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精选6篇)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1篇
基础知识(22分)
一、我会拼读这句名言并写下来让它激励我学习。(2分)
shū shān yǒu lù qín wèi jìng, xué hǎi wú yá kǔ zuò zhōu。
二、按音节“jie”填写恰当的字。(2分)
迎()()不开锅()头巷尾()大欢喜
三、写出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2分)
例:一瞬间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
尽管…也… 不仅…还… 即使…也… 不管…都… 因为…所以…
1、抢救病人要紧,()风雨再大,我们()要按时赶到医院。
2、抢救病人要紧,()风雨多大,我们()要按时赶到医院。
3、抢救病人要紧,()风雨很大,我们()要按时赶到医院。
4、()抢救病人要紧,()我们要按时赶到医院。
五、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标点,4处病句)(3分)
那天晚上,方方和亮亮在一起看电视小品节目——“好逸恶劳的人”。演员的精致表演使他们俩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俩边看边谈,方方说,好逸恶劳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亮亮听了,点头表示反对。
六、判断。(4分)
1、“滥”、“辈”、“剔”三个字按音序排列为“辈”、“剔”、“滥”()
2、“喜阴的,就别多浇水;喜干的,就别多放在太阳地里。”这是老舍在养花中摸着的门道之一。()
3、《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一篇文章。()
4、“无论困难再大,我们都能克服,因为我们是坚强的革命战士。”这句话中的关联词语运用正确。()
七、按要求写句子。(5分)
1、不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改反问句)
2、地球是(写比喻句)
3、小强对小刚说:“这道题有点难,你能告诉我方法吗?”(改为转述句)
4、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收获的是一片金黄。(照样子补充句子)
如果你,收获的是。
5、中国已成为“世界贫水国”之一,有2/3的水资源遭到污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请你用“不仅……而且……”或“如果……就……”的句子写一句话,说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积累运用(22分)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你,浪花的一滴水》中的“你”指
2、与“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相对应的下联是:
3、《我站在铁索桥上》中“铁索桥”指的是 桥,课文追忆了的场面。
4、学了《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我明白了。
5、不要空想未来,不要怀恋过去。
6、《鹬蚌相争》告诉我们。
二、选择题。(4分)
1、下列四句人物描写中,哪一句不属行动描写()
a、桑娜站起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
b、他矮矮的身体,黄里带白的脸色,浓黑的胡子,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爱的光芒。
c、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d、我立刻起来,揉揉朦胧的睡眼,走进总理办公室。
2、下面哪一句广告语中表达出了“永不停步,不断进取”的精神。()
a、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b、伴随一生,三鹿奶粉。
c、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d、有多少亲朋好友,就送多少黄金搭裆。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2分)
1、()的居处——开门见山
2、()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四、填空。(7分)
1、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真是(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在这六年中,同学们、(写两个表示同学间情意的成语)。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祝愿我的老师!祝愿我的学校!(各填一个表示祝福的成语)(3分)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眼界开阔。当我泛舟西湖,欣赏着美如画卷的景色时,自然地想起 “,”的诗句;当我置身庐山,则再次加深了对《题西林壁》中“,”这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朴素道理的认识……(2分)
3、在你奶奶七十大寿到来之际,要你帮奶奶写一副对联,你会写:(1分)
4、我想在书房贴一句名言警句勉励自己:(1分)
综合实践(4分)
一、你参加了哪些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4分)
活动名称:
收获:
阅读理解(22分)
课内阅读(8分)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白天,他(),();晚上,他就在油灯下(),()。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给文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2、“大概、差不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本段重点写了詹天佑主持开凿隧道。其中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的是 的方法,因为。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的是 的方法,因为。(2分)
4、你认为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抓住本段的一两处具体说明。(2分)
课外阅读(14分)
一艘轮(lún rún)船在大西洋上颠簸前进,轮船上的旅客都进舱休息了。独有一名旅客总是不知疲倦(jiàn juàn)地在甲板上忙来忙去,一会儿远眺,一会儿俯瞰,一会儿凝神思索,一会儿又在随身(携 隽)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有个水手走过来说:“富兰克林先生,您在欣赏海景吗?”“欣赏海景?不。”富兰克林随后又解释说:“也算是欣赏海景吧。”
“怎么也算呢?”水手奇怪了。
“啊,我是在思索海湾暖流对陆地气候的影响。”富兰克林把手搭在水手的肩上说:“你能协助我测量一下海流的速度和温度吗?”
“愿意(郊 效)劳。”水手高兴地答应了。
水手协助富兰克林工作时,他不理解富兰克林为什么在应该休息的时间里也要干些事情。富兰克林说:“时间不可空过。”他转头望着水手说:“你热爱生命吗?”当水手点了点头时,他又继续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啊!”
水手恍然大悟地说:“所以您在休息的时间也要抓紧研究了。”富兰克林愉快地笑了。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2分)
2、如果你不认识“簸”字,应用()法;“簸”字第15笔的名称是()。(2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俯瞰: 恍然大悟:
4、请你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5、下面对短文中心思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明富兰克林有不知疲倦的精神。
b、说明富兰克林教育水手要珍惜时间。
c、表现了富兰克林热爱生命,珍惜时间的品质。
d、表现了富兰克林热爱工作,认真钻研的精神。
6、水手恍然大悟后说了一句话,富兰克林听后愉快地笑了,这是为什么?(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中怎么做?(2分)
作文展示(30分)
题目:一个令人________的时刻
提示:
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
2、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
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2篇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工整,正确。(3分)méi gui biān cè pái huái nuó dòng jī xiè chú chuāng
二、选择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专心致志(zhuāng xīn zhì zhì)沧沧凉凉(cāng cāng liang liang)B 涔涔(cén cén)潸潸(shān shān)遮挽(zhē wǎn)蒸融(zhēng róng)C 枯萎(kū wěi)汲水(jí shuǐ)锻炼(duàn liàn)依赖(yǐ lài)D 搔痒(sāo yǎng)窈窕(yǎo tiǎo)纽扣(niǔ kòu)鼻涕(bí dì)
三、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百练成钢 发奋图强 坚持不懈 B 集思广益 群策群利 革故鼎新 C 别出心裁 举一返三 实事求是 D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四、选择恰当的词填空。(3分)显然 截然 竟然 偶然
1、小方和小明的性格不同。
2、这件事不是妹妹做的。
3、他每次都按时来,迟到一次可以原谅。
4、没想到小敏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与其......不如......宁可......也不......5、革命者牺牲自己,出卖党的秘密。
6、你去抄人家的作业,去请教老师。
五、判断下列成语用得是否正确,错的加以改正。(3分)
1、今天是我们镇赶庙会的日子,从四通八达来了很多人。
2、大伙儿被这突飞猛进的意外事件吓呆了。
3、老师在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我们在下面娓娓动听地听看。
六、选出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2分)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所有人庆贺的日子。
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D、小刚,你今天的行动打动了我,我要向你学习。
七、把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并完填空。(2分)(1)甘瓜苦蒂 天下物无全美 人非生而知之者 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天公重抖擞 孰能无惑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小明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你会送他马尔斯克《百年孤独》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3)奥运赛场上短跑选手们都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所以状态好的,劲头大的,一气呵成就把冠军跑到手了。(1分)(4)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毛泽东写了__________一文,在文中引用了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句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八、给下面句子加标点,体会标点的妙用。(2分)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赢得了冠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但汤姆和贝琪却在洞中迷路了。
鱼贯而入的孩子们对这阴森神秘的山洞心生好奇又有点儿紧张,就连好冒险的汤姆也是第一次来。
大家来到有趣的魔克托尔山洞。
孩子们在洞中玩着,闹着,陆续从不同方向记集到了山洞出口。洞中岔路横山,如同迷宫一样。
十、妙笔生花:
临近毕业,你一定受到许多同学写给你的临别赠言。将你最喜欢的一条赠言写在下面,然后再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
一、阅读<<只有一个地球>>片断.回答问题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1、给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不是......而是......甚至 不但......还......2、给下面的词找一个近义词。(2分)慷慨 随意 本来 再生
3、这个片段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3分)
4、画“__”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
5、文中哪些方面说明地球面临威胁?(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例说说在你生活的周围,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的现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面对人类的所作所为,你想对我们的人类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吃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澳洲居民为孩子穿衣服时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澳洲,即使在最冷的冬天,也很少见哪一位家长给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上一套统绒衣而已。澳洲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稍不注意,就被晒得“皮开肉裂”。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其实,那车上并没有遮阳蓬,这些母亲是以此来“打磨”幼小孩子的,对此,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良苦有心。
曾有外来者在澳洲悉尼一家医院目睹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医院就诊,妻子进诊室去作检查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女儿口渴要喝水。这位父亲便在身边的自动销售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然后进厕所接来一杯自来水(澳洲的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直接饮用)递给孩子。其实,这位父亲并不是买不起饮料,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达15万之多,而此刻自动销售机上正出售可口可乐和橙汁,才不过一元一杯。
这种“穷”待孩子的现象在澳洲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打防疫针的日子,这里的社会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家长常将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铺有地毯的地上,任其去爬、去滚、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酷爱勇敢者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带孩子去海滩。很小孩子便光着脚丫自己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便跟着父亲下海冲浪。
不过,澳洲人“穷”孩子并非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为未来着想”;既然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独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到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然而,面对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对于那些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来说,是不是该有点启发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富裕 简单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信奉 刻意
3.这一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3分)4.在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抄写下来,注意抄写工整。(2分)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亏。5.“再富也要‘穷’孩子”是什么意思? 短文哪些实例说明“再富也要‘穷’孩子”,请简要写出两个你印象最深的事例。(3分)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3分)第三部分习作
一、小练笔(5分)
1、本学期,同学们的语文老师曾按教材的要求组织大家开展一次“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的语文实践活动。现请你为自己这本作文选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并用几句话写一段“编者的话”。
⑴作文选的名字:《 》 ⑵“编者的话”:
2、小学生活,仿佛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当中有快乐的歌声,尽情的嬉戏,有趣的郊游,努力的学习......在这六年里,一定有你难以忘怀的事情,请你把它写下来。(35分)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第十二册期末试卷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笔试部分
一、我会把字写得很漂亮。(2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jù lónɡ wǎnɡ luò lónɡ zhònɡ tàn suǒ jiǎn yuè cénɡ jīnɡ tùo mò jiǎo jié xǐ chū wànɡ wài zuǒ ɡù yòu pàn
三、比一比,组成词(5分)渴 响 幕 旅 峰 竭 晌 慕 派 锋
四、填字成词,再运用(9分)提心胆 和悦 情不 交迫 如生 不舍
1、根据下列的情景选择成语。(1)朋友分别时
(2)把邻居家的窗户打破了
(3)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想到学过的哪一个成语。
五、按要求改句子。(6分)
1、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美术展览会。(修改病句)
2、这不是值得表扬的行为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学习书法。(把句子写具体)
六、把一面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我关上楼道的灯,摸黑下了楼。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人了。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的灯,走出教室。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1分)
七、按要求填空。(11分)
1、千里送鸿毛。
2、莫看江面平如镜。
3、“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是我国的灿烂文化瑰宝。在这学期,我们学过许多这样的故事,我能分别写出一个:神话故事 《 》;寓言故事 《 》;历史故事《 》。通过课外阅读我还知道许多类故事呢,它们分别是。(附加分10分,写对1个加1分)学了本册课文,我记住了这样一些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燕子的,用五彩石补天的。
4、你们开展过哪些语文实践活动?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什么?得到了哪些收获?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3分)。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7分)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凑成了的小燕子。这段话主要抓住、、的特点来写燕子。
九、短文阅读。(10分)第八次
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爱了伤。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信心。
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直到第八次缍结成一张网。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貌岸然:“我也要干第八次!” 他四处奔走,召集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①别国: ②无意: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失败--无意--
3、阅读短文第三自然段填空。(3分)这一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主要写布鲁斯看到。用“ “画出描写蜘蛛反复结网的一句话。
4、布鲁斯做什么事终于成功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
十、作文:(任选一题)(16分)(1)这个游戏真好玩
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你玩得最高兴的一次写下来,把游戏过程写清楚,说明它怎么好玩。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2)他(她)是我的好朋友
讲讲你的好朋友的事,介绍好朋友的特点,把真实的他(她)展示给大家,好吗?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卷首语:山再高,只要敢于攀登,我们终将登上最高峰;路再远,只要勇敢前行,我们终将踏遍所有的路。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冷静思考,过关斩将,尽情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小学生活画一个圆满的句号。祝你成功!
一、基础巩固
(二)神奇的拼音王国
1、请你在每组拼音下面写出相对应的词语。qiú jìng qián fú sì nüè lè cǐ bù pí()()()
()zhān yǎng
ɡē
qiǎn
mó liàn
zhāng kǒu jié shé()()
()
()
2、请在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后的括号里打“√”,有错的用“____”标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友情提示:错的每组有一个音节出错)A.暂时(zàn)顽劣(lüè)岷江(mín)坠落(zhuì)()B.机械(xiè)巢穴(xué)污渍(zì)膝盖(qī)()C.踯躅(zhú)功勋(xūn)粗糙(cāo)思忖(cǔn)()D.畸形(jī)解剖(pōu)坚韧(rèng)狡黠(xiá)()
(三)美丽的字词花园
1、请你仔细看,认真填。同音字填空: xié 威()()作
要()和()形近字组词: 啄()逐()
琢()隧()多音字选择(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序号): ①
qiáng ②jiàng ③qiǎng
勉强()
强度()
强词夺理()
倔强()
2、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负:a、背 b、担负 c、依仗 d、享有 e、背弃,违背
久负盛名()
忘恩负义()
负荆请罪()手:a、拿着
b、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c、手段,手法 d、有某种特长的人 行家里手()
心狠手辣()
手无寸铁()
3、动动脑,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对应的句子里。严峻
严肃
严厉
严格(1)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活动中,同学们个个表情(),衷心祝愿每一位逝者安息。(2)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突然()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3)我们的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任何()的考验都无法使我们屈服。
(四)多彩的句子天地
1、下面四句话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同的是()。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我去西安开会,你的作业让妈妈
检
查
吧!
”
妈
妈
回
来
了,小
明
应
该
这
样说:
3、童年像一首多彩的歌,每一个旋律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童年像一个调味瓶,它记载着我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请你仿写:
。
4、请你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能求得真知。
5、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1)学习上,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老师和怀疑精神。
(2)这种不爱惜粮食,是不应该原谅的。
(五)精彩的课文回放
1、《索桥的故事》中提到的索桥名叫
,本文的作者是,他的主要作品有
、等。《我站在铁索桥上》中的“铁索桥”指的是
,站在桥上我想到了。
2、《鹬蚌相争》选自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一句中,“舍”的意思是,“禽”的意思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3、“
来吧,来吧,都来吧,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
。”这句话中的“风、雨、雷、电”指
,我们要
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4、《大自然的秘密》一文作者是
国的
。文中结尾写道:“人是
然而
。”这句话的意思是:
5、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六年来你也积累了不少吧?当与好朋友离别时会吟出“。” 这样的诗句;当读到“。”这两句诗时,你的眼前马上浮现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当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两句诗时,你一定悟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爱上经典吧,它定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二、实践活动
1、注重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使用敬辞歉语。如:请人帮忙,可以说:“
您了。”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登门
。”请人修改自己的著作,可以在书上写:“××先生,请
。”请别人不要抽烟,不说:“你不要抽烟。”而说:“
。”
2、临近毕业,请你针对班上同学的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名言警句,在他(她)的留言册上写上一句勉励的话。不爱读课外书的同学:
自己的知心朋友:
三、开心阅读 换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因此他成天闷闷不乐,从不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旁看风景。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 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 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几个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 小男孩满脸悲伤地回答着老师的问话。“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艳丽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笑了。“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委屈地说着。“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要组织一台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了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子,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请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忧郁()
别样()
3、小男孩因为()而闷闷不乐,因为()而成为校园小明星,长大后成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4、请给划线的句子做批注。
5、最后一段中“换一扇窗子”指什么?在生活中,如果你遇见了一个像小男孩这样自卑的孩子,你会怎么劝解他(她)呢?
四、妙笔生花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梳理自己的思绪时你难免心潮起伏: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相助……把自己难忘的经历倾诉出来吧。请以“心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3篇
3月份的一天, 我按照惯例进入六年级一个班级听随堂课, 讲课的内容是《圆柱的表面积》。在老师的简单提问后, 学生明确了制作一个圆柱体, 需要一个长方形当侧面, 两个相等的圆分别作两个底面。随后教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后, 布置学生开始制作圆柱体。教师的意图很明确, 希望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主动建构长方形的长和圆柱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 从而找到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做圆柱的:有的同学先借助手边的胶棒, 用纸一围, 就做好了侧面, 再借助胶棒的底面描了两个圆, 剪下来, 就做成了一个圆柱;有的同学先用硬币画了两个圆, 剪下来当成了两个底面, 然后用纸随意围成了一个圆柱, 和底面比较, 小了就变大些, 经过几次调整, 圆柱也做成了;还有的同学先用圆规画了两个一样大的圆, 通过不断调整围好的圆柱的大小, 最终也把圆柱做好了;也有个别同学先在纸上设计出长方形和两个圆的大小, 再剪下来, 围成了一个圆柱。总结孩子们做圆柱的方法, 一类是借助实物;一类是先满足一个条件, 去调整另外一个;还有一类是先设计, 再制作。前两类同学根本就没有寻求关系的需求, 目的就是做圆柱, 第三类同学做之前是有思考的, 一定要考略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样的孩子太少了。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 大约经过了20分钟的制作、调整过程后, 多数同学基本上已经把圆柱做完了。我和上课教师商量后, 改变了后面教学的内容。此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与反馈, 我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测试题目: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0厘米, 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测试结果: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有52.7%的同学在做完圆柱后已经掌握了圆柱内部结构特征, 从而找到了解决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还有47.3%的同学在做圆柱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关注圆柱内部结构特征, 目的只是做圆柱,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也违背了教师的设计意图, 没有真正达成做圆柱的价值。
二、我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数据, 引发了我的思考: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能够主动建构长方形的长和圆柱底面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教师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提出什么样的活动要求, 才能使学生产生寻求关系的需求, 真正理解圆柱的内部结构特征, 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呢?
三、学生调研
和组里老师交流后, 我们分别对六年级1、2两个班级在做圆柱之前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下) , 大约20分钟后, 没有任何反馈的情况下, 进行了同样的测试。
设计做: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 先想一想, 再画出你所需要的图形, 并标出数据, 然后剪下来, 做一个圆柱体。
给数据做: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 先想一想, 再画出你所需要的图形, 并标出数据, 然后剪下来做一个半径4厘米, 高10厘米的圆柱体。
我将随堂课和这两个班的测试要求及测试结果整理如下:
任意做只有52.7%的学生方法正确, 因为有些学生只是借助手边圆柱形物体, 无意识进行调整, 没有真正感知到底面周长与长方形长的关系, 所以根本就找不到解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做和给数据做两种要求的操作, 老师提出了细致的操作要求, 学生经历了想、画、标、剪、做的过程, 产生了建构底面周长与长方形的长两者之间关系的需求, 从而主动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求关系活动中, 逐步感悟、明确两者间的关系, 积累了活动经验的同时, 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设计做和给数据做两种相比较, 虽然学生前测结果数据很相似, 但是给数据做由于给定了数据, 有些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 减少了调整的过程, 导致学生的活动经验不如第二种那么丰富了。
由此可以发现, 在学生制作之前操作活动的要求必须明确、细致, 才能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思考的参与, 能够产生构建关系的需求, 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 逐渐清晰圆柱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有效, 以便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材对比
回过头来, 我们再来看看教材。对比三版教材发现,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通过圆柱体的展开图来认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其中, 人教版教材与现代版本教材都是从圆柱体的侧面入手, 引导着学生首先将侧面展开, 观察其展开后的形状, 以此作为突破点与教学重点, 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圆柱体表面积的知识教学;而北师版教材是通过学生制作一个圆柱体, 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圆柱体各部分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相比人教版与现代版本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的呈现方式充分地体现了从整体出发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对圆柱体的表面积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并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不成功调整再操作这一系列活动充分感悟圆柱体内部结构特征,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再设计
通过以上我们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课堂中我们选取设计做的操作方式, 并进行了一些细化的调整和重新设计, 让学生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主动构建长方形的长和底面周长的关系, 寻求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 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1.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操作要求
请学生试着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薯片筒 (圆柱体) 。
操作要求:
(1) 用一张白纸做一个圆柱体;
(2) 先将你的设计方案画在纸上, 标明相应的数据, 再剪下来制作一个圆柱体;
(3) 如果操作不成功, 就换成一张蓝色的纸重新设计并制作。
温馨提示:做之前先认真思考一下, 怎样设计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个圆柱体。
操作要求中有一条温馨提示, 就是做之前要先认真思考, 只有学生先想了再动手操作, 这样的操作实践活动才有效,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另外增加了一条操作要求:如果操作不成功, 就换成一张蓝色的纸重新设计并制作, 这样的要求能够清晰地看出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 以便教师在反馈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 反馈活动有层次和针对性。
反馈的层次分别是没有成功、调整成功、一次成功的顺序, 这样的反馈能够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感受到寻求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会针对自己的问题, 专心听取他人的操作方法, 取长补短。
3. 设计了开放的、有思考性的习题
(1) 选择材料, 制作无盖水桶, 并算一算需要多少材料?
(2) 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圆柱体, 使得它的表面积尽可能大, 这张纸的利用率是多少?请你先画出来, 再算一算。 (底面圆直径取整厘米)
此类题目有着开放的探究空间, 学生需要运用课堂中总结、概括的数学知识设计方案, 经过多次尝试调整获得问题解决,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4篇
那年春天,父亲(李大钊)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么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燒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清楚( )严肃()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用“ ”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5.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ān yǎnɡmiǎn huáixiān qūjīnɡ yàqì nǎo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恼()惕()狡()臊()
脑()易()咬()操()
三、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张:①开;展开②看:望③扩大:夸大④陈设;铺排
1、敌人虚张声势,打了一阵枪,又缩了回去。().
2、为了庆祝国庆节的到来,到处张灯结彩。().
3、因为是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
四、选择关联词填空。(3分)
不仅„„还„„不是„„而是„„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这间教室()宽敞,()布置得很美观。
2、她看书()目圈吞枣,()一边看一边思考。
3、()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很利落。
五、先补充成语,再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有一县官离任,有人送“德政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大天地”。送行的队伍走到闹市处,县
官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政绩。今天你们送我德政匾,承蒙厚爱,但我不理解四大天地的含义,请大家讲一讲好吗?”于是有人回答道:“老爷上任呀,;老爷在任呀,;
老爷办事呀,;老爷卸任呀。” 县官听罢,呆若木鸡。
六、古诗集锦。(6分)
英语老师,http:///l-c1-a1-n114/
1、写出描写儿童在迷人的春光中嬉戏的诗句:
2、写出描写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诗句:
3、写出表达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扩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2)小鸟唱歌。
2、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改成反问句)
八、你能理解谚语的教育意义吗?(6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育我们:
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育我们:
3、众人拾柴火焰高。教育我们:
九、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4分)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不少的书,其中最喜欢读的是“上下五千年”。
我写的一遍读后感参加了今年学校举办的迎《六一》作文比赛,获
得了一等奖的好评。奖品是钢笔和毛笔,我最喜欢用它来写读书笔记。
十、先按原文填空,再做题。(6分)
詹天佑经常“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这部分是写詹天佑的。
2、詹天佑不允许工程人员说这样的话,这表现了他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孝心
一个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还是没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沉
很沉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它让母亲尝尝啊!.........
一天一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没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发霉了„„小女孩不懂。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这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
1、文中第二自然段加点的词语突出了小女孩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清晰()喜悦()愚昧()
3、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
4、第三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喜悦热爱)的语气。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写道:“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二、习作。(30分)
题目:告诉你一件我家的喜事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第6篇
编写:夏建立审核:郭立
卷首语: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完成这些练习吧!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继续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chóu chútǎn tâshān húkēng qiāngxuān xiāo()()()()()
juān kâdànshēngwān yánlín lángpái huái()()()()()
2、请你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划横线。(3分)
情不自禁(jìn jīn)校(xiào jiào)对歼(jiānqiān)灭...
似(sìshì)的宝藏(zàng cáng)歼灭(jiān qiān).
3、将下列词语填在句中适当的括号里。(5分)
浏览阅读审阅翻阅
我们提倡拓宽课外()面,但在()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对一般书籍只需大致()一下即可,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细细(),毕竟我们要()的东西太多。
4、关联词语填空。(4分)
a.()今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b.()今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c.()明天下雨,运动会()照常举行。
d.()明天下雨,运动会()延期举行。
5、加一加:(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句子意思表达不一样)(4分)
这 梨 不 大 好 吃这 梨 不 大 好 吃
这 梨 不 大 好 吃这 梨 不 大 好 吃
6、照样子写出由反义词构成的成语。(3分)
例:弄(假)成(真)
口()心(),积()成(),()惊()怪,化()为(),喜()厌(),扬()避(),7、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4分)
表示神态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动作的:、、、8、照样子,成语接龙(4分)
例:洗心革面 —→ 面目全非 —→ 非同小可—→ „„
1. 握手言欢—→()—()—()—()
2. 人一己百—→()—()—()—()
9、请按要求完成句子,好吗?(共8分)
(1)改成陈述句: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1分)
(2)缩句(缩到最简):老师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1分)
(3)雷声响。(1分)
改为夸张句:(4)写出一个运用夸张手法的形容人心胸狭窄的句子。(1分)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合适的内容,再选择填空。(3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美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向我们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
(6)改病句:一个学期以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1分)
10、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很多,如《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关于“学习”的成语则更多,你能想到哪些?请在横线上写出四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3分)
张航和郑浩是同学又是邻居,张航每天做完作业后,习惯读一个多小时的课外书(包括儿童小说、童话传统经典)而郑浩特烦他这样,他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学好就行,课外书没什么看头。可张航并不这样认为,为此两人常争得面红耳赤,对他俩的争论,你是什么观点,有什么想法,请用一段话概括地写在下面。
三、课内阅读与理解(36分)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流逝的散文。()
(2)《长江之歌》的歌词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发自内心地咏唱了中国第一大河。()
(3)《永远记住您,老师》一文中,沙利文回忆了自己与老师海伦„凯勒相处的点滴。()
(4)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通过几件事的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开朗、惜时如金、关心青年成长等品格。()
(5)《看戏》一文中,作者通过多人海的描写,烘托出了人们观看的热烈和踊跃,并表现出梅兰芳出场前人们的期盼和渴望。()
(6)世界上已知的仙人掌有一千多个品种,这一千多个品种都生长在墨西哥。()
(7)《那棵高山榕》,通过对高山榕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8)“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其中,“重千斤”是实指,说明祖国的山川河流在“我”的心中分量很重。()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意思是:请你再喝一杯酒,因为出了阳关就没有熟悉的朋友了。()
(10)《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从“柳色新”一词得知王维与元二分别在初春。()
2、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①于是,洗衣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我觉察它去得太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
又。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从我脚边。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我掩着面叹息,但是。
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的青藏铁路筑路兵;长江上的年轻母亲;的沃尔特·迪斯尼;的安妮·沙利老师;的韦德;的海子,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7分)
①《大海中的灯塔》是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以书信的方式,给我们谈了的重要,的艺术。
②国际红十字会为了表彰各国优秀的护理工作者特设立了奖,并以的生日作为因际护士节。
③我们的语文课本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收藏阳光》让我们明白__________________,《沙漠玫瑰》让我们惊叹____________,《巨人的花园》使我们懂得 大海中的灯塔》使我们领悟了.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可敬的中外名人。他们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相信科学,敢于踢鬼的;有献身祖国天文事业的;有为新中国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还有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
4、课内阅读:(11分)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
人生如月,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去到哪里,总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四季的可贵;如果田鼠们没有储藏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心灵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
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
(1)短文选自《》 它的体裁是。(2分)
(2)写出尼克收藏的“阳光”、“颜色”、“单词”分别代表什么?(3分)
阳光代表着:
颜色代表着:
单词代表着:
(3)“人生如月,也有阴睛圆缺,”这句话源于的《》中的词句。(2分)
(4)仿写:“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四季的可贵。”(2分)
如果没有,我们未必能的可贵。
如果没有,我们未必能的可贵。
(5)“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这句话我们这样理解的:(2分)
四、课外阅读,阅读短文按后要求做题。(18分)
恰到好处的掌声
1991年,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可是,父子俩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仅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根本不足以引起音乐界的重视。为了能够待在京城,父亲费尽周折,勉强(qiángqiǎng)将儿子送进了一所小学。
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花高价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师上辅导课。第一天,钢琴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乐谱,就摇起了脑袋:“这孩子,脑子比一般人笨,反应也慢,肯定上不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趁早改行吧!”结果,性格倔强(jiàngqáing)的儿子当场就和老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闹得不欢而散。
看着不争气的儿子,父亲心里一阵难过:“这些年,爸爸为什么辞职、卖房子,背井离乡,到处求人?我所做的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你能学好钢琴,将来上中央音乐学院吗?你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儿子的倔劲又上来了爸我再也不学琴了情况我想回沈阳经过又一场争执之后,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
在父子俩动身的当天,他们意外地接到一个通知:儿子所在的小学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一曲钢琴。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不弹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笨,我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几位老师都很奇怪:“弹得好好的,怎么说不弹了就不弹了?”“不摸琴?你父亲送你来北京,不就是为了学琴的吗?”然而()老师们怎么做工作,儿子()表示再也不摸琴了。
他们的争执引来了一群好(hǎohào)奇的观众,那就是儿子班上的同学。同学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帮着劝开了:“弹吧,我们都喜欢听你弹琴!”“在我们心中,你的钢琴是弹得取棒的!”这感人的话语终于打动了儿子。那天晚上,儿子流着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中外名曲。当他演奏完最后一首曲子时,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儿子站起身来,一遍又一遍向着鼓励他的人们鞠躬。在那些不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
凭着过人的自信加努力,两年后,儿子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十年后,他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且凭着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惊中外。他,就是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郎朗。
成名之后,很多人问起郎朗成功的秘诀,郎朗无一例外都会提及小学时那场特殊(chū shū)的晚会,提及激励自己上路的掌声。后来,一位记者在专访中动情地写道:“这些掌声,是对草根艺术的肯定。()它们不是出自名人大腕,()在关键时刻,以恰到好处的声音,拯救了一位音乐天才。”
1、用“/”画去加点字后面括号内错误的读音。(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的意思。(2分)
背井离乡:
经久不息: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分)
近义词:鼓励——()反义词:希望——()
4、在短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5、将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1分)
6、在短文第4自然段落的空白处加标点。(2分)
7、概括短文第5、6自然段主要内容。(2分)
第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8、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选择。(4分)
“在那连绵不绝的掌声中,儿子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这个“决定”是第()个。
①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②做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③要成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④要学钢琴,而且一定要学好。
短文题目《恰到好处的掌声》的含义是第()个
①这掌声恰好合适。
②这掌声是郎朗成功的秘诀。
③这掌声肯定了郎朗的艺术才华,并鼓励着他走向成功。
④这肯定了钢琴艺术,拯救了郎朗。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期末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