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好老师推荐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好老师推荐范文(精选9篇)

好老师推荐 第1篇

育儿方面的书籍看得有限,这本书是有一次带娃去泰晤士钟书阁的时候看到的,觉得不错就决定买回来好好阅读一下。

中国社会判断教育是否成功,还是仰赖于孩子的优秀程度,因此此类比如考取哈佛的女孩之类的书籍也特别多,也再一次证明了在中国如何教育子女更好成长的书籍是一片非常大的空白。尽管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作者也基本就是在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但所谓开卷有益,阅读一下还是能够有助于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并为未来可能遇到的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前进行思考。

教育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也是随着孩子一起在成长,曾经看到一句话“孩子就像你身上的纹身一样”,他们出生时候的不同没有那么多,长大之后则带有越来越多“原生家庭”的印迹。

公众号:睿的成长启示录

好老师推荐 第2篇

——我的教育故事

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我,受父母的熏陶,于2008年开始了教育教学的征程。我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这一畦苗圃上,躬身耕耘,悄悄走进花心的世界,俯身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灵,播撒给孩子最诚挚的爱!

爱在责任

有人说:“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

小杰先天口吃,学习基础差,但学习非常刻苦。一次单元考试,小杰考了60分。对于平时各科成绩从未及格过的小杰来说,这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正当小杰兴奋不已之时,同桌同学站起来大声叫道:“小杰的分数算错了,他只有55分。”整个空气凝结了,小杰耷拉下了刚刚抬起的头。这时,我清了清嗓子,大声说:“老师确实是粗心大意,多给了小杰5分,但今天我不想收回这5分,我决定把这5分先借给小杰。小杰,抬起头来向前看,要知道,你已经在努力,在进取,我坚信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一如既往,会加倍偿还老师借你那五分!”就那微不足道的5分,让小杰最终找到了自信,从那以后,他的语文成绩直线上升。去年教师节,读高一的小杰给我寄来贺卡,上面这样写到:“敬爱的老师,谢谢你曾经借给我那5分,也许您早已把它忘了,但我却刻骨铭心——因为哪五分让我懂得了抬起头来做人!”

有一天,我在改学生的日记时改到一篇感觉很不错的文章,于是在第二天的讲评课上把这篇日记作为范文朗读,没想到刚读了没几句,下面的同学叫起来“抄的!”教室里一阵骚动,我一看情况不妙,就对同学们说:“我们就把它当成范文听好吗?”教室里片刻宁静之后又有声音响起:“抄的抄的!”我觉得再读下去是对这位同学的一种打击。于是,我临时决定停下朗读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咖啡厅里有几个人在喝下午茶,三个女孩坐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点起来烟,烟味随着咖啡味飘起来,坐在三个女孩背后那桌的一位老太太说话了:“小姐,你可不可以不抽烟?”“对不起!”年轻的女孩迅速的将烟熄灭。但老太太仍然语气尖刻喋喋不休:“最讨厌女孩抽烟,我们那个时代,妓女才抽烟。真不知道你们女孩子有没有家教?抽烟将来生孩子都会变畸形儿,没有教养,没有家教„„!”故事结尾的一句话意味深长“如果远离了亲切,也就远离了正直。”

“远离了亲切,就远离了正直。”我不断地重复故事结尾的话,然后对学生说:“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表现,对吗?如果发现同学的日记是抄的,说一遍就够了,可你们却一次次的说个不停,成什么了?”全班学生齐声说:“成那个老太太啦!”

爱在欣赏

在一次“口语交际“找优点”的活动中,我问:“谁来说说小兰、小杰、小元他们的优点?”没有人回应,一段长时间的沉默,只见小兰、小杰、小元他们低下了头,久久不敢抬起。这时,我打破僵局笑笑说:“其实,平时学习不够主动、经常欠交作业的小兰同学也有她的优点,那就是她心灵手巧,热爱关心班集体。大家一定还记得,上学期的中队主体会上,她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彩纸,现场为大家剪纸的情景。棕元同学尽管作业经常欠交、卫生习惯较差、劳动极积极性不高,但他博览群书,他创作的诗歌《不灭的生命》获省一等奖,算得上我们班的小博士啊,小杰同学他虽然学习基础差,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从没有放弃,他很诚实、对人很有礼貌。”教室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在大家用赞同的眼光看着我时,这几位同学的眼光显得特殊,有激动、有感激。

爱在宽容

记得那天,我正在课堂认真细致的进行课文分析,突然全班同学的脸齐刷刷的朝教室中间的横梁内侧的天花板望去,并发出阵阵惊讶的嘘吁声,紧接着教室里一片哗然,课文分析被无情中断。这时我朝着学生们聚焦的地方走去,抬头一看,慕然发现天花板上趴着一只硕大的蜘蛛„„。这种课堂的“突发事件”,我不是第一次幸遇,我没有板脸、竖眉、瞪眼、拍桌子,没有拂袖而去跑到校长面前大光其火地说:“这个班我实在无法教了”!没有威严地对全班学生说:“刚才是谁在大叫,站起来!”而是装出若无其事,等到笑声刹住,等到班级安静下来了,一束束恐惧而又皎洁的眼光向我射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在担心暴风雨就要来了,然而我的处理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之外:我继续仰望天花板,双手一背,然后仿效古人吟诗的姿态,摇头晃尾地即兴吟诵了一首《蜘蛛赞》:“蜘蛛,一颗小小的生灵,它历经磨难不灰心,顽强不屈、坚持不懈,只为织出灿烂的生命之网„„。”并就势讲解了一些有关蜘蛛方面的知识及历代文人对蜘蛛的褒贬,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一分为二地看事物„„,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出神入化,不时还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表达他们对新教师我的那种认可。诚然,这堂课没有按预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但收到的效果我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工作中,我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和学生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告诉学生我们之间是新型的猫鼠关系,为此,赵喜民同学竟然在他的习作中写道:„„涂老师,你是我们心中的“宽容的猫”。从此,“宽容的猫”便成了我在班级的代名词,宽容他人在学生中已成定势。

一天,胡勋和林弘章两位同学因买零食而被学校领导在全校的早会上点名批评,我要按班规处罚——抄唐诗。但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却一致强烈要求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再给他们一些宽容,让他们今后更好的为班级服务。为此,他们集体联名给我写信:涂老师,您是我们心中的“猫”,是只“宽容的猫”,当我们上课不认真时,您总是一个眼神暗示;当我们做错事时,您总是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改正机会;您能再当一会“宽容的猫”吗?再一次原谅我们这群“小老鼠”吗?„„

2006年10月,我根据上述事例创编了心理剧《鼠猫新传》,由厦门电视台小海豚栏目拍摄并播出——“老鼠怕猫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是,在湖里中心小学的某班,却有着一群奇特的“小老鼠”和一只奇特的“猫”,他们朝夕相处,和平与共。久而久之,那群“小老鼠” 不仅不怕那只“猫”,反而喜欢上了“猫”,“小老鼠”们开心地送给了那只“猫”一个绰号——“宽容的猫”,他们说,那只“猫”给予了他们很多的理解和宽容,在“猫”的感召下,那群“小老鼠”耳闻目染,也在不经意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应该怎样去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是剧中的开场白。以上事例只是我工作中的几个瞬间,但它时刻启迪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宽容会使你的学生自信、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碧玉。

爱在无微不至

孩子的天性爱玩,我表示出极大的理解: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我就离开教室,从不拖课占课;节假日,尤其寒暑假,我的班级永远没有家庭作业,我会尽自己最大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工作之余,我会忘却自己的年龄,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孩子们一起听音乐、扳手劲、做点鼻子游戏、打乒乓球、跳绳、坐气球、野炊、去环岛路现场观看国际马拉松比赛、吃麦当劳、周末到海湾公园去玩碰碰车、过山车、上网聊QQ、和他们“斗地主”、玩80分、偷菜„„,当然在结束要下线时,我会告诉孩子,该下线了,该办公了。而学生们也就知道,玩要有个度,要学会控制。

泓章、济琛是电脑高手,我虚心向他们请教;家俊剪纸技术娴熟,我让他手把手教我。只要是孩子会玩的,我就统统学会,只要是孩子爱玩的,我就丝毫不放过。

融学生之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快乐了孩子,愉悦了我自己,更重要的是消除了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那道“坎”。

多年来,我曾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带领班级学生参加省童声合唱、独唱、童声组歌大赛;参加市军事会操、韵律操大赛;指导班级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鼠猫新传》;训练班级学生参加湖里区广播操比赛;创编“八荣八耻”新童谣、在“厦门解放五十九周年文艺汇演”中进行诗朗诵、“母亲节”表演手语操《感恩的心》等;大课间,引领孩子们转呼啦圈、玩袋鼠跳、坐气球。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透过班级的小窗口,眺望着大世界,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更多的是让孩子在享受童年愉悦的同时茁壮地成长。

生活上,我以母亲般的温情,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份关爱。得知敏婷妈妈有事回老家了,中秋节将她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博饼”,让欢乐冲淡她心中的那份思念;小玥父亲长期工作在北京,母亲在漳州上班,每天早上7点离家,晚上7点回家,平时无暇顾及孩子。一个四年级的小女生,整天整天就这样一个人进出家门,一个人学习生活,即使生病发烧躺在床上,仍旧一个人„„,在征得她母亲意见后,我将小玥带在了身边和我一起共用午餐,由我监护小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虹虹很想去现场观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凑巧父母回老家,她打电话来“求”我,我当然不能违她的愿,周六一大早,带着她赶赴比赛现场,亲历那感人的场面,长达几小时的赛程,虽然人觉疲惫,但看到孩子那兴奋不已的神态,我觉得值!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学生有“求”,我就必“应”,只要是我的能力范围内。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从我眼前走出的学生无数,但每一个孩子都始终与我保持着曾经的那份亲情、那份牵挂。不管是墨尔本的嘉兴,还是新加坡的迎幸,不管是青岛的子东,还是陕西的真哲,学生们都会经常通过电话、QQ、视频和我进行交流、进行述说,每年的寒暑假、教师节、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会接到来之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的祝福与问候!

今年正月,亭亭、枫叶、小东高中毕业分别要到加拿大、德国、美国去深造,临行前一定要邀我到帝豪去痛快K歌一回。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的小哲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该校高中继续学业,暑假拽着父母一定要来看望我。

小辰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提前考入厦门一中,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让母亲迅速将喜讯告之我,并将所有现场相关的申请表、报名表、演讲稿一并寄给我,让我分享。

软芊、利君期末分别考了外国语、六中年段的第一名,激动地连蹦带跳跑到我们学校来向我报喜。小杰在厦门一中的入学考试中成绩优异,班主任要他调到实验班去学习,他和父母无法做主,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

课间,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孩子们会为我捶捶背;中午我因布置教室而晚去了食堂,毅会将饭菜端到教室;春游时,小宇带来了其母亲为我特制的韩国辣泡菜; “三八”妇女节,小男生俊会为我送来了漂亮的新“发夹”„„

去年九月十号晚,得知我获评首届厦门市十佳班主任在人民会堂接受表彰,我的许多已毕业的学生结伴打的赶到人民会堂,为我送去鲜花和节日的祝福。

“好老师”需要“好培训” 第3篇

“好老师”一词, 与我们日常用骨干、能手、新秀、名师、标兵、带头人等的词语标识一些优秀的教师相比较, 是一个更为朴素、亲切、温暖而又包含了知识、价值、精神、情感的词语, 更是一个蕴含着教师成长“动态”和“状态”融合的词语, 是每个成为教师的人能够借助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而努力触及的目标。

“四有”特质体现在教师的职业行动中

那么, “好老师”究竟因何而好?好在何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 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 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他对“好老师”的特质概括为“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特质体现在教师的职业行动中, 我们又可以将“好老师”理解和概括为价值之师、道德之师、智慧之师和仁爱之师。

从价值的角度看, “好老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中以“传道”作为第一位职能的教师。人类的教育, 本质上就是一个价值导引的活动, 教师的工作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所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 “好老师”必定“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 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从道德的角度看, “好老师”是有“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教师。我们总会将“好老师”与“师德高尚”相联系, 对“师德”的理解也通常是遵守道德规范, 体现为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用“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诠释“师德”的内涵, 更能使我们把握师德的“教育培养”和“自我修养”的可行性。道德情操不是刻意需要具备的一种品质, 而“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

从智慧的角度看, “好老师”是拥有知识“根本基础”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些“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 “知识是根本基础”, 离开这个基础, 其他都会失去活力。所以“好老师”也就是终身处于学习状态, 站在知识发展前沿,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的老师。

从仁爱的角度看, “好老师”是用“真情、真心、真诚滋润学生的心田”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 “好老师”正是用对职业、对学生和对一切美好事物之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 滋润学生的心田,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好老师”正是以价值、道德、智慧和仁爱之特质, 体现和实现着教育“成人”的特性。如果每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 乃是人生之福和国家之幸。因此, 培养“好老师”, 既是每个教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更是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使命与责任。但是,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看, “好教师”的“好”是“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好”, 是一个不断追求“好”的过程。或者说是作为成长过程的“更好”与达到标准的“最好”的结合, 也就是“一生学习做老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为每个教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建立正常健康的教育生态文化, 培育全方位的激励与支持的制度和机制, 更要能为每个教师提供富有实效的“好培训”。这样的培训, 是关注教师需求、重视教师经验、引发学习意愿、激励变革信心、实现合作参与、生成实践智慧的培训。具体而言, “好老师”所需要的“好培训”,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障教师学习权利。在对教师与培训根本关系的认识上, 我们容易犯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就是忽视了权利视角, 主要表现在把教师培训当作教师不能适应改革要求和不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应急措施与权宜之计, 不断只从义务角度提出各种要求, 而没有当作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 提供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保障。如果培训是成就“好老师”的过程, 也是“好老师”的权利, 那么其实质应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为什么需要培训”这一问题。其答案应当是:不是教师不适应、不合格才需要培训, 而是教师要学习、要成长、要发展才需要培训, 所以“好老师”需要的“好培训”, 不仅是教师的义务, 更是教师享有的权利。在义务与权利的统一中, 既对教师提出各种外在的合理的培训要求, 同时又能够重视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的内在保障, 真正使培训成为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第二, 满足教师学习需要。真正有效的教师培训, 是触及和满足教师学习需要的培训。在具体的教师培训实践中, 培训需求又有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分, 应然需求是通过培训需要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与达到的目标, 实然需求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困难、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学习愿望。所以, “好培训”一定要关注教师的应然需求和实然需求的紧密结合。同时又要认识到, 教师培训需求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别。有些需求是共性需求, 有些是教师个体需求;有些需求是即时的或当下的, 有些则是长远的;有些需求是针对问题解决的, 有些则是关系实质性专业发展的;有些需求依靠培训的力量是能满足的, 有些需求则需要借助于外部多种资源与力量的整和和参与才能满足。为“好老师”提供“好培训”, 必须考虑教师学习需求的多种情况精心设计和实施。

第三, 体现教师学习特性。培训的本质是学习。有效教师培训也就是对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潜能的唤醒与焕发, 是对教师反思、变革、实践能力的有效培植。成人学习是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的, 二者虽然具有本质上的相同性, 但在学习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各有特性。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 其学习行为体现出“以问题为中心, 以实践为指向”鲜明的职业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习要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基于经验、基于反思、基于实践的改善等。从教师的这些学习特性出发, 在培训过程中, 应当非常重视提倡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促进教师真正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和学习者。

第四, 实现教师学习价值。教师培训所促进的教师学习, 具有其根本的职业意义与价值。教师学习不是单纯的自我完善与成长, 而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好老师”归根到底是学生的“好老师”, 教师培训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不仅表现在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深刻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掌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原理与方法, 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而且表现在教师培训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与进步。所以, “好培训”应该是促使作为“我们”的教师从“我怎么教”到作为“他们”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的转变。这样的培训不仅要从教师角度设计和组织, 更要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 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寻找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如果不从学生学习的特性和学生受益的角度理解教师学习价值的实现, “好培训”的“好”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第五, 关注教师学习经验。教师不只是培训的对象, 更是培训学习的主体资源。不同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即使是任教同一学科的教师,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许多方面也有个人的诸多特点与问题。尤其是每个参与培训学习的教师在广泛、真实、鲜活、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对教育、对学生的理解, 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风格以及实践知识, 这本身就是重要的培训资源, 是教师相互学习的宝贵财富, 也是教师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所以, “好培训”就要高度关注和利用教师的学习经验, 通过多种方式使教师真正以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培训活动, 使教师既成为自己经验的贡献者, 又成为别人经验的分享者, 真正能够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利用新思想、新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习惯, 促进日常的经验获得新的意义, 进而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经验是有学习和发展价值的, 也是和理论有联系并且有理论支持的。这样的培训, 才能够帮助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清晰前行的方向, 增强努力的智慧和信心, 获得变革勇气和力量, 激发成长的内在需要和愿望。

第六, 尊重教师学习规律。专业的教师培训应当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中寻找到坚实的学理基础。既要体现教师学习特性, 满足教师学习需要, 还要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学科教学能力要求以及教师生涯发展的研究, 进行分层、分类、分科、分岗、分段设计。同时, 还要尊重教师学习是知、情、意、行结合的完整学习的规律, 既要重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能力、技术、方法层面的学习提高, 更要重视教师在情意方面的学习完善。新加坡的实践提供了启示:在新加坡政府为教师提供的培训中, 除了与教师工作直接关联的学科教学培训, 还设计了与教师人格、情趣等相关的课程。例如, 为了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 善意地理解他人, 不断地超越自我, 培训内容包含了人际沟通、交往方面的课程;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定和教师工作有直接联系, 但仍然被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 开设有系统、丰富的培训课程, 如唱歌、跳舞、插花、绘画、瑜珈等艺术、健身活动。新加坡政府认为, 加强教师的个人修养非常重要, 广泛而有所擅长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培养教师的人文精神, 增加教师的文化底蕴,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投入教学。由此我们也可以说, “好老师”需要的“好培训”应该是技术工具理性与人文情意取向相结合的培训。

好玩具胜过好老师 第4篇

何园长笑了,说:“你要听清楚我的问题啊,我问的是你会玩积木吗?”这时我有点晕了,积木不就是一块搭一块吗?横、竖由你决定,措好不倒就行了。何园长看出了我的困惑,拿出两块积木给我,说道:“你看看用这两快积木能产生多少种组合?”我仔细看了看这两块积木,严格来讲,它们是塑料做的,应该叫“积塑”只不过是我们中国人叫惯积木了,所以也顺着就叫积木了。这积木可以上下组合,也可以左右衔接,可以上面叠一半,叠四分之一,还可以反转一个积木,来来去去也就五种组合吧。当我得意的将我的答案告诉何园长时,何园长又笑了,说道:“这个答案,单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想出来的组合都不止十种。你要记着一个原则,对于孩子来说,有一点不同,就是不同。往往我们大人觉得差不多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不一样的。”接着何园长在我刚才试过的组合里面,重新又组合出几个不同的组合,并且把不同的细微之处指给我看。我仔细一看,还真的不同。原来这种叫“多纷”的积木,两块的组合多达36种,可以说是世界上组合变化最多的积木。

何莹是“开睿迪儿童天赋教育集团”的创办人。对于何总的称呼,何莹更愿意别人叫她何园长,毕竟她有着近二十年的幼儿园从业经验。现在“开睿迪儿童天赋教育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多元智能皮纹测试,心理咨询等等,目前还是“多纷”积木的广州总代理。 接触到“多纷”积木,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睿迪教育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儿童潜能开发,通过采集孩子的基因、皮纹等方法,检测儿童的先天潜能和大脑发育状况。然而根据孩子的先天优势和大脑状况,有没有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能进行开发呢?何园长和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丘晓辉先生四处参加展会,出席讲座,苦寻良方。

直到有一天,他们听了蔡伟忠博士的一个“玩中学,学中玩”的讲座,才猛然发现。这套来自英国的“多纷”积木,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几块普通的积木,在蔡博士手中像变魔术似地变出好多组合,你说它像什么,它还真的像什么。由于“多纷”积木的特殊组合,它连续荣获2004、2005、2006年美国创意金奖,英国最有名的,最权威的NATLL授予优秀教学用具奖。

大量实践证明,积木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手,是人体皮纹最复杂的地方,它拥有人类身体器官中。最精巧的19块小肌肉:也是神经纤维最集中的地方,神经纤维数量高达100万根;还是人类神经感觉最敏锐的地方,甚至,从人的大脑皮层显示的资讯来看,手的神经反射区,在大脑皮层上所占的面积最大。人有许多器官都不如动物,眼睛不如鹰锐利,鼻子没狗灵敏。但是人类的大脑和双手,却远远胜过其他动物。人类主宰世界的开始,正是从猿的直立行走开始,手的解放让大脑快速发育。人类所有的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双手解放的基础上。可以说手是智慧的代表,是人的第二个大脑。儿童玩积木的时候,手指的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广大区域,而通过大脑的思维和眼睛的观察又可以不断纠正改善手指的动作精细化程度。长期玩积木,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IQ和EQ的发展,而且它还能帮助孩子克服坐不住、静不下的不良习惯。

何园长首先在下属的两家幼儿园开展了创意积木课程,现课程已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游戏与玩具研究部的游戏中学习计划项目之一。在幼儿园的积木课程中,孩子们非常喜欢这套积木,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长们都反映:从来没见过孩子在家这么专注地玩一样东西,原来“玩”可以隐藏着那么大的学问,这课程应该一早就引进了。

何园长告诉我:积木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不会玩,买一套积木回去,没几天就给孩子扔在一边了。而开容迪公司教家长怎么去玩积木,怎样利用积木教会孩子形状、颜色、数量、长短、高低等基本概念。甚至连加、减、乘、除都可以算。这样,积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玩具了,变成了教具。孩子在6岁前,不用学太多知识性的东西,但是一些能力必须锻炼,像手眼协调、想象力、专注力、观察力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学习,那才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科学。

我的好老师高分作文推荐 第5篇

我的老师她中等的个子,有着一头红色的短头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张圆圆的脸,这便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但她却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常常鼓舞着我们,支持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我们相处快六年了,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都有点舍不得老师。

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要求都很严格,并没有偏心谁。老师对每个同学犯得错误总是及时的批评,然后,在耐心的对我们讲述这个问题。有一次,我竟然在老师的语文课上开了小差,而且我做了什么都被老师看的一清二楚,老师很生气,她说:“你最近怎么开小差,现在是复习要紧,要认真听讲。”

后来在一些活动上,老师参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她与大家有说有笑的,高兴到极点,仿佛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这又让我发现,原来严肃的老师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老师虽然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只要我们理解老师的用意,就一定会知道老师是否开心。

好老师推荐 第6篇

这本书,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师,书中对中国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分析得较多,让人更加明确父母的教育更为重要,父母的素质提高更为迫切,说真的,这位妈妈做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般人很难达到。为人父母,尽心尽力就是最好。下面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想:

1、让孩子爱上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会陪伴孩子一生,并让她受用一生。作者女儿圆圆,什么书都读,她不会去干预孩子读书的内容,并且给孩子制造很多阅读的时间,(为了争取多的阅读时间而帮孩子做暴力作业,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这位妈妈,敢于向中国不良的教育形式对抗,不过对一个普通的父母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害怕这个度掌握不好,或是和老师沟通不好,那对孩子可能会是更大的伤害。)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外界诱惑实在是太多,如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等。书中对爱看电视也做了很详细的描述,认为电视只是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信息,不是主动去学习,即使要看不是什么时间看而是选择看什么栏目。一个小孩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那学习的问题就会出现。

2、“不说”比“说”是更难做到的事,“不管”比“管”更难做。指令和监视不是教育,如果教育这么简单,那世上就没有恨铁不成钢的事情发生。做父母就要像农夫一样,想让种子发芽,就要给种子一个肥阔的土地,适当的浇水,适当施肥,这样种子就一定会发芽,之后为其除草施肥,按其生长的特性来管理,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贫瘠的土地,长出的植物不会茁壮,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丰收的喜悦。土地的状况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科学的管理就是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别。这是我对书中这一比喻的理解。要想孩子长成什么样,就看父母给她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理解、支持、学习、沟通……

3、对孩子设立“记功薄”。想要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就要强化好的方向,不要让消极的负面影响到孩子。不要以物质作为奖励,因为物质上的奖励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要让孩子真正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对立起她对学习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心目中好老师征文前言[推荐] 第7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书代序

掩上这些样稿,心中仍有许多冲动。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有一些是我熟悉的同事,可是其中有些故事、细节我却不知道;也有一些是我还比较陌生的老师,不过读了书也就认识了。

这是一本由学生写的真实的书。可以感觉到,是发自肺腑的,是咱们学生根据真切感受真实描摹的,这样的活动搞得很有意义。这样的书也编很好,真实无华,生动深刻。我们一高要形成一个传统,就是在抓好成绩的同时,对学生的德育也不能放松。其中一个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可以试想:学生十几年过后,再回想一高,这里不仅有他熟悉的同窗好友,更有让他想起来就感动不已的老师。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老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而这本书描摹的群像给我了一些答案。

学生三年、九年、乃至十二年的学习生涯中,回忆起他印象最深的、他最难忘的,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是在讲台上思维敏捷而又讲的妙趣横生的,是迷惑时一经点拨就让他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是近似于严酷地要求他们却又满怀期望的,是在生活中无限理解而又能为他们指明方向的,是在他们最困苦的时候能送去温暖的,是身在病榻仍念念不忘教室的,是年老体衰讲课讲到最后一分钟的,我肯定:同志们,这种爱,他们是能感觉的到的!

教师的职位是因为责任而产生的。知识需要传承,科学需要弘扬,文化需要承继,所以才有教师。有远见的教师都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未来,所以对学生倾注着爱和期待,把学生每一点进步都当作最大的快乐。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好教师的共同标志。

老师热爱学生,学生追随老师,这是超越时空的人间最美好的一种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根本的。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讲过:一个教师,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一个好教师,可能影响一批学生;一个优秀教师,可能影响几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任务,但真正影响学生的不只是教师传的道、授的业、惑的解,而是教师的人格。好教师对于学生都具有人格的魅力。或是对学问如痴如醉的追求,或是揭露时弊、痛斥腐败的铮骨正气,或是温文尔雅、话语沁人心田的气质,或是入木三分的语言穿透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实际上反过来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们进行这样的活动,也是想从学生的视野中,想去看看好老师是什么样一个标准。

从这些征文中,我们认识到:言为心声,要做一个率真的老师,不说假话,不要虚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严格要求自己,慎于言行。古人常说,身教重于言教。好学生与其说是骂出来的,不如说是带出来的。在我们一高,从一些学生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班主任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可能有什么风格的班主任。

事实证明,一个胸怀宽广的老师身边,一定会聚集起一批学生;一个有一批批出类拔萃学生的老师,其实老师生命也得到了延续,是常青的。

长葛一高之所以成为学子向往的求学圣地,就是因为有一批好的教师。愿我们的老教师永葆青春,愿我们的青年教师更快地成为学生所喜爱的老师,是为序言。

师伟华

老师你好,我的好老师 第8篇

你如一缕春风, 迈着轻盈的步履, 掠过我的思绪, 从我的身边悄然走过, 你就是我的老师, 是你使我受益无穷。

上小学二年级时, 老师既教我们语文, 又教我们唱歌。老师对音乐很有研究, 想让我们从多方面发展。记得有一首儿歌是她教我们的, 歌名叫《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此后一唱这首歌每个小朋友都快乐地拍拍自己的手, 在幼小的心灵中, 幸福是件多么简单的事啊!老师告诉我们, 只要你快乐的时候拍拍手, 幸福的感觉定会在心中缓缓地升起, 渐渐洋溢在你的脸上。她就是这么有趣的老师。

老师是一位画家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她用她的神笔描绘了一幅春雨图, 她用五彩缤纷的色彩调画春天, 描绘着春意盎然的生机。

老师是一位音乐家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一支农家丰年曲。她用悠扬的琴声, 弹奏夏日的激情。用起伏的鸣声烘衬着夏的豪迈, 使我思绪飞扬, 回味无穷。

老师是一位诗人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她歌颂了秋的壮阔, 畅谈着秋的蕴藉, 谱写了一曲激荡澎湃的秋的颂歌, 她点燃了我心中激情的火, 她用诗化成墨水, 滋润我的心田。

老师是一位摄影师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思绪摄下冬的洁白与美丽, 用心灵的眼睛去感受美, 她用镜头留下冬天永恒的记忆, 也摄下了我心灵的触动。

老师, 好比一缕轻风, 荡漾在我的心房, 使我的世界四季常春。

老师, 好比一阵细雨, 滋润我的心田, 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

老师, 好比一轮骄阳, 照耀我心海, 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

老师, 好比……

老师是我们人生中最难以忘记的人, 是她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成长, 也是她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使我们受益终生。

在茫茫人海中, 是老师教会了我们要不停地往前跑, 是老师让我们看见了青春的本质, 在奔跑的同时带上理想, 自信而敢于展露, 坚强且意志饱满。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 我们都得感谢她的用心良苦!

好老师还是好家长? 第9篇

We’ve always been talking about why we need better teachers. There’s no doubt that a great teacher can be good for a student’s achievement but here is what some new studies are also showing: We need better parents.

Every three years, the organization called O.E.C.D organizes exams as part of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评估)or PISA, which tests 15-year-olds on their abilities to solve real problems. America’s 15-year-olds have not done as well as students in Singapore, Finland and Shanghai in the PISA exam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better, the PISA team, starting with four countries in 2006 and then adding 14 more in 2009, went to the parents of 5,000 students. They interviewed them about how they raised their kids and then compared it with the test results for each of those years. Two weeks ago, the PISA team published the main findings of its study.

15-year-olds whose parents often read books with them during their first year of primary school get much higher scores in PISA 2009 than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on’t often read with them or not at all. Parents’ concern for their children is strongly connected with better results in PISA.

According to Schleicher, the leader of the team, just asking your children how their school day was and showing great interest in their learning can help a lot. It is something every parent can do, no matter what their education level .

The study found that getting parents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t home is more powerful than parents attending parent-teacher meetings, volunteering in classrooms, taking part in money-raising ,and showing up at back-to-school nights.

To be sure, nothing can replace a good teacher. But let’s stop putting the whole responsibility on teachers. We also need better parents. Better parents can make teaching more effective(有效的).

根据文章选出正确的答案。

1. The study was done in countries in total in 2009.

A. 40.B. 18.C. 14.D. 4.

2. It is suggested in the study that parents should .

A. try to search for better teachersB. put the whole duty on teachers

C. ask their children to read more booksD. care about their children’s school life

3.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n Interview with ParentsB. A study by the PISA Team

C. Better Parents Are NeededD. Better Teachers Are Needed

【答案分析】

1. B。根据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为了更好地了解缘由,评估团从2006 年开始对4 个国家后来在2009年又增加了14个国家的5000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调查。可知在2009年这种调查总共在18个国家进行。

2. D。根据第五段第一句According to Schleicher, the leader of the team, just asking your children how their school day was and showing great interest in their learning can help a lot根据评估队的领导Schleicher的调查显示,父母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一天是怎样度过并对他们的学习展现极大的兴趣,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暗示父母应该关心学生的学校生活。

3. C。该文开头说学生需要好的老师,接着话锋一转用but显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We need better parents.”文章后五段介绍一个调查父母关心孩子学习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文章最后一段又进一步点明本文的主旨,升华主题。即“好的父母对教授孩子更有效”的结论。因此C选项作为标题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全面,简洁,新颖。

【词汇讲解】

1. doubt vt. 怀疑,不信

例如:I never doubted that she would come. 我从未怀疑她会来。

There seemed no reason to doubt her story. 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她的故事。

I doubt whether /if the new one will be any better. 我不敢肯定这个新的会更好些。

n. 怀疑,疑惑。

例如:There is some doubt about the best way to do it. 对什么才是做这件事的最好的办法有点吃不准。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 did the right thing. 毫无疑问我们都做对了。

He’s made some great movies. 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他拍了一些出色的影片,这是毫无疑问的。

2. every three years每隔两年;每三年,也可以写成every third year,表示每逢三年。可以利用下列结构:every third/fourth/fifth/sixth...+时间/空间+名词的单数=every three/four/five/six...+时间/空间+名词的复数

every adj. 每隔,每逢,每……

例如:The Winter and the Summer Olympic Games are held every four years. 冬季和夏季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He comes to see his grandparents every fifth day(every five days). 他每隔四天去看他的祖父母一次。

【注意】每隔一天:every other day =every second day=every two days

每隔几天/几年:every few days /years 而不用every a few days/years

例如:We water our flowers every other day. 我们每隔一天给花浇一次水。

3. as well as 和……一样

例如:It is important for you as well as for me. 那对你重要,对我也同样重要。

She is a talented musician as well as being a photographer. 她不但是摄影师,还是一名天才音乐家。

She danced as well as her mother does. 她的舞蹈和她母亲跳的一样的好。

【注意】as well as +名词放在主语后,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保持一致。

例如:Jane as well as her classmates goes to the Great Wall every three years. 简和她的同学们每三年去一次长城。

4. add

vt. 加;增加;接着说。

例如:If you add 5 to 5, you can get 10. 5加5得10。

“They don’t know”, he added . “他们不知道。”他接着说。

vi. 增加,加强

【拓展】n. addition 加法,增加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还有;而且

例如:In addition to such subjects, the teacher also taught mathematics. 除了这些科目之外,老师还教数学。

5. concern

vt. 关系到;关于;与……有关;使……担心

例如:The news concerns your sister. 这条新闻与你妹妹有关。

Her illness concerns me very much. 她的病是我很担心。

adj. 关心的,担心的

be concerned about 担心,挂念

例如:The president is deeply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总统对这个问题深感担忧。

He didn’t seem in the least concerned about her safety. 对他的安全他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拓展】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n my opinion=personally就……来说,就……而论,依我看来

6. show up vt. 出现;来到某处

例如:He was invited, but didn’t show up. 他被邀请了,但是没出现。

You never know when she will show up. 你根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来。

7. raise vt. 举起;提高;培养;饲养

例如:He raised his hand in salutation but the officer ignored it and crossed the street. 他举起手来行礼,但是那个军官没注意到,而是穿过街道走了。

That’s the way he was raised. 那就是他被抚养的方式。

【注意】raise是及物动词,其后可以接宾语,用于被动语态。

例如:raise one’s voice提高嗓音

rise 是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不能直接接宾语。

例如:The sun has risen. 太阳已经升起。

【长句分析】

1. There’s no doubt that a great teacher can help in a student’s achievement but here is what some new studies are also showing :We need better parents. 毫无疑问,一位伟大的教师能在学生学业上有所帮助。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我们更需要好的父母。

该句是由but连接的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前一分句There’s no doubt that a great teacher can help in a student’s achievement中主句。There’s no doubt其后that 引导同位语从句,中心词doubt后的分句是倒装句,主语what some new studies are also showing: We need better parents,谓语动词是is。

2. 15-year-olds whose parents often read books with them during their first year of primary school get much higher scores in PISA 2009. 在2009 的评估中显示,那些15岁的,他们的父母在他们上小学时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的孩子,得分更高一些。

该句主句15-year-olds get much higher scores, whose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15-year-olds。

3. It is something every parent can do, no matter what their education level. 那件事情任何父母都可以做,无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

主句It is something every parent can do,从句no matter what their education level是让步状语从句。

【语法点拨】

1. According to Schleicher, the leader of the team, just asking your children how their school day was and showing great interest in their learning can help a lot. 根据评估团的领导Schleicher所说的:询问孩子的学校生活怎么样以及对他们的学习感兴趣,对他们有极大的帮助。

本句的谓语动词can help而主语asking and showing动名词作主语,使文章更生动。

好老师推荐范文

好老师推荐范文(精选9篇)好老师推荐 第1篇育儿方面的书籍看得有限,这本书是有一次带娃去泰晤士钟书阁的时候看到的,觉得不错就决定买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