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甲醚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甲醚范文(精选9篇)

二甲醚 第1篇

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考察了负载于镓酸镧基电解质上的镍电极与镍-钐掺杂氧化铈复合电极电催化二甲醚氧化反应的特性. 结果表明,反应的主要产物均为CO,H2和CH4, 同时生成少量完全氧化的产物H2O和CO2. 在开路电位下二甲醚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的CO,H2和CH4三种主要产物的比例接近于1. 在有电泵氧存在下,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强烈地依赖于阳极及电解质材料的组成. Ni/La0.9Sr0.1Ga0.8Mg0.2O3界面上发生的主反应是二甲醚的部分氧化,且存在有严重的积碳现象. 电极中掺入SDC(15%Sm3+-掺杂的CeO2)后,二甲醚完全氧化性能明显增强; 随着电流的`增大,氢的生成速率显著减小,并生成大量的H2O. 采用掺钴镓酸镧基电解质后,Ni-SDC主要表现为催化二甲醚部分氧化反应,且显著抑制了积碳的发生. Ni-SDC/La0.8Sr0.2Ga0.8-Mg0.11Co0.09O3上二甲醚电催化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1∶1的CO和H2. 掺钴电解质引起Ni-SDC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可能与电解质中p型电导的存在有关.

作 者:王世忠 Tatsumi ISHIHARA 作者单位:王世忠(厦门大学化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Tatsumi ISHIHARA(大分大学应用化学系,大分870-1192,日本)

刊 名:催化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年,卷(期):24(9)分类号:O643关键词:二甲醚 氧化 电催化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 镍

二甲醚 第2篇

关键词:二甲醚;天然气;保障气源

1引言

天然气是城市发展中的主要能源,不仅能够用作城镇燃料,而且还可以代替柴油,应用于汽车燃料,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天然气作为一次性能源,且我国天然气总储量有限,随着天然气的使用,终有一天会消耗殆尽,所以,寻找出相应的燃料对其进行代替,会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我国能源市场概述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开展,使得我国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能源消耗位于世界第二位,位于美国之后。在所消耗的能源当中,主要以天然气、石油、煤炭为主,共占总消耗量的90%以上,其中,由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使得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逐渐提升。我国天然气产量有限,导致我国城市当中出现需求大于供应的现象,因而需要从国外采购大量天然气。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发展,应增强城市天然气保障能力[1]。煤炭作为我国储量最多的石化能源,占自然资源的60%以上。而直接对煤炭资源进行应用,会排出CO2、SO2等污染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所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也应增强城市天然气的保障能力,通过对煤炭资源的转化,制备出清洁的二次能源,以代替煤炭与天然气资源,避免煤炭资源的直接应用,对环境造成破坏。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制备天然气代替燃料,首先利用汽化的方式,将煤转化成CO、H2等气体混合物,之后对混合物进行深加工,从而制备出代用天然气与二甲醚。经过多年发展之后,我国二甲醚制备技术较为完善,年生产能力为1.523×104t,产量在810×104t以上,远远高于我国当前工业领域的需求,所以,可以将其用作天然气保障气源,以降低我国城市发展中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3二甲醚制备方法与低碳烃的差异

3.1二甲醚制备方法

[2]利用煤炭制备二甲醚时,通常采用间接制备法,即将煤汽化后,转化成CO、H2等气体混合物,之后通过该混合物的深加工生成甲醇,最后由甲醇制备二甲醚,其化学反应式分别为:2CO+4H2=2CH3OH(1)2CH3OH=CH3OCH3+H2O(2)反应式(1)内,从甲醇的角度出发,反应焓为183.5kJ/mol,反应式(2)内,从二甲醚的角度出发,反应焓为-24.2kJ/mol。除间接制备法外,还可以直接利用煤炭制备二甲醚,即将煤转化成CO、H2等气体混合物后,直接利用其合成二甲醚,其化学反应式为:3CO+3H2=CH3OCH3+CO2(3)2CO+4H2=CH3OCH3+H2O(4)反应式(3)内,从二甲醚的角度出发,反应焓为-247.1kJ/mol,反应式(4)内,从二甲醚的角度出发,反应焓为-206.2kJ/mol

3.2二甲醚与低碳烃的差异

二甲醚产品定价浅析 第3篇

二甲醚又称甲醚, 简称DME, 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 具有轻微醚香味, 与石油液化气 (LPG) 相似, 易燃, 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 燃烧热 (气态) 为1455k 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 不易自动氧化, 无腐蚀、无致癌性, 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化工原料, 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 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 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制冷剂, 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 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 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学品。

二、二甲醚发展历程及产能介绍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国, 受国际油价高企影响, 自2006年开始, 在国家鼓励扶持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背景下, 二甲醚发展快速, 除西藏、青海、海南外, 每个省份都有投产企业, 主要分布地区为华东、华中、华北, 以上地区约占全国产能的70%, 目前行业平均开工率不到40%,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 二甲醚企业之间低价竞争, 开工率水平持续走低。

三、影响定价的因素分析

(一) 2013~2015年二甲醚价格变动情况。

2013年二甲醚年度平均价格为3.98元/公斤, 最低月度平均价格出现在3月份为3.44元/公斤, 最高月度价格出现在12月份为4.92元/公斤, 2014年年度平均价格为3.7元/公斤, 最低月度平均价格出现在12月份为3.28元/公斤, 最高月度平均价格出现在1月份为4.13元/公斤, 2015年1~6月份平均价格为3.18元/公斤, 最低月度平均价格出现在1月份为2.76元/公斤。 (图1)

(二) 上游原料价格分析。

二甲醚生产原料为甲醇, 国内甲醇生产有焦炉气生产法、天然气生产法、煤炭生产法, 目前主要采用煤炭生产法, 因此煤炭价格的变化对甲醇影响较大, 也间接影响二甲醚成本,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急速下跌, 在此基础上甲醇价格也同步走低, 由于非居民天然气价一直未下调, 因此采用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成本较高, 涉及产能600多万吨, 因此甲醇总体开工率急剧下降, 甲醇价格在2014年末达到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后, 2015年甲醇市场迅速展开一波上涨行情, 截至6月份上涨幅度达到每吨600元, 二甲醚也展现出较大的跟随性, 销售价格上涨达到每吨700元以上。

(三) 下游客户需求分析。

二甲醚下游客户主要为液化气石油站和精细化工厂, 液化石油气站用二甲醚与液化气掺烧, 消费量约占90%, 精细化工厂用二甲醚作为溶剂、抛射剂等使用, 消费量约占10%, 液化石油气价格主要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 精细化工厂主要使用丙丁烷, 也是石油炼化品种, 因此下游客户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甲醚价差大小, 当二甲醚与液化气石油气价差在500元以上时, 液化气站二甲醚使用量较大, 而精细化工用二甲醚需二甲醚与丙丁烷保持600元以上的价差, 才具有吸引力, 因此当石油价格低位徘徊时, 石油炼化产品价格较低, 也压制了二甲醚需求的提升。

(四) 同行业竞争分析。

二甲醚行业发展快速, 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从生产工艺看, 国内基本采用气相法工艺, 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趋于同质化;从运输成本看, 二甲醚运输成本较高, 很难辐射外地, 企业多以周边销售为主, 为最大限度抓住客户, 低价竞争成为最有利的方法, 当产品原料出现下滑时, 总有企业率先打起降价旗帜, 而其他企业往往跟随, 结果整个行业利润率极低,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行业过于分散, 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 缺少定价指导性的龙头企业;二是缺少相关协会组织, 行业内成员相互不信任, 当出现利润时, 盲目增加产量, 销售不畅时则低价抛货。进入2015年, 受原料甲醇价格上涨及与液化石油气 (丙丁烷) 价差缩小影响, 行业开工率继续下降, 整体开工率约为3成, 停产企业数量大幅增多。

(五) 石油价格。

从前面分析不难看出, 石油价格对于二甲醚定价至关重要, 当石油价格上涨 (下跌) 时, 不管上游原料甲醇还是液化石油气 (丙丁烷) 都呈现较大跟随性, 2015年二甲醚价格从低位迅速反弹, 也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 以美国石油价格期货指数 (WTI) 为例, 1月份最低价格46.96美元, 5月份最高价格为64.07美元, 上涨幅度达到36.4%, 与此同时二甲醚现货价格上涨幅度为25.7%, 甲醇期货的上涨幅度为34.7%。

(六) 库存因素。

由于生产方式不同, 每个企业对于库存的运作模式也各不相同, 行业大部分企业采取以销定产模式, 库存保持在低位, 当库存升高时, 为盘活资金流, 压力较大的企业往往率先降价, 由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机制, 其他企业即便压力不大, 为维护客户也会采取跟随降价, 不但没能缓解压力, 反而将整个行业的价格水平大幅带低, 不得已选择停产, 也有个别企业以产定销, 这种模式更不具备操作性, 生产部门为完成任务只管生产, 而销售部门为防止涨库, 在库存升高时, 根本不考虑成本, 只要求把产品卖出去, 这样直接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大幅下降, 不管以上哪种方式, 二甲醚整个行业总体缺乏对库存的掌控能力, 库存往往变成定价的风向标。

四、定价策略分析

(一) 成本导向定价。

成本导向定价以产品成本为定价基本依据, 主要包括加成定价法和损益平衡定价法, 在二甲醚原料定价中, 比较适应于加成定价方法。加成定价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和进价加成定价, 前者方法是首先确定单位变动成本, 再加上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组成单位完全成本, 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 (毛利率) 形成销售价格。

在这两种定价方法中, 加成率是定价的关键。一般来说, 加成率的大小与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企业的预期盈利有关, 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加成率宜低, 以求薄利多销, 需求弹性小的产品, 加成率可以稍高。在二甲醚行业中, 客户的需求量稳定, 缺乏弹性, 因此确定加成率可适当调高, 加成定价法具有计算简单, 简便易行的优点, 在正常情况下, 按此方法定价可使企业获取预期盈利, 但是缺点是忽视市场竞争和供求状况的营销, 缺乏灵活性, 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形势。特别是成本加成定价, 加成率的确定仅从企业角度考虑, 因而难以准确得知对应价格水平的市场销售量, 也难以使固定成本费用的分摊保其合理性。

(二) 竞争导向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产品价格为定价基本依据, 以竞争状况的变化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为特征, 主要有通行价格定价、密封投标定价、竞争价格定价等方法。

通行价格定价的原则是使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竞争价格产品的平均价保持一致。目的是:1、平均价格水平在人们观念中常被认为是合理价格, 易为消费者接受;2、试图与竞争者和平相处, 避免激烈竞争产生的风险;3、一般为企业带来合理、适度的盈利。这种定价适用于竞争激烈的同质产品。作为二甲醚产品来说, 国家有化工行业标准, 各厂家实际产品质量偏差不大, 下游客户对价格往往更加敏感, 因此参考竞争对手价格, 保持合理价差水平, 对于二甲醚客户和销量稳定非常重要。

与通行价格定价法相反, 主动竞争定价法不是追随竞争者的价格, 而是根据本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状况确定价格, 因而价格有可能高于、低于市场价格或与市场价格一致, 一般为实力雄厚或产品独具特色的企业所采用。定价时, 首先将市场上竞争产品价格与企业估算价格进行比较, 分为高于、一致及低于三个价格层次;其次, 将本企业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式样、产量等与竞争企业进行比较, 分析造成价格差异的原因;再次, 根据以上综合指标确定本企业产品的特色、优势及市场定位, 在此基础上, 按定价所要达到的目标, 确定产品价格;最后, 跟踪竞争产品的价格变化, 及时分析原因, 相应调整本企业产品价格。主动定价法同样在二甲醚定价中会体现, 主要表现在个别企业原料采购价格发生变化, 库存压力较大时, 主动挑起价格战, 以寻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 往往将行业整体价格拉低, 由于缺少明显成本优势, 市场占有率短暂提升后, 往往又回归正常。

(三) 需求导向定价。

需求导向定价以消费者的需求强度以及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作为定价依据, 是伴随营销观念更新而产生的新型定价方法。

1、理解价值定价法。

理解价值定价法也称觉察价值定价法, 是以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受及理解程度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如果把二甲醚客户的价值判断与二甲醚生产企业的成本费用相比较, 定价时更应侧重考虑前者。因为二甲醚客户在购买商品时总会在同类商品中进行比较, 选购那些既能满足其消费需要又符合其支付标准的商品。为了加深客户对商品价值的理解程度, 从而提高其愿意支付的价格限度, 二甲醚企业定价时首先要搞好产品的市场定位, 拉开本企业产品和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差异, 突出产品的特征, 并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 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

2、需求差异定价法。

这种定价方法以不同时间、地点、产品及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强度差异为定价依据, 针对每种差异决定在基础价格上是加价还是减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因地点而异、因时间而异、因产品而异、因顾客而异。

在二甲醚行业中实行差异定价应具备以下条件:二甲醚市场能够根据需求强度的不同进行细分;细分后的二甲醚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独立, 互不干扰;高价市场中不能有低价竞争者;价格差异适度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四) 定价技巧。

根据适当方法确定二甲醚基本价格后, 针对不同的消费心理、销售条件、销售数量及销售方式, 运用灵活的定价技巧对基本价格进行修改, 是保证企业价格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二甲醚行业上通行的方法是折扣定价, 包括现金折扣和销量折扣。现金折扣是根据客户付款金额和日期, 在价格上给予让利, 这样能鼓励客户按期或提前打款, 减少企业利率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销量折扣包括现货和期货两种, 现货销售中一次性提货的数量不同, 给予不同让利;期货销售中主要是根据合同最终量的完成情况, 给予合同金额让利。

五、价格调整策略

二甲醚的生产与燃烧用途 第4篇

[关键词] 二甲醚 甲醇法 合成气一步法 城镇燃气 燃气价格 密封材料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耗大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缺油、少气、富煤"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石油需要大量进口,而国际油价又居高不下,能源问题可能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寻找替代能源、发展替代能源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我国,煤炭的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每年以燃烧方式消耗的煤炭达10亿吨 ,占整个煤炭消费的70%,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很大。煤直接燃烧既浪费能源,又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以煤为原料制取洁净的气体和液体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政策,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目前已受到重视。《 国家发展改革委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2006.07.04)指出:"发展二甲醚等煤基醇醚燃料有利于迅速缓解石油供应短缺矛盾,是近期替代工作的重点。国家对二甲醚等能源替代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说明了国家对二甲醚燃料及产业的认同,也确定了二甲醚的主要用途就是充当替代能源。

1二甲醚的性质

二甲醚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毒性很低。人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过量二甲醚会引起麻醉、失去知觉和呼吸器官损伤。二甲醚有较优良的环境性能指标,不致癌,不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二甲醚为无色易液化气体,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二甲醚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以与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如能溶于汽油、四氯化碳、苯、氯苯、丙酮及乙酸甲酯等。

二甲醚是一种易储存与输送的可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常温、0.6MPa压力下为液态。二甲醚与甲烷、丙烷、正丁烷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见表1。

表1二甲醚与甲烷、液化石油气的物化性能

二甲醚为含氧化合物,其十六烷值高于柴油,燃烧特性优于液化石油气和柴油,既可作为车用燃料,又可作为民用燃料。

2二甲醚的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合成气一步法有多家研究机构进行了研究开发,国内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国外有丹麦Topsφe(气相法)、美国APCI(浆态床)和日本JFE公司(浆态床)等,合成气一步法工业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按现有技术水平,生产成本比甲醇法高。目前已投产的和拟建在建的二甲醚生产装置都是甲醇法,其中又以甲醇气相法为主。

2.1 甲醇法

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工艺。

3.1.1甲醇液相法

甲醇液相法由硫酸法发展而来,而硫酸法二甲醚生产工艺是硫酸法生产硫酸二甲酯生产流程中的前半段生产工艺。原生产硫酸二甲酯的企业都拥有液相法技术。

液相法的优点在于反应温度低(120℃~170℃),甲醇在反应器中的单程转化率比气相法高,达95%以上。这样循环的甲醇量少,理论上可减少一定的蒸汽消耗。但是,反应温度低造成了脱水反应的反应速度慢,反应器的容积大,单台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低,大型化需多台反应器并联,明显增加了装置投资。其次,为了保证较低反应温度,反应只能在常压下进行,反应产物在降温后气相中的二甲醚要从常压压缩到0.9MPa以上,不仅增加了压缩系统的投资,还使电力消耗大幅提高,每吨产品的电力消耗在100KWH以上。因此投资高、能耗高的是液相法的特点。

2.1.2甲醇气相法

甲醇气相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二甲醚工业生产方法。国内多家单位加大了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的研究开发力度,开发出完善、先进的独特生产工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生产工艺有以下特点:

(1)以粗甲醇为原料,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以粗甲醇为原料生产二甲醚的技术已经在数套100kt/a装置上得到验证。

(2)反应器采用多段冷激式固定床,催化剂装填容量大,投资低,反应温度适当,副反应少,易于大型化。

(3)采用独特的汽化提馏塔结构和分离工艺,不设置用于回收未反应甲醇的甲醇提浓塔。

(4)采用自行研究开发的专用催化剂,规模生产,活性好、热稳定性好;多套工业装置验证,脱水反应选择性在99.5%以上,从而使甲醇单耗降到最低。

2.2合成气一步法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即合成气在同一反应器中,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同时进行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反应,直接生成二甲醚。二甲醚的一步合成法主要有固定床和浆态床两种工艺。

2.2.1固定床合成

固定床一步合成二甲醚是在列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的,固体颗粒催化剂置于管中,管间为水,由水蒸发移走反应热来控制床层温度。固定床合成法适合于由天然气转化的富氢原料气,装卸催化剂时需停车,催化剂的装填要求严格。

2.2.2浆态床合成

浆态床合成二甲醚是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以极细的催化剂粒子与溶剂形成浆状液体,合成气以鼓泡形式通过,呈气、液、固三相流化床。

3二甲醚的燃料用途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酝酿将二甲醚作为大批量的新能源、新型清洁燃料。日本主要是看重二甲醚的洁净性和卓越的环保特性,因为日本人口密集,环境容量极其有限,用二甲醚作发电燃料和车用燃料,可改善环境。而在中国,由于石油储量少、产量低、自产石油供应严重不足,因此除了看重其洁净性和卓越的环保特性外,更看重的是二甲醚作为石油基燃料的补充。

3.1作为城镇燃气

二甲醚在使用合适的燃具燃烧后,室内空气中甲醇、甲醛及一氧化碳残留量能符合国家居住区大气卫生标准,达到燃气用具的质量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农业部分别颁布了二甲醚燃料的相关标准,有关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做燃料的国家标准也有望在今年出台。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有以下优点。

(1)爆炸危险性小。二甲醚的爆炸极限下限为3.7﹪,而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下限为2﹪。也就是说,当发生泄漏时,如遇到高温、火花、明火,都将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但二甲醚允许的泄漏量要大些,因此安全些。

(2)压力低,更安全。在一定温度下,二甲醚的蒸汽压比液化石油气低。如贮罐的设计压力,储存二甲醚的贮罐的设计压力为1.2MPa,而储存LPG的贮罐的设计压力高达1.7MPa,显然二甲醚安全的多。

(3)洁净。二甲醚本身无毒无害,燃烧尾气中的有害杂质含量低是众所周知的。其实这都是得益于二甲醚的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由于含氧,燃烧需要的空气量少,与空气的混合要求低,燃烧完全,热效率高,不析碳(不冒黑烟),因此尾气洁净。甚至比液化石油气使用更加方便。

3.2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

柴油是目前消耗量最大的液体燃料。由于柴油压缩比大,适用于热效率高的压燃式发动机,而汽油只能使用热效率低的点燃式发动机。因此,世界各国都有提高柴油的使用量,降低汽油的使用量,即提高柴/汽比的趋势,我国的柴/汽比也从2003年的1.9:1提高到2007年的2.3:1。二甲醚作为动力用燃料,又有与柴油相似的特性,适用于压燃式的发动机,热效率高。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也正在进行以二甲醚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研究乃至行车试验。由表4可以看出,二甲醚同柴油比较,十六烷值高,由于含氧,理论燃烧空气量低,自然温度低,燃烧特性好。

同柴油机相比较,二甲醚具有以下优点:

(1)二甲醚分子中只有C-O键和C-H键。且含34.8%的氧,燃烧后生成的炭微粒少,并允许采用较大量的废气循环,降低Nox排放。

(2)二甲醚十六烷值为55~60,高于柴油的十六烷值,自燃温度低,滞燃期比柴油短,Nox排放少,燃烧噪声均比柴油低。

(3)二甲醚低热值比柴油低,为柴油的64.7%,但二甲醚与空气的理论混合气热值比柴油高5%(二甲醚为3066KJ/kg,柴油为2911KJ/kg),因此二甲醚发动机功率可以高于柴油机。

(4)二甲醚气化潜热大,是柴油的1.6倍,可大幅度,降低柴油机最高燃烧温度,改善Nox的排放。

4使用二甲醚燃料的注意事项

(1)二甲醚对任何金属均无腐蚀性,所以对燃料系统的金属材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当二甲醚与LPG的混合比例低于20﹪时,可沿用LPG的储存、运输、输送装置和燃烧器,可不做任何更改。

(2)当与LPG的混合比例高于20﹪时,或二甲醚单独做燃料时,应对燃烧器进行改造,以保证二甲醚的正常燃烧和燃烧热效率。改造燃烧器的原因是因为表征二甲醚燃烧特性的华白数与LPG不同,燃烧需要空气量也与LPG不同。

(3)二甲醚对许多橡胶和塑料都有溶胀作用。当与LPG的混合比例高于20﹪时,或二甲醚单独做燃料时,对储存、运输、输送装置的改造主要是更换密封材料。应该选用聚四氟乙烯等含氟塑料和丁基橡胶、氟橡胶做密封材料。丁腈橡胶(耐油橡胶)是不适用于二甲醚的密封材料。密封材料的选用正确与否涉及安全问题,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敷衍凑合。

5 结论

(1)二甲醚具有轻微的醚香味,毒性很低,是一种易液化、易储存与输送的可燃气体,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

(2)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工艺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因甲醇气相法技术成熟、工艺先进、消耗低,所以目前以甲醇气相法为主。

(3)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和车用燃料,有利于环境的改善,而且压力较低,并且稳定,输送储存更加安全。

(4)二甲醚用作城镇燃气还刚刚开始,还有许多工程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还需在标准、规范、储配设施及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

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该如何处理 第5篇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汽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

二甲醚不可作为民用燃料使用,也就是石油气的替代品,因为二甲醚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有溶胀作用,对橡胶还有一定腐蚀作用。长期充装掺杂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钢瓶阀门漏气,同时其不耐燃烧,且很容易发生爆炸,产生安全隐患。国家名为规定二甲醚不可作为液化石油气使用。部分充装单位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中销售以牟取非法利润。目前每吨液化石油气价格6000元左右,二甲醚为4000元左右。这一价差是违法分子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的主要原因。

经查,此种违法行为一般发生在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环节。从事批发业务的大型充装站从生产企业购进或从国外进口液化石油气,按照客户的要求,将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按比例充装到客户的槽罐车中,再由槽罐车运送到各地的中小型充装站,由这些中小型充装站充入气瓶销售。还有些槽罐车分别从不同单位采购液化石油气和二甲醚,充入同一辆车中,再运到中小型充装站充入气瓶销售。

由此可见,二甲醚违法行为一般发生在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环节,质监部门负责生产领域气体质量,流通领域气体质量不负责。同时,质监部门流通领域处罚均针对充装行为,不涉及气体质量。

笔者认为,质监部门对二甲醚可以抽检,但送检要求检验事项只能是针对液化石油气是否含有二甲醚,如果含有,可以依无证充装或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充装进行行政处罚,检验报告不涉及液化石油气质量是否合格。在流通领域抽检液化石油气是否含有二甲醚,如果含有,可能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行政处罚后依职责分工移送工商部门进行处理。

..............................................................................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四部门《关于印发〈联合开展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查处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违法行为,并明确:对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的检测,依据《城镇燃气用二甲醚》(CJ/T259)附录A进行;对液化石油气质量及其中烃类组分的检测,依据《液化石油气》(GB11174)进行。《通知》还要求加大《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国家标准和《关于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检出限量问题的函》的宣贯力度,指导、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二甲醚 第6篇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催化剂研究进展

简述了二甲醚的物化特性及其应用前景,对现有的几种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概述.分别研究了双功能催化剂中的`甲醇合成活性组分和甲醇脱水活性组分,CuO/ZnO/Al2O3作为甲醇合成组分,活性和稳定性较好,甲醇脱水活性组分以γ-Al2O3、分子筛及其改性后产物较为常用.探讨了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改性方法.

作 者:别良伟 王华 BIE Liangwei WANG Hua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工业催化  ISTIC英文刊名:INDUSTRIAL CATALYSIS 年,卷(期):2009 17(2) 分类号:O643.36 TQ223.2+4 关键词:有机合成化学   合成气   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催化剂   动力学  

乙烯基甲醚系统整改完成报告 第7篇

根据襄樊市安全协会专家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事故的对策和建议要求,xx公司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附件安装整改:乙炔站压缩机出口管线和干燥器出口管线各安装止回阀一套,输送管线中间安装防爆膜一套,4号塔底管线与转子间各安装止回阀和防爆膜一套。

二、导出静电、法兰跨接整改:管线上导出静电接地、法兰跨接规范完善后,公司申请气象局进行检测,共检测四个点,符合静电和跨接要求,检测报告见附件。

三、工艺控制整改: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即:塔温135-140℃;投料量:前期10-15 m3/h,后期15-25m3/h;乙炔压力0.45-0.5Mpa;塔压0.35-0.38 Mpa。

四、增加油气分离器整改:高压干燥器前配套安装油气分离器。

五、事故发生源点管道独立实验整改:4号塔汽液两相混合器前到转子间新增止回阀和防爆膜一套,有助于分析事故原因。

特此报告!

二甲醚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8篇

在工业上二甲醚可以用合成气法制得, 而合成法所用的合成气可由煤炭、天然气等转化而制得, 合成法所用的原料既经济又易得, 既充分的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 又把“肮脏能源”变成了“清洁能源”, 既弥补我国石油资源的不足, 又解决了世界能源资源的利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因此, 二甲醚的应用及其开发利用对我国的能源化工及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二甲醚文献的阅读就其性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

1 二甲醚的性质

二甲醚又称为木醚、甲醚, 由于其英文名为Dimethyl Ether, 故而我们通常把其简称为DME。常温下二甲醚是一种无腐蚀性、无毒, 且对臭氧层无损害作用的具有轻微醚香味、无色、可燃的气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二甲醚易与石油、四氯化碳、氯苯等有机溶剂相溶。在加入少许助溶剂后二甲醚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一般情况下, 100 m L水中能溶解3700 m L二甲醚[4]。二甲醚在常温下其蒸汽压约为0.6 MPa, 易液化, 且与液化石油气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在大气的对流层中容易降解。二甲醚优良的燃烧性能及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 使其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5], 其应用广泛, 主要用作为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以及燃料等方面。二甲醚的种种特性, 使二甲醚对解决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 二甲醚的应用前景

从当前大量的文献[5,6,7,8,9]中我们可以看到, 二甲醚在替代为气雾剂、致冷剂、发泡剂以及燃料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多。作为重要的化工能源, 用于合成诸多领域中的多种化学物品还需要进行开发。

2.1 作气雾剂

在我们的生活中气雾剂是一种随处可见的东西, 其作为药物时可用于全身或局部的治疗。如:局麻止痛的利多卡因气雾剂、解热镇痛的吲哚美辛气雾剂以及治疗咽喉炎的咽速康气雾剂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二甲醚作为一种无害的物质逐渐代替了以前污染较大的气雾剂—氟氯烃。二甲醚与氟氯烃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环保, 且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2) 二甲醚与各种树脂能够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而互溶, 且二甲醚作为气雾剂时, 由于其良好的醇溶性和水溶性使其能够同时具有推进剂及溶剂的功能。 (3) 它的毒性很小, 应用在各种生活用品上观察不到什么问题; (4) 用作水基气雾剂 (如空气清新剂) 时, 有较好的喷雾性并且对马口铁包装罐具有低腐蚀性等。因此, 我们可以用二甲醚做小环境快速降温剂[10]、喷雾型衣服除皱剂[11]、喷雾型光亮剂[12]等新型应用。

从1998年开始我国禁止使用氟氯烃作气雾剂, 与此同时改用二甲醚作为产品中喷射和雾化的推进剂, 其作为产品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很大, 即使是用量改变了一小点, 都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 二甲醚以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压缩气 (CO2、N2、N2O) 、氟利昂及丙 (丁) 烷气, 成为21世纪主要的气雾剂。目前, 二甲醚在作气雾剂方面的使用,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仅次于石油液化气[13]。

2.2 作制冷剂

二甲醚较低的沸点、较大的汽化热、较好的气化效果以及与氟氯烃较接近的冷凝、蒸发特性, 使其作为制冷剂的替代品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黄忠、黄传荣[14,15]分别利用二甲醚和氟利昂相近的物理性质, 对运用二甲醚代替氟利昂作为冰箱的制冷剂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并证明了二甲醚替代氟利昂12的可行性。Dong-soo Jung等[16]利用二甲醚良好的物理性质、标准蒸发温度与1, 1, 1, 2-四氟乙烷相近的性质以及与材料的兼容性, 采用二甲醚与1, 1, 1, 2-四氟乙烷混合的方法来代替氟利昂12作制冷剂在汽车空调上进行实验, 他们认为二甲醚与1, 1, 1, 2-四氟乙烷的混合物可以用作氟利昂12的长期替代物质。从2010年1月1日开始我国已全面禁止使用氟利昂类物质, 尤其是在新生产的家用电器中, 因此人类对二甲醚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2.3 作发泡剂

能够使塑料、橡胶形成微孔结构的物质叫做发泡剂。发泡剂主要包括化学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它有三种相态,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我国在二甲醚作发泡剂方面的应用尚未开展, 而国外已相继开发了聚氨酯、聚苯乙烯、热塑聚酯泡沫等作二甲醚发泡剂的应用。另外, 美国专利[17]公布了一种恒温混合物发泡剂, 其组成为:四氟乙烷91%~99%, 二甲醚1%~9%, 这种发泡剂已得到广泛的运用, 它是一种环保的发泡剂可以作为二氟乙烷 (CFC-12) 的替代品。此外, 日本特许[18]公布了一种混合发泡剂, 其组成为:1, 1-二氟乙烷50%~90%或1, 1, 1, 2-四氟乙烷和二甲醚10%~50% (mol) 。这些发泡剂可应用于塑料行业[19]、建筑节能材料的泡沫混凝土[18]等方面。其发泡后的产品其空洞大小相当, 柔韧性、抗裂性及耐压性均增强。因此, 二甲醚在作发泡剂方面越来越受人们广泛的关注。

2.4 作燃料

作为石油、柴油汽车燃料等的替代品, 清洁、环保的二甲醚, 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二甲醚作为燃料的应用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应用前景应是十分乐观的。

2.4.1 作民用清洁燃料

常温、常压下二甲醚为气体, 由于其物理性质与石油液化气的相似, 因此二甲醚可以替代石油液化气作为民用燃料。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时有以下优点: (1) 二甲醚的可燃性比较好, 其燃烧后几乎无残留物、无碳析出、放出的气体无毒, 这是因为二甲醚本身是含氧助燃剂的; (2) 二甲醚的液化气压较低, 常温下其蒸汽压约为0.6 MPa, 易液化, 可用液化气储罐灌装, 因此便于安全运输, 无需预热, 可以随开随用, 十分方便快捷; (3) 二甲醚无毒, 虽然二甲醚对人的皮肤及呼吸道有轻微的刺激作用, 但是其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很大; (4) 二甲醚的安全系数较高, 其爆炸下限比石油液化气的约高1.3倍, 安全系数增大很多; (5) 二甲醚的燃烧值比一般民用燃料的高, 其燃烧值约为31.59 MJ/kg[20,21]。我国第一台二甲醚城市客车样车于2003年就成功研制出, 其能有效的解决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二甲醚汽车虽然已于2007年就已允许进入国家汽车《公告》范围, 但由于技术有限, 因此只能是“有名无实”。

2.4.2 作汽车发动机的燃料

目前, 在城市里使用柴油机既不能满足政府所提倡的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社会的发展, 又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因此用二甲醚替代柴油机燃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丹麦技术大学、AMOCO和AIST等先后在保持发动机高热效率以及它的动力性的前提下进行了燃用二甲醚的试验研究, 从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 发动机所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含量明显降低, 碳烟的排放量为零。二甲醚是柴油机理想的替代燃料, 使用二甲醚的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 (1) 使用二甲醚燃料的发动机效率高, 能提高约16%的功率, 能提高约2%~3%的热机效率; (2) 清洁燃料低污染, 可基本实现无烟运行; (3) 燃烧尾气中的NOx的排放量比柴油机的少, 汽车尾气无需催化转化处理就能满足美国加利福利亚1998年的汽车超低排放尾气标准[22]; (4) 使用二甲醚燃料发动机的气缸中最高压力可下降约为7~9 MPa,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压力升高率, 因此工作时的噪音下降了许多。

2.4.3 作醇醚燃料

醇醚燃料系是指由二甲醚、乙醇、水及其他组分组成的混合燃料, 它的热值比甲醇的要高, 燃烧的效果比甲醇的好, 不易积碳及堵燃具[23]。因此, 二甲醚作醇醚燃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二甲醚可作为醇醚燃料的推进剂, 主要用在城镇燃气领域中, 在燃气中掺烧20%二甲醚就能替代部分液化石油气[24]。

目前, 我国的大部分石油都是进口的, 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有可能会高达60%。要想改变这种状态, 就必须加大替代能源的开发, 加大醇醚材料的综合利用,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醇醚材料的发展现状, 推动我国醇醚材料市场的良性发展。

2.4.4 作化工原料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不仅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化工产品, 而且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相当好。目前, 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二甲醚制取乙烯、丙烯等混合物的研究, 其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利用合成气经二甲醚来制取乙烯的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4]。此外, 以二甲醚羰基化法制醋酸甲酯、以二甲醚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等具有较大的工业重要性及潜力[25]。

3 结语

综上所述, 二甲醚是一种用途广泛、重要的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 可用作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以及各种清洁及环保的燃料, 它的应用前景是势不可挡的。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及建设低碳、环保、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因此, 二甲醚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及应用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 二甲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二甲醚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运用广泛的清洁能源。二甲醚可用作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以及各种清洁及环保的燃料, 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对二甲醚的性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二次能源新生代——二甲醚 第9篇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这类能源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所以被称为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如电力、蒸汽、汽油、柴油、乙醇、氢气等。二次能源又可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两大类。当今应用最广泛的过程性能源是电能;应用最广泛的含能体能源是汽油和柴油。由于电能尚不能大量地直接贮存,因此汽车、轮船、飞机等机动性强的耗能动力设备就无法直接使用,只能采用汽油、柴油这一类含能体能源。然而,生产它们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新的含能体能源。

氢能是被人们谈论最多的二次能源,同时也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然而,由于一系列技术难题,最主要的是氢气的贮存和运输问题,其能源前景在近20~30年内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中国最重要的近30年时间里,迫切需要的是一种技术成熟,经济性好,既可大规模运用,排污又较小,环境可以承受的燃料。二甲醚(简称DME)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脱颖而出的二甲醴

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无毒,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它的生产量不大,主要是用于气雾剂。二甲醚作为环境友好的燃料只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却立即得到全世界能源界的广泛关注。二甲醚物理性能和液化石油气相似,常温时在较低压力(5个大气压)下呈液态,易于贮存与运输。现有的液化石油气的基础设施完全可以用于二甲醚,用油槽、油罐车及低压管道作长途运输也非常方便。

二甲醚燃料的制取可以煤、天然气、煤层气,生物质等为原料产生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常规通过二步法先制得甲醇,进一步脱水制成二甲醚。新工艺是由合成气一步法高效制备二甲醚,可显著降低二甲醚的生产成本。

我国能源的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可以设想,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特别是高硫煤,转化为清洁的二甲醚燃料,或是作为民用燃料,或是替代柴油、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或是用于发电。到那时,城市马路上跑的几乎是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公共汽车、轿车和卡车,居民家中的灶具、热水器用的是罐装或管道运输来的二甲醚,供暖锅炉和建筑中央空调使用的也是清洁燃料二甲醚,那该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大规模生产和高效利用二甲醚,将形成一个新的二甲醚能源经济。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型二次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我国能源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清洁汽车的未来食谱

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柴油,是目前二甲醚工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柴油机循环(压燃式)比汽油机循环(火花点燃式)的热效率要高7~9个百分点。但是,随着近年来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柴油机因污染大而逐渐被淘汰。由于二甲醚有较高的十六烷值,具有优良的压缩性,非常适合于压燃式发动机,因此是柴油的理想替代品。使用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发动机的功率可提高10%~15%,热效率可提高2%~3%,噪音可降低10%~15%,而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很低。汽车尾气无需催化、转化处理,即可达到高标准的欧洲Ⅲ排放标准。

国外一些测试表明,燃用二甲醚燃料的发动机,仅需对原柴油机的燃油系统进行一些改造,不用任何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废气处理装置,氮氧化物就能大幅降低。同时,碳烟排放为零,微粒排放也大幅降低,仅来自润滑油。这些结果表明,二甲醚燃料可十分理想地作为洁净代用燃料,实现柴油发动机超低排放的前景。

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国十分看好二甲醚燃料汽车的市场前景和环保效益,纷纷开展二甲醚燃料发动机与汽车的研发。欧洲沃尔沃汽车公司研制出了燃用二甲醚燃料的大客车样车用于试车与示范;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等机构研制了燃用二甲醚燃料的卡车样车和城市客车样车,计划在5年内小规模推广;而在我国,上海将会成为首先推广二甲醚燃料汽车的城市。

二甲醚范文

二甲醚范文(精选9篇)二甲醚 第1篇二甲醚的电催化氧化反应考察了负载于镓酸镧基电解质上的镍电极与镍-钐掺杂氧化铈复合电极电催化二甲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