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BRAF基因突变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51

BRAF基因突变(精选5篇)

BRAF基因突变 第1篇

关键词:BRAF,V600E,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典型腺瘤,直接测序法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 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 约占85%~90%, 以女性多发[1]。由于多种因素, 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良性甲状腺病变中常出现乳头状病变, 当乳头出现不典型增生时易误诊为癌, 从而扩大手术范围, 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对其性质鉴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而肉眼及显微镜下的观察诊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这就需要一个客观的临床检测指标帮助辨别良恶性。目前多项研究[2,3]指出甲状腺乳头状癌和BRAF V600E突变密切相关, 此突变在甲状腺其他良恶性肿瘤中突变率非常低, 具有一定特异性, 而BRAF V600E在甲状腺不典型乳头状腺瘤中的突变情况尚无人报道。为探讨BRAF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中的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该研究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3月以来到该院就诊的56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的患者, 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不典型乳头状腺瘤的BRAF基因突变情况, 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1月—2013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病理科54例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石蜡标本, 男16例, 女38例;平均年龄4419~70岁。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 (包括微乳头癌6例) , 甲状腺不典型乳头状腺瘤30例。所有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证实, 诊断参考2004年WHO诊断标准[4]。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单侧及峡部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单侧及峡部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不典型腺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所有患者目前均存活。

1.2 研究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

切取5张10 um厚石蜡白片, 脱蜡消化后提取DNA。具体方法见试剂盒说明书 (Omega FFPE DNA Kit, USA) 。以凝胶电泳系统检测DNA模板的质量。

1.2.2 PCR扩增

使用ABI-2700型测序级扩增仪, 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反应体系:10×PCR Buffer 2μL, Hot Star Taq DNA Polymerase 0.25μL (Q IAGEN, USA) , 5×Q-Solution 4μL, d NTP 2μL, Primer各1μL, 模板DNA 1μL, 去离子水8.75μL。95℃10 min;94℃50 s, 57℃1 min, 72℃1 min, 共循环35次, 最后于72℃延伸10 min。PCR产物纯化具体方法见试剂盒说明书 (AXYPrep PCR Cleanup Kit, USA) 。

1.2.3 测序

测序方法[5]:在3100-Avant遗传分析仪进行测序;Data collection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测序中发现有突变的病例, 都进行反向测序验证。将测序结果用DNA sequencing analysis5.1软件分析原始测序数据, 获取测序电泳图和序列。将样品序列用AB I Seq Scape软件与genebank标准序列进行比对, 观察样本基因序列的改变。

1.3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经直接测序法测定, 54例样本成功检测了BRAF第15外显子突变情况, 突变位点全部位于V600E位点, 未发现其他类型突变。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16例发现BRAF基因15外显子第600位密码子A/T杂合 (V600E) , 突变率为66.7% (16/24) 。而30例甲状腺不典型腺瘤样本中未发现V600E位点病理性突变 (0/30)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研究结果还显示, BRAF V600E突变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组织学类型相关。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光镜下多表现为乳头状, 细胞核毛玻璃样, 可观察到核沟, 核内包涵体, 间质中含有砂粒体, 此为重要的特征。而当乳头由于冰冻处理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不典型时与腺瘤难以鉴别。免疫组化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但是免疫组化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 人工判读结果也有一定的主观性, 易造成误诊。两者治疗和预后差别很大, 需要一个客观的检测指标。

BRAF基因为RAF家族成员, 位于7号染色体, 是编码B型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依赖性激酶的激酶。研究显示, BRAF基因第15位外显子上的T1799A点突变 (V600E) 导致BRAF中的缬氨酸 (V) 被谷氨酸 (E) 替代, 进而持续激活BRAF激酶, 造成MAPK通路持续活化, 细胞不断分裂、增殖, 进而形成肿瘤[6]。在转基因小鼠中通过BRAF突变的表达, 可诱导出乳头状癌, 表明了BRAF基因在乳头状癌起始中的重要作用[7]。Fukushima等[8]检测了100例甲状腺癌的BRAF基因突变情况, 发现BRAF基因的突变仅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而且仅发现了V600E突变, 阳性率为53% (40/76) .多项研究[9,10,11]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为29%~87%, 而滤泡型腺癌和所有良性病变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则无此突变。Zhang[11]等发现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71.4%发生BRAF V600E突变, 所有BRAF (V600E) 阳性的标本甲状腺切除术后都被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近的研究还显示, BRAF (V600E) 突变的发生率有地区差异。例如, BRAF V600E突变率在韩国 (52%~87%) 比其他国家 (36%~65%) 高[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是由于地理因素。一些研究报道了在高碘摄入区BRAF V600E突变率更高, 这可能表明碘过量摄入是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的一个危险因素[12]。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较好, 十年生存率超过90%。但是35%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有复发[1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年龄、多灶性、肿瘤最大径、甲状腺外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及缺乏肿瘤相关性纤维包膜等。研究显示BRAF V600E突变在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确与侵犯表型相关, BRAF V600E影响肿瘤的生长方式, 促进浸润转移发生, 进而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预后[14]。这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Yong[15]等研究显示73.7%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现BRAF V600E突变。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多灶性与BRAF V600E突变并无显著相关。然而, 肿瘤大小, 甲状腺外侵犯, 组织学类型以及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与BRAF V600E突变有关联。在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中[16], BRAF V600E突变的存在增加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死亡率。尽管这种联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但支持了BRAF V600E突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和治疗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学反思 第2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学习者自身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的。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牢固的知识,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探索.体验,仅仅依靠语言的传递是不够的。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新课标要求,要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精神。本节知识非常抽象,在学习时一定注意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联系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去理解基因突变这个概念。

(1)在学习基因重组的概念时,应联系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同时注意与基因突变进行比较,可采用列表方式,使两种变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

(2)在学习基因突变时,重点是带领学生学习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研究内涵即基因结构的改变,外延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结合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相关知识,教师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研究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带来性状的改变。在学习基因突变的本质时,要联系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有关知识。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使碱基对暴露,因而使碱基对易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成为一个新的基因,即原基因的等位基因。该基因在表达时,由于引起mRNA上密码子的改变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都可能发生变化,生物体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发生突变后,所编码的氨基酸也可能不发生改变。

(3)任何事件的发生总是有内因和外因在共同起作用,基因突变也不例外。引起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于这三种因素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来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突变 第3篇

中国定制

从K4上市的地点我们就能看出很多信息:西安不仅是历史名城,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K4选择西安上市,无声地在向外界宣示着自己“中国定制”的身份,也传达着东风悦达·起亚的诚意。

曾几何时,“中国定制”似乎已经成了考验车企是否重视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从奥迪最早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车型,到大众推出朗逸、宝来等“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车型,大众可谓尝到了“中国定制”的甜头。之后,包括丰田、现代和东风标致都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量身定制的车型。

K4就是东风悦达·起亚谋划已久的“中国定制”。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动力,K4处处都体现了“中国定制”的特色。虽然同是出自大师彼得·希瑞尔之手,不同于K3和K5,K4的整体设计思路有所转变,潮流感和时尚感的比重有所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更成熟稳重的设计。这样的基因突变,很大程度上向中国消费者表现了诚意。

在内饰上,K4同样强化了商务气质。东风悦达·起亚特别强化了对其后排乘用空间的设计,通过后排通风口、后排中央头枕、后排座椅加热等配置来打造K4的商务性能。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原有主打活力的K3和K5外,东风悦达·起亚也在试图通过K4来拓展自己的消费群体。而年底上市的1.6T车型更是顺应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进一步强化了K4的竞争力。

K系矩阵

“K4要成为明星车型。”早在沈阳K4试驾会上,东风悦达·起亚销售本部副本部长蒋玉滨就曾点明东风悦达·起亚对K4的期望。在东风悦达·起亚新划定的各车型运营战略中,K系列被划为销售主力车型,涵盖了K5、K4、K3、K3S和K2五大车型。作为销量过万的名图的同平台车型,东风悦达·起亚内部对K4的期待很高。

“名图一个月能卖1万辆,K4也应该差不多吧。”东风悦达·起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上半年,东风悦达起亚共销售31万辆,同比增长12.39%,高于行业增速。但面对今年65万辆的销售目标,东风悦达·起亚还是颇有压力,而完成这一目标的希望,则寄托在刚刚上市的K4上。作为起亚今年最重要的一款新车,同时也是一年半以来起亚在华推出的第一款新车,其意义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东风悦达·起亚销量的增长主要是由K3、K2以及眼下最热门的SUV产品支撑,其中中高级车K5销量甚至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对于东风悦达·起亚而言,K5曾是重点打造的旗舰产品,包含了起亚品牌在中国市场提升品牌形象的长久诉求,而其销量渐入萎靡并非吉兆。作为入门级中高级车的K4此时进入,显然是想挽救起亚在中高级车的下滑趋势,托举品牌提升。再加上北京现代名图的成功,更是给了东风悦达·起亚信心,“K4+K5”的战略组合联手冲击销量,相信效果不会太差。

营销助力

众所周知,东风悦达·起亚在创新营销方面是一把好手。近年,东风悦达·起亚通过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持续强化品牌多元化营销体系的建构,以体育营销为主,同时覆盖文化、公益等多领域,进一步推动品牌力的发展。

借力于明星代言的魔力,K3、K3S和K5都取得了不错销售业绩。想起之前的“长腿欧巴”李敏镐、演员吴秀波,大家都在猜测K4的代言人是谁。而K4上市发布会现场却并没有见到任何明星的到场,发布会更像是东风悦达·起亚高层与经销商们拉近距离的誓师大会,伴随着一阵阵的“大卖”口号声,在现场的媒体能够感受到这家三方持股的合资公司为达成到2017年销量突破百万而抱持的决心。

据蒋玉滨介绍,今年东风悦达·起亚继续进行“顾客感动”的战略推进,希望通过持续强化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战略,来实现产品和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K4的目标群体锁定在35岁左右社会中层阶级,未来东风悦达·起亚会邀请这类型的社会精英为K4造势,并继续深耕体育营销全面助力K4的上市销售。

BRAF基因突变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收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普外一外科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1例, 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患者年龄≤60岁19例、>60岁22例, 男25例、女16例。结肠26例、直肠15例;肿瘤最大直径:>5 cm 13例, ≤5 cm 28例;低分化10例、中高分化31例;肠壁浸润程度:T1+T2 6例、T3+T4 35例;淋巴结转移:无转移19例、有转移22例;远处转移:无转移32例、有转移9例;TNM分期:I期+II期17例, III期+IV期24例。

1.2 实验仪器

Heraeus水平低温离心机 (德国Heraeus公司) , Gene Amp PCR-9700 PCR扩增仪 (美国PE公司) , DYY-7C型电泳仪 (中国北京六一仪器厂) , Bio-Rad凝胶成像系统 (美国Bio-rad Laboratories公司) , ABI3730X基因测序仪 (美国Roche公司) 。

1.3 试剂

TIANcombi DNA&Amp PCR Kit DNA提取试剂盒 (北京天根生物有限公司) , 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BRAF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北京英茂盛业生物有限公司) , PCR引物 (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4实验方法

依据病理号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病理科标本库找出对应石蜡块, 切片机切取10~15μm约20片, 装入EP管, 存入4℃冰箱待检。按照TIANcombi DNA&Amp PCRKit 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操作步骤, 从石蜡切片中提取DNA;按既定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进行目的基因扩增;琼脂凝胶电泳进行扩增产物鉴定;纯化后的产物做测序反应, 采用Mutation Surveyor 2.61版 (SoftG enetics公司) 判读是否突变。

2 结果

2.1 K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41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成功进行了K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测。 (1) 15例患者的KRAS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36.6%;其中发生在Exon2-codon 12突变病例9例, 占22.0%;Exon2-codon13突变病例6例, 占14.6%。 (2) 5例患者的BRAF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12.2%;其中发生在Exon15-codon600突变病例4例, 占9.8%;Exon11-codon463无突变;Exon11-codon465突变病例1例, 占2.4%;Exon11-codon468无突变。 (3) 7例患者的PIK3CA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17.1%;其中发生在Exon21-Codon1047突变病例5例, 占12.2%;Exon10-Codon542突变病例2例, 占4.9%;Exon10-Codon545无突变。

2.2 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的序列情况, 见表1。

2.3 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的内在关系

(1) BRAF基因突变者共5例, 全部发生在KRAS野生型的患者, 不存在KRAS与BRAF的共突变。 (2) PIK3CA基因突变者共7例, 其中3例 (42.9%) 发生在KRAS野生型的患者, 4例 (57.1%) 发生在KRAS突变型的患者, 即4例患者 (57.1%) 发生了KRAS与PIK3CA的共突变。 (3) BRAF基因突变者共5例, 全部发生在PIK3CA野生型的患者, 即不存在与PIK3CA基因的共突变。 (4) PIK3CA基因突变者7例, 全部发生在BRAF野生型的患者, 即不存在与BRAF基因的共突变。

3 讨论

KRAS全称Kirsten鼠肉瘤病毒原癌基因同源体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 主要以结直肠癌、肺癌和胰腺癌的突变率比较高, 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为27~43%[4], 本研究中41例结肠癌15例发生了突变, 突变率36.6%, 与文献报道一致。考虑到KRAS基因状态对抗EGFR分子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 进行KRAS基因状态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KRAS基因最常见的突变方式为点突变, 突变位点主要在2号外显子的第12、13密码子 (二者占90%) 和3号外显子的第61密码子。其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GGT>GAT (G12D) 、GGT>GTT (G12V) 、GGC>GAC (G13D) , 本研究中3例患者KRAS基因codon 12发生GAT突变, 6例结直肠癌KRAS基因codon 12发生GTT突变, 6例结直肠癌KRAS基因codon 13发生GAC突变, 均非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原因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偏少有关。

BRAF全名为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原癌基因同源体B1 (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 , 其基因突变率约为8%~14%, 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乳头状甲状腺癌、结直肠癌等[5]。本研究中41例结肠癌5例发生了突变, 突变率12.2%, 与文献报道一致。BRAF基因主要有两种突变类型:一种位于exon 11上的甘氨酸环的突变, 约占11%, 常为G463、G465、G468等的点突变;另外一种位于exon 15上的热点区突变, 约占89%, 多位于codon600的点突变 (即V600E突变) 。本研究中5例BRAF突变型患者中1例在Exon11-codon465发生GAA突变的点突变, 占20%, 4例患者BRAF基因Exon15-codon600发生GAG点突变, 占80%, 与文献报道一致。

PIK3CA (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基因) 是编码I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α催化亚单位的基因, PI3K-AKT信号途径与细胞增殖和存活、细胞黏附、细胞分化都有密切联系。在多种肿瘤中已发现PIK3CA的突变, PIK3CA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率约为13.4%, 主要发生在10及21号外显子。本研究中7例患者的PIK3CA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17.1%, 其中发生在Exon21-Codon1047突变病例5例, Exon10-Codon542突变病例2例, 与文献报道一致。BRAF基因状态及PIK3CA基因对EGFR分子靶向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影响, 有必要在条件允许时进行BRAF基因及PIK3CA基因的检测[6]。

结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目前较成功的药物是抗EGFR单克隆抗体, 主要包括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EGFR通路的活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将信号传递至细胞核, 一条是Ras→Raf→MAPK途径, 另一条是PI3K→PKC→IKK途径。当信号传导至细胞核后, 引起核内基因转录水平的增加, 使细胞增殖、转化, 使EGFR表达增加, EGFR的高表达引起下游信号传导的增强, 促使肿瘤的发生。有研究发现, 抗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率高于疗效好的结直肠癌患者[7], 由此认定KRAS基因突变导致了抗EGFR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失败。理论上, 上述通路信号分子的突变类似于KRAS的突变, 亦可能会导致相应的信号通路不再受上游EGFR信号的调节, 从而导致细胞过度增殖或促进转移, 这也是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耐药的机制之一[8]。PIK3CA属于另外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与KRAS为并列的关系, 因此两者之间既存在共突变, 又存在不相关的独立突变。KRAS基因突变型的患者, PIK3CA基因的突变可能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据报道, 西妥昔单抗及帕尼单抗只应用于KRAS突变型患者, 尚有部分患者有效, 单药应用的有效率仅为0%~1.2%, 联合化疗有效率为33%~36%。本研究中, 15例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尚有11例患者的PIK3CA基因为野生型, 这部分接受抗EGFR靶向治疗时, 虽然不能MAPK通路发生疗效, 但可能会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这可能是KRAS突变患者抗EGFR靶向治疗尚有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状态与结直肠癌相关, 且可能与结直肠癌患者抗EGFR单抗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 可能作为疗效预测的指标, 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和靶向药物, 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摘要: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情况, 并分析其内在关系。方法:收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普外一科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41例, 提取DNA经PCR扩增后, 检测KRAS、BRAF和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间的内在关系。结果: (1) 15例患者的KRAS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36.6%, 5例患者的BRAF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12.2%, 7例患者的PIK3CA基因发生突变, 突变率17.1%。 (2) BRAF基因突变者共5例, 全部为KRAS野生型的患者;PIK3CA基因突变者共7例, 其中3例 (42.9%) 为KRAS野生型的患者, 4例 (57.1%) 为KRAS突变型的患者;BRAF与PIK3CA基因不存在共突变。结论: (1) 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 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测。 (2) KRAS野生型患者中部分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可能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PIK3CA与KRAS基因的共突变可能促进了结直肠癌发生发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突变,KRAS,BRAF,PIK3CA

参考文献

[1]Christos S.Karapetis, Shirin Khambata-Ford, et al.K-ras Mutations and Benefit from Cetuximab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N Engl J Med, 2008, 359:1757-1765.

[2]Roth AD, Tejpar S, Delorenzi M, et al.Prognostic role of KRAS and BRAF in stage II and III resected colon cancer: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al Study on the PETACC-3, EORTC 40993, SAKK 60-00 Trial[J].J Clin Oncol, 2009, 28 (3) :466-474.

[3]Bokemeyer C, Bondarenko I, Makhson A, et al.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with and without cetuximab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 2009, 27:663-671.

[4]Siddiqui AD, Piperdi B.KRAS mutation in colon cancet:a marker or resistance to EGFR-I therapy[J].Ann Surg Oncol, 2010, 17 (4) :1168-1176.

[5]Siena S, Sartore-Bianchi A, Di Nicolantonio F, et al.Biomarkers predicting clinical outcom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argeted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1308-1324.

[6]Hubbard SR, Miller WT.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mechanisms of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J].Curr Opin Cell Biol, 2007, 19:117-123.

[7]Amado RG, Wolf M, Peeters M, et al.Wild-type KRAS is required for panitumumab effcac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Clin Oncol, 2008, 26, 1626-163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反思 第5篇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镰刀型的胞贫血症的实例,很多学生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观念,基因突变会产生不利变异。其实基因突出变有很多种:(1)碱基置换突变,一种碱基被另一种碱基取代。可能的结果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性状不变;DNA碱基改变,遗传密码改变,性状改变;碱基置换导致出现终止密码,致使多肽链提前终止合成,所产生的蛋白质大都失去活性或丧失正常功能;置换发生在终止密码部位,会使肽链合成延长。(2)移码突变:DNA插入或缺失1个、2个甚至多个碱基,导致突变部位以后密码子顺序和组成都发生相应改变。(3)整码突变:DNA中插入或缺失3的整倍数个碱基,则合成肽链将减少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插入或缺失部位前后氨基酸顺不序。这些知识点常出现在的一些习题中,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点度,教学中应予以拓展加深。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别是常考点。精选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好高考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做到和考试大纲的接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要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在本节内容小结时通过列表比较这两类变异的本质、发生时间、意义及可能性,给学生以系统和比较完的认识。

BRAF基因突变

BRAF基因突变(精选5篇)BRAF基因突变 第1篇关键词:BRAF,V600E,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典型腺瘤,直接测序法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 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