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分布及存在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分布及存在范文(精选10篇)

分布及存在 第1篇

关键词: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引言

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就地消化”, 分布式能源可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至70%以上, 远高于常规火力发电的40%, 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也是未来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方向[1,2,3,4,5]。能源站以天然气为燃料带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等燃气发电设备运行, 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系统排出的废热 (450℃左右) 通过余热锅炉或者溴化锂制冷机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烟气降到120℃左右后可继续用于制取生活热水, 或用于除湿[6,7,8]。

分布式能源站一般分为区域型和楼宇型, 区域型能源站主要为工业园区或商业区进行整个区域的冷热电联合供应, 区域能源需求大, 一般采用燃气轮机或大型燃气内燃机 (单机4MW以上) ;楼宇型能源站主要为医院、酒店、商场等建筑进行冷热电联合供应, 此类型项目能源需求小, 一般采用小型燃气内燃机 (单机2MW以下) 或微型燃机 (200k W左右) [9,10]。

1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的存在问题

1.1 经济性分析

以广州典型的商场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为例, 设计原则为:

1) 以基本冷负荷定电负荷 (兼顾冬季采暖) 。

2) 不足电力需求部分由电网供应。

3) 尖峰冷需求由电制冷机供应。

4) 建设适当规模的蓄冷装置提高供冷可靠性。

通常楼宇型项目的站点设置在大楼负1层或负2层, 根据国家安全条例, 入室管道压力不能超过0.4MPa, 此类项目一般只能采用燃气内燃机。对于不同的项目, 其能源需求差别较大, 理论上来说应该选择最优的发电规模, 但实际上, 发电设备一般是定型产品, 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区别, 例如一个项目, 根据计算, 最优的发电规模是2567k W, 但各大品牌发电机的定型产品一般都是2MW、3MW这样一个跨度, 若定制2567k W的发电机, 将会增加设备的采购成本, 对于后期运行维护的费用也将会增高, 因此, 一般设计原则是就低不就高, 以免产能浪费。

本文对2MW级别的系统进行分析, 此级别的项目适合于大型商场应用, 项目采用发电规模为2M W的燃气内燃机 (不同品牌会略有增减) , 不足的电量由电网供应, 发电后的高温烟气及高温热水送进溴化锂制冷机, 其供冷/热规模约为1.8MW (夏季供冷, 冬季供热, 热水需求较少, 忽略不计) , 尖峰冷需求由电制冷机供应, 将消防水池进行改建, 建设100m3的蓄冷水池, 蓄冷能力约为0.8M Wh, 在溴化锂制冷机或内燃机出现突发故障时, 可保证约30min的冷量供应, 这个时间备用电制冷机有充分的时间启动。电制冷机和备用燃气锅炉, 按实际最大负荷配置。

商场典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图如图1所示。

项目投资采用增量投资, 商场原有的电制冷机、燃气锅炉等不包含在内, 项目建设于商场负2层, 土建成本暂忽略不计, 总造价约为2000万元, 各分项如表1所示。

根据燃料价格等相关边界条件, 在不考虑相关税费的情况下, 其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4a, 投资收益率仅为2%。远低于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可见, 经济性是阻碍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典型商场实现冷热电联供后的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

1.2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存在问题分析

对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影响其发展的原因主要为:

1) 建设成本高。机组容量越小, 单位千瓦造价越高, 小型分布式能源造价已超过10000元/k W, 远超燃气发电的4000元/k W, 燃煤发电的5000元/k W, 太阳能发电的8000元/k W。而且, 目前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按照火力发电厂执行, 需要编制将近20个专题报告 (环境评估、节能评估、水土保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 , 前期开发费用并不能同比例减少, 从而进一步推高了项目建设的单位造价。

2) 运行成本高。成本主要包括燃料成本、运行成本和折旧成本。

a.天然气价格高。从经济性分析来看, 燃料成本已占到总收入的69%, 对项目的经济性造成了较大影响。按单位兆焦能量对比, 天然气价格是燃煤价格的3倍以上, 而分布式能源的能源利用效率仅是传统燃煤发电1.75倍左右, 燃料成本过高对经济性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b.运行维护成本高。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发电规模一般在2MW以下, 规模小导致产值低, 运行维护成本比例上升, 将严重摊薄利润, 从而影响项目投资经济性。

c.运行时间短。酒店医院一般夜间负荷较低, 日负荷有较大波动, 酒店甚至还有淡旺季的差别, 季节负荷也有较大波动, 无法像工厂、数据中心等全年稳定运行, 运行时间短, 从而导致折旧成本较高。

2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向探讨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要形成规模优势, 大范围推广, 其核心要解决经济性的问题, 主要途径为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减少运维成本, 重点分析如下。

2.1 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降低项目造价是发展小型分布式能源的必由之路, 其解决方案如下:

1) 核心设备国产化。核心设备占项目总造价的50%以上, 国产设备价格较低, 可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1~2MW规模的燃气内燃机, 国内济柴动力总厂 (26/32气体发动机) 、广州柴油机厂 (230SG系列) 都有较成熟的产品, 可应用在楼宇型分布式能源项目上。与国外产品相比, 小机组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小, 可在牺牲部分效率的基础上, 提高其可靠性。

2) 核心设备标准化。分布式能源的特点是“量体裁衣”, 但是, 非标准化的产品难以通过规模优势来降低成本, 小型分布式能源要大规模发展, 需要在量体裁衣的基础上设计3~5个系列标准化产品或者方案, 采用标准化产品或许不能做到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减少项目开发时间, 有利于快速开拓项目。

2.2 减少运维成本

对于小型能源站, 降低运维成本是提高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其方案主要如下:

1) 无人值守, 自动运行。通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达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效果, 从而减少运维人员。煤矿的瓦斯发电机组与小型内燃机类似, 已能实现自动开机、并网, 分布式能源只要在此基础上, 实现余热利用装置的自动运行即能满足要求, 其核心是在自动化水平与造价中取得平衡点。

2) 集中监控, 定期巡检。将众多项目的运行监控集中在一处, 可有效减少运行人员, 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轮流巡检, 在运行状态有变化时进行针对性检查, 可有效减少维护人员。

3 结论

1) 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发展较为缓慢, 重点要解决规模小、造价高、运行成本高, 经济性较差等问题。

2) 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和减少运维费用是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核心是设备国产化和标准化, 降低项目运维成本的核心是实现系统无人值守, 自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道平, 马博, 等.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2, (1) :18-22.

[2]梁有伟, 胡志坚, 等.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 2003, (12) :71-74.

[3]康重庆, 周天睿, 陈启鑫, 等.广东电网低碳发展的技术途径初探[J].广东电力, 2011, (10) :1-5.

[4]张静芳.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J].广东电力, 2010, (3) :22-25.

[5]洪晖虹.关于广东发展液化天然气电厂必要性的分析[J].广东电力, 2004, (4) :18-21.

[6]梁才浩, 段献忠.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1, (12) :53-56.

[7]雷亚洲, 卢炎生.分布式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 2005, (2) :61-63.

[8]胡学浩.分布式发电 (电源) 技术及其并网问题[J].电工技术杂志, 2004, (10) :1-5.

[9]冯江华.在中国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战略意义[J].城市燃气, 2011, (8) :41-45.

陶泥特点及分布教材 第2篇

陶泥即陶土,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粘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由多种水合硅酸盐和一定量的氧化铝、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组成,并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及硫酸盐、硫化物、碳酸盐等杂质。

粘土特点是矿物的颗粒细小,常在胶体尺寸范围内,呈晶体或非晶体,大多数是片状,少数为管状、棒状。粘土矿物用水湿润后具有可塑性,在较小压力下可以变形并能长久保持原状,而且比表面积大,颗粒上带有负电性,因此有很好的物理吸附性和表面化学活性,具有与其他阳离子交换的能力。含有粘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结合水、矿物质和有机营养,原因在于颗粒非常小的粘土有较大的相对表面以及其表面的电极性。在生产上粘土具有保肥、保水的特性,有“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之称,耕性较差。其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我国的粘土含量较大,全国分布较广,我国的土壤环境概括起来就是“五色土”。

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白土是北亚热带主要的水稻土类型之一,在我国淮河以南与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九州、四国与本州南部均有广泛的分布,这一地带是主要的稻麦两熟地区。白土之所以分布在这一地带是农业生物特点所决定的。大凡在这一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与其下的紅棕色风化壳及其再沉积物上改种水稻后,普遍出現白土化过程。

白土图

经过研究,白土的粘性最高、黑土次之、红土和青土一般,黄土几乎没有任何粘性。

粘土矿广泛分布于岩石和土壤中。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中国是高岭土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矿质优良、成因类型齐全,主要产地有江苏苏州、湖北均县、四川叙永县等地。

目前我国高岭土矿点有700多处,对200处矿点探明储量为30亿吨,大多数为煤系高岭土(国外很少)。煤系高岭土16.7亿吨,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东北、西北的石炭一二叠纪煤系中,以煤层中夹矸、顶底板或单独矿层形式存在,而且煤系高岭土由于属于煤的伴生矿,难以大规模开采利用,需要经过煅烧或改性。我国是产煤大国,基本上大型煤矿都伴生有煤系高岭土,因而煤系高岭土储量十分丰富。非煤系高岭土探明工业储量14.32亿吨。在我国,非煤系高岭土绝大多数为管状高岭土,粘度大。与其它非金属资源相比,高岭土不属于我国的优势资源,如按人均算则更为短缺,因此资源十分宝贵。

蒙脱石又名微晶高岭石或胶岭石,是一种硅铝酸盐,其主要成分为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因其最初发现于法国的蒙脱城而命名的。为止泻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蒙脱石是膨润土的一种起主要作用的成分,但膨润土不是蒙脱石,蒙脱石也不是膨润土,只不过是蒙脱石需要从膨润土中提纯获得的,国内外常常采用八面体蒙脱石或十六角蒙脱石的叫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区)产有膨润土矿,有探明储量的矿区86处,最大的矿床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宁明膨润土矿,各级储量和为60 736.6万t,占全国总储量的1/4。居第2位的是新疆自治区的和布克赛尔县乌兰林格-日月雷矿区,有21 623.2万t。占第3位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和县高庙子膨润土矿,共计有16 899.8万t.而今,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来人为地增加土壤的粘性。现在市场上多见的是人工合成的陶泥。1.软陶泥

软陶泥也叫彩陶、软陶土,也有人称烧烤粘土。它的英文名字中最常见到的是POLYMER CLAY。软陶泥是一种聚合性陶土,是一种必须放入烧烤箱烧烤成型的土,软陶泥本身的材质,就是食品包装级塑脂原料,再加上一些无毒的染料、软化剂及有机溶剂,是一种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安全材料,可以安心使用。因为它是无毒无味的,所以做成各种软陶饰品佩带在身上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软陶泥并不限于只能做成各种饰物,它还可以作成钥匙链,小摆设,烟灰缸,各种瓶瓶罐罐,如果加上石英机芯就变成了漂亮的挂种。软陶土的颜色艳丽,把它塑造成卡通形象非常合适。软陶泥特性

软陶泥的延展性,可塑性软陶泥的可塑性强,软陶泥颜色丰富,看上去像橡皮泥,但它的柔韧性和延展性非常好,是一种集陶土、纸黏土、雕塑油泥、橡皮泥优点为一身的最新的手工艺创作材料。软陶陶土的黏性和光洁度类似于橡皮泥,可以捏出很精致细腻的东西。无毒无味;制作效果完全可以同进口软陶相媲美。软陶泥具有较其它黏土更佳的延展性,可塑性及光泽度。

软陶泥的热固性软陶泥不但可以捏塑形状,还可以经过烘烤,使其硬化而永不变形。属热固性的材质,可用手掌先把软陶逐渐搓揉变软后,就可随心所欲的玩、揉、捏、塑......切割或排列成各种精致小品,由其创作而出的作品,然后加以低温烘烤即可。作品经过烘烤后坚硬不变形。软陶泥是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人工合成陶土,制作好的产品只要将它放进烤箱中轻微烘烤,就会生成质地坚硬、色彩艳丽的的彩陶手工艺品。应用不同颜色的软陶泥,能够能组合创造千奇百怪的仿真食品、装饰镜框、花卉、灯饰、发饰、包饰、手机饰、家饰、项链、发卡、胸针、耳坠、手链形状的挂饰等,或捏塑出人物、卡通玩偶、动物、植物、甚至能够捏造出各品种惟妙惟肖的艳丽花卉。

软陶泥的易操作性上世纪30年代,首先由德国雕塑家发现了这种材料,鉴于它表现出的独特的高度延展性、可塑性和绚丽多变的色彩等优点,极好地满足了艺术家们的创造欲望,它像一支充满魔力的画笔,在艺术家手中尽情挥洒,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多年之后再度风行美、日。软陶泥这种丰富多变易操作的特性同样也没能躲过欧美教育家的关注,并逐步发展成为广受儿童欢迎启蒙教材。寓教于乐,从小培养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儿童眼、手、脑协调发展,激发儿童创造天赋,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是我们每一位初为人父母的最大心愿。直到今天,彩陶仍是手工界DIY(自)动手族的最爱。今天,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近两年手工DIY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了解和认识它人越来越多,市场越做也越大,不仅儿童喜爱这种神奇的软陶泥,就是大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学生也纷纷加入了软陶行列中来了,但是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软陶适合三岁以上的小朋友使用,是开发儿童创造力于想象力的良师益友,但是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必须在家人或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尤其在使用尖锐工具及烤箱时要特别注意。:

软陶泥的绿色环保性软陶泥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软陶泥本身的材质,是采用食品级原料,再加入一些无害的染料、软化剂等原料配制成。软陶作品在正常的烘烤温度下(110摄氏度~150摄氏度)并不会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但温度超过200摄氏度时,不但会使作品烧焦,融化,变形,甚至可能引起燃烧,造成含有氯的刺激性烟雾,所以小心烘烤是绝对安全的.正常烘烤时会闻到少许塑胶味,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但是宠物对此味道有较高的敏感度,在烘烤作品时,最好将家中的宠物暂时隔离一会儿,以免对宠物造成刺激.在刚烤过软陶作品的烤箱中,多少会残留一些塑胶味,不过将烤箱的门打开通风换气,味道散尽后即可再烘烤其他食物,不会有任何异味,且很安全无毒。但在烘烤软陶时最好将作品放在玻璃或陶瓷盘上,并且不要和烘烤食物的烤盘混合使用,因烤盘容易沾住一些软陶碎屑,很可能和食物混在一,影响作品和食物。

软陶泥的清洁性软陶泥不粘手,不黏桌面,不但不粘,而且耐割,易清洗。十分干净,可多色自由揉制,效果奇妙,与布类、木头、金属片、亮片、玻璃等材质结合使用,会创作出让人意外的效果。

软陶泥的永久保存性软陶泥的色泽艳丽且不怕水、不会霉、不易碎、不怕虫咬,烤后不变形,永久保存不失色,其做的生活实用性新兴工艺品,具有永久保存价值。2.聚氯乙烯塑胶粘土

聚氯乙烯塑胶粘土的用途极为广泛,一般可作为捏塑或雕塑用粘土,工业产品的模型塑造品及传统工艺品等。目前加热后具有弹性的可塑性树脂泥,是将PVC粉(聚氯乙烯)、碳酸钙、油性橡胶(硅胶)、树脂(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的掺合树脂)、香料、色粉及发泡剂(六甲基四胺)等原料经搅拌机搅拌混合而成。其主要通过添加PVC粉(聚氯乙烯)、橡胶(硅胶)与发泡剂(六甲基四胺)等原料所制成的可塑性树脂泥,加热后成为具有弹性,故比传统的粘土增加其保存年限,可达到橡皮擦擦试功效。但树脂泥含有发泡剂(六甲基四胺)由于六甲基甲胺发泡剂本身兼具硬化作用,因此树脂泥在常温下会缓慢反应而硬化,一旦超过三个月以上,硬化至无法捏塑的程度,不甚理想。该树脂泥捏塑品经加热后的弹性制成品,较易损耗,稳定性不佳,不适合精细雕塑品使用。另一种具橡皮擦功能的粘土,将PVC粉、填充剂及可塑剂混合制成糊状物,另外以150度温度的滚筒软化丁基橡胶,并且加入上述糊状物,然后取出此混合物,进行散热降温,然后再置入滚筒翻胶,以制成具有橡皮擦功用的粘土。但此种粘土不够细腻润滑,捏塑效果不佳。尤其,粘土含有丁基橡胶,可被施力弹性拉伸,不适合捏塑工艺品,并且无法加热定型。本发明人有鉴于可塑性树脂泥及粘土的制作方法与成品等缺弊,因此针对其症结所在,继续加以谋求改善,补其所缺,以寻求一项合理有效解决的方法,经过无数次研析、设计,完成本发明可塑性塑胶粘土的制造方法。

陶泥

陶泥 陶泥的保存

软陶泥属于油性陶土、在空气中不会干燥,不用急于完成作品,软陶泥不含水份,所以不会象其他材料因保存不良或存放过久而干掉。未用完的软陶土以及未烘烤的半成品,可以用铝薄,蜡纸或保鲜膜包好存放在阴凉的地方即可,存放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高温。以免受紫外线及高温影响而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陶土变硬。一般情况下软陶泥置一两个月没有问题的。

分布及存在 第3篇

首先是国家政策, 虽然补贴政策已经正式出台, 但政策执行的力度到底如何还没有一个定论。一是国家如何保证补贴资金来源, 我国新能源补贴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国家财政补贴和可再生能源附加。财政部每年为发展新能源划拨的资金数量是有限的, 增加补贴资金的来源还是要靠电价附加。我国其实一直在提高电价附加, 2012年电价附加提高到了8厘, 但这对于目前新能源补贴额来说, 是不足够的。而且政府不可能通过无限涨价的方式来为新能源发电筹集资金;二是政府如何保证补贴资金公平、足额、按时、持久发放, 这个问题在前几年风电、光伏的补贴中已经有前车之鉴, 投资者根据过去的经验对补贴是否能如愿发放还心存疑虑。

其次是建设地点问题。我国分布式光伏补贴模式主要鼓励自发自用, 在上网部分给予统一的0.42元/度的补贴, 这就意味着电价越高投资回报越划算。目前, 我国工商业用电电价约为0.8元/度~1.4元/度, 政府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则只有0.4元/度~0.5元/度。在用户用电电价之上给予固定额度补贴, 光伏度电收益直接受用户用电电价水平的影响, 因此只有在电价高的工商业建筑才可行。

在工商业密集地区建立分布式光伏系统同样面临着很多风险, “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问题在于无法保证用电客户在25年的周期内保持稳定的用电需求, 投资者也就无法计算电站所发电量有多少卖给企业, 有多少卖给电网。卖给企业比卖给电网划算, 但卖给电网却比卖给企业有保障, 电站的收益无法确定。而且如果把电卖给企业就变成一种商业行为, 投资者面临用户经营不善或缺乏诚信引起的支付风险。另一方面在光伏系统25年的运行周期内, 可能会面临用电客户频繁更换的问题。据《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调查显示, 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 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至8年。

再者, 如果系统所发电量除了用户自用外, 多余部分卖给电网只能得到脱硫标杆电价, 约为0.4元/千瓦时~0.5元/千瓦时, 再加上0.42元/千瓦时的补贴, 收益被大幅拉低。而且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还包括光伏系统发电量受天气影响大。缺乏庞大储能设备的情况下, 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如果光伏系统连续发电量不能满足工商业用户的用电需求, 用户可能会面临今天用光伏发电明天用电网供电的尴尬, 是否会引起用户的不满也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

我国居民用电电价低, 光伏发电在民用市场没有吸引力。如果在国家度电补贴基础上, 地方政府再给予一定额度的度电补贴或政府对安装光伏系统的用户初始投资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使民用光伏系统变得一样有利可图时,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同样面临着很多风险。

在城市, 人们多数是居住在十几层、二十几层的居民楼里, 楼顶属于公用面积, 并非一户说了算。如果想在楼顶安装光伏电站需要得到全体业主的一致同意。国家电网在受理分布式电站项目申请时, 也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居民身份证、房产证等材料;占用公共面积的要提供其他业主、物业、居委会的同意证明。所以, 想要在我国城市居民楼顶建立光伏电站, 对申请人的公关能力要求非常高。

在我国农村, 虽然屋顶资源丰富且每户农民对自家屋顶做主, 但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用电量少、电网基础设施较差、农民负担不起高额的初始投资等。用电量少导致装机规模受限;电网基础设施差导致需要增加额外的大量投资;农民无力负担, 而如果引进外部投资, 则屋顶分散于每一户, 管理成本会很高。

最后是并网问题。虽然在国家高层的压力下,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并网的政策, 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支持能持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站在电网企业的角度, 接纳光伏发电对其没有任何好处:光伏自发自用一度电将直接导致电网减少一度电的收入。此外, 由于光伏发电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 电网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对电力设施进行改造。而且单个小型分布式系统并网, 电网企业需要派人进行评审、验收、调试, 提供一些安装器件等, 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电网提供的一切并网服务是免费的, 是电网自掏腰包的。第三, 我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 火力发电富足。而且就近两年来说, 煤炭价格呈下降趋势, 火力发电成本降低。除了节能减排这个理由外, 电网实在不愿意放着质优价廉的火力发电不要, 而去接受并网成本高、毛病又多的光伏发电。

综合来看, 当前我国还远远没有具备分布式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上述分析的各种投资风险只是制约其发展的众多因素之一。而且以上列举的风险只是一部分, 还有很多风险是投资者无法预期、控制, 国家政策也难以解决的。所以,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大规模推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朱汉武.分布式光伏投资需谨慎[J].光能shine, 2013, (10)

世界电信及数码用户分布地图 第4篇

今年6月2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距离1992年同样在这里举行的会议已整整20年。在这20年里,信息领域、通信领域和视听领域产业不断形成创新浪潮,这主要是由于个体跨国行为体,他们独立于国家和领土之外展开的全球业务活动。对电信行业的大幅度放松管制,加快了电讯流量和改善了服务质量。通过网络,跨国公司与个体直接接触,全球网络连接着地域、社会、公司,未来的每个人。这个非领土化现象正在加快。相应的,国际分工的条件和全球性企业的结构也被改变,文化产业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互动的极大增加,个人的生活习性也正不断地被改变。

手机用户增长

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已经蔚然成风。从1996年首次在芬兰提供的商用移动网络接入服务以来(以诺基亚9000 Communicator手机开始),这个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节节攀升,移动数据的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应用程序数量随之日益增长。简而言之,我们正在利用越来越多的非PC设备上网。这些趋势带来的最显著的结果是全球手机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1992年,全球有2300万手机用户,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54亿。与此同时,互联网用户也在快速增加,1992年全球可以接入互联网的人只有大约1000万人,而2012年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20亿。

由简入繁

以前,移动互联网意味着经过简化的网页,需要通过WAP或其他速度较慢的渠道访问,而且主要是文本内容,只能适应小屏幕。当时的显示屏只有数百像素,多数手机的主要输入方式也只有老式的数字键盘。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配备了高清屏幕,很快还将采用四核处理器甚至更高。4G网络的下载速度甚至能达到数百Mbps,整部电影也可以在几分钟内下载完毕,或者以流媒体形式观看。而平板电脑则采用了性能更高的处理器,并配备最高10英寸的屏幕,使得这类产品更适合浏览常规网页和欣赏电影。适应了最新的移动设备后,用户期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移动网络用户希望移动设备的网页加载速度能够超越桌面设备。这将给网站开发和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机遇。

智能手机

尽管不需要智能手机也能访问移动网络,但是智能手机所具备的大号触摸屏、更快的处理器,更方便的操作系统以及更大的存储空间已经显然对访问互联网络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全球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厂商的生产速度。2011年全球手机的注册用户总量为59亿。其中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3%。但是,智能手机却贡献了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中78%的份额。而在2010年,移动设备终端的用户销量,同比增长32%。现在,就算家里没有供电而有手机用户数量约为5000万。换句话说,手机的触角比电更广。

移动数据

很多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都支持WiFi,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必须要使用2G、3G或4G这样的移动数据网络。网速的提升也带来了移动数据需求的增加。

移动互联网浏览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最身处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解决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利用与共享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时,除了继续开发尖端技术,似乎并无他法。展望未来,电信标准化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不同产业类型的融合。随着传统电话业务、移动网络、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开始承载新型业务,一场通信和信息处理方式的变革业已拉开了序幕。(实习编辑: 缴平)

分布及存在 第5篇

随着我国对能源产业的不断重视,分布式电源逐渐引入电网配电系统中。但是传统的分布式电源需要经过进一步转换才能接入电网,从而直接导致大量谐波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电力资源的传输,还会造成大面积的谐波污染,导致电流、电压发生畸变,干扰正常的供电系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优化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的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分布式电源以及电网谐波的概念分析

分布式电源又称分布式发电,主要是指容量为数千瓦至50 MW之间的发电系统,一般以孤立分散的形式与配电网环境进行兼容,由电力用户以及电力部门和第三方共同所有,充分满足客户对电力资源的特定需求,主要作用在用户端以及用电现场的周围。分布式电源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直接和35 kV以下的电源进行连接,需要通过电力配件转换器进行相应的电能转化才可以直接接入电网。当今,主要的分布式电源包含微型燃气轮机、气体内燃机、液体内燃机、太阳能发电站、风电机以及各类型的燃料电池所组成的微型电网系统,具有节约输电资源,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等优势。

电网谐波是在实际情况中出现电压和电流波形的数值和标准正弦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与理想状态下的完美正弦的电压信号有很大区别。这种偏差就是谐波的畸变。谐波畸变可导致电力变压器以及电缆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这主要是因为谐波电流的不断增加促使变压器中出现漏磁以及铜损坏或铁损坏的现象,影响了变压器的使用容量大小。同时,谐波畸变对于电子控制设备极易产生干扰,引发设备故障,导致整个供电系统出现瘫痪。

2 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

基于谐波的角度,我们将分布式电源分为分布式电源线性模型和分布式电源非线性模型2种。其中,分布式电源的线性模型主要是指:若分布式电源作用在电能上所呈现的动态趋势为正弦波形的话,其中包含的谐波可视为0,这种情况也就排除了谐波源的推测。反之,若分布式电源作用在电能上所呈现的动态趋势为畸变正弦波形的话,其产生的谐波就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推测为谐波源的产生地,从而定义为分布式电源的非线性模型。根据谐波的实际状态,又可分为理想情况下和实际情况下2种类型。本文将详细分析在实际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

2.1 分布式电源线性模型对谐波分布的影响

(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对电网谐波的畸变程度产生影响。当分布式电源的电源出力保持在一定标准时,维持功率因数滞后0.9且高速运行,分别接入Bus2、Bus8、Bus14的位置,观察谐波电压出现的畸变程度。从中我们发现,在单一电源进行分布的状态下,分布式电源离母线的距离越远,馈线的节点电压就会越高,各节点所呈现的谐波畸变率也会随着变小;在众多电源同时进行分布的状态下,各节点位置谐波的畸变率与分布式电源靠近馈线的首末端位置有关,靠近首端时,谐波的畸变率较低,靠近末端时,谐波的畸变率较高。

(2)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大小对电网谐波的畸变程度产生影响。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维持功率因数滞后0.9且高速运行,选取不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给予不同的出力变化,观察谐波电压出现的畸变程度。从中我们发现,当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增加时,馈线各节点的电压随之升高,所产生的谐波畸变率不断减小。

因此,为了减少谐波畸变对整体电力系统的影响时,应尽量将分布式电源线性模型放置在馈线的末端,适当提高分布式电源线性模型的出力力度,从而有效减少谐波畸变对电压的干扰。

2.2 分布式电源非线性模型对谐波分布的影响

(1)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对电网谐波的畸变程度产生影响。当谐波源形成的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力度保持一定状态时,维持功率因数滞后0.9且高速运行,分别接入Bus2、Bus8、Bus14的位置,观察谐波电压出现的畸变程度。从中我们发现,如果在单一电源的分布状态下,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距离母线越近,所产生的谐波畸变率越高;当分布式电源接入节点时,谐波畸变率反而降低。综合以上2种变化,确定整体谐波畸变程度较低的结论:如果出现数个分布式电源同时在馈线上分布时,越接近线路末端的位置,谐波的畸变程度越大。

(2)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变化对电网谐波的畸变程度产生影响。当谐波源形成的模型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保持一定状态时,维持功率因数滞后0.9且高速运行,观察谐波畸变程度。从中我们发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总量越大,馈线中各节点位置呈现的谐波畸变程度就越高。

(3)分布式电源谐波源模型对电网谐波的畸变程度产生影响。分布式电源的谐波模型中谐波含量越大,各节点所呈现的谐波畸变程度就越强;模型中谐波含量越小,整体的谐波影响就越低。

因此,为了减少谐波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影响,应将分布式电源配置在线路的靠母线位置或是在馈线中部位置,降低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力度,调整谐波模型中的谐波含量,以优化分布式电源非线性模型的谐波影响。

3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配置方式

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配置主要是指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选址以及确定容量的方式。但在实际的分布式电源配置时,所涉及的参数多种多样,如分布式电源的自身运行成本、维护设施、电压分布、电能的质量指数等。所以,建立一种融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的规划模型既不现实,也没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单目标优化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分布式电源的配置进行优化。

3.1 分布式电源单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我们将配电系统中理想化的总谐波畸变率设定为THDv,充分满足系统对各方面因素的要求,建立分布式电源的配置模型,即:

运用数学模型以及粒子群算法计算分布式电源电压谐波畸变率,建立线性分布式电源模型和非线性分布式电源模型。推断出,在17节点和19节点为分布式电源的最佳接入位置,有效容量在500 var~1 500 kW之间,总谐波的畸变率为14.020 5%和20.597 1%。

3.2 分布式电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

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既要考虑到整个配电系统中谐波畸变程度,又要考虑实际运行中有效损坏的最小化比值。通过以上2种因素,将利用粒子群算法设置相应的粒子总数,得出非劣最优解集。由此可计算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最优接入节点分别为17节点和19节点,有效容量在500 var~1 500 kW之间,总谐波的畸变率为14.020 5%和20.597 1%。

由此可见,利用粒子群算法和数学模型的运算均得出相同的结果,这不仅合理优化了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以及定容,而且大大降低了电网中谐波分布的影响,减少了谐波畸变程度对整个配电网造成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以及配置的分析发现,合理利用谐波畸变,区分谐波畸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不仅可有效地解决谐波对整个配电网系统的影响,又可充分发挥谐波优势,有助于提高电能质量,增强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杭银丽.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及配置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2]裴玮,盛鹍,孔力,等.分布式电源对配网供电电压质量的影响与改善[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13)

[3]丁思敏.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4]江南.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谐波分布的影响及滤波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电价分布及分类预测模型 第6篇

市场环境下,电价成为市场中的基本要素,集中反映供需水平及变化趋势,是各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由于电价较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各市场参与者均希望准确预测电价变化趋势,为其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预测时间间隔不同,可分为短期和中长期电价预测2类。前者包括小时前电价预测、日前电价预测、周电价预测,预测单位一般与市场出清间隔相同,各市场主体主要着重于预测精度,其中日前电价预测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根据其变化规律提出了诸多预测模型[1,2,3,4,5,6],其预测精度较高,误差一般在10%以内。中长期电价预测包括月度和年度电价预测,研究对象主要为日均电价[7],各市场主体更加关注电价变化趋势,特别是高电价的识别及估计。由于预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预测难度大,对此领域研究较少[8,9],若仍采用短期预测模型,则误差较大、可信度不高。当前电价预测模型大多基于时间序列分析,而由于各时段系统状况的不可复制性,不利于预测精度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电价分布特点的预测模型。

本文首先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了影响电价分布的各相关因素,并根据其分布特点,引入基准电价概念,将其分为正常电价与高电价2部分,其中高电价的正确识别和预测有利于各方规避风险、最大化效益。当前,部分学者对市场中尖峰电价即“价格钉”的发生机理及判断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本文的分类及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参考价值[10,11,12,13,14,15]。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以各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采用邻近点和SVM技术确定未来时段电价的类别归属,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估计。应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高电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尖峰电价,而是指高于某基准值的电价水平,该基准值应根据历史电价信息确定。

1 电价分布及其分类

图1给出了澳大利亚Queensland地区2008年4月至5月市场出清电价水平(见http://www.nemmco.com.au/),其出清间隔为30 min。

可以看出该序列具有明显的均值回复特性,呈现一定的周期变化,其中大部分电价低于80美元/(MWh),部分时段电价偏高,不过所占比例很小,属于少数类,两者的比例为11.63,以此为例研究影响电价分布的相关因素,这是进行电价分类及预测的基础。

1.1 影响电价分布的市场因素

1)负荷水平D(t):

图2给出了该地区负荷对电价分布的影响,可以看出负荷水平越高,出现高电价的概率越大,符合商品价格变化规律,即需求越大、价格越高,其中电价高于80美元/(MWh)的时段,负荷均在9 000 MW以上。

2)供给功率S(t):

是指该区域内部的功率供给水平,图3给出了其与电价分布的关系,可以看出当该地区的功率供给水平偏高时,市场电价水平偏低,即高电价出现概率偏低,也符合商品价格变化规律,即供应越多、价格越低。

负荷和供给功率是影响电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两者波动具有内在关联,一般来说,负荷变高容易引起电价上扬,发电商为追求更多利润必然提高其出力水平,为统一考虑两者与电价间的关联,引入区域备用率水平RR以描述该区域的备用水平:

RR(t)=S(t)-D(t)D(t)(1)

图4给出了其与电价分布的关系,可以看出高电价主要出现在该值较低时段,特别是功率供给水平低于负荷时,即RR为负时,说明该区域内的可用容量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或者由于电价水平低于发电成本发电商关闭机组,需要从相邻区域购电或切掉可调度负荷以满足供需平衡。图4表明备用率较高时,即RR(t)≥RRτ时,不会出现高电价,可利用该值修正电价分类结果并对高电价时段进行估值。其中RRτ表示不出现高电价的最低备用率水平,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得到,与电价基准值选择有关。

3)可调度负荷水平DL(t):

市场环境下,用户可以以可调度负荷的形式参与市场运行,电价偏低时使用电能,电价偏高时允许调度机构切掉该负荷,并从市场中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图5给出了该值与电价分布的关系图,可知该值较小时电价水平较低,当其低于100 MW时,基本不会出现高电价。

4)与相邻区域的功率交换水平CP(t):

市场环境下,当相邻地区的电价低于本地区或本地区可用功率低于其负荷需求时,需通过联络线从相邻地区购电,反之,则对外供电。图6给出了Queensland地区与相邻地区功率交换水平与电价分布的关系,功率为负表示从外地区购电,可以看出购电功率越多高电价出现概率越大,其原因在于此时该区域的负荷功率缺额较大,从而造成电价偏高。

5)时段因素T(t):

不同时段电价差别较大,与其经济环境及人们生活习惯有关,在对周时段或月度/年度日均电价进行预测时,应考虑其对电价分布的影响。图7给出Queensland市场中电价分布与时段的关系,高电价主要集中在星期日至星期三。应指出的是,在预测中长期电价(如年度日均电价)时,需要考虑月份、季节影响,在此不再论述。

综上可得电价水平特别是高电价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利用已有信息对其进行准确分类及预测成为各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

1.2 电价划分

上述分析表明市场电价可分为2类,其类别归属可由相关市场信息加以确定。本文借鉴文献[16]的尖峰电价划分方法,引入基准电价pτ概念,将电价分为正常电价和高电价2类,即

Ιis_high(t)={+1p(t)pτ-1p(t)<pτ(2)

即当p(t)高于pτ时,认为是高电价,否则为正常电价。其中pτ由已有电价信息得到,与具体市场有关,应使历史电价中正常电价数目与高电价数目比例适当,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加以确定。一般来说,两者比例应控制在[10,30]之间,偏大即高电价数目较少,此时高电价时段可能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导致分类精度偏低;偏小即两者数目相差不多甚至高电价数目多于正常电价水平,则不符合分类预期效果,使得分类失去意义。由高电价时段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Ωk,即Ωk={t|Iis_high(t)=+1},原电价序列修正为:

pm(t)={pτp(t)pτp(t)p(t)<pτ(3)

该序列的回归性和周期性更强,且与预测时段长短关联不大,从图1所示电价序列可得到印证。

2 电价预测模型

2.1 分类方法

利用已有信息对未来电价进行分类属于数据挖掘范畴,本文采用分类性能优异的支撑向量机(SVM)技术和邻近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未来时段电价的类别归属(SVM技术介绍见附录A)。由于历史电价信息量较大,首先利用相似搜索技术在历史样本中搜索待分类时段的邻近点,剔除相关性不强的信息,可利用下述距离判别函数确定邻近样本:

d(X(t),X(j))=X(t)-X(j)=[k=15βk(Xk(t)-Xk(j))2]12(4)

式中:X(t)=[D(t),S(t),DL(t),CP(t),T(t)],为t时段的市场信息向量;βk为各因素的加权系数。

通过式(4)确定以往时段与时段t的相似程度,并根据距离大小选取一定数量的邻近点样本估计SVM分类模型参数,并根据该时段市场信息利用SVM确定待估计时段的类别归属。为提高分类准确性,应利用该时段的备用率水平RR(t)对分类结果进行修正,若大于RRτ则说明该时刻供给功率水平远大于负荷,不会出现高电价,将其置为正常电价,否则维持原分类结果。

2.2 预测模型

2.2.1 正常电价预测

若未来时段为正常电价,则可根据修正电价信息估计其电价水平。对于修正电价序列pm,由于剔除了高电价时段,回归性和周期性更强,可利用常规的ARMA模型来拟合,即

pm(t)=c+αRR(t)+k=1sϕkpm(t-k)+k=0qφkε(t-k)(5)

式中:c,αk,φk为模型参数,由统计方法确定。

式(5)可用来估计未来时段中的正常电价水平。应指出的是,利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时,需要校验各模型参数,以确保各时段预测误差互不相关。

2.2.2 高电价预测

若未来时段为高电价,则根据已有的历史高电价信息加权估计其值,即

p^(t)=mΩk|RR(t)-RR(m)|mΩk|RR(t)-RR(m)|p(m)(6)

式中:p^(t)为预测值;Ωk为样本中的高电价时段构成的集合,加权系数与该区域备用率水平相关。

式(6)充分考虑了已有市场信息,反映了市场供求对电价的影响。图8给出了上述电价预测模型框架。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模型主要针对较稳定的市场交易框架,一旦市场规则等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则应考虑其影响并修正电价预测模型。

2.3 模型评估

对于上述预测模型,利用平均预测误差水平MAPE从整体上衡量其预测精度,即

ΜAΡE=1Τt=1Τ|p(t)-p^(t)|p(t)(7)

式中:p(t)为时段t的真实值;p^(t)为预测值,该指标为整个预测周期内相对误差的平均值。

对于电价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而言,各市场主体更关注未来时段的电价分类情况,故引入以下指标来衡量本模型的分类精度:

1)分类的准确度CAR:由正确分类的数目除以总的预测数目,即

CAR=Νstos+ΝntonΝstos+Νston+Νnton+Νntos

该指标从总体上衡量该分类方法的准确程度。其中:Nstos为正确预测的高电价数目;Nnton为正确预测的正常电价数目;Nston为错误预测的高电价数目,即本为高电价却误判为正常电价的时段数;Nntos为错误预测的正常电价数目,即本为正常电价却误判为高电价的时段数。

2)高电价分类的置信度SPA:由正确分类的高电价数目除以预测的总的高电价数目,即

SΡA=ΝstosΝstos+Νntos

该指标用来衡量分类模型的置信度水平,即若预测某时段为高电价,则表示其分类正确的概率水平。

3)高电价分类的误判度SPM:由误判为正常电价的高电价数目除以实际的总高电价分类数目,即

SΡΜ=ΝstonΝstos+Νston

该指标用来衡量错误识别高电价的概率水平。

基准电价的选取对于上述指标有明显影响,合适的基准电价水平应使得分类模型有较高的CAR和SPA值,以及较低的SPM,可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

3 算例分析

下面以澳大利亚市场Queensland地区2008年6月份第1个星期的电价预测为例来说明本文模型的可行性,相关算例说明见附录B。表1给出了分别采用本文模型、SVM技术、邻近点技术的分类结果,并给出了利用备用率进行修正前后的分类情况。

注:NaN表示该指标的分母为0,无有效值。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并根据备用率水平修正后,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未来电价进行分类,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SVM或邻近点技术。若仅采用邻近点技术,由于所有时段均被判断为正常电价,因此SPA值为NaN,SPM值为1.0。

图9给出了实际电价和预测电价水平,平均预测误差MAPE为9.07%。图9表明,本文方法可准确预测未来一个星期内的高电价时段,如第133~136及181~182两个尖峰电价时段。当然,由于电价影响因素较多,且受发电商或大用户竞价策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时段被错误分类,如第209时段,虽然其电价水平低于80美元/(MWh),但被误判为高电价时段。原因是该时段市场的负荷水平、功率供给、可调度负荷水平、与相邻区域的功率交换水平、时段依次为:10 243 MW,9 012 MW,240 MW,-2 027 MW,5,此时负荷水平偏高,而本地区的功率供给偏低,从相邻地区购电功率偏大,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并考虑SVM分类机理可知,必然判断本时段为高电价时段,但实际情况与此相反,可能是由于发电商的报价策略或者其他人为因素所致,而这也正是造成电价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困难的症结所在。

分析模型机理可知,基准电价作为本模型的基础,对于电价的分类及预测精度有显著影响,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分类精度,不同市场应采取不同的基准电价。图10给出了指标CAR,SPA,SPM随基准电价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出,随着基准电价的提高,CAR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基准电价越高则高电价所占的比重越小,正常电价的比重越大,从而使得总的分类精度越高;而SPA和SPM却没有有序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基准电价为140美元/(MWh)时,仅有2个高电价时段,均被误判为正常电价,因此SPM值为1,而由于SPA的分母为0,故其值为NaN,在图中未作标注。比较各分类指标值,建议基准电价选取为80美元/(MWh)。

对于邻近点选择时所用到的加权系数和邻近点个数对结果的影响不大,限于篇幅,本文不对其做详细的灵敏度分析。不过,应指出的是加权系数中负荷和本地区的供电功率所占的份额应较大,原因在于两者对电价水平的影响最大。

4 结语

与传统模型多从时间角度考虑不同,本模型以电价空间分布为着眼点,引入基准电价概念进行分类预测,降低了其对时间的依赖程度,能够应用于短期电价预测及中长期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了影响电价分布的相关因素,并基于历史电价信息,引入基准电价概念将其分为正常电价和高电价2类;

2)基于已有市场信息,利用邻近点技术和SVM技术确定未来电价的类别归属,对于正常电价,采用常规时间序列模型加以预测,对于高电价,可由历史高电价数据加权估计得到;

3)给出了评估电价分类预测模型的4个基本指标,用来衡量整个模型的预测、分类精度;

4)以实际市场中周电价预测为例说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应指出的是,本文模型主要考虑了市场因素对电价的影响,未涉及发电商和用户报价策略、市场力及国家政策等相关因素,如何统一考虑其影响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网络英语新词分布及构成特点 第7篇

1 新词出现的原因及分布

事实上,新词汇产生的原因及其来源非常广泛,可以说是由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变化促成的,故此无法悉数罗列,在此尽量做简要分析。

1.1 原因

当人们发现新事物,遇到新问题,总结了新经验,出现新思想的时候,便需要新宇和新词来表达,这是因为旧有的,沿袭使用的表达方法已经不适合或不敷应用了。一方面,由于以英语作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遍及全球各洲,而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大有区别,这就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和用语。另一方面,这些语汇中不少会被逐渐吸收进经典的英语辞典中,成为语言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实时交流。这样网络创造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特有的新语体,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网络用语,而且富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使我们网络交流更有时代特色。

1.2 分布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英语新词汇的分布遍地开花,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

1.2.1 经济类

随着网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经济词汇也大量涌现。例如:e-shopping:网上购物,e-revenue:电子商务收入,e-service:电子服务icturephone(电视电话)亦在大量生产中。音响领域中的新词也有quadraphony(四声道),sensurrornd(杜比系统)等。七十年代最后一年才出产的polarvision system(宝丽视系统)现已流行世界。较早期出现的telex(用户电报)更是大公司和商行必设的通讯系统,当然还有iddd(international directdistance dialling:国际直通长途电话)。过去几年生产了一种拉盖即开的罐装饮品,这种引起浪费和制造废品的用完即丢的容器也有新名称:thrwaway或diposable。

1.2.2 政治类

为使网络的普及,一些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带有政治色彩的服务,同时也在网上进行各式选举活动。进而出现了一些英语政治新词。例如:e-campaigning:电子竞选,e-precinct:电子选区,e-precinct captain:电子选区负责人“e-rate”program:资助上网计划。

1.2.3 娱乐生活类

现代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购物、娱乐、交往等的方式。各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新词层出不穷。例如:e-life:网络生活,internet recruiting:网上招聘,dead tree edition:电子杂志,digit head:电脑迷,e-mail affair:网恋,blog:博客。综上可见,网络英语新词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网络英语新词构成特点

新词汇的构成根据研究和统计的结果,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共出现了一万多新的英文词汇。然而,这个数目所包括的仅是已经确立并被广泛使用的字和词,一些被大多数人接纳、太专门化或罕用的词语尚不算在内。按这一万多的新词汇所做的研究,其构成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1)添义法使旧词添上新释义。近年来,不少沿用的旧词增添了新的含义。这一类形旧义新的字为数不少,碰上和使用时宜加注意。现举几例:bug原指虫子,现在的意思是硬件或者软件中的漏洞(缺点)。shooting:原指射击他、投球之意,现在的意思是聊天。mouse原指老鼠,现在的意思是鼠标。memory:原指记忆,现在的意思是内存。virtual classroom:现在的意思是网上教学。这一部分的新词还包括了一些过去只能作为某一种词类使用,现在却可作别一词类运用的旧字。如h-bomb过去是名词(氢弹),现在可作动词,表示“用氢弹袭击”;又如soul一字既加添了新意,指“黑人文化”,更可作形容词,泛指“黑人的”,如soul music(黑人音乐,灵乐),sou food(黑人食物)等。一个值得注意的构词形式是back-formation,即所谓“逆序造词”或“倒反构词”。这是把一个现存的词的真正后缀或貌似后缀的部分脱落而形成该词的另一种词类。例如先有free association(自由发言,自由联想),才有freeassociate;one-up(胜人一筹的,占上风的)和one-upman胜一筹,占的上风)是从one-upmanship一词倒反构成的。

2)合成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或者是一个自由结合的词组和短语。这种构词法在网络英语新词中很普遍,出现频率很高。现举几例:China+netChinanet(中国网),education+neteducationnet(教育网),network+citizennetizen(网民),internet worm:电脑病毒,net cop:网络警察,net worm:网迷,net surfer:网上冲浪者,online goods:网上商品,online galaxy:网络一族。

3)衍生法在旧有用词的基础上,加上前缀、后缀或其他构词成分构成新词,或使两个旧有用词或旧有用词的部分结合起来成为新词,或使两个构词成分结合成新词。利用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汇所占比例较大,词义亦较易理解推出。例如:antididnapping(anti+kidnapping:防绑架的),educationese(education+ese:教育界术语),pekingology(peking+o+logy:北京学,北京问题研究),robotesque(robot+esque:机械人似的);diet pill(减肥丸),easy meat(易辨的事;易得的东西),great society(大社会),hard science(硬科学,自然科学),landmark(陆标),boatel(汽艇旅馆),chunnel(水底列车隧道)。有一部分前缀、后缀及构词成分是特别多产或特别活跃的,其中包括anti-,auto,bio,electro-,extra-,geo-,hyper-,-ian,in-,-in,inter-,intra-,-logy,macro-,micro-,mini-,multi-,non-,photo-,poly-,psycho-等,此等构词成分在构成新词的过程中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4)外借法借用或吸收外来语。这种方法由来已久,英语中不少字和词其实是从外国借来使用,最后成了英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外来语很多保留原来的样貌,有些拉丁化拼音拼写成英语,亦有些被改头换面或按义译成英语的。例如:discothèque<法>:唱片夜总会;mao tai<中>:茅台酒sushi<日>:寿司;haman<阿拉伯语>:海玛姆(伊朗公众浴堂)又如black humor(黑幽默)原为法语humour noir,英美人士借用后按义改成正式英语;同样地,found object(拾得艺术品)来自法语objet trouve。kirin来自日语kylin,后者又源于汉语ch'i lin(麒麟的旧拼写法)。

5)创新法即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英文字。据研究结果显示,用这一种方法创出的新字新词所占比例较小,因为到目前为止,英语已经有了相当雄厚而根基巩固的“班底”,新词汇可由旧字和原有的词根变化出来。用创新法构成的新词汇包括。(a)少量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用词,如:penetralium(核心组织),ekistics(城市与区域计划学);(b)已通用的新产品的商标名(代表或用来指同一类产品)和已被用作普通名词的专有名称,如:dolby system(杜比系统),miniteller(微型出纳机),sealab(海底实验室),watergate(政治丑闻),frisbee(玩具飞碟);(c)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衍变出的普通词类,如:cocacolonization(美国化),mcluhanesque(麦克卢汉式的,电子化的);(d)经常被使用的字首缩略词(acronym)和普通的缩写语(abbtreviation),如:cobol(co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comsat(communication satellite:通讯卫星);(e)新的习语,包括以前未被收入正式词典中的俚语(slang)和口语(colloquialism),如:posh(非常时髦的),easy meat(易辨的事),go for broke(尽最大努力),carry the can(面对责备,负起责任)。用这一种方法创成的新字新词中,还包括了一种把长字缩短而保持原义的新形式,如:deli(delicatessen:熟食店),mod(modern:时髦的,摩登的),disco(discotheque:迪斯科,唱片夜总会)等。这种新形式与原字同样流行,有时甚而超过。一部分商标名被接纳为普通用词后,用法、含意和词类属性上亦起了变化。如telex原为名词(用户电报,电报用户直通电路),现可作动词用,表示以用户电报通知;xerox原为名词(乾式影印,静电影印),现可作动词。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量新词的涌现说明了社会在变化,英语在变化。这些网络新词的语义具有生动贴切、简练明了的特点,在网络交流中更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或观点,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摘要:英语正受到网络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产生了大量与政治、经济、生活相关的新词。该文总结并分析这些新词的分布及其构词特点,将会帮助人们充分利用各种英语资源,更好地为生活、学习和工作服务。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词分布,构成特点

参考文献

[1]罗斯.10000英文新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

[2]洪恩在线双向辞典.www.dict.cn.

丰镇市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8篇

不同土壤类型的耕地面积及比例

一、栗钙土

栗钙土是境内分布面积最为广阔的土类。主要分布在城东饮马河东侧支流, 浑源窑乡的大庄科河以北及官屯堡乡山岩村以西的全部地区。是耕地的主体土壤, 耕地面积42220.63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60.75%, 栗钙土分布的地形较为复杂。有低山丘陵, 二、三级熔岩台地、低缓丘陵、波状高平原、山前倾斜平原、丘间洼地及冲积平原。海拔1300~1600米, 局部达1700米。母质类型多样, 有基性岩、酸性岩或砂岩的残积坡积物, 也有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红色岩层。黄土、黄土状物沉积物以及冲积物。栗钙土生成于湿带中干旱草原环境, 植被属于干旱草原类型, 以多年生低湿耐旱的草丛禾本科和部分走茎禾本科植物为主, 伴生多种旱生双小叶草本植物, 耐旱磷茎类和耐旱小灌木覆盖率在20%~50%之间。

成土过程是通过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化过程。在形成过程中剖面分化比较明显, 由腐殖质层、碳酸钙淀积层和母质层构成。

栗钙土包括暗栗钙土、栗钙土、草甸栗钙土3个亚类, 19个土属, 101个土种。

二、灰褐土

灰褐土是分布在山地垂直地带上的森林草原土壤。分布在市境东部浑源窑乡、元山子乡的低山山地地带。耕地面积6719.91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9.67%, 地形部位较高, 主要在山地及山前丘陵坡麓的坡积锥地带、沟谷洪积扇、高阶地地带。其特点大多数是切割强烈的陡坡, 海拔高度山地一般在1300~1800米, 局部可达1900米以上, 山前高平原海拔一般在1300~1500米。属暖温带的半干旱、半湿润冷寒气候。母质在山地主要以酸性花岗岩和基性玄武岩的残积-坡积物为主。发生在高阶地, 洪积扇上的土壤为洪积-冲积物。此外还有黄土、黄土状物、红土母质。植被阳坡、半阳坡为森林草原类型, 阴坡半阴坡为森林草甸草原类型, 山前坡麓地带为灌丛草原类型。成土过程有森林土壤的特点, 也有草原土层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腐殖质积累过程, 一定的粘化过程和较强的碳酸钙淋溶与积聚过程。

灰褐土划分为灰褐土、淋溶灰褐土2个亚类, 包括8个土属、26个土种。

三、栗褐土

栗褐土是灰褐土向栗钙土发育的一个过渡性土类。市内分布在官屯堡乡、黑土台镇、元山子乡, 耕地面积17060.09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24.55%。栗褐土分布的地形部位为波状平原、中低山山前倾斜平原, 个别发育在冲积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带, 玄武岩台地, 地势较平坦, 海拔1300~1650米。自然植被为干旱草原类型, 覆盖率20%左右, 成土母质类型较为复杂, 有发育在冲积平原上的冲洪积物, 发育在花岗岩、玄武岩风化物的残积坡物, 少数发育在砂岩母质, 大部分发育在第三纪红色泥岩和黄土及黄土状母质上。由腐殖层、不明显的弱粘化层、碳酸钙淀积层和母质层构成, 多数属中体或厚体土壤, 耕作层为轻壤, 犁底层和心土层明显粘重, 一般为中壤块状结构。

栗褐土分为淡栗褐土1个亚类, 5个土属, 29个土种。

四、草甸土

草甸土是隐域性半水成土壤, 呈条带状分布在全市, 以饮马河、黑河、阳河、大庄科河等河谷地带最为常见, 耕地面积3289.52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4.73%。草甸土分布的地形平坦, 地势较低, 在河流两岸的高河漫滩、台间或丘间洼地、低阶地及倾斜平原。植被为草甸草原型, 覆盖率较高, 在60%~80%, 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洪积物, 草甸土形成过程是潜育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草甸土分布的地形平坦、土质肥沃, 土壤养分含量高。水资源丰富, 有发展水浇地的优越条件。但有冷、浆、黏、盐、碱、涝等障碍因素。

草甸土分灰色草甸土, 盐化草甸土2个亚类, 包括5个土属、24个土种。

五、沼泽土

沼泽土属于水成土壤, 面积很小, 主要分布在红砂坝镇沿淖沟小海子以南, 南城办事处饮马河河滩, 巨宝庄镇九号村、小南梁、六泉村, 三义泉镇麻迷图村南部草滩, 黑土台镇韩庆营, 元山子乡候家营等的碟形洼地, 呈条带状分布, 耕地面积202.20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0.29%。沼泽土的形成主要受水浸渍, 形成过程包括泥碳的积累过程和潜育层的形成过程。成土母质为黏重的河流冲洪积物、淤积物。沼泽土质地较黏重、潜在肥力高, 有效性低, 通透性差, 易涝。

沼泽土仅划分草甸沼泽土1个亚类, 1个土属、2个土种。

六、盐土

盐土属盐成土壤, 主要分布在巨宝庄镇十三泉村, 耕地面积11.77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0.02%。地貌为低平排水不畅的冲积平原, 母质为冲洪积物, 植被为盐生-草甸植物类型组成, 丰镇市盐土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 土壤胶体吸附较多的钠离子, 土壤理化、生物化性质恶化, 不宜用作农业用地。

中国道教建筑的起源发展及分布 第9篇

道教建筑的起源

道教奉祀系统的建筑源于华夏祖先的墓葬祭祀活动。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原始先民,相信人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在墓葬中埋入随葬品,产生并形成了祭祖的习俗。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先民们除在祖先墓地进行祭祀活动外,又向象征祖先神灵的“神主”或称“庙主”(或称牌位)祭祀。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左宗庙”、“右社稷”的祭享制度,在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不断。反映在建筑上,儒家的殿堂宗庙和道教的殿堂祠庙以及其他一些附属建筑逐步发展,并日趋完备。

道教奉祀系统建筑的第二个来源是秦汉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普通建筑,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祀神之所。

道教最早的道观相传是陕西终南山的楼观。《楼观本起传》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楼观成为沟通天人的场所正是道教建筑又一来源的反映。《史记·封禅书》也有大量记载,如“《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登地祇。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周公既相成王,郊祭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郊社所从来尚矣。”至汉武帝时“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公孙卿还对武帝说“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下令在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将招来仙神人之属”。由此可见,宫、观之名在道教产生以前就有了。《说文》:“宫,室也。”“室,实也,从室从至,至所止也。”宫室原本指的是普通的房屋,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宫和殿才成了帝王居所的专称。《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室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由于封建帝王要突出“君权天授”的至高无上,就将祭祀神灵的祠宇升格为“宫”为“殿”,原意在以示区别,后来天下寺庙的一些重要建筑也就同此称呼了。

至于“观”,据《尔雅·释宫》称:“观谓之阙。”郭璞注:“宫门双阙”,邢昺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乃取其高峻,可登临观望之义。《新唐书·李叔明传》:“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留道士十四。”至此,“观”似已成为道教庙宇的专称了。

道教建筑的历史发展

演变发展至东汉末年,道教创立,山中居住的道士,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舍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趣。汉张道陵在巴蜀汉中创五斗米道时,设二十四治所,建筑规模也是不大而且非常简陋的。《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称:“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正中央名崇虚堂,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开起堂屋,上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层崇玄台。当台中安大香炉,高五尺,恒火贲香。开东西南三户,户边安窗。两头马道。厦南户下飞格上朝礼。……崇玄台北五丈起崇仙堂,七间十四丈七架,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玄台之南,去台十二,又近南门,起五间三架门室。门室东门南部宣威祭酒舍。门屋西间典司察气祭酒舍。其余小舍,不能具书。二十四治,各各如此。”所谓堂、室、间、架等都是指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不管是抬梁式或穿斗式梁架结构,四柱落地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一间;从承托中央脊檩的梁柱,到承托前后两檩的梁柱,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三架梁。早期道教的生活修炼和进行宗教活动的房舍,都是此类传统建筑。

五斗米道的治所,有的也称静室,或称靖,是供道师修炼或为人治病、闭门思过用的,取其安静的意思。与静室相类似的是江淮一带道士的精舍。《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此精舍当与儒家的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以及佛教云房等同类。如《晋书·孝武帝纪》称:“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李宽的道室称庐,许逊则称馆。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寇谦之、南方陆修静分别整顿改革道教,创立了新的南、北天师道,以适应儒家的礼法制度,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欢迎,很多崇道皇帝在京邑为道士大兴道观,如北魏太武帝为寇谦之建五层重坛道场,南朝宋建崇虚观,齐梁建兴世馆、朱阳馆,北周改馆为观等。当时道教建筑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并趋于定型。

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平民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祠部》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旧唐书·高宗本纪》载:乾封元年(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各州设一观一寺;《玄宗本纪》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在东、西两京和各州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743),将西京东京及各州玄元庙分别改为太清宫、太微宫和紫微宫,并在太清宫立玄宗像,侍立于老子塑像之右。后来更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陪祀老子。此后,规模较大的道观多称宫。

宋太宗赐华山道士陈抟为“希夷先生”,在全国各地大修宫观。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建玉清昭应宫,“总二千六百一十区”。从宋真宗起,道教在宫观内才开始普遍塑像供奉。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融合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官方建筑固然已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

元明以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没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全真道主张出家清修,因而它的宫观建筑也多仿照佛教禅院,并且建立起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个系统。庙中师傅即住持,收授弟子,稱道童。十方丛林不招收弟子,只为各小庙推荐来的弟子传戒。教规和财产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

道教建筑的分布

中国道教自产生起,就多选择深山幽谷作为“静修”之处。因此,道教建筑也常常建于名山大川之间,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自然山水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如大家所熟的“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此外,湖北武当山、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江苏句容茅山、青岛崂山等,也均为道教名山。其中,泰山、武当山、青城山、武夷山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然,后期也有不少道观为了方便祭祀和扩大影响,进一步世俗建于城市之中如四川成都的青羊宫。

唐代温州的寺院分布及原因探析 第10篇

学界对唐代寺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入手。如李映辉的《唐代佛教地理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该书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唐代高僧、寺院、石刻和佛教学术的分布情况;李芳民的《唐五代佛寺辑考》(商务印书馆2006年),考证了唐、五代佛寺的具体地理位置;龚国强的《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论述了长安城佛寺的地理布局、历史背景。二是从文化角度入手,张弓的《汉唐佛寺文化史》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该书从历史学、地理学、宗教学等角度全面透视了汉唐时期的佛寺文化。三是从经济角度入手。如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中国经济》1934年9月第2卷第9期)、《中古大族寺院领户研究》(《食货》半月刊1936年1月第3卷第4期)、金毓黻《从榆林窟壁画耕作图谈到唐代寺院经济》(《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谢重光《略论唐代寺院、僧尼免赋特权的逐步丧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1期)、《魏晋隋唐佛教特权的盛衰》(《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等。

具体到地处东南的唐代温州地区来说,由于远离中原、史料记载缺乏的缘故,对寺院资料的记载非常简略,不能对其作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量,只能试就其分布等问题做探究。

根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寺观门》所汇集的历代寺院资料,浙江境内建于唐朝会昌(841846)以前的寺院,有94所,建于会昌间的唐朝所建佛寺见于地方志记载有3901所,同时按照代代相因的原则,自东汉至于唐朝,共有佛寺5335所②,分布于唐朝15道234州809县。其中以江南东道为最多,为1912所。浙江境内苏州所属嘉兴、海盐两县33所,湖州94所,杭州212所,睦州42所,越州1060所,明州93所,衢州51所,处州106所,婺州91所,温州42所,台州123所,共计937所,占江南东道的49%,占全国佛寺总数的17.6%,为全国佛寺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③。

唐代温州佛教的盛行,除了宗派众多之外,还表现在当地寺庙林立。上文所引资料自东汉至于唐朝,温州共有寺院42座。而笔者据雍正《浙江通志》卷231《寺观》,乾隆《温州府志》卷25《寺观》,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嘉靖温州府志》卷5《寺观》等方志所录统计,唐代温州新建、重建和重修的寺院总共有23座。其中市区有4座,瑞安7座,平阳4座,乐清3座,泰顺2座,永嘉、苍南和文成各1座,摘录如下:

市区有江心寺、妙果寺、天柱寺和国安寺四座。

江心寺:在鹿城区江心屿。唐咸通年间(860874)建净信讲院,宋开宝年间建普寂禅院,建炎四年高宗驻跸于此。温州江心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元明清时曾予重修。

妙果寺:在鹿城区松台山之麓。始创于唐,兴盛于宋,继忠禅师圆寂后,曾建千佛塔珍藏其舍利。寺内有“济陀古钟”,俗名称之为“猪头钟”,铸于宋代元年间,有着神异的传说。

天柱寺:在瓯海区永昌石屋山,始创于晋,重建于唐朝贞元年间(785820)。由大雄宝殿等四进组成,左右有冷水泉、五折瀑,故又称之瀑泉寺。

国安寺:在龙湾区瑶溪皇岙。始建于唐朝乾符(874879)年间,宋朝元佑五年(1090),在寺旁建石塔一座,六角九层楼阁式,有大、小浮雕佛千余尊,故俗称千佛塔。

瑞安市有仙岩圣寿禅寺、护国寺、真身禅院、常宁寺、云顶院、本寂寺和景福禅寺七座。

仙岩圣寿禅寺:在瑞安仙岩,唐贞观年间(627649)建。宋朝大中祥元年(1008)重建,三年敕额“圣寿禅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观音阁、千佛阁,寺处浙南最大丛林之地,占地24600平方米。

护国寺:在瑞安集云山顶,唐会昌(841846)后建。

真身禅院:在瑞安集善乡,唐天宝年间(742756)建,会昌六年(846)赐额真身禅院,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名陶山寺。

常宁寺:在瑞安五公山麓,唐咸通(860874)中建。

云顶院:在瑞安崇泰乡,唐中和间(881885)建,景福二年(893)赐额。

本寂寺:在瑞安城郊河埭桥。始建于唐,垂拱四年(688),武宗灭佛时,无斁法师避居山庙,入定十余年,至藤萝绕周身,故世称藤萝尊者。乾符六年,赐名本寂寺。

景福禅寺:在瑞安大南圣井山,始建于唐末。相传,天佑年间,朱温避难到寺,受住僧款待,称帝后,敕:景福寺,拨田千亩供奉。到南宋,建丛林九进,寺宇雄伟,僧众九百,香火鼎盛。

乐清市有法华寺、本觉寺和白鹤寺三座。

法华寺:在乐清南岳平盆山。始建于唐,昭宗赐额,鸿莒法师主事,僧严持戒律,甚精《法华经》,故名法华寺。

本觉寺:在乐清芙蓉镇,唐乾宁二年(895)建。

白鹤寺:位于县城丹霞山下,是东晋时期张文君舍宅为寺,后重建于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乐清白鹤寺僧唯谦、继南入宫讲《仁王般若波多蜜经》,名声大振,温州佛寺大兴。

平阳县有仙坛寺、五峰院、东林寺和碧泉寺四座。

仙坛寺:在平阳东门外,唐咸通间(860874)建。

五峰院:在平阳白岩,唐咸通元年(860)建,后改名五峰慈云寺。

东林寺:在平阳昆阳凤山。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原为小尼庵,俗名:半山庵。明代为半山庵派祖庭。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该寺建于大历二年(767)。

碧泉寺:又名岩庵。在平阳钱仓,始建于唐,旁有清泉故名之。明,清年间为岩庵派祖庭。松柏榕杉千亩,古寺重光,万木簇拥,亦是佳胜。

泰顺县有灵峰寺和南峰律院两座。

灵峰寺:在泰顺县北15里,唐乾符五年(878)建,宋大中祥符(10081016)中赐额。

南峰律院,唐咸通九年(868)建,宋绍兴(11311162)中改禅院。

永嘉一座。普安寺:在永嘉岩头长蛇坑。始建于唐,五进七开间组成,有大、小禅房100余间。唐太宗赐经书,宋朝大中祥符,赐额“灵岩禅寺”,仁宗赐金卷,有《大正义》藏经一部。素有“东南首刹”之称。

苍南一座。瑞岩寺:在苍南鲸头燕子山。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宋朝,景蒙法师曾主法席。

文成一座。净慧寺:又名:七甲寺,在文成大峃岚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820),宋朝端拱、大中祥年间重建,规模宏大,遗碑刻、石柱、石磉等物,有双龙戏珠等奇景。

唐代温州地区佛教事业的发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物质方面,便利的陆上和海上交通为佛教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可能。隋唐时期政府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温州的交通条件也有了很大改观。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温州西北至上都4425里,西北至东都3565里,正北微西至台州500里,西北至处州270里,东至大海80里,西南至福州水陆路相兼1800里。除此之外,温州与海外的联系也很紧密。据《安祥寺惠运传》记载:842年(承和九年)8月,惠运乘唐商人李处人之船,从肥前国值嘉岛那留浦出发,经六个日夜,抵达温州乐城县玉留镇。惠运为日本真言宗僧人。京都人,俗姓安昙,为入唐留学八家之一。温州的沿海位置,也为其接受外来文化创造了条件。

精神方面,浙江人,特别是温州人开阔的胸襟、兼容并包的心态为外来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同时本地高僧的个人影响力,也直接推动了温州佛教的发展。唐代温州最著名的高僧首推玄觉。释玄觉(665713),字明道,永嘉人,俗姓戴。少年时即出家于温州龙兴寺,《宋高僧传》卷八称其“总角出家,龆年剃发,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可思,解甚深义”。后谒慧能,世称一宿觉和尚。《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九存诗一首。自从《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等佛教典籍将玄觉所创建的永嘉禅观列为慧能南宗禅的别支后,玄觉的佛教思想深受佛教史研究者的重视。日本著名佛教著作忽滑谷快天的《中国禅学思想史》第三编《禅机时代》为其列了专章;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亦专门辟了“永嘉禅观”一小节对其详加论述。由此可见玄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正因为玄觉在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为唐代温州佛教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摘要:唐代温州的佛教文化盛行,寺院广布。结合各类史料统计,唐代温州新建、重建和重修的寺院总共有23座。其中市区有4座,瑞安7座,平阳4座,乐清3座,泰顺2座,永嘉、苍南和文成各1座。寺院的广泛分布,佛教的大力传播与当时当地的交通等物质条件,当地人开阔的胸襟,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及高僧的个人影响力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唐代,温州,寺院,公布

参考文献

[1]嵇曾筠,李卫等修.雍正《浙江通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李琬修,齐召南等篡.乾隆.温州府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民国73.

[3]张璁等修.嘉靖温州府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分布及存在范文

分布及存在范文(精选10篇)分布及存在 第1篇关键词:楼宇型分布式能源,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引言 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就地消化”, 分布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