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绘画成就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绘画成就范文(精选5篇)

绘画成就 第1篇

一、展子虔生平叙述

曹操专权的汉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个政权交相更替,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在大江南北的华夏大地上上演悲欢离合,直到隋朝才平息了这种混乱局面,魏晋南北朝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崛起。山水画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映像之一, 在这个时候破土并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它经历了多个朝代, 无论是东晋还是文化艺术成就极高的盛唐,山水画的线条、色彩、 构图也在经历着蜕变,直到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展子虔就是这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展子虔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历北齐、北周后入隋朝为散大夫、帐内都督,他所经历的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乱世,走马灯似的政权交替,使个人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直到隋朝才得以暂时平静。当时隋朝皇帝隋文帝将以往赋予社会知名人士和有功之臣的荣称帐内都督、朝散大夫赐予展子虔,以此鼓励他的艺术造诣,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展子虔在隋朝的声望。展子虔生活在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的后期,《洛阳伽蓝记》中曾提道:“北魏时期佛教盛行,鲜卑统治者对于弘扬佛法不遗余力……使洛阳城梵宇栉比,宝塔骈罗。”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都建筑于那个年代,各个寺院流行壁画,在墙壁上描绘佛祖、仙人、道士,可以说当时最为流行的事物就是前往寺院观看壁画,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家中有何喜事或哀愁都会前往寺院对着壁画祈求,希望佛祖能平息哀怨和传达富贵。 许多画家都开始跟随当时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壁画创作,展子虔已经厌倦珈蓝浮图、沙门达摩的佛教画作风格,他觉得不应局限于一种画作风格,就将目光转向草木清泽、山峦映带的山水画。山水画早在东晋时期就有了雏形,顾恺之曾赞扬展子虔的山水画要优于许多的人物画及壁画,可以将山水画和人物画等作为相同的绘画模式。唐代画家李昭道、李思训父子的绘画方法都受展子虔绘画风格的影响,以至此父子后来在山水画绘画练就一手高超技艺。展子虔的山水画不管是色彩还是构图都追求自然,是建立在自然秩序上的,在心中不断对大自然进行构想和描绘,最终运笔将其画在宣纸上,将生花的巨笔逐渐从青灯画卷相影的粉壁转移至更具魅力的大自然是展子虔的心源作用[1]136。

二、展子虔的绘画艺术成就

展子虔绘画手法多变,因而造就了多元化的绘画题材。如中国古代名画中展子虔的优秀代表也较多,例如《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长安车马人物》、《维摩诘像》、《人马图》、《王世充像》、《八国王分舍利》、《北极巡海图》等。从上述优秀佳作中可以看出,展子虔有着多方面的绘画水平,各种题材均为涉及。他用新颖的青绿构成独特的着色,此技巧也是后代画家李思训和李昭道在构思画风的源泉。展子虔的人物画技法细腻,以色晕染人物面部,突出人物意态神采。他笔下的马高俊挺拔,神采飞扬,能瞬间抓住马的绰绰风姿,为马增添了一丝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纵观展子虔所有画作能发现他创作最多还属人物画、宫观画和车马画。裴孝源在 《贞观公私画史》中列举出展子虔《弋猎图》、《王世充像》、《法华变相》、《长安车马人物图》、《南郊图》、《杂宫苑图》六卷作品,仅从画卷的名称来看主要为人物画、寺观画和车马画。北宋《宣和画谱》 中有关展子虔画作的介绍也有如《古实人物图》、《十马图》、《石勒问道图》等多幅。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说,二阎曾认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及展子虔为师,唐代著名画家之一阎立本也曾表示过自己的画作风格和展子虔较为相似,受其影响较深。由于阎立本以人物画最为出名,说明在当时展子虔的人物画也属于登峰造极的状态。北宋时期的米芾就十分推崇展子虔的人物画,他曾经评价展子虔的人物画 《朔方行》 说,“此画中小人物形象甚佳”,极度赞扬了展子虔在人物画方面的艺术功底。元代的汤魆也评价展子虔的人物画随以色晕,意度俱足,神采飞扬,不愧为名师之作。说展子虔在人物画方面最具有成就的作品莫过于 《授经图》,画作内容主要讲述汉初时期经学家伏生向弟子们讲解 《尚书》的情景。画面中人物面部、手部线条精细,每个人物的神态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将伏生和他的弟子们出尘清高的脱俗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展子虔在人物画艺术技艺上的不俗实力[2]91。

三、展子虔绘画艺术影响

在现代美术界一提展子虔就会联想到他的山水画,尤其是他的《游春图》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很少人注意到他在人物画方面的成就,展子虔其实是一个车马、山水、人物、宫殿寺观等多个领域都有涉及的画家,且每个领域都展现出不俗的一面。但他在后世最具有影响力的还是山水画《游春图》。宋徽宗赵佶曾在此画卷上提笔“展子虔游春图”六字,后来经元、明以后都有著录和题咏。《游春图》画卷有二尺有余,素有“天下第一画卷” 的美称,目前该画卷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清代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清政府的无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华民族的瑰宝遭到大肆掠夺。1924年,溥仪因无力和入侵者对抗, 仓皇逃出紫禁城,同时也带走了不计其数的历代珍贵文物,宫中一些权臣奴仆也趁慌乱之时窃走了大量的古玩字画,一时间紫………………………………………………………………………… 禁城内一片狼烟。1945年8月,被溥仪潜移出宫的千余件历代书画皆失散于通化、长春一带,《游春图》就遗失东北民间。1946年初开始陆续出现当年遗失在东北的书画,引起了国内各大收藏家们的极度关注。几家古董字号联合幸运收购了《游春图》,张伯驹先生又在1946年购得,张伯驹在收藏《游春图》后自号“游春主人”,还聚集当时社会文人开展“展春词社”,由此可见他对《游春图》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将《游春图》和其他珍藏无偿献给了国家[3]133。

《游春图》横长80.5里面,纵宽43厘米,整个作品细腻明丽, 恢弘阔达。画卷内容主要讲述二月时节的江南人们出游的景象。 可以看出整个画面自然景色占据大部分画幅,人物佛寺只是起到点缀作用。江河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环绕着青山绿水。河岸两旁花团似锦,一派春日美景尽收眼底。水景在画中也颇为生动,瀑布飞泉,小桥流水,尽显灵动自然之气。山中,侍女乘船,游人骑马, 嬉笑游乐,欢声笑语,近山远水之景存于咫尺之间,彰显一片自然和人物相融合的盎然生机。《游春图》之所以可以作为展子虔艺术成就中影响最大的作品,除了它的表现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异于前人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手法。在章法布置方面比例恰当,层次分明;早期山水画的构图较为稚嫩,但《游春图》则突破了以往的画风,形成特色的构图方式。画面右上部表现山峦并绘有大量的峻岭,展现出峰回百转和山峦起伏的形态。画面右下方画上了山路的小径,由低矮的草丛和树木组成,旖旎风光,曲径通幽处尽显山水画的沉稳和全面。在勾画技法方面,展子虔展现出他独特和成熟的一面,他十分敢于创新,特别是在细节处用笔,如在画面中可以看到许多还未长满枝芽的树木,展子虔就运用独有的青绿勾填技法使其创作变得“细密精致而臻丽”,同时此技法也成为我国山水画的重要技法之一。展子虔善于运用细节绘画山川石木的轮廓。宋代黄庭坚曾评价展子虔善于以细线勾勒景观时说过:“人间犹有展生笔,事物苍茫烟景寒,常恐花飞蝴蝶散,明窗一日百回看。”在用色技巧方面工细巧整,青绿重彩;魏晋时期的山水画在技术方面较为单一,整个画面用色也十分单一。而展子虔的《游春图》中可以发现除了形状不同于以往山水画作,最为特别的还是画作的用色,十分大胆和丰富,改变了传统简单和单调的填色方式,在画面中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和细致的技法。整幅图的主色调为青绿色,展子虔就在此基础上形成精工细琢的用色方法,为画面的表现力增添了色彩。与此同时,展子虔在绘画树木之时还较注重细节的刻画,除了运用色染或色填,还运用点彩的形式展现含苞初放的春日娇态[4]117。

论中国草虫绘画的发展与成就 第2篇

[关键词]草虫画 昆虫 花鸟画 工笔 写生 写意 齐白石

中国草虫绘画,简称草虫画,是传统中国画特有的一个二级分科,属于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类之一的花鸟科。草虫画的命名主要是就绘画题材而论,泛指以草间小型昆虫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绘画。根据表现手法不同,又分为写意草虫和工笔草虫。

一、先秦至唐代——中国草虫绘画的孕育和萌芽期

虽然,昆虫远远早于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并且以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广,无比亲密地参与着人类的生活,但我们人类对于昆虫的艺术性再现却较之人物、兽畜、日月山川和植物,要晚了很多,这多半是因为昆虫一般体积较小,不容易被人的感觉优先注意。在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出现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蝉形几何图纹,是有证可考距今最早的一批“草虫绘画”,它们明显具有通过现实生活观察而来的写实痕迹(图1)。及至秦汉,服饰、壁画中也多有昆虫形象出现,尤其是汉代,玉蝉冠饰更是高官显贵的身份象征。

魏晋时期,昆虫的艺术形象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草虫题材也开始出现于绘画作品中。晋人郭璞,博学多才,为《尔雅》所做注释的配图,涵盖草、木、虫、鱼、鸟、兽、畜,多达590余种动植物,统称为《尔雅图》。其中昆虫部分虽然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草虫画创作,但以昆虫为主题的独立画面,或配有山石植物,或展现昆虫间的互动,构图完整,具有明显艺术创作特征,标志着小型昆虫开始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进入人们的视线(图2)。

从南北朝开始的山水、花鸟画分科,使得草虫入画的作品随着花鸟画的发展越来越多。南朝顾景秀创“雀蝉图”,并有《蝉雀麻纸图》传世。《历代名画记》亦记载陆探微也曾作有《蝉雀图》。到了唐代,开始有史记载善画昆虫的高手,其中代表当属阎玄静和李元婴,前者主要善画蝇、蝶、蜂、蝉,后者尤长于蜂蝶,并有作品《蛱蝶图》传世。

二、五代和宋代——中国草虫绘画的成熟期

徐熙和黄筌是五代时期最著名的花鸟画家。现存的黄筌

《写生珍禽图》,画面上除了10只鸟、2只龟以外,均匀分布着12只昆虫,黄蜂、鸣蝉、蟋蟀、飞蝗、蚱蜢、天牛,个个逼真,如生似动,鸣蝉翅膀的透明和天牛触须的弹性,都被表现得活灵活现,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平凡生活极强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图3)。徐熙也是画昆虫的高手名家,长于蝉蝶草虫之美,遗憾的是没有作品传世,我们只能从现存史料和传承其绘画风格的传世作品中,来揣摩感受他野逸自然、落墨轻染的技法风格。徐黄两人一松一紧、一放一收,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手法,承上启下,共同为宋代花鸟画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引领中国草虫绘画进入真正的成熟期。

宋代草虫绘画名家甚众,以徐崇嗣、易元吉、崔白、赵昌、林椿最为著名。徐崇嗣是徐熙的孙子,“善继先志”“绰有祖风”,创“没骨法”,直接用淡墨或彩色行笔点染作画。赵昌勤于写生,人称“写生赵昌”,现存《写生蛱蝶图》(图4),所绘土丘一隅,野花杂卉数枝,三只蝴蝶翩翩穿越花草之间,蚱蜢于草叶上欲跳又止。画面设色明润,笔迹柔美,构图疏密得当,意境空灵,形态逼真,生意盎然,可谓宋代草虫绘画之精品。林椿的《葡萄草虫图》,涉及昆虫有蜻蜓、螳螂、螽斯、椿象等数种。用线刚柔相济,敷色清淡雅致,从蜻蜓的翅膀到螽斯的触角及至椿象的外壳,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嘉禾草虫图》《豆荚蜻蜓图》《蔬菜草虫图》《茶花蝴蝶图》《枫叶巨蝶图》和《海棠蛱蝶图》,都是宋代草虫作品的经典之作。

三、元明清——草虫画的全面繁荣

元代绘画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写意”的进一步确立并开始大行其道。“写”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法手段,通过“写”使笔墨有机结合,以达到绘画的高格调,成为众多画家的追求。这种大趋势也同样影响到了草虫画。钱选的传世作品《草虫图》,卷中画有青蛙、蜻蜓、螳螂、蚊虫等小动物,少有墨线勾勒,多为笔墨一蹴而就,墨色变化丰富且清新雅致,造型准确真实而各具姿态,布局疏密得当,画面生动自然,彰显出写意草虫发展的新高度。此外,元代其他善画草虫的画家,比如陈琳、王渊、王冕等,也以水墨晕染表现居多。

明代最具代表性的草虫画家是戴进和陈洪绶。戴进的《葵石蛱蝶图》运用纯熟的小写意技法,描绘了一石一葵二蛱蝶,构图稳中求变,造型准确,色彩和水墨的渲染生动自然,两只蝴蝶无论是形状、动态还是色彩,都达到了两相呼应的效果。陈洪绶的绘画法风格鲜明,表现为造型古拙奇特,线条迟涩劲挺,设色艳而不俗,画面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又极富装饰效果。他的草虫画传世作品有《草虫册页》《蜻蜓嫩竹》等,主要表现技法是双勾设色,构图平稳别致,造型准确饱满,勾染工整细腻,色彩古雅富丽,所绘草虫种类颇多,但姿态各异,造型生动逼真却又明显具有几何形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图6)。

清代对草虫画发展贡献最大的,当属清初恽寿平、清末居氏兄弟和康熙年间成书的《芥子园画传》。恽寿平继承了北宋花鸟画家徐崇嗣的“没骨图”法,又有新的创作,同时他又十分注重写生,被推崇为清代花鸟画家中的“写生派”。他运用水墨技法,工笔写照,画出物体的阴阳背面,不少作品具有工笔效果,“成为中国花鸟画中的没骨素描”。

居巢、居廉二兄弟的画风上可追朔到徐崇嗣、孙隆之没骨遗意,主要承袭了恽寿平没骨花鸟的技法,以“撞粉”和“撞水”画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并将其发扬光大。弟弟居廉最擅长花鸟草虫画,非常注重写生,常常于夜间到园内观察蟋蟀等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及情态。其草虫画代表作品有《居廉花卉草虫选》,将岭南地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花卉草虫刻画入微、极尽其能。

由王概编纂、王蓍绘图的《芥子园画传》花鸟草虫卷,对蛱蝶、蜂、蛾、蝉、蜻蜓、豆娘、螽斯、蚱蜢、蟋蟀、飞蜓、蚂蚱、络纬、螳螂、牵牛等十余种草虫的画法,做了图文并茂的示范和说明,同时总结了历代草虫绘画的经验和理论,提出了画草虫的法则,出现了草虫“画法”、“画诀”等理论技法,作为后世学画者临摹的入门书,为草虫画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齐白石——近现代草虫画第一人

明清之后,草虫绘画仍是诸多花鸟画家所喜欢表现的绘画题材之一。张大干、陈半丁、李苦禅、潘天寿、高奇峰、赵少昂等均对此题材有所涉猎,其中在草虫题材的绘画上取得最大成就的当数齐白石(图7)。

首先,齐白石大大拓宽了草虫画的表现题材。在此之前漫长的草虫画发展历史上,只有少数几种昆虫被反复表现,比如蝴蝶、蝉、蜻蜓、螽斯、飞蝗、蜂、蜘蛛等,直到齐白石的出现,才使更多寻常生活中的昆虫进入艺术创作的大雅之堂,比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蚊虫等,只要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他无所不画、无所不精。从美丽的蝴蝶、蜻蜓到使人厌恶至极的苍蝇、蚊子,在他眼里完全没有了社会的功利属性,而只有艺术的美丑选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次,在草虫画表现技法上,齐白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的画寓巧于拙,熟外求生,以书意入画,富金石气,各种各样自然界、生活中的小精灵,在他的笔下,跃然纸上,分毫不差。在草虫画作品构图上,齐白石创造性的突破,是依据草虫本身的形体特征,合理利用画面留白,使草虫自身独立成为一幅完整作品,不必再依赖于植物或其他配景,对于草虫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后,齐白石以草虫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雅俗共赏,深受社会各界的喜爱,不但对普及中国画笔墨知识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大大提升了草虫画的社会基础。

深入考察齐白石的艺术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的山居生活积累,才是其草虫画创作最坚实的基础。晚年生活在北京,时空的距离并不能改变田园的本性,反而将熟悉的生活记忆清晰地刻在脑海里。在草虫绘画的背后,不但有画家对花鸟草虫的深情,更记载了他内心最可追忆的人生。这也是齐白石在草虫绘画上同任何一位善画草虫的画家所不同的地方。他实实在在地从生活中提炼绘画技能、趣味和境界,这也是他“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本源所在。

五、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从盲目的城市化进程中清醒过来,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回归自然成为当前最主流的生活理念,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对传统哲学的思考,成为现代人克服浮躁、慰藉心灵的良方。草虫画以其独有的文化属性,将环保、生态和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不露痕迹地诉说着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既拉近了城市同自然的距离,又给自然创造出一个自我审视的距离。就满足时代精神诉求而言,草虫画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大的发展空间。

绘画成就 第3篇

人民日报海外版开展的中国画“强元”课题非常及时, 非常必要, 我表示赞赏与祝贺。

为什么需要开展这样的“强元”课题呢?因为近代以来, 中国人一直有一种盲目的崇外心理和自卑心理, 这就需要“强元”, 强我们民族这一元。在此, 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第一, “强元”课题主体意识明确, 具有现实意义。

在现当代不自信的环境下, 我们有些人主张“中西结合”, 这种说法就是缺乏“强元”意识, 没有强调主体意识。搞中西结合, 以谁为主?以谁为次?我与你结合成什么?其实只要是真正的思想家, 都不会提中西结合, 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严复又提出“分之则两立, 合之则两亡”;徐悲鸿也反对中西结合, 他称之为“中西合瓦”, 主张“中西分璧”。这些都是强调学习西方是用于发展中国, 而不是我和你结合, 都有着明确的主体意识。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个“强元”课题强调中国元素和主体意识, 说明了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是为了充实我们这一元, 而不是结合, 更不是替代, 在推动实现中华文化艺术复兴的当下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毕加索, 三个乐师

第二, 先进文化经常被落后文化打败。

“强元”课题明确提出“中国近代史上的落伍, 并不等于文化落后”,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1840年鸦片战争我们打了败仗, 后来很多人检讨说国力不行, 说社会制度不行。后来又有人说中国的文化不行, 是中国的文化不行导致中国落后, 其实从“五四”运动以来一直到现在, 很多学者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先进的文化被落后的文化打败在世界上是常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文化最先进, 被落后的秦文化打败了;西晋文化非常先进, 却被落后的还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北魏打败了;宋朝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被文化落后的金打败了, 中国历史上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西方, 当时最先进的希腊文化被落后的罗马文化打败了, 罗马后来又败于文化更落后的蛮族。所以, 不能说我们当时打了败仗就判定为我们的文化落后。很多有重大影响的人用错误观点来证明中国文化不行, 让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失去了自信心。

第三, 中国绘画深刻影响了西方近现代绘画。

中国画“强元”课题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呈现出中国画的巨大价值与真实成就”, 这是必要与迫切需要解决的, 意义重大。其实中国画一直是引领世界潮流的, 但这个问题包括太多专业人士都没有搞清楚, 所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才能纠正大多数人的错误认识, 才能确立正确的学术导向, 也才能让中国人对本民族艺术有自信。

1.莫奈, 睡莲与日本式小桥2.梵高, 夜间咖啡馆——室外

中国早在汉朝就开始主张“写神”了, 讲“画者心声也”, 西方直到文艺复兴还在讨论绘画是当大自然的儿子还是孙子, 达·芬奇给出的结论是没有自己, 而是描摹大自然。达·芬奇明确提出, 画家要做大自然的孙子, 而不是像中国这样画的是自己。就西方近现代没有争议的世界性大画家而言, 基本都是受中国画影响才成功的。

世界上最有名的画家毕加索, 学齐白石的画画了20本, 全是用线条画的, 后来他的油画中大量吸收中国画“线”的表现方式才开始了关键性的转变, 他的成功是学习中国绘画的结果。毕加索还说:这个世界上若论艺术, 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第二是日本人有艺术, 但是日本的艺术又是来源于你们中国。所以学日本的浮世绘也就是学中国绘画。莫奈画的世界名画《睡莲》长卷, 也是在临摹了两张中国画以后开始采用线条和散点透视法的;被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的绘画, 也受中国写意画的影响成功的;马蒂斯的成功, 是通过日本浮世绘影响, 吸收中国画线条与写意特点和中国剪纸的;梵高也是通过浮世绘受中国画用线影响而改变西画块面为线, 进而成功了。我们到西方大博物馆看展览可以发现, 现当代西方一些著名画家都在改面为线, 在弱化块面, 强调用线造型, 用色也不再像过去那么严谨, 而是趋于中国画的写意, 可以看出西方用色用线都在“中国化”, 而我们的绘画却在努力去“中国化”, 中国人这种过分崇洋是没有研究明白西方绘画历史。同时, 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这些艺术家主体意识就很明确, 他们学习借鉴中国绘画实现转变, 但依然是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史如果没有了以上这几位大画家, 则空了大半, 而这几位画家都是学中国画转变后才成功的。这些事实说明是中国画引领了西方绘画, 引领了世界绘画, 甚至是挽救了西方近现代的绘画。

3.马蒂斯, Music

第四, “强元”与“元强”。

李树森主持的中国画“强元”课题提出“强元”理念, 我还要提出“元强”, 但两者并不矛盾。我要告诉大家我们这一元本来就是很强的, 只是近现代处于话语权弱势。我们国家急需这一元更强, 来掌握世界艺术话语权。本来就强, 也就具备更强的基础, 才谈得上复兴的基础和必要, 所以需要推动实现“强元”来呈现“元强”之本来面貌。

绘画成就 第4篇

一、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工笔画学会

协办单位:玉门甘来矿业有限公司

北京聚仙堂文化艺术中心

中国重点城镇(文化)建设投资指导工作委员会

雍和天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二、展览组委会:

顾问:迟浩田

名誉主任:覃志刚冯远刘大为林凡

主任:吴长江

副主任:何家英刘健张旭光冯大中傅士霖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天胜牛克诚

孔紫朱理存李魁正安佳李翔

刘选让林容生胡勃徐启雄唐勇力莫晓松

谢振瓯夏荷生萧玉田蒋彩萍喻继高姜彦

秘书长:杜军王春峰

副秘书长:李伟刘金贵谢宗君

办公室主任:董竟成孙恺

法律顾问:安卫东

三、评选委员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专家组成

四、展出日期:2011年4月18日至5月3日

五、展出地点:中国美术馆

六、展出规模:本次展览评出优秀作品60件、入选作品340件。

七、作者待遇与作品收藏说明:

1、该展评选出的60件优秀作品,作者具备申请加入中国美协会员的一次条件。

2、优秀作品60件(其中收藏分为五档不等,每件收藏费10万元共3件,5万元共6件,4万元共6件,3万元共10件,1.5万元共35件),入选作品340件,每件收藏费0.8万元,作品由组委会收藏(作品收藏本着作者自愿的原则)。

3、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精装八开本上下集大型画册。入选作者每人赠送一套。

4、组委会向参展作者颁发证书。

八、参展要求:

参展作者需提供送展作品照片1张(10寸以上)参加初评,照片注明作品题目、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同时通过邮局汇寄40元参评费(收款人:中国工笔画学会办公室,邮编:100191)。初评入围者接到电话通知后邮寄原作,初评未入围作者不另行通知,照片不退。终评落选作品全部退件。希望参展作者关注本展主题,但参展作品题材不限。

九、送件要求:

为了更好展示本人作品的整体效果与水平,送原件欢迎自行装裱。作品装裱及配板后一律不得超过高2.6米、宽2米。作品背面右下角须写清作者姓名(和身份证一致)、作品名称、尺寸、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作品须妥善包装,一律递送到收件现场,并经现场验收,凡发现作品破损的当即退回(送原件地址另行通知)。

十、收作品照片时间:自广告发布之日起至2011年2月20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十一、收作品照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八号综合楼A座302室

邮编:100191

收件人:常丹雨13611125756

办公室电话:(010) 62351754

十二、主办权: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权。

十三、凡送作品参评、参展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十四、画展信息可登录www.caanet.org.cn(中国美术家协会网站)或www.caazl.cn(中国美协展览部网站)查看。

绘画成就 第5篇

本刊讯 (记者李佳)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工笔画学会发起并承办、玉门甘来矿业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4月20日上午10点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林凡、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武警总部喻林祥上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存葆、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玉门甘来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士霖等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刘大为、林凡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开幕仪式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何家英主持, 中共党史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叶天德、中国文化部艺术司文化处处长安远远、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朱理存、李魁正、胡勃、谢振鸥、萧玉田、王天胜、冯大中、牛克诚, 常务副秘书长王春峰及社会各界千余人参加。

展览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征稿, 共征集作品2500余幅, 经过严格初评、复评, 共遴选出获奖作品60件, 入选作品344件, 同时展出评委作品17件、特邀作品40件, 展期至5月2日。

绘画成就范文

绘画成就范文(精选5篇)绘画成就 第1篇一、展子虔生平叙述曹操专权的汉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个政权交相更替,先后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