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装置范文
户外装置范文(精选5篇)
户外装置 第1篇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供电大队原有计量站户外配电装置不论在性能还是可靠性上都比较实用和稳定的, 但随着油田开发负荷的调整变化和当时生产厂家设计时认识的局限性, 该型配电装置在运行中已暴露出负荷与容量不配套和自身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原配电装置容量与实际负荷不匹配问题
随着近几年油区农电转网的实施、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和完善、节电措施的落实、油水井开发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厂用电日平均负荷已由2009年的2.94万千瓦下降到目前的2.54万千瓦左右, 原有计量站户外配电装置的容量配置已显得过于偏大, 负荷和容量的不匹配, 势必影响配电装置的保护、计量、无功补偿、指示仪表等装置的灵敏性、可靠性、准确度, 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保护装置原设置较大, 与现在实际负荷不匹配, 当电路发生故障时, 保护可能出现拒动, 失去作用, 使故障蔓延扩大化。
1.2 分回路未装电能计量表计, 不能实现单台设备单表能耗计量
由于当时生产管理没有要求单台设备计量, 该型配电装置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分回路电能计量问题, 根据目前油田电力精细化管理单台设备能耗单表计量要求, 也急需完善。
1.3 分回路熔断器选型存在问题
在1.14k V电压等级配电装置中采用RO31B型熔断器, 由于该型号熔断器设计结构不当, 灭弧空间小, 体积仅为60cm3, 在油井电缆出现短路故障时, 该熔断器熔断时易发生灭弧空间内温度急剧升高, 压力增大使熔断器器身爆裂, 甚至造成相邻熔断器之间短路的重大故障。如我厂18#、70#站由于熔断器器身发生爆裂造成相间短路, 烧坏户外配电装置的重大电力事故。
1.4 分回路容量与电泵井负荷不匹配问题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供电大队目前仍有47口电泵井在运转生产, 其中由户外配电装置供电 (0.4/1.14k V) 的19口, 由于电泵井电机功率大, 电流高, 经常烧坏分回路的CJ20-160型交流接触器。
2 改进措施
2.1 原配电装置容量与实际负荷不匹配问题
原配电装置主回路配置600A/1.14k V熔断器, 根据回路数降容为300A/6回路和400A/10回路。主回路熔断器降容后当电路发生故障时能缩小和限制其范围, 降低损失, 减小故障电流对配电变压器的冲击, 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 避免越级跳闸。同时降低了取样电流互感倍率, 满足了保护、电能计量、无功补偿和指示仪表采样电流最小准确度要求。
2.2 分回路未装电能计量表计, 不能实现单台设备单表能耗计量
增加户外配电装置外形尺寸, 专门设计一隔断前后开门, 安装计量表计, 同时在分支回路安装计量电流互感器。
2.3 分回路熔断器选型存在问题
选用质量好, 灭弧空间大的RO32A型熔断器, 其灭弧空间的体积接近原型号的3倍, 为160cm3。
2.4 对于分回路容量与电泵井负荷不匹配问题
在配电装置10个分回路和14个分回路中分别将其中的2个回路和4个回路换成CJ20-250型的大容量接触器, 以适应电泵井等大功率设备的供电要求。
3 场推广应用情况
3.1 主要工作量
该新型计量站户外配电装置于2010年以来, 先后在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供电大队文200块、51#站、文203块、文220块、66#站、30#站、34#站、38#站、18#站安装使用, 现场跟踪测试, 电能计量、无功补偿、电流电压指示测量等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实际使用要求, 运行至今保护、计量, 无功补偿等装置均未发生一次故障, 该型计量站户外配电装置已作为老式型号替代产品, 在我厂推广使用。
3.2 技术指标对比
1) 主回路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由原来500A~600A降容至300A/6回路和400A/10回路, 提高了保护能力, 缩小和限制故障范围, 降低了故障电流对配电变压器的冲击, 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 避免越级跳闸。同时降低了取样电流互感倍率, 解决了保护、电能计量、无功补偿、电流指示, 因取样信号电流太小或采集不到, 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2) 增加户外配电装置外形尺寸, 专门设计一隔断前后开门, 安装计量表计, 同时在每个分支回路安装计量电流互感器, 解决了分回路未装电能计量表计, 不能实现单台设备单表能耗计量的问题。
3) 优选分回路熔断器型号, 熔断器灭弧空间体积由原来的60cm3增大至160cm3, 解决了熔断器因灭弧空间小而器身爆裂发生熔断器相间短路的问题。
4) 在分回路安装的交流接触器, 由原来的CJ20-160改为CJ20-250型, 以解决电泵井等大功率设备的供电需求。
4 结论
改进后的户外配电装置有效解决了无功补偿、计量、保护等问题, 既节约了电量有保证了配电装置的正常生产运行, 为类似供电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户外配电装置改造情况, 通过对内部计量、保护线路改造, 有效的减少了电量流失, 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安全性, 对其它同类采油厂的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户外配电装置,计量,措施,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晟生.浅谈接地故障及漏电保护[J].广东建材, 2007 (6) .
[2]倪忠.浅谈漏电保护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 2009 (8) .
户外装置 第2篇
在变电站户外设备检修或更换时, 经常会遇到起吊大型设备的工作。现有方法一般是用吊车吊装, 但变电站站内户外间隔空间有限, 在母线不停电, 吊车不能进入施工现场的情况下, 传统方法是采用人力扒杆吊装, 人力扒杆操作复杂, 需要多人协同操作, 平均起吊一次设备需要8人90min以上, 并且要时刻注意保持与施工场地周围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传统工具耗时又费工, 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增加了安全风险, 延长了检修和停电时间。为此宜都市供电公司成立QC小组, 结合实际进行技术创新, 决定研制一种简单方便的新工具来替代传统工具, 该工具要求适应110k V以下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作业, 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满足长期工作要求。
2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的研制
2.1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方案分析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市场上从没生产和销售过类似的专用工具, 没有可以借鉴的产品, 于是我们从缩短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提出了三种方案, 各种方案优缺点分析如下:1) 三脚式起吊装置, 固定在地面上, 稳定性好, 但组装麻烦, 体积大搬运时需要3~4人搬运, 占用空间大, 易碰到其他带电设备;2) 方案二:双臂式起吊装置, 组装简单, 占用空间不大, 不易触碰其他带电设备, 但组装较复杂, 需2人搬运, 固定在地面上稳定性一般;3) 方案三:单臂式起吊装置, 组装简单, 占用空间小, 只需1人搬运, 不易触碰其他带电设备, 但固定在地面上稳定性差。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案从操作性、安全性、经济性、预计效果等方面比较, 我们确定方案三单臂式起吊装置为最优方案,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必须克服固定稳定性差、安全强度、省力三个方面难点。
2.2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研制思路及试验
针对难点找思路, 单臂式起吊装置固定在地面稳定性差, 于是我们决定把装置的固定方式由地面改到台架上, 提出装置的初步结构为一个底座和一个支架构成, 由该底座实现与变电站户外台架横担的配合固定;装置要满足安全强度, 由材料选用来保证;支架通过滑轮组, 利用动定滑轮原理达到省力作用。基于这个思路, 在进行分析、试验、论证的基础上, 最后锁定为固定底座、吊臂支架、柱形支撑管、钢丝绳和滑轮等部分组成一个新型专用起吊装置。固定底座由四个定位螺栓和铁板组成, 用于固定在设备台架横担上。柱形支撑管是吊臂支架和固定底座的连接部件, 柱形支撑管下端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吊臂支架由铁管、铁板和定滑轮组成, 是方向斜向上并与柱形水平面成120度角的杆体, 顶部、杆体与支撑管的固定处以及底座下端设有滑轮, 杆体朝上一端的底部设有固定环, 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 另一端依次穿过吊钩上的滑轮、杆体朝上一端顶部的滑轮、杆体与支撑管的固定处的滑轮以及底座中设有的滑轮, 通过牵引带动吊钩作上下直线活动。
在研制过程中, 关键的因素是材料和尺寸的选定。通过受力分析柱形支撑管采用内径150mm、长度1600mm无缝钢管, 钢丝绳从空心的支撑管内部通过, 这样不仅可以使钢丝绳不占用其他的位置和空间, 而且可以方便钢丝绳的布线, 同时在支撑管中部设有转动轴, 这样支撑管上部分及支撑管上部分所支撑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旋转, 从而方便位置校正的工作。支撑管与底座连接的部位设有加固杆, 加固杆一端固定在支撑管下端、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这样可以有效加固支撑管, 使本装置能很好的完成较大或较重的设备的起吊工作。加固杆采用56号角钢, 底板采用5号钢板。为满足台架横担固定要求, 底板钢板设多组孔洞用于设备构架左右调节, 适合不同设备构架尺寸。同时在支撑管与吊臂支架之间也安装加固钢板, 使装置强度更能满足安全强度要求。另外钢丝绳穿过底座中设有的滑轮后与电动绞磨连接, 能节省人力, 且能有效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按照设计画出加工图, 找材、焊接、组装后形成了起吊装置的成品, 为确保预想功能的正常, 我们还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和国家相关起重工具标准进行了以下几个试验:1) 拉力试验。在允许工作负荷1.25倍, 承受5000N拉力, 试验负荷10min的情况下, 装置无形变、无损伤, 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2) 现场试验。在35k V望佛山变电站4号母线互04PT更换时进行了现场安装和起吊试验。整个过程只需2人完成, 用时25min, 且安装过程简单, 操作安全、省时省力;3) 风险评估。该装置固定在设备台架上, 与周围其他带电间隔能保持充足的安全距离, 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安全风险, 同时我们将装置的设计资料、图纸整理归档, 制定装置的制作标准及操作规程, 并纳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范围。
3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的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研制成功后, 多次应用于35k V~110k V变电站户外设备检修或施工作业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 实现了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的规范化、简单化。利用滑轮原理达到省力作用, 配备电动绞磨省去地面人员手动牵引, 只需2人完成操作, 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难度;2) 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使用起吊装置作业较原来方法人数减少了6人, 平均作业时间为20min, 减少了70min以上作业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3) 缩短工期, 减少了作业人员, 节约成本;4) 减少了作业时间, 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停电时间, 缩小了停电范围,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5) 起吊装置除用于起吊设备外, 也可用于起吊其他重物, 高空作业还可以方便作业人员安全带钩挂, 可谓“一机多用”。
4 结论
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现经多次的实际运用证明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 目前该装置已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变电站户外设备检修或更换时, 经常会遇到起吊大型设备的工作, 本文介绍的变电站户外设备起吊装置是在传统工作方式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变电站起吊重物专用工具。
户外装置 第3篇
谐振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会产生众多危害,其中谐振过电压会导致高压保险管的熔断或破裂[1,2,3],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
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广泛应用于35 kV及以下电网,主要用于保护户外电压互感器,为电网主设备的测量、保护和监控装置提供二次电压[4]。目前,徐州电网普遍使用的RXWO-35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为螺栓紧固结构[5],长期户外运行,受电化反应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整体组成部件普遍锈蚀严重,当发生一次高压保险单相或多相熔断事故时[6,7],经常遇到螺丝锈蚀难以拧开、碎片清理困难、作业面狭窄、高空作业困难等问题,更换过程费时费力。
随着“运维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更换高压保险工作将由运维人员完成,给班组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及劳动强度,同时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已成为电力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使用现状
1.1 RXWO-35型高压保险装置结构
目前,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所辖刘湾、大吴、大黄山等21座变电站安装了RXWO-35型高压保险装置,其结构主要由压盖、水平瓷套、安装板、支柱绝缘子和套管内部弹簧等部件组成(如图1所示)[5]。
压盖用连接螺栓固定在瓷套两端(每端4个螺丝),通过挤压瓷套内部弹簧实现与保险管的良好接触。瓷套水平放置,用安装板固定在支柱绝缘子上。
1.2安装位置及更换流程
RXWO-35型高压保险装置一般位于35 kVⅠ,Ⅱ段母线侧,然后连接电压互感器,通常安装于3~4 m高的构架上。当保险管熔断时,运维人员需做好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其它安全措施后,1人扶梯1人爬上构架,使用工器具拆除硬连接、打开压盖、更换保险管;当保险管爆裂时,需打开两端压盖清理碎片、更换保险管;必要时需拆下安装板,在地面进行更换处理,如图2所示。
1.3耗时调查及分析
本文对2014年5~8月份徐州电网所辖变电站发生的高压保险熔断事故进行耗时统计,平均更换耗时为59 min,如表1所示。
对更换耗时进行统计并对更换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更换耗时耗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装置部件拆装困难。1)高压保险装置结构各部件采用螺栓紧固连接:压盖通过4颗螺栓固定在瓷套上,瓷套和支柱绝缘子间的安装板使用4颗螺栓固定连接,拆装压盖或瓷套繁琐;2)安装压盖时,由于压盖与保险本体间装有弹簧,其弹力作用增加了压盖安装难度,单人高空组装困难;3)受作业面限制,2人同时在高空组装作业难度较大。
(2)连接螺丝锈蚀严重。1)保险装置长期户外运行,受电化反应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其连接螺栓普遍锈蚀严重,拆卸较为困难;2)压盖螺栓锈蚀损坏无法拆除时,需拆除设备连接线和安装板,将瓷套放至地面进行拆装;3)如安装板螺栓同时锈蚀损坏,需整体更换保险装置。
(3)保险碎片清理困难。受电网谐振、管体接触不良、制造质量等因素影响,保险管在熔断过程中可能发生爆裂、形成碎片。保险管爆裂后,因瓷套为水平固定,打开一端压盖时,水平瓷套无法倾斜,清理碎片需打开两端压盖,必要时还需拆卸安装板,整体取下瓷套进行清理,难度较大、耗时较长。
2新型装置结构设计方案
2.1整体结构
针对装置部件拆装困难、连接螺栓锈蚀严重、保险碎片清理困难等症结,研制了一种压盖可快速拆装、瓷套可倾斜结构(如图3所示)[8,9,10,11],且可对旧设备直接升级的“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
2.2新型装置单元组成
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由安装板单元、压盖单元、弹簧单元和连接单元4个方面组成[8,9],如图4所示。
3各部件设计及制作
3.1设计图纸
根据高压保险装置整体设计思路和各单元部件方案,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尺寸,绘制出CAD图纸,如图5所示。
3.2各单元制作
采购各部件材料及GTY-40336型卡扣,并根据图纸加工制作其他部件,如图6所示。
对加工后的实物进行效果检查:
(1)安装板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适合现场应用,而且能够完成约45°角的倾斜,满足碎片清理的要求。
(2)压盖单元与弹簧连接可靠,接触良好,符合设计要求,满足现场使用要求。
3.3整体组装
对各部件进行整体组装,得到的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实物效果图,如图7所示。
3.4整体调试
整体组装后,对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进行了调试,检验合格,结果如下:
(1)压盖单元、安装版单元能够通过卡扣单元实现快速拆装。
(2)压盖与保险管接触良好,两侧接触电阻之和仅为0.45Ω(20℃室内常温下测量),满足导电性能要求。
(3)连接卡扣经测试抗拉强度为4 000 N,满足连接强度要求。
(4)承担瓷套倾斜的安装板轴承可承受5 000 N扭力,满足使用强度要求。
(5)整体装置经受横向300 Hz、纵向200 Hz的振动试验(振幅范围±10%),保险管及瓷套均无破损,可满足实际使用复杂工况。
(6)新型户外内置式高压保险装置的爬电距离为650 mm,完全满足国标GB4943.1—2011对35 kV电力系统爬电距离的要求。
(7)由于新型户外内置式高压保险装置有金属凸起部分,对其进行35 kV工频电压加压试验,不会产生尖端放电,完全符合工作要求。
(8)新型安装单元能够使水平瓷套完成45°左右的倾斜角度,完全满足碎片清理要求。4应用效果
(9)在实验室内,模拟了保险更换过程,并进行耗时统计约5 min,满足快速更换的要求。
4应用效果
将研发的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在刘湾、大吴、大黄山、大庙等4座保险熔断故障频发的变电站进行试用。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成功克服了传统高压保险装置部件拆卸困难、连接螺栓锈蚀、碎片清理困难等不利因素,经现场试验安装和持续改进,取得了显著效果。
(1)缩短更换耗时
新型装置在试运行期间,共发生了8次高压保险熔断事故,对其耗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新型高压保险装置更换平均耗时5 min,大大缩短了耗时,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保证了供电质量,提高了电网的应急响应速度。
(2)班组减负
新型内置式户外高压保险装置在变电站内的推广使用,不仅使高压保险装置更换和检修周期得到了延长,而且有效降低了班组工作压力、劳动强度,同时也提升了生产一线员工发现问题、不断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晓明,项兴尧,张向龙.电网谐波治理仿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4,22(7):109-112.
[2]尧广,曾明贵,李盛涛,等.35 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连续爆炸事故探讨[J].高压电器,2012,55(10):114-1 19.
[3]李琼林,张力淼,余晓鹏,等.2起35 kv侧熔断器熔断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1):142-146.
[4]熊信银,张步涵.电气工程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川泰电力.RXWO型高压保险装置产品说明及使用方法[Z].温州:川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01 1.
[6]韩永红.35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器熔断原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9):141.
[7]束洪春,赵兴兵,彭仕欣.中压电网铁磁谐振及TV高压保险熔断分析与抑制措施[J].中国电力,2009,42(1):17-23.
[8]李仁淑.RW4-10户外高压熔断器下触头机加工夹具设计[J].电瓷避雷器,1993,36(1):7-13.
[9]李亚会,李甲宇,戴明.关于RXWO-35型高压保险装置部件结构改进建议[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28(11):132-133.
[10]孙占辉.RW10-35型高压限流熔断器接线端帽的改进[J].农村电工,2011,24(12):23.
户外装置 第4篇
上海市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电缆试验班组每年需完成的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跨越电缆交接试验大概占电缆试验总量的10%以上。
上海地区雨天较多,雨天进行电缆试验时,经常因试验装置泄漏电流值很大,一旦超过试验装置的量程(2 mA),内置的保护装置将自动断开电源,试验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目前,还没有35 kV及以下户外电缆雨天试验装置。2006年11月27日,雨天,电试班组在松江某重大工程工地35 kV跨越电缆交接试验过程中发现,由于环境潮湿,设备仪器输出容量、泄流表量程均达不到试验要求,试验无法进行。当天小雨持续时间很长,一直等到半夜才完成试验,导致该工程延时送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介绍研制的户外电缆雨天试验装置,以解决雨天无法进行户外电缆试验的问题。该装置已通过公司的技术鉴定。
1 雨天使用现有试验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户外电缆试验与其他电缆试验不同,被试电缆的终端为户外预制,试验装置放置于露天。我公司现有试验设备为ZGF系列一体化试验装置,雨天进行试验时,泄漏电流测量值一旦超过试验仪器的量程,仪器内置的保护装置将自动断开电源,使试验无法进行,试验接线见图1。尤其是跨越电缆试验时,操作箱、高压发生器、硅堆、接地线、高压引出线和放电棒都放置于户外露天环境。因此,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减少试验装置的泄漏电流。
影响泄漏电流测量值的因素有电缆本体的绝缘质量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
电缆本体的绝缘质量正是电缆试验的目的,环境影响是指试验装置接线方式(微安表的位置)、试验电源电压变化(电源电压稳定性)、高压引出线表面泄漏电流以及环境温度。
所使用的ZGF系列一体化试验装置在制造时已经固定了微安表的位置,所以不存在试验装置接线方式的问题。本文研究前提是假设试验电源电压稳定、环境温度恒定。因此,主要针对高压引出线表面泄漏电流进行研究分析。
为解决雨天无法进行户外电缆试验的问题,以跨越电缆试验为例进行分析,研制的主要思路是:①对高压引出线进行改造;②制作专用铜排支撑以保证高压引出线对电缆终端安全距离;③提高试验装置输出容量以承受并减小表面泄漏电流的消耗对电缆试验的影响;④增设雨天遮蔽措施。
2 试验装置高压引出线的改造
在雨天使用ZGF系列一体化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测到的泄漏电流主要可分为体积泄漏和表面泄漏两种。
跨越电缆交接试验的目的是要测量电缆的体积泄漏电流。
表面泄漏电流常因雨天的高压引出线表面的潮湿、赃污程度大,对跨越电缆试验受高压引出线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较大,而高压引出线为一定厚度绝缘层带屏蔽层的金属导线,其绝缘强度和抗泄漏能力比电缆本体差得多,往往因流经高压引线的电流超出其绝缘强度而使试验装置自动跳闸,故必须对高压引出线进行改造,制作新的高压引出线。
2.1 新型高压引出线绝缘材料的选择
几种常用的相关绝缘材料性能分析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硅橡胶比较适宜作为高压引出线的绝缘材料。
进一步分析厂家现有的几种硅橡胶材料的主要性能(见表2),可见2号硅橡胶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很优秀,而高压引出线对材料的阻燃性能没有要求,因此使用2号硅橡胶作为新型高压引出线本体绝缘材料是最恰当的。
2.2 新型高压引出线伞裙设置
雨天使用的高压引出线必须设置伞裙,以增加爬电距离、减少表面泄漏电流。
2.2.1裙边数量的计算
DL/T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中对电气设备外绝缘允许最小抓电比距的相关规定见表3。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标准:10 kV交联电缆的试验电压为37 kV;35 kV交联电缆的试验电压为78 kV。
根据厂家制造的新型高压引出线每个裙边的爬电距离为31.827 cm,按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最高78 kV,高压引出线污秽等级为4级(4级为大气特别严重污染地区),查电气设备外绝缘允许最小爬电比距表可知,高压引出线最小爬电比距为3.1cm/kV(参考值),可计算得到雨天使用的高压引出线裙边至少应设置8个。伞裙为8片等直径裙边。
3 支撑铜排
支撑铜排的作用主要是在电缆终端平台上向外支撑高压引出线。试验时,使高压引出线与临近地电位、电缆终端伞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根据受力计算结果,取铜排长度为800 mm,也符合《电业安全规程》的规定要求;铜排宽数与电缆接线端子宽度一致,为45 mm,厚度为3.5 mm,铜排一端80 mm处(与电缆接线端子长度一致)折直角呈“L”形,开2孔,孔径与电缆终端接线端子一致,高压引出线在铜排的另一端凹形处用钳形夹予以固定。铜排材料为导电性能较好的紫铜。试验时用两颗桩头螺丝把铜排固定在被试电缆终端接线端子之上,用螺丝固定以能保证两者之间足够大的接触压力,在氧化膜上产生裂缝和隧道效应,保证高压引出线与电缆终端接线端子的可靠金属性连接,并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高压引出线的悬挂重力。
4 提高设备额定输出电流及雨天遮蔽措施
1)在雨天试验时,由于试验装置一部分输出电流被潮湿的高压引出线表面泄漏所损耗,用原有试验装置时,电缆耐压水平无法达到试验标准规定的电压水平,直流耐压试验无法完成。为此,必须提高试验装置的额定输出电流。改进后的硅堆额定输出电流由原来的2 mA增加到6 mA(ZGF-100 kV/6 mA),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体积也变小了。
2)设备仪器进水或受潮,往往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无法维修。因此在雨天环境下必须对试验设备进行雨天遮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地面设置雨棚,把操作箱、高压发生器、硅堆进行遮蔽。雨棚的骨架材料采用PP-R聚丙烯热熔塑料,它具有重量轻、价格低、坚固耐用的特点,仅仅依靠自身的紧固结构即可固定。PP-R聚丙烯热熔塑料有一定的绝缘强度,比较安全。为便于实际使用,把雨棚骨架制成由若干模块拼接而成比较合适,而且在骨架顶部增加横撑,保证大风天气时雨棚的稳定性、可靠性。
5 雨天户外电缆试验装置的应用
雨天户外电缆试验装置接线如图2所示。通过在退役电缆上的多次试用和改进,电试班组认为雨天户外电缆试验装置符合现场使用要求,该装置也得到了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的认可。
2007年9月12日,雨天,35 kV建岗变电站施工工地,泰鲁4001线路上的新放35 kV跨越电缆,该跨越电缆当日就要送电,为了保证及时送电,电试班组使用雨天户外电缆试验装置进行试验,通过78 kV(5 min)的直流耐压试验,泄漏电流测量值、单相吸收比正常:耐压5 min时的泄漏电流值小于1 min时的泄漏电流值,三相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平衡系数小于2,试验顺利完成。
2007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遇到小雨天气使用该35 kV及以下户外电缆雨天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共有13次,其中35 kV电缆试验4次。使用雨天试验装置的结果,全部通过78 kV(5min)的直流耐压试验,不击发生穿或闪络。
6 结语
本文介绍的雨天户外电缆试验装置,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基本上解决了雨天户外电缆无法进行试验的难题。但是,35 kV及以下户外电缆雨天试验装置仍有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如对高压引出线的杆上部分增设雨水遮蔽,将进一步减少试验泄漏电流值。
摘要:长期以来,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户外电缆难以在雨天进行试验。在分析雨天户外电缆试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了适合雨天的户外电缆试验装置。重点介绍该装置相对原试验装置的高压引出线改造,装置容量的提高以及增设的支撑铜排及配套避雨措施。一系列应用结果说明该装置实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户外电缆,交接试验,雨天
参考文献
户外装置 第5篇
1 解决方法
如何利用水位控制装置对排水过程实现户外可靠自动启停, 结合天玛珂QJZ6磁力启动器, 参照该排水装置特点, 引用各类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装置的形式有很多种, 浮子开关式、行程开关式、电节点式、压力式等。这些装置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缺点:浮子开关式采用机械结构, 户外条件多变, 维护起来不方便, 最终采用了电接点启停方式:根据设定的液位高度, 使液位上涨到一定位置时触点导通启动, 低于一定高度后自动停机的方式进行调节, 使得液位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范围。该装置由于对触头接点进行了绝缘防水包扎, 增加了控制回路爬电距离, 特点为不会积聚水份及泥浆在触头位置, 避免了导通后无法停机的情况发生, 雨季、大风期间不会因雨水、风力影响造成触点误动作。
在泥浆池中中立一绝缘棒, 绝缘棒中建立a、b、c三个触点深入水中, 并用10 mm2硬质导线引出, 调整接触水位位置, 通过水位控制装置光电耦合器分断, 开关动作电压为9V可靠动作电流仅只15 m A左右。
水泵控制开关采用的设备为QJZ系列矿用隔爆兼本安 (可逆) 真空磁力启动器, 该控制开关体积小, 具有先进的PIC-200智能保护器, 无触点, 性能优越, 操作简单, P IC-18F微处理器, 高精度的数据处理及先进的保护运算, 保护精度高, 反应速度快, 启动器采用直流控制电路, 远距离控制达800~1000 m, 当控制线路收到损坏时, 保护器自动进行有效保护负载, 装置增加了紧急停机按键, 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控制电源的一次侧, 使得真空接触器释放。并能完成漏电闭锁、漏气闭锁热保护、欠压、过压、三相不平衡, 过载、短路等。
2 自动上水功能启动及调试
将隔离开关置于合闸位置, 主回路负荷端漏电闭锁检测回路系统, 系统控制回路的各模块得电, 若主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大于22 K (针对660 V) 保护器输出接点闭合, 显示屏显示“分闸”开关方可启动, 启动后显示屏显示“合闸”, 对可逆的启动器, 只能利用远控控制盒, 对电动机进行“正转、反转、停止”等操作, 不带可逆的启动器, 电动机的运转都能实行远近控制, 应将启动器主腔内的, 远近开关置于所需位置对电机实施操控, 模拟试验时, 对上接线腔内控制线短接, 检查水位启动工作是否正常。
水位控制方式:使用和接线方式, 当扭子开关拨到“水位控制”位置时, 用三个电极进行控制, 当水位位置高电极时开关自动启动, 水位位置低电极是开关自动停止, 中电极共用线, 接线方式有接线盒的接线端子17、18、19号, 17为共用电极, 18为高电极、19号为低电极。
3 保护装置的的功能实现
过载、短路、欠压、断相与三相不平衡保护的实现:故障信号由电流互感器TA1TA2TA3检测后, 送到中文保护器检测信号经微电脑处理, 同时给出相应故障信息显示并记忆, 此时保护器上的J4接点断开, 使接触器失电而跳闸, 从而分断主回路与负载回路, 使电动机停止运转。
模拟漏电保护试验:接入可调电阻, 由大到小调整输入电阻值33~1 K可以找到漏电闭锁值, 由大到小调整输入电阻值1K至33 K, 可以找到漏电闭锁值, 确保漏电闭锁在正常范围内, 找到值后按“复位”方可正常投用, 开关合闸前, 漏电闭锁检测电压由保护器的R输出, 至大地主回路对地绝缘电阻, 针对660 V, 当绝缘电阻低于22 K时, 显示屏显示漏电闭锁, 当主回路绝缘电阻值上升到闭锁值的1.5倍, 自动解除漏电闭锁。
4 改造效果
在日常井筒清淤排水过程中, 将井筒泥浆水进行抽放至地面泥浆池, 沉淀后排放入矿井排水系统, 根据配合使用天玛珂QJZ6本安型电磁启动器电节点自动启动功能, 并针对户外现场情况, 对水位控制装置进行改进, 确保了抽排水的功能可靠, 避免了设置现场值班人员, 维护方便, 经济效益可观。
摘要:在板集矿井清淤排水过程中, 对井筒泥浆水进行抽放至地面泥浆池, 对泥浆水进行初步沉淀后排放入矿井泥浆池系统, 排出的井筒水主要以砂岩、泥岩、水泥浆为主要成分, 具有一定的粘度及附着力, 导电性能中等的特点, 在日常排水管理过程中, 使用天玛珂QJZ6磁力启动器, 经多次改进、试验, 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水位自动控制的装置, 克服容易出现泥浆粘附及控制线路由于雨水、风摆, 使得绝缘受潮造成误动作, 避免了无法正常启停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清淤排水,自动控制,避免误动作
参考文献
[1]黄志强, 卜艳, 李琴, 等.万米钻井泥浆泵柱塞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J].天然气工业, 2009 (1) .
户外装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