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精选10篇)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第1篇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
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
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第2篇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页.[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1998-08-16/1998-10-04.[7]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二、注释的格式
中文注释: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5)引用报纸文章例:
陆全武:《国营企业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94年8月20日《经济日报》,第3版。
《墨西哥股票市场动荡》,199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7版。
2、当再次引用同一著作中的资料时,注释中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的页码;如引文出自报刊文章,报刊名称及出版日期则可以“上引报刊”四字代替。
例: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第79页。
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一分册,第140页。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第435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上引报刊,第44页。
引用文献格式样例 第3篇
1.专著、论文集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 (第一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 引文页码[引用日期].
示例如下:
萨皮尔.1921/2001.语言论[M].陆卓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86.
束定芳, 庄智象.2008.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ublitz, W.&Lenk, U.&Ventola, E.1999.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Fried-Booth, D.L.2002.Project work[M].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 析出文献的页码.
示例如下:
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
Mac Whinney, B.2001.Last words[C]//Cenoz, J.&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57-264.
3.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卷 (期) :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如下:
夏纪梅.2011.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 (3) :2-4.
Hedge, T.1993.Key concepts in EFL:project work[J].ELT Journal, 47 (3) :275-277.
Collins, C.&Trofimovich, P.&White, J.et al.2009.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an empirical stud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 :336-353.
二、引用文献排序
1.中文文献在前, 西文文献在后。
2.各自按作者姓氏的首字母排序。
3.同一作者有多个参考文献时, 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序。
4.同一作者单独完成的文献优先于该作者与他人合作的文献。
5.同一作者同一年内有两篇及以上文献被引用时, 用a、b、c顺序表示。
示例如下:
何克抗.1997a.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5) :76-77.
何克抗.1997b.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3) :3-9.
三、在正文中标注出引用文献对应的位置
示例如下:
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第4篇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材料;引用方式
在议论文的三要素中,论据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所有的观点都将成为空洞无力的说辞。所以,要写好一篇议论文,就必须恰当地引用一些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
可作论据的材料很多,包括概括性事实、典型的事例、数据文献、客观规律、科学原理、格言警句等。而如何引用材料,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材料引用不当,就可能无法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也可能使文章显得杂乱而啰嗦,或者会淹没了主题,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生平时练习以及应试时所写的议论文中用到的材料,从来源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者自主选择的材料,二是题目中给出的材料。自主选择的材料取材范围广泛,自由性较强;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具有很大的限制性。无论哪种材料,在文中引用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完整引用
一般来说,如果所引用的材料是作者自己积累的,或者是比较新鲜的,而且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别人看不到完整的材料,不了解完整的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的论据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有时候,有些材料虽然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但篇幅比较短,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完整引用。如,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就完整地引用了《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虽然不算太短(占全文总字数的16%),但完整引用,有利于大家听明白,了解情节,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下文所说的内容。
有些材料,一旦割裂开来引用,就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那么就应该完整地引用。
在驳论中,为了反驳对方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对方的相关材料也可以完整地引用,以避免被对方说成是断章取义。
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整引用的材料,相对于全篇来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会造成整篇文章在结构上的不协调。
二、概括引用
如果需要引用的材料比较常见,是大家所比较熟悉的内容,就可以采用概述大意的方式来引用。比如,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事迹等材料时,就可以采用概括引用的方式。在需要引用的材料篇幅比较长,重复、啰嗦的内容比较多时,可以采用概括交代的方法来引用。如,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引用许仙、白娘子、法海的故事,就是采用了概括引用的方式。一个可以演绎成上万字的故事,鲁迅只用一百五六十个字就概括出来了。但要注意,概括引用一定要忠于原文,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更不能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
三、逐次引用
对同一份材料,如果其内容较多,或者层次较多,或者涉及两个甚至多个层面,就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部分,一次引用其中的一部分。这种引用方法,一般在驳论中比较常用。比如,对方提出几个理由,我们可以针对他的几个理由,一条一条地去分析、驳斥他;在分别驳斥对方的论据、论证过程的时候,也会采用这种逐次引用的方法。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分三次引用了艾奇逊的话。
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比较多,也往往采用这种引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把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引用,并不是把材料随意地割裂,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引用材料要注意层次、类别。
四、摘录引用
有些材料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比较多,但其中最关键的一两句话概括了所给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代表所给材料,那么,在引用时,就不必原文照抄,直接引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七个字,就可以概括陶渊明宁可舍弃那卑微的官职也不愿卑躬屈膝逢迎阿臾的故事,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详细叙述故事过程了。
五、解释引用
有些材料,如果直接引用,别人也许不容易理解,或者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么,在引用时,就可以加以简明的解释。这种解释性引用,可以是先引用原文,然后进行适当解释;也可以是在引用时就用括号将解释的内容附加在所引用的材料后面,以方便读者的理解。这种引用方式,主要适用于引用方言、俗语、外来语、文言文、黑话、专业术语、行业缩略语等。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吴晗先引用了《孟子》中的几句话:“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考虑到有些读者对孟子的原话不一定能准确理解,作者接着就进行简要的解释:“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六、词句引用
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诗句、文章,为了行文的简洁,或是为了结构上的整饬等,可以摘引其中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以概括整首诗词或整篇文章内容,如“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用陶渊明诗歌中家喻户晓的一句诗来做陶渊明的定语,简明而又形象地表述出具有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的诗人形象。有时候,在引用那种大家都熟悉的事件作为论据时,可以用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代替整件事情。如用“拍案而起的闻一多”来概括当年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怒起抗争的闻一多形象,寥寥八个字,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当然,议论文引用材料的方法不仅仅以上所述的这几种,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至于具体使用哪些方法,主要是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不必刻意选择。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 第5篇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论文引用注释的格式 第6篇
3. 文中引文(包括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须注明出处,即进行参考文献著录(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中引文出现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按序编码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注释格式如下:
引自期刊: ① 作者:《题名》,《刊名》,××××年第 ×期,第 × 页
引自专著: ② 作者:《书名》,出版者及×××× 年版,第 × 页 引自报纸: ③ 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引自期刊:〔1〕 作者(所有作者全列—下同).题名〔J〕.刊名 , 出刊年 ,卷(期): 起止页码.引自专著:〔2〕 作者.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译者(指译著, 所有译者全列).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页码.引自报纸:〔3〕 作者.题名〔N〕.报纸名 , 年-月-日(版次).引自论文集:〔4〕 作者.题名〔A〕.见 : 论文集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页码.引自会议论文:〔5〕作者.题名〔Z〕.会议名称, 会址,会议年份.引自学位论文:〔6〕作者.题名〔D〕: 〔学位论文〕.保存地: 保存者, 年份.引自电子文献:〔7〕 作者.题名〔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或DB/MT(磁带数据库),或M/CD(光盘图书),或CP/DK(磁盘软件),或J/OL(网上期刊),或EB/OL(网上电子公告)〕.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4.文章须有摘要(限4000字以上文章;确切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和主题、论点、结论等;不用“本文”或“作者”等做主语;不要写成提纲或评论形式;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内),关键词(3 ~ 5个)。
5.若是打印文稿,宜采用小4号楷体(或宋体)文字,墨色清晰,校对准确,并适当加宽行距。
学术论文引用文献的格式 第7篇
学术论文引用文献的格式 【注释】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去掉缩写点,只留空,3人以上加“等”或“et al”)]”.[文题] [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专著(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 [M].[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 ][作者].[文题] [A].[编者].[文集] [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 [D].[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年份].[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 [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S].[技术报告:[序号] ][作者].[文题] [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 :[责任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 ][作者].[文题] [EB/OL].[http://…],[日期].[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 ][作者].[文题] [DB/CD].[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其他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 [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参考文献】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去掉缩写点,只留空,3人以上加“等”或“et al”)]”.[文题] [J].[刊名],[出版年],[卷(期)].[专著(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 [M].[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论文集:[序号] ][作者].[文题] [A].[编者].[文集] [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 [D].[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年份].[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 [P].[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S].[技术报告:[序号] ][作者].[文题] [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 :[责任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 ][作者].[文题] [EB/OL].[http://…],[日期].[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 ][作者].[文题] [DB/CD].[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其他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 [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日期].
引用文献格式样例 第8篇
1.专著、论文集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 (第一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 引文页码[引用日期].
示例如下:
萨皮尔.1921/2001.语言论[M].陆卓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86.
束定芳, 庄智象.2008.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ublitz, W.&Lenk, U.&Ventola, E.1999.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Fried-Booth, D.L.2002.Project work[M].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 析出文献的页码.
示例如下:
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
Mac Whinney, B.2001.Last words[C]//Cenoz, J.&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57-264.
3.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卷 (期) :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如下:
夏纪梅.2011.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 (3) :2-4.
Hedge, T.1993.Key concepts in EFL:project work[J].ELT Journal, 47 (3) :275-277.
Collins, C.&Trofimovich, P.&White, J.et al.2009.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an empirical stud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 :336-353.
二、引用文献排序
1.中文文献在前, 西文文献在后。
2.各自按作者姓氏的首字母排序。
3.同一作者有多个参考文献时, 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序。
4.同一作者单独完成的文献优先于该作者与他人合作的文献。
5.同一作者同一年内有两篇及以上文献被引用时, 用a、b、c顺序表示。
示例如下:
何克抗.1997a.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5) :76-77.
何克抗.1997b.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3) :3-9.
三、在正文中标注出引用文献对应的位置
示例如下: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第9篇
关键词:数据引用 社会学 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6-0088-06
Data Citation Behavior in the Journal Papers of Sociology in China
Abstract A sample of articles from “Sociological Studies” and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during 2003-2012 was selected through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The data citations in these articles 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data citation behavior in the journal papers of Sociology in China, and compared the data citation behavior between different journals. The distribution of data cit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top data citing papers are presented with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 showed the data citations in Sociology are frequent, but in which many non-standard situations occurred. All kinds of yearbooks and tabulations on the population census are the major source of data for Sociological studies followed with many non-standard citations. On the other side, data citations from published journal papers are usually more normative.
Key words data citation; sociology; academic norm
1 引言
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是科研的基本模式之一,数据共享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1],而数据引用则是数据共享的成果体现。早在1982年,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Howard D. White就指出社会科学学者应该在著作中像引用图书或论文一样以规范化的格式引用他们所使用的数据[2]。然而光阴荏苒,文献引用虽已发展极为成熟,其重要性也得到各领域的公认,但数据引用却始终未受到充分重视。
要完善数据引用规范,并进一步发挥数据引用在科学评价中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当前的数据引用状况。国内外目前关于数据引用行为的研究才刚起步,且已有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通常较小,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各个学科的数据引用现状。从已公开发表的成果来看,Valerie E选取了6种期刊上的500篇文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其样本量相对较大,经统计后发现只有14%的文献给出了所使用的数据集的唯一标识,12%的文献提到了其他要素如数据集作者和数据仓储的名称,很少有文献将其对数据集的引用纳入到参考文献中[3]。此外,Hailey M和Mark P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类别中选取了44种期刊进行有关数据引用声明及格式要求的调查,发现约有一半的期刊给出了数据引用指南,但经过对其中65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大部分论文在数据引用方面有较大的缺陷[4]。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还尚为少见,墨愚曾选取《新华文摘》2001至2003年间的60篇有数据引用行为的经济类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在这些论文所涉及的所有281个(组)数据中,78.15%的数据没有任何实质性出处说明,从而说明数据引用的问题较为严重,有学术失范之虞[5]。需指出的是墨愚的调查以数据(组)为单位,而非以论文为单位,且研究关注点主要在于数据引用方面的学术规范、编辑责任和出版物质量。
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数据引用是否规范。然而对数据引用行为的研究,其意义绝不仅限于规范问题,还能从中发现学科内数据引用的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从而有助于理清学科发展的脉络。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第10篇
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及文内引用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1.传统参考文献的类型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C——论文集
A——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2.电子文献
用双字母表示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前名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I.Gordon,依此类推。
②英文书名、报刊名、期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在排列参考文献时,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按照作者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1.期刊类
[序号] 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期号):起止页码.如:
[1] Heider, E.R.& D.C.Oliver.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3): 62-67.[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46-52.[3]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1):56-58.2.专著类
[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如: [4] Gill, R.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5]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3.报纸类
[序号] 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6] French, W.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7]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4.论文集
[序号] 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如果是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应该是:
[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著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8] Almarza, G.G.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A].In D.Freeman & J.C.Richards(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0-78.[9] Bryant, P.E.& U.Goswami.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A].In J.R.Beech & A.M.Colley(eds.).Cognitive Approach to Reading[C].New York: Wiley, 1987: 213-243.[10]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5.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如: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6.研究报告
[序号] 作者.篇名[R].出版地:研究机构,年份:起止页码.如: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7.条例
[序号] 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如: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
[序号] 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如: [14] Freud, S.Totem and Taboo[M].Trans.H.Strachey.New York: Norton, 1950: 20-25.[15] 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郝久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5-26.要是译者的内部实质意义在论文中被引用,则将译者的姓名放在起头: [16] Strachey, H.trans.Totem and Taboo[M].By S.Freud.New York: Norton, 1950: 20-25.9.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来自维基百科的文献如: [17] Jimmy Carter[EB/OL].(n.d.).In Wikipedia.Retrieved October 15, 2015,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immy_Carter 普通网页的格式请参考这个链接里的样例:http://libguides.collegeofsanmateo.edu/c.php?g=308245&p=2058846 按此链接里的格式标注后,在篇名后加上文献标识符即可,如: [18]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1998-08-16/1998-10-04
三、文内引用
1.文内夹注的文献放在括号内,作者名与年份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如:(Chomsky 1991)、(Wilson 1991: 28-80)、(Adams 1990;Bates & MacWhinney 1982, 1989;Miao, Chen & Ying 1984)、(王力 1982;赵元任 1979);三个作者的,第一次出现全部列出,第二次则用et al.,如(Miao et al.1984);三个以上作者的,全部用et al.,如:(Caselli et al.1995)。
2.文尾参考文献部分不要包括文中没有引用到的文献,但应将引用到的文献全部列出,不要遗漏。
3.如果参考文献是中文,则文内或引用采用中文姓名,沿用中文格式;或采用姓氏拼音的格式,但一本论文内只能用一个标准。如果参考文献是英文,则采用英文,沿用英文格式。如: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ask Load Index”(肖元梅等 2010;Hill et al.1992).“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Task Load Index”(Xiao et al.2010;Hill et al.1992).具体文内引用样例
1)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例如:
Rees(1986: 241)said, “As key aspects of learning are not stable, but changeable, this opens the way for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s the pre-eminent mediator in the process”.2)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页码。例如:
“我们所懂得的只是实体存在的片段,可以肯定地说,一切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至多只能是部分地真实,但这不应作为放弃理论研究的借口”(Chomsky 1979: 48)。
“One reason perhaps is that the Chinese audience are more familiar with and receptive to Western culture than the average English readers is to Chinese
culture”(Fung 1995: 71).3)如果引述的内容为大段原文(超过四行),所引原文左边双倍缩进(即8个字符),右边与上下文对齐。引文一般用冒号引出,引文不加引号。例如:
He is aware of the politics of his choice and that English is not the natural medium for his social novel.He describes his process of creation thus:
I found, while writing spontaneously, that I was always translating dialogue from the original Punjabi into English.The way in which my mother said something in the dialect of central Punjabi could not have been expressed in any other way except in an almost literal translation, which might carry over the sound and the sense of the original speech.I also found, that I was dreaming or thinking or brooding over two-thirds of the prose narrative in Punjabi, or n Hindustani and only one-thir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This happened usually while I was writing stories and novels.(Anand 1979: 36)
注意上述例子中句号与括号的相应位置。
4)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的姓名在文中已经提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如:
According to Alun Rees(1986: 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5)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的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 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如:
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Robertson 1987: 136).6)提到某人的观点(没有提到姓名)
格式:作者姓名,发表年份 例如:
毕业论文引用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