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TU标准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ITU标准范文(精选8篇)

ITU标准 第1篇

近日, ITU-T第13研究组通过了支撑未来网络 (FN) 核心组成部分的新标准, 包括多样虚拟网络实现范围更广的网络服务以及节能效果优于传统网络的技术, 两项新标准分别是ITU-T Y.3011建议《未来网络网络虚拟化框架》和ITU-T Y.3021建议《未来网络节能框架》。

ITU-T Y.3011建议提供了一个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框架, 允许多个叫做“逻辑上隔离网络划分 (LINP) ”的虚拟网络共存于单一的物理网络。这种隔离不但可以满足各类服务不同的要求, 而且提供了一个建立开发者、供应商和用户可以设计和评价新服务的试验网络或测试床的机会。这些虚拟网络允许网络重新配置进而反映未来网络服务和应用的演变特性。

Y.3021提供了一个尽可能减少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等网络设备能耗的架构, 此外它还提供了一套管理未来网络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总能耗的方法。

ITU标准 第2篇

本报讯 继2005年中国在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ITU-T)SG16会议上的4项国际标准获得通过,实现了中国在IP与多媒体领域国际标准工作“零”的突破后,在ITU-T SG16会议上又有5项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获得通过,而且全部是技术方案性质的,这表明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初步具备了引领制订国际标准的能力。

这5项标准分别是:电信研究院和中兴公司合作完成的标准H.460.22(安全协议协商),华为公司完成的标准H.272(多媒体系统中视频伽玛补偿过程及赋值)、标准H.248.2、标准H.248.46(连接能力控制包)和标准H.248.47(统计条件控制包)。

H.460.22是中国第一次自主提出的对于H.323系列的补充标准,解决了H.235中的跨域安全协商问题,使得呼叫建立信令在双方不知道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保护,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H.272标准是迄今为止中国在ITU完成的媒体处理领域的第一个完整国际标准。其余3项是进一步推动H.248系列补充标准完善的新成果。此外,中国还成功地在SG16确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用音频活动信号检测,同时获得了该新课题(Q8)的报告人职位。这标志着中国在媒体处理和编码类技术方面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有体系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综)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将独立运作

本报讯 12月20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销售与市场营销部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宣布,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作,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部非洲和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报告区域。

此前,中国和其他13个国家或地区并列隶属于英特尔亚太销售与市场地区,新增设的中国区域(包括中国香港)将独立行使其销售与市场职能。此举充分表明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在英特尔全球业务布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并将有助于提升英特尔中国公司对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杨旭表示,21年来,中国已成为英特尔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臻)

六运营商建跨太平洋直达光缆

本报讯 12月18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华电信、韩国电信、美国Verizon公司等六大电信运营商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建设连接中美的首个兆兆级海底光缆系统——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简称TPE)。

签字仪式上,各方签署了TPE光缆建设维护协议,并与供应商泰科公司签署了总承包工程合同,这标志着该工程将进入实施阶段,全部工程预计2008年第三季度完工。据悉,两年后,现有的跨太平洋海缆网络将难以满足中美间高速增长的互联网带宽需求。为满足共同需求,中国电信等六家运营商决定联手兴建这条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

由于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TPE将是首条中美间10G波长直连光缆系统。由于采用不通过日本转接的大跨度直连设计,TPE能够提供这些国家和地区间真正意义上的跨太平洋直达路由。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路由设计上的合理性,使得TPE成为单位成本最低的横跨太平洋海缆系统。

TPE海缆总投资约5亿美元,系统的初始装机容量1.28T,设计容量5.12T,并具有可升级的传输能力。系统完工后,将显著提高跨太平洋传输带宽。(综)

手机充电器新标准发布

本报讯 因不同手机充电器技术指标、接口不一,导致人们更换手机时也要换掉充电器。信息产业部日前公布的“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行业标准,将有效地解决这一恼人的问题。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网上移动通信用户已超过4.49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33.9部/百人。目前我国每年更换的手机超过1亿部,而与之配套的充电器也被迫闲置,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更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信息产业部高度重视手机充电器闲置浪费问题,去年初就委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通信运营企业、手机制造企业、手机充电器生产厂家、科研机构等业内相关单位,开展手机充电器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规范和统一手机充电器的技术指标和接口。在科学论证和技术试验的基础上,推出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行业标准。

ITU标准 第3篇

2009年11月, ITU-T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 分别通过并发布了ITU-T G.652、G.655、G.657通信用单模光纤的最新版标准。这也是G.652单模光纤从1984年10月第1版发布以来的第8版、G.655光纤从1996年第1版发布以来的第5版、G.657光纤2006年12月发布以来的首次修订版。这些年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长度无中继和波分复用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 石英光纤的制造技术和水平迅速提高, 单模光纤也由最简单的阶跃型折射率分布结构陆续扩展出折射率分布不同的结构。ITU-T和IEC两大国际性标准组织及时对不同类型的光纤制定和发布了相应建议和标准, 对全球各类光纤的制造和应用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例如ITU-T就将最初的G.652一种单模光纤相继衍生制定出G.652、G.653、G.654、G.655、G.656、G.657多种单模光纤的标准。而且每一种光纤又细分为若干类性能有一定差别的A、B、C等分级, 例如ITU-T G.652现行标准就有G.652.A、G.652.B、G.652.C、G.652.D四种分级, 为不同的通信线路需要提供了充分的市场选择空间。

当前国际上和我国的通信光纤市场应用最多的单模光纤是G.652 (普通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和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G.655 (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和G.657 (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 , 且以G.652光纤用量最大。鉴于此, 本文对G.652、G.655、G.657三种类型的单模光纤从ITU-T不同版本性能要求的演进分别进行解析, 以便读者了解这些光纤的技术进步轨迹和市场对光纤性能要求的变化。

1 ITU-T G.652单模光纤

ITU-T G.652单模光纤标准从1984年10月第1版发布开始, 分别于1988年11月第2版、1993年3月第3版、1997年4月第4版、2000年10月第5版、2003年3月第6版、2005年6月第7版到2009年11月第8版, 历经25年共通过和修订发布了八个版本, 修订的时间间隔最长四年多, 最短则两年多, 可见该标准修订频率是相当高的, 远高于我国光纤产品所对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频率。ITU-T光纤标准制定和修订的快速运转, 既反映了国际上光纤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变化, 又说明了世界标准化组织和国际业界同行对标准制定和修订的高度重视。国际标准迅速而及时的修订对规范全球光纤产品性能和市场应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便于对该类光纤的性能进行简洁明晰的比较, 本文选择2000年~2009年ITU-T G.652光纤标准中相对较新的四个版本对G.652光纤性能要求进行了对比, 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该类光纤从2000年版 (第5版) 的A、B、C三个分级演进到2003年版 (第6版) 的A、B、C、D四个分级后, 直到最新的2009年版 (第8版) 一直维持四个分级。从标准的演进轨迹来看, 光纤的模场直径和芯包层同心度误差、包层不圆度等尺寸参数指标有所提高, 该类光纤的尺寸类性能要求趋于严格;这将相应改善线路安装时光纤接头的损耗性能, 使通信线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光纤的宏弯损耗性能和要求大幅度提高, 弯曲半径由37.5 mm缩小到30 mm, 测试波长从多数级别的光纤为1 550 nm提高到多数级别的光纤为1 625 nm, 宏弯损耗由0.50 dB减小到0.10 dB。波长色散斜率由0.093 ps/ (nm2km) 减小到0.092 ps/ (nm2km) 。链路偏振模色散 (PMDQ) 由2000年版不大于0.5 ps/km1/2基本上提高到不大于0.2 ps/km1/2。该类光纤上述性能和要求的不断提高, 既反映了通信线路单个波道速率提高和波分复用的需要, 也提供了可能。进一步增强了光纤的耐弯曲性能, 既提高了光缆产品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又拓展了光缆的应用条件和敷设环境。标准文本相继提高了对光纤多项性能的要求, 这也显示了全世界光纤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2 ITU-T G.655单模光纤

ITU-T G.655单模光纤标准从1996年第1版发布开始, 分别于2000年10月第2版、2003年3月第3版、2006年3月第4版, 到2009年11月发布了最新的第5版。历经13年共通过和修订发布了五个版本。和G.652光纤一样, 修订的时间间隔最长四年多, 最短只有两年多。这一标准的修订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反映了国际业界对这一类型光纤市场发展的重视和制造技术的飞速进步。

为便于对该类光纤技术性能的发展轨迹进行具体对比, 本文选择2000年~2009年ITU-T G.655光纤标准中发布的四个版本对G.655光纤主要技术性能要求进行比较, 如表2所示。

注:1) G.655.D的最小色散值在1 460~1 550 nm波长范围内为7.00/90 (λ-1 460) -4.20;在1 550~1 625 nm波长范围内为2.97/75 (λ-1 550) +2.80。2) G.655.E的最小色散值在1 460~1 550 nm波长范围内为5.42/90 (λ-1 460) +0.64;在1 550~1 625 nm波长范围内为3.30/75 (λ-1 550) +6.06。3) G.655.D的最大色散值在1 460~1 550 nm波长范围内为2.91/90 (λ-1 460) +3.29;在1 550~1 625 nm波长范围内为5.06/75 (λ-1 550) +6.20。4) G.655.E的最大色散值在1 460~1 550 nm波长范围内为4.65/90 (λ-1 460) +4.66;在1 550~1 625 nm波长范围内为4.12/75 (λ-1 550) +9.31。

由表2可以看出, 该类光纤从2000年版 (第2版) 的A、B两种分级演进到2003年版 (第3版) 的A、B、C三种分级, 再到2006年版 (第4版) 的A、B、C、D、E五种分级, 最新的2009年版 (第5版) 仍保持2006年版的五种分级。从标准的演进轨迹来看, 光纤的模场直径和芯包层同心度误差、包层不圆度等尺寸参数指标有所提高, 趋向于严格, 但随着分级的增加和细化, 这些参数的偏差要求也根据分级的不同而有较为宽松和较为严格的区别, 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线路的需要。光纤的宏弯损耗性能和要求也明显提高, 弯曲半径由2000年版以及之前的37.5 mm缩小到2003年版之后保持的30 mm, 宏弯损耗由2003年版以及之前的0.50 dB一种要求改变为2006年版以及之后版本根据分级的不同而分为不大于0.50 dB和不大于0.10 dB两种要求。波长色散的波长范围进行了扩展, 由2000年版的1 530~1 565 nm (当时还未明确1 625 nm, 对1 565~16xx nm的色散值未作规定) 扩展到1 460~1 625 nm较宽的波长范围。色散值由只规定边界波长的最小和最大色散值改变为A级保持原来的要求, B级和C级分为两个波长段分别作出规定, 波分复用要求较高的D级和E级则列出不同波段的色散公式, 对不同波段的各个波长的色散都提出了要求。链路偏振模色散由不大于0.5 ps/km1/2一种要求改变为根据分级的不同而分为不大于0.5 ps/km1/2和不大于0.2 ps/km1/2两种要求。

3 ITU-T G.657单模光纤

ITU-T G.657单模光纤主要是为了满足接入网和用户网线路的需要于近年来开发应用的对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2006年12月发布了ITU-T G.657单模光纤标准的第1版, 2009年11月发布了修订后的第2版。现对这两个版本对G.657光纤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比较, 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该类光纤从2006年版 (第1版) 的A、B两种分级改变为2009年版 (第2版) 的A1、A2和B2、B3两大类别, 而每一大类又有两种分级。从分级变化来看, 更加适应于接入网和用户网线路形式多样、环境复杂多变的要求, 可为这类通信市场和用户提供更多的使用光纤的选择方案。2009年版 (第2版) 对光纤的宏弯损耗要求有了大幅度提高, 弯曲半径也趋向于更小, 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 mm。这些变化反映了用户对光纤的弯曲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也体现了近两三年来国际上这类光纤产品的抗弯曲性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4 国际和国内光纤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ITU-T历年来对光纤标准制定和修订的动态及标准内容的演变折射出国际上光纤制造水平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趋势。

全球的光纤制造技术, 特别是制棒技术, 在制造方法、制造速度、光纤预制棒体积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制棒两步法的应用、沉积速率、单根棒的体积都发生了突破性的提升和进步, 实现了每根棒可拉制5 000 km光纤的水平。拉丝速度达到了2 500 m/min的程度, 这些进步大幅度提高了光纤的生产效率, 显著降低了光纤制造成本, 为光通信市场的复苏和繁荣增添了新的活力。

光纤的几何尺寸、衰减性能、耐弯曲特性、波长色散、偏振模色散、机械强度等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 为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依据和基础。

去除光纤在1 383 nm波长附近水峰损耗的突破, 加之波长色散、偏振模色散性能的改进, 为实现全波段通信和高传输速率 (例如单波道实现10 Gb/s、40 Gb/s, DWDM多信道应用已实现几百个信道同时传输) 创造了条件, 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的大容量长中继距离光传输网的发展和普及。

随着接入网和用户网市场的全球化普及, 要求普通光纤的耐弯曲性能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同时要求光终端设备、室内、楼宇等应用场合采用弯曲半径和弯曲损耗更小的弯曲损耗不敏感光纤。多数光纤制造厂商相继研发和生产了这类由ITU-T规定的G.657光纤, 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用户网的发展。

我国的光纤制造和应用市场规模和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例如长飞在全球的光纤制造商产销能力排名中已跻身世界第二, G.652、G.655、G.657等常用类型的光纤制造技术已和世界先进水平相当。中国的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已超过年需求6 000万芯公里, 绝大部分已由国内光纤厂商提供。国产光纤预制棒虽然仍有较大缺口, 但增长速度令人欣喜, 有望五年左右基本实现国产化。

5 建议与总结

根据ITU-T对光纤标准制定和修订的动态及标准内容的演变, 笔者建议:

(1) 国家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和加大力度从政策法规、吸引内外资投入、人才引进、研发机制、财税等方面支持我国光纤预制棒的研发和制造产业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集优势力量使该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 改进我国国家级和行业级标准制定和修订的立项、审查、批准机制, 减少多头管理、相互牵制的运行模式, 消除有的标准施行十多年不变仍无人问津的死角。学习和借鉴ITU-T、IEC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和修订机制和运行模式, 加快我国通信领域标准制定和修订的步伐和频率, 改变国内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滞后于产业技术的状况, 使标准能够更加有力地指导和规范通信行业, 特别是光纤光缆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本文通过介绍和解析ITU-T G.652、G.655、G.657等常用单模光纤标准最新进展情况, 从一个侧面和窗口为我国同行了解国际上光纤制造和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提供参考。也希望通过比较和分析进一步了解ITU-T对各类光纤分级的动态和主要性能要求的变化趋势, 以更好把握光纤的制造和市场应用过程中的关注点。

结合我国的光纤制造技术现状, 笔者认为我国的光纤拉丝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制棒技术和产业规模和世界水平虽仍有明显差距, 但近年来进步较快, 前景看好。本文最后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供相关方和同行业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ITU. Recommendation ITU-T G.652 Characteristics of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cable[S]. ITU:[s.n.], 2000/2003/2005/2009.

[2] ITU. Recommendation ITU-T G.655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zero dispersion-shifted single-mode optical fibre cable[S]. ITU:[s.n.], 2000/2003/2006/2009.

ITU标准 第4篇

试想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的信用卡不能保证在每一个收银机上都能使用,人们也不能随便走进任何一个商店就能买到家里台灯适用的灯泡,没有电话区号,也没有国家和货币代码,更不能接入互联网。你不知道电话是从哪里打来,也不知道如何到达想去的地方。在没有标准的世界,不仅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机器、零部件以及产品之间的联络也将变得困难重重。

例如,无论你说哪种语言,标准的图形符号都能帮助你快速清楚地识别信息,如服装的清洗和护理指示、紧急疏散标识以及电子设备的说明等。但如果用五花八门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同样的信息,人们将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技术同样需要标准进行沟通。你是否想过你的电脑是如何给不同制造商的打印机发送文件指令?正是因为标准设定了通用的规则和参数,不同厂商的产品才能彼此协同工作。你只有通过MPEG和JPEG等标准文件格式,才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用各种技术拍摄的视频和图片。

再请想象,如果没有标准化的计量单位,因为每个人对于“大”、“中”和“小”的概念都不相同,那么面向全球供应商采购产品和零部件将会多么困难。

标准不仅对贸易有益处,还使处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一起工作成为小事一桩。

ITU标准 第5篇

国际标准是全球最优秀专家所形成的共识, 其范围涉及用能、能效、交通、管理体系、气候变化、医疗健康、安全和信息通讯技术等各个领域。为了公众的共同利益, 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奉献出他们的专业知识, 共同制定标准, 与世界各国分享技术创新成果, 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改变提供坚实平台。

标准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最佳实践经验, 避免这些国家重复地做“无用功”。鉴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密切相关, 标准化对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际标准也为更多的残障人士享受到更好的产品、服务和生活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同时, 标准还是延缓气候变化的途径, 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最佳实践, 为废弃物处置和循环利用带来最前沿的技术和工序, 以满足工业领域提高效率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IEC、ISO和ITU等国际标准组织成功推进了国家标准和区域标准的融合, 提供了协调统一的全球最佳实践方法, 减少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标准的这些积极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质量, 降低了消费价格和成本, 最终使消费者获得更大利益。

ITU标准 第6篇

ITU-R BT.1361以Pointer色域为目标色域,采用非中心对称的γ校正特性,使负信号的压缩程度大于正信号[1,2]。IEC 61966-2-4(xvYCC)是一个面向视频系统的扩展色域YCC色空间标准[3,4]。xvYCC采用中心对称的γ校正曲线,输入和输出信号幅度范围不受限,并明确色差信号可扩用[1,15]和[241,254]量化级、亮度信号可扩用[1,15]和[236,254]量化级(对8 bit线性量化)。笔者指出,对线性延拓,亮度和色差信号实际拓宽量化级的范围不能同时达到这两组值,相应的幅度范围只可分别达到以基准白归一化的[-0.068 5,1.086 8]和[-0.567 0,0.562 5]。

由于三基色原理和相加混色原理是彩色电视系统的基础,在色度图中,显像三基色限定的三角形区域是彩色电视终端能重显的最大色域。研究三基色及其补色的传输和重显有助于把握电视系统的整体色性能。而彩条信号即由红、绿、蓝三基色及其补色青、品、黄和一个白条、一个黑条组成,因而笔者将针对彩条信号,分析ITU-R BT.1361和IEC 61966-2-4(xvYCC)在现行常规色域电视系统中可兼容传输的信号幅度范围及色域。

2 8 bit线性量化线性延拓可扩展的信号范围

对8 bit线性量化,xvYCC许用1~254量化范围,若延拓也是线性的,则γ校正后的亮度信号E′Y的范围为[-0.068 5,1.086 8],色差信号E′CB,E′CR为[-0.567 0,0.562 5]。因彩条信号的色差信号正负对称,故扩展的色差信号可传输范围只为[-0.562 5,0.562 5]。

由彩条信号中白条和黑条的E′Y分别等于最大和最小值,E′CB和E′CR等于0的特点,可从E′Y,E′CB,E′CR按彩条配色比计算出三基色信号范围。

根据HDTV色空间转换方程[3]

对100/0/100/0格式彩条信号,白条和黑条的E′R,E′G,E′B分别等于最大值1.086 8和最小值-0.068 5。根据相加混色原理和彩条信号的配色比,可算出其他色条的E′R,E′G,E′B。然后根据HDTV色空间转换方程[3]

可算得各色条的E′Y,E′CB,E′CR,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E′CB,E′CR的范围是±0.577 7,大于扩展的8 bit线性量化系统可传输范围±0.562 5,超出部分传输时将被截断,在接收端产生色畸变。这是由于E′Y在高电平端扩展的量化级数是19,而E′CB,E′CR在高电平端只扩展了14个量化级。为解决这一问题,降低E′Y在高电平端扩展的量化级数至14(即236~249)。这样E′Y,E′CB,E′CR扩展的幅度为

而E′Y信号范围为[-0.063 9,1.063 9],量化级范围为[2,249]。

但用E′Y的取值范围计算出E′CB与E′CR范围仍略大于色差信号可传输范围。这是由于如下所示E′Y的量化级差略大于E′CB和E′CR的量化级差,即

可见即使扩展的量化级数相同,E′Y的幅度范围仍会大于色差信号的幅度范围。因此需进一步减少E′Y扩展的量化级数。当E′Y的量化级范围取[2,248]时,对应的取值范围为[-0.063 9,1.059 4],相应的E′CB、E′CR取值即在±0.561 7范围内,如表2所示。这样,E′Y,E′CB和E′CR均可在现有系统中完整传输。

3 ITU-R BT.1361和IEC 61966-2-4(xv YCC)的色域比较

xvYCC和ITU-R BT.1361的γ校正曲线不同,前者中心对称[3],后者非中心对称[2]。因此,对应相同扩展的可传输信号E′Y,E′CB和E′CR值,两标准γ校正前的E′R,E′G和E′B值不同。

分别经式(3)与(4)所示反γ校正,可得表3所列两标准彩条信号各色条的E′R,E′G和E′B值。式(3)与(4)中,E′是γ校正后的基色信号,E1361和Exv YCC分别是ITU-R BT.1361和xvYCC的γ校正前的基色信号。

为比较色域,表3列出了彩条信号各条对应的u′,v′色度坐标。它们是先将各条ER,EG,EB值转换到XYZ空间,再转换到L*u′v′空间而得。按表3中的数据,可绘出ITU-R BT.1361和xvYCC标准下的可兼容传输扩展色域,并与ITU-R BT.709常规色域比较[5],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ITU-R BT.1361和xvYCC标准的扩展色域均大于ITU-R BT.709标准的常规色域,若用相同的8 bit线性量化、线性扩展量化级,则ITU-R BT.1361的色域略大于xvYCC。经计算,ITU-R BT.709,xvYCC和ITU-R BT.1361的色域覆盖率分别是33.24%,37.15%和38.98%。

4 ITU-R BT.1361和IEC 61966-2-4(xv YCC)的色偏差比较

E′Y,E′CB,E′CR信号在发端量化、编码后,传输到收端,经解码、反量化再转换成ER,EG,EB信号显示。此间,量化误差等因素导致收、发端之间产生色偏差。

为比较2种标准下扩展色域颜色的传输质量,采用CIEDE2000色偏差衡量[6]。为此,分别将ITU-R BT.1361和xvYCC彩条信号的计算结果转换到L*a*b*色空间,再按CIEDE2000色偏差公式

计算所得彩条信号各色条的色偏差ΔE00如表4所列。式(5)中各参数的含义及导出过程详见文献[6]。

上述计算采用CIE标准光源D65为基准白,加权参数因子KL,KC,KH取默认值1.0,表示假定观察条件与CIEDE2000中定义的标准观察条件相同。

从表4可以看出,除绿、红2条外,ITU-R BT.1361的色偏差ΔE00略大于xvYCC的色偏差,但二者均较小,说明线性延拓量化级数的方法可在引入较小色偏差条件下扩展色域。

5 小结

参照ITU-R BT.1361和xvYCC标准,通过线性延拓量化级许用范围的方法,在与常规色域兼容传输的条件下,均可有效扩展色域,但不够显著。这意味着需进一步研究更加有效的扩展色域算法。

ITU-R BT.1361的γ校正曲线对负信号较xvYCC施加了较大压缩,而使色域略大,但xvYCC允许采用不受限的信号动态范围,理论上有更大的扩展色域潜力。

在与常规色域兼容传输条件下,线性量化、线性延拓的扩展色域方法,亮度和色差信号实际可拓宽的量化级范围不能同时达到它们相应的最大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色域延拓效果。

摘要:ITU-RBT.1361和IEC61966-2-4(xvYCC)是关于宽色域视频系统的2个标准,它们扩展色域的方法不尽相同。以电视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彩条测试信号为例,分析了两者间的差异、计算了实际可用信号幅度范围并比较了它们的色域大小。结果表明,在与常规色域兼容传输情况下,2种标准虽均可扩展色域,但数值不够大,进一步研究扩展色域方法的空间仍较大。

关键词:宽色域视频,宽色域彩条信号,γ校正,量化

参考文献

[1]POINTER M R.Gamut of real surface colours[J].Col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1980,5(3):145-155.

[2]ITU-R BT.1361,Worldwide unified colorimetry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television and image systems[S].1998.

[3]IEC61966-2-4,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Part2-4:Colour management-Extended-gamut YCC colour space for video applications-xvYCC[S].2006.

[4]MATSUMOTO T,SHIMPUKU Y,NAKATSUE T,et al.xvYCC:A new standard for video systems using extended-gamut YCC color space[C]//Proc.4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eminar,and Exhi-bition.San Francisco:[s.n.],2006,37:1109-1112.

[5]ITU-R BT.709,Basic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HDTV standard for the studio and for international program exchange[S].2000.

ITU贵宾走访体验 第7篇

5月17日是全球ICT从业者的一次盛大节日, 而今年的这一节日则被涂上了浓厚的“世博”色彩。借世博会的主题和平台, 向世界传达出让ICT技术普惠城市的愿景, 成为ITU秘书长哈玛德图埃及副秘书长赵厚麟的心愿。5月17日, 在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以及副总裁李正茂、沙跃家的陪同下, ITU贵宾参观并体验了中国移动世博业务、TD-LTE演示车以及信息通信馆, 对中国移动的世博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业务试验田

“全业务”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 作为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更将众多新颖业务推上世博前台, 一展其全业务风貌。

在世博会开幕前, 中国移动联合中广互联正式商用其“手机电视”业务, 而世博会更成为该业务的全面试验田。中国移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在世博会持续半年的时间内, 中国移动为“手机电视”用户提供3路视频直播:用户进入世博专区后, 可以收看到CCTV、东方卫视直播的世博内容;而另一路直播是世博滚播业务, 24小时滚动播放世博会当天的演出活动及重大事件。

另外, 中国移动也推出了世博会158年历史上首次应用的“手机门票”, 其换卡不换号、无需额外花费及全套精细服务等特点深受用户欢迎, 其刷卡数据也可使组委会掌握客流数量, 进行有效引导。而助力安保人员的无线移动视频监控、应用前沿4G技术的TD-LTE演示网、便利公众的世博无线官方网站、基于SIM卡的非接触式手机支付等业务更使中移动大放异彩。

17日上午, 图埃一行来到位于世博村的中国移动营业厅, 听取了关于中国移动掌上世博、手机钱包、彩照冲印等新业务介绍, 并亲自体验了个性充值卡、彩照冲印、掌上世博会、手机钱包等业务。当工作人员端上用手机钱包购买的饮料时, 图埃高兴地大笑, 称赞中国移动的手机应用非常贴近城市人的生活。

TD-LTE峰值下载速率达75Mbit/s

记者从中国移动官方了解到, 今年4月15日, 中国移动为世博会搭建了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 华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兴等厂商都参与了该网的部署。它覆盖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 在园区内共建有17个TD-LTE室外站, 并实现了对9个场馆的室内覆盖, 可实现移动高清视频监控、高清视频会议、高清视频直播、极速上网等特色应用演示。

在“517”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ITU高官专门对其进行了现场体验。图埃一行登上了中国移动TD-LTE综合业务演示车, 体验基于TD-LTE技术的高清监控、便携视传、移动高清会议、移动高清实况点播等TD-LTE特色业务。

ITU标准 第8篇

11月14日, 2016年ITU (国际电信联盟) 世界电信展在泰国曼谷举办。该展会被称为“电信领域奥运会”, 是一个加速将信息通信技术 (ICT) 创新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平台。本次大会主题为“Better Sooner, Accelerating ICT innovation to improve lives faster”。

会上, 全球诸多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等行业代表亮相。和去年相比, “中国军团”依旧庞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高调亮相, 展示内容各有侧重。而华为、大唐电信、中国普天等国内电信供应商也精彩参展, 各方共议数字经济时代, ICT技术创新如何改善人们生活。

据悉, 在展会期间, 泰国公主诗琳通、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肇雄等嘉宾莅临中国各企业展台参观指导。

各方关注ICT发展与数字经济协作

“没有ICT, 许多事情都无法实现。”赵厚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ICT对于推动国家就业和经济发展均有重大作用, 亦是现今蔚然成风的数字经济的基石。

他指出, 当前ICT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全球先进的移动宽带网络 (LTE) 在过去三年迅速增长, 覆盖了全球53%的人口, 移动宽带用户增至36亿, 但世界上仍有39亿人口未能联网。ITU已经发布了“Connect 2020”愿景, 希望建立一个完全联接的信息社会, 为此将与生态系统中的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在展厅, 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看到, 中国、印度、埃及、日本、泰国、阿根廷、喀麦隆等国家的展台上, 挂满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装饰, “中国军团”是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构成的三大运营商阵营;而除了国家参展, 独立参展或赞助的国际企业还有华为、Cisco、Intel、Nokia、Ericsson、NTT Group等。

赵厚麟表示:“为了中小企业能有更好的创新发展, 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在电信产业界发挥作用, 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所以我们想把现在的平台从以往的, 只为国际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提供舞台, 转而为中小企业获得联系或在这个市场上能有更好发展的沟通平台。”

在本届展会上, 5G继续成为热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带来了与5G有关的理念和产品。赵厚麟透露, 在电信市场上, 3G、4G、5G等先进的通讯标准都是由国际电联统一制定的。世界范围5G的标准将会在2019年发布。

据悉, 展会期间还举行了一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汽车到资费、普遍接入和5G的未来, 以探索并解决ICT产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三大运营商展示各有侧重

在2016年世界电信展上, 中国电信特别展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及全球发展布局。

具体而言, 中国电信展示了面向国际运营商客户、跨国企业客户提供的适合全球商业需要的个性化、高性价比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和多样化的电信服务, 包括互联网接入及转接服务、数据服务、宽带服务、统一通信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务、ICT服务、固定与移动话音业务及增值服务、专业及行业解决方案服务、电信运营咨询及服务外包业务等。

另据了解, 作为中国电信旗下的中国最大的通信基建服务提供商, 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成为领先的运营外包服务商, 以及快速增长的应用内容发展商。在此次展会, 中国电信携中国通信服务带来了在国家骨干网、混合云、内容分发网络及智慧城市等4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成功案例。

中国移动集中展示了基于我国主导TD-LTE技术及5G、终端和云视讯技术。在展台上, 中国移动体系化地展示了TD-LTE发展的最新进展:TD-LTE持续扩大在全球的商用规模,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 全球已有46个国家开通85个TD-LTE商用网络, 另有60个国家的97个TD-LTE商用网正在计划部署中, TD-LTE全球用户规模超过8亿。

5G展示是中国移动展台另一大亮点。2016年2月, 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 中国移动联合首批11家合作伙伴, 正式启动了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经过9个月的推动, 现已拥有基础通信、物联网、车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端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六大领域51家合作伙伴, 建成首批4个开放实验室, 联合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及垂直应用行业合作伙伴, 共促5G创新应用发展及跨行业融合生态系统构建。

中国联通依托“匠心网络”、平台及运营能力优势, 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了能力开放与ICT创新、4KIPTV、智能专线、5G未来网络、物联网等创新型业务。

中国联通还展示了全4K IPTV新技术。其中, “直播+”解决方案和全球首款Hi Fi音质的Wi-Fi无线家庭影院音箱产品,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现场还展示了基于联通IPTV的无线家庭影院音响产品, 具有高品质音频、5.1声道、无线连接、抗干扰等众多亮点, 改善了用户的电视服务体验。

在5G未来网络方面, 中国联通目前正在发展基于多级云协同的5G网络架构, 支持移动边缘计算端到端服务解决方案。在5G服务场景下, 视频服务的用户体验将因此大大改进。此外, 移动边缘计算为互联网和垂直行业用户、网络设备提供了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

设备商亮出最新技术方案进展

在本次ITU上, 华为、大唐电信等诸多设备商积极参展, 呈现各自在技术变革和开放合作中持续努力的成果, 以及领先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据了解, 华为展区分为五大主题, 一是ICT规划, 呈现前瞻性的国家ICT规划, 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国家GCI指数, 提升人们的联接质量。二是云驱动的数字社会, 呈现云上政府、云上行业、云上家庭等各种云驱动的数字社会。三是国家宽带使能数字社会, 讲述国家宽带的发展经验, 分享成功的建设实践。四是千兆频谱提速数字社会, 展示如何释放更多的频谱承载数据“洪流”, 加速建设数字化社会。五是智慧终端畅享数字生活, 华为多样化的智能终端向人们展示如何乐享无限数字生活。

如在云计算领域, 作为创新的信息社会使能者, 华为拥有世界领先的云应用技术。因此, 华为特地带来云上政府、云上行业、云上家庭、云上个人等展示, 为观众描绘了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未来数字社会。

华为方面表示, 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应用, 国家安全水平、政府服务能力、医疗教育水平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ITU标准范文

ITU标准范文(精选8篇)ITU标准 第1篇近日, ITU-T第13研究组通过了支撑未来网络 (FN) 核心组成部分的新标准, 包括多样虚拟网络实现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