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工艺范文
回流工艺范文(精选9篇)
回流工艺 第1篇
回流焊又称“再流焊”(Reflow soldering),它是通过提供一种加热环境,使焊锡膏受热融化从而让表面贴装元器件和PCB焊盘通过焊锡膏合金可靠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是贴片生产中特有的重要工艺,它与产品组装的质量密切相关。随着贴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回流焊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以适应常规SMT异形SMD(表面贴装器件)、精细间距乃至超细间距等不同元器件高质量的焊接要求。本文将介绍回流焊工艺的基本原理,并对典型的回流焊参数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 回流焊工艺典型温度区域
回流焊作为表面贴装工艺生产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焊接质量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首先从典型的回流焊温度曲线(如图一所示)来分析回流焊的工艺过程:
区域1:当PCB进入该温区时,焊膏中用于达到所需粘度和丝印性能的溶剂、气体蒸发掉,同时,焊膏中的助焊剂润湿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焊膏软化、塌落、覆盖了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并与氧气隔离。该区域的目的是把室温的PCB尽快加热,太快的升温会引起对板子和组件的伤害。为防止热应力对组件的损伤,限制沸腾和飞溅,防止形成小锡珠,以及消除助焊剂可能引起的爆喷,一般规定最大速度为4℃/秒。然而,通常上升速度设定为1~3℃,典型的升温速率为2℃/秒。此外,一些PCB板上的元件对内部应力比较敏感,如果元件外部温度上升太快,还会造成断裂。
区域2、3:当PCB进入该温区时,PCB和元器件应得到充分的预热,以防PCB突然进入焊接高温区而损坏PCB和元器件,进入该温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整块PCB在回流焊尖端区开始前都有相同的温度。进入该温区时,助焊剂活跃,化学清洗行动开始,目的是将金属氧化物和某些污染从即将结合的金属和焊锡颗粒上清除。水溶性助焊剂和免洗型助焊剂都会发生同样的清洗行动,只不过温度稍微不同。通常情况下,PCB上其中一部分组件比另一部分组件更热,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让温度保持在一个接近恒定的位置,让较冷的部位通过传导作用赶上较热的部位,对于热差小的板子,可能只需设定一个该温区。在相同的环境下,在150℃设立一个温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把回流焊流程中的尖端区域降到最小。
区域4:当PCB进入该温区时,温度迅速上升使焊膏达到熔化状态,液态焊锡对PCB的焊盘、元器件端头和引脚润湿、扩散、漫流或回流混合形成焊锡节点。这个阶段最为重要,当单个的焊锡颗粒全部熔化后,结合一起形成液态锡,处于熔融的流动状态,这时表面张力作用开始形成焊脚表面。焊料可湿润焊盘和元器件的引出端,焊点温度在熔点之上的时间称为湿润时间,对大多数焊料来说湿润时间约为30~60秒。在该温区,温度要高于锡膏熔点温度,一般要超过熔点温度20℃才能保证回流焊的质量。如果元件引脚与PCB焊盘的间隙超过4mil,则极可能由于表面张力使引脚和焊盘分开,即造成锡点开路。使用不同焊料其熔点是不同的,PCB板上没有超过焊锡合金熔点部位都将得不到焊接,而超过熔点温度太多的部位可能要承受热,使板子变色或组件失去功能。理想回流焊的峰温度与焊锡熔融时间的最佳组合是设立热曲线目标使曲线“尖端区”覆盖的体积最小。
区域5:当PCB进入该温区时,焊料随温度的降低而凝固,应尽可能快速地冷却,这样得到的焊点光亮,缓慢冷却将生成粗糙和暗淡的焊点。但在该阶段,冷却不可太快,否则会引起元件内部的温度应力,造成元件损坏。
2 影响回流焊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回流焊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原因主要有:焊膏的选取、PCB板的设计、回流焊温度。
针对上述因素,我们重点来谈一下回流焊温度的差异。回流焊组件热容量或吸收热量的差别、传送带或加热器边缘影响、回流焊产品负载等都会影响回流焊的质量。通常PLCC、QFP与一个分立片状元件相比热容量大,焊接大面积组件就比小的组件更困难些。
在回流焊炉中传送带在周而复始传送产品进行回流焊的同时,也成为一个散热系统。此外在加热部分的边缘与中心散热条件不同,边缘一般温度偏低,炉内除各温区温度要求不同外,同一截面的温度也有差异。
PCB产品载量不同的影响。回流焊的温度曲线的调整要考虑在空载、负载及不同负载因子下能得到良好的重复性。负载因子定义为:
其中L=组装基板的长度,S=组装基板的间隔。
回流焊工艺要得到重复性好的结果,负载因子愈大愈困难。通常回流焊炉的最大负载因子的范围为0.5~0.9。这要根据产品(不同组件焊接密度、不同基板)和回流炉的不同来决定。要得到良好的焊接效果和重复性,反复试验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3 回流焊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焊接加热时的塌边
在焊接加热过程中也会产生焊料塌边,这种情况可出现在预热和主加热两种。当预热温度在几十至一百度范围内,作为焊料中成分之一的溶剂即会降低粘度而流出。如果其流出的趋势十分强烈,会同时将焊料颗粒挤出焊区,形成加热时的塌边。当进入焊接主加热区时,在即将达到焊料熔点前,如果焊料中的松香溢出也同样激烈的话,就会造成再次加热带来的塌边。这时已挤出焊区外的含金颗粒在熔融时如不能返回到焊区内,也会形成滞留的焊料球。除上面的因素外,SMD组件是否平整,电路线路板布线设计与焊区间隙是否规范,阻焊剂涂敷方法和其涂敷精度等都会是造成桥接的原因。
(2)SMD组件的翘立
片式组件在遭受急速加热情况下发生翘立,这是因为急热使组件两端存在的温差造成焊料角形成的时间差。电端一边的焊料完全熔融后获得良好的湿润,而另一边的焊料未完全熔融而引起湿润不良这样促进了组件的翘立。因此,加热时要从时间要素的角度考虑,使水平方向的加热形成均衡的温度分布,避免急热的产生。
防止组件翘立的主要因素以下几点:
a.选择粘接力强的焊料,焊料的印刷精度和组件的贴装度也需提高。
b.组件外部电极需要有良好的湿润性和湿润稳定性。推荐:温度40℃以下,湿度70%RH以下,进厂组件的使用期不可超过6个月。
c.采用小的焊区宽度尺寸,以减少焊料熔融时对组件端部产生的表面张力。另外可适当减少焊料的印刷厚度,如选用100um。
d.焊接温度管理条件设定对组件翘立也是一个因素。通常的目标是加热要均匀,在组件两连接端的焊接圆角形成之前均衡加热,不可出现波动。
(3)润湿不良
润湿不良是焊接过程中和电路基板的焊区(铜箔)或SMD的外部电极,经浸润后不生成相互间的反应层,而造成漏焊或少焊故障。其中原因大多是焊区表面受到污染或沾上阻焊剂,或是被接合物表面生成金属氧化物层而引起的。譬如银的表面有硫化物,锡的表面有氧化物等都会产生润湿不良。另外焊料中残留的铝、锌、镉等超过0.005%以上时,由于焊剂的吸湿作用使活化程度降低,也可发生润湿不良。因此在焊接基板表面和组件表面要做防污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料,并设定合理的焊接温度曲线。
4 结束语
回流焊过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艺,从PCB的设计开始就已经对焊接质量开始有了影响,本文只是粗略地介绍了回流焊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在回流焊参数的设定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多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应多进行回流焊试验,确定最佳焊接参数,以保证焊接产品质量。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回流焊的特点,并对典型的回流焊工艺过程及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了回流焊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关键词:回流焊,工艺过程,参数
参考文献
[1]曹白杨,赵小青.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03).
[2]周德俭,吴兆华.表面组装工艺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周德俭.SMT组装质量监测与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回流阀宣传页 第2篇
一、产品简介:
本公司生产的CST42Y(A/B)型离心泵最小回流阀(自动再循环控制阀)安装于泵的出口,可自动对离心泵在开启和低负荷运行时进行安全保护。能使泵在低负荷运行时有小量介质再循环,保证泵的最小流量,维持泵的稳定运行,并具有止回功能,防止介质倒流。
二、通常安装位置:
煤化工甲醇行业及合成氨低温甲醇洗工段,电站锅炉给水泵均选用自动再循环控制阀或常规再循环装置系统对大型核心用泵最小流量给予保护,目前该再循环控制阀大多为进口阀门,从使用效果来看自动再循环控制阀明显优于常规再循环装置,该阀门可以将流量的动态感知、止回,旁通控制和多级降压,四种功能集于一体,节省了单独的流量孔板、流量计、电磁阀控制的旁通控制阀及多级孔板,简化了旁通回流系统,另外,该阀门主路止回阀对泵可提供即时保护,它的开启与旁通是可靠的机械联动,随时可保证泵需要的回流量。
三、最小回流阀选型参数;
主路参数
1.最小流量:___m³/h
2.最大流量:___m³/h
3.正常流量:___m³/h.公称压力PN:(MPa).公称通径D:(mm).连接标准:
二.旁路参数.最小流量:___m³/h.旁路背压:MPa.旁路通径d:(mm)___m³/h.连接标准:.三.工作介质:
四.工作温度℃:
五.主要零件材质:
六.安装方式:立式∕卧式
七.结构形式:A型∕B型
四、生产加工能力
回流工艺 第3篇
蒺藜又名白蒺藜, 刺蒺藜, 大多数生长于荒丘、田边、路旁, 主产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北方各省,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花、苗以及根在我国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蒺藜全草中含有多种成分, 如:蒺藜皂苷、类黄酮、水溶性多糖、萜类等[1], 它的活性主要体现在心血管系统及抗衰老, 强壮、增强性功能等方面[2,3,4]。但其中较多的成分存在于蒺藜果实中, 因此其果实被用作传统的中药。蒺藜中总黄酮是蒺藜中的主要成分, 且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 因此应对其加以研究利用, 且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5]。本文对蒺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蒺藜中总黄酮溶剂法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蒺藜植物材料于2013年10月采自河北省石家庄, 样品采集后40℃干燥, 万能粉碎机粉碎成粉末, 过20目筛, 阴凉、干燥处放置待用。芦丁对照品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2 主要仪器
DL-101-IS电热鼓风干燥箱 (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 、725N紫外分光光度计 (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FA2004N分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FW100万能粉碎机 (郑州科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SHB (D) -III循环水式真空泵 (保定市阳光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
3 实验方法
3.1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3.1.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将芦丁对照品在12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并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10.0mg, 置于50.00mL容量瓶中, 用无水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放置, 待用。
精密量取上述芦丁对照品溶液2.00mL, 置于10.00mL容量瓶中, 加入0.04g/mLNaNO2溶液0.50mL, 摇匀, 放置6min, 再加入0.10g/mL Al (NO3) 3溶液0.50mL, 摇匀, 放置6min, 最后加入0.10g/mLNaOH溶液4.00mL,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放置15min, 以不加芦丁对照品溶液作为空白。选择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芦丁对照液在50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因此选择506nm为总黄酮的最大吸收波长。
3.1.2 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密量取上述芦丁对照液0、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和4.00mL分别置于10.00mL容量瓶中, 以第l瓶作为空白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06nm处测其吸光度 (A) , 检测方法同3.1.1的方法。最后以吸光度 (A) 为纵坐标, 芦丁对照液的浓度 (C, mg/mL)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芦丁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70x+0.0469 , 相关系数R2为0.9990。
3.1.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将黄酮的回流提取的滤液合并浓缩, 将浓缩液在10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摇匀, 精密量取此溶液5.00mL, 置于10.00mL容量瓶中,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06nm处测其吸光度A, 检测方法同3.1.1方法, 然后根据3.1.2中得出的回归方程求出浓缩液中黄酮的浓度并计算总黄酮的得率[6,7]。
3.2 正交设计实验
3.2.1 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通过前期多次单因素实验结果, 确定影响乙醇回流提取的四个主要因素为: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 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四因素的水平, 因素和水平具体见表1。
3.2.2 实验方法
根据正交设计表分别称取9份蒺藜粉末12.00g (过20目筛) , 回流提取—定时间后, 合并滤液, 旋干, 稀释定容, 测吸光度, 计算总黄酮的得率, 以每克蒺藜粉末中所提取的总黄酮为考察指标, 优化蒺藜回流提取的工艺条件。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正交实验结果
按照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1进行9次实验, 实验结果和方差分析表分别见表2和表3。
从表2看出, 直观分析中极差值R显示, 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的次序为A>B>D>C, 即液固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次数。由表3方差分析结果得出, 影响最大的是因素A即液固比, 得到提取总黄酮溶剂法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3D2, 即液固比25:1, 提取时间10h, 提取次数4次, 乙醇浓度70%。
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2.1 液固比对蒺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液固比在20:1~25:1之间, 总黄酮的得率呈上升趋势, 在25:1~30:1之间总黄酮的得率呈下降趋势, 且液固比为25:1时, 总黄酮的得率最高。因为液固比在20:1~25:1之间, 随着溶液的增多总黄酮被提取出的量也随之增加, 当液固比达到25:1时, 总黄酮几乎被提取完全, 再随着液固比的增加没有更多的黄酮提取出来, 因此液固比为25:1为最佳的选择。
4.2.2 提取时间对蒺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提取时间在6~8h之间时, 总黄酮的得率呈上升趋势, 且上升迅速, 但8h之后 (8~10h) 再随着时间的延长, 总黄酮的得率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提取率只增加了0.2776%, 表明总黄酮已经基本被提取完全。因为开始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为溶剂与物料充分接触争取了有利的时间, 提高了提取率, 但当溶剂与物料充分接触后, 再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提取率就无太大变化, 反而可能会提取出更多的杂质, 因此, 提取时间以10h为宜。
4.2.3 提取次数对蒺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提取次数为2、3时, 总黄酮得率呈上升趋势, 且上升迅速, 但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 总黄酮的得率增加 (0.1396%) 的并不明显, 几乎没有更多的黄酮溶出, 却有大量的色素、多糖等杂质溶出, 既影响了实验结果, 又浪费成本, 因此选择提取次数为4次为宜。
4.2.4 乙醇浓度对蒺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 总黄酮的得率在乙醇浓度为60%~70%时呈上升趋势, 在70%~80%时呈下降趋势, 并且在浓度为70%时达到最大值。主要是因为当乙醇浓度低时, 溶剂还不能将细胞中的有效成分溶出, 但浓度高时乙醇会增加对脂类物质的溶解, 以致降低了总黄酮的提取率, 而乙醇浓度越高生产条件越难控制, 且生产成本越高, 因此乙醇浓度为70%时为最好的浓度选择。
4.3 最佳提取工艺的验证
根据正交实验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进行3组平行实验进行验证, 得出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9023、1.9355、1.9208mg/g, 其平均值为1.9195mg/g。而正交设计实验中得出的最高总黄酮的得率为1.7185mg/g小于1.9195mg/g。因此通过验证进一步说明了蒺藜总黄酮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确为正交实验所得的工艺条件。
5 讨论
蒺藜是一种药用植物, 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其中总皂苷和总黄酮是其主要成分, 本文对蒺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通过单因素实验, 确定了四因素三水平, 根据正交设计表进行9次实验, 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 得出蒺藜中总黄酮溶剂法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的乙醇与药材的液固比为25:1, 提取次数4次, 每次提取时间10, 并通过三次实验验证最佳条件。
该工艺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使得到的黄酮纯度较高, 而且全过程中的污染较小。后人也可以根据提取的总黄酮进一步研究黄酮的药理作用及其药用价值, 以及对蒺藜中其他成分如:总皂苷进行提取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利锋, 景凤英, 张建国, 等.蒺藜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报, 1999, 34 (10) :759~761.
[2]焦利萍.山楂叶总黄酮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与临床, 2008, 8 (1) :49~50.
[3]Joyeux M, Lobatein A, Antom R.Comparative antilipoperoxidant, a ntinecrotic and scavenging properties of terpenes and biflavones from Ginkgo and some flavonoids[J].Planta Med, 1994, 61 (2) :126~129.
[4]王根生, 韩哲武.甘草类黄酮对乙醇所致肝损伤的影响[N].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3, 9 (4) :271~272.
[5]赵明, 朱三浦, 杨朝, 等.蒺藜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7) :1728~1729.
[6]杨莉, 王春雨, 韩梅, 等.蒺藜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的优化[N].吉林大学学报, 2009, 31 (1) :45~50.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作文 第4篇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一定要回到八岁那年。那年中的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一个学校,我迈进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在这个学校生活六年。眼前的校园显得宽大,美好。我被分到一年X班,高兴得不得了。老师领着我的手,把我带到班级。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关怀那一刻多么令我难忘。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要重新坐在考场上,重考那次四年一级的百字验收。年年考一百分的我却失利了错了一个“延”字,我伤心,我不信,我宁愿那是幻觉。但那不是幻觉,是事实,我考了99分,老师批评了我。我多么想再考一次百字验收,那怕的先写一千遍“延”字,我都马上就写。
如果时间可以回流,我要再次参加一次三年级是的住校。住校好呀!第一次离开家长的怀抱,自己一个人在学校住一个星期。第一个晚上,我还有点害怕,同学们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装模作样地等着老师来检查。老师走了,同学们都坐起来,可是不敢开灯。有的玩游戏机,有的用手电筒看书,我们竟借着月光打起了扑克牌,还有一个还真睡着了,都打起了呼噜。说起了梦话。我多么怀念那个时候呀,玩得那么开心。
美元回流的挑战 第5篇
笔者近日在与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的大客户交流中了解到,早在三个月前,资产存放超过5000万元的大客户就已经开始把钱转成美元资产。这个来自微观层面的现象并非个例,事实上,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现象早在二季度初就已经发生。美元周期正在愈演愈强。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句话早已成为百年经典。令人印象深刻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诸多东南亚国家在本币受到压力的时候采用外汇储备来捍卫本币汇率,热钱回流使得美元走强,企业以外币定价的债务负担大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寻求救助以及经济的深度衰退。当时的强势美元政策也令中国一度陷入持续通缩的困境,国内诸多刺激政策收效甚微。
纵然当前新兴经济体有了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更深厚的外汇储备,但美元走强带来的资本外流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当下对抗资本外流的手段中,加息和动用外汇储备看起来都不是很明智的政策。
美元走强对中国来说正如一把双刃剑,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国内经济。首先,从贸易的角度看,人民币有效汇率将随美元走强而上涨,从一定程度降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其次,强势美元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弱,有利于减轻国内的通胀压力;最后,美元的吸引力不断提高,资金将从国内撤出回流美国,使国内流动性趋于紧缩。
整体来看,美元走强对国内的影响弊大于利,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最后一条。由于外汇占款是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之一,资本的回流以及私人部门结汇的减少将使国内资金投放受阻,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很大干扰。2013年年中,周小川行长在国际货币会议上曾强调,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高国内的竞争力。这句看似给市场吃“定心丸”的讲话,实际上却体现了央行的某种无奈,因为央行希望的是升值,而非贬值。
被加剧的风险
为何如此?实际上,现在令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要远大于升值。保持适度的资产流入有利于稳定国内资产价格,这对于当前稳定及处理国内庞大的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否则,一旦人民币贬值引起资金大规模流出,国内资产价格波动则极易加大金融泡沫破裂风险。
股市、汇市、债市都有可能因此震荡,然而风险最大的还是在楼市。换句话说,中国的资产价格收缩传导通道将是楼市。因为近十年来,中国资产价格膨胀的最主要载体也是楼市。美元近十余年的弱势地位帮助人民币保持强势,大量外储也被动地帮助人民币在国内天量发行,直接吹起了地产泡沫。当房子由居住品演化成投资品时,买房子的行为也就成为资本流动行为。在当前全国“鬼城”四起、地方政府债务尚未摸清的情势下,一旦美元回流触发资本流失,继而引爆资产价格的全局收缩,楼市泡沫的破裂将首当其冲,更坏的情况下,甚至将引发中国经济危机。
美元的回流目前看似正在加大这种风险。但即使美元没有走强,从国内自身来讲,投资效率的下降也使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在不断下滑,自身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因此,笔者强调,美元的趋强将加大中国经济面临深刻的危机和结构调整的压力,而且是被动性的危机和调整压力。
这需要我们很好地应对和防范。一方面,宏观环境需要保持稳定,避免资产价格出现全面收缩,为下一步化解金融部门风险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化被动为主动,人民币在外储中的被动发行模式亟待改革和完善,以掌握人民币发行的完整自主权。归根结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化解美元回流对中国经济风险的根本还是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抓住机遇和挑战尽快改革。
责任编辑:马小琳
回流工艺 第6篇
关键词:乙醇回流法,葡萄渣,总黄酮,正交试验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其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1]。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2,3,4,5,6,7],使其在医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许多针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可以提取物品的范围也不断地增加,其中葡萄由于其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8,9],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黄酮新产品开发和利用中,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葡萄渣都是作为废物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本文以葡萄渣为原料,利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来提取葡萄渣中的黄酮,通过颜色反应鉴别黄酮化合物的存在,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黄酮的含量。通过不同提取条件的选择以及综合因素正交实验的优化,希望能够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葡萄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和材料
1.1 主要仪器
UV-2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VIS-722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SHZ-ШB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DF-Ⅱ集热磁力加热搅拌器,江苏省金坛氏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AK-40QB 200克手提式中药粉碎机,温岭市奥力中药机械有限公司;DHG-9070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三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药品
芦丁20 mg,天津一方科技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纯);硝酸铝(分析纯);亚硝酸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丙酮(分析纯);乙酸乙酯(分析纯);乙醚(分析纯)。
2 实验与结果
2.1 样品预处理
将葡萄渣(福安产的巨峰葡萄)放于60 ℃的烘箱内干燥约16 h,取出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经筛选为60目,将所得的葡萄粉末放在干燥箱内备用。
2.2 芦丁标准曲线
目前黄酮含量的测定,多数采用芦丁作标准曲线。因此,本工作选择芦丁作为标准曲线。将20 mg的芦丁标准品,置于200 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可得0.1 mg/mL的标准液。
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0.10 mg/mL芦丁对照液0.00、2.50、5.00、10.00、15.00、20.00、25.00 mL于50.0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5 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1.5 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4%氢氧化钠溶液20.00 mL,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2 min,以试剂作空白,于512 nm处测出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值作标准曲线。用最小二乘法作线性回归,得芦丁浓度Y与吸光度A的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Y=1.3677X-0.0013
其中X为吸光度,Y为浓度,R2=0.9933,线性关系良好。
2.3 黄酮含量提取中单因素的选择
2.3.1 乙醇浓度的选择
在室温下,称取0.5 g样品,按照不同乙醇浓度,采用固液比为1:40(g:mL),温度为60 ℃,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进行提取,并合并两次滤液,进行蒸馏;用60%的乙醇定容至25 mL后,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黄酮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黄酮的提取率也逐渐的增加,而当乙醇浓度超过80%,黄酮含量却反而下降。
2.3.2 固液比的选择
在室温下,称取0.5 g样品,按照不同固液比,用80%乙醇,温度为60 ℃,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二次进行提取,并合并两次滤液,进行蒸馏;用60%的乙醇定容至25 mL后,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黄酮含量,结果见图2。
从图2看出:浸提固液比在1:10至1:40的范围内,随着固液比的增加提取率也相应的提高,但当增加到1:40时,继续增加溶剂的量对提取率的变化不大。
2.3.3 温度的选择
称取0.5 g样品,按照不同温度,用80%乙醇浓度,固液比为1:40(g:mL),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二次进行提取,并合并两次滤液,进行蒸馏;用60%的乙醇定容至25 mL后,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黄酮含量,反应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表明:在40~65 ℃的温度范围时,黄酮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大幅的增高,可当温度超过60 ℃,黄酮的提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了,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的破坏比较大,其中黄酮物质被破坏[10]。
2.3.4 提取时间的选择
在室温下,称取0.5 g样品,按照不同提取时间,用最佳的乙醇浓度、固液比、温度,提取二次进行提取,并合并两次滤液,进行蒸馏;用60%的乙醇定容至25 mL后,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黄酮含量,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知:随着提取时间从30 min增加到90 min,黄酮含量增加了36.81 mg/g,但提取时间从90 min增加到120 min,提取得率才增加2.26 mg/g,变化幅度并不大,这可能是由于黄酮含量已较高了,在提取过程中杂质不断增加,影响了黄酮提取量的继续升高[11]。
3 正交实验
为了全面考察各因素对葡萄渣总黄酮含量提取的影响,采用上述固液比、温度、时间最佳提取条件进行正交试验,提取次数2次,因素水平设计和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
由表2可知,因素主次顺序C>A>B,固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小。在正交试验设计的范围内,并结合单因素试验,最佳的试验方案为A3B3C3,即温度65 ℃,固液比1:50(g:mL),提取时间 105 min,在此工艺下提取的黄酮含量为54.42 mg/g。
4 结 论
回流工艺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分段进水A2/O工艺流程
本小试主要模拟该厂的生物处理工艺,因此各项工艺参数与该厂均保持一致。小试装置采用6 mm厚的有机玻璃板制作,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皆为圆柱体,各池的容积依次为4 L、8 L、20 L、6 L,各池的容积比,即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1:2:5:1.5;各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依次为:厌氧池2 h,缺氧池4 h,好氧池10 h,沉淀池3 h;各池用乳胶管连接,整个系统通过水的重力流来运转。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60%的进水进入厌氧池,另外40%的进水直接进入缺氧池。各个反应池均放有搅拌器,好氧池中放入曝气头,进行曝气。
1.2 试验方法
小试进水取自该污水厂初沉池的出水,每隔12 h取一次水样,将每天取的两次水样混合均匀作为当天的水样,对水样进行检测,检测的水质参数包括COD、NH3-N、TN、TP和MLSS,均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DO采用仪器测试,所用设备为哈希LDO溶解氧测定仪。
进水流量为2 L/h,SRT为12 d,污泥浓度MLSS保持在3 000 mg/L左右,控制好曝气量使好氧池的DO浓度保持在2 mg/L左右[6],以保证硝化细菌有充足的氧进行硝化作用,同时以供给聚磷菌足够的氧进行好氧呼吸,有效吸收污水中的磷。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合液回流比R对各污水指标去除率的影响
从好氧池流出的混合液,很大一部分要回流到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脱氮,混合液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反硝化脱氮效果[7]。从理论上讲,混合液回流比越大,可供反硝化的硝态氮越多,系统氮的去除率越高。但从运行能耗的角度看,混合液回流比不宜过大,过大能耗太大。考察污泥回流比为100%时,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100%、150%、200%和250%时系统脱氮除磷效果。
2.1.1 混合液回流比对COD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系统进水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大,进水COD浓度为280~800 mg/L,由于该污水厂位于工业园区附近,污水输送到该厂的时间较短,且该厂未设置调节池,所以无法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导致进水浓度波动较大。出水COD浓度在40~70 mg/L之间波动,而相应的COD去除率保持在85%左右。在四种回流比下,COD都有较高的去除率,这说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
2.1.2 混合液回流比R对脱氮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NH3-N的去除率稳定在28%左右,说明NH3-N的去除率不高,混合液回流比对系统的硝化效果影响较小,一方面由于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生物处理系统所受的冲击较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该厂工业废水比重较大,小试过程中发现废水中含有很多表面活性剂类物质,这类物质大量上浮携带硝化细菌流出曝气池,导致硝化细菌数量减少。由图4可以看出,TN的去除率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而升高,但当混合液回流比由200%增大至250%时,TN的去除率增幅较小,表明系统中混合液回流的作用是向缺氧段反硝化提供硝态氮,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受体,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当系统中混合液回流比过小时,导致系统缺氧池中的硝态氮不足,从而影响反硝化脱氮效果;当R增大到一定程度后,TN的去除率增幅逐渐变小,说明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进一步增大,随混合液进入缺氧池中的氧逐渐增多,可能会破坏系统的缺氧环境,导致反硝化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甚至下降。4种混合液回流比下,系统的脱氮效率都不高,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31%、31.15%、38.39%和41.75%,去除率均较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徐伟峰、顾国维等人研究表明,对于A2/O工艺通常认为当进水水质满足COD/TN≥8时,脱氮反应才能完全进行,脱氮率可以达到80%[8]。而在本小试过程中,进水的COD/TN至少≥10,但脱氮率却不高。根据实际进水水质及考虑能耗情况,该试验的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200%时为宜。
2.1.3 混合液回流比R对除磷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混合液回流比逐渐增大,TP的去除率并没有多大变化,平均去除率都在76%以上。在这四种不同的回流比下,TP的去除率也不甚理想,出水TP浓度仍然很高,一方面由于进水的TP浓度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可能与小试间歇排泥有关。
2.2 污泥回流比r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控制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考察污泥回流比为50%、75%和100%时对各污染物去除的影响情况。结果见表1。
表1显示,随着污泥回流比r的不断增大,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大。当回流比r由50%提高到75%时,COD去除率由71.53%提高到81.17%;而回流比r在提高到100%时,COD的去除率的提高幅度较先前小,此时COD的去除率只增加了5.40%。当污泥回流比为50%时,系统的污泥浓度MLSS只有2 033 mg/L,远远低于设计浓度3 000 mg/L。大部分的有机物都是通过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去除的,如果污泥浓度过低,导致微生物数量少,生长繁殖慢,就会严重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
从表1可以看出:污泥回流比对NH3-N、TN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NH3-N的降解是去除TN的一个重要过程,回流污泥维持着A2/O工艺各段的污泥浓度,保证系统有良好的脱氮效果。随着污泥回流比r的增加,TN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大。有研究表明,与提高混合液回流比相比较,增大污泥回流比更有利于系统反硝化效果[9]。
系统中TP的去除是通过污泥的吸附后排放达到的,因此系统内要维持一定的污泥浓度。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污泥回流比的增大,TP的去除率也随着增大。但随着污泥回流比的增大,TP的去除率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还会对TP的去除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保证系统有较好的除磷效果,污泥回流比也不宜过大,在75%~100%比较适宜。
2.3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控制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污泥回流比为100%,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时,考察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依次为50%:50%,60%:40%,70%:30%,80%:20%时,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
2.3.1 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COD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系统进水的COD浓度波动较大,但COD出水浓度在40~80 mg/L之间,去除率基本在85%左右,说明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COD的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2.3.2 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脱氮的影响
从图7、图8可以看出,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NH3-N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在四种流量分配下,NH3-N的去除率保持在30%左右;而对于TN,流量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由60%:40%变为50%:50%时,TN的去除率由40%左右降至30%左右;而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由60%:40%变为70%:30%时,TN的去除率略有增加,由40%左右增加至42%左右;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进一步变为80%:20%时,TN的去除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降至25%左右。TN的去除主要依赖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反硝化过程需要足量的碳源,未经厌氧过程污水中含有大量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够促进反硝化反应的进行;而经过厌氧过程的污水中易降解的有机物被聚磷菌大量消耗,进入缺氧过程后污水中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也可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碳源,但其反硝化速率远远低于易降解有机物作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因此,从去除TN的角度考虑,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确定为70%:30%为宜。
2.3.3 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除磷的影响
从图9可以看出,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TP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由60%:40%变为50%:50%时,TP的去除率下降较明显,由77%左右降至68%左右;而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由60%:40%变为70%:30%时,TP的去除率小幅增加,由77%左右增加到80%左右;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进一步变为80%:20%时,TP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2%左右,增加的幅度更小。从除磷的角度考虑,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确定为80%:20%时,TP的去除率最高。污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对聚磷菌的厌氧释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从兼顾脱氮除磷的角度,结合该厂的水质情况,将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确定为70%:30%时,TN、TP均能取得较优的去除效果。
3 结 语
混合液回流比与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几乎没什么影响,混合液回流比对TN的去除影响较大,根据实际进水水质及考虑能耗情况,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200%时为宜。污泥回流比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当污泥回流比为100%时,系统去除效果最佳。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对TN、TP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兼顾脱氮除磷,将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确定为70%:30%时,TN、TP均能取得相对较优的去除效果。
由于该厂进水成分比较复杂,小试试验与该厂实际出水NH3-N、TN的去除率均较低,难以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总体上看该厂的实际出水比小试试验要好一些,主要表现在TP、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针对这种复杂的水质,单纯调整内外回流比、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等工艺参数,难以显著提高处理效果,因而需要加强对进水进行监管并适当预处理,控制水质水量的波动,才能大幅提高出水效果。
摘要:针对上海某污水厂实际运行中的问题,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不同混合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及进水流量分配对分段进水A2/O工艺影响,以期提高其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TP和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对TN的影响较大,系统的混合液回流比维持在200%较为合适;污泥回流比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很大,污泥回流比为100%时系统效果最佳;兼顾脱氮除磷,将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之比确定为70%∶30%时,TN、TP均能取得较优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A2/O工艺,分段进水,脱氮除磷
参考文献
[1]王晓莲,彭永臻.A2/O工艺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
[2]李勇,吕炳南,黄勇.改进提高A2/O工艺的设想[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8):31-33.
[3]Larrea L,Larrear A,Ayesa E,et al.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de-sign and operation criteria for the step feed process with nitriogen remov-el[J].Water Sci Techno,2001,43(1):261-268.
[4]Lee Y W,Kinm Y J,Chang N I,et al.Development of sequencing bathreator with steep feed recycle[J].Water Sci Techno,2007,55(2):477-484.
[5]丘慎初,丁堂堂.分段进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32-36.
[6]娄金生,谢水波.提高A2/O工艺总体处理效果的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1998,14(3):27-30.
[7]李明,黄民生,谢冰,高尚.A2/O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化工,2007,26(12):3.
[8]徐伟峰,顾国维,张芳.混合液回流比对A2/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7,58(10):2 619-2 623.
回流焊机结构改进刍议 第8篇
1 回流焊机的作用及典型结构
回流焊机,是一种提供加热环境,使预先分配到PCB焊盘上的焊膏重新融化,再次流动浸润,使表面贴装的元器件的引脚(或焊端)与PCB焊盘在焊膏合金粉末的作用下,牢靠地结合在一起的焊接设备。根据回流焊机的加热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 :气相回流焊、红外回流焊、全热风回流焊、红外加热风回流焊等。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全热风回流焊、红外加热风回流焊。图1为典型的全热风回流焊机的结构。
2 回流焊机结构的局限性
2.1 单导轨传输
目前回流焊机中,传输结构多采用单导轨。导轨的传输速度直接关系到PCB板的焊接性能与加工时间。由于电子类产品,尤其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更新快的特点,因此要求SMT生产商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在产品批量大的时候,需要产量高的回流焊机。而在产品批量小且产品种类多样化的情况下,则需要可兼顾产量与多样化的回流焊机。而目前回流焊的单导轨结构,则无法满足生产厂家上述两种需求。即,仅能实现单一PCB板的生产,无法实现多品种混合生产 ;单导轨产量低,无法满足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要求。
2.2 发热丝位置待改善
现有技术中,回流焊机的发热丝通常是固定在炉胆内腔,当需维修或更换发热丝时,必须等炉子完全冷却至室温。之后需拆掉整流板和风道箱。若发热丝位于下炉胆则更为繁琐,需先行拆除导轨。而且拆装必然会降低出厂精度,影响机器整体性能。
2.3 机器长度过长
现有技术的热风回流炉一般设计有6-15个温区不等,从而实现回流焊温度曲线的预热、保温、回流、冷却的四阶段功能。随着无铅焊料的使用,对预热区、保温区有更高的长度要求,才能实现理想的回流焊温度曲线。因此,热风回流炉通常长度都在5米以上。在如此长的范围内各温区要实现热风循环对流,耗能较多 ;且占用生产区域非常大,转换产品配线不灵活 ;再次也不方便运输。
2.4 助焊剂回收系统耗能严重
在助焊剂回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是从炉胆中抽出高温助焊剂烟气,输送到回收箱中,继而经过冷却过滤,再把冷却的气体送入抽风箱,经过管道排入大气中。而在冷却区,则置入一个热交换器,在风机的作用下吹出冷气,来达到冷却的目的。显然,前者将冷气排入大气,后者却要再次制造冷气。这样的设计结构,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耗能严重。
3 改进结构的几点建议
3.1 双导轨传输模式及增设隔板
针对上述单导轨的种种局限,笔者建议可采用双导轨结构及增设隔板。两个导轨可采用相同速度,对相同型号和工艺的PCB板进行焊接,提高生产效率 ;也可采用不同的传输速度,对不用生产工艺的PCB进行焊接,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求。隔板组件可形成两个炉腔,从而实现不同导轨的不同焊接温度,能通过温度和传输速度的调节,实现不同规格的PCB板同时回流焊接,极大增强了SMT焊接的灵活性,十分适合中小电子企业的生产加工。
具体实现原理为 :回流焊除双导轨传输结构,还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2。其中,电路1与传动电机1电气连接,电路2与传动电机2电气连接。其中双导轨结构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用于移动PCB的传输导轨,以及可控制实现单轨、双规模式的控制器。其中封闭式外罩组成封闭式炉腔,其中包括加热组件、风机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气连接。当回流焊机处于单轨模式时,电机与电机2的速度相同;当处于双规模式时两个电机传动速度不同。
3.2 外置式发热丝固定结构
包括用于固定发热丝的支架体,和用于固定支架体的安装版。采用外置式的安装板,将发热丝从炉体外侧插入,从而实现了不用打开炉体,也无需等待炉体温度下降,就可以进行维修或更换发热丝的工作。
具体实行过程为 :发热丝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发热丝的支架体,以及用于固定支架体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炉体外侧连接 ;支架体包括与安装板连接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块上的支杆等。发热丝穿过固定圈之后,其两端接线端穿过绝缘孔后与外部电源线连接。结构见图4。
3.3 竖直式回流焊机
多个温区中至少有两个温区沿竖直传输方向上下设置,导轨也为竖直导轨。从而可有效利用生产场地,节约占地面积、减少能耗、方便运输。该设备可有效利用生产场地、节约占地面积、减少能耗、方便运输,并且可改善运输导轨加热后容易变形,从而导致掉板、运输不平稳等问题。具体结构见图5。
3.4 循环节能式助焊剂回收系统
此结构可将过滤后的冷气直接用于冷却区,实现了冷气再次循环使用的方式。见图6。
海外回流文物口岸难题 第9篇
“文物的回流代表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和对文化的重视。”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赵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除了国家的追索和国外藏家的捐赠,目前市场交易是海外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统计,近20年来以拍卖形式回流中国的文物将近10万件。当然,与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相比,这个数字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的数量达到164万件。加之民间藏品,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可能超过1000万件。
“尽管近年来海外中国文物市场持续升温,刘益谦、王健林等中国企业家也纷纷前往海外‘夺宝’,但海外文物的回流之路其实并不顺畅。”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14年8月25日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设立国家文化艺术口岸;在基地举办回流文物保税展示交易活动,进行回流文物保税交易试验”。
2015年6月30日,在北京天竺保税区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中国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正式成立。
17%门槛
“直到近2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文物收藏的兴起,海外文物回流的形势才得以出现。”欧树英解释。
1992年,中国开放艺术品拍卖市场,流落异国的中国古董开始在中国进行拍卖。2002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则明文规定,允许私人收藏艺术品。
自海关进入中国的艺术品、文物不断增加,2007年国家税务部门第一次将艺术品、收藏品和古物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12年又对税率作出调整。根据目前规定,超过100年的古物可以免关税,但要征收17%到岸价格的增值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经济系主任徐晨,以权威税制专家的身份担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顾问,参与文化产业进出口方面的关务制订。
他对本刊记者的解释是,基于现有税制原则,事实上中国整体的进口环节增值税都比较高。
增值税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税种,相比之下美国等国家则更依靠消费税制。后者在增值环节不征税,而是在销售环节一次性征税。中国的消费税则只对特定商品征收,如高档手表、小汽车等。
通常的增值税是以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除了税率,其计算方式需要考虑销售额以及取得该商品、劳务时所支付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但是进口增值税并不存在成本抵扣的部分,也就是用“成交价格”加上进口关税等,直接乘以税率,即按“销售额”全额征收。不仅进口文物、艺术品面临这个问题,这种增值税计算方式也是进口商品的一般性适用原则。
其实增值税税率有从0到17%的多个档次,划分的原则大体是该商品与生产、生活的密切程度。文物、艺术品显然并非必需品。
另一个例子是,虽然同属文化产品,但自2007年9月15日起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至13%。
“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内地对于文物和艺术品的税收可以说是相当高的,而过高的税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外文物的回流。”欧树英说,为促进文化艺术品流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文物和艺术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英国对文物艺术品只征收5%的增值税;美国海关只对时间小于100年的艺术品征收6.6%的进口关税,超过100年的文物可以免税,而且免收增值税;香港对文物艺术品免征进口关税及增值税。
因此,“海外藏家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在税收方面我们没有优势。”欧树英解释。
以刘益谦2.8亿港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拍得的鸡缸杯为例,如果全额缴纳税款大约需要6000万港元(约合4926万元人民币)。
“对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对拍卖公司来说,佣金不过成交价格的10%左右,无法弥补这么高的税款。”欧树英说。
不过可资比较的是,为了促进流失境外的文物归国,2003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接受境外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的中国文物进口免税暂行办法〉的通知》曾规定:凡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接受境外机构、个人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等方式获得的中国文物进口,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上,中国艺术品、古董的价格开始逐步超过境外。由于内地艺术品、古董不足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市场,海外回流文物就成为拍卖公司的首选。
历时10余年,这种回流已经从早期的由海外藏家单独带回国内拍卖,转变为海外买家有组织收集然后到国内进行拍卖。而且海外文物大多有清晰的流转记录,这是在拍卖市场最受欢迎的商品。
nlc202309011616
保税区难题
面对改革税制所需要的漫长、复杂博弈,近年来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文化艺术品保税区的建设,便是在现有税收体制下的试点和尝试。
“所谓保税区就是一个境内关外的概念,相当于为解决一些文物在流转过程中的税费问题提供一个途径。”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建设的负责人之一,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陈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回流的艺术品和文物入境后可以不通过海关直接进入保税区内的仓库。只要在保税区内,无论是展览还是交易都不用交税。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海外回流文物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京津地区本身就是文物艺术品回流很集中的一个地区。此次在天竺保税区建立回流文物口岸,是国家从整体考虑的一个布局。”陈工说,“我们希望为海外文物的回流搭建一个正规有序的平台,也为国内的公立博物馆征集藏品提供更多渠道。”
据她介绍,目前保税区内1000平米的储存、展示、交流空间目前已经完成,配套的文物保护中心也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检测设备。
“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政府达成了协议,由意大利政府提供一笔将近2000万欧元的低息贷款用于购买先进的文物保护鉴定设备,意大利作为文明古国也提供了许多智力上的支持。”陈工说。
但她也表示,平台的搭建不代表市场的建设,要真正促成海外文物的回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每年有大量的海外中国文物由苏富比、佳士得等外资拍卖企业在海外拍卖。”陈工说,由于国内的政策限制,这些外资企业不能在中国境内从事与文物相关的经营交易。
“我们希望能引入更多市场经营主体,让国际文物交易的现场离我们更近。比如,在海关监管区或保税区内,引入外资拍卖企业进行带有示范性的、尝试性的经营。”陈工解释。
《文物保护法》第55条第3款规定:“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规模第二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外资拍卖行紧盯内地市场。如佳士得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早在1994年就于上海设立了代表处。
2012年9月,苏富比拍卖行进入北京天竺保税区,可以举行拍卖会但不能涉及文物。
到2013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之前公布的“决定草案”中“在上海自贸区内,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拍卖企业在试验区内从事文物拍卖业务”的内容,并没有最后出现在决定中。
陈工说,尽管作出了一些努力,但目前海外回流文物口岸在市场经营主体上还缺乏突破。
政策突破愿景
此外,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仍需要与其他文物回流渠道“竞争”。
现在通过集装箱运输报关进入国内的文物很少,大部分文物都是以自用物品的名义被个人携带入境。
“但从法律角度讲,任何价值超过5000元的物品都是没有免税额度的,而且将文物报为自用物品也属于瞒报行为,十分不利于国家对于入境文物的监管。”陈工说,“说到底文物的回流是个市场行为,捷径的存在使得正规合法的渠道显得费时费力。”
“在过去20年中,拍卖公司在有意无意中作出了很多贡献,现在很多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都是通过拍卖回流的。”欧树英说,目前广受关注的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中就有不少通过拍卖回流的重量级文物。
比如,元代张达善跋《出师颂》,1997年被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专家发现并最终回归故宫。
但税收带来的经营难题已使很多拍卖公司放弃了这方面的业务。
为了促进首个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的建立, 2015年9月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展出了古代设计类的回流文物,在11月底国内还将举办首个中国海外回流文物博览会,以交易会的形式启动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
赵榆曾任职国家文物局文物处,以及出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商店总店负责人、文化部机关党委党办主任、文化部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务,参与过相关法规的制订。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其实在此前确定文物进口税制时,文物部门和相关部门“没有进行充分沟通。这导致税制的实际制订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回流文物的问题”。
“从文物部门的角度我们是希望更多的文物回归。”赵榆说。
而在欧树英看来,海外回流文物口岸交易市场的建立只是一个局部尝试,“加快海外文物的回流必须突破保税区,促成政策与环境的调整。”
“对文物和艺术品的管理主要取决于国家对此类物品的认识。”欧树英说,过去文物艺术品被当作奢侈品,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东西,对富人课以高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后,“国家一直强调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就意味着文化要有大输出和大引进的气概”。
回流工艺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