;(3)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10万元。则企业资产总额应为。
二、判断题(对的写“是”,错的写“非”。共10分,每小题1分)()
1、银行存款日记账既是序时账又是订本式账簿。
()
2、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优点在于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3、如果试算平衡结果发现借贷余额是平衡的,可以肯定记账没有差错。()
4、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应属于企业的资产。
()
5、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所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除“本年利润”账户是财务成果计算账户外,其他都属于资本账户。
()
6、盘点实物时,发现账面数额大于实存数,即为盘盈。()
7、“收入—费用=利润”这个平衡公式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
8、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区别主要在于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9、最基本的成本项目有三项,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简称“料、工、费”。()
10、“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应于期末采用一定的方法计入产品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
1、在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同时增加的有。
A、向银行借入款项存入银行
B、销货款存入银行
C、购进商品货款未付
D、商品售出货款未收
E、将盈余公积金转作资本
F、收到所有者投入的设备()
2、下列账户中,如月末有余额表现在贷方的是。
A、应付账款
B、银行借款
C、物资采购
D、长期待摊费用
E、实收资本
F、原材料()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
B、利润
C、资本
D、成本
E、负债
F、费用()
4、下列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结算负债账户的有。
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付票据
D、应收账款
E、长期借款
F、预收账款()
5、记账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类别不同,可分为。
A、收款凭证
B、转账凭证
C、汇总凭证
D、付款凭证
E、分录凭证
F、联合凭证()
6、下列各项方法属于更正错账方法的是。
A、划线更正
B、补充登记
C、平行登记
D、红字更正
E、红字补充
F、更改凭证()
7、下列单据中,可作为会计核算原始凭证的有()。A、购销发票
B、出差车票
C、购销合同 D、现金支票存根
E、医药费报销单
F、银行对账单()
8、下列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调整账户的有。
A、累计折旧
B、本年利润
C、盈余公积
D、利润分配
E、坏账准备
F、固定资产清理()
9、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有。A、本期实现的收入,并已收款 B、本期实现的收入,尚未收款 C、属于本期的费用,尚未支付
D、属于以后各期的费用,但已支付 E、预收下月产品销售收入存入银行 F、上月利息收入存入银行
()
10、在进行试算平衡时,下列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平衡关系的是。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B、重复登记某项经济业务 C、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
D、某项经济业务只记了账户的借方 E、某项经济业务只记了账户的贷方
F、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并相互抵消
()
11、由于损耗而应分摊计入某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叫做固定资产折旧费,按月计提的时候,应借记。
A、管理费用
B、长期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E、所得税费用
F、营业外支出()
12、下列内容中,属于对账范围的有。A、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的核对 B、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的核对
C、总分类账户余额与有关明细账户余额合计数核对 D、日记账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户余额核对
E、应收、应付款明细账户余额与有关单位及个人核对 F、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户余额与库存实物核对()
13、财产清查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A、账物不符
B、账款不符 C、账账不符
D、账证不符 E、账表不符
F、账实不符()
14、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
A、支付职工工资
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月房租
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E、长期股票投资支出
F、建造房屋的各种支出
()
15、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税金、运费、包装费,在安装过程中耗用人工、材料。这项业务涉及到的账户有。A、应付职工薪酬
B、固定资产 C、在建工程
D、原材料 E、应交税费
F、银行存款
四、实务题(50分)
以下是某企业2007年12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
1、国家对企业投资3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2、企业收到A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台,价值350 000元。
3、接受华侨捐赠人民币5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4、企业临时从工商银行借入3个月期限的借款60 000元,所借款项已存入银行。
5、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向银行借入351 000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借款期限为3年。
6、从科达工厂购进甲种材料4 000公斤,每公斤10元,共计40 000元,应交增值税税率17%,计6 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7、从胜利工厂购进乙种材料2 000公斤,每公斤12元,共计24 000元,应交增值税税率17%,计4 08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8、从通达公司购进甲种材料3 000公斤,每公斤10元,乙种材料3 000公斤,每公斤11元,共计63 000元。应交增值税税率17%,计10 7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承兑汇票一张付讫。
9、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两种材料的外地运杂费1 670元,以现金支付装卸费用 1 330元。
10、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归还通达公司的材料款73 710元。
11、期末结转已入库的甲、乙两种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12、采购员李明因公出差,暂借差旅费1 500元,当即付以现金。
13、采购员李明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1 200元,余款交回现金。
14、仓库发出下列材料用于产品制造和其他一般耗用(见下表)。材料耗用汇总表 年月日 材料种类 材料用途
甲
乙
合计
数量(公斤)
金额(元)
数量(公斤)
金额(元)
数量(公斤)
金额(元)
产品制造耗用:
A
B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小计
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耗用
000
700
000
000
000
000
100
000
000
100
合计
700
000
100
100
100
15、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36 000元,准备发放职工工资。
16、以现金36 000元发放职工工资。
17、期末分摊本期应付职工工资,如下:
生产工人工资其中:制造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000 制造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00018、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
19、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办公费900元,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600元。20、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期行政管理费负担的书报杂志订阅费200元。
21、用银行存款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银行短期借款利息550元。
22、按照规定提取本期固定资产折旧9 6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5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 600元。
23、将本期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
24、本期A产品100件全部制造完工,并已经验收入库,按其实际生产成本结转。B产品尚未制造完工。
25、销售给振华工厂A产品100件,每件售价1 210元,货款计121 000元,增值税税率17%。货款中60 000元已通过银行收回,其余款项尚欠。
26、按5%的适用税率计算本期已销A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6 050元。
27、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A产品包装运输费用250元。
28、期末结转已销A产品100件实际生产成本88 167元。
29、以银行存款支付A产品广告事务所广告设计费用3 500元。
30、出售多余材料一批,价值2 000元,增值生产率17%,价款存入银行。
31、结转上述已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1 500元。
32、以银行存款支付罚金700元。
33、没收逾期未还的包装物押金300元。
34、从联营单位收到分得的投资收益30 000元存入银行。
35、计算并结转本期利润总额。
36、按利润总额的39 709.41元计算和结转企业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
37、将“所得税”账户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38、年末,将税后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39、按税后利润26605.305元的10%提取盈余公积。要求:(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41分)
(2)根据上述会计分录提供的有关数据编制该企业12月份的利润表。(9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1、C
2、D
3、B
4、A
5、D
6、C
7、D
8、A
9、D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16、C
17、A
18、A
19、D
20、D
21、A
22、D
23、B
24、B
25、D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是
2、非
3、非
4、非
5、是
6、非
7、非
8、非
9、是
10、非
三、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其中,如答对每小题一半以上的答案,则得0.5分。)
1、AC
2、ABE
3、ABEF
4、ACEF
5、ABD
6、ABD
7、ABDE
8、AEF
9、ABC
10、ABCF
11、AC
12、ABCDEF
13、ABF
14、ABC
15、ACDF
四、实务题(50分。其中:每笔会计分录为1分,小计41分;利润表为9分)
1、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投资
300 000
2、借:固定资产
350 000 贷:实收资本——A公司投资
350 000
3、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500 000
4、借:银行存款
000 贷:短期借款
000
5、①借:银行存款
351 000 贷:长期借款
351 000 ②借:固定资产——生产设备
351 000 贷:银行存款
351 000
6、借:在途物资——甲种材料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7、借:在途物资——乙种材料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80 贷:应付账款——胜利工厂080
8、借:在途物资——甲种材料000 ——乙种材料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0 贷:应付票据——通达公司
710
9、借:在途物资
000 贷:银行存款
670 库存现金
330
10、借:应付票据
710 贷:银行存款
710
11、借:原材料——甲种材料
750 ——乙种材料
250 贷:在途物资——甲种材料
750 ——乙种材料
250
12、借:其他应收款——李明500 贷:库存现金
500
13、借:管理费用200 库存现金
300 贷:其他应收款——李明500
14、借:生产成本——A
000
——B
000 制造费用
000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甲材料
000 ——乙材料
100
15、借:库存现金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16、借:应付职工薪酬
000 贷:库存现金
000
17、借:生产成本——A 000
——B
000 制造费用
500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18、借:生产成本——A
——B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19、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0、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1、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2、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3、借:生产成本——A
——B
贷:制造费用
24、借:库存商品——A
贷:生产成本——A
25、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振华工厂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7、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28、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贷:库存商品——A产品
29、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30、借:银行存款
500
000 940 260
210
630
040
900
600
500
200
200
550
550 000 600 600
227 383 610
167
167
000 81 570
000 570 050
050
250
250
167
167 500
500 340
贷:其他业务收入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31、借:其他业务成本500 贷:原材料
500
32、借:营业外支出
700 贷:银行存款
700
33、借:其他应付款
300 贷:营业外收入
256.4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3.59
34、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35、利润总额 = 39 709.41元
①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②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36、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工
37、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38、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
39、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
利润表
编制单位:
项目
行次
本月数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000 000
000 000
256.41
000
153 256.41
547
167 050 750
830
550 500
700
104.105
104.105
104.105 104.105
605.305 605.305
660.53
660.53 2007年12月单位: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略
000 89 667 6 050 3 750 12 830 550 30 000 40 153 256.41 700 39 709.41 13 104.105 26 605.305
会计学原理试题集 第2篇
学年第 学期(任课教师:)
课程考试试题
考生诚信承诺
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站点名称: 专业: 年级 层次 学号 姓名 成绩:
会计学原理(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均不得分。)1.企业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依据是()。
A.谨慎性原则
B.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C.可比性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2.以下哪项不符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A.两项资产同时增加 B.资产、资本同时减少C.资产、负债同时增加
D.资产、负债同时减少 3.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账的是()。
A.现金日记账
B.原材料总账C.固定资产总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4.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为()。A.企业账上的银行存款余额B.银行账上的银行存款余额
C.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余额D.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银行存款余额 5.()被称为会计循环
A.从会计账薄到会计报表B.从会计凭证到成本核算C.从复式记账到会计报表D.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 6.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方法、如历史成本原则等,都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A.会计主体前提 B.持续经营前提C.会计分期前提 D.货币计量前提 7.对于以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A.现金收款凭证 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C.现金付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8.下列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在建工程 D.预收账款 9.会计对象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
A.收支记录 B.物资核算C.资金运动 D.费用成本
10.()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便于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A.客观性原则B.可比性原则C.明晰性原则D.一贯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3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业务有()。A.用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用; B.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C.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 D.用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的利润。
2.企业用现金支付某职工报销的医药费78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应付福利费87元,贷记现金87元,并登记入账。对当年发生的该项记账错误不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A.红字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C.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D.补充更正法 3.企业进行现金清查时,如发现现金短缺,分情况处理可记入()。
A.“营业外支出”科目 B.“管理费用”科目C.“其他应收款”科目D.“营业费用”科目 4.下列属于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提前报废的设备
B.经营租入的仓库 C.土地
D.房屋 5.下列各项中,应包括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有()。
A.委托代销商品成本
B.委托加工材料成本 C.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成本 D.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成本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结账?结账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有哪些作用?
四、请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共35分)某国有企业2004年12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A产品100件,每件售价24 000元,货款2 40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 2.采用商业汇票方式销售B产品50件,每件售价2 100元,增值税率为17%;
3.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C产品90件,每件售价3 000元,本月应付50%的货款,每件单位成本为2 100元; 4.以前销售的A产品本月退回10件,货款已通过银行退回,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5 000元; 5.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一项,该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40 000元,转让价格经协商确定为300 000元,营业税率为5%;6.结转本月销售产品的成本,A、B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5 000元和1 200元; 7.有一项应付款无法支付,金额为60 000元; 8.本月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54 000元;
会计学原理参考答案(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C 5.D 6.B 7.C 8.C 9.C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CD 3.BC 4.ABC 5.ABCD
三、简答题
1.结账,是指按照规定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将各种账簿结算清楚,以便进一步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另外,企业因撤销、合并而办理账务交接时,也需要办理结账。结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有关账簿,既不能提前结账,也不能将本期发生的业务延至下期登账。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调整和结转有关账项。③计算、登记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2.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的作用主要有:
①会计凭证是审核经济业务的依据 ②会计凭证是记账的依据
③会计凭证是分清经济责任的依据。
四、请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学原理试题集 第3篇
电解原理及应用是高中化学重要内容, 包括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和溶液pH的变化等, 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对于考查角度有多种多样, 方式灵活多变, 特别是今年高考试题中对该知识点的考查体现出“能力立意, 关注双基, 综合应用, 学以致用”的特点.现例举如下.
一、电解规律的应用
例1 (2008年上海12) 如图1所示, 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 两根铅笔芯作电极, 接通直流电源, 一段时间后, 发现 a 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 内圆为白色, 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电极是阴极
(B) a 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 电解过程中, 水是氧化剂
(D) 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在阴极放出H2气并生成NaOH, 使阴极区碱性增强;阳极放出Cl2气体, 而Cl2少部分又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 导致阳极区酸性增强.a 极外圈呈浅红色, 溶液显碱性, a 极是阴极, 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 极是阳极, 电解过程中产生Cl2, 使 b 极附近的溶液酸性增强, pH变小.由于电解是在外加电源作用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与电源间产生电子得失关系, 并没有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故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答案: (D) .
例2 (2008年广东5) 用铜片、银片、Cu (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 (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 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外电路中, 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 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Cu作负极, Ag作正极.
负极:Cu-2e-=Cu2+
正极:Ag++e-=Ag
在外电路中, 电子由Cu电极流向Ag电极, 而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所以①错.没有盐桥, 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 ③错.无论是否为原电池, 反应实质相同, 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C) .
二、有关电解原理的计算
例3 (2008年全国13) 电解100mL, 含c (H+) =0.30 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 电子时, 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
(A) 0.10 mol/L Ag+
(B) 0.20 mol/L Zn2+
(C) 0.20 mol/L Cu2+
(D) 0.20 mol/L Pb2+
解析:题中涉及五种阳离子, 电解时, 放电的先后顺序为:Ag+、Cu2+、H+、Pb2+、Zn2+.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 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依次是:
Ag:0.10 mol/L0.1L108 g/ mol=1.08 g;
Cu:0.20 mol/L0.1L64 g/ mol=1.28 g;
答案: (C) .
例4 (2008年天津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 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 若有1 mol 电子转移, 则生成1 mol NaOH
(D) 镀层破损后, 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解析: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 (A) 错;电解Na2SO4实质是电解水, 在阴极产生H2, 在阳极产生O2, 二者体积比为2∶1, 所以 (B) 错;根据电解NaCl的方程式:
可知, 每转移1 mol 电子, 生成1 mol NaOH, 故 (C) 对;镀层破损后, 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因为锌做负极, 铁做正极被保护, 所以 (D) 错.答案: (C) .
三、电解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例5 (2008年北京5) 据报道,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 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 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 产生22.4L Cl2 (标准状况) 时, 有0.1 mol 电子转移
解析:本题是对电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液酸碱性的变化以及电子转移的简单计算.电解CuCl2溶液, 产生22.4L Cl2 (标准状况) , 即生成了0.1 mol Cl2, 有0.2 mol 电子转移.答案: (D) .
例6 (2008年重庆12) 如图2所示, 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 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 冷却后形成琼胶 (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 b 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 a 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 b 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解析:a 中构成的是铁铜原电池, 铁作为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为Fe-2e-=Fe2+, 没有红色出现, (A) 项错;铜作为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 (C) 项不正确;b 中构成铁铝原电池, 铝作负极, 失去电子, 发生Al-3e-=Al3+, 没有气体产生, (D) 项错;铁作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 (B) 项正确.答案: (B) .
例7 (2008年海南7) 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放电时,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 (s) +SO
(B) 在放电时, 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 在充电时, 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 在充电时, 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 (s) +2e-=Pb (s) +SO
解析:电池在放电时,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A) 错;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正确;充电时发生反应:
硫酸浓度变大, (C) 错;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错.答案: (C) .
四、化工生产中电解原理的应用
例8 (2008年重庆26)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 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1) 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__
(2) 已知
①反应达平衡后, 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 则N2O5的转化率将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表1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则500 s 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
③在T2温度下, 反应1000 s 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 molL-1, 则T1__T2.
(3) 如图3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 则N2O5在电解池的__区生成, 其电极反应式为__.
解析: (1) 写出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2) 充入N2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N2O5的转化率将不改变; (5-3.52) molL-1/500 s=0.00296 molL-1s-1;从表中数据可得出1000 s 时, c (N2O5) =2.48 molL-1, 则会生成2.48 molL-12=4.96 molL-1<4.98 molL-1, 则说明T2时平衡正向移动了.而该反应ΔH>0, 为吸热反应, 所以T2要高一些.N2O4转化为N2O5化合价是升高的, 即失去电子, 应发生在阳极处.
答案: (1)
(2) ①不变 ②0.00296 molL-1s-1 ③“<”或“小于”
(3) 阳极 N2O4+2HNO3-2e-=2N2O5+2H+
五、以实验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例9 (2008年全国Ⅱ10) 如图4所示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
(A) 逸出气体的体积, a 电极的小于 b 电极的
(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 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 b 电极附近呈蓝色
(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 b 电极附近呈红色
解析:根据图4可以写出电极反应式:
阳极 (b极) :4OH--4e-=O2+2H2O
阴极 (a极) :4H++4e-=2H2
在两极滴入石蕊溶液, b 极溶液显酸性而呈红色, a 极溶液显碱性而呈蓝色;逸出气体体积 a 电极大于 b 电极;且H2和O2均为无色无味气体.答案: (D) .
例10 (2008年海南29)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 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 (填实验序号) __;在电化学腐蚀中, 负极反应是__;正极反应是__;
(2) 由该实验可知, 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
(3) 为防止铁的锈蚀, 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 (答两种方法) .
解析: (1) 根据实验现象, 3、4、5、6都发生了腐蚀且符合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只是腐蚀的速率不同.实验条件下主要是吸氧腐蚀.
(2) 比较实验3、4, 可知较高浓度的O2会加速铁的锈蚀;比较实验4、5, 可知较高的温度可加速铁的锈蚀;比较实验5、6, 可知铁接触电解质溶液可大大加速铁的锈蚀.
(3) 根据电化学原理防止铁的腐蚀:覆盖保护层可以阻断铁制品跟电解质溶液、潮湿空气的接触, 无法形成原电池而不易腐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是利用原电池原理, 在钢铁制品的某一部位放置比铁活泼的金属, 当形成原电池时该较活泼金属被腐蚀而保护了钢铁制品;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在形成原电池时Fe不做负极而被保护.
答案: (1) 3、4、5、6
Fe-2e-=Fe2+
O2+4e-+2H2O=4OH-
(2) O2的浓度、温度、电解质溶液
(3) 覆盖保护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改变钢铁的内部组织结构 (掺入Cr等合金元素) 等.
中职《会计学原理》教学探析 第4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学原理》;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2
社会发展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的向着技术性方面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逐渐的偏向于专业性。会计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中职教学中更加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深入的将知识进行掌握,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会计学原理》作为中职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会计知识进行深入的把握,使得学生可以加深印象,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
1中职《会计学原理》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校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重理论和应试,轻实践和考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性和完整性,而忽略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导致学生空有理论而不知实践,能考试而不会应用。
1.1过于重视教材
《会计学原理》的专业性较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书本的知识就会造成学生自身兴趣的缺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本身的知识基础不高,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较为缓慢。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讲接受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教学的效果不如预期。
1.2教材的安排较为专业化
《会计学原理》的专业性较强,在进行教材编排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较为专业的术语和公式,这样的教材对于学生自身来讲较为困难。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材安排是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现阶段的教程编排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进行教程的安排和教材的编制,难易程度进行不同的穿插,内容复杂繁重,给学生的日常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1.3教材缺乏实践性
教材的安排在实践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将重点都放在了理论和公式的运用上,学生自身的实训机会较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的动手能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在会计的整个学习中,会计实务的教学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进行会计学原理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将实践经验进行穿插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训对会计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2对《会计学原理》教学提出建议
2.1对理论教学的改革
会计学原理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的是基本的会计理论和基本的核算方法。在基本的核算理论中,只要包括会计的概念、核算方法和基本前提,理论教学的部分主要是结合原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使用,例如在进行会计凭证录入的课程讲述中,将教学的内容和实践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实务的操作,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在教学中,利用新型的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将图片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相关的内容。
2.2进行实践部分的改革
会计学中主要的部分就是针对实训进行操作,因此在进行会计学原理的教学中,要将实训的内容进行重视,在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将实际的案例加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课堂教授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训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对会计的实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实训可以分为分散式的实训,从各个章节入手,让学生先对实务操作有一个较为认识,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整体的从期初到期末的整个会计流程的制作,深化知识体系。
2.3对考试的方式进行改进
现阶段的高职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考试安排还是采用试卷的测试为主,学生学习内容的好坏完全是按照分数进行反映,这样的方式对于会计来讲是不适宜的,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讲也是不符合其职业要求的。高职的就业主要还是偏向于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其实践性,但是只是重视分数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忽视的,容易造成就业方向的确实。而且,会计这门学科的根本目的就是实践,因此应该在考试中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卷面的分数和实践的分数进行合理的划分,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实践能力进行考察。
结束语
中职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安排;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从原始凭证审核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的模拟会计工作的训练,不仅对会计学原理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对实践能力也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具备理论和实践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闽.浅谈会计学原理专业课教学体会[J].科技视界,2012,(21):97-98,254.
[2] 范苏萍.我对中职财会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1,(10):105.
会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新) 第5篇
1、财务会计
2、会计报表 3.会计凭证 4.收入 5.资产 6.会计计量 7.公允价值 8.财务报表 9.资产负债表 10.分类账
二、单项选择(3*10分)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的()A.静态表现 B.动态表现 C.存在形态 D.形成来源
2.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部分货款收存银行,部分货款对方暂欠,该企业应填制()
A、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B、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D、两张转账凭证
3.如果发现记账凭证所用的科目正确,只是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并已登记入账,应采用()更正。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平行登记法
D、补充登记法
4.编制利润表主要是依据()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B、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D、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5.某项经济业务使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该项经济业务应表述为()
A.购入全新的固定资产
B.出售全新的固定资产
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D.接受投资人的固定资产投资
6.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称为()A.记账凭证 B.记账方法
C.会计分录 D.会计方法
7.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称为(A.原始凭证汇总表 B.累计凭证
C.汇总凭证
D.复式凭证
8.在结账之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填制正确,更正时可用()
A.红字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更换账页法
9.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利润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称为()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D.现金流量表
10.会计报表的保管期限为()A.15年
B.5年
C.25年
D.永久
三、单项选择(4*5分)
1、下列支出中,应计入资产成本的有()A.购买办公用品支出
B.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C.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D.购买专利权支出
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是()A.会计期间一致 B.时点相同
C.方向一致 D.金额相等
3.会计原则中,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有(A.重要性原则
B.配比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4.账簿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A.订本式账簿
B.活页式账簿
C.卡片式账簿
D.联合账簿
5.下列属于企业资产项目的有()A.预付账款 B.在产品
C.预收账款 D.长期投资
四、判断题(2*10分)
1、转账凭证不能反映现金、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
2、所有的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3、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4、进行财产清查时,如果发现账存数小于实存数,即为盘亏。()
5、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所有账户,它们的用途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6、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9 800写为8 900,并已登记入账。月终结 账前发现错误,更正时应采用划线更正法。()
7、无论采用永续盘存制还是实地盘存制,都需要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都可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8、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直接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9、对于资产负债结算账户,可以根据其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性质。()
10、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会计基本等式的平
衡关系不受其影响。()
五、简答题(5*2分)
1、简述会计的目标。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实务题(1*10分)
白马公司在某月份内发生了下列各项经济业务:
1、向红星公司购进下列原材料,货款尚未支付,但材料已运达本厂。甲种材料
000公斤
单价
8.00
000元 乙种材料
000公斤
单价
10.00 000元 合26 000元
计
2、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的运费6 000元。
3、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运达仓库的装卸搬运费2 400元。
4、以现金支票支付上述材料的保险费5200元。
5、以银行存款偿付拖欠红星公司的材料货款26 000元。
6、上述所购材料均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入账。
7、向天虹公司购入机器一台,价值4万元,货款尚未支付。
8、向蓝天公司预付材料购货款30000元,以转账支票支付。
9、接第9题,向蓝天公司购买材料10万元,冲销预付款3万元,以存款支付6万元,余款1万元尚未支付。
10、接第10题,向蓝天公司购买的材料已验收入库,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要求:
对上述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并编制会计分录。参考答案:
一、1.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3.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6.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7.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价格。8.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9.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财务报表。10.根据会计凭证或日记账,分别各个帐户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二、ABBADCBDBD
三、BD ACD AD ABC ABD
四、1、转账凭证不能反映现金、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T)
2、所有的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T)
3、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T)
4、进行财产清查时,如果发现账存数小于实存数,即为盘亏。(T)
5、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所有账户,它们的用途和结构都是相同的。(F)
6、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9 800写为8 900,并已登记入账。月终结 账前发现错误,更正时应采用划线更正法。(F)
7、无论采用永续盘存制还是实地盘存制,都需要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都可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T)
8、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直接记入“制造费用”账户。(T)
9、对于资产负债结算账户,可以根据其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性质。(T)
10、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会计基本等式的平
衡关系不受其影响。(T)
五、1、简述会计的目标。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借:在途物资
26000
—甲
16000
—乙
10000
贷:应付账款—红星公司
26000 借:在途物资
6000
—甲
4000
—乙
2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借:在途物资
2400
—甲
1600
—乙
800
贷:库存现金
2400 借:在途物资
5200
—甲
3200
—乙
2000
贷:银行存款
5200 借:应付账款——红星公司26000
贷:银行存款
26000 借:原材料
39600
—甲
24800
—乙
14800
贷:在途物资
39600
—甲 24800
—乙 14800
借:固定资产
40000
贷:应付账款—天虹公司
40000 借:预付账款—蓝天公司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借:在途物资
100000
贷:预付账款
30000
银行存款
60000
应付账款—蓝天公司
10000 借:原材料
100000
贷:在途物资
会计学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6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下列项目中,引起负债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B)。
A、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B、用银行借款抵付应付账款
C、以银行存款上交税金
D、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
2、收到某单位预付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变动为(A)。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3、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部分货款收存银行,部分货款对方暂欠,该企业应填制(B)。A、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B、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D、两张转账凭证
4、下列不能作为会计核算依据的是(C)。
A、领料单 B、发货票 C、经济合同 D、入库单
5、如果发现记账凭证所用的科目正确,只是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并已登记入 账,应采用(B)更正。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平行登记法 D、补充登记法
6、在下列账簿中,需要进行日清月结的账簿是(B)。
A、备查账簿 B、现金日记账 C、总分类账 D、明细分类账
7、财产清查中,如财产的盘亏是由于保管人员失职所造成的,则应计入(C)。
A、管理费用 B、生产成本 C、其他应收款 D、营业外支出
8、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是因(B)造成的。
A、应付账款 B、未达账项 C、坏账损失 D、应收账款
9、下列(B)属于外来原始凭证。
A、领料单 B、购货发票 C、收料单 D、工资结算汇总表
10、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主要适用于(D)。
A、特种日记账 B、普通日记账 C、总分类账簿 D、明细分类账簿
11、如果企业月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万 元,则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数”应填列(B)。
A、100万元 B、60万元 C、140万元 D、160万元
12、编制利润表主要是依据(C)。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B、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D、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13、(A)是一种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也是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14、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实现的收入以及因销售商品而与购买单位之间发生的货款结算业务,应设置的账户是(A)。A、“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B、“应收账款”账户
C、“营业外收入”账户 D、“应收票据”账户
15、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C)。
A、可能相等 B、有时相等 C、必然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会计的方法实际上是(ABD)。
A、会计核算的方法 B、会计分析的方法
C、会计算账的方法 D、会计检查的方法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有(ACD)。
A、银行存款 B、预收账款 C、应收账款 D、库存商品
3、在进行试算平衡时,下列哪些错误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ABCD)。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B、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
C、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D、某个账户颠倒了记账方向
4、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是指(ABC)。
A、登记会计期间一致 B、登记方向相同
C、登记金额相等 D、登记数量相等
5、下列账户可能会与“本年利润”账户借方发生对应关系的是(ABCD)。
A、主营业务成本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税金与附加
6、作为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是(ABC)。
A、经济业务内容 B、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及有关责任人的签章
C、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D、会计分录
7、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可以采取的处理办法是(CD)。
A、用退色药水消除字迹或者重新抄写账页
B、对错误的文字或数字进行涂改、挖补、刮擦
C、用红字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账,冲销原多记金额
D、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正中划一条红线后进行更正
8、日记账与总账的核对,主要包括(AC)。
A、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总账之间的核对 B、现金日记账与其他总账之间的核对
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之间的核对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其他总账之间的核对
9、下列能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来源的是(BD)。
A、原始凭证 B、总账 C、记账凭证 D、明细账
10、外购材料取得的成本包括(ABC)。
A、买价 B、定额内的途中损耗 C、运杂费 D、非正常损耗
11、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遵循的会计假设包括(ABCD)。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12、制造企业是产品的生产单位,其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由(ABD)所构成。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买卖过程 D、销售过程
13、下列会计分录中属于复合会计分录的是(BCD)。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4、科目汇总表能够(AB)。
A、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B、反映各科目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
C、反映各科目的期末余额 D、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15、产品生产费用包括(ABC)。
A、人工费用 B、间接费用 C、材料费用 D、成本费用
三、判断题(T或F。共15分,每小题1分)
1、会计的职能只有两个,即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F
2、会计要素中既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也有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T
3、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不受其影响。T
4、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F
5、所有账户都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包括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F
6、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直接记入“制造费用”账户。T
7、对于资产负债结算账户,可以根据其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性质。T
8、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所有账户,它们的用途和结构都是相同的。F
9、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不仅是记账的依据,而且也是出纳员办理收款、付款业务的根据。T
10、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T
11、“生产成本”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应属于盘存或成本计算账户。T
12、会计人员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9 800写为8 900,并已登记入账。月终结账前发现错误,更正时应采用划线更正法。F
13、无论采用永续盘存制还是实地盘存制,都需要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都可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T 14.在任何情况下,应收账款项目都是根据应收账款总账的期末余额填制。F
15、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都应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F
四、实务题(55分)
(一)某公司某年12月份发生经济业务如下。要求编制会计分录,如有计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共40分,每小题2分)1、5日,向阳光公司购入A材料38 000元,增值税额为6 460元,款已预付。材料验收入 库。2、10日,公司销售甲产品价税款合计292 500元,已收款。3、10日,从银行提取现金30 000元直接发放工资。4、11日,开出现金支票购买厂部办公用品780元。5、16日,提取本月固定资产折旧,其中车间8 100元,厂部3 200元。6、18日,公司购买一台车床,买价240 000元,增值税40 800元,运杂费1 000元,款项 暂未支付,设备交付使用。7、30日,分配工资费用,其中甲产品工人工资12 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8 000元,车间 管理人员工资6 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 000元。8、30日,按14%的比例计提本月职工福利费。9、30日,经批准将资本公积金60 000元转增资本。10、31日,汇总本月材料发出情况如下(A材料7 600元,B材料12 300元)甲产品生产领用6 000元 乙产品生产领用5 000元
车间一般耗用5 900元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3 000元合计:19 900元 11、31日,按本月生产工时比例,将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给甲、乙产品。(甲产品6 000工时,乙产品4 000工时)12、31日,甲、乙产品均全部完工入库,结转其实际生产成本。13、31日,结转本月已销甲产品的销售成本138 000元。
14、该企业该月的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盘亏300元。经查明属于出纳员的保管责任。
15、结转本月损益类账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300 000元,“投资收益”为2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38 000元,“管理费用”为11 540元,“销售费用”为1 000元,“财务费用”为2 500元,“营业外支出”为5 400元。
16、假设“本年利润”12月的期初余额为12 000元,按全年利润总额的33%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17、结转所得税入“本年利润”账户。
18、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中。
19、按全年实现净利润的10%计算提取盈余公积金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20、将“利润分配”其它明细账户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并计算分配后的未分配利 润。
(二)某企业由于编制记账凭证或过账过程中存在某些错误,月底试算平衡表未能平衡。经 核查有关记录,发现有下列错误:
1、收回货款7 600元存入银行,记账凭证科目正确,但金额误记为6 700元。
2、以存款偿付前欠购货款5 200元。过账时,应付账款误记为贷方5 000元(记账凭证正确)。要求:用恰当的错账更正法改正上述错误。(共6分,每小题3分)
(三)某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期末盘点存货时,查出价值30 000元的甲 材料发生毁损,其进项税额为5 100元。经调查后,认定该批材料的毁损与材料性能、仓库条件及保管员责任均有关系,按规定由保管员赔偿3 000元,价值500元的残料 已入库。要求:请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共9分,每笔会计分录为2.25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1-5 BABCB
6-10 BCBBD
11-15 BCAAC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ABD
2、ACD
3、ABCD
4、ABC
5、ABCD
6、ABC
7、CD
8、AC
9、BD
10、ABC
11、ABCD
12、ABD
13、BCD
14、AB
15、ABC
三、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1、F
2、T
3、T
4、F
5、F
6、T
7、T
8、F
9、T
10、T
11、T
12、F
13、T
14、F
15、F
四、实务题(55分,评分标准详见试题)
(一)(共40分,每小题2分)
1、借:原材料—A材料 3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460 贷:预付账款 44 460
2、借:银行存款 292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 500
3、(1)借:库存现金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2)借:应付职工薪酬 30 000 贷:库存现金 30 000
4、借:管理费用 780 贷:银行存款 780
5、借:制造费用 8 100 管理费用 3 200 贷:累计折旧 11 300
6、借:固定资产-车床 24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0800 贷:应付账款 281 800
7、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000 —乙产品 8 000 制造费用 6 000 管理费用 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 000
8、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 680 -乙产品 1 120 制造费用 840 管理费用 5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 200
9、借:资本公积 60 000 贷:实收资本 60 000
1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 000 -乙产品 5 000 制造费用 5 900 管理费用 3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7 600 -B材料 12 300
11、制造费用 = 8 100 + 6 000 + 5 900 = 20 840(元)分配率 = 20 840 ÷(6 000 + 4 000)= 2.084(元/工时)
甲产品:6 000 × 2.084 = 12 504(元)乙产品:4 000 × 2.084 = 8 336(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 504 -乙产品 8 336 贷:制造费用 20 840
12、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2 184 -乙产品 22 456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32 184 -乙产品 22 456
13、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38 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38 000
14、(1)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2)借: 其他应收款 3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
15、(1)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投资收益 2 000 贷:本年利润 302 000
(2)借:本年利润 158 4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8 000 管理费用 11 540 销售费用 1 000 财务费用 2 500 营业外支出 5 400
16、全年利润 = 12 000 +(302 000-158 440)= 155 560(元)所得税 = 155 560 × 33% = 51 334.80(元)借:所得税费用 51 334.8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 334.80
17、借:本年利润 51 334.80 贷:所得税费用 51 334.80
18、净利润 = 155 560 - 51 334.80 = 104 225.20(元)借:本年利润 104 225.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4 225.20
19、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金 10 422.52 贷:盈余公积 10 422.52 2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 422.52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0 422.52 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 = 104 225.20-10 422.52 = 93 802.68(二)(共6分,每小题3分)
1、用补充登记法。(1分)
编制补充登记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900
贷:应收账款 900(2分)
2、用划线更正法。(1分)
在“应付账款”账户中,将错写在贷方的数字用红线划去,并加盖记账人员名章;再用蓝字在借方写上正确的数字5 200元。(2分)
(三)(共9分,每笔会计分录为2.25分)
(1)发现甲材料盘亏时:(或:查出材料毁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5 100 贷: 原材料——甲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 100
(2)报经批准后转销时,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① 应由保管员赔偿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3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 000 ②残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 ③材料毁损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31 600
会计学原理试题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