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呕吐范文
化疗呕吐范文(精选10篇)
化疗呕吐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10月~2007年5月共收治化疗患者165例, 其中, 男85例, 女80例, 年龄32~73岁, 平均56岁, 每人化疗天数1~7天, 平均4天, 均在化疗前使用止吐药物, 其中, 42例患者化疗过程中无恶心、呕吐反应。123例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由于害怕进食后会加重恶心、呕吐反应。
因此, 许多患者往往在化疗前不吃东西, 认为胃内没有食物, 呕吐就会减轻。其实不然, 如长时间不进食由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会加重胃部不适。因此, 在患者接受化疗前, 我们跟患者讲解化疗时进食不会加重恶心呕吐, 相反适量进食会减轻胃部的不适, 消除其思想顾虑, 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能主动进食。
1.2.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晨起床先吃点东西, 哪怕是喝100ml温开水, 半小时后再洗漱。
化疗前1~2h进食, 以稀饭、菜面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 食物应温热, 太烫太冷患者均不易接受, 并根据患者的喜好备好适量的食物, 可以是鱼汤、牛奶、豆浆或话梅等零食。化疗开始后, 多次给患者吃, 时间和量不限, 进食后无恶心呕吐, 再逐渐增加进食的量。
1.3 评价标准
根据24h后恶心呕吐的程度评定效果。显效:无呕吐或仅有轻度恶心;有效:呕吐1次或有较重的恶心;无效:呕吐2次以上。
2 结果
123例仍然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 经上述处理后, 显效51例, 占41.5%;有效42例, 占34.2%;无效30例, 占24.3%, 总有效率达75.7%。
3 讨论
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 第2篇
【摘要】恶心呕吐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频繁的呕吐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可能使患者拒绝有效的化疗。目前,虽然临床有新的止吐药,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疗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因此如何减轻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肿瘤癌病人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将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护理
Chemotherapy the patient is disgusted and vomits of the nursing realize
Zhou Kelan
【Abstract】Disgusted vomit is a chemotherapy medicine to cause of the most familiar of earlier period toxicity reaction, multifariously vomit to cause dehydrate, metabolism mess, malnutrition etc. reaction, may make sufferer brush-off valid of chemotherapy.Currently, although clinical have new of vomit a medicine, still have a more than half chemotherapy patient will appear dissimilarity's degree disgusted vomit.How therefore ease a patient a chemotherapy with the result that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s way reaction, to improvement tumor cancer patient life quality, exalta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have aggressive of meaning.Now m alignant tumor the sufferer be disgusted and vomit after the chemotherapy of the nursing realize summary as follows:
【Key words】Chemotherapy;Disgusted vomit;Nursing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428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Ⅲ期为289例,Ⅳ期为139例。男292例,女136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岁,平均住院时间(19±1.5)d.其中胃癌161例,直肠癌68例,乳腺癌86例,宫颈癌50例,肺癌63例。
2.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种类
2.1 急性恶心、呕吐:指发生于化疗24小时内的恶心、呕吐。大多数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于静脉给药后来1-2小时开始。此期反应最为严重。
2.2 迟发性恶心、呕吐:指发生在给药后24或更长时间的恶心、呕吐,虽然严重性较急性反应减轻,但可能长时间拖延,影响营养和全身症状。
2.3 预期性恶心、呕吐:常见于以往化疗期间呕吐控制不好的患者,属于条件反射。比如在某些与化疗有关的情况下,如医院的环境、药物的颜色等都可以促发呕吐发作。
3.发病机制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复杂,通常受到年龄、性别、饮酒史以及既往治疗经验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途径:①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的恶心、呕吐。②血液中的化疗药物刺激肠道壁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5-HT作用于小肠的5-HT3受体,被激活后通过迷走神经传到第四脑室最后区的化学感受诱发区(CTZ),接着激活位于延脑的呕吐中枢。③5-HT也可直接激活CTZ的5-HT3受体,兴奋呕吐中枢。④心理反应异常,如焦虑、恐惧以及既往有呕吐经历者,可以导致或加重恶心、呕吐。
4.护理体会
4.1 评估引起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评估引起呕吐的相关因素:①化疗药物种类、剂量方案不同,造成的呕吐发生率、程度不同:①发生率80-90:顺铂、氮芥、甲基苄肼、阿糖胞苷、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②发生率30-60:阿霉素、柔红霉素、米托蒽醌、5-FU。药物剂量越大呕吐越严重,目前多采用联合化疗,多数方案由3~4种药物组成,较单一药物化疗致吐率低。②抗呕吐药的运用:抗呕吐药是否合理有效与患者的恶心呕吐有直接关系。③既往化疗与否:多次化疗者一般身体状况较差,耐受力弱,呕吐重。④存在个体差异:年龄较大、体质弱、女性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⑤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听说或者看见其他患者呕吐,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反应。
4.2 心理支持:全面了解病人治疗前情况以及引起恶心、呕吐的诱因和以前缓解恶心、呕吐的最有效措施。治疗前应向病人介绍化疗药物的目的,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防治措施,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不必过分强调对待恶心呕吐方法处理,以免人为造成病人紧张心理。如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告知患者属于化疗正常的副作用,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对再次化疗的病人,如首次化疗时恶心、呕吐严重,再次化疗就有一种恐惧、紧张心理,避免过度恐惧、紧张,否则会使血中化学致吐物5-羟色胺增高,加重恶心呕吐,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协助和配合医护人员,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顺利完成治疗。
4.3 药物护理:熟悉化疗药物性能,合理使用止吐药,准确执行医嘱。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种化疗药物的性质、剂量、给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等;在合理使用止吐药方面,我科采用联合使用止吐药增强止吐效果。止吐药在化疗前30min给药1次,间隔4h再给药1次,以使其最大限度地拮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静脉化疗适宜于餐后3~4h用药,此时胃充盈度小,胃内压力低,发生恶心、呕吐相对较轻。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唾液及胃酸分泌减少,吞咽活动减弱,胃肠蠕动减慢,因此,对呕吐频繁者采取午睡时给药可减轻反应。熟悉止吐药的作用及副作用,注意观察作好记录,及时处理。
4.4 饮食护理:化疗期间选择清淡、新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品如:牛奶、鸡蛋、肉汤等,对于呕吐比较明显的患者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清汤、粥等,少量多餐。并根据患者进食和呕吐的情况给予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汁、糖水、盐水等。在化疗前后1~2h避免饮食可在治疗前3~4h尽量多吃,然后少食多餐(每天5~6次),少食含有5-羟色胺丰富的食物(香蕉、核桃、柿子、茄子),进食时如恶心呕吐可口含生姜片或喝一点姜汤。若营养严重失调,并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酌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
养支持治疗。
4.5 环境护理:为病人营造安静、整洁、舒适轻松的治疗环境。创面及造口尽量遮挡并保持清洁;对一些爱好音乐的病人,化疗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可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同时要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如:污物、药物、气味等,尤其是与化疗药稀释后的颜色相同的食物,应尽量避免,以防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要给予安慰,协助病人坐起,呕吐时为其轻轻拍背,呕吐后协助其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污染衣物被单,并注意保暖。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进展,化疗对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是困扰化疗病人的一个难点。我们通过认真的护理评估,正确的心理疏导,创造良好的环境,正确使用止吐药物,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恰当的饮食指导,密切观察药物的副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了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保证了化疗的连续性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国艳.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护理。护理研究。2006年7月第20卷第7期.
[2] 易淑明.癌症化疗中恶心呕吐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07,8:44.
[3] 徐波.《肿瘤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90.
[3] 谢毅.付越榕.睡眠中给药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J].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6,23.
[4] 温善禄,李斌和,王丽辉,等.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4):165-167.
[5] 刘英玲,石会玲.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57-858.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对恶心呕吐的影响.
[6] 郭晓燕,张俊华.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药物及护理支持进展[J].护理研究,2003,17(3A).
[7] 张琳.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中对恶心呕吐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6期.
全身化疗引起恶性呕吐的护理 第3篇
化疗是恶性肿瘤常见治疗方法之一, 能使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 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在治疗中常出现许多临床反应, 最常见的表现是频繁恶心和呕吐, 已超过了70%以上, 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治疗。现将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对癌症患者化疗前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对自身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初次接受化疗存在恐惧、紧张、担心治疗效果不佳, 肿瘤复发的患者再次接受化疗时, 会对化疗药物失去信心, 情绪极度低落, 甚至放弃治疗。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 避免暗示性语言, 关心鼓励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强调化疗药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并请示医生协助我们做好患者工作, 帮助患者分析恶心、呕吐原因, 采取有效的止吐方法和预防措施。
2 化疗前护理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 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每日定时行紫外线照射。化疗前2h避免大量食物, 以免恶心、呕吐, 化疗前半小时用胃复安10mg或昂丹司琼100mL以减少胃肠平滑肌的逆蠕动, 指导患者用热水袋敷胃部 (冬季) 或口服话梅、口香糖等。
3 恶心呕吐护理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后用温水漱口,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及时清理呕吐物以减少环境中异味及不良刺激, 避免油腻食物气味以免发生条件反射式呕吐, 同时医护人员态度和蔼, 热情体贴病人, 安慰病人。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这样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对康复充满希望。
4 化疗后护理
化疗后4~6h肌内注射胃复安或昂丹司琼。由于化疗药物可激发小肠粘膜的嗜络细胞释放5-T3诱导呕吐反射, 而昂丹司琼、胃复安能选择性抑制这一反射中枢5-T3受体的兴奋阻断了呕吐反射呕吐过程中神经介质的化学传递, 从而对化疗引起的呕吐有治疗作用。对恶心呕吐症状轻的患者, 鼓励患者进食稀饭、清淡饮食, 少食多餐, 对恶心呕吐频繁者, 静脉补充电解质、维生素, 饮果汁、清汤等。
5 家庭护理
缓解化疗时恶心呕吐药膳两款 第4篇
鲜芦根汤
用料:
鲜芦根120克,冰糖30克。
做法:
二者同煮汤服用。
功效及用法:
本方具有生津止呕的功效,可不拘于进餐时间,频频饮用。
黄豆山楂粥
用料:
黄豆250克,粳米100克,山楂60克,白糖50克。
做法:
黄豆用水浸泡过夜备用;山楂洗净,去核备用;粳米洗净,与泡好的黄豆和山楂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煮,水沸后加白糖,改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豆烂、汤稠即成。
功效:
本方具有开脾胃、助消化的作用。每日服两次。
止若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7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55例, 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男性38例, 女性17例, 年龄33~68岁, 中位年龄55岁。其中, 肺癌29例, 乳腺癌8例, 鼻咽癌5例, 胃癌3例, 卵巢癌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 转移癌2例, 肝癌1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 B组32例。
纳入标准: (1) 所有病例经X线、B超、CT、手术、细胞学或 (和) 病理组织学及其他特殊检查明确诊断; (2) 化疗前24h无恶心、呕吐以及未使用其他止吐药物; (3) 无颅内高压症; (4) 化疗前血常规, 肝、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有明确肿瘤侵及脑转移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梗阻所致的病理性呕吐;孕妇及哺乳妇女。
1.2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A组第1周期用止若, 第2周期用盐酸昂丹司琼;B组第1周期用盐酸昂丹司琼, 第2周期用止若。化疗方案为NP、EPF、TP、PF、NAP、PFB、GP。止吐方案:第1天, 止若0.25mg静脉滴注30min或第1~5天, 欧贝8mg静脉滴注30min, 2次/d, 观察用药后1~7天呕吐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呕吐程度参照WHO标准。呕吐分为0~Ⅳ级:0级:无呕吐;Ⅰ级:每日呕吐1~2次;Ⅱ级:每日呕吐3~5次;Ⅲ~Ⅳ级:每日呕吐5次以上。疗效评价:0级为完全控制, Ⅰ级为基本控制, 2级度为部分控制;以0级到Ⅰ级病例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a=0.05为校验水准。
2 结果
2.1 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治疗急性呕吐 (第1~3天呕吐) 的比较止若控制急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5.5% (47/55) 、78.2% (43/55) 、70.9% (39/55) , 盐酸昂丹司琼控制急性呕吐 (第1~3天) 的有效率分别为65.5% (36/55) 、58.2% (32/55) 、50.9% (28/55) , 两组控制急性呕吐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治疗延迟性呕吐 (第4~5天呕吐) 的比较止若控制第4~5天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6.4%、72.7%, 盐酸昂丹司琼控制第4~5天呕吐的有效率分别是51.9%、49.1%, 两组化疗后第4~5天控制呕吐有效率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化疗结束后呕吐的比较止若第6~7天即化疗结束后第1~2天控制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0.9% (50/55) 、98.2% (54/55) , 盐酸昂丹司琼分别为87.3% (54/55) 、90.9% (50/55) , 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即患者化疗后第1~2天基本恢复正常。见表1。
3 讨论
呕吐是化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治疗, 甚至导致化疗的中断。随着近年来对呕吐生理学研究的深入, 止吐研究有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止若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中枢及外周5-HT3受体拮抗剂, 受体亲和力强, 与5-HT3受体的亲和力较其他5-HT3受体拮抗剂至少高30倍, 止若半衰期长达40h[1]。它能选择性阻断呕吐反射末端神经突触前5-HT3受体, 阻断嗜铬细胞释放5-HT3, 并调节传入最后区的迷走神经活动的5-HT3受体的作用, 此双重作用结果导致呕吐反射的阻断, 从而阻断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研究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3,4,5]。止若防治化疗所致呕吐取得较好疗效, 控制急性呕吐有效率为85.5% (47/55) 、78.2% (43/55) 、70.9% (39/55) , 控制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为76.4%、72.7%, 都明显优于同类药盐酸昂丹司琼, 表明止若控制呕吐疗效肯定。本文对化疗所致呕吐, 止若与盐酸昂丹司琼的比较均明显优于后者, 止吐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止若显示出“全面控制”化疗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作用。国际多个指南权威推荐:帕洛诺司琼 (止若) 用于高度和中度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止若半衰期长, 可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7天只需一支。临床应用方便简单, 而且费用降低, 对于目前高额医疗费用来说明显降低总费用, 可作为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一线治疗。
参考文献
[1]Aapro MS.Palonosetron as an anti-emetic and anti-nausea agent in oncology[J].Ther Clin Risk Manag, 2007, 3 (6) :1009-1020.
[2]Gralla R, Lichinitser M, Vander Vegt S, et al.Palonosetron improves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following moderate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results of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haseⅢtrial compar-ing single doses of palonosetron with ondansetron[J].Ann Oncol, 2003, 14 (10) :1570-1577.
[3]Aapro MS, Grunberg SM, Manikhas GM, et al.A phaseⅢ, double-blind, ran-domized trial of palonosetron compared with ondansetron in preventing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following highly emetogenicchemotherapy[J].Ann Oncol, 2006, 17 (9) :1441-1449.
[4]李志强, 徐建明, 刘端祺, 等.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重度化疗致吐药引起恶心呕吐的Ⅱ期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14 (6) :487-490.
化疗呕吐 第6篇
1 化疗前期护理
1.1 作好护理评估
当病人被确定需化疗时, 化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对病人的性别、年龄、心理状态、体质状况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评估。一般来讲, 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少发生恶心呕吐, 这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女性病人较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从而降低了机体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力, 尤其是曾有妊娠剧吐的病人化疗时较易恶心呕吐。老年患者呕吐率高, 这是因为老年人胃蠕动和食管下段括约肌紧张度减低, 胃排空慢, 胃内残留量增加, 胃内压增高所致[1]。另外, 体质虚弱和前次化疗后恢复欠佳以及有胃肠疾病的病人均较易发生呕吐。因此, 针对情绪化的女病人应尽可能住单独病房或安排在安静、舒适的小病房内, 以减少同病室其他病友相互影响, 加重症状。
1.2 了解化疗经历
护理人员对病人是初次化疗还是曾经接受过化疗、所用过的化疗方案、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用过何种止吐药等均应具体了解。通常在化疗中曾经有恶心呕吐经历的病人, 对当时机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化疗未开始前已有恶心呕吐前期症状而畏惧化疗。而初次接受化疗病人此症状较少出现。所以, 对曾经接受过化疗的病人, 要及时地进行心理护理, 让患者知道化疗的必要性、治疗原理和化疗期间的止吐治疗方案, 以缓减患者对化疗的恐惧紧张情绪, 从思想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熟悉化疗方案
不同化疗方案、不同剂量、导致病人呕吐的程度也不相同。联合化疗与单一化疗、大剂量与小剂量、高度致吐药与低度致吐药相比较, 前者较后者更易发生恶心呕吐。化疗药致吐是由于药物刺激脑部呕吐中枢, 产生5-羟色胺、多巴胺等致吐神经递质而导致呕吐。其次, 化疗药引起的胃畅道反应刺激髓质的呕吐中枢也可引发呕吐。临床上联合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大剂量阿糖胞苷、柔红霉素、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等, 病人的呕吐症状均较明显, 因此, 护理人员应根据拟用的化疗方案的胃肠道反应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护理。
1.4 掌握心理护理
本人在2007年1月~2008年10月对我院肿瘤科所收住院接受化疗的部分癌症病人1000例进行了分组临床观察病人的恶心呕吐情况, 每组500人, 甲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止吐治疗, 乙组除常规的药物止吐外、根据病人及所用化疗药物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结果, 甲组恶心呕吐的有160人、有效止吐率为68%;乙组恶心呕吐的有40人、有效止吐率为92%。可见, 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 可大大减少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 因此本人认为如何应用心理护理对策是防治恶心肿瘤病人恶心呕吐的关键。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首次接受化疗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使病人了解有关知识, 但不必过于强调对待恶心呕吐的方法处理, 以免人为造成病人紧张心理, 产生不良效果。曾经化疗但呕吐较剧烈的病人, 往往在未化疗前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 帮助病人分析致吐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初次复发的病人再次接受化疗时, 会对化疗药物治疗疾病信心不足, 护士要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次复发的病人情绪相当不稳定, 化疗方案也可能会改变, 护士应告诉患者, 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 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1.5 适当饮食指导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杀伤作用。因此, 化疗后对机体的损害是较大, 病人在接受化疗前可适当的补充营养, 鼓励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适合病人口味、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为化疗打下较好的身体基础。
2 化疗期间护理
2.1 创造良好环境
保持病室内的整洁安静, 为病人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一些爱好音乐的病人, 化疗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 病人听音乐时植物神经兴奋性下降, 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反应, 可分散注意力, 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同时要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如:污物、药物、气味等, 尤其是与化疗药稀释后的颜色相同的食物, 应尽量避免, 以防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护士在施行化疗时, 要态度和蔼、语言恰当、操作规范、准确无误。当病人出现呕吐时, 要给予安慰, 协助病人坐起, 呕吐后帮助患者用温水漱口, 及时清理呕吐物。
2.2 掌握用药时间
在睡眠中给药可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2]。这是因为胃酸分泌随迷走神经的控制而周期性变化, 睡眠时胃肠蠕动慢, 肛门括约肌反射改变, 吞咽活动弱, 唾液分泌近乎于停止, 所以睡眠中呕吐反射会减弱。因此对呕吐频繁者可采取午睡时给药。静脉化疗于餐后3~4h用药较适宜, 此时胃充盈度小, 胃内压力低, 发生呕吐症状少。
2.3 正确使用止吐药
目前癌症病人化疗最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的方法是使用止吐剂, 止吐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致吐的神经递质结合点, 使其拮抗机体的神经受体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的反应, 从而抑制呕吐。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物有:恩丹西酮、格拉司琼、胃复安等。格拉司琼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 从而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它能有效的预防急性呕吐, 静脉推注后30min产生作用, 此时应注意止吐药起效后方可用化疗药。胃复安也是临床常用的止吐药, 效果不如格拉司琼, 且反复多次应用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和直立性低血压。
2.4 饮食清淡少量
化疗时恶心呕吐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肠平滑肌的蠕动, 直接抑制了消化机能, 这时患者常无进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护士不必强求病人多进食, 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稀饭、清汤、等, 少量多餐。并根据病人进食和呕吐的情况给予适当补充水分如:果汁、糖水、盐水等。
2.5 观察药物付反应
化疗药引起恶心呕吐时常伴有唾液分泌增加、心动过速、出冷汗、头晕眼花等症状, 剧烈呕吐可导致嘴唇干燥、唾液粘稠、尿色暗黄、极度口渴等脱水症状。同时止吐药也会产生头痛、嗜睡、肌肉强直等副作用。因此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上述症状, 做好详细记录, 对症状严重者应汇报医生, 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对脱水病人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硷平衡。
3 化疗后期护理
通常化疗一疗程结束后, 恶心呕吐症状也随之消失。但也有个别病人恶心呕吐会延迟发生在化疗后24h, 甚至持续几天。因此护士仍应关心病人, 多与病人交谈, 劝其适当起床活动, 摆脱化疗时不适的阴影, 使机体在化疗后能尽快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沈蓉蓉.胃充盈对化疗致吐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1997.32 (7) :376
化疗呕吐 第7篇
2007~2009年, 笔者运用坐珠达西治疗肿瘤化疗后呕吐54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肿瘤病人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坐珠达西) , 对照组 (胃复安) 。治疗组男29例, 女25例;年龄最小39岁, 最大75岁, 50-60占70%, 病程1-3个月者13例, 3-12个月者41例。其中胃癌16例, 食道癌12例, 肝癌8例, 肺癌13例, 结肠癌4例, 卵巢癌1例, 术后16例。对照组35例, 男21例, 女14例, 年龄36~72岁, 40-55占68%, 其中胃癌11例, 食道癌9例, 肝癌6例, 肺癌8例, 结肠癌1例, 术后10例, 两组肿瘤的分期, 性质, 发病情况, 以及化疗情况都大体类似, 无统计学差距。 (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于化疗后第一天开始给予坐珠达西药丸, 一次4丸, 2天1次。临床随症加减, 脾胃虚寒加理中丸;肝胃郁热者加左金丸;胃阴亏虚者加沙参麦冬丸。口服至化疗结束。对照组:于化疗后第一天开始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 每日2次至化疗结束。
1.3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呕吐0次;显效:1-2次每日;有效:3-5次每天;无效>5次每日。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4%,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的适应证很广泛, 早期或中晚期癌症病人都可以采用。对于一些中、晚期都可单用化疗来根治性治疗。对于一般情况很差的晚期患者, 也可以采取姑息性化疗。化疗有很多副作用如免疫功能下降, 身体衰弱, 骨髓抑制, 消化障碍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很多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发上述症状。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副作用。消化道的副作用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以及身体状况, 从而影响化疗的效果, 甚至导致患者拒绝用药, 最终导致化疗的失败。所以改善消化道的副作用对于化疗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坐珠达西与胃复安比较治疗肿瘤化疗后呕吐, 认为坐珠达疗效远优于胃复安。藏药坐珠达西含坐台、寒水石、石灰华、肉豆蔻、草果、川木香、西红花、诃子、牛黄、麝香等藏药可以疏肝、健胃, 愈溃疡、消肿, 可以修复胃黏膜, 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 改善全身及胃黏膜局部的循环状态, 减轻炎症反应。而且较之传统的汤剂, 携带服用方便, 患者易于接受。
摘要:用藏药坐珠达西治疗肿瘤化疗后呕吐54例, 与胃复安组35例做比较, 结果坐珠达西组总有效率为83%, 胃复安组总有效率为62.5%, 说明坐珠达西止呕效果明显优于胃复安, 坐珠达西能明显改善肿瘤病人化疗后的消化功能, 控制呕吐反应。
化疗呕吐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其中观察组中有23例为男性患者, 有18例为女性患者;女性患者18例;年龄30~71岁, 平均年龄为 (48.2±3.1) 岁;肺癌15例, 卵巢癌4例, 胃癌6例, 食管癌2例, 鼻咽癌3例, 大肠癌9例, 胰腺癌2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4例, 女性患者17例;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为 (46.4±3.5) 岁;肺癌16例, 卵巢癌4例, 胃癌5例, 食管癌2例, 鼻咽癌3例, 大肠癌8例, 胰腺癌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中并无明显差异, 统计学无意义 (p>0.05) , 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纳入标准
(1) 接受至少2周期含铂类方案治疗的患者; (2) 患者局部皮肤完好、没有受到感染; (3) 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
1.3 排除标准
(1) 意识不清晰或者是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2)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3) 由于服用麻醉药物而导致呕吐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化疗方法、化疗及辅助用药
化疗方法、化疗及辅助用药分析所有患者的具体病情, 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给予相对应的含铂类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患者通常使用的治疗方案有“长春瑞滨加顺铂”、“紫杉醇加顺铂”、“多西他赛加顺铂”、“吉西他滨加顺铂”、“紫杉醇加奈达铂”等;治疗大肠癌患者通常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奥沙利铂加亚叶酸钙加氟尿嘧啶”;治疗胰腺癌患者通常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吉西他滨加奈”方案或者是“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食管癌患者使用“紫杉醇加顺铂”或者是“氟尿嘧啶加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给予鼻咽癌患者使用“氟尿嘧啶加顺铂”、“紫杉醇加奈达铂”或者是“紫杉醇加顺铂”方案进行治疗[3]。治疗胃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加顺铂加氟尿嘧啶”或者是“奥沙利铂加亚叶酸钙加氟尿嘧啶”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卵巢癌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多西他赛加卡铂”或者是“紫杉醇加卡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有20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顺铂, 8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奥沙利铂, 4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含卡铂, 9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含奈达铂者;观察组有21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顺铂, 8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奥沙利铂, 4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含卡铂, 8例患者的化疗药物中含含奈达铂者。为了预防恶心呕吐, 均给予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后使用昂丹司琼, 每次8mg, 静脉推注, 每天1~2次。
1.4.2 雷火灸
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之上进行雷火灸治疗。其中雷火灸的主要成分有:9g乳香、9g木香、9g沉香、9g穿山甲、11g茵陈、10g羌活, 以及少量麝香、纯净艾绒。雷火灸的温度控制:雷火灸在燃烧吹红火头时, 距离1cm左右时, 温度可达240℃, 保持火头灰时, 温度在200℃左右, 雷火灸距离3cm, 最低38℃左右[4]。雷火灸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1) 神阙穴至上脘穴, 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计算10次, 用手按揉1次, 共120次; (2) 在上脘穴至天突穴, 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10次, 用手按揉1次, 共120次; (3) 胸腹部脐以上左边胃经、脾经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10次, 用手揉按1次, 共60次; (4) 神阙穴、上脘穴距离皮肤1cm回旋灸后啄式灸, 每穴各点灸5min; (5) 中脘穴至下脘穴, 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计算10次, 用手揉按1次, 共120次; (6) 腹部脐以下左边胃经、脾经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计算10次, 用手揉按1次, 共60次; (7) 腹部脐以下右边胃经、脾经距离皮肤2cm, 每来回灸计算10次, 用手揉按1次, 共60次; (8) 双足三里穴、双三阴交穴距离皮肤1cm回旋灸后啄式灸, 每穴各点灸5min[5]。
1.5 观察指标和统计学分析
1.5.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 并且对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分级, 分为5级: (1) 0度:患者没有出现任何恶心呕吐状况。 (2) Ⅰ度:患者出现恶心的现象。 (3) Ⅱ度:患者出现呕吐现象, 但程度较轻, 可以控制。 (4) Ⅲ度: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 需要治疗。 (5) Ⅳ度:患者出现呕吐现象, 并且程度比较严重, 较难以控制。
1.5.2 统计学分析
本论文中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组间差距用X2表示, 统计学有意义以p<0.05表示。
1.6 疗效评估标准
本次研究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这3个评估标准:若患者的恶心呕吐分级降低2个级别或以上时, 视为显效;若患者恶心呕吐分级降低1个级别时, 视为有效, 若患者恶心呕吐分级仍然在同一级别甚至是高出原级别水平时, 视为无效。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之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25例 (60.98%) , 对照组出现呕吐的患者有34例 (82.93%) , 两组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98%, 组间差异明显, 统计学有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中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患者有0例, 口干2例, 嗜睡3例, 便秘2例, 头痛3例, 纳差8例, 腹胀6例, 疲倦乏力6例, 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有8例患者出口干症状, 有5例患者出现嗜睡症状, 有3例患者有轻微便秘现象, 有6例患者带有头痛, 有16例患者出现纳差, 有13例患者出现腹胀, 有14例患者表示感觉疲倦乏力。两组患者化疗后生存状况对比结果中,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可见实施雷火灸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CINV) 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若患者在长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候, 会提高患者出现脱水、代谢失调、营养缺失等症状发生的可能, 甚至而言, 会加重患者的行为状态以及患者的精神状况的不佳, 严重者, 甚至会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失出血, 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化疗CINV分为预期性、急性和迟发性三类[6]。有化疗史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预期性CINV, 据相关医学文献显示, 有化疗史的患者出现预期CINV的发生率大约为18%~57%;在使用化疗药物的24h内容易出现急性CINV, 而在发生化疗后的24h~48h内则容易发生迟发性CINV, 部分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持续一周的时间, 发生率高达40%~50%[7]。医学上认为CINV发生机制和化疗药物对胃肠道起到刺激作用、导致嗜铬细胞释放出神经递质、化疗药物以及代谢物刺激化学感受器和感觉、精神因子刺激大脑皮质通路有关。主要神经递质有多巴胺、5-羟色胺、P物质等[8]。当前, 西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包含非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和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尽管国外也有相关医学报道称在临床中应用相应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就当前的医学技术而言, 尚未实现正式呕吐的最后通路。因此, 结合当前的医学技术, 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特效单药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实现在不同的化疗阶段都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保护的作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在预防急性呕吐方面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也具备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预防延迟性呕吐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并没有起到理想的作用, 而且, 绝大部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药物费用都比较贵, 导致大部分经济状况不佳的患者比较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
《内经》是最早记录呕吐的中医著作, 比如《诸病源候论·呕吐候》中提出:“呕吐之病者, 由脾胃有邪, 谷气不治所为也, 胃受邪, 气逆则呕”。可见, 呕吐的发生需要具备寒气、火热、湿浊、饮食等诱发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等基础, 从而形成所谓的呕吐。我国传统医学当中, 对化疗药物的认识是停留在药毒之上, 性属寒湿, 人体属于阳, 寒湿之物被人体吸收之后, 容易损害人体的阳气, 尤其是损害人体的脾肾之阳, 进而引起脾肾亏虚, 寒湿内停, 从而引起脾胃失调。扶正祛邪是治疗呕吐的关键, 使用益气助阳、温散寒邪、健脾温肾的治疗方法[8]。《素问·举痛论》中提出:“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少阳之胜, 热客于胃, 呕酸善饥[9]。”“燥淫所胜, 民病喜呕, 呕有苦。”“太阴之夏, 湿变乃举, 体重中满, 食饮不化, 阴气上厥, 胸中不便, 饮发于中, 咳喘有声, 大雨时行, 鳞见于陆, 头顶痛重而掉螈尤甚, 呕而密默, 唾吐清液。”《素问·脉解》中提出:“所谓食则呕者, 物盛满而上溢, 故呕也。”《圣济总录·呕吐》中也提出:“呕吐者, 胃气上而不下也。”
雷火灸是将雷火神针实按灸法改善为明火悬灸疗法, 将在药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红外线、药化因子、物理因子等与人体的脉络和腧穴进行结合, 从而实现温通经脉。凭借中医经络学的基础, 结合火热, 红外线辐射力等在人体点、面、位和穴的强力渗透实现人体各项机能进行调节, 大大的拓展了中医火热灸法。
雷火灸大概包含有木香、羌活、茵陈、乳香、沉香、穿山甲各、麝香、艾绒等药物。干姜可以对患者起到祛脾胃寒邪, 助脾胃阳气;沉香性属温通, 具有祛胸腹阴寒、行气止痛、温肾纳气、温降调和等药理作用;乳香不仅可以对患者起活血化瘀的作用, 还具备有行气散滞的功效;木香芳香而辛散, 调中宣滞, 行气止痛, 可奏补而不滞的作用;穿山甲善走窜, 性专行散, 可以通经络而达病所。雷火灸亦可以称为雷火神针, 作为一种艾灸方法, 其药力既快速又强大, 可谓“火”生“土”, 具有温皮补气, 和胃止吐, 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10]。雷火灸施灸部位选用腹部任脉穴位及胃经、脾经, 起到和脾胃、调中焦, 降呕逆, 并且同时调补脾肾。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 里气除湿, 通降胃气, 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 可以对患者起到补肝肾、益肾健脾的作用, 促使药物凭借灸火的热力,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综合达到益气助阳, 温散寒邪以及健脾温肾的作用。
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观察组伴随症状的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给予患者使用含铂类药物进行化疗的同时, 给予患者使用雷火灸大大改善了由于含铂类药物所致消化道毒副反应, 使用雷火灸发挥了中医药优势, 发扬中医外治法和温法的特色, 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恶心呕吐, 同时对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也大大的改善, 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口干、嗜睡、便秘等症状,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增强了癌症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雷火灸还具有操作简便的特征, 可以说不用经过人体代谢, 在火灸过程中也不会出现针刺疼痛或不适感, 只带有轻微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雷火灸对含铂类药物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使用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的中药汤剂和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雷火灸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之后有关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之后,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明显, 统计学有意 (P<0.05) 。结论:给予患者使用含铂类药物进行化疗的同时, 给予患者使用雷火灸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关键词:恶性肿瘤,针灸疗法,雷火灸,铂类药物,化学疗法,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苏翔宇, 李苏宜, 刘琳.铂类药物化疗与基因多态性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1, 9 (6) :164-165.
[2]崔然, 许青.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 2013, 7 (23) :95-96.
[3]张萍.铂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J].齐鲁药事, 2012, 3 (12) :199-200.
[4]王旭杰, 王松, 冯卫华, 等.铂类药物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 2014, 11 (4) :257-258.
[5]王宇亮, 周向东.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与铂类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 2013, 4 (9) :287-288.
[6]李榕, 韩宝惠.肺癌化疗中铂类药物耐药性检测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1 (3) :199-200.
[7]李斌, 李新录, 章文华.联合应用紫杉醇与蒽环类药物治疗耐铂类药物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英〕[J].国外医学 (肿瘤学分册) , 2013, 6 (2) :248-249.
[8]白晓红.铂类药物化疗和补救手术治疗二探术无阳性发现的卵巢癌复发[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12, 8 (1) :154-155.
[9]杨卫兵, 王家辉, 李宁.低剂量铂类药物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J].中国肺癌杂志, 2012, 8 (6) :174-175.
围化疗期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第9篇
化疗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成为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可引起脱水、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常使患者感到痛苦,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虽然临床有新的止吐药,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疗患者仍会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因此,如何减轻患者化疗过程中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对改善血液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减轻患者化疗所致的胃肠反应,通过化疗前期作好护理评估,了解化疗经历,熟悉化疗方案,适当饮食指导及化疗期间给予创造良好环境,掌握用药时间,正确使用止吐药,进少量清淡饮食,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等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根据临床实践围绕化疗前后如何做好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与护理同仁共同探讨。
化疗前期护理
作好护理评估:当患者被确定需化疗时,化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状态、体质状况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评估。一般来讲,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少发生恶心呕吐,这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呕吐率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胃蠕动和食管下段括约肌紧张度减低,胃排空慢,胃内残留量增加,胃内压增高所致。另外,体质虚弱和前次化疗后恢复欠佳以及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均较易发生呕吐。因此,针对情绪化的女患者应尽可能住单独病房或安排在小病房内,以防相互影响,加重症状。
了解化疗经历: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初次化疗还是曾经接受过化疗,用过何种止吐药,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均应有所了解。通常在化疗中曾经有恶心呕吐经历的患者,对当时机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化疗未开始前已有恶心呕吐前期症状而畏惧化疗。而初次接受化疗患者症状较少出现。所以,对曾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要强调化疗和重要性,从思想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熟悉化疗方案:不同化疗方案、不同剂量、不同药物,导致患者呕吐的程度也不相同。联合化疗与单一化疗、大剂量与小剂量、高度致吐药与低度致吐药相比较,前者较后者更易发生恶心呕吐。化疗药致吐是由于药物刺激脑部呕吐中枢,产生5-羟色胺、多巴胺等致吐神经递质而导致呕吐。其次,化疗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刺激髓质的呕吐中枢也可引发呕吐。临床上联合化疗方案中,大剂量阿糖胞甘、柔红霉素、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及铂类药物等,患者的呕吐症状均较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化疗期间的呕吐反应,及时作好相应的护理。
掌握心理护理:对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了解有关知识,以免人为造成患者紧张心理,产生不良后果。曾经化疗但呕吐较剧烈的患者,往往在未化疗前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分析致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初次复发的患者再次接受化疗时,会对化疗药物治疗疾病信心不足,护士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次复发的患者情绪相当不稳定,化疗方案也可能会改变,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适当饮食指导: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杀菌伤作用。因此,化疗后对机体的损害是较大,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可适当的补充营养,鼓励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化疗的顺利进行打下较好的基础。
化疗期间护理
创造良好环境:保持病房室内的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一些爱好音乐的患者,化疗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患者听音乐时植物神经兴奋性下降,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反应,可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同时要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尤其是与化疗药稀释后的颜色相同的食物,应尽量避免,以防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护士在施行化疗时,要态度和蔼、语言恰当、操作规范、准确无误。当患者出现呕吐时,要给予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呕吐后帮助患者用温水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
掌握用药时间:在睡眠中给药可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这是因为胃酸分泌随迷走神经的控制而周期性变化,睡眠时胃肠蠕动慢,肛门括约肌反射改变,吞咽活动弱,唾液分泌近乎于停止,所以睡眠中呕吐反射会减弱。因此,对呕吐频繁者可采取午睡时给药。静脉化疗于餐后3~4小时用药较适宜,此时胃充盈度小,胃内压力低,发生呕吐症状少。
正确使用止吐药:目前化疗最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的方法是使用止吐剂,止吐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致吐的神经递质结合点,使其拮抗机体的神经受体对细胞毒性化疗药的反应,从而抑制呕吐。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物有:呕必停、枢复宁、枢丹、胃复安等。枢复宁等药物高选择地阻断5-羟色胺受体来达到止吐目的,它能有效的预防急性呕吐,静脉推注后30分钟产生作用,此时应注意止吐药起效后方可用化疗药。胃复安也是临床常用的止吐药,且反复多次应用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和直立性低血压。
饮食清淡少量:化疗时恶心呕吐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肠平滑肌蠕动,直接抑制了消化机能,这时患者常无进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护士不必强求患者多进食,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并根据患者进食和呕吐的情况给予适当补充水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化疗药引起恶心呕吐时常伴有唾液分泌增加、心动过速、出冷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剧烈呕吐可导致嘴唇干燥、唾液黏稠、尿色暗黄、极度口渴等脱水症状。同时止吐药也会产生头痛、嗜睡、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上述症状,做好详细记录,对症状严重者应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对脱水患者要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化疗后期护理
化疗呕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0例,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男81例, 女69例, 年龄48~70 (61.3±5.8) 岁;疾病类型:食管癌20例, 胃癌18例, 肠癌22例, 胰腺癌10例, 肺癌22例, 膀胱癌15例, 乳腺癌18例, 宫颈癌17例, 恶性淋巴瘤8例;术后患者89例, 未实施手术者61例;化疗前均无恶心、呕吐症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内科化疗前后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措施如下。
1.2.1 化疗前干预:
评估患者基本情况, 向其讲解化疗的重要性、各项常规检查、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同时了解其情绪和心理状态。
1.2.2 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曾经化疗出现严重呕吐并对化疗产生恐惧情绪的患者, 要鼓励、安慰患者, 积极给予患者肯定;对于首次化疗患者, 嘱其不必过分担心, 保持良好的情绪会减轻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保持态度和蔼, 语调柔和, 尊重患者, 使患者心情舒畅, 同时积极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帮助,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积极给予解答。
1.2.3 亲情干预:
安慰患者家属的情绪, 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向其介绍化疗相关知识, 护理好患者的日常生活, 指导其以平和、积极的心态感染患者, 多给予患者关爱、照顾、体贴, 并经常给予患者肯定, 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治疗[1]。
1.2.4 健康教育:
很多患者不能正确认识化疗, 对化疗存在认识误区, 可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的方式纠正其错误认识, 使其了解到不良情绪对病情的负面影响, 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化疗及其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视具体情况邀请化疗情况较好的患者交流化疗体验, 使患者摆脱对化疗的恐惧,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1.2.5 放松疗法:
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 全身放松, 回忆以往快乐、祥和的瞬间, 想象和谐、平静、美好的景象, 实施自我催眠, 放松神经;可通过阅读、听音乐、下棋、看电视等兴趣爱好转移并分散注意力, 从而缓解对自身病情的焦虑情绪;听轻音乐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 并缓解身心病痛。
1.2.6 饮食干预: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其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健康食谱, 保证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 且饮食多样化以保证患者食欲, 少食多餐, 忌过热、过甜、过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干预7d后比较2组患者焦虑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 效果评定标准
恶心呕吐程度分级:0级为无恶心呕吐;Ⅰ级为有恶心, 无呕吐;Ⅱ级为有恶心呕吐, 但可耐受;Ⅲ级为明显恶心呕吐, 需用药控制;Ⅳ级为难治性恶心呕吐[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0、Ⅰ级所占比例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恶心、呕吐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最常见不良反应, 往往影响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 研究表明, 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明显影响, 为避免或加重条件反射性呕吐[3]。实施化疗前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能够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同时结合健康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化疗的意义、目的及不良反应等, 避免对化疗的过分恐惧, 放松疗法教会患者放松自我, 舒缓身心, 分散注意力, 最大程度地放松心情, 保持心态平和。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缓解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内科化疗前后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0、Ⅰ级所占比例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 提示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化疗患者所致恶心呕吐程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化疗,恶心,呕吐
参考文献
[1] 饶晓黎, 李金荣, 侯贵文.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焦虑及胃肠道反应影响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8) :931-932.
[2] 刘玉芹, 刘玉贤.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1) :2607-2608.
化疗呕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