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精选14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1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试题
一、把下面的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10分)
ōng p l ōng ài
烟囱喷出他们俩冲进比赛
di èng zh ǎng y
沉甸甸政府振动嗓子黄莺
二、我会认认真真读拼音,工工整整写词语。(10分)
zhōu wéi gē chàng qí guài gū niang hù xiāng
()()()()
fēn fāng fěn chén yún cai mǎn dì shuǐ chí
()()()()()
三、读一读,连一连。(6分)
壹贰伞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四五九一八十百三二六千七
四、给下面的字加不同的偏旁组字,再组词。(8分)
亥()皮()也()兆()
()()()()
五、我会选字组词语。(8分)
沙纱纷芬做作园圆
()布()芳()事公()
泥()()飞()业()圈
六、我会填。(9分)
()清()秀()语()香()声()语
喜气()()()()勃勃()紫()红
气象()()()暖()开()()扬扬
七、读一读,填一填。(8分)
1、王婆卖瓜,()卖()夸。
2、老鼠看仓,()()精光。
3、()()()(),不用吃药。
4、一个篱笆三个桩,()()()()()()帮。
八、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1、周围静极了动物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2、我正准备过冬的粮食啦
3、溪水欢快地向前流去
九、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树叶落下来。
(金黄的)树叶(纷纷地)落下来。
1、月亮升上天空。
()的月亮()地升上天空。
例: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
2、一边,一边。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让猫头鹰好好睡觉
小黄莺早晨一醒,脸也不洗,就飞到枝头快乐地唱起来。
她一唱,吵醒了百灵鸟、小山雀这些小歌唱家,他们也跟着唱起来。老黄莺急得轻声叫道:“小家伙们,轻点儿!新邻居猫头鹰阿姨正在睡觉,不要吵醒她。”
小黄莺哼了一声:“这只懒虫!太阳都这么高了,还在睡觉,不怕羞。我们就是要吵醒她!”说着又带头唱了起来。
“不许胡闹!”老黄莺挥了挥右翅说。她见小黄莺不唱了,又接着说:“这位猫头鹰阿姨是我们的新邻居。她可是保护庄稼、消灭田鼠的能手。她每天晚上值夜班,一个夏天能消灭上千只田鼠呢!我们应该让她白天好好休息”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说:“噢,我明白了!”她推其他鸟儿说:“妈妈说得对,我们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好吗?”“好!好!”大家争着说。
小黄莺把翅膀一张,其他小鸟也跟着飞远了。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分)
2、这篇短文共写了、、、这几种鸟。(4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近()新()白天()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快乐()保护()
5、小黄莺听了妈妈的话说“我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3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2篇
一、请你帮这些小动物找到座位。(5分)
爱拼才会赢!
二、拼拼写写。(14分)
yì huā dú fàng bú shì chūn 。
bǎi huā qí fàng chūn mǎn yuán。
三、我会连。(6分)
长处 相处 转学 旋转 高兴 兴奋
四、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9分)
( ) ( ) ( )
少 分 莫
( ) ( ) ( )五、小小魔术师。(16分)
1、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8分)
土——( ) 心——( ) 吕——( ) 今——( )
日——( ) 二——( ) 由——( ) 因——( )
2、给下面的字减去一笔,变成另一个字。(8分)
兔——( ) 斥——( ) 术——( ) 户——( )
太——( ) 正——( ) 旧——( ) 鸟——( )
六、比一比这些可爱鼠身上的字,再组词。看谁是“火眼金睛”。(16分)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可要认真呦!
仔细地( ) 用心地( ) 吞吞吐吐地( )
高兴地( ) 激动地( ) 笑眯眯地( )
美丽地( ) 高高的( ) 绿绿的( )
八、请把下面的词整理成句子。(4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3篇
一、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1.学生作文兴趣不高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习作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从内心里升起对写作的极大的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基本习作技巧。然而,从当前小学生的习作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是奉命而作,缺乏主动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写作动机不足造成的。一旦缺乏写作动机,学生的思维单一固定,漫无目的,所写出的文章就丧失了生动性与真实性。
2.作文情感空缺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这种情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当前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情感空缺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学生的作文个性不足,甚至陷入某种固定模式,千篇一律,丧失了作文本身的情感魅力。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作文增添生命活力。
3.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的作文教学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与生动性。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对作文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进行讲解,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然而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将会降低,影响写作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生习作策略研究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写作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与宽泛性,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能够信手拈来当作写作的素材,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无内容可写,或者三言两语就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活中缺少观察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中,主题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本单元均为该类型的文章,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学生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对该事物印象深刻?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另外,在进行本章的习作教学时,可以引入《银杏》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分析,借鉴其中的表现手法。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以该事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融入丰富的内心情感
作文实际上是对心灵的真实反映,它不仅与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密切相关,要想在作文中将自己的思想进行全面丰富的表达,除了大量阅读、积累知识,还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感悟、多观察、多思考。新课改下,作文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学会选材立意,更多的是启发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本章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写作对象后,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对家乡产品的介绍,无论是农副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它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在对这些价值进行介绍的同时,还可以融入自己与这些产品的故事,增强文章的情感表现力,使文章更富生命力。
3.加强作文分享与交流
作文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文学功底,而且体现了个人的性格特征,在完成作文后,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这不仅是作文学习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互改,对于作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标注,对于有疑问的地方,一起交流探讨,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提升习作水平。在本章节的习作练习中,每位学生就家乡的某种事物进行描写,通过作文互改,能够了解到其他地区的人文风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写作充满兴趣,逐渐提升习作水平。
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作文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表达,更是学生价值观、内生力的彰显,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语文教育的价值观出发,多进行引导、启发,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转向对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视与培养,这也正是新课改语文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以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教学为例,对小学生的习作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策略,兴趣不高,内心情感
参考文献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4篇
x靚g f? y#5 zi zh? y臁? c"Do ch#3ng
ji"^ m鑙 x鷑 zh#3o l鷑 chu醤 m韓 z?
r髇g y臁? nu#3n huo s"恘g sh? zu? ti"Dn
二、填空。(44分)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客( ) 坏( ) 昨( ) 粉( )
容( ) 环( ) 咋( ) 份( )
3.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耐心地 )等待 饿 得( 发慌 )
( )奔跑 开心得( )
( )成长 冷 得( )
( )劳动 长 得( )
一( 块 )菜地 一( 口 )水井
一( )菜油 一( )白菜
一( )菜籽
4.选字填空。(9分)
幸 辛 在 再 己 已 以 渴 喝
我( )苦地走到离家很远的街上,( )运地( )那家小店里( )次找到这件玩具,买下来( )后就回家了。到家( )经很晚了,我口( )得很,就自( )倒了一杯饮料,一口气( )了个精光。
5.照样子填写。(6分)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极了 来 去 立刻
6.填写诗句。(8分)
①写老朋友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 。
② 写诗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再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 , 。
三、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反义词。(4分)
1.天这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儿? ( )
2.火车在铁路上高速行驶。 ( )
3.这时,一辆新型火车开了过来。 ( )
4.燕子南归天气转寒。 (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写序号)。(6分)
①d"恥 ②d"? ③h醝 ④hu醤 ⑤h鄌 ⑥h#3o
都市( ) 还有( ) 好事( )
都是( ) 还书( ) 好奇(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们快过去吧( )
2.你不是开玩笑吧( )
3.我就买这支铅笔吧( )
4.开始上课了吧( )
5.举例来说吧( )我们班就从来没有人缺过课。
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 )我生气地走了。
( )有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 )我要看他的答案,他怎么也不给我看。
( )小刚来到我家,给我讲明了道理。
( )我们又和好了。
( )我和小刚一起做数学作业。
七、读短文,答问题。(13分)
(一)
一个秋天的下午,忽然间,雨点落下来了。毛泽东看见毛四阿婆正在收稻谷,就连忙栓好牛,跑过去帮忙。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稻谷没有淋着大雨,可毛泽东家的稻谷却被雨淋湿了。
1.收稻谷的事发生在(时间) ,主要讲(谁) 。(2分)
2.用“——”画出毛泽东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句子。(2分)
3.这件事说明毛泽东是个 的孩子。(3分)
(二)燕子过海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我看见一群过海的燕子。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就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1.燕子往哪儿飞?为什么要过海?(4分)
2.燕子看到船后,为什么一起落在甲板上?(2分)
八、写一篇日记。(10分)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5篇
一、填空。
1、5的6倍是( ),7的9倍是( )。
2、5个7相加,列加法算式是( ),列乘法算式是( ),读作( ),在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3、把口诀补充完整。
八九( )
( )六十三
三七( )
六九( )
三八( )
( )二十七
四八( )
五九( )
二、在( )里最大能填几?
5( )41
( )873
34( )7
( )437
7( )50
( )611
55 8( )
( )917
三、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填在横线上,并列式解答。
1、玩具店中有摩托车42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轿车有几辆?
(①小轿车比摩托车少18辆。 ②摩托车比火车多18辆。)
2、玩具店中有火车29辆,火车比小轿车少27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小轿车比火车多多少辆? ②小轿车有多少辆?)
四、应用题。
1、学校买来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2本,其中故事书46本,连环画有几本?
2、买一个变形金刚48元,买一辆遥控车85元,变形金刚比遥控车便宜几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6篇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bǎo lěi diāo kè gōng diàn pán xuán zhì huì
( ) ( ) ( ) ( ) ( )
二、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几( )乎 jī jǐ 画舫( ) fāng fǎng
堤( )岸 dī tí 数( )不清 shǔ shù
三、 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 (6分)
1、气( )雄伟 神( )气( ) 久( )沙场 金( )辉( )
2、___本无价,___皆有情。 一径竹阴____,____月笼纱。
树红树碧___,___ 远近秋。___ 三面柳,一城山色___。
四、 请用线把能搭配的词语连起来。 (4分)
陡峭的 文物 修筑 决心
珍贵的 山岭 暗下 长城
五、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3分)
1、 远看长城,它像______,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十五的月亮像______ 一样高悬在天空。
3.、小丽那红扑扑的脸蛋就像_____________。
六、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
单:①独立的,孤独的; ②项目种类多,结构不要复杂;
③记载事物的纸片; ④只,仅。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重。( )
2、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多么简单!( )
3、今晚折演出内容在节目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
4、有了大家的关心,小青再也不感到孤单了。( )
七、选词填空。 (4分)
坚固 牢固
1、高高的城墙无比( ),经过几次地震都完好无损。
2、只有经常复习,知识才能掌握得( )一些。
3、维护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 )。
4、爸爸( )我早日独立,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八、本学期,我从课本上学习多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有《观潮》、_____、
《火烧云》、_______。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31分)
一、阅读《颐和园》片段,回答问题。 (17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饿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ǒng)
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ú)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é)。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à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_____和_____两个特点。 (2分)
2、用“___”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3分)
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__、__、__、__、__、
__、__、__、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____,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___”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___”来比喻它。(6分)
4、理解文中画“nnn”的句子。 (5分)
(1)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____的方法,突出长廊___的特点。
(2) 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筑是______。作者抓住了___和___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
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 阅读《秋天的香山公园》 回答问题 (14分)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重叠,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树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夹杂着深黄、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爽人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一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成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蜷曲的花瓣;没有开放的花瓣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训练题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2分)
(1)鲜花色彩灿烂美丽。( ) (2)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
2、“爽”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 ,再查___ 画。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④违背。“爽人的秋风”中的“爽”应取第___种解释。 (2分)
3、用“___”分别画出概括第三、四、五自然段意思的中心句。(3分)
4、第三自然段,作者是从____、____、____三方面来描写红叶的。 (3分)
5、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以下几种景物:________(2分)
6、摘抄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分)
第三部分:习作 (35分)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要求:1、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7篇
一、读一读,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闹(lào nào) 月(yuè yüè) 梧(wú ú)
睡(shuì suì) 都(dōu duō) 丰(fēn fēng)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kǒu qì jiàn miàn chū shēng hé hǎo
( ) ( ) ( ) ( )
míng yuè niú máo quán miàn tīng shuō
( ) ( ) ( ) ( )
三、写出偏旁相同的字,并组词。12分
女 亻
( )( ) ( )( )
( )( ) ( )( )
氵 讠
( )( )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和( ) 月( ) 里( ) 车( ) 手( )
知( ) 背( ) 你( ) 东( ) 毛( )
五、写出带有下面笔画的字。12分
横折钩 ( )( )( ) 竖弯钩( )( )( )
横 钩 ( )( )( ) 竖 钩( )( )( )
六、按要求选字填空。12分
抱 见 背 泉 说 面 田 飞 国 点 江 从
独体字: ( ) 左右结构:( )
上下结构: ( ) 全包围结构( )
七、选词填空。6分
只 个 头 双 座 朵
一( )牛 一( )手 一( )塔
一( )鸟 一( )花 一( )人
八、选字填空。6分
他 她 它
1.妈妈过生日,我送给( )一份礼物。
2.( )是我的爸爸。
河 和
1.小( )边长满了小草。
2.我( )小明到小( )边钓鱼。
3.妈妈说话很( )气。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深夜( ),大海睡觉( ),她( )着( )( ),她( )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 )睡熟的鼾声。
2.小童问妈妈:“这花是( )哪儿( )( )?”妈妈笑( )笑( ),是冬爷爷( )( )睡觉的( )候送给( )( )。
3.小鱼浮( )( )( ),鼓起圆圆的眼睛说:“( )( )就不怕。”
十、阅读《冰花》片断,完成练习。
他惊奇地喊着(tā jīng qí dì hǎn zhe):“妈妈你瞧(mā mā nǐ qiáo),玻璃窗上开花了(bō li chuāng shàng kāi huā le)!”啊(ā),真漂亮(zhēn piào liang)!它像宽大的树叶(tā xiàng kuān dà de shù yè),像柔嫩的小草(xiàng róu nèn de xiǎo cǎo),像丰满的牡丹(xiàng fēng mǎn de mǔ dān),一束束(yī shù shù),一朵朵(yī duǒ duǒ),晶亮(jīng liàng),洁白(jié bái)!
1.这段话共有( )句。2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树叶 ( )的小草
( )的牡丹 ( )的冰花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8篇
我于1881年出生在浙 江省绍兴府 城里一个 姓周的家庭, 父亲是读书的 , 母亲姓周 , 乡下人 , 她以自学修 得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 在我幼小的时候, 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13岁时, 我家忽而遭受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 约有三年多, 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 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 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 了的读书 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18岁, 便旅行到南京, 考入水师学堂, 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 我又走出, 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 毕业之后, 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 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 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 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 再到东京, 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 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 也失败了。终于, 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29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就走出, 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 第三年又走出, 没有地方可去, 想到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 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 绍兴光复后, 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 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 移入北京, 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1926年,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 说我不好, 要捕拿我, 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 去做厦门大学教授。12月走出,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4月辞职, 9月出广东, 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 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1918年,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 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 一本回忆记, 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别的, 除翻译不计外, 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1930年5月16日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9篇
1.拼一拼,写一写。(13分)
2.请你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打“√”。(6分)
二、字词小魔术。(39分)
1.请你照样子,帮小刺猬找找丢失的草莓吧!找到后用线连起来。(6分)
2.趣味加减法。(8分)
减一减:
郊 —— 交 梨 ——( ) 胳 ——( )
( )——( ) ( )——( ) ( )——( )
加一加:
女 —— 安 子 ——( ) 白 ——( )
( )——( ) ( )——( ) ( )——( )
3.写出同偏旁的字。(3分)
好( ) 行( ) 仙( ) 纷( ) 灿( ) 愣( )
4.填上合适的词。(16分)
一( )掌声 ( )的岩石 ( )地握手
一( )紫丁香 ( )的笑容 ( )地点头
一( )电脑 ( )的办法 ( )地唱歌
一( )歌 ( )的汽车 ( )地观察
( )虫子 ( )鸽子 ( )花草 ( )图画
5.查字典。(6分)
三、句子万花筒。(8分)
例:夏天的山是绿色的,冬天的山是白色的。
春天的草是 色的,秋天的草是 色的。
例:小河的水哗哗地流着,像一位小小歌唱家。
小溪的水叮叮咚咚地流着,像一位小小 家。
例:小青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
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是小青。
刘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例:小红把作业本交给了老师。
作业本被小红交给了老师。
小明把蛋糕送给爷爷了。
四、课文小天地。(17分)
1.按课文填空。(6分)
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的图画。梨树挂起 的灯笼, 露出 的脸颊,稻海翻起 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 。
2.填写古诗。(5分)
寒山 斜, 。
停车 ,霜叶 。
3.把词语填写完整。(6分)
景色( )( ) 五( )( )登 天( )云( )
( )( )飘香 和蔼( )( ) ( )( )时节
五、小小阅读屋。(10分)
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是由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在1913年设计的。它是一面有五个圆环的白色无边旗帜,五环相套,颜色从左至右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在北京上空高高飘扬。它骄傲地告诉世界:中国,真棒!
1.你知道奥林匹克旗帜是谁设计的?(2分)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答案。(2分)
奥林匹克旗帜颜色(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分别是:蓝、黄、黑、绿、红。
3.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一( )旗帜 五( )圆环 ( )飘扬
4.奥林匹克旗帜是怎样的?在文中用“——”画出来。(3分)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第10篇
单 元 分 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凸显看问题要全面;《寒号鸟》凸显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我要的是葫芦》凸显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分写21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3.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4.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5.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认识9个生字。
2.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意思。3.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4.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背诵积累古诗《江雪》。
6.阅读《刻舟求剑》,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四、学情分析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例如,《寒号鸟》一课,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反问句或陈述句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仿说联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和()争论()。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2.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给“落”换词。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1)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A.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四、写字
第二课时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
识字: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识字法观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要“言”而有信;比如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2.3.4.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3.反馈: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1)青蛙错在哪里?
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批评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回顾: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3)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预设: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我懂得了要多学知识才能见识广……
板书设计:
13.寒号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 “?”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4)指名填空并齐读。3.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4.理清文章脉络。(1)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5.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整体回顾,说说这是()的寒号鸟,()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点拨要点:
① 问题b,比较 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13.寒号鸟 懒惰 勤劳 玩 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1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题——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棵:左右结构,右边是“果”。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想:上下结构。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1)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2)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口语交际:商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当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与人意见不一致时,遇到苦恼的事时,都可以找人商量,学会商量是一种交际的技巧。
2.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实践,培养他们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领,做到找人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倾听,设身处地,积极策划。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指板书)——学会商量。【课件出示】
2.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写下了心中想与别人商量的事,谁来跟大家说一说?
(指名说三个)
3.老师做了有心人,发现这三个同学所写的事很有商量的价值。【课件出示】(请三位同学将自己的事读出来。)
小结:是啊,同学们,商量的学问大着呢。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商量。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1.商量的任务:
你值日那天因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呢?
2.请在4人小组内讨论交流。3.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
4.讨论:怎样说,小丽才更愿意和你调换值日的时间呢? 5.总结学习商量的方法。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1.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跟别人商量。(1)向同学借的书没有看完,想再多借几天。
(2)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2.注意商量时就做到:(1)要用商量的语气。(2)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3.开始讨论,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4.全班交流。
5.将大家的交流成果择优写一写。
四、说收获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5.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3.扩词。
锋(刀锋)(锋利)幕(开幕)(闭幕)扫(扫地)(打扫)
蜜(采蜜)(蜂蜜)慕(羡慕)(爱慕)抄(抄写)(抄录)
蜂(蜜蜂)(黄蜂)墓(扫墓)(墓地)炒(炒菜)(吵闹)4.学生动手连线。
5.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6.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7.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3.选两个说一句话。4.全班交流。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 气球。(2)池塘开满 荷花。9.学生汇报。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 1.读一读。
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着小毛驴,到北村去找朋友。
刚出村子,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他自言自语地说:“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快把驴压死了!“ 老爷爷听了,立刻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自己在旁边走。
没走多远,一个老人看见了,摇摇头说:“孙子骑驴,让爷爷走路,太不尊敬老人了!” 老爷爷连忙叫孙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又走了不远,一个孩子看见了, 很生气地说:” 没见过这样的爷爷,自己骑驴,让孙子跟在他后面跑。” 老爷爷赶紧下来,和孙子一同走。
他们来到北村,几个农夫看见了,说: “有驴不骑,多傻呀!” 老爷爷摸着脑袋,看看孙子,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5.师小结。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11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已是怎样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
能说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一、借助“多”字,学习谚语。
1.引出“多”字,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坐的真,看你们的眼神我就知道咱们班的孩子一定都很聪明!老师写一个汉字,考考大家,看你们能不能认识这个字。板书“ ”,可以猜一猜。
在古代,甲骨文中的“多”就是这么写的。再猜猜古人为什么用这个符号表示“多”呢?
师:古人造字的时候也许是这样想的。古人把汉字造好以后,在使用中又不断地修改完善。比如,这个“多”字就经历了多次的字形演变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道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5》就处处讲到这个“多”字。
低年级学生认知比较直观,注意力的持久性低,因此本课以“趣”贯穿全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兴趣为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这五条谚语,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勾画生字,朗读课文。)
2、现在请你们同桌换着读,互相纠正读错的读音。
(卡片出示容易读错的字“搓”) 师:认识这个字,吗?
3、搓搓小手做搓的动作。
结合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词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再出示“搓绳”师:读这个词同时做动作。学生读词语并做动作。
5、出示“谋”、“柴”提醒大家注意。生读。
二、借助图画,理解涵义。
1. 图意结合,识字写字。
老师刚才介绍大家读这五条谚语时,说这几条谚语都说到一个“多”字。你们发现了吗?
2.体验实践,识字写字。
刚才小朋友们真会发现,第二条、第四条谚语说到四“多”。这其实告诉我们人多──计谋广。人多──力量大。其余三条谚语没用到“多”字,就与“多”没有关系吗?
3、课件出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里说的是什么多?没有“多”字呀,哪个地方表示筷子“多”?
4、教师拿出一把筷子和一根筷子,指明让一名比较胖的孩子折一把筷子,让一名比较瘦的孩子折一根筷子。号召大家给他们加油。
5、板贴这几个字。“斤,根,满”用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识记。
6、 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描红写这三个字。
7.揭示谚语涵义。
三、深入巩固,智慧延伸。
1、生字在句子中,大家都会认了,老师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吗?
生开火车识字、组词。
2、听写8个生字。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第12篇
班级: 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nà mân jī fū liáo kuò jiān ɡù()()()()pǐn xínɡ zī rùn chuán shòu cān jiā()()()()
二、照样子,加一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台 抬(抬头)治(治理)
竟()()兰()()
三、给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风()仆仆 双()戏珠()()闻名
舍()求()()邻()舍
请你再写出三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四、选一选,填一填。
牛 羊 鼠 猴 狗
子 丑 未 申 戌
爸爸的生肖是,妈妈的生肖是,我的生肖是。
五、选词填空。
精细 精美 精心
1.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许多()的图案。2.我们()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3.这件衣服的做工(),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
六、读下面的话,找出意思相对的词。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七、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1.三人行,焉。2.,不亦说乎?
3.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八、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立刻马上去操场集合。(修改病句)
2.他的作业做得很快。他的作业做得很好。(请用一个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九、阅读题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会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刺眼()好奇()突然()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反的词。
干燥()凉爽()
3.文中有一个词语是“ABB”的形式,这个词语是,我还能写出两个这种形式的词语:、。4.仔细读文,填空。
墙壁“冒汗”是指,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我家的墙壁成了。
5.在文中找出表明“我不太相信天会下雨”的原因的句子,并用“——”画出来。6.你还知道看到什么现象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吗?
十、习作
题目:,我喜欢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儿童节”等;也可以填上一种运动或者是一种游戏等等,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请注意要写清楚你为什么喜欢,还要把字写工整。____________,我喜欢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13篇
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课前, 我播放了一首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主题歌《you and me》, 把学生的思绪带入了学习英语的气氛中, 同时也点燃了学生学英语的激情。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我微笑着走上讲台, 以这样的开场白拉开本节课的序幕: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Today we’ll have a very interesting lesson.Have fun together.这样开始了快节奏的45分钟课堂教学。
我问学生:Do you like Olympic Games?Do you like Yao Ming?Do you have a basketball?从而引出课题, 为本课教学做了铺垫。
二、复习测评—巩固旧知
复习应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同时又应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我首先安排了一个竞赛活动, 让学生快速说出奥运会上喜欢什么项目?家里有什么运动用品?这时, 学生会争先恐后, 畅所欲言, 成绩好的学生能用英语说出, 差一点的学生不会描述, 于是我鼓励他们用汉语大胆说出, 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然后我打出一张投影片, 把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和运动用品呈现给学生。我通过竞赛、名词填空、听力练习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这样我的考查从单词、句子到段落, 由点及面, 使学生全面复习了旧知。这时, 我因势利导马上进入第三个环节—新授环节。
1. 情景展示—扫除单词障碍
教师的示范表演往往比任何一种说教都来得直观真切, 于是, 我扮演了深受人们喜爱的篮球明星姚明, 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篮球来展示basketball这个单词:Hello, boys and girls!I’m Yao Ming.我走下讲台, 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进行创造性的交流。比如:I like basketball.I canplay basketball very well.Do you like basketball?I have a basketball in my home.Do you have a basketball?等等, 并随机板书basketball, 然后我又利用多种方式操练了这个单词。
这种真切直观的师生交际不仅能够很容易使学生猜到这个单词的意思, 而且为后面的动情表演提供了依据。紧接着我又利用学生喜欢谈论的话题如体育明星、文娱偶像等介绍了volleyball, tennis, ping-pong, club, have, sport等单词。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扫除了单词障碍。然后, 我又利用学生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制作了几种球类运动的游戏课件来巩固新单词, 给他们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我把学生分成四组, 自定角色, 自选情景, 编出具有生动情节, 富有个性的对话。交际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轻松愉悦代替了枯燥的讲解, 死板的语言知识化作了风趣幽默的表演。
2. 语言训练-提高听说能力
我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 我利用投影出示了四个问题, 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
第二, 听录音跟读。
第三, 由于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 所以, 我又安排了“动情表演”, 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指定了任务, 并和学生进行交谈:Do you like sports?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Do you have a basketball?简单回答之后学生自由谈论。这样既达到了对教材知识的全部操练, 又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学有所获的快乐。我又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交际表演, 这样, 戏剧走进了课堂, 讲台变成了舞台, 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轻松自然地提高了听说能力。
3. 感悟语法——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语法的教学, 我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语法结构的机械操练到交际实例的直观运用, 一步步, 一层层逐渐展开。在教学中我运用了“三维空间—情景教学法”以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加大了课堂密度, 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设计的又一个高潮是将语法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我首先用简笔画投影出示了一些关键内容, 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学生根据投影说出以Do/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 另一组学生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然后变换角色。
明确了语法结构以后我马上引领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训练, 让学生快速记忆书中内容, 两分钟后回答问题。我设置了四个问题通过投影展示出来。这样, 学生在交际中不仅熟练掌握了语言结构, 同时也了解Do/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及回答。我随机板书:Do you have a basketball?Yes, I do./No, I don’t.Does he have a ping-pong ball?Yes, he does/No, he doesn’t.
最后, 同桌两人表演课文内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14篇
1.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2.圆心确定圆的(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有( )条。
3.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计算时通常取近似值( )。
4.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cm。如果要画一个周长是18.84cm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应该是( )cm,这个圆的面积是( )cm2。
5.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硬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如右图,一根铁丝正好弯成一个直径是2.5dm的半圆,这根铁丝长( )dm。
7.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0cm,圆环宽1cm,圆环的面积是( )cm2。
8.把4个底面直径是8cm的圆柱形牛奶罐捆成如左下图(从底面方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解题时,先画辅助线(如右上图虚线),可以看出,绳子中的4条线段相当于4条直径;四角处的4条弧,每条都是一个圆周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个( ),所以计算绳长的算式是( ),得数是( )cm。
二、对错辨别庭(5分)
1.同一圆中的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
2.一个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i倍。 ( )
3.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扇形。 ( )
4.半径是2d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如果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圆的面积最大。 ( )
三、答案选择厅(9分)
1.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的一半
2.甲、乙两圆的半径比是1∶3,它们的直径比是( ),面积比是( )。
A.1∶3 B.1∶6 C.1∶9
3.下列图中有圆心角的是( )。
A. B. C. 4.右图中扇环的周长是( )cm。
A.12.56 B.16.56 C.17.85
5.把一个圆的半径增加2cm,周长就增加( )。
A.4cm B.6.28cm C.12.56cm
四、计算小能手(25分)
1.填表。(9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8分)
3.计算下面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 (8分)
五、实践探索台(10分)
1.先画一个正方形,再按下面步骤操作。
(1)画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大圆;
(2)依次连接两条直径的四个端点,得到一个小正方形;
(3)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一个小圆。
2.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
(1)大圆的面积是多少?
(2)图(2)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3)中,小圆的面积是多少?与大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六、生活应用场(25分)
1.教学楼前有一个直径是8m的圆形花坛,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有一个面积为450m2的圆形草坪,要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10m、12m、15m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
3.一个圆形水池,周长125.6m,水池周围(阴影部分)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有多大?栏杆长多少米?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