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方法及考试技巧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方法及考试技巧(精选12篇)

方法及考试技巧 第1篇

1 猪采血

猪采血一般分为前腔静脉采血和耳静脉采血, 具体情况根据猪的大小来选择, 笔者认为35 kg以下的小猪适合选择前腔静脉采血, 而35 kg以上的中、大猪适合选择耳静脉采血。

1.1 猪前腔静脉采血

1.1.1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由于猪的大小不同, 前腔静脉深浅不一样, 使用的针头也不一样, 10~35 kg的小猪选用0.6×25 TWLB针头和5 m L一次性注射器针筒, 10 kg以下乳猪应选择0.5×20 RWLB针头和5 m L一次性注射器针筒。

1.1.2 猪的保定。

前腔静脉采血找准部位很重要, 因此根据笔者经验, 需助手3人, 把小猪仰卧, 一人按住猪的两后肢往下压, 使它不能乱蹬, 另外两人在猪的两边分别抓住它的两前肢, 先向上竖直, 后向外打开约与地面呈60角, 其中一人用另一只手按住猪的下颌部向下压, 使猪的胸前窝暴露出来 (胸前窝由胸骨、第一肋骨、气管围成的两个三角窝, 在胸骨端两边, 左侧靠近膈神经, 采血时容易受到损伤, 所以一般选择右侧部位) , 便是猪前腔静脉采血的穿刺部位。

1.1.3 进针与采血。

采血者先用75%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 在胸前窝三角区正中央, 以与水平线60°角左右, 偏气管15°角左右进针, 缓缓刺入, 若出现针筒进血, 则用左手固定注射器, 右手拉动旋杆采集所需血量, 拔出针头即可。若针筒未见进血, 则把针头向前后、左右来回调整进针深度及方向, 有时稍等几秒种, 旋转一注射器, 若长时间见进血, 则拔出针头, 重新的调准位置再刺入, 同时也要注意一下小猪的应激反应。新手必需多加练习, 以准确感受前腔静脉的位置所在, 不能急躁。

1.2 猪耳静脉采血

1.2.1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一般选用0.5×20 RWLB针头和5 m L一次注射器针筒, 也可以选用7#头皮针和5 m L一次注射器针筒。

1.2.2 猪的保定。

需一助手用保定绳将猪固定好, 采血者用75%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消毒时注意要把耳静血管附近污渍擦洗干净以便看清血管, 另一助手用卡住耳朵根部, 使血管露张。

1.2.3 进针和采血。

猪的耳静脉比较明显, 采血者用左手将耳朵拉直, 右手持注射器或7#头皮针在从耳静脉中选择最粗那根的血管中端略靠耳尖部位进针 (实际情况根据血管粗细的而定, 血管粗的尽量往耳尖部进针, 血管细的则往耳根部处进针, 而且要选取较直的一段血管进行操作) 。进针时, 针与血管呈15°角左右, 刺破血管后沿血管平行进针至针长1/2左右, 将针头稳住, 防止左右摆动划破血管壁, 而引起血肿, 然后缓缓拉动旋杆, 采集所需血量。因为耳静脉血管相对较小, 血量少, 流速慢, 所以采血者要耐心等待抽血过程, 有时可轻轻转动下注射器, 防止针尖贴近血管壁, 同时采血过程中助手要卡住耳朵根部不要放松。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用干棉花压住采血部位片刻即可。

2 山羊采血

山羊常采用颈静脉采血, 羊颈静脉粗大, 容易查找和进针。

2.1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一般选用0.6×25 TWLB针头和5m L一次注射器针筒。

2.2 山羊的保定

山羊站立, 一助手骑跨羊身, 以大腿内侧夹持羊两侧胸壁, 抓住两只角抬起羊头, 以两前肢稍稍离地为宜, 将羊头偏向右方。

2.3 进针与采血

采血者在颈中1/3处, 找到颈静脉沟, 用毛剪沿颈静脉沟向上剪去2×3 cm左右大小的区域的羊毛, 用75%酒精棉球对剪毛区进行消毒, 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在剪毛区下面按压, 使颈静脉血管鼓胀, 不明显时, 可用右手中指轻轻点击, 以感受颈静脉隆起的位置, 确定血管位置后, 右手持注射器, 沿颈静脉纵向与颈45°角, 向上进针, 针筒进血后, 缓缓拉动旋杆抽取所需血量。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以酒精棉压迫采血部位片刻即可。

3 牛采血

牛采血有多种方式, 比较而言, 牛的尾静脉采血操作相对容易, 牛的应激反应小。

3.1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一般选用0.6×25 TWLB针头和5 m L一次注射器针筒。

3.2 牛的保定

由助手或畜主将牛拴在固定桩站立保定, 最好由畜主进行, 陌生人接近容易引起牛强烈的应激反应。

3.3 进针和采血

进行牛尾采血的部位为离尾根10 cm左右, 第四、五尾椎骨交界中点凹陷处, 采血者用左手在离尾根30 cm处托起牛尾上翘, 用75%酒精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 用右手食指控制针头深度, 由下向上垂直刺入牛尾腹侧中心线位置约0.5 cm深, 见针筒进血后即可拉动旋杆抽取所需血量。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以酒精棉压迫采血部位片刻即可。

4 家禽采血

家禽采血我们常用的是翼下静脉采血,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 但一般需要助手配合, 下面介绍一个人操作的保定和采血方法。

4.1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一般选用0.5×20 RWLB针头和2.5 m L一次注射器针筒。

4.2 家禽的保定

采血者首先用左手把家禽两翅的从腋窝处提起, 让双脚离地, 露出腋窝部, 右手拔去该部羽毛, 即可见到由翼根进入腋窝的一条较粗的静脉, 这就是翼根静脉, 其远心端有一条较细的静脉, 即翼下静脉。

4.3 进针与采血

用75%酒精棉球对拔毛区进行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 由翼根的肌肉处斜向进针, 向翅膀方向刺入翼下静脉, 见针筒进血, 保持针头稳定, 缓缓拉动旋杆抽取所需血量。采血完毕, 拔出针头, 采血部位以干棉花按压片刻即可。如果一边翅膀翼下静脉不慎刺破而引起血肿, 在拔出针头止血后, 左手更换提翅方向在另一翅膀用同种方法进行。

以上是本人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所得的一些经验总结, 在实际操作中, 采血者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合适的方法, 要做到既能节省人力资源, 又能减少畜禽的应激反应和对畜禽的伤害。但总之, 采血者要熟练掌握各种采血技能, 必需勤加练习, 做到熟能生巧, 才能提高采血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冰, 顾新剑, 刘明生, 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及考试技巧 第2篇

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很多知识是生活中常见的,大部分中考物理题考得很实用,是同学们熟悉的。所以做题时不要有不必要的担心,应该保持沉着冷静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先易后难,合理安排时间。

做题时要先做会做的、有把握得分的题,遇到少数难题,如果两三分钟内还没有较好思路,就要先做其他容易题,等到最后再回过头来攻坚。在一两个题上消耗大量时间导致会做的题拿不到分数是最愚蠢的做法。总的原则是“稳中求快,准确第一”。

第三、缜密审题、紧扣题意。(审题慢、准;计算要快、稳)

在物理做题过程中,审题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审题要细致认真,快速抓住关键字眼,准确找到显性条件,充分挖掘蕴含条件,只有在审题的过程中“慢”下来,做题的过程中才能“快”。所以这里“慢”就是“快”,“快”反而因为出错导致“慢”。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不少题不是不会,而是因为看错题、主观歪曲题意而出错,然后轻易的归结为“粗心、马虎”,其实,仔细审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能力体现,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细微体现。而能力和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关键时刻注意提醒自己,记住:做题过程中思路一旦遇到阻碍、或者疑问就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查题意!

第五、思路受阻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物理的最大特点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当做题时看到理论问题想不出答案时,应该多想想生活现象;当做题中看到生活现象问题时,应该立刻想到物理定理定律或者公式。如此物理好多难题迎刃而解。

第六、重视检查,有漏必补,有错必纠确保准确率。

最后做完题,对于心存疑虑的问题,换种思路重新快速解答一遍,当然如果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要“相信第一感觉”。 要检查有无漏题,有无笔误,是否切题,力争解答的内容乃至标点、符号、文字、图表都准确无误(如U与v,P与p,W与w等等不要写错)。特别注意检查以下几点:

一是单位,检查单位换算是否正确,是否忘记书写或者写错;

二是公式,是否写错,结合公式的成立条件思考一下是否引用出错,

三是结果,重算一下看是否计算出错,思考一下生活看是否符合常理和生活实际。

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第3篇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些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善抓“题眼”、“诗眼”和“词眼”。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即是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一词。

2.从形象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基调和社会意义。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往往有“冷”“热”之分,我们可以从形象描写的“冷”“热”中,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3.从注释中捕捉信息。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4.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就能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

5.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技法。在理解诗歌内容后再去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诗歌的特征,体会其思想感情。

6.思考成果的表达要准确、规范。参透所给的诗歌固然重要,但将思考成果用文字表现出来更不容忽视。一般说来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答表现手法,问主题就答主题,严格按要求去做。

(2)要点齐全。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述文字的切入点。

(3)推敲用语。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对不同的提问方式,我们要注意不同的答题方法。

1.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和方法:(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和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分析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和方法:(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5.分析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这个字用得好,有人认为那个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原因找理由。

明代武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 第4篇

一、明代武举产生的背景

明太祖吴王元年 (1367) , 朱元璋颁布了文武科取士之令, “使有司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 以时勉学, 俟开举之岁, 充贡京师”[1]1695, 并规定“:应武举者, 先之以谋略, 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 不尚虚文。三年一开举”[1]1695。洪武二十年 (1387) , 设立武学, 用武举, 通过世职、武举、行伍和纳级等四种途径选用人才。《明史》卷70“:洪武二十年俞礼部请, 立武学, 用武举, 武臣子弟于各直省应试。初武职率以勋旧, 帝虑其不率, 以武士训戒录、大诰武臣录颁之。至是, 乃参用将材, 三岁武举, 六岁会举。每岁荐举, 皆兵部武选。……凡大选, 曰色目, 曰状貎, 曰才行, 曰封赠, 曰袭荫。其途有四:曰世职, 曰武举, 曰行伍, 曰纳级”[1]1708。英宗天顺年间, 户部尚书郑纪奏请恢复武举, 得到批准。明郑纪《东园文集》卷4《奏设武举以培养将材疏》“:今国朝已立武学, 但武举未设, 夫有武学而不设武举, 欲人之习武艺, 是犹有儒学不设乡试, 欲人之穷经也难矣!臣愚以为今日之计, 必须依效唐宋故事, 开设武举之科, 以策论定去取, 以弓马定高下”[2]758 上。天顺八年 (1464) , 颁布诏令曰:“令天下文武衙门, 各询访所属官员军民人等, 有通晓兵法、谋勇出众者, 从公保举, 从巡抚、巡按会同三司官考试, 直隶从巡按御史考试”[3]81 上。武举法的制订, 是武举制的历史性进步, 《历代通鉴辑览》卷105:“ (成化元年冬十月) 立武举法:直省举诸武艺人, 兵部同总兵官, 考其策略、弓马, 分别甲乙。武举废已久, 至是复立之。指挥以下子弟, 皆令入学”[4]65, 明代武举自此走上常规化的道路。

二、明代武举考试的时间

至于武举考试的时间设置, 自天顺八年开科考试以来没有固定, 只是按照实际需求间歇举行。孝宗弘治六年 (1493) 定武举六年一行, 先策略后弓马, 策不中者不许骑射。弘治十七年 (1504) 提议武举三年一试, 武宗正德三年正月兵部议上武举条格, 通过了“三年一试”的考试方案[5]265 上。刘大夏《题武举事》“:呈照得先于弘治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该本部题武举事, 例节该钦奉孝宗皇帝圣旨:今后三年一次举行, 其余制度有未备的, 你每再斟酌议处来说。……将武举初试定于 (文举会试) 当年四月初九日, 头试射步下箭, 十二日再试射马上箭, 十五日答策终试”[6]241 上,245 上。王琼《武举议》“:天顺间, 始议武举, 成化弘治以来, 间一举行, 犹取骑射, 大略而已。至正德三年, 尚书刘宇议定, 今行条格, 三年一会举行, 着为定例”[7]832。武举经历了由不设科而专事承袭, 再到天顺年间的开科取士, 至正德三年定为三年一会举, 终成定制。由皇帝主持的武举殿试, 则是到了明末才恢复, 《明史》卷70“:崇祯四年, 武会试榜发, 论者大哗。帝命中允方逢年、倪元璐再试, 取翁英等百二十人, 逢年、元璐以时方需才, 奏请殿试, 传胪悉如文例, 乃赐王来聘等及第出身有差。武举殿试, 自此始也”[1]1798,1709。

三、明代武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

武举考试的内容和顺序, 明一代也屡有更改, 最先的提议, 内容甚为丰富, 考试分为初、次、末三场, 因操作难度较大而作罢。明郑纪《东园文集》卷4《奏设武举以培养将材疏》:“初场则以《武经》、《百将传》并诸家兵法, 试其论策而观其韬略智识, 该博断制之材。次场则试以古今阵势、兵器、车舟、名物, 俾其图画, 贴说各注制度行使之法, 而观其布置、运用、变化、开合之妙, 俱糊名易书, 定为上、中、下三等。末场则于教场中试其弓马、枪刀、刨铳, 以观引众致远、斩将夺旗之勇”[2]758 上,下。确定为内外场的考试形式后, 又先试技勇后答策略。天顺八年 (1464) , 武举首场为外场考试, 铨试技勇, 在教场对考生进行弓步射、马射, 亦有射程距离和中的之数的要求;二场也称为内场, 由主考者提出有关军事、兵法等问题, 由考生作答。刘大夏《议行武举疏》“:初较骑射, 二较步射, 三试策论, 优者列职论官, 以示崇异。其非全材黜之, 以俟后举”[8]181 下。也有先考策略后试技勇, 弘治六年 (1493) 制定的武举方法, 将策略定为首场。考试的内容要求:首日答策, 次日射箭。策略考试不及格者, 不允许考骑射[5]265 上。

明代的武举还出现另外一种形式, 即先举荐选拔, 再组织正式考试, 这也是为适应人才选拔的“时代”要求而采取的有效举措。《续通典》卷19《选举三》载:“正德三年, 兵部议上武举条格, 每文举乡试之年, 预行两京十三省布政司, 有究韬略精武艺者, 报所在官司, 军卫送都司, 有司送布政司, 从抚按同三司, 分场考试。两京亦送巡抚考试”[5]265 上。马东溪就是这种选拔形式的杰出代表, 《华泉集》卷6《送阃帅马东溪武举》“:忾敌曾劳夜枕戈, 谈兵休问计如何。箭轻百步能穿柳, 笔扫千军不换鹅。晓殿策名登白虎, 暮街扶醉转铜驼。封侯记取承恩日, 武举龙飞第四科”[9]316。地方的官员, 也以能够举荐和挖掘武科人才而感到荣耀。《遵岩集》卷7《齐天乐·送陈武举》、《齐天乐·送曾武举》“:鸡声喔喔催难寝, 横戈况是危枕。裹革雄心, 封泥伟略, 肯近宴安毒酖, 英躯满仞漫, 李广多奇季。心藉甚报效, 酬知腰间七尺寒光凛, 紫骝骄汗, 血浸市墟, 垂栁不顾, 娇姬似锦。六郡良家, 五原健子, 结约好同襟袵。频摩雪刃, 待星敛欃妖, 障销烽祲, 印纽盘螭, 在明光醉饮。“”庙堂北顾思安寝, 西戎亦未高枕。募勇悬金, 招才刻印, 志士谁甘怀酖?关山百仞任, 陇水歌残阳, 关唱甚驰心, 朔漠目光电火毛霜凛, 重涵冰耀, 波浸千金, 买马装出, 一团桃锦。属鞬鱼腹, 帓绔象珥。踞偃宁论茵袵。何须血刃, 只喑哑生风, 指挥褰浸, 瀚海无边, 断单于马饮”[10]126 下。《谷城山馆集》卷10《送武举王生北上》“:侠少多奇节, 悲歌气不平。偶探黄石简, 欲赴白登城。锦瑟垆头醉, 雕戈马上横。功成报明主, 耻作鲁诸生”[11]90 上。

经过举荐选拔出来的武考生, 次年的四月初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在兵部进行会试, 会试分为三场进行, 骑射、步射都在京营将台前进行。首场铨试骑射, 每人发九矢, 须中的三矢以上, 二场考试步射, 每人步射亦发九矢, 须中一矢以上, 三场考策论, 答策二道, 论一道, 所有考生的试卷都要弥封誊录书中, 对每名武考生的马、步箭中的之数亦要送内帘, 由试官细心阅读并配等第。其成绩共分为三等:上等次者步射、马射和策论俱优, 次者为步射、马射稍次, 中等者马、步射虽优, 但策论文藻不及者, 其余人等一并除名落第。马射距离为三十五步, 步射距离为八十步。《明史》《选举二》“:正德十四年定, 初场试马上箭, 以三十五步为则;二场试步下箭, 以八十步为则;三场试策一道”。选录的标准, 王琼《武举议》“:正德十二年。答策论三道, 马上中四箭, 步下又中二箭以上者, 升署职二级。答策论三道, 马上中三箭, 步下又中一箭以上者, 升署职一级”[7]830,831。

从世宗至明末, 明代武举考试中传统科目 (“策”、“论”、马射和步射) 的评定标准及有关分等升赏之法等, 虽有修补, 但无重大变更。其间, 在武举科目中新增的有试力和试刀两项, 试力一项, 要求考生能力胜五百斤或四百斤、三百斤以上, 否则将被淘汰;试刀一项主要看考生的刀术精湛与否, 如能运百斤大刀, 术与力俱佳者, 则在优先录取之列, 如崇祯四年 (1631) 会试、殿试中式者王来聘和徐彦琦即“能运百斤大刀”。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火器在战场上的大量采用, 当局拟在武举考试中增加火器的内容, 虽得到批准, 但却迟迟没有得到实施。《明史》卷70 载“:万历之末, 科臣又请特设将材武科, 初场试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抟、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 所熟知者言之。报可而未行也”[1]1708。

根据前文的考述,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武举考试内容的设置, 在不同时期虽然有所改变, 但都是以大众普及的项目为主。尽管作为骑射科所用的马, 不是普通家庭能拥有的, 而且有地域的差别, 政府也注意到这一问题, 从开科取士开始便采用适当的方法, 弥补其不足。明代拟增加“炮统”内容, 也因为火药被严格管制而搁浅。二是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参赛者的功力和技勇, 择优录取。在平衡策论与技勇孰轻孰重方面, 在明之后确立了以功力技勇为核心的选材方向。三是胜负的标准均以量化为主, 以轻重、多少、远近、准确及对抗时的胜负来衡量选手的能力, 避免由主观评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降低偶然失误可能带来落选的现象。

摘要:对有明一代武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证, 结论:一是武举考试内容的设置;二是考试的目标是测试参赛者的功力和技勇;三是胜负的标准均以量化为主, 避免由主观评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降低偶然失误可能带来落选的现象。

2023高考中的考试技巧及方法 第5篇

高考考试技巧十、考砸一科后怕影响后面几科的考试怎么办?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鱼贯而出,会看到有的考生兴高采烈,有的考生神情沮丧,甚至有可能止不住哭出来。这时考生不要与别人对答案,家长也尽量不要问,如果有人问考的如何,就告诉他“还行”就可以了。一是如果上门科目考的不错,于是忘乎所以容易产生松懈情绪,降低后续考试的动机水平和唤醒程度;二是如果感觉考的不好,与别人对答案不一致,造成情绪低沉和焦虑。

此时最恰当的方法是马这门科目完全放下,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科目的眷顾,并全面转入后一门科目繁荣复习中,

对上一科考试失利的考生来说,学会遗忘,并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科上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失利是难免的,重要的是迅速摆脱阴影,“堤内损失堤外补”在放松状态下,你的弱项完全可能成为你的强项。去年我所带班的一个考生在语文考试中整整漏做了30分的题,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克制了万灰俱冷的感觉,在后两门考试中背水一战,放手一搏,最后如愿以偿考上重点大学。

最后送给考生一句顺口溜:“会的做对无怨无悔,会的做完不留遗憾”。总之,实现高考目标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质等,只要考生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些要素,高考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高考考试的答题策略

总体规划

从分发试卷到开考铃响,中间一般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者五分钟时间老总体规划一下自己此次考试的答题时间,按照平时的答题时间或者充分的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以防止考生到最后手忙脚乱,会做的没有最对,不会做的根本没有做。

答题步骤

答题时,要认证答题,总体把握时间,不要写一笔看一次时间,这样首先会造成考生心理的慌乱,致使考生的思维不够发散喝广阔。其次是浪费了高考场上争分夺秒的时间,减少了考生答题和思维的时间。一定要先难后易,不要因为一道题而耽误了后面的答题时间。整体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返回其查看自己还未做的问题,依据分值大小一次进行补充答题。

正确大于速度

答案准确是考试得分的关键。建议考生答题时想好概念,解题一步到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准确率,还可提高时间的效率。不要一问的为了速度而忽略了答题的质量。速度是关键,但质量最关键。

卷面整洁

端正的字迹和整洁卷面让人赏心悦目、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繁杂的卷面给人一种很烦躁的感觉,阅卷老师不回去细细研究你的套路,答题一定要要做到思维整洁,步骤清晰明了。

试题答不完怎么办?

好多同学反映说自己有些学科的试卷在规定的时间里做不完,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在考试中有学科试卷在规定时间没有做完,特别是数学、理综这些理科试卷,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一般考试命题,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可以完成全卷。

那又为什么规定是中等程度以上考生可以答完呢?这和录取率有关,就全国而言我们的平均录取率是在50%,因此指标就设定在中等程度以上考生。

十个重要高考考试技巧

一、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二、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三、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四、审题别偷懒用时别吝啬

“不集中精力仔细审题,一不留神就丢分。”去年全市理科状元,武汉三中学生徐懋祺以685分考入北大。他建议考生,不要小看题干中的每个隐含条件和细节,审题一定要非常仔细。

“要留意题目的所有条件。”毕业于武汉四中的黑马刘恋念说,物理题有时会给出很多物理量。这时不妨把已知的物理量都圈起来,做题时如发现所给物理量没用,肯定是答题思路有问题,一定要重新思考。

“文科综合更是重在审题。”毕业于武汉十二中的黑马佘晔介绍,文科综合里的选择题干扰项特别多。高三阶段做了太多训练,高考时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题,如不仔细看题就会按往日做过题的答案填写。高考答题就算遇到再熟悉的题目,也要把题目审完。

五、相信第一感改动需谨慎

毕业于武钢三中的田钰笙,去年高考以667分考入清华大学。“做听力的第一感觉很重要。”田钰笙说,英语听力一般是一步到位,很难有机会检查,除非是自己完全瞎猜,否则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感觉选出的答案。

现已是北大数学学院大一学生的王静姝也认为,第一感觉答卷确实很重要,尤其是语文、英语两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改动。作文写作时,应该打草稿,一旦确定了基本框架和思路,就一路写下去,不要做大段修改。

六、步骤写清楚分分要计较

“写好步骤让我得了便宜。”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黄超介绍,自己高考结果好是因为物理大题得了不少步骤分。

黄超说,高考时理综物理部分最后两道大题都很难,他做得并不顺利。但按老师的要求,将自己能想到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都写了上去,虽然没有得出最后结果,但也得了总分的一半以上。

七、答题看规则草稿要规范

刘恋念介绍,理科综合是自己的强项,高考考了260多分。她提醒,理综科目做物理部分时一定要注意多选题部分。物理多选题的规则是错选不得分,选不全得部分分。因此,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的每个选项一定要自己有充分把握,否则宁可保一半的分,也不要强行冒险。

“打草稿也应注意技巧。”秦逸说,特别是理科考生打草稿千万不要马虎。最好也排好顺序并在草稿边写上题号,同时也要简单写下计算式和计算结果。这样检查时,考生能更快速检查答题思路。

八、字迹要工整

秦逸说,去年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有点奇特,通读后不太明白,有点着急。稳定情绪后又反复读了两遍,才想出解题眉目。“现代文阅读再懂也不要急。”特别是文科考生,遇到难题不妨从出题角度去思考,稳定情绪仔细推敲,只要复习到位肯定能够判断出来。

“因为书写丢分最可惜。”佘晔介绍,除了心态,书写也是最容易导致非智力失分的因素。特别是文科考生,答题书写量很大,有时字迹潦草不清,如果涉及到得分点,很可能因此而扣分。

九、积极暗示多发挥易超常

秦逸说,如果考生进入考场无法平静,一定要多做点放松式的心理暗示。高考时自己担心考英语会困,于是在考前喝了一杯咖啡,“喝了咖啡,等会一定精神超级好”,结果考试果然精神抖擞。对于紧张时爱上厕所的考生,可暗示自己,“其他事都处理好了,惟一的事就是细心答卷”。

“遇到难题就告诉自己做过。”王静姝介绍,考数学时,自己最后一道选择题做错了。事后她才知道,这题和平时训练过的一道题很类似。对此她提醒,经过平时的训练,考生已对各种类型的题目做过反复准备。碰到难题时,先深呼吸三秒,可回忆平时有关的训练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保持好的心态平常心对待

高考前,考生肯定已经经历过很多次统考、模考了,临场不要慌乱,保持好的心态。用平常心对待最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顺利度过考前的“高原反应”

理综的应试技巧及方法 第6篇

关键词:理综;应试技巧;时间配置;措施

一、时间配置问题

理综的成败将决定高考的成败,而时间配置是否合理又将决定理综的成败。时间配置不合理是学生考试中最常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还会给考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何在高考紧张的应试氛围中,充分利用好理综150分钟的时间,尽可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将成为决定学生高考成败的关键。

1.时间配置模式问题

研究发现,合理的训练模式和答题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也有利于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转换。理综考试的最佳时间配置是“物理60分钟、化学50分钟、生物40分钟”,该模式对中等生来说存在一些不足。其一,高考理综试题并不是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排列下来的,而是各个模块按一定顺序有机组合而成的。这样要把三个学科完全按上述模式进行作答就有一定难度,也不利于先易后难的解题思路和在理化生各学科之间进行思维转换。其二,根据该模式分配时间可能破坏综合科的整体协调性,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针对上述模式的不合理性,笔者将该模式稍加修改,并将模式时间按相应比例改为“选择题45分钟、物理必考45分钟、化学必考30分钟、生物必考25分钟、选考15分钟”。笔者认为该模式对考生来说更为有利。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该模式不会破坏试卷的整体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选择答题的顺序,有利于中等生抢分。其二,这些模块可以拆开进行单独训练。选择题可以重点训练,教师可以进行限时训练,学生也可以自己加强训练。各学科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训练,让学生知道自己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合理地把握时间。其三,该模式能比较合理地让学生更好地、更科学地利用150分钟考试时间。该模式的训练一定要保证学生在优势学科上对时间的把握,确保可以综合得分。学生运用该模式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大多数中等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大幅提升,说明该模式还是比较可行的。

2.对单位时间与完成试题数认识不清

很多中等生因对时间整体把握不好,并对自己的水平认识不够,常会在应试的最后30分钟过于紧张,从而无法应用相关的审题技巧,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加强平时的限时训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在单位时间内自己能完成多少道题。这就要求对理化生各科进行限时训练。一般是物理练45分钟,化学练30分钟,生物练25分钟,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出理性的判断,懂得合理安排时间。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15分钟内能完成多少试题,尽量避免考试结束前15分钟的时间浪费。比如生物一般要求学生能在21分钟完成试卷中的三个大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加训练,掌握好做题的时间,通过改变时间配置模式、单位时间限时训练等措施,解决学生在应试中常见的因时间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

二、心态问题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心态影响考试成绩。很多考生在高考来临之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那么考生在考前与考中怎么调节好心态呢?

1.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在对大量成绩优秀者的调查研究中發现,他们在情绪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因此情绪比较稳定。他们把平时的统考、模拟考试当成高考,因此高考时就能以平常心对待。这就是所谓的“小考如大考、大考似小考”。但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平时考试、训练等的各项要求,尽量使学生严肃地对待每一次考试和训练。

2.劳逸结合,事半功倍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睡眠质量。很多考生在临近高考期间经常会出现失眠、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笔者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适量运动,如跑跑步、散散步等。

3.积极的自我想象

中长跑训练技巧及方法 第7篇

一、以短促长

中长跑项目属于耐力性、高速度项目, 运动员不仅需要较高的耐力水平, 还需要较高的速度能力, 只有两方面兼备, 才能跑出好成绩。反之, 只有耐力, 缺乏速度, 或者, 只有速度, 缺乏耐力, 都无法成为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因此, 以短促长, 以短跑训练方式方法指导中长跑运动训练, 已经受到广泛认可。

二、多课次训练模式

将每天的训练量分散到更多课次中练习。并将1~2次课程的训练内容分散到更多的训练课次中, 能有效缓解运动员的疲劳程度, 预防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深度疲劳等症状。

一天中进行多次训练, 每次训练课突出一个重点。例如, 在第一次课中训练运动员速度, 在第二次课中训练运动员耐力, 在第三次课中训练运动员耐力、速度水平。多课次训练模式在完成全部负荷量的前提下, 可大幅度提升运动员训练强度, 还能够将耐力、速度、速度耐力等有机结合。

三、训练内容

1. 一般耐力训练。

通常来说, 一般耐力训练主要通过间歇式训练方法完成, 运动员心率强度维持在170~180次/分钟之间。比较积极的间歇训练指的是1分钟快跑联合4分钟慢跑, 反复进行10~15次。

2. 速度训练与耐力训练。

对于速度耐力来说, 无氧耐力是基础。在日常训练中, 可通过间歇训练法发展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例如, 反复跑200~600米, 固定休息3~5分钟, 运动员心率强度在190~200次/分钟之间。

对于速度的训练, 可通过负重练习、各种跳跃、行进间跑、加速跑、起跑等多种练习。例如, 30~60米全速跑, 每组运动员重复跑3~4次, 每次重复4~5组, 间歇1分钟以上;或100~150米高速跑, 每组运动员重复跑2~3次, 每次重复2~3组, 间歇5分钟以上。

3.马拉松训练。

马拉松训练可将全年12个月分成三个训练阶段:第一阶段, 前6个月进行身体训练, 主要以越野跑步为主, 不同的训练距离要求不同的训练速度。这一阶段的练习锻炼运动员下肢力量与耐力。第二阶段, 赛前训练3个月, 通过这一阶段训练将身体力量与耐力充分发挥出来。第三阶段, 3个月比赛训练, 通过各种比赛, 综合锻炼运动员各项技术能力, 促使运动员身体各项水平保持最佳状态。

四、结语

中长跑技术训练必须站在中长跑运动技巧、特点上, 结合运动员自身能力水平, 针对性制定训练方案, 为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摘要:中长跑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属于田径比赛中的重要项目。在体育运动深入发展的今天, 积极探讨中长跑技巧及训练方法, 对于提高中长跑训练科学性有重要作用。鉴于此, 本文对中长跑的训练技巧进行了介绍, 希望能对田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长跑,技巧训练,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医学英语的翻译方法及技巧研究 第8篇

1 医学英语翻译的几种基本方法

医学英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释义法、套译法等。

1.1 直译法

任何两种语言都是有共性的,汉英两种语言的共性多于差异。直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保持原文意义、形象和语法结构,是翻译过程中最常见的使用方法之一。在翻译中,如果能做到语言形式上的对应还是以形式对应为好。举例如下:

原文:木生火,木克土。

译文:Wood promote fire, fire inhibits earth.

原文:每种疾病的病程都不一样。

译文:Every disease will have its course.

另外,对医学英语中大量的专业术语来说,直译也是最简单明了的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医学英语的专业术语又可分为一般用语和术语。一般用语指非正式场合下或口语中使用的语言;而术语是在正式场合下如会议报告、论文、论著中出现的语言。因此,在对这些医学英语中的专业术语翻译的时候应注意其场合。例如:冻疮的一般用语是chilblains,术语是erythema pernio; 破伤风的一般用语是ockjaw, 术语是tetanus;结膜炎的一般用语是pink-eye epidemic, 术语是keratoconjunctivitis; 气管的一般用语是wind-pipe, 术语是bronchus等等[1]。

1.2 意译法

虽然汉英两种语言有很多的共性,但差别也是有的。在表达方式上,英语重“形合”而汉语贵“意连(合)”[2]。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译文读者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的传达原意。例如:

原文:Often and little eating make a man fat.

译文:少吃多餐,使人健康。

原文:通脉活络。

译文:Remove obstruction from 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1.3 音译法

当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时,就应该考虑使用音译法。音译法是指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原语言的发音以便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3]。

“语言是个符号系统。一方面,原文的符号只有在它自己的符号系统中才有意义,如果它们被生搬硬套到译文中去就会失去原来的意义;另一方面,语言的符号系统不是封闭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接受外来符号,即外来词。因此,有些专有名词在译语中无对应语时,翻译时可借助音译法来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和不可读性”[3]。医学语言中此类术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汉语中的“淋巴”、“阿司匹林”就是从英语中的“lympha”、“aspirin”译来的。而英语中的“qigong”、“yin yang”、“fengshui”是从汉语中的“气功”、“阴阳”、“风水”译来的。还有一些以人名命名的疾病,如Murphy’s sign (墨菲征)、Gordon’s sign (格登征)、Chaddock’s sign (查道克征)等,都采用音译法。

1.4 音意结合法

音意结合法,即一部分采用音译,一部分采用意译。在翻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发音又能体现原文的指称意义,以谐音又谐意的方式达到功能相似。一半多用于中医文献的翻译。例如:

原文:原气,络穴,手阳明大肠位。

译文:Yuan-primary qi, Luo-Connecting points,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在以上例句中,由于使用英语的读者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不甚了解,直接用音译法达不到“达”的效果。而在音译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上意译,既能够不失原文特色,又能够准确的传达意思。

1.5 释义法

这种方法也主要用于汉语中医的翻译。由于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为了让译文表达的清晰明白,通常要加上一些必要的解释,否则译文读者可能会不知所云。例如:“五脏”可译为“five storing viscera (heart, liver, spleen, lung and kidney)”;“六腑”可译为“six excreting viscera (gallbladder,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large intestine and bladder)”。

1.6 套译法

套译法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中有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极其相似的喻义。例如:

原文:Diseases come on horseback, but go away on foot.

译文: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原文:Better a finger off than aye wagging.

译文:长痛不如短痛。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相通之处,尤其是在一些谚语的翻译中,可以搜寻到一些相似的语句直接套入,如上面的例句。另外,一些译文已经约定俗成地融入到了英汉各自的文化中,例如英语中的“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在汉语中就是“每天一个苹果,医生/疾病远离你。”

1.7 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辅助医学英语翻译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计算机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新,交互性强等优点,这些优点都可应用于医学英语的翻译。由于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其发展、更新速度比较快,一些新词也会随之出现,为了应对这些在词典中找不到的新词,计算机网络无疑是最好、最便捷的帮手。此外,还可以利用光盘资源协助翻译。常用的光盘资源有:CBMdisc, CMCC, MEDLINE等。

2 结语

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AF泰特勒(Alexander Fraster Tytle)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清晰的领悟、强烈的感受正象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因此,对医学作品的翻译,不仅需要译者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随着医务工作者和医科学生科研意识、临床意识的提高,教材中专业英语术语的大量出现,和国际间医学学术活动的增多,对医学人员的外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医学英语的基础是公共英语,在基础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方面两者是相同或相似的。但医学英语与公共英语又有许多的区别,尤其是专业词汇和公共英语词汇在医学中的不同含义,例如complication (复杂)在医学英语中多用作“并发症”,primary nursing不能翻译成“原始护理”或“主要护理”,而应翻译为“责任制护理”。所以,医学英语的翻译既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即按照公共英语的翻译方法去翻译,更应考虑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使译文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燕.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19.

[2]阎佩衡.英汉与汉英翻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函数教学方法及技巧探微 第9篇

一、重视符号教学

函数符号的特征凝结了数学符号的特有特征:抽象性、概括性.函数符号的使用和理解, 根本之处是要把握它表示的对象的内涵实质, 而不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对函数符号y=f (x) 的理解是伴随着对函数概念理解的整个过程中的, 而学生对函数符号语言的掌握情况是判断学生对函数概念掌握情况的有效信号.而由于数学符号的抽象性, 学生往往会望而却步, 畏惧三分, 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刚刚引入函数概念时, 对于函数符号的教学, 我没有把教材上的定义直接灌输给学生, 而是给出例题: (1)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 2], 求f (x2) 的定义域; (2) 已知函数f (x2) 的定义域是[1, 2], 求f (x) 的定义域.

点评:问题 (1) 中函数f (x2) 的定义域为[-2, 1]∪[1, 2], 学生不难理解.对 (2) 中却有一部分学生误认为[1, 2]就是函数f (x) 的定义域.正确解答是x∈[1, 2]→x2∈[1, 4], f (x) 的定义域为[1, 4].函数符号最抽象的因素是自变量x, 问题 (1) 与 (2) 仅仅是x与x2的细微变化, 但问题的本质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也是自变量x抽象性的魅力所在.

二、函数教学中注意概念的全面性

函数概念的核心是定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定义内涵和外延展现于函数不同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运用等不同的层面上.从不同角度揭示并阐释函数的本质.尤其要注意阐明三点:①x、y的对应变化关系.函数关系反映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函数的表示方法”的教学中, 要突出将两个量联系在一起的条件, 使学生意识到“对应法则”在函数概念学习中的重要性, 同时明白并非所有的函数都有解析式.②在对应关系中存在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等情况.③强调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是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具体问题从三个方面来揭示三要素.④自变量与函数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这无关紧要.自变量与函数是相对的, 可以互相转化.常量与变量也是相对的, 有时也把常量看作变量.两个函数式, 当它们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与对应关系完全相同时, 表示同一个函数.

例题:下列每组中有两个函数, 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 (1) y=x2+1 (x=1, 2…) 与y=x2+1 (x≥0) ; (2) y=2πx (x≥0) 与S=2πR (R≥0) ; (3) y=∣x∣与y=x2; (4) y=x与y=x2x.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比较函数的三个要素, 可知: (1) 不是同一个函数, 因为它们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 (2) 是同一个函数, 因为它们的定义域相同, 都是全体非负实数, y与x、S与R的对应关系也相同. (3) 由于y=x2=x, 因此它们是同一函数, 自变量取值范围与对应关系都相同. (4) 不是同一个函数, 因为它们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 y=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y=x2x取值范围是x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三、重视函数性质的实际运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 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对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函数图象的某些几何性质等内容都感到困惑, 觉得难记难懂.其实, 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函数性质问题, 就必须在函数概念的教学基础上, 对函数的上述性质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条理化, 并在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 挖掘题目中蕴涵的函数性质, 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洁, 同时加强数学变换思想的教学,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函数奇偶性时, 对其定义“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 (x) =-f (-x) ”, 这是非常重要的条件, 如果学生在运用函数奇偶性定义来判断函数奇偶性时, 不注意函数或者不等式成立时变量的取值范围, 就容易造成错误了.如f (x) =x3 (x (-1, 1]) , 形式上f (-x) = -f (x) 成立, 但是, 由于x=1时, -x=-1 /∈ (-1, 1], 因此它不是奇函数.在讲解函数性质含义时, 一定要举例来论证, 最好利用多媒体将其展示于学生面前,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书环, 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方法及考试技巧 第10篇

三维模型能准确表达设计者意图, 便于读图人员理解, 而尺寸是三维模型不可缺少的内容。应用Au-toCAD标注三维模型尺寸比其他三维建模软件更加灵活方便、清晰和美观, 符合国家标准。AutoCAD提供了功能完整的二维尺寸标注命令, 但它没有提供三维模型的尺寸标注命令, 只能使用二维尺寸标注命令对三维模型进行尺寸标注。三维是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向量构成的空间坐标系, 因此, 在三维环境中标注尺寸比在二维中复杂得多。有些使用者在标注三维模型尺寸时, 找不到规律和要领, 尺寸线位置和尺寸文本方向容易出错。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三维模型尺寸标注的方法和规律, 能够正确、快速标注三维模型的尺寸, 在本文中通过实例比较详细地介绍AutoCAD三维模型尺寸的标注方法及体会。

1 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方法

在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时, 主要确定尺寸的三个内容:尺寸平面、文本方向、文本正面。下面通过如图1所示实例进行介绍。

1.1 尺寸平面确定

尺寸平面是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和尺寸文本构成的平面, 尺寸的标注和修改均在该平面上进行。尺寸平面确定后, 创建用户坐标系UCS。创建UCS坐标系时需满足:1XY面与尺寸平面重合;2X轴或Y轴应与标注尺寸的尺寸线或尺寸界线平行或垂直。如图2所示, 在模型上标注立板上两个孔中心距离38和高度22两个尺寸, 在标注这两个尺寸前, 先确定尺寸平面1, 然后建立UCS坐标系, 将当前的XY面变换到该面上, 在尺寸平面1上标注尺寸。

1.2 文本方向确定

如图3所示, 在尺寸平面2上标注的46尺寸文本是反向的, 这是由于三维模型中的尺寸文本具有方向性, 其方向与X轴和Y轴方向有关。在分析文本方向时可借助文本方向线:由文本的底边沿着文本的高度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线, 即为文本的方向线。如图4所示, 绘制了尺寸46的文本方向线。最常见的尺寸标注类型为线性尺寸和半径或直径尺寸, 下面分析这两种尺寸文本方向与X轴和Y轴的关系及规律。

1.2.1 线性尺寸文本方向

首先确定文本方向线是与X轴平行还是与Y轴平行, 如果与X轴平行, 则文本方向与X轴方向相反;如果与Y轴平行, 则文本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 尺寸38文本方向线与Y轴平行, 文本方向与Y轴一致, 尺寸22文本方向线与X轴平行, 文本方向与X轴相反。根据这一规律将如图3所示的46尺寸文本改为正向放置, 需要变换UCS坐标系, 有两种变换方法:一是使Y轴与文本方向线平行, Y轴指向上, 文本方向向上, 如图5 (a) 所示;二是使X轴与文本方向线平行, 使X轴指向下, 文本方向向上, 如图5 (b) 所示。

1.2.2 直径或半径尺寸文本方向

在三维模型中, 对于圆柱、孔和圆角等圆和圆弧特征, 需要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 其文本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如图6 (a) 所示, 标注倒角半径R8和孔直径Φ9尺寸, 文本方向与Y轴一致;同理, 如图6 (b) 所示, 半圆柱底座半径R15和R10的文本方向也与Y轴一致。

1.3 文本正面确定

文本还有正面和反面之分, 如图7 所示, 尺寸38和54是正面文本;如图8所示, 尺寸38和54就是反面文本。正面或反面文本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UCS坐标系Z轴箭头方向, 二是三维观察方向。如果要标注正面文本, 设置Z轴箭头方向与该尺寸平面的外法线方向一致;视角方向一般选择系统提供的西南等轴测图或东南等轴测图。如图7所示, Z轴箭头与尺寸平面1的外法线方向一致;如图8所示, Z轴箭头与尺寸平面1的外法线方向相反。

2 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技巧

2.1 灵活使用坐标系变换

在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时, 用户坐标系UCS的正确变换是尺寸标注的关键。在坐标系变换操作时, 应考虑两点:一是操作准确方便, 二是变换次数要少。

在UCS命令中, 使用“3点”操作简便, 只需在尺寸平面上指定坐标系原点和X轴、Y轴方向上的点。这样既能使XY面与尺寸平面重合, 又能指定X轴和Y轴方向。操作时打开状态栏中的 “极轴”、“对象捕捉”、“对象追踪”按钮, 使操作更准确和便捷。另外, 要想减少坐标系的变换次数, 对同一尺寸平面的尺寸要集中标注, 如图1所示, 在尺寸平面1上可以同时标注54, 38, R8, Φ9, 30, 22 六个尺寸。对尺寸平面平行的尺寸, 使用“原点”命令, 将UCS坐标系平移到需要的尺寸平面上, 也比较方便适用。

2.2 建立标注图层便于尺寸管理

标注前, 新建一个或多个专用图层作为标注层, 便于尺寸管理, 如改变标注尺寸线颜色、线型。打开或关闭尺寸标注图层有利于图形的编辑和各种操作, 提高绘图效率。

2.3 建立合适尺寸标注式样

与二维图形尺寸一样在标注尺寸前按需要建立标注样式, 如设置尺寸文本高度、文本方位、箭头大小和尺寸界线等。另外, 标注三维模型尺寸时, 在标注样式【调整】选项栏中标注特征比例的全局比例, 为所有标注样式输入一个合理比例, 能够同时放大和缩小所设置文字的大小、距离或间距, 包括箭头大小, 使用方便, 样式看起来更合理。

3 小结

总之, 在AutoCAD中进行三维模型尺寸标注, 虽然与二维标注相比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掌握了标注方法和规律, 再经过反复标注练习和细心体会, 就可以达到快速、准确标注三维模型尺寸的目的。

摘要:应用AutoCAD进行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时由于没有提供专门命令, 只能借助二维尺寸标注命令进行标注, 这样在标注三维模型尺寸时有一定难度并且容易出错。结合实例介绍了三维模型尺寸标注方法、技巧和规律, 找出了文本方向与坐标系X轴、Y轴和Z轴的关系。

关键词:三维模型,尺寸标注,Auto CAD

参考文献

[1]赵国增.计算机绘图——AutoCAD 2008[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姜勇, 乔治安.AutoCAD 2009机械制图实例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3]刘宏.工程制图与AutoCAD绘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方法及考试技巧 第11篇

【关键词】护士礼仪课程;教学及考试方法;改革实践

在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士礼仪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之下,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也需要有扎实的人文道德修养,因此,在护理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做好护士礼仪课程的教学工作。

一、开设护士礼仪课程的意义分析

礼仪既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准,也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需要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之中,礼仪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因此,在各个行业中,都非常注重礼仪的培养,很多行业也开始将礼仪教学纳入到培训内容之中。护士礼仪是职业礼仪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需要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有语言、举止、仪表、服饰等内容,良好的礼仪能够起到强化形象、提升素质的作用,还可以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因此,护理礼仪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二、护士礼仪课程教学的设计与考试方法的改革

护士礼仪课程教学针对的是初入校园的学生,此类学生专业思想不扎实,对专业学习还未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没有参加过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因此,在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上,必须要考虑到此类学生的具体需求,这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

1.提升课件质量,产生学习氛围

如果在护士礼仪教学活动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会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对礼仪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礼仪学习失去兴趣。为此,可以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收集一些精美的礼仪图片,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记忆和理解。这种生动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对白衣天使的工作产生深深的向往,此外,还可以将上届学生礼仪实训的场景拍下来,为学生播放,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

在礼仪课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来接受礼仪的熏陶。在讲课时,教师要必须要仪表端庄,举止符合礼仪规范,让学生意识到,礼仪不仅是自己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忽视。

3.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礼仪课程教学中,可以多采用问题讨论法与情景模拟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语言礼仪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根据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为学生介绍在护理工作中应该采用何种语言来与患者沟通,要注意内容的规范性和礼貌性,避免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待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即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来扮演护士、患者、家属,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在应用问题讨论法时,可以由教师来提出问题,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和观察,在课堂上踊跃讨论。

4.改革考试模式,综合评定成绩

在最后的考核中,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考试模式,对成绩从上课的出勤率、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平时的仪容仪表、撰写论文、自己设计情景进行礼仪小品表演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避免了以往学生在应对理论考试时的消极态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护士礼仪课教学及考试方法改革的评估

在教学评估中,我们从2014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护士礼仪课的学习,95.8%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对护理专业的兴趣。98.2%的学生认为对巩固专业思想有帮助。98.8%的学生表示对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有指导意义。86.4%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已注意运用礼仪规范和礼仪意识的培养。88.2%的学生认为在将来求职时增加了应试的信心。83.5%的学生认为护士礼仪课有创新、有特色。95.8%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对本课程的学习有帮助。

四、结语

护士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是服务工作的主体,同时服务对象又比较特殊,其礼仪对护理行为和工作质量有特别的影响和制约,在患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护生在入学前接触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对护士的规范礼仪了解较少,如果单纯地用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方法,很难使护生学完后具备实际运用的能力。学是为了用,护理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而人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才能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童红梅.以行动导向为目的的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J].中医教育.2012(04)

[2]孙洪梅,杨连山.护理学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2(06)

[3]郭静,王利芳.《护理学导论》中“护士礼仪”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与探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03)

对好新闻的采写技巧及方法探讨 第12篇

关键词:好新闻,采写技巧,采写方法

一、好新闻的内涵

好新闻一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写作的风格要接近大众, 符合日常的阅读规范;第二, 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保证新闻的水准以及可读性。就写作风格而言, 接近大众, 符合日常的阅读规范指的是新闻所表达的内容应该能够贴近现实, 避免一些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词语的运用, 避免所阐述的内容给人一种空洞或者过于文艺的感觉, 具体来说, 就是写作的内容应该尽量切合实际, 反应民众的真实生活。另外, 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保证新闻的水准以及可读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应该避免所写的内容过于白话或者过于复制他人的言语, 造成整篇报道都陷入重复的怪圈中。保证能够真实有效地采访到鲜活的材料内容, 因此, 好新闻更要在采写内容的精准明确上做足功课。

二、好新闻的采写技巧

1. 使用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 很多的新闻在写作时都会采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 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 应该注重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将现实实际和所需要写的内容联合起来, 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对所写东西进行适当的加工, 争取在反映现实情况的同时能够保证读者的阅读兴趣, 将一些日常所发生的琐事提高到一定的认识水平, 提高读者对于生活琐事的认识能力, 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避免固定在一定的说教中。

2. 注意行文的短小精悍

很多读者在看到长篇幅的阅读内容时容易眼晕, 而且, 大面积的阅读材料容易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压迫感, 使读者出于本能反应拒绝阅读。虽然有些新闻本身所占的篇幅就较长, 但是要避免大段的空话、套话, 做到逻辑清晰, 主题明确, 内容合理, 文章的短小精悍。比如可以采用“跳笔”手法, 主要的方法是分出一些比较短小的段落, 在文章的衔接上, 要注重文章行文的跳跃性, 也就是说具体事实的讲述应该分清主次, 挑出主要事件。这一手段的运用能够使行文在比较有限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兴趣下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现实, 让新闻材料更加地具有逻辑性、内容清晰准确、行文短小、用词精准等等, 为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

3. 注意新闻的及时性

新闻的及时性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注重的就是一个“新”字, 因此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保证自身新闻的更新速度, 及时关注各方面的动向和变化。比如在报道火灾现场时, 如果赶到火灾现场的时间过晚, 就会错过重要新闻的采写时间, 使其他的新闻工作者抢占先机, 让报道变成了对他人内容的再次咀嚼, 引起读者的反感。因此, 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突发状况, 新闻工作者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对于本职工作的专业性, 保证自身工作的有效完成, 在报道突发状况时, 一定要注意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资料, 同时尽快进行整理和新闻写作。而且, 各位记者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方式挖取新闻的报道价值, 避免虽然采访到了第一手资料却因为写作选取角度的原因造成新闻阅读价值的流失。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共知的一个道理就是, 新闻的撰写中, 对于第一手资料的及时报道才是最为关键的步骤。这也就是新闻的及时性所要反映的内容。同时, 由于科技的进步, 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以最快的速度采写到最好的新闻, 提高新闻自身的价值, 很多的电视台都已经为记者配备了特别先进的交通设备供其采新闻用, 由此可以看出, 新闻的及时性在整个新闻采写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三、采写好新闻的几个要点

1. 选题要精准

在选题的过程中, 记者应该保证自己所采写的内容足够新颖, 能够感动读者, 能够给读者一定的警醒, 反映的内容有自身特色等等。内容足够新颖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着重关注的内容, 这也是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的首要特点。能够感动读者是说新闻的内容要对读者有足够的撼动性, 避免过分平淡直白的描述使读者丧失阅读兴趣。对读者的警醒作用可以保证新闻的价值, 这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而有自身的特色是说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反映出自己的风格特点,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写作角度要犀利

写作角度犀利说的是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采写能够在准确反应所采访到的资料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准确的角度, 保证写作内容在一定的新闻写作要求下具备足够的社会意义, 有一定的思想性和阅读价值。新闻所揭示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

3. 写作内容要准确

写作内容要准确就是指写作的观点清晰, 写作内容文艺色彩浓厚, 不适合普通民众的阅读习惯和要求, 对于新闻内容的反映具备足够的精准性, 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这些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都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具体写作过程中, 首先选取一个较好的标题, 给读者一定的冲击性, 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然后对写作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保证所采写的新闻的优质性。

结语

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 好新闻的采写应该注重新闻能够使大众读懂, 保证新闻的阅读价值, 能够吸引读者;在进行报道时, 要及时反映事物的现实性, 同时, 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 保证新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好新闻有没有坐标系——对经济新闻采写中的思考.中国地市报人.2013-2

方法及考试技巧

方法及考试技巧(精选12篇)方法及考试技巧 第1篇1 猪采血猪采血一般分为前腔静脉采血和耳静脉采血, 具体情况根据猪的大小来选择, 笔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