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出血范文
儿童鼻出血范文(精选6篇)
儿童鼻出血 第1篇
关键词: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电凝止血
难治性鼻出血又称为顽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重症之一,除了血液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因素外,常常因出血部位隐匿,治疗棘手,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多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2]。过去经常用局部压迫、用镇静剂及血管收缩剂进行鼻孔填塞等传统的方法对鼻出学进行治疗,然而难治性鼻出血即使使用传统的治疗手段仍不能达到止血的效果[3]。因此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成为耳鼻喉科的难点及热点问题。本研究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从2012年3月~2014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其中女15例,男24例,年龄36~64(47.5±6.9)岁。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出凝血功能均属正常,纳入标准为:(1)患者平时为鼻出血的临床表现;(2)本次鼻出血用传统的局部压迫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出血情况并未得到控制;(3)用填塞物填塞2d后取出填塞物时仍有鼻出血的者。
1.2 方法
在鼻内窥镜(德国产Storz)下首先检查研究者出血的部位,再依照患者出血部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电凝止血,并对鼻腔进行微创填塞,使用的材料为可吸收性的。手术前嘱患者取半仰卧位,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然后将1%丁卡因加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棉片上进行出血侧鼻腔黏膜的麻醉与收缩2次或3次,将鼻腔内的血迹及相关的分泌物清除干净,然后在鼻内镜的引导下用吸引器寻找出血点。首先检查鼻中隔部位,主要是鼻中隔的中后部及黎式区;然后检查下鼻道和鼻腔底部;再检查鼻腔的外侧壁,重点检查该部位的中下鼻甲的后端和中鼻道;最后检查嗅裂区、后鼻孔、上鼻道和鼻咽部。采用双极电凝对持续性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并对其采用含有抗生素的明胶海绵进行创面的保护,进行此项检查时动作要轻柔熟练,以免对鼻腔黏膜产生医源性的损伤。对蝶腭动脉相关供血部位的出血用2次电凝进行止血后仍不能控制者,则可进行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治疗。对于出血点未明确的患者或者出血量不多的弥漫性渗血的患者可使用捷力特止血纱布进行局部填塞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全身状况良好,鼻腔未再出血,黏膜愈合良好,且贫血得到纠正;有效:治疗后全身的健康状况改善,鼻出血发生的次数减低且出血量至少减少为治疗前的一半,创面恢复;无效:治疗后全身状况无明显改善,创面无明显变化,出血次数或鼻出血量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有所增加。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核查并纠错。数据分析采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分析
其中出血部位位于嗅裂部者6例,下鼻后段顶部13例,鼻中隔后部8例,下鼻甲表面6例,中鼻道后部12例,鼻底部4例。患者中因鼻外伤引起的难治性鼻出血所占的人数最多,有36例,肿瘤引起的出血患者5例,鼻中隔偏曲者4例,鼻腔术后出血者2例,另外因高血压疾病引起鼻出血2例。
2.2 鼻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本研究纳入的49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下治疗1次后,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好转的患者为3人,6.1%,无效的患者为1例,无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7.9%。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及鼻腔局部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可由外伤、鼻部疾病及全身性因素引起。而对鼻出血的治疗传统的填塞止血法存在诸多全身性及局部性的并发症,其中全身性的并发症有休克、心肌梗死或虚脱,而局部的并发症有组织的损伤,出现压迫部位的坏死及感染等。有研究报道,栓塞或结扎供区血管对治疗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有效且复发率极低,但会出现因对出血部位的判断不够明确而导致止血不全或患者自我感觉痛苦等不良反应[4]。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进步,鼻内镜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因其具有方便快捷、创伤性小、安全有效、治疗精确的优点。鼻内镜下对出血部位的探查具有诸多的优点,如视野宽广、产生的图像清晰,能更容易的观察到鼻出血的具体部位[5]。鼻内镜下用微填塞或直接电凝法进行鼻出血部位的止血有效性较高,且当前鼻内镜下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已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低温等离子、射频、微波等微创治疗,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均是运用热效应使局部组织的蛋白质发生变形凝固从而达到对出血部位血管的封堵,止血迅速而且相关的并发症少[6]。
本研究发现鼻内镜在发现鼻出血部位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在治疗方面的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97.9%。说明应用鼻内镜下检查及应用局部填塞或电凝法进行难治性鼻出血的检查及治疗,具有创伤小、图像视野宽广清晰、安全可靠且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观念[7]。
综上所述,鼻内镜在发现鼻出血部位方面灵敏度较高,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邹上初,罗志强.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83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924-2925.
[2]熊德明.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93-94.
[3]Guthrie,C.C.The effect of anterior palatine blocks on bleeding in 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nasal surgery[J].Laryngoscope,2013,123(11):2598-2600.
[4]梁海洲.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34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75.
[5]杨慎友.鼻内镜在鼻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99.
[6]朱运华.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下微创治疗措施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3):10584-10587.
儿童鼻出血 第2篇
关键词鼻出血糖皮质激素儿童变态反应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15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formergroupweretreatedwithdexamethasoneanderythromyoineyeointmenttopically.Methods:258caseofnasalbleedingchildrenweredividedintotherapy-groupandcontrol-group,theformergroupweretreatedwithdexamethasoneanderythromyoineyeointmenttopically,thelatterwitherythromyoineyeointmentonly.Results:Thecurativeeffectoftherapy-groupismuchhigherthanttatofcontrol-groupi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Conclusion:Glucocorticoidhormonecanpromotetheerasenasalseptummucosahealtrroughinhitingtheallergicreaction,soglucocorticoidhasgreatcurativeeffectonprimarychildnasalbleeding.
KeyWordsGlucocorticoid;Epistaxis;Allergicreactionchild
儿童原发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对儿童鼻出血多采用局部涂抗生素软膏及口服维生素类药物,重者用激光、射频[1]、微波[2],或手术等方法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原因,上述方法均存在患儿不宜配合。我院采用地塞米松溶液局部滴鼻配合红霉素软膏涂抹鼻中隔易出血区治疗儿童原发性鼻出血,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疗效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原发性鼻出血患儿258例,其中男146例,女112例;年龄4~12岁;病程1个月~2年。出血次数为2~13次。每次出血量不等,在1.5~10ml。
治疗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08例,用容积为8ml干净空塑料滴眼瓶1支注入地塞米松2ml及生理盐水6ml配成地塞米松溶液,放入阴凉处备用。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将地塞米松溶液滴向鼻中隔前下方,2次,每次3~4滴,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鼻中隔易出血,同期用红霉素软膏于地塞米松溶液滴鼻间歇期,涂抹鼻中隔黎氏区,2次/日。对照组108例患儿,单纯用红霉素软膏外涂,每日2次。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接受治疗3天后鼻出血停止,在以后的治疗及观察期间末出血,鼻中隔黎氏区黏膜光滑,无出血、水肿及脓性分泌物。②有效:接受治疗3天后仍间断鼻出血,观察期间无出血,鼻中隔黏膜恢复正常。③无效:观察期间仍间断鼻出血,鼻中隔黎氏区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粗糙,糜烂。
结果
258例患儿用药7天为1个疗程,停药3天,进行第2个疗程。于第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4周,门诊随访评定疗效。治疗组用药第1个疗程显效121例,有效17例,有效率为92.47%,第2个疗程结束后显效同前,有效22例,有效率为95.81%,经X2检验,P>0.05,两疗程无明显差异,说明地塞米松溶液显效显著,但并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疗效。对照组用药第2个疗程结束后显效为33例,有效40例,有效率为67.59%。两组以2个疗程结束后的疗效进行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
讨论
儿童原发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鼻中隔前下方黏膜粗糙、糜烂或炎症是造成鼻出血的直接因素。对鼻中隔黏膜粗糙,糜烂或炎症的原因,笔者通过258例患儿的治疗分析发现鼻出血与鼻变态反应关系密切,且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鼻出血的疗效显著。有学者报道[3],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半数以上有反复性鼻出血,且在花粉季节里加重,并认为此类患者经抗变态反应治疗后,鼻出血可缓解或消失。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鼻出血确实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季节相吻合。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呼吸时外界气流首先冲击鼻中隔前下方,空气中的变应原与该部位黏膜相接触,具有变态反应体质的儿童,该区域极易成为变态反应发生的场所,由于变态反应的作用,可使患儿中隔前下方黏膜充血、水肿,上皮脱落,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再受到患儿揉鼻、挖鼻、抠鼻等机械性刺激或继发感染等诱因,导致鼻黏膜损伤糜烂而出血。
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通过抗炎作用而抑制鼻局部过敏性炎症反应,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性介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黏膜水肿和局部炎症反应[4]。鼻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后,因黏膜上皮细胞纤毛摆动作用,使药物在鼻黏膜表面停留时间较短,局部吸收较少。本治疗方法为短期用药,因此不会产生全身及局部的不良反应。鼻腔局部应用地塞米松溶液滴鼻,可有效阻止局部变应性炎症反应,鼻中隔前方涂抹红霉素软膏,可有效防治局部感染性炎症,二者合用有利于患儿损伤的鼻中隔黏膜尽快恢复,以便鼻出血尽早治愈。该方法简便易操作,患儿容易接受,临床上也容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俊雄.射频、Nd:YAG激光、微波3种方法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比较.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73-174.
2邓云,陶自珍,黄世凡.鼻内镜手术用微波止血及清除病灶的疗效观察.中华耳鼻咽喉杂志,2003,32(2):108-109.
3程雷,三好彰,渡边昭仁.儿童鼻出血与鼻变态反应关系初探.临床耳鼻喉科杂志,1994,8:180.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9~69岁;病程1.5 h~15 d。出血部位:下鼻道穹隆部20例,嗅裂鼻中隔部11例,鼻中隔后段6例,中鼻道3例,下鼻甲后段2例,中鼻甲后段2例,鼻咽Woodruff静脉丛1例。入院时仍有间断性鼻腔、咽部渗血,多为夜间阵发性反复出血,每次出血量40~200 ml。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及肝功能均正常。合并高血压23例,严重鼻中隔偏曲11例。
1.2 治疗方法
接诊时稳定患者情绪,予以支持、镇静治疗,出血量大者予以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有内科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取端坐位头稍后仰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吸引器清除鼻腔内血迹及分泌物,予以丁卡因加麻黄素棉片麻醉鼻腔黏膜,收缩鼻甲,反复3次,每次约5 min。在吸引头的引导下用各型鼻内镜自上而下,从前至后,由内到外,查找可能出血部位。依次为:鼻中隔前段、下鼻甲前段、嗅裂、中鼻甲、中鼻甲后端、鼻中隔后段、中鼻道、下甲后段、下鼻道、后鼻孔、鼻咽部等。明确出血点后,清理术区,除尽积血及分泌物,用微波热凝出血点周围至组织发白,再热凝出血点。有少量出血者可用麻药棉片压约15 min后再予以热凝,出血凶猛者先予以少量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出血点,48 h后取出再热凝。止血成功后术区涂抹金霉素眼膏,并予抗炎、止血、支持、对症治疗3~5 d,并禁止擤鼻、剧烈运动,控制喷嚏,尽量避免低头。
1.3 疗效标准
治愈:出血止住,3个月随访期内无出血情况,鼻腔黏膜修复,红润。好转:出血止住,3个月随访期内出血频率较治疗前减少,鼻黏膜部分修复。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对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鼻腔无渗血或未再出血为治愈,鼻腔有少量渗血或少量出血为好转,鼻腔有出血需再次治疗为无效。所有45例患者中,治愈3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95.56%,随访6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2],而且患者往往恐惧紧张、要求迫切,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主要由鼻部疾病及全身疾病引起。出血程度多少不一,轻者仅表现为鼻涕带血,严重者可一次性大出血后休克。有的患者出血1次即止,严重者可连续多次大出血而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连续多年反复出血,有的患者往往伴有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增加危险性。笔者观察,在寒冷、干燥、高温、高湿或气温变化急剧季节易发。
鼻出血的病因包括局部和全身两大类,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黎氏区,此处有汇集成网状的血管,表面黏膜菲薄,很容易因情绪波动、疲劳、挖鼻孔、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使毛细血管充血扩张、损伤出血。
鼻出血治疗的重点是怎样迅速找到出血部位,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止血方案,从而有效的处理出血[3]。鼻内镜本身有放大功效,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骨折和移位中、下鼻甲,鼻腔后端和顶部的结构得以显露,出血部位不再隐蔽。常见的出血部位依次是鼻中隔黎氏区、下鼻道后部、鼻中隔前下部、蝶窦前壁、鼻顶部(嗅裂)、其他部位。
鼻内镜用于治疗鼻出血具有以下优点:(1)便于寻找出血点;(2)找到出血部位后,可在直视下通过药物烧灼、填塞、微波、电凝等手段准确止血,填塞时仅用1~2根凡士林油纱条便可压迫住出血点,可避免不必要的后鼻孔填塞;(3)在吸引器的配合使用下,对一些活动性出血也可进行有效治疗;(4)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并发高血压、血管疾病及血液病等患者鼻出血的治疗。对个别出血较剧的动脉出血选择结扎或栓塞供区血管后治愈,通过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分支血管,能针对性栓塞主要出血区域的供血血管,故具有止血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其缺点是价格昂贵,放疗后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较多,这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引起的大出血,先行DSA止血术再手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摘要:目的 在鼻内镜下明确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5例鼻腔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予以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结果 45例均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经电凝止血或区域性鼻腔填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在鼻内镜下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对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电凝或填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治疗
参考文献
[1]鲜均明,杨建波,唐明均,等.探讨急症鼻腔血的最佳治疗方案.华西医学,2004,19(1):77.
[2]李育广,宋小平.鼻内镜下处理鼻出血80例.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2):118.
鼻出血怎样急救 第4篇
家庭急救的原则一是及时,二是准确,三是有效。一般的救治步骤有以下四点:
一是应首先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如电击伤者,应立即切断电源;发生火灾时应迅速脱离火灾现场;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开门窗通气和把病人转至空气流通的地方;溺水者应立即从水中救出;等等。
二是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病员如呼吸心跳停止,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在不间断救治的同时,可呼救医务人员。呼吸心跳复苏后,方可搬动或转送医院。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处置。如有出血者,可采用止血法止血。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的处理,需要进行固定的,可就地取材进行固定或包扎。对伤情较重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解开衣扣,检查口腔有无异物,舌头有无后坠,呼吸道是否通畅等。另外还要注意到对伤员的身体保暖,以免引起冻伤。
解开鼻出血谜团 第5篇
进入秋季,宝宝特别爱流鼻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办法让鼻子不再闹意见吗?
宝宝经常流鼻血,总会让父母很紧张。是什么原因让宝宝鼻血流不停呢?
鼻出血原因
儿童鼻内的毛细血管比较娇嫩,干燥天气使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挥发加快,导致鼻腔干涩发痒和血管破裂出血。血管破裂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鼻过敏
秋季各种植物枯萎,空气中各种导致过敏的粉尘纷飞,会出现宝宝的鼻子发痒、流鼻涕、鼻塞,并会经常挖鼻孔,因而使得鼻黏膜经常受伤而流血。
感冒
秋季气温早晚温差大,容易感冒,使得鼻黏膜抵抗力降低,加上感冒的症状(鼻塞、流涕等)使宝宝有直接伤害鼻黏膜的动作(如用力擤鼻涕、挖鼻孔、揉鼻子等),引起流鼻血。
用手指抠挖鼻孔习惯
使得鼻子的入口处及鼻前庭反复受伤,结痂,久而久之,鼻子入口处及前庭部就会产生溃烂,而容易流血。
碰撞受伤
宝宝活泼好动,互相冲撞、踢球时打到鼻子,或者鼻子撞到门上、墙上都会让脆弱的鼻子受伤。
血液病引起
有少数宝宝是由于血液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管脆,易出血。
鼻出血紧急处理
宝宝一旦出现流鼻血的现象,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应该保持平静,安抚宝宝情绪的同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指压止血法:
如出血量小,可让病儿坐下,头略前倾,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孩子的鼻翼两侧,向鼻中隔部压,暂让病儿用嘴呼吸。同时在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使通往鼻腔的血管收缩,一般压迫5~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压迫填塞法:
如果出血量大,也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用纱布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塞,因为填塞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应确保你自己能将塞进去的布取出,因此不要填塞过深,外面要留有布端便于取出。30分钟到60分钟应将填塞鼻孔的布取出。取出前最好先将布湿润。
预防宝宝流鼻血招数
1在干燥的季节,可以使用鼻腔喷雾加湿剂或者红霉素眼药膏涂抹在鼻腔里,以防鼻腔黏膜干燥。
2室内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
3不要给宝宝盲目进补,以免引起燥热性鼻出血,尤其是南方,喜欢煲各种滋补的汤,小宝宝还是不喝的好。平时不要给宝宝吃过多巧克力、曲奇饼、薯条、开心果等容易上火的零食。
4平时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2。
5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都会导致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因此,一旦孩子患上这些疾病应及时治疗。
6给宝宝剪指甲,剪短后把指甲的边缘磨平,不要让孩子养成抠挖鼻孔的不良习惯。
7提醒宝宝玩耍时保护好小鼻子,不要用手抹鼻子,随意拧鼻子等。
P&P提示
1如果捏鼻子已经有10分钟,但鼻出血没有止住,可能比较严重,你要带宝宝到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2鼻血止住后几个小时内,家长应看管好宝宝,让他保持安静,不要做跳跃、奔跑等剧烈的运动,更不要抠挖、摩擦鼻子,以免引发再次流血。
妈妈不犯错
错误:宝宝流鼻血时头向后仰
宝宝流鼻血时,妈妈都习惯于让宝宝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认为这样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只是看不见血外流,但实际上血还是继续在向内流。它可能造成以下问题: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无法达到止血效果;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吞咽八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造成危险。因此,当宝宝流鼻血时,千万别让他仰脖子。
错误2:流鼻血是小问题
流鼻血90%以上没有大问题,但也可能是某些大病的先兆。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鼻出血和牙龈出血往往是首发症状。有的宝宝虽然鼻子没有受伤,但却时常流鼻血,通常流速缓慢,但是次数却很频繁,或者宝宝鼻出血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身体症状,如疲劳、乏力、苍白等,这种情况的流鼻血常是由于血液疾病所致,可以带孩子到血液科做个普通的血常规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以防万一。
妈妈经验
我女儿常常在夜晚或清晨流鼻血,尝试过各种办法,最后我们发现将香油涂于鼻中,便可安然无事。此法简单易行。每晚睡觉前,取棉签蘸一点儿香油,涂抹于鼻孔中,便可安然入睡,不再流鼻血。
康康妈妈吃清热的小药膳
孩子的爷爷是中医,当宝宝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时,他说这是血热妄行,应该吃点清热凉血的东西,于是爷爷给我一个方子,其实特别简单,用空心菜、白糖放在捣蒜的罐中,捣碎后,用沸水冲调成汁水,取汁喝3天,一天喝二二次。还别说,对我家康康挺管用的,宝宝喝过后整个秋天再没流鼻血。
子悦妈妈飞机上带支红老霉素眼膏
藕节治愈鼻出血 第6篇
我想起十年前,本人痰中带血,时好时愈,延时将近一年,也是中西药不依。后来,一位老中医向我介绍,不妨用藕节煎水内服试试。结果,我连服“藕节汤”一月有余,痰中带血从此绝迹。于是,我告诉表妹这个不花钱的“土方子”,让她也试试:每天将十余个藕节洗干净,煎水两次,每次文火煎半小时,将两次煎成的约700毫升的汤药合在一起,当茶饮用,汤药中不必添加糖或盐。坚持喝一段日子,可能有效。这因为,藕节是一味中药,具有很强的止血、收敛的作用。同时,不要再服热性补药及煎炒油炸的食物。表妹听罢,当时便打电话给家里的家政工,请她去市场寻些藕节回家煎水。表妹服药三天后,鼻出血一天少于一天;一周后,鼻子不再出血,心中大愉。我让她再服几天,以便巩固疗效。
近日,我查看资料发现:藕节性味涩、平,入肝、肺及胃经,具有良好的收涩止血作用。它含有鞣质、天门冬酰胺、淀粉及维生素c等,临床用于各种出血症,对呕血、咯血、流鼻血等症状,尤为适宜。因此,若患者未患恶性肿瘤等疾病,仅仅是一般的出血症状,使用藕节煎水服用,既简单方便,又厉行节约,而且还可节省钱财。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儿童鼻出血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