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精选12篇)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 第1篇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镉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业、电子业和核工业等领域, 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在靠近工业的沿海岸地区, 镉的含量可高于平均浓度的30-40倍, 如果将这些污染地都种植作物, 那么所有作物的镉含量将增加0.9%[1]。镉的严重超标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更使人体健康面临巨大考验, 如十大公害之一的“骨痛病”就是镉对人体的污染引起的。因此, 镉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1 镉污染的来源
1.1 大气污染
由于镉在自然界中多以锌、锰、铜等有色矿共存, 所以工业中锌、锰、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煅烧以及矿石的烧结是大气镉的主要来源, 其次, 还有一些来自含镉废弃物的处理, 包括废钢铁的熔炼, 从汽车散热器中回收的铜, 塑料制品的焚化。Hunt[2]等人在对美国77个城市降尘含镉量调查时发现, 住宅区含镉量为0.040mg/m2/月;商业区含量0.063mg/m2/月;工业区含量0.070mg/m2/月, 其中商业区和工业区的镉含量明显高于住宅区, 在人口密集的工商业地区因镉含量超标死亡的人越来越多, 据调查, 美国28个城市中高血压的死亡率与空气中镉的含量密切相关。
1.2 水体污染
镉在水体方面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 硫铁矿石制取硫酸和磷矿石制取磷肥时排出的废水中含镉较高, 每升废水中镉的含量可达数十至数百微克。此外, 大气中的铅锌矿以及其它有色金属的冶炼、燃烧、塑料制品的焚烧所形成的镉颗粒也可能进入水中污染水源, 研究发现, 若水源中镉的含量达到0.57-3.88mg/L时, 下游水体中的鱼类就会受到严重污染, 如水中氯化镉的含量为0.001mg/L时, 就可使鲤鱼在8-18小时内死亡。另外, 用镉作原料的触媒、颜料、塑料稳定剂、合成橡胶硫化剂、杀菌剂等排放的镉也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导致饮用水中镉含量显著增加。
1.3 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所以土壤的污染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重金属镉由于具有不易迁移, 活性小, 毒性大的特性, 因而对土壤的污染不容易被分解掉。如果长期给土壤施用含镉的肥料, 那么将会给全球带来66000kg的镉。另外, 经研究证实, 当土壤中可溶态的镉含量为0.43mg/kg时, 水稻减产10%;当含量为8.1mg/kg时, 水稻减产达到25%。土壤污染不仅使作物产量降低, 而且还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对镉污染较为严重的水稻产区调查时发现, 土壤的镉含量可高达50mg/kg, 而食用这种稻米的人大部分都患有疼痛病。
2 镉对人体的危害
2.1 对肾脏的影响
吸收的镉主要通过肾脏经尿排出, 当环境的镉长期暴露时, 机体内最先出现的是尿镉的增加, 研究资料显示, 当尿中镉含量>2.5-5ug/g时, 肾小管和肾功能的损伤都会有所变化。随着尿中镉含量的增多, 肾皮质中尿蛋白和UNAG的不断升高, 导致肾胞浆中总钙和非蛋白结合钙明显升高, 说明镉对肾损伤时, 细胞钙稳态受到了破坏, 使肾功能发生异常, 进而影响尿锌和镁排泄的增加。镉对肾脏的损害不仅表现在尿蛋白和UNAG的升高, 而且还与MT的结合有关, 有人认为当镉与MT结合后对肾脏功能产生的影响会比不与结合时损害大, 而刘杰[3]等在用删除了MT的转基因动物慢性感染镉时发现, 镉在不与MT结合时就能直接对肾脏造成损伤, 而且比起结合时更严重。
2.2 对骨骼的影响
镉对组织的毒害作用是通过镉和钙竞争与钙调素 (Ca M) 结合, 干扰钙与Ca M结合时所调控的生理生化体系, 使Ca2+-ATP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受到抑制, 影响细胞骨架, 刺激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致使血压升高。十大公害病之一的“疼痛病”就是镉通过上述机制导致的, 当以居住在镉污染20年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时发现, 该人群的前臂骨密度 (BMD) 随着尿镉 (UCD) 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而且镉污染区居民在脱离镉污染环境20年后, 体内镉含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这样, 下来的镉就加速了骨脱钙, 致使骨密度下降, 引发骨质疏松。
2.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是人体的防卫细胞, 当其受到镉损害时, 免疫系统将受到危害。曹友军[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镉含量在25umol/L时可引起自然杀伤细胞 (NK) 活性降低, 且有明显的反应剂量关系。此外, 研究表明:镉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体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能力。且伴随着镉摄入量的升高, 镉对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 的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都增高, 如镉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 频率的增加。另外, 镉在HL-7702细胞生长中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并且镉能引起HL-7702细胞在S期发生阻滞, 甚至能导致细胞凋亡。
2.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镉除了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外, 还能对生殖系统构成一定的危害。杨建明等研究结果表明:工人在接触镉后体内的精浆果糖和精浆转铁蛋白均有所下降, 其中精浆转铁蛋白含量随着工人接触镉时间的延长有显著降低, 且二者的含量与精子畸形率呈负相关, 说明镉对接触工人的附性腺和睾丸细胞的分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闫平等人报道, 镉对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系统具有明显的毒作用, 如果长期食用高镉食物, 可诱发妊娠、授乳、内分泌的失调、老化及营养不良、缺钙等。镉不仅对人体生殖系统有影响, 而且对动物的也存在危害。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剂量的镉 (氯化镉含量为14mg/kg) 就可对小鼠生精上皮精原细胞造成不可逆损害, 例如, 可以使曲细精管中的大部分细胞变性、坏死。
2.5 其他
镉影响的器官和系统不仅仅只有肾脏、骨骼、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酶系统, 还对其他方面有危害, 研究证明:镉中毒患者有时会伴有牙齿颈部黄斑、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粘膜溃疡和萎缩、食欲减退、恶心, 更有甚者会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体重减轻和高血压。长期接触镉的人, 肺癌发病率增高。此外, 镉还能抑制活性维生素D3的氧传递, 使血液铜蓝蛋白活性降低及血清铁贮量减少。
总之, 镉进入人体后, 通过血液传输至全身, 主要蓄积与肾、肝脏中;其次蓄积与甲状腺、脾和胰等器官中, 但当镉急性中毒时, 其死亡的原因并不是肝、肾损害, 而是心功能衰竭导致的。
参考文献
[1]催力拓, 耿世刚, 李志伟.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4 (16) :52-68.
[2]HUNT W F.Review on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 and the mechanism of cadmium to human health[J].Health university of missouri, 1971, 4 (12) :12-23.
[3]刘杰.用转基因动物研究金属硫蛋白对镉毒性的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8, 16 (1) :57-60.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第2篇
大气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成人每天约呼吸10~12立方米的空气,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一般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也有少数的有害化学物质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例如飘尘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就取决于飘尘的粒径、硬度、溶解度和化学成分以及吸附在尘粒表面上的各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有害气体在化学性质、毒性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异。另外,呼吸道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对毒物的阻留和吸收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说,进入愈深,面积愈大,停留时间愈长、吸收量也愈大。成年人肺泡总面积约为55~70平方米,而且布满毛细血管。毒物能很快被肺泡吸收并由血液送至全身,不经过肝脏的转化就起作用,所以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的危害最大。
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作用。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发生事故,使大量污染物骤然排出,或气象条件突然改变(如出现无风、逆温、浓雾天气),或地理位置特殊(如地处山谷、盆地等),使大气中有害物质不易扩散,这时有害物质的`浓度会急剧增加,引起人群急性中毒,尤其对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和心脏病的人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如本书前述某些公害事件就是典型事例。
直接刺激呼吸道的有害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硫酸雾、氯气、臭氧、烟尘)被吸入后,会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痉挛、咳嗽、喷嚏和气道阻力增加。在毒物的慢性作用下,呼吸道的抵抗力会逐渐减弱,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呼吸道疾病总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高于轻污染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随大气污染程度的增高而加重。
大气中的无刺激性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感官所觉察,其危害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如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可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低血氧症,致使人体组织缺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酶的活动,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严重时会昏迷致死。
在城市,特别是某些工厂附近的大气中,还含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如镉、铍、锑、铅、镍、锰、汞、砷、氟化物、石棉、有机氯杀虫剂等。它们虽然浓度很低,但可在体内逐渐蓄积。大气中的这些有毒污染物,还可降落在农作物上、水体和土壤,然后被农作物吸收并富集于蔬菜、瓜果和粮食中,通过食物和饮水也能在人体内蓄积,造成慢
玻璃幕墙光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第3篇
视觉污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光污染,主要指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如杂乱的电线、电话线,乱抛乱弃的垃圾废物,杂乱无章的货摊和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等。然而,由于强阳光下城市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是属于一种反射系数较强的单一视觉环境构成。含有较强可见光成分的眩光污染,在这种环境中,人眼所受到的视觉刺激难以缓解,其视觉功能会受到很大抑制,从而造成对人眼的较大伤害。而这种光污染,即被权威环保医学专家称之为玻璃幕墙光污染。
国外医学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玻璃幕墙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比较大的,除了造成人眼的晶状体、角膜、结膜、虹膜细胞死亡或发生变异而加速白内障形成之外。人们长期处于光污染环境中,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和诱发心动过速、心脑血管等疾病。强烈的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诱发皮肤癌。同时。玻璃幕墙光污染还会造成其他环境危害,甚而危及正常的天文观测。
由于玻璃幕墙光污染危害是潜在的,其认定缺乏界定标准,因此,一直未能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同时,玻璃幕墙光污染很难像其他环境污染那樣通过分解、转化和稀释等方式消除或减轻,因此,其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近年来,不少地方针对本地部分区域在建设中普遍存在大量建筑表面采用玻璃装饰,造成了住宅小区的群众一定程度的“幕墙光污染”问题,在“幕墙光污染”防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从规划审批方面,严格控制对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大玻璃墙面建筑物的审批。对玻璃墙面比例过大的。提出建筑立面修改建议。②由于“光污染”实际上是由于反射光线而引起,在建设方面,要求建设部门除保证住宅小区的人居环境中至少有30%的绿地建设面积之外,还必须进行生态覆盖或绿色覆盖,尽量减少地面的硬质覆盖(柏油路、砖路、水泥路面等人工铺装路面)。对必须建设的硬质覆盖,要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改为漫反射。③实施“绿化工程”。在城市旧区改造中,将平面绿化改为立体绿化;在居住区建设中,通过大力植树种草,使树和草的比例达到生态平衡,为住宅小区群众提供更多的林阴道。
当然,要从治本上解决玻璃幕墙对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光污染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可供参照的环境标准,并加强监测手段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界定其范围和危害程度,减少其污染源的产生。
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 第4篇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和物。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 烟尘和汽车尾气等的过量排放, 人类人为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种类越来越复杂, 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 超越了大气自然净化的能力界限, 接踵而至带来的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这些物质是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
大气污染物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 以各种方式排放进入大气层, 扰乱并破坏了大气环境, 生态环境, 对人体和生物, 以及生态环境构成危害和不利影响的物质。
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3种:
1) 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 它们燃烧石油产品产生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 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 量大而集中, 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 是重要的污染物来源;
2) 工业:工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烟尘、气体。种类繁多, 性质复杂, 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3) 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对人体危害的途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迄今研究认为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对人体危害有3条途径:1) 通过呼吸吸入污染空气进入人体;2) 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 随饮食侵入人体;3) 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中通过呼吸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 危害也最大。
3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中的污染物通过以上3种方式进入人体后, 会引起人体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 会出现临床症状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 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例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 1948年美国多诺拉, 和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大气污染影响的典型事例。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四天内就死亡4000人。据分析, 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 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 烟尘最高浓度达4.46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3.83mL/m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 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 随呼吸进入人体器官, 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4 危害与影响
4.1 烟尘
空气中的烟尘使气喘患者发作的频率升高, 可引起支气管炎等, 如果烟尘中附有各种工业粉尘, 则可引起相应的尘肺等疾病, 可使腹中胎儿出生后畸型的机率上升。
4.2 碳氧化物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致命气体, 可随汽车排出的废气放出。在交通密集场所、十字街头和诸如汽车库, 隧道等封闭地区, 一氧化碳的含量特别高。一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红细胞的输氧能力。人体组织缺氧, 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 机体一次吸入大剂量的一氧化碳会引起血液中缺氧, 造成呼吸受阻、大脑和心肌丧失功能, 包括听力、视力和思维的损害。过量吸入一氧化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4.3 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由机动车排放或燃烧矿物燃料时排放, 它会引起肺部结构发生生理变化, 降低呼吸道对感染的抵抗力和血液的输氧能力, 还会引起一种叫做肺纤维化的肺病。中毒的特征是对深部呼吸道的作用, 对粘膜、神经系统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损害, 吸入高浓度氧化氮时可出现窒息现象。
4.4 硫氧化物
主要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主要由燃烧矿物燃料, 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生, 是一种腐蚀性的有毒气体, 能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并且所有硫的氧化物都会刺激眼睛、咽喉及上呼吸道, 引起咳嗽和窒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和悬浮粒子可刺激呼吸系统、眼睛, 造成不适;高浓度时可引发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4.5 氯气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发生中毒作用。当空气中氯的浓度达0.04mg/L~0.06mg/L时, 30min~60min即可致严重中毒, 如空气中氯的浓度达3mg/L时, 则可引起肺内化学性烧伤而迅速死亡。
4.6 铅
铅是汽油中的防震剂, 随着汽车废气排入空气中。人吸入体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积聚在骨髓和软组织中, 影响造血器官、肾脏和神经系统。目前, 有人怀疑其可破坏青少年的学习能力, 令儿童智力发展迟缓。
4.7 臭氧
臭氧是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氮发生反应时形成的, 它会刺激呼吸道粘膜, 从而引起咳嗽、窒息, 且影响肺部功能, 加重支气管炎和慢性哮喘。
4.8 碳氢化合物
略超大气污染允许度以上时, 可引起慢性中毒症状, 高浓度时可引起强烈的急性中毒症状, 尤其是多环性芳香化合物可致癌。
4.9 硫化氢
浓度为100ppm吸入2min~15min可使人嗅觉疲劳, 高浓度时可引起全身碍害而死亡。
4.10 氟氯碳化物
会破坏臭氧层, 导致更多紫外线抵达地面, 增加患癌的机会。
5 结论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致癌3种。主要表现是:1) 如上所述,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 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 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2) 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 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 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癌等多种疾病。
由此可见, 污染了的空气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因此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目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仍不断地排入空气中。据有关专家测定, 目前世界各地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有毒尘埃达2.5亿t, 二氧化硫达1.4亿t, 严重的空气污染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从而直接威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从长远的观点看, 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应此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 人类人为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造成了城市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空气的严重污染对生活在城市的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与影响, 现在人们得各种各样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人们应当了解和关注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
关键词:污染,对人体危害,影响
参考文献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第5篇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必须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l~140分贝是人的听觉的全部范围。1分贝是听觉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的音的强度,而140分贝则是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预防噪音危害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噪音源。已有感音性耳聋或严重神经衰弱者,更应注意避开噪音
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损害听力。有检测证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问题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第6篇
人体中有锰吗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锰还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软骨和骨骼形成所需的糖蛋白合成。正常人血清锰含量为0.54~61μg/L(每升0.54~61μg),尿锰的含量为0.1~1.2mg/d(每日尿中0.1~1.2mg),发锰为1.68~9.8μg /g(每克1.68~9.8μg)。
锰过量对人体是有害的,可引起中毒。慢性锰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方面的障碍。早期以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继而可出现明显的椎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如四肢僵直、动作缓慢笨拙、言语障碍等。严重时可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和中毒性精神病,患者可有头晕、头痛、容易疲乏、睡眠障碍、健忘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以及肢体疼痛、下肢无力和沉重感,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尿锰或发锰超过本地区正常值上限时,患者会表现出肌张力增高或手指有明显震颤、腱反射亢进,并有容易兴奋、情绪不稳定、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精神情绪改变。
锅中的锰会进入机体吗
需要说明的是,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一般体内只有二价锰和三价锰(Mn2+和Mn3+)。低价锰毒性大于高价锰,如Mn2+的毒性较Mn3+大2.5~3倍,溶解度较大的MnCl2(氯化锰)毒性大于溶解度小的MnO2(二氧化锰)。锰在胃液中的溶解度很低,经消化道吸收缓慢且不完全。正常人锰的需要量我国暂定为5~10mg/d(每人每日5~10mg)。不锈钢炊具中的锰一般为零价金属锰,不易进入体内,但在烹饪的酸、碱和加热条件下有可能转变为二价锰,成为锰化合物。各种途径吸收的锰绝大部分经消化道由粪便排出,少量随尿排出。
人体需要镍吗
镍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对体内的某些酶有激活作用及可刺激造血机能和促进红细胞再生,还可能是胰岛素分子中的辅酶成分。缺镍可引起糖尿病、贫血、肝硬化等疾病。成人需镍量为300~600μg/d(每人每日300~600μg)。
一般认为,健康人尿镍为0~10.8μg/L,平均为4.5μg/L;血清镍平均值为25.5μg/L。中轻度中毒者尿镍不超过25.6μg/L,严重中毒者尿镍高于511μg/L。
镍及其化合物对人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引起皮炎和气管炎,甚至发生肺炎。镍具有积存作用,在肾、脾、肝中积存最多。过量镍进入人体,能抑制体内某些酶(如精氨酸酶、羧化酶)的活性而导致中毒,可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过敏性皮炎、白血病、肺癌、鼻咽癌、鼻窦癌等。
不锈钢锅、铁锅哪种好
若镍含量低或者不达标,炊具的防锈效果就不理想,但这更多地涉及质量问题,而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质量不合格的不锈钢炊具很难从外观判断,因此消费者还应提高防范意识,小心购买,购买时注意质量合格证上各项指标是否达到标准。
与不锈钢锅、搪瓷锅或砂锅相比,用铁锅炒菜是最健康的,因为铁锅几乎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而且能长期均匀地补充铁剂,从而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 第7篇
关键词:城区高压变电站,电磁辐射的危害,防护措施,应对措施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城市规模和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满足城市用电负荷不断增长的需要, 依据《电力工程》变电站选址的一般原则, 变电站应该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这样可以降低变电系统的电能损耗、电压损耗和有色金属损耗量, 因此逐步在城区建一些电压等级较高的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然而高压变电站的电磁辐射等因素对城区居民及环境的危害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发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有交变电流的地方就会有电磁波, 有电磁波就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如同水污染和噪音污染一样, 达到一定的值后就被界定为污染, 就会对人体及周围的环境产生危害。
(一) 高压变电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1. 对人体的影响
(1) 热效应。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 体内水分子会随电磁场方向的转换而快速运动, 从而使人体升温, 这就是电磁辐射的热效应。热效应会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 主要症状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如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特别是会加速晶体状体的老化过程。
(2) 非热效应。人体吸收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组织、细胞、DNA、染色体等产生生理效应。吸收的辐射能可能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 但确实会引起生理变化和反应。人类是在地磁场作用下进化而来, 形成了人类神经系统与这种磁场效应的和谐。这种和谐包括神经系统的磁定向系统, 依靠地磁场来定向工作等。如果人体长期处在一个人为产生的强磁场中, 因为这种环境中附加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与自然磁场不同, 会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产生幻觉甚至神经紊乱。
(3) 情绪方面。高压设备和线路经常出现放电噪音和打火现象, 阴雨天气尤其明显。如果在线路下打伞, 在撑开的伞上会产生强烈的感应, 使人们产生不愉快的“麻电”感觉, 这些都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
(4) 累积效应。人体以前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还来不及恢复又被新的电磁辐射伤害, 久而久之成为永久性病态, 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2. 高压变电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电磁辐射可以使电子开关或继电器工作失常;使测量仪器性能变低;使无线电接收设备出现噪音, 如电视图像、声音变差, 收音机信号不好等。尤其高压变电站的电晕放电和绝缘子放电会对周围的无线电产生严重干扰。
高压变电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危害程度与电磁场强度、电磁波频率、振荡性质、连续照射时间、环境温度与湿度、散热条件、照射面积等因素有关。
(二) 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
1. 电磁屏蔽
(1) 主屏蔽。针对具体的设备采用有源设备, 自动产生出方向相反, 大小基本相同的电磁场, 以屏蔽高压设备的电磁场。一般通过双偶极子或四偶极子产生屏蔽磁场。
(2) 被动屏蔽。将受辐射的电气设备和人进行屏蔽, 如设置屏蔽室、个人防护等。如在高压设备的周围布置金属网, 在高压设备中产生的交变电磁场通过金属网时, 金属网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也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 而且其场强方向与设备产生的电磁场方向相反, 幅值比设备的电磁场强要小, 两者叠加后, 高压设备周围的电磁场将被抵消或减弱。
2. 电磁吸收和电磁泄漏抑制。
这种方法是用石墨粉、炭粉、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吸收材料, 利用吸收材料在电磁波作用下达到匹配或发生谐振的原理来进行的。一些物质对电磁波具有吸收或屏蔽的作用, 可以用作电磁辐射的防护材料。市场上经常见到的防电磁辐射的材料有金属涂料织物、金属化学镀织物、金属纤维织物、多离子织物等。多离子织物亦分成多层织物和多离子物化织物。其中多离子物化织物是目前世界上科技含量高、流行最广的纺织品之一, 它采用特殊工艺, 将金属多离子与纤维有机的结合为一体, 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抗菌等性能, 而且轻薄柔软、透气吸湿、耐洗易干, 可根据不同需要制成不同款式的防护服。除此之外, 还有电磁防护目镜、电磁波屏蔽涂料等。
3. 高频接地。
包括高频设备外壳的接地和屏蔽的接地。
4. 高频设备合理布局。
可减轻电磁波的干涉、反射和二次反射, 以降低工作人员所在地的电磁场强度。
(三) 变电站建设中针对电磁辐射的应对措施
1. 变电站设计中, 应尽量减少分相设备的使用, 多采用三相设备。
即使采用分相设备, 也应在设计时尽量缩小装置之间的相间距, 充分利用三相电的特性将各相产生的电磁场相互抵消。
2. 变电站的母线设计中, 可以将母线视为长度无穷大的载流导体, 则其产生的磁场强度为
式中:
B磁场强度 (磁通密度) , T;
A固定常数, 对常用的平行排列的母线约等于3.464;
P母线的相间距, m;
R校验磁场强度的点离母线几何中心轴的距离, m;
I母线电流, A。
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减小母线的相间距可以迅速地衰减其产生的磁场。GIS装置由于在母线间采用了绝缘介质, 相间距可以减小, 同时由于其外部由金属包围, 对电磁场有一定屏蔽作用。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GIS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线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另外分裂母线对减弱其电磁场有明显的效果, 一般而言, 该方法在实际设计中比减小相间距要容易实现, 经济上也可行。
3. 选取恰当合理的系统接入方式和地理位置。
城区变电站的进出线在穿越居民区和和人口稠密的地段时应尽量多的采用地下电缆的方式或三相架空屏蔽线的方式, 来降低产生的电磁辐射。与架空输电线路相比, 电缆由于本身结构和采用材料的原因, 大大抑制了电场强度。同时, 更由于电缆或敷设于电路隧道中, 或敷设于电缆浅沟中, 或穿越于电缆排管中, 都有与地面隔离的措施, 随到顶部、沟盖板和保护管都对电磁辐射有较强的屏蔽作用, 因此可大大抑制电场强度。在变电站选址方面, 要充分考虑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尽量避开敏感区, 对工程本身和环境保护都是有利的。
4. 采用合理手段屏蔽电磁场。
对工频电磁辐射来讲, 屏蔽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城区变电站由于占地少, 多采用全户内布置的形式, 高压设备往往选用GIS成套装置。运行反馈的信息表明, GIS装置对高压母线的辐射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低压的10KV母线在大多数场所都采用了封闭母线桥, 裸露的部分很少。封闭母线桥的金属外壳也对母线的电磁场具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场地受到限制或经济方面的原因, 往往不采用这些主动屏蔽的措施。在实际的设计中根据被动屏蔽的思路, 可以充分利用建筑设施本身的金属结构来形成金属屏蔽网。室内变电站的防雷接地系统正是利用了建筑的金属框架结构, 形成了一个笼型的等电位体, 因此, 在进行防雷设计的同时, 可考虑适当的增加建筑中连接入金属网的钢筋数量, 以能够经济有效地减少站内的电磁辐射。
5.
采用综合自动化微机监控系统的无人值班运行方式。
6.
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 结合自身特点, 尽可能与周边建筑物保持充裕的安全距离。
7. 在高压变电站周围种植绿化带。
城区高压变电站的建设不但要从电力安全的角度出发, 在技术方面按规程进行设计建设, 而且还要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方面考虑, 按电磁辐射环境卫生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同时必须履行环境保护相应手续, 并向广大城区居民公布环境部门检测认定的环境监测结果, 以实现电力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袁小华.电力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2]江日洪.供配电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3]谈潇天.新编实用电气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 第8篇
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天津输油处塘沽油库按照总部要求,负责天津石化120万吨/年接卸凝析油的任务,由于南帕斯凝析油在接卸、储存、输转过程中极易发生中毒事件,而且此油种又为管道储运公司首次接卸的油种,没有经验借鉴,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HSE管理体系,加强各个作业环节的管理,减少接卸、储存、输转过程中油气对人体、环境造成的危害。
1 凝析油性质及危害性
1.1 凝析油性质
南帕斯凝析油产地伊朗,密度743.2kg/m3,酸值0.05mgKOH/g,含盐24mgNaCl/L,凝固点-20℃,硫含量0.249%,初馏点23℃,氮含量14mg/kg,金属含量中镍、钒含量均<1mg/kg;铅含量<0.2mg/kg属于低硫轻质环烷基原油。其气相及液相中均含有H2S,气相中H2S浓度高达300-500PPm。
1.2 硫化氢危害性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隔绝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
当H2S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隔绝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
当H2S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
2 HSE管理体系的运用
2.1 凝析油接卸前HSE管理
天津输油处塘沽油库在接卸凝析油任务前,对罐区管理及人员教育运用HSE管理体系做好接卸前的准备工作。
2.1.1 首先认真做好接卸南帕斯凝析油安全防护配备工作,准备足够的备用气瓶,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毒眼镜等安全防护工具。油库各岗位配备适当数量的防护器材及检测仪器,并确保每一个在外巡检人员、施工人员都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硫化氢报警仪使用前经有检测质资的部门校验合格,空气呼吸器充压至240bar以上。
2.1.2 对佩克罐区准备接卸储存凝析油的G007#、G008#罐二次密封、静电接地装置、浮盘静电线、消防水及泡沫管线、泡沫发生器、光纤光栅报警系统、手动火灾报警器、液位计及固定式硫化氢报警器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
2.1.3 将佩克罐区所有走梯用铁链进行封闭,在佩克罐区各个方向设置凝析油危害性警戒告知牌,在有可能H2S泄漏的地方完善警示标识,将硫化氢危害性及进入罐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告知,随时提醒进入罐区的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必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眼镜。
2.1.4 在佩克罐区各个角落设置风向标,时刻关注风向,便于人员判别上风口,及时调整位置远离油气的侵害,为更加方便辨别油气对人体的侵害,我们在罐区南北两侧入口处设置动物观察点两处饲养鸽子数只,随时观察动物对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反应,及时作出判断。
2.1.5 增设密闭排放系统一套,将佩克输油泵机械密封易发生泄漏处用铁皮、玻璃胶进行全面密封,防止污油四溅,油气挥发,污油则直接通过污油线排放到污油罐,污油罐液位高时,通过泵输送回泵入口管线直接外输,形成密闭输送,避免泵房内油气的中毒事故。
2.1.6 油库所有人员(油库职工、消防泵工、消防队,保安、维修班、承包商、保洁员等)进行有关预防硫化氢中毒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做到培训考核率100%。培训考核内容包括:硫化氢在作业现场的分布情况;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硫化氢性质、职业接触限值、中毒机理、自救和互救技能、心肺复苏技术、防护措施等。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及硫化氢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2.1.7 塘沽油库地理位置在南疆石化小区,为了保障周围20多家单位人员的安全,我们向南疆安监站及南疆派出所报告接卸凝析油各项安全措施及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壳牌沥青、中铁、孚宝、天津港生活服务公司等相邻单位,并及时调研塘沽区范围内各家医院对硫化氢中毒的医疗救护能力,确定急救医院。
2.1.8 在接卸凝析油前制定出油库硫化氢中毒应急响应程序,并在接卸凝析油之前进行全方位演练。
2.2 HSE体系管理在作业过程中的运用
2.2.1 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期间,塘沽油库不进行检尺、测温、化验作业,任何人员未经许可不可攀登G007#、G008#罐。如遇紧急情况必须上罐进行检查、检修等作业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和硫化氢报警仪及对讲机,并且要求两人同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在进入罐区、泵房、含油污水池等含硫化氢场所巡检或流程切换等作业时,要求两人同行,必须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防毒面具及对讲机并按照进入受限空间管理要求落实。现场若硫化氢气体报警仪发生报警,操作人员要两人一组,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防爆对讲机、硫化氢检测器到现场检查确认,其中一人作业,一人监护,确认现场无泄漏方可取消报警。
2.2.2 由于硫化氢比空气重,浮盘上的硫化氢可沿中央排水管进入含油污水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雨水井和含油污水井作业,必须进入时,按照规定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必须经天津处领导批准签发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作业人员一般不超过2人,每人次工作不得超过30min。
2.2.3 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期间,输油班每次巡检时对储罐附近进行硫化氢气体检测,重点检测低洼处等硫化氢气体易聚集区域,检测结果体现在交接班记录上,综合计量班将控制室内硫化氢气体浓度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严格执行厂区封闭化管理规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罐区,特殊情况下确需进入罐区,应经主管主任批准,由专人陪同。
2.2.4 值班调度利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加强对G007#和G008#储罐监控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确认并上报。
2.2.5 各型号硫化氢检测仪一级报警统一设置为10ppm,二级报警统一设置为20ppm,当报警仪发出一级报警时,作业人员应先立即撤离现场,然后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查找报警原因,并向油库领导报告,同时禁止一切动火作业。由于综合计量班距离G007#罐较近,操作室内应保持一台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发现硫化氢浓度高于10ppm时,应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撤离。
2.2.6 输转凝析油时,启动佩克输油泵房轴流风机,同时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密切观察污油罐内原油的液位,在进行污油罐内凝析油倒回原流程作业时,要认真核对流程是否正确,避免发生憋压、泄漏事故。
2.2.7 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期间,中控班每次巡检时对储罐附近进行硫化氢气体检测,着重检测低洼处等硫化氢气体易聚集区域,检测结果体现在交接班记录上,综合计量班将控制室内硫化氢气体浓度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2.2.8 严格执行石化小区封闭化管理规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罐区,特殊情况下确需进入罐区的,必须经主管主任批准,做好防护保护措施并由专人陪同进入。
2.2.9 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期间,非生产用车禁止驶入佩克罐区消防通道,外部车辆停放在佩克消防泵房门前,所有车辆不能进入生产区。
2.2.1 0 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期间,作业施工现场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后方可进行作业,并严格遵守塘沽油库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作业现场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和防毒面具,一旦现场硫化氢含量大于10ppm,所有施工人员应立即撤离。一旦发生泄漏时,应迅速进行现场隔离控制,硫化氢浓度达到报警值,所有无关人员撤离,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
3 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泄漏时,应迅速进行现场隔离控制,硫化氢浓度达到报警值时,所有无关人员及时撤离,如果在下风口100m范围内有施工作业,要及时将情况通知施工人员,做好防范措施,泄露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处。同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呼叫或报告值班调度及油库主任,调度接报后根据应急程序启动应急预案,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通过工艺流程操作或紧急措施封闭气体来源,泄露较大时,可用消防车喷雾状水进行稀释,在具备抢修条件后对泄露点进行抢修,并组织污油回收人员将现场污油及时回收,清理干净,管线泄漏可通过消防水喷淋进行稀释。
佩克输油泵出现泄漏时应在配电间停止设备运行,非特殊原因不到现场停运设备。由于凝析油中还含有硫醇、硫醚等有毒物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无法确定其浓度,在进入泄漏区域等毒物浓度不明区域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不得使用防毒面具。
4 结束语
凝析油对人体、环境易造成危害,为确保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我们运用HSE管理体系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效果明显,在以后的生产中,我们将把HSE管理体系更加深入开展下去。
摘要:通过对南帕斯凝析油的危害性分析,运用HSE管理体系对接卸、储存、输转凝析油各个作业环节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减低凝析油油气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凝析油,HSE管理体系,人体,环境,安全措施,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婧霞.HSE管理体系在石油钻机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1-01.
[2]耿金昌,杨琴,姚亮.浅析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9-05.
简析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第9篇
农药残留是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 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谷物、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中以及土壤和水体的现象。
农药残留问题随着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而产生的。目前使用的农药, 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 而有一些有机氯类农药却难以降解, 是残留性强的农药。
农药残留超标, 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 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 超过一定量后, 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 影响人类健康。
二、简单介绍几类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1. 有机氯类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有机氯类农药在我国的使用长达30余年, 虽然1983年停止生产有机氯类农药, 但它们残留问题仍不容忽视。如DDT、六六六的残留长达50年。有机氯类挥发性不高, 脂溶性强, 化学性质稳定, 易于在动植物富含脂肪的组织及各类外壳富含脂肪的部分中蓄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 受日光微生物作用后分解少, 在环境中降解慢, 在食物中残留性强, 属高残毒农药。
人体长期摄入含有有机氯的食物后, 主要造成急慢性中毒, 侵害肝肾及神经系统, 对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据近几年, 某市对非职业接触有机氯农药的部分人体脂肪中的蓄积量调查结果:DDT平均为6.09毫克/千克, 六六六平均值为11.2毫克/千克。值得注意的是在胎盘和人乳中的DDT和六六六检出率高达60%以上;并发现在肝病高发的某县, 肿瘤病人体内脂肪中的DDT和六六六的残留量都高于健康人的水平。我国局部小地区还有个别非法使用有机氯农药的现象, 应严厉打击立即禁止使用。国外有人提出警告, 即使立即停止使用DDT、六六六, 现在人体脂肪中的蓄积量在10~20年内都不会改变。
2. 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
我国自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以来, 有机磷农药成为最高要的一类农药。尤其蔬菜、水果、茶叶等用量较大。据某市调查, 在蔬菜上使用较多的有乐果、甲胺磷、马拉硫磷等农药, 而且在使用这些农药后都难以做到安全间隔以后进入市场。经抽检市售辣椒样品发现, 乐果残留量为0.67~1.38毫克/千克, 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有机磷进入人体后主要抑制血液和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经常摄入微量有机磷农药可引起精神异常, 慢性神经炎, 对视觉机能、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有不良的影响。尚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
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症状与有机磷一致, 但较有机磷中毒恢复为快。
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较大, 有一定的蓄积性, 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三、“残留”不等于“残毒”, 超过国家规定最大残留量标准的农药残留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漆类产品对人体的危害 第10篇
根据考古发现, 我国早在公元前6 000年就已出现采用无机化合物与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工艺制成的漆。到了18世纪,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对氧化锌与亚麻仁油材料的开发利用, 油漆行业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的时代。随着漆类产品生产工艺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附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 而且抗腐、阻燃和热稳定性能更强的品种, 并成为了一类具备多重功能的重要工程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漆类产品作为精细化工产品, 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漆类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漆类产品通常由成膜物质 (各种树脂或植物油) 、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等成分组成。漆类产品之所以能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是由于其产品中的上述组成部分含有的有害物质挥发到室内环境中而被人体所吸收。其中对人体危害比较大的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醛及重金属等物质。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英文缩写为VOC, 是指在油漆中不形成漆膜而最终挥发到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对于漆中VOC含量, 国家实行了强制性的执行标准———VOC≤200g/L。
人若长时间吸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将会引发慢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的有机溶剂蒸汽甚至可能致命。研究证明, 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或疑似致癌作用。调查发现, 长期从事油漆工作的人群, 多数存在咳嗽、胸闷、头疼、易疲劳和四肢无力的症状, 其患结核、胸膜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疾病的概率也大大高于其他人群。
1.2 苯系物
漆中苯系物主要包括毒性相当大的苯和甲苯, 以及毒性稍弱的二甲苯。加入了苯系物的油漆甚至会散发出芳香气味, 让人们在失去警觉的情况下逐渐中毒。甲苯、二甲苯虽然毒性较苯弱, 但人若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 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 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1.3 甲醛
甲醛本身具有较高的毒性, 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并可对视网膜造成较强的损害。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 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 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的作用, 据流行病学调查, 长期接触甲醛的人, 可以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1.4 重金属
重金属指密度大于4.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 如铅、镉、铬、汞等。油漆中树脂、颜料或催干剂中会有可溶性重金属存在。
某些重金属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进入人体的量超出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后, 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生理损害。
1.5 甲苯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英文缩写为TDI,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主要来自于PU漆固化剂的合成。
TDI在人体中具有积聚性和潜伏性, 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超出标准的游离TDI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主要是致敏和刺激作用, 出现眼睛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咳嗽、气急、哮喘、胸闷、红色丘疹、斑丘疹、接触性过敏等症状。
2 如何减轻漆类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 尽量选择有害物质含量较少的漆类产品
在选购漆类产品时, 挑选那些满足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的合格产品, 特别是要满足有害物质含量方面的标准。
2.2 避免在有害物质挥发的高峰期使用房屋
一般情况下, 合格的漆类产品晾干以后, 其大部分的有害物质都会挥发完毕。所以在房屋装修完毕之后, 不要立即投用使用, 等待有害物质挥发完毕并保持通风良好, 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其产生危害的可能。现在出现了许多提供室内空气检测服务的公司, 可选择在使用房屋前对室内环境进行现场检测, 以更好地避免有害物质的危害。
2.3 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有些有害物质挥发较慢, 虽然挥发量不大, 但长时间接触仍然会造成危害。可以选择在室内多摆放一些如吊兰、常青藤、芦荟及仙人球之类的绿色植物, 其在光合作用下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保证空气质量。同时也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
参考文献
[1]刘登良.涂料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林宣益, 等.涂料用溶剂与助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防止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第11篇
当你发烧、咳嗽、外伤或者检查身体时,医生常常请你透视一下或拍一张片子。这就是利用X射线来检查体内脏器及骨骼有没有病。芷是一种理想的诊断疾病的手段。
X射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80多年前首先发现的。它曾轰动了世界。开始时没有搞清它的性质,就以代数中的未知数“X”来命名,所以大家称它为X射线。其实它和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一样,都是一种电磁波,不过它的波长较短,只有可见光波长的几万分之一而已。
X射线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为我们打开了原子能时代鳆大门。现在工业探伤,地质研究都离不开它,医学上更为重要,不仅用于诊断,还用它来治疗疾病,挽救了大量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苦人儿”,对人类作_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X线的发现和使用,同时也招来了前所未有的放射线危害。1902年报道了第一例由于X射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癌,1912年又发现了第一例X射线工作者的白血病,从此就逐步引起了人们对X射线危害的重视,
经过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多年来的观察研究,发现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使构成组织的细胞损伤和人体内的液体发生电离,导致火体组织和细瓶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或破坏。这种损害作用和x光机的性能、防护条件,接受射线照射量的多少有关。X光机的照射量可通过仪器测定。一般说,剂量小,损害轻,剂量大,损害重,而且剂量在人体内能够累积。剂量学中所用的单位有伦琴(简称伦)、拉德和雷姆等,在不同情况下用不同单位。如测量X光机本身时用伦琴作单位,人或生物吸收的量则用拉德作单位,在防护时常用雷姆作单位。对X射线来说,上述这些单位的数值近似《为便于理解,比如说,100拉德相当于100伦琴或雷姆》。
剂量多少与主要危害
1,如果短时间内全身受到lOO拉德以上剂量照射,就会得急性放射病;当剂量达到600拉德时,就有致命危险。得了急性放射病,金身各系统各器官都会受到损伤,最明显的是血掖制造障碍,血细胞破坏,出血、岖吐、腹泻、发烧,病人抵抗力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因大出血或败血症而死亡。
2,如果全身长期受到远远超过每年5雷姆的慢性照射,人就感到疲乏、无力、头昏、头痛,失眠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消瘦等。详细检查一下,发现血液有改变,尤其是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这可能是患了慢性放射病。其中极少数人,在数年至数十年后,还可能得白血病和其它恶性肿瘤。据美国20-10年代的统计,放射科医生的白血病要比其他医生高若干倍。日本1996~1972年分析发现,放射工作人员的皮肤癌明显增高。
3,射线对生殖系统也有明显的危害,能杀死生殖细胞,或使生殖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据有人认为,男子受到50拉德X线照射,可使精景显著减少,200拉德以上照射,精子就消失,女子受到150拉德以上照射,可引起月经暂停如剂盈继续增大,可引起永久停经。因而上述情况可能引起不育,但对性欲的影响一般较小。另外还可能引起流产和死胎增加,或使他们的后代发生先天性畸形。根据有人观察,人体只要经过一次X线透视,就会使人体内的细胞染色体畸变增加,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库。当受到100拉德剂量照射时,会使畸变率增加一倍。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后代,国际放射防护专门机构提出;具有生育年龄的人,30年内总的照射剂量不要超过5雷姆。
照射剂量的计算
那么我们平时去医院做X线透视或拍片,究竟受到多少X线的照射量呢?国内有人做过详细调查测定,情况见下表。
这个表格内的数字说明,就是只做一次X射线检查,所受到的照射剂量也是不小的。举例说,国家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出每年全身接受的累计最大容许照射剂量为5雷姆(即这个数量基本上是安全的),而普通人一次简单的胸部透视所受到的照射量,就相当于放射工作人员全年容许剂量的17%。因此,过多地接受不必要的射线,对人体总是没有好处的,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重视(有人根据实验资料指出,大剂量的照射,会缩短人的寿命。但也有人认为,小剂量的射线照射,可延长寿命)。
怎样防止X线的危害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运用X射线既大有益子人类,但运用不当也能损害人体健康。从医疗角度看也是这样,为了诊断和治疗严重危害人体的某些疾病,有时必须进行多次X线检查或治疗,这是保护你的健康的需要。但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医生则应提高诊断水平,尽可能减少重复透照。一般体检胸透最多半年一次。对病员来说,应听从医生嘱咐和诊断,不要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在几个医院透视或拍片,因为这对身体非常不利。计划生育工作中透视检查避孕环,也应适当控制次数,每次至少间隔半年以上。为了防止胎儿受照,对新婚不久或尚未生育的年轻妇女下腹部及盆腔的X线检查,最好控制在月经来后的10天内,孕妇一般不宜作X线检查,尤其在怀孕的头8个月,胎儿部位不得受照射。在其他部位作X线检查时,医生也应注意保护任何病员的下腹部(可用铅橡皮遮盖)。非有关工作人员不要在X线机房内及其附近停留。
浅谈化妆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12篇
1 化妆品的分类
按化妆品的使用目的分为:清洁类化妆品 (用于清洁皮肤、毛发的产品) 、基础化妆品 (化妆前用于面部、头发的基础处理的产品) 、美容化妆品 (用于美化面部和头发的产品) 、疗效化妆品 (即特殊用途化妆品) 。
按使用部位分为:肤用化妆品、美容化妆品、发用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
按剂型分为:液体化妆品、乳液膏霜类、粉类、块状、棒状。
按年龄分为:婴儿用化妆品、少年用化妆品、成人用化妆品。
按生产过程结合产品特点分为:乳剂类、粉类、美容类、香水类、香波类、美发类、疗效类。
不论如何分类, 但综合考虑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即清洁作用、护肤作用、营养作用、美容作用 (美化人的面部、皮肤、毛发或散发香气) 、特殊作用 (介于药品、化妆品之间, 具有特殊功能) 。
2 化妆品的要求
化妆品成分不得含有化妆品禁用成分;化妆品限用组分不得超过《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限量, 化妆品必须使用安全, 且无感染性, 不得对施用部位产生明显刺激和损伤。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应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 (1) 眼部化妆品及口唇等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500CFU/m L或500CFU/g。 (2) 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0CFU/m L或1000CFU/g。 (3) 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4) 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大于100CFU/m L或100CFU/g。
化妆品中所含有毒物质不得超过《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限量。汞≤1mg/kg (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 , 铅≤40mg/kg (含醋酸铅的染发剂除外) , 砷≤10mg/kg, 甲醇≤2000mg/kg。
3 化妆品的危害
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 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类:重金属、化妆品稳定剂、有机溶剂、香料、色素、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刺激性伤害: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皮肤损害, 与化妆品含有刺激成分, 或化妆品p H值过高或过低, 或使用者皮肤角质层损伤有关。
过敏性伤害:化妆品中含有致敏物质, 使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使用者发生过敏反应。感染性伤害:化妆品富含营养成分, 具有微生物繁殖的良好环境。使用被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会引起人体的感染性伤害, 对破损皮肤和眼睛周围等部位伤害更大。
全身性伤害:化妆品原料多种多样, 许多成分虽然具有美容功效, 但对人体可能具有多种毒性;某些成分本身可能无毒,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如光毒性) 。这些毒性成分可经皮肤吸收到体内并在体内蓄积, 造成全身性的机体损害。
4 化妆品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成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 但常被一些不正规的小型化妆品作坊添加到增白、美白和祛斑的产品中。如果长期使用此类产品, 汞及其化合物都可以穿过皮肤的屏障进入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 对身体造成伤害, 尤其是对肾脏、肝脏和脾脏的伤害最大, 此外还有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及共济性运动失调等等。
化妆品中含有的铅主要成分是氧化铅, 由于氧化铅遮瑕效果好, 成本低廉, 仍有很多企业非法使用, 特别是一些三无产品, 里面氧化铅仍旧作为主要成分。此外, 由于使用不纯原来, 也会导致化妆品含铅。铅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毒性。消费者长期使用含铅化妆品, 会导致中毒, 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生殖功能、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 特别是影响胎儿健康等等。
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 也容易被砷污染。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 长期使用含砷高的化妆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积等皮肤病, 最终导致皮癌。砷还会透过胎盘屏障, 导致胎儿畸形等。
5 化妆品中有机合成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许多漂白霜、祛斑霜中加入了氢醌, 能抑制上皮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氢醌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制得的一种强还原剂, 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常会引起皮肤过敏。氢醌会渗入真皮引起胶原纤维增粗, 长期使用和暴露于阳光的联合作用会引发片状色素再沉着和皮肤肿块, 这叫获得性赫黄年病, 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
化妆品中使用的色素、防腐剂、香料等大多为有机合成物, 这些成分极易引起机体过敏, 使皮肤出现血疹、水疮等现象。在合成香料中有不少是光敏性物质, 涂用这类物质在日光作用下会引起光敏性皮炎, 损伤皮肤细胞。化妆品所用颜料也是过敏性物质, 皮肤对朱红、大红、黄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过敏, 所以胭脂、颊红、唇膏中色料可不同程度的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出现疹子、皮肤瘙痒等症状。目前所使用的染发液, 其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 这种成分便是致敏物质。
6 化妆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般来说, 只要有水、碳源、氮源、矿物质、微量的金属、氧存在, 在合适的温度及合适的p H值下, 微生物就能生长繁殖, 大多数化妆品体系都具备微生物这些生长和繁殖的条件。特别是今年来大量营养物质 (如人参提取液、胎盘提取液、水解蛋白和维生素等) 在化妆品中的使用, 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好的营养条件。微生物的危害, 首先表现在感官上使化妆品的色、香、味发生变化, 导致质量下降, 失去商品价值;更主要的是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会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危害。不同程度会引起对人体的损害、致病和中毒。另外, 化妆品易受到霉菌的污染, 常见的霉菌有青霉、曲霉、根霉、毛霉等。除霉菌外, 常污染的还有酵母菌, 细菌有杆菌和大肠菌。
7 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的预防
我们使用化妆品是为了美容健肤, 为了减少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影响, 我们应该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1) 在正规商场或超市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
(2) 要合理、正确地选择化妆品, 可根据自身皮肤情况, 并考虑季节、个体耐受性等具体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应用的化妆品。
(3) 使用新的化妆品前, 为了避免引起过敏或刺激反应, 最好先做皮肤试验。
(4) 不要随便更换化妆品, 以减少不良的反应的发生。
(5) 对变质化妆品停止使用。
(6) 不要带妆入睡, 以免妨碍皮肤的新陈代谢导致皮肤病。
(7) 当面部有湿疹、皮炎、痤疮或其他皮肤病时, 应积极到医院治疗, 最好不要搽化妆品, 以免使原来的皮肤病加重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8) 若已发生化妆品皮炎, 应立即停用化妆品,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合理的治疗。
(9) 对化妆品引起的色素沉着, 可内服维生素C和E, 有时会收到一定的疗。对化妆品痤疮, 可按一般痤疮进行治疗。
8 化妆品受微生物污染的表现现象及预防
霉菌能在化妆品的表面繁殖导致化妆品发霉, 而细菌可在化妆品内外各部分繁殖导致化妆品腐败, 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表现出如下现象:
(1) 化妆品内外都变色。这是由于细菌产生色素所致。
(2) 化妆品表面形成红、黑、绿等颜色霉斑。这是由于霉菌产生不同色素所致。
(3) 化妆品发生气胀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特别是酵母菌产生气体所致。
(4) 酸败。这是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酸性物质, 使化妆品的PH值降低。
乳化体破坏和分层。细菌、霉菌分解膏体内的有机营养物, 使乳化体受破坏, 稳定性变差, 出现粘度变化、分层和失去光泽等不同程度的变化。
对有以上现象的化妆品须暂停使用。避免因微生物化妆品使用到皮肤导致皮肤炎症。
防污染化妆品应该放在清洁卫生的地方, 不用时盖子要拧紧, 使用时不要用手指直接挖取, 应用清洁的塑料棒来取用, 以免细菌污染。
9 结论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追求美丽是使用化妆品的主要目的, 而只有关注化妆品安全, 谨慎地选择具有质量保证、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化妆品, 才能获得我们所追求的健康、安全的美丽。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妆品的要求、分类, 阐述了化妆品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有害微生物, 让人们对化妆品的危害有了大概的了解。提出了一些防治的常识, 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警惕性。
关键词:化妆品,有害物质,危害,防治,健康
参考文献
[1]龚盛昭, 李忠军, 主编.化妆品与洗涤用品生产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揭秘化妆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OL].中国网.
[3]白雪涛, 主编.日用化学品与健康[M].化学工业出版社.
[4]化妆品卫生规范[S].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安全监管处, 2007.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