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精选8篇)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第1篇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服饰礼仪是人人皆需认真去考虑,认真去面对的问题。但是我说实话,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同志在穿着打扮方面,基本上还是无师自通的状态。服装礼仪文化常识,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款式
l、tpo原则,服装礼仪。t、p、o,分别是英文时间、地点、目的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要求着装款式要与时间、地点、目的协调一致。
2、场合要求。公务场合、社交场合要求着装正规、大方、庄重。适合公务场合的款式为:西装、中山装、套裙等等,不适合的有:牛仔装、运动装等。适用于社交场合的款式为:礼服、民族服装、便装等等,不适合的有牛仔装、运动装等。休闲场合要求是随意、自便。
(二)西装
l、色彩
必须庄重、正统。可以选择灰色、藏蓝色或棕色的单色西装。黑色的西装更适于庄严而肃穆的礼仪性活动之中穿着。在正式场合不要穿色彩鲜艳或发光发亮的西装,朦胧色、过渡色的西装,通常也不要选择。
2、穿法
(1)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要熨烫平整。
(2)要扣好钮扣。一般而言,站立之时,西装上衣钮扣应当系上,以示郑重其事。就座之后,西装上衣的钮扣,则要解开,以防其:“扭曲”走样。内穿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站立时可不系上衣的钮扣。系单排两粒扣式的西装上衣时,“扣上不扣下”。系单排三粒扣式的西装上衣时,可只系中间的钮扣,也可系上面两粒钮扣。系双排扣式的西装上衣时,钮扣都要系上。穿西装背心,不论是单独穿着,还是穿着它同西装上衣配套,都要扣上钮扣。西裤钮扣要全部系上,拉锁要拉好。
(3)要不卷不挽。在公共场合里,不要当众脱下西装上衣,或披在肩上。不可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或是随意卷起西装的裤管。
(4)要慎穿毛衫。不要同时穿上多件的毛衫、背心。
(5)要巧配内衣。数量上以一件为限,色彩与衬衫色彩相仿,款式上短于衬衫。领型以“u”领或“v”领为宜。在衬衫之内不要穿高领的背心或内衣,不要使内衣的袖管暴露在别人的视野之内。
(6)要少装东西。不要把西装上的口袋当作“百宝箱”。
3、搭配
穿着西装时,要注意与衬衫、领带、手表、鞋袜和公文包组合搭配的基本常识,资料大全《服装礼仪》。
(1)衬衫。正装衬衫须为单色。在正式场合,白色衬衫是最好选择,以无任何图案为佳。有四点注意事项:一是衣扣、领扣、袖扣都要系上,不打领带时,才要解开衬衫的领扣;二是袖长要适度,最美观的作法是令衬衫的袖口恰好露出1厘米左右;三是下摆要放好,要将下摆均匀地掖进裤腰之内;四是大小要合身,在办公室里,可以暂时脱掉西装上衣,直接穿着长袖衬衫、打着领带。
(2)领带。“西装的灵魂”。一般而言,穿西装套装是要打领带的。穿单件西装时,领带则可打可不打。不穿西装的`时候,通常可以不打领带。正式场合要使用真丝、单色领带、多色领带,多色领带一般不要超过三种色彩。用于正式场合的领带,其图案应规则、传统。领带的宽度不要与自己身体的宽度反差过大。领带打好后,外侧应略长于内侧,领带下端长度,应当在腰带扣上下端之间。不要在正式场合用“一拉得”领带。领带的位置应处于西装上衣与内穿的衬衫之间。
(3)皮鞋。穿西装要穿皮鞋,一般来说,皮鞋与西装最为匹配,颜色应为深色、单色,黑色最适合于配西装套装。皮鞋的款式,要庄重、正统。穿皮鞋要勤换、勤晾,鞋面要无尘,鞋底要无泥,鞋垫要相宜,尺码要恰当。
(4)袜子。以深色、单色为宜,最好是黑色。不要穿与西装、皮鞋的色彩对比鲜明的白色袜子、浅色袜子、彩色袜子、或者其他发光、发亮的袜子。
(5)公文包。“移动式办公桌”,穿西装外出办事一般要带公文包,颜色以黑色、棕色为好。样式以手提式长方形公文包为好。
(三)西装套裙
l、穿法
(1)大小适度。上衣最短可以齐腰,裙子最长可到小腿中部,上衣袖长以恰恰盖住手腕为好,衣袖过长,则无神,衣袖过短,则不雅。还应注意,上衣或裙子不可过于肥大或包身。
(2)穿着到位。领子要完全翻好,衣袋的盖子要拉出来,不要将上衣披在身上,或者搭在身上。裙子要穿的端正,上下对齐之处要对齐。出席正式场合之前,要抽出一点时间仔细检查衣袖的纽扣是否系好、拉锁是否拉好。在正式场合,上衣的衣扣要全部系上。
(3)兼顾举止。站要站得又稳又正,不要双腿叉开,东倒西歪。走路时不要大步流星,要以小碎步疾行,步子轻、稳,不要“嗵嗵”直响。
2、搭配
(1)衬衫。下摆要均匀掖入裙腰之内,不要悬垂于外,或是在腰间打结。钮扣要系好,除最上端一粒钮扣可不系外,其他均不要解开。衬衫在公共场合不宜直接外穿。不要在外人面前脱下上衣。
(2)衬裙。裙腰不要高于套裙的裙腰,暴露在外。衬衫下摆应掖入衬裙裙腰与套裙裙腰二者之间。
(3)鞋袜。鞋的色彩须深于袜子的色彩。鞋袜不要当众脱下,袜口不要暴露于外。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第2篇
(1)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语挂在嘴上。
(2)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3)领导相互敬完才轮到自己敬酒。
(4)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6)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7)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8)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9)碰杯,敬酒,要有说辞。
(10)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11)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12)宴会结束的时候,一定还有一个碰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13)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不要发出声响,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已经喝了点酒的话。
酒桌的礼仪常识
1、餐桌礼仪
(l)主客优先。主客还未动筷之前,不可以先吃;每道菜都等主客先夹菜,其他人才依序动手。
(2)有人夹菜时,不可以转动桌上的转盘;有人转动转盘时,要留意有无刮到桌上的餐具或菜肴。
(3)不可一人独占喜好的食物。
(4)避免使用太多餐具。
2、餐桌话题
假如饭桌上只是低头吃饭,气氛一定很僵。和背景、年龄、性格、嗜好皆不相同的同事或客户,到底要聊些什么?
(l)天气、气候。这是英国人的习惯,在火车上碰到同车的人,必定由天气展开话题。
(2)嗜好。以国家或人群之分的嗜好是最佳交际话题。
(3)新闻事件。尽管新闻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看,也天天不同,但是,有些重要新闻事件人们还是喜欢听或者发表意见的。
(4)故乡,毕业学校。有可能因而找到同乡,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此外家庭成员、居住地、喜欢的酒名、喜欢的食物、汽车等也可以作为聊天主题。
3、饮酒礼仪
(1)敬酒有序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当帮助你的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而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2)劝酒适度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3)避酒得当
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使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饮酒实力。
酒桌礼仪文化
01
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02
给别人斟酒的是不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最好斟八分满。但如果自己斟酒敬别人,要倒满。如果干杯,自已要喝到酒杯“一滴不剩”。
03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04
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05
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06
浅谈服装与礼仪的关系 第3篇
一、着装原则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对于礼仪上的注重,首先是通过服装来体现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交场合该如何着装,这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也决定着事件的成败。得体的着装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气质,轻松地应对各种不同的社交活动,做到既不失风度,又注重礼仪。我们在服装的搭配上,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整洁原则
整洁的服装总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里的整洁具体来说是指服装整齐、干净。比如,在我们进行聚会等社交活动的时候,一个身穿整洁衬衫的男士带给人们的总是一种很阳光的、积极向上的感觉,这样的着装既不失礼仪,也反映出他对这个聚会活动的重视。很多人,特别是女性都会认为所谓的整洁就是指的高档,觉得一身名牌就是整洁,这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不是名牌才能体现整洁,体现对礼仪的重视,只要保持服装的整洁、干净,全身搭配合体即可。
2. 合适原则
什么样的服装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职业、出入场合相适应?这是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现代人,由于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对审美上的判断,往往走进商场,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衣服。我们在选择服装的时候,不仅要选择与自己的体形相称的,而且也要对自己的肤色、年龄等方面进行考虑。服装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如果能选择到得体适合的衣服,还能帮助我们掩盖一些自身的不足。比如肤色比较暗的人就不适合再穿一些深颜色的衣服,下身肥胖的女性可以用裙子来遮盖自身的缺陷。不管怎样,我们要通过服饰,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轻松地应对各种社交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服装的色彩搭配
在生活中,迎面走来的人,其服装的色彩是首先传达到对方眼里的。因为色彩对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我们在着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色彩上的搭配。上身服饰与下身服饰之间,服饰与配饰之间的色彩一定要相互协调、层次分明。具体来说,服装的色彩搭配有如下几种:
1. 同类色搭配
同类色搭配是指以一种颜色为核心,整个服装全都搭配这个色系。通过色彩有层次的深浅变化来形成一种统一的效果。如玫红配粉红,深蓝配浅蓝,墨绿配浅绿,土黄配米色等等。在具体的搭配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色彩的递进,一般是从上而下,由淡变深。这样在整体的效果上才不会显得凌乱,而是给人一种稳重感。
2. 相近色搭配
相近色是指两个同种色调的颜色,在色彩学上,我们通常把色环十分邻近的颜色称为相似色。如黄色和绿色,蓝色和绿色,红色与橙色等等。相似色在搭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色彩的深浅与明暗上要有所差别,如深绿和浅黄搭配在一起是比较合适的,而深红与橙红搭配在一起就会显得杂乱、刺眼。
3. 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能充分张扬人的个性,是青年人十分喜欢的一种搭配方式。它采用两种不同基调的颜色来进行搭配,如最常见的有黑配白,还有红配绿,黄配紫等等。这些颜色在搭配上是十分大胆的,运用得当,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如果搭配不好,会适得其反。在具体的搭配过程中,颜色不宜选择过多,全身的着色不能超过三种,要以一种颜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切忌喧宾夺主。
三、正式场合的服装搭配
在一些相对正式的场合,对于男士的着装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具体来说:首先衬衣颜色与西装颜色要相配。在通常情况下,白色的衬衣是使用最多的,因为它可以与任何颜色的西服进行搭配。如果是一件深色的衬衫,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最好与深色西服放在一起。衬衣的袖口在正规的社交场合是需要扣上的,衬衣和西服之间不要再穿任何的衣物,千万不能因为怕冷在衬衣和西服之间再加一件毛衣,这样不但影响整体美观,还表现出你对社交礼仪的不重视。如果要佩戴领带,那么领带选择要适合衬衣与西服的整体风格,颜色不能太突兀,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淡色系的领带是最适合的。最后西装的扣子一定要扣上,很多人穿西装不喜欢扣扣子,其实这是不注重商务礼仪的一种表现。
四、总结
总之,得体的着装不仅能充分展现个人的魅力与气质,也而且充分体现其内在的文化修养。在具体的社交活动中,得体合理的着装,能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礼仪的注重,这是对其个人和工作的双重肯定。
摘要:服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 就将服饰放在了第一位。它作为一种文化, 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发展程度。而在具体的社交活动中, 它又与礼仪密不可分, 人们通过不同的着装, 能表现出身份、地位、涵养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因此本文着重讨论, 如何正确地通过服饰与礼仪的关系在社交活动中展示自己, 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交地位。
关键词:服装,礼仪,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晶.现代国际礼仪.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第4篇
本项目将重点研究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就如何解决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切入点,希望能为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奥运礼仪服装 民族文化 现代工艺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次。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竞技比赛,奥运会带给世界人民的不仅是—场全面的体育盛会,更是一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大融合的盛宴,而服装作为奥运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往往会成为运动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奥运会服装可以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程度以及国家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
奥运礼仪服装作为这一活动中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常规设计上应该注重将本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兼收并蓄,无论是色彩、廓形、面料还是工艺,都要将民族的精神本质渗透其中,找到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的切入点,这是需要极巧妙的手法去实现的。
一 近3届奥运会举办国的礼仪服装概况
纵观历届现代奥运会,奥运礼仪服装与本国文化成功结合的典范不乏其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除了在服装中大力宣扬民族情感之外,雅典奥运会服装设计还很注重时代感的塑造,这些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研究。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了奥运会服装,向全人类展示了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出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服装在历届中突破最大的,它在款式的选择上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近3届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发展都预示着未来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更加趋向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二 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中的应用
(一)民族文化精神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
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设计的目标是既要有民族意识、人文风采,又要体现时代风貌。与本国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一直是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重点。还是以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勤劳智慧的雅典人民凭借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把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展现于奥运会的舞台上。特别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希腊传统的服饰文化都有传神表现:朴素庄重的多利亚柱式;精巧灵秀的爱奥尼亚柱式;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图1)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奥运会服装。青花瓷,乱针绣绣出青花瓷。“青花瓷”系列设计灵感取自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青花瓷系列使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宝蓝,牡丹裙凸显民族风,宝蓝系列采用温润典雅的宝蓝色作为礼服主色,腰间饰有采用传统盘金绣制作的腰封,图案选用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趣和美好愿望的吉祥纹样——江山海牙纹、牡丹花纹,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最高超的刺绣工艺。中式的立领配以西式的肩部设计尽现中国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贵气质。身着宝蓝色礼服的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将会出现在体操、室内球类比赛和击剑等项目的颁奖现场。国槐绿,绿缎裙体现自然和谐,国槐绿系列丝缎礼服寓意蓬勃朝气的生命和郁郁葱葱的环境,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及坚守“绿色奥运”的决心。这些美轮美奂的设计向全人类展示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图2)
2012伦敦奥运会服装都出自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一个学生设计小组之手。他们采用了代表皇室尊容的紫色和简单现代的款式,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会口号:“激励一代人”表达的精神。(图3)
(二)民族文化元素与奥运精神的结合,以及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奥运会视觉识别系统之一的奥运会服装,应该同奥运会会微、奥运会吉祥物、奥运火炬、奥运奖牌保持视觉上的连贯性,成为文化、艺术、礼仪的服饰名片。奥运会服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应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多民族融合意味;第二,应该是能承载中华之精神的符号;第三,应该既有鲜明历史特色,又可以传承历史,即“颠覆是壳,传统是核”。我们应该从色彩、款式、面料和工艺几个方面反复强调和深化服装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1 服装色彩
服装色彩除了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还是寄托民族情感的载体。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使民族的文化意义得到扩展和升华。服饰是诉诸于人视觉的,而色彩是视觉中最鲜明、最响亮的语言,所以色彩是服饰美的外在视觉体现。对于奥运礼仪服装色彩,可以从本民族色彩系统和色彩观念出发去寻找最适合的奥运会服装色彩符号体系。
2004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颁奖礼仪等服饰多采用了朴素纯净的自然色,体现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的瓷白、宝蓝、槐绿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都要得益于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沉醉的色彩迤逦的丝绸,还有足以代表中国的瓷器等,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国人对色彩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成果在世界颜色科学史上占有相当位。故而北京奥运会的服饰用色更加大胆、丰富。
2012伦敦奥运会服饰选择了代表尊贵、神秘的紫色,作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紫色缘于古罗马帝国蒂尔人常用的紫色染料仅供贵族穿着,而染成衣物近似绯红色,亦甚受当时君主所好。在拜占庭时代,来自王族嫡系的皇帝会将“紫生”一字加于自己的称号,表明自己的正统出身,以别于靠其他手段获得王位的君主。紫色代表神圣、尊贵、慈爱,这正符合了英国辉煌的历史和现代的政治体制特征。
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用色,我们大胆地预测一下:巴西人热情奔放,崇尚自由,酷爱足球,向往海洋,所以在用色上估计会采用明媚的金黄色,清爽的亮白色,蓬勃的草绿色,纯净的海蓝色。
2 服装款式及廊形
就款式、廓形而言,传统审美观追求的是—种天然妙合、人衣一体的意境,是一种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微妙共处的和谐发展关系。
2004雅典奥运会,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008北京奥运会纵观中国传统服装造型,宽大舒展的服装风貌历来受到国人的青睐,而这显然是中国智慧在服装中具体构建的呈现。以迎合国人自然纯粹、飘逸洒脱的风格,体现出穿着者宽广的胸怀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使传统元素得到更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意味的应用,我们向一些国外优秀服装设计师借鉴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将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和现代时装廓形与中国服饰元素互相融合等手法;例如廓形上保留极富现代感的造型,局部采用一些中国化的工艺以及装饰手法,打破基本固定的款式造型,成为整件服装的点睛之笔,其实质上就是将中华民族的典型式样、线条、色彩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构成一种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新型美,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或者在比较具有代表性中国韵味的廓形上加入一些异域风情的图案或装饰物,甚至选用打破传统思维的面料和色彩,使多种风格组合一起,把古老的服饰语言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3 服饰图案
就图案而言,长久以来,服饰图案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精神内涵,往往通过纹饰就可以传达某种特定含义或美好愿望,意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服饰图案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民族性和装饰性。作为奥运礼仪服装的图案,足以代表我们华夏人文精神的图腾只有中国龙纹和凤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领奖服上采用了变形的龙纹图案设计,十分醒目,受到了当时各国运动员的追捧和喜爱,竞相收藏,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典范。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设计点的重复使用是否会降低设计的原创性与新鲜感?其实不然,对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再次利用,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使用手段和方式。例如,色彩上的明度、纯度渐变使色彩感觉更加丰富;工艺上采用刺绣、镂空、抽纱等手法实现其肌理上的变化;在图案的形态上可以尝试各种与廓形及服装内部结构相适应的变形处理,使之有其义而无具形,这些都可以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效果。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服装就采用了明崇祯御赐龙凤袍上的凤纹与传统祥云纹相互结合生成。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圣火的象征。金凤穿祥云,除了极具中国固有的美学神韵外,更是将和平、和谐的奥运理念贯穿于奥运的服装之中。所以选择传统纹样绝不是对固有文化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对历史精髓的再造和创新。除此之外,图案种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选择,例如极具中国人文气质的传统绘画、中国瓷器上的青花图案、中国国粹京剧中的脸谱造型、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图腾和传统纹样,华彩纷呈、美不胜收。
(三)奥运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
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中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衣”,可见工艺和材质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到奥运会的各项大型活动,对面料和工艺的要求各不相同,既合理地应用适当的面料和工艺,同时又能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更加要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使三者结合得相得益彰。
2004雅典奥运会礼仪服秉持一贯的民族路线,采用了经过减轻处理的,悬垂而飘逸的棉麻织物,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服一如既往选择的是丝绸,丝绸的特点是绸面光滑洁净,高责且雅致,拥有“料中之王”的美誉。因此,在礼服的面料选择上,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织锦缎、丝绸等。工艺上可以采用刺绣、雕绣、扎染、镂空等各种手法,与现代的印染技术相结合,塑造平面面料之上的立体感观,表现出服装多层次的效果。
运动服所使用的面料要“因其所宜,精在体宜”,要考虑面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了解面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服材伸长性好,且伸缩性能也要优良,以配合运动员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伸缩自如。特别是游泳服、赛车服、体操服等,更要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还要了解面料的吸湿性和排湿性功能,一般说来,感官上没有潮湿感的材料较符合要求。必要时,加入了吸湿性大的亲水纤维做成的材料。另外,还要注意面料的安全性能,尽量减少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处理剂残留,以避免对皮肤的伤害。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最好采用天然纤维,外层可使用合成纤维,
如睛/棉、粘/棉等机织、针织衣料等。同时,作为运动服的面料还应具备防污性、易洗涤性、速干性等特点。在工艺方面,运动服装主要以实用与功能性为主要出发点,款式尽量以简洁合体为主,目的是为了减轻运动员身体之外的负载,排除尽可能多的障碍,以取得最好的成绩。为了增加运动时的舒适性,可适当增加褶裥的使用,使之更符合人体的运动需求,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未来奥运礼仪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格局下,奥运礼仪服装必须在坚持体现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意识的前提下,海纳百川,塑造出既有本国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紧跟科技发展脚步的体育服饰语言,使民族服饰文化在奥运服饰的历史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使民族文化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 结论
办公文化礼仪常识 第5篇
1.写字楼员工在上班时间应保持整洁大方的仪容仪表,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2.写字楼员工上班期间应着正装,男士着西装衬衣、系领带、深色皮鞋;女士着装整齐,以套装为佳。
3.写字楼员工禁止着牛仔裤、运动鞋、背心、凉拖等休闲运动装,不得化浓妆,不得穿戴奇装异服;有接待任务或出席正式场合时须着正装。
4.综合管理部对初次违反规定者将予以口头劝告,劝告无效者将记录在案,并作为部门及员工考评或处分的依据。
在正式场合,服装礼仪是基本功,对于经常与人接触、商务洽谈的工作尤其重要。即使你的工作对着装没有强制要求,基本的服装礼仪也体现了自身素质和涵养。
1、工作时要穿工作服,不要太随意,工作服可以提高我们的企业形象和个人气质。要注意领子和袖口上的洁净,注意保持工装的整体挺括。穿工装时要注意检查扣子是否齐全,有无松动,有无线头,污点等等。
2、鞋子是工作服的一部分,在工作等正规场所要穿西装,穿皮鞋,一定要保持皮鞋的干净光亮。不要穿白色线袜,或露出鞋帮的有破洞的袜子。男职员的袜子颜色应跟鞋子的颜色和谐,通常以黑色最为普遍。女职员应穿与肤色相近的丝袜。
3、要佩戴好工牌,穿工作服要佩戴工牌,无论是哪一个具体部门的员工,均应把工牌端正的佩戴在胸前。
礼仪禁忌
1.直呼老板名字
直呼老板中文或英文名字的人,有时是跟老板情谊特殊的资深主管,有时是认识很久的老友。除非老板自己说:「别拘束,你可以叫我某某某」,否则下属应该以「尊称」称呼老板,例如:「郭副总」、「李董事长」等等。
2.以「高分贝」讲私人电话
在公司讲私人电话已经很不应该,要是还肆无忌惮高谈阔论,更会让老板抓狂,也影响同事工作。
3.开会不关手机
「开会关机或转为震动」是基本的职场礼仪。当台上有人做简报或布达事情,底下手机铃声响起,会议必定会受到干扰,不但对台上的人,对其他参与会议的人也不尊重。
4.让老板提重物
跟老板出门洽商时,提物等动作你要尽量代劳,让老板也跟你一起提一半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另外,男同事跟女同事一起出门,男士们若能表现绅士风范,帮女士提提东西,开关车门,这项贴心的举手之劳,将会为你赢得更多人缘。
5.称呼自己为「某先生/某小姐」
打电话找某人的时候,留言时千万别说:「请告诉他,我是某先生/某小姐。」正确说法应该先讲自己的姓名,再留下职称,比如:「你好,敝姓王,是OO公司的营销主任,请某某听到留言,回我电话好吗?我的电话号码是,谢谢你的转答。」
6.对「自己人」才注意礼貌
中国人往往「对自己人才有礼貌」,比如一群人走进大楼,有人只帮自己的朋友开门,却不管后面的人还要进去,就把门关上,这是相当不礼貌的。
7.迟到早退或太早到
不管上班或开会,请不要迟到、早退。若有事需要迟到早退,一定要前一天或更早就提出,不能临时才说。此外,太早到也是不礼貌的,因为主人可能还没准备好,或还有别的宾客,此举会造成对方的困扰。万不得已太早到,不妨先打个电话给主人,问是否能将约会时间提早?不然先在外面晃一下,等时间到了再进去。
8.谈完事情不送客
职场中送客到公司门口却是最基本的礼貌。若很熟的朋友知道你忙,也要起身送到办公室门口,或者请秘书或同事帮忙送客,一般客人则要送到电梯口,帮他按电梯,目送客人进了电梯,门完全关上,再转身离开。若是重要客人,更应该帮忙叫出租车,帮客人开车门,关好车门,目送对方离开再走。
9.看高不看低,只跟老板打招呼
只跟老板等「居高位者」打招呼,太过现实啰!别忘了也要跟老板主管身边的秘书或小朋友打招呼。
10.老板请客,专挑昂贵的餐点
别人请客,专挑贵的餐点是非常失礼的。价位最好在主人选择的餐饮价位上下。若主人请你先选,选择中等价位就够了,千万别把人家的好意当凯子。
11.不喝别人倒的水
主人倒水给你喝,一滴不沾可是不礼貌的举动喔!再怎么不渴或讨厌该饮料,也要举杯轻啜一口再放下。若是主人亲自泡的茶或煮的咖啡,千万别忘了赞美两句。
12.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随性而为」的穿著或许让你看起来青春有特色,不过,上班就要有上班样,穿着专业的上班服饰,有助提升工作形象,也是对工作的基本尊重。
「职场礼仪」这种「学校没有教的事」,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误触地雷,然而,你的老板却不会开口告诉你。因此,建议你一定要补修学校没有教的「职场礼仪课程」,让你的行为举止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依归。你会发现当你注意所有职场礼节,并身体力行,一定能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受尊重的职场工作者。
常见礼仪
一、办公室里的五大语言礼仪
1) 早晨进办公室时互相问早,下班回家时互相道别
2) 转接电话时文明用语
3) 请求帮助时表达谢意,无论是上下级,秘书还是办公室的后勤人员
4) 需要打扰别人先说对不起
5) 不议论任何人的隐私
二、办公室里的六大身体礼仪
1) 进出电梯时为需要帮助的人按住电梯门
2) 在同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3) 在开会或同事聚集的场合,不对任何不同意见做出轻蔑的举止
4) 与来访者握手时做到大方得体,不卑不亢
5) 与他人交换名片,双手送出以示恭敬
6) 不在办公室里脱鞋或者将脚伸到桌上
三、办公室里的十大细节礼仪
1) 将手机的声音调低或振动,以免影响他人
2) 打电话时尽量放低声音,如果是私人电话,尽量减少通话时间
3) 不翻动其他同事桌上的文件资料,甚至电脑、传真机上与自己无关的任何资料
4) 有任何资料需要移交给他人,一定要贴上小Sticker,写清时间、内容、签名并且不忘谢谢
5) 将自己办公桌整理得干干净净,不可将废纸乱丢一地
6) 男士尽量不在办公室抽烟,以免污染环境
7) 女士尽量不在办公室里化妆、涂指甲,也不穿过分性感的衣服
8) 在办公室里见到同事或是来访者不忘微笑
9) 不在办公室里制造流言蜚语或传播小道消息
婚礼文化礼仪常识 第6篇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用于“纳吉”。
礼书是“纳征”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欲与女方结亲的男家遣媒妁提亲,送礼求婚。
问名: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男女双方是否相冲相克,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合八字”。
纳吉: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徵:纳徵礼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亲迎:亲迎又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婚礼禁忌
一:出嫁时间的禁忌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生入死出”的冲犯。另外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多出没的日子。对长辈来说,以上这几个特殊月份完婚意头都不太好,所以要尽量避开。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当天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如果实在来不及,新人在女方家留宿,切记不可同房,必须要分开睡,以免因此给娘家人造成晦气。除此之外,新人最好不要在外过夜。新婚的四个月内也禁止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二:出嫁仪式的禁忌安新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最好找个未成年的男童一同睡新床,否则犯了睡空床的禁忌,所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新郎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且哭得越快越大声越好,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
三:出嫁方位地点要注意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四:婚礼中事物的禁忌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所有礼服,婚纱,鞋子等都应是全新的,且礼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带走娘家财运,所以最好选择无口袋的。新娘手捧花忌选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讳之。如若要选,最好选择连招花和石榴。连招花其状意喻闺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孙。新婚的对联最迟也要在结婚前夕挂上,完婚满一个月后要除下,且选购对联时,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联要分清。
双方家庭需沟通商定的事宜有:
(1)落实迎亲人员(有长辈一人带队)、送亲人数、小孩数。
(2)迎、送亲车辆双方各出几台,如何赏钱。
(3)商定迎送亲时间、车行路线和迎送亲、入洞房(新房)、结婚典礼仪式、议程。明确在女方家换妆、照相和在洞房坐福、照相等仪式,均不超过一个小时;典礼仪式2025分钟。
(4)赏钱沟通:新郎新娘改口钱,压炕钱、新娘换鞋钱、新亲压车赏钱、挂门帘及挂钟赏钱,赏新亲小孩钱、赏嫁妆钱,新亲上礼钱,给新亲加菜赏钱等。
(5)落实证婚人、婚礼庆典讲话人员、献花小孩、放鞭扬花人员。
(6)迎亲礼品返回问题:大葱、喜蜡各返回2颗。
(7)落实女方家执事和男方家宾相,双方有事直接由他们联系沟通。强调伴郎为新郎携带礼品,为新郎新娘上下车开关车门;伴娘协助新娘化妆、换装;伴郎伴娘为新娘铺红毯,点喜蜡,做好交换信物、喝交杯酒和敬酒准备工作,随时关照新郎新娘仪表。
泡茶文化礼仪常识 第7篇
1、头发
泡茶时头发要梳紧,勿使散落到前面,否则容易不自觉地用手去梳拢它,这样会破坏泡茶动作的完整性,而且容易造成头发的掉落。
2、手饰
泡茶时不宜佩戴太多、太抢眼的手饰,除非这些手饰特别设计,否则不容易与茶具、动作配合,而影响了(泡茶舞台)的美感,所以尽量少戴,最好完全不戴。尤其是戴有链子的手环或手表,还容易将茶具绊倒。
3、妆容
泡茶或当客人喝茶,妆容以淡雅为原则,避免使用气味太重的香水或化妆品。
4、着装
泡茶时的穿著,除了配合茶会的气氛外,还要考虑与泡茶席,尤其是茶具的配合。不要空宽袖口的衣服,容易勾到或绊倒茶具。胸前的领带、饰物要用夹子固定,免得泡茶、端茶奉客时撞击到茶具。
5、手部卫生
双手要保持整洁,因为泡茶时双手就是舞台上的主角。泡茶前的洗手要注意将肥皂味冲洗干净,洗过手后不要摸脸,以免双沾上化妆品的味道。茶是需要洁净环境衬托的,一有异物,很容易在持杯子饮茶时察觉.
6、泡茶与健康
感冒,咳嗽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亲自泡茶招待客人。手部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或化脓性伤口也是一样。泡茶时尽量不说话。赏茶时不要以手摸茶,闻香时只吸气,挪开茶叶才吐气。
7、泡茶姿势
泡茶时身体坐正,腰干挺直是比较好看的,两臂与肩膀不要因为持壶、倒茶、冲水而不自觉地抬得太高,甚到身体都歪了一边。养成左右平均操作的习惯,避免惯用右手时都右手,惯用左手时都用左手。通常以右手拿茶壶倒茶,左手拿水壶冲水(惯用左手的人则对调之),手来比较匀称。泡茶时全身的肌肉与心情要放轻松,这样显现出来的泡茶动作才优美,才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敬茶礼仪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嗅茶: 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 :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请茶: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
续茶: 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茶艺表演茶道技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潮州的“工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其严格的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NO.1 避免接触他人杯口
无论取杯还是奉茶、借看他人自用杯。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环处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NO.2 请客选茶赏茶
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应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NO.3 取茶
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生、讲文明的表现。
NO.4 逆时针的讲究
在进行回转注水、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若为左手则为顺时针。
NO.5 顺时针的讲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壶或公道为宾客倒茶,应自左到右顺时针倒茶,这样壶口或公道口是倒退着为宾客分茶,因为如自右到左逆时针则口向前冲着为宾客倒茶,壶嘴不断行向前如一把利刃,变成一种含侵略性的动作,大家就会坐立不安。当然,如习惯左手持壶,则可自逆时针。
NO.6 分茶
所谓“高冲水,低斟茶“讲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NO.7 茶满欺人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NO.8 茶壶擦拭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第8篇
This will help your concentration. It also helps the otherparticipants in the conference. They will not be disturbed bybackground noise from your location.This is important whensecond-language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are involved. Background noise can really interfere with our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2.Avoid rustling papers
You will probably have a pile of papers in front of youduring the call. Try not to shuffle them noisily as you look forthe right document. The sound will seem to be magnified overthe phone.
3.Use quality headsets
Avoid using mobile or cordless phones.They can create a background buzzing or tinnynoise that can also be disturbing.
4.Don't multitask
It's very tempting to answer e-mail on your laptop during a telephone conference—after all, no one can see you, and you can stilllisten. But don't do this! First, you might misssomething important, and second, it's rude.If the others hear the tapping of your laptopkeys, they will resent it enormously.
5.Announce when you leave or return
Make sure the other participants knowwhen you enteter, leave or return to theconference. You need to tell them, because theycan't see when you come and go.
6.Ask for breaks
In long telephone conferences, ask for bio breaks or for "quickstretches". We are not just ears. The rest of our body needssome attention, too. Short breaks help concentration and giveeveryone time to reflect on how the call is going.
7.Speak slowly
Speak at the speed you want to be spoken to.Give a goodexample to native speakers, who may then try to mirror thespeed of the other participants. This is less tiring than having to ask people to slow down.
8.Speak clearly
Everyone has an accent. Your accent may be difficultto understand if the others are not used to it. Accents areexaggerated over the phone, so speak clearly. Get some feedbackon how you sound on the phone. If you have a strong accent,slow down and articulate your words.
9.Be enthusiastic
服装礼仪文化常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