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51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精选8篇)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1篇

生物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1、超高压对蜂蜜酒成分的影响

2、小米保健酒的研制及营养分析

3、甜型酥梨酒生产工艺研究

4、固定化细胞技术乳链菌肽发酵生产的研究

5、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生产乳酸及提取工艺研究

6、酸奶中亚硝酸盐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7、柚皮总黄酮对泡菜中亚硝酸盐消减机理的研究

8、泡菜复合发酵的研究

9、WD02菌株产红色素的性质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10、黑苦荞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11、黑苦荞茶中黄酮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及抑菌作用研究

12、烟草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降低N-亚硝胺含量研究

13、食品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14、驻马店卷烟厂污水处理改造项目

15、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诱导稳定突变株系的筛选及突变体类型分析

16、高静水压处理对拟南芥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17、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诱导稳定遗传变异系的DNA分析

18、麦麸低聚木糖产品的脱色工艺研究

19、中普紫麦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20、嗜热酯酶cap结构域突变体构建及功能分析

21、嗜热酯酶点突变体P166G和P169G构建与表达

22、一株降解苯酚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23、一株降解拟除虫菊酯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24、酯酶芳香族氨基酸突变体Y164K和F168K构建与表达

25、废生物体资源化利用吸附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研究

26、天然植物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27、柚子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

28、不同分析法对有色金属矿样中有色金属含量比较研究

29、超声波提取辛辣调味料及其抑菌性的研究

30、郑州城市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31、酶解酪蛋白制备多肽工艺研究

32、降解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微生物菌株的筛选研究

33、真菌降解类胡萝卜素产生致香物质的研究

34、异养EM菌的分离与鉴定

35、粗柄羊肚菌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36、柠檬酸发酵黑曲霉的诱变育种

37、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提取

38、环境中分离的几种酵母菌的鉴定

39、混菌发酵木聚糖制备乙醇的研究

40、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41、丙酸菌与酵母菌混和发酵制备丙酸的研究

42、毛发水解液制备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研究

43、几种食材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析比较

44、果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分析

45、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46、系列红枣酒的研制

47、米曲霉中果糖基水解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48、四个不同品系烟草转录组的初步分析

49、韭菜不同品系18S和nad基因的进化分析

50、韭菜不同品系的rbc1和tanl基因的进化分析

51、怀山药零余子中皂苷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52、怀山药零余子中多糖成分的研究

53、利用果胶酶降解烟梗中果胶的研究

54、镇江香醋醋糟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工艺优化

55、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微量元素Fe、Zn、Cu及重金属Pb变化规律

56、高产黄酮类物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

57、高静水压处理拟南芥种子对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58、苹果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及发酵产物分析

59、烟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其发酵产物分析

60、流感病毒恒温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1、肠道病毒EV71恒温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2、超表达SOD棉铃虫病毒的扩增及生物学活性测定

63、烟草青枯病病原的噬菌体的分离鉴定

64、高产果糖基转移酶的微生物的筛选及分离鉴定

65、发酵烟叶表面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

6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及其优化研究

67、混沌系统及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的研究

68、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69、平落坝构造海相深层卤水中铷分离提取技术研究

70、超声振动辅助铣削LY12铝合金表面质量研究

71、基于纯水介质矿山大流量三用阀的关键技术研究

72、济世公司生命源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73、转基因克隆牛犊组织中形态学、印记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检测

74、5个现代月季品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体细胞培养的研究

75、天山冻土低温微生物多样性及产低温脂肪酶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76、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研究

77、核因子κB的`小干扰RNA防治大鼠自体移植静脉血管桥内膜增生及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78、小鼠IL-33干扰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吸烟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的作用

79、腺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抑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FasL基因表达的研究

80、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诱导CTL对BGC823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81、论美国对转基因食品不实施强制性标签制度的原因

82、基于模糊PID控制的电气比例阀控制系统的研究

83、心内导管三维定位导航软件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84、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85、一种新型的NADH荧光探针

86、掺镱双包层全光纤激光器的研制和测试

87、非线性混沌电路的设计与研究

88、活性污泥与反硝化污泥混合包埋脱氮技术研究

89、微喷部件群孔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脉冲电源的研究

90、模板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空心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91、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性能研究

92、纳米级MEMS定位平台的驱动与控制方法研究

93、含适应性驱动支链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94、基于视听觉刺激下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研究

95、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96、WNT信号通路在大肠锯齿状癌变途径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97、法舒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98、去势对小鼠主动脉衰老的影响及生理剂量睾酮的干预研究

99、超声电导经皮透入微米中药的镇痛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

100、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推广服务研究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2篇

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下面是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请参考!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3篇

1. 湖南省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面

生物工程专业隶属工科办学专业,属于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安排一定比例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然而,在检查中我们发现19所学校中仅有中南大学等3所提交的材料中显示有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同时,生物工程专业在办学的学科定位上,应该既有别于生物科学专业,又不同于生物技术专业。然而,在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我们发现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对上述3个专业定位认识不清的现象,论文选题除了存在过于简单的一般性问题以外,甚至存在脱离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的原则性问题,例如某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竟然是教学实验室保存的蛙类标本的比较研究,又如某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是关于该校学生膳食结构的问卷调查分析,等等。

1.2 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方面

上述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指导老师的素质及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指导老师应当在学生开展毕业环节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一些地方院校教师由于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少,科研和教学经费不足,再加上招生规模大,未能做到一人一题,某高校甚至出现了同一名教师指导的三名学生同题的现象,更为恶劣的是三名学生论文中仅有的一张凝胶电泳实验结果图也是相同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不仅仅体现在选题方面,还体现在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程监控方面。尽管有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毕业环节的质量监控,专门绘制了教师指导学生的记录表格,要求教师对于每次的指导情况进行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但是,从材料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少数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和中期对学生无指导、在毕业答辩前突击多次指导的现象,实际上没有实现对学生毕业环节全程指导和监控。

1.3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方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本次抽查的重点之一。学生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对待毕业环节的态度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各高校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规范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在抽查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学校规范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论文选题不恰当以外,还有论文中研究背景介绍(即综述部分)篇幅大而正文部分篇幅小、内容空洞、存在东拼西凑的现象、论文字数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设计图纸绘制及标注不规范等问题。

1.4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方面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各院校均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并且大多数院校都实行指导老师评阅、评阅老师审阅和论文(设计)答辩三重打分评定,一般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成绩要求呈正态分布,优秀比例一般控制在10%—15%。但是,在抽查中我们发现各高校评分普遍存在偏高的现象。另外,在评语撰写方面,许多学校的评语均采用通用性语句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论文撰写质量及答辩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如该生实验工作积极主动、论文书写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思路清晰等,缺乏对学生具体工作的个性化评价。

2. 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建议

2.1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选题是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原则上,选题应避免过大或过小、过易或过难。学生进入毕业环节前,各院校应根据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实验室规模及师资队伍情况,确定分别开展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公开征集专业教师甚至学生自己的论文(设计)题目并进行认真审查和可行性分析。然后将获得批准的题目及相关指导老师情况向学生公布,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要做的题目及相关指导老师,并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微调。这样既可以避免选题不符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发生,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加强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

指导老师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选题和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进行修改及成绩评定等,因此,对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存在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部分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工程方面知识背景的教师,造成无法开展毕业设计,只能开展毕业论文工作。主观因素则是有些指导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认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学生做不出什么成果,不愿意花费精力对本科生进行认真指导。因此,各院校一方面应当根据自身师资队伍结构现状,适当引进能够指导毕业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制度管理,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杜绝毕业环节教学事故的发生,同时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2.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不仅时间较短,而且往往受到学生考研复试、求职应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抽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或不太负责任。指导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意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能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后一项标志性作业,也是对自己四年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高的一次难得机会。另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到生物工程相关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通过真题真做,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同时也为学生开辟就业的绿色通道。

2.4 完善成绩评定机制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当做到全面、客观、公开和公正,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即指导老师从学生开展毕业工作中的表现等方面给予的考核成绩,论文(设计)评阅教师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撰写质量方面给予的书面材料成绩,以及答辩委员会教师对学生毕业现场答辩表现给予的打分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从众多毕业论文(设计)中评定出真正优秀的代表作品,在使应届毕业生心悦诚服的同时,对于下一届毕业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环节也有辐射示范作用。另外,教师在撰写评审意见时应当注意:既然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人一题,毕业答辩时回答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对学生的评语当然应该具有针对性,切忌使用过多俗话、套话等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通用性语句,这也是对学生历经数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一种尊重与肯定。

3. 结语

湖南省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属于新办专业,都处于积累办学经验的起步阶段,正因如此,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作为2010年的重点抽查对象,对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抽查工作。虽然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已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反馈给了各高校,但我觉得毕业环节当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可能具有普遍性,因此将参加抽查工作的心得体会撰写成文,供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同行参考,希望共同促进我国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新时期的生物工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作者通过对湖南省19所高校的普通全日制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的抽查, 总结了目前存在于各院校毕业论文 (设计) 中的主要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生物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整体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湖南省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潘勋, 周海梦.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 (2) :27-29.

[2]杨宇, 柳建设, 周洪波等.生物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07, 14:8-9.

[3]惠明.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3) :147-149.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生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

毕业论文,指专科毕业論文、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等,即写作并提交的系统研究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高等教育时期的技能总演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感触。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本文尝试在理工科背景下探讨生物工程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方面问题,以期望建立合理考评机制。

由于毕业论文工作具有系统性特征,是前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综合,根据影响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在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系统中划分了三个监控阶段,分别是论文前期质量监控、论文中期质量监控、论文后期质量监控。

一、生物工程专业论文前期质量监控

1.指导教师监控机制

学生能否按规定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任务,指导教师起到核心监控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工作作风、工作责任心等,都对毕业论文指导效果发挥影响。指导教师应有曾经独立指导或协助指导过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在以往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认真负责、学生反映良好、毕业设计完成较好。生物工程专业属于理工科,除了有良好态度外,还要求指导教师有较高的科研素养。

2.选题监控机制

为了较好地开展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第七学期教师应该下达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工作。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选题,学生确定后,指导教师介绍课题的基本要求,并提供一部分资料。学生自行选题,学生根据实际工作或者实习情况,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有明确想法,对未来工作有应用价值,可以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选择,但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必须写出提纲和内容摘要,明确研究目的方向。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选题来源也无非这几个方向,对于重实验、重数据的专业来说,更是需要在选题的时候把控好方向。

3.开题监控机制

开题环节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重要部分,督促学生完成好开题报告能够控制意外的发生。课题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选题是否存在过大或者过窄,是否需要更换题目,通过审查开题报告内容发现研究路径和方法是否合理。论文结构是否恰当。这个环节做充足,能够减少重大失误,提醒学生在研究课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环节,对研究困难有一定预见性。生物工程的毕业生更是应该在这个环节做充分准备。

二、生物工程专业论文中期质量监控

1.学生态度监控机制

重点监控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的态度、自觉性,时间与精力是否有保证等。由指导教师组织、安排,要求毕业学生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回答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毕业论文中存在态度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警告,及时指明努力方向,采取补救措施。任何专业都需要强调毕业生个体的努力,对于毕业生的学习风气应该常抓不懈。

2.指导教师过程监控机制

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等形式对指导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控、督促指导教师抓紧后期指导。主要检查按课题制定毕业论文任务书,及时下达情况;推荐相关参考资料等情况;落实毕业论文经费和开展课题研究所需条件情况;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情况;现场指导的方式和方法;教书育人情况。对于理工科来说,还要求指导教师教会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指导数据处理、指导数据分析等工作。

三、毕业论文后期质量监控阶段

1.论文答辩前监控

院系检查学生是否按毕业论文要求完成所有工作,对学生成果验收和答辩资格审查,确定学生答辩资格。毕业论文成绩一般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定。指导教师主要关注选题意义、材料选择及组织能力、结构框架、基础理论的运用及分析能力、论文的学术水平等;评阅教师主要关注选题意义、论文难度、结构、资料使用、论述、运用能力等方面,只有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达到及格,才能进行答辩。

2.论文答辩过程监控机制

答辩分组进行,指导教师回避,互相答辩对方的学生。严格控制论文质量,要求学生突出自己的工作,时间一般为15分钟,由答辩教师根据具体研究提问关于研究相关情况,时间一般为10分钟。论文答辩的评分要素为:论文选题、论文难度与工作量、语言组织、回答问题的圆满程度、论文的思路、基础知识的运用、相关知识面、对论文所涉及问题的理解程度等方面。采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级评分体系,其中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的评分求和权重分别为50%、20%、30%。

总之,建立一套全面的毕业论文质控体系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43-44.

[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3]何颖.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43-45.

[4]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作者简介:韩洪波(1981—),男,汉,四川攀枝花,讲师,硕士研究生。

支撑项目:应用型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优化。编号:JJ1150。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5篇

一、选题背景

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以及人口迅速老龄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12]。8月8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位于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城市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占41.1%,在农村居民疾病死亡构成中占38.7%,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今后十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且其患病与致残、致死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至少1700万,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高达300多万。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直是中国人第一致残致死的疾病。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四五十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上发病率更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逐步降低,目前年龄在三四十岁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威胁[3]。根据临床资料,约60%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而50%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病。所以心脑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液粘铜、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所导致的心脏和大脑组织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疾病的通称。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栓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在我国,每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非常高昂,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⑷。因此,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人员必须重视起来,寻求更加经济有效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心脑血管疾病中,90%以上都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特别是冠心病、心脏病、脑梗塞、脑栓塞等疾病,都是由于长时间的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硬化、闭塞、管腔狭窄等引起的。所以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动脉硬化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生理和病理基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够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用于动脉硬化检测的有创方法主要指动脉造影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它是一种常见的和有效的用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侵入性诊断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动脉造影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技术和设备的条件要求较高,且检查价格十分昂贵,会对病人身体造成损伤,这些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有创动脉造影技术只对已经有了明显的管腔狭窄的动脉病变有效,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蹄查和诊断帮助较小,所以,只依靠动脉造影是不足以有效提高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水平的。

用于动脉硬化检测的间接方法主要指通过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或生物标记物,如微量白蛋白尿、C反应蛋白等或通过内皮功能测定来间接判断动脉硬化程度,反映血管的病变情况[6]。但上述生化指标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病变过程并非总是同行的,并不能直接反映动脉的弹性特性。而内皮功能测定等方法尚缺乏足够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的支持。

通过直观的影像学手段通过使用超声成像、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手段,可以检测某个动脉的管壁内中膜厚度情况、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和冠状动脉韩化积分情况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硬化程度。通过影像学手段可以较为可靠地确诊动脉硬化性疾病,不足之处是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只有在病变程度较深的时候才能确诊,且这些影像诊断方法只能对某一局部血管进行分析,了解某一截面动脉管腔的弹性功能变化,不能详细了解动脉整体的弹性功能。另外,上述方法均需要借助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昂贵的检测仪器才能进行。通过分析人体各生理参数人体的生理参数包含了人体大量的生理和病理信息,通过对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表征动脉硬化程度的特征参数,这其中主要指人体血压信息、心率信息、心电信息、脉搏信息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征动脉硬化的特征参数主要有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錁胺指数[7]:A.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心脏将血液搏动性地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产生脉搏压力波,脉搏波以一定的速度沿血管壁向外周血管传导。通过测量两个动脉记录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距离,就可以计算出脉搏波传导速度。无创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需要选择两个动脉搏动点,该点要在体表能够触摸至IJ,通过测量这两个点之间的等效距离,再除以这两个点之间脉搏波的传导时间,即得脉搏波传导速度。例如,选择胺动脉和騍部动脉可以测定臂踝PWV(baPWV)、选择颈动脉和股动脉可以测定颈股动脉PWV (cfPWV)、选择颈动脉和烧动脉可以测定臂PWV (crPWV)、选择颈动脉和胺动脉可以测定上臂PWV (cbPWV)等[8]0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被广泛用来评价动脉壁的扩张性和硬度等。脉搏波传导速度取决于血管的几何特征、动脉壁的弹性、、血液密度等,由于血管几何特征和血液密度的变化相对较小,因此,脉搏波传导速度能够反映动脉壁的弹性情况。目前的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检测仪价格昂贵,且检测指标单一,误差不易控制。B.踝胀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测量踝胺指数是血管外科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踝部腔前动脉或腔后动脉以及胺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躁部动脉压与胞动脉压之间的比值,即为課胺指数。踝胺指数可以用来评估下肢动脉血管的开放情况。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全面研究,确立了表征动脉硬化的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搭建软硬件平台,建立人体多生理参数的采集及分析系统,实现对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和对动脉硬化特征参数的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做出分析。本文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介绍了动脉硬化的基础理论,从人体动脉系统、动脉硬化形成机制、病理过程、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六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章介绍了人体各生理参数(血压、心电、脉搏)的发生机理及意义,分析了表征动脉硬化的特征参数,主要包括基于血压参数计算的脉压、基于心电波和脉搏波计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基于脉搏波形分析的其他心血管参数如动脉顺应性、外周阻力等参数,并且给出了这些参数的详细算法及流程。

第四章介绍了系统软硬件平台的设计及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信号的采集、实时显示及信号的传输和分析过程。

第五章给出了动脉硬化参数的检测过程及结果,并做出分析。第六章对全文做出总结,提出展望。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写作提纲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Bayod C, Villarroel M T, Perez Lorenz J B, et al. Arteriosclerosis. Factores de riesgocardiovascular[J]. Medicine - Programa de Formacion Medica Continuada Acreditado, 2013,11(40):2383-2395.

[2]马国强.人体生理信号预处理算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顾东风.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7(2):75-76.

[4]俞文,张敏,凌杰等.163例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态度、行为综合干预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6(12):737-739.

[5]李维胜.心血管参数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6]曹帅,陈香.便携式动脉硬化评估仪[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6-10.

[7]朱彤,李婉媚.PWV和ABI的测定在动脉硬化早期检测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6,(8):4-5.

[8]P H. Tsui, et al. Arterial Pulse Waveform Analysis by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Amplitude[JJ,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2007, 28(8): 803-812.

[9]QuiIlien A, Moore J C, Shin M,et al. Distinct Notch signaling outputs pattern the developingarterial system[J]. Development, 2014,141(7):1544-1552.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6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设 计 题 目电厂型机组热力系统优化设计

子题目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时间: 2010.12.04~2011.01.20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目录…………………………………………………………………………………3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

………………………………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结束语 ……………………………………………?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7篇

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供教师选题、系或教研室研讨,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用)

(试行)

一、选题的基本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者的重要结合点。参加科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撰写毕业论文,使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并使之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对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合适的课题能使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得到收益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主要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问题或生产实际问题。

2.选题应具有科学性、技术先进性、实用性、工艺性和可行性,优先选择结合生产、科研、教改、实验室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减少虚拟题目。

3.选题应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一定水平,既注重课题内容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既要有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又有一定的试验、调研等。课题要保证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既能达到对学生培养训练的目的,又留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余地。

4.题目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间的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勇于接受综合性课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探索与钻研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与科技发展的需要。

5.题目的可完成性是指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使毕业设计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因此,要求课题的选择要使其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当;对于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的较为复杂的课题,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6.题目必须符合本专业所在学科及其研究方向。目前,我院重点发展的学科为:生物科学,其研究方向为资源生物学(保育生物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技术)及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生物工程,其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提取、开发应用及工艺设计等,也可在相近的专业选择合适的题目。

7.选题需提交系、教研室集体讨论,以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质量和适当的难度,实施的可行性及题目结果的可预测性。学生自选或自拟题目,需经系、教研室讨论,系(室)主任审核同意。

8.下列课题不宜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① 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较远;

② 范围过专过窄、小实验项目或简单的野外调研,不能达到全面训练目的;

③ 毕业论文(设计)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结果;

④ 知识陈旧或过时,且多次重复使用的题目;

⑤ 文献综述、课件制作类题目。

二、课题的特点与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基础研究、实验研究、应用开发、调查研究、工程设计。

(1)对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要求是以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训练为主,侧重对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

(2)对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要求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的综合训练为主,侧重对学生工艺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1.基础研究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对本专业各学科存在的理论问题、前瞻研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此类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该类题目以解决科学问题为目的,一般由教授或博士担任指导教师。在生物科学专业的选题中可占15%左右;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可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占5%-10%,不宜比例太大。

2.实验研究

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分析测试、实验技术或实验教学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和数据处理能力。

该类题目涉及面广,选题范围宽,以改进实验手段为目的,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测试等。生物科学专业以该类选题为主;在生物工程专业中可侧重于工艺流程、实验方案,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等,并控制适当比例,保证题目实验工作量饱满。

3.应用开发

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包括生物资源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工艺研究、开发利用方案、产品开发、新产品研制、软件开发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该类题目以应用开发为目的,可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主要选题类型之一,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4.调查研究

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动植物本底调查、生态调查、资源调查、生理指标调查、遗传学调查等。培养学生野外调查工作技能、室内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该类选题以调查数据为目的,供生物科学专业选用,可占适当比例,注意选题不宜太小,指标不宜单一;生物工程专业一般不采用该类课题。

5.工程设计

此类课题包含面比较广。面对经济建设或生产实际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综合经济意识来设计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法、新的生产系统和装置及设备,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数量和经济效益。

工程设计类以生物工程专业选题为主,侧重对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三、毕业设计题目分配原则与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1)指导教师根据科研项目、工程设计任务或新产品的开发研制等课题,从中选出适合学生情况和教学要求的部分。

(2)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受到综合训练,将生产实践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组合、优化拟定题目。

(3)学生在学校、工厂、企业、科研单位进行教育实习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拟定有研究开发价值的题目;影响生产的关键性工艺或设备方面的题目;接受委托协助研究开发的项目。

(4)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自立的研究题目及用人单位提供的题目。

课题分配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上1题1人,可独立完成;个别需要合作的实验项目或野外调研可1~2人一组,但应有明确分工和主题,分若干个子题目,每人独立完成其中一题;因材施教,全面训练;学生与题目双向选择。

选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教研室集体审定,报院学术委员会审定教师资格和选题质量后,方可列入选题计划。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确定课题分配。

课题分配原则上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几位学生共同参加的课题,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应该完成各自承担的部分,以保证每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对综合训练不够的实际课题,指导教师应做适当增补,使其满足教学要求。同一题目不得使用两届以上。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8篇

工程管理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是一门与工程技术关系密切、管理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好毕业论文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学会专业文献检索、外文文献阅读,掌握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通过毕业论文,能够使学生及早面对专业技术及管理问题,进行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训练,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2 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关联度较差

毕业实习是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为毕业论文服务的。毕业实习大多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搜集到的资料应该用于毕业论文内容中,或经过信息处理后用于毕业论文。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偏向于自己选择实习单位,又由于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及理解程度不够等原因,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未认真进行实习,有些是实习中不知该如何搜集资料,有些甚至是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不相关,从而使学生获得的实习成果与毕业论文内容关联度较差,不能用于充实毕业论文内容,进而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

2.2 毕业论文选题不适当

毕业论文题目应满足本科教学大纲要求,论文内容既要有足够宽的知识面,又要保证一定的深度。近几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毕业论文题目。根据近3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来看,出现的问题有选题重复率比较高,缺乏新颖性,或者题目偏大,造成学生只能做“面上文章”;或者题目偏小,类似课程设计的说明书。

2.3 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缺乏

工程管理专业不同于土木工程专业,也不同于工商管理专业,这也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既要有工程实践性,不能空谈理论,同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管理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目前,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中,出现如下一些不良现象:如照搬照抄书中和网上的有关内容,缺少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拿有关工程档案资料进行简单堆砌,缺乏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还有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他人成果现象,缺少个人观点及创新之处。

2.4 毕业论文的全过程管理不足

毕业论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毕业实习阶段、毕业论文撰写阶段和毕业论文答辩阶段。以上三阶段是一个有机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第一阶段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关键,第三阶段是结果考核。如果教师缺乏系统管理意识,不注重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设计和考核,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2.5 指导教师队伍的数量及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以我校为例,2003届毕业生为4个班,到2008届达到了7个班,而其间指导教师仅增加7人。因此,出现指导教师总量相对不足的局面,对于该问题虽然已经通过外聘指导教师方式得到解决,但由于外聘指导教师往往不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另外,对于一些刚刚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教学科研能力和指导经验的相对不足,也会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3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3.1 做好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衔接

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要认真规划和编写毕业论文的有关文件,尤其是对于毕业实习指导书,要做到意义明确、内容清楚和重点突出;实习指导教师要开好毕业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讲清毕业实习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的不同之处,尤其要强调毕业实习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同时讲解实习资料收集的方式与方法等。毕业实习工作开始前,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调研提纲应当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并形成文字资料,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去认真实习,实习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有关实习成果,为下一阶段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2 抓好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源头”。论文选题很关键,如同建筑设计图纸一样,将直接决定着后期“成品”的效果和质量。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坚持“三结合原则”,即论文选题要与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相结合,保证研究的内容属于工程管理专业范畴;论文选题要与本专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相结合,既要保证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又要避免“老题长谈”;论文选题要与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保证研究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选题方面,系部可以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每年更新一半以上的题目,供学生参考使用。另外,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之前还要求进行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工作,以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思路清晰,内容结构合理,有利于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3.3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本科论文,固然不能要求每一篇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但至少在某一方面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这一见解应是所有公开发表的论著报告中未曾出现的[1]。工程管理系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既要与工程(企业)实践相结合,又要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其可以体现在理论观点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方法的应用上,总之毕业论文要有新意。同时,还要求每名学生至少翻译一篇与所做毕业论文有关的外文文献资料,由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和外文资料的翻译能力。

3.4 做好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控制

全过程指从毕业实习开始至毕业论文答辩为止。实行过程控制,对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

毕业实习阶段,指导教师要与所带学生必须保持一定联系,把握学生实习动向,并对实习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确保该阶段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实施“三稿定稿”制,指导教师对于每一稿论文都要认真批改,并且存档备查。同时,系部可以建立毕业设计网站,尝试毕业设计指导信息化[3]。我校工程管理系利用该方式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已经两年,学生反馈信息及指导教师指导效果良好。毕业论文答辩阶段,在学生答辩之前实施“预审”制或“预答辩”制,为正式答辩成绩提供参考。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出台有关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监控方法和措施,包括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建立质量责任制等。

3.5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及指导能力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本科毕业论文涉及知识面较广,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应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群体[4]。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上,应该抓好两方面:

1)适当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包括从企业聘请部分有能力、有精力的人员作为兼职导师,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双导师”制,以保证每名学生得到充分的指导;

2)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和教学科研有关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术科研能力,进而增强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最终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 结语

当今,高校对于学生培养质量都非常重视,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及声誉。加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正夏,龚友平,杨保全,等.浅论提高地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40-142.

[2]李明孝,万爱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2):120-122.

[3]曹小琳,晏永刚,刘玉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6(3):95-98.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毕业论文生物工程(精选8篇)毕业论文生物工程 第1篇生物工程毕业论文选题1、超高压对蜂蜜酒成分的影响2、小米保健酒的研制及营养分析3、...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