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精选12篇)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第1篇
护士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
1、操作前查: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操作中查:查药品有无变质、混浊、配伍禁忌。
3、操作后查:检查药品安培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药名
5、对时间
6、对剂量
7、对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第2篇
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三查七对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二)三查七对落实细则
1、操作前查: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查对医嘱,对患者、用物、环境进行评估,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了解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敏药物前必须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查看药物皮试结果。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有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中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操作后查:护士在治疗、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标本,交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治疗、护理效果,并及时记录。
4、护士确认患者床号、姓名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标识。对于危重患者、小儿、沟通障碍患者必须查看腕带,呼叫清醒患者时,必须在患者应答确认后方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5、查对药物时要仔细检查药物名称、质量、失效期和批号,检查包装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裂缝;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同时给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第3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0-2011年护理本科生 (以下称护生) 102名, 均为女性, 年龄20~24岁, 平均年龄 (21.6±1.35) 岁, 所有护生实习前均未参加岗前培训。
1.2 调查方法
(1) 向护生解释调查的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 要求10min独立完成, 不得互相讨论。当场发放问卷, 当场收回, 共发放问卷102份, 回收102份。 (2) 设置模拟考核情景, 对护生进行静脉输液考核, 监考人员2人一组, 监考中, 记录护生操作中查对的项目及内容。 (3) 采用百分制统计。
2 结果
护生实习前三查七对掌握情况调查见表1。
3 讨论
3.1实习前护生三查七对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应引起教育者重视。从调查中发现护生对三查七对理论中时间、方法掌握较差分别为82.4%、80.3%;操作运用方面欠缺严谨, 如对患者的床号的运用87.3%, 正确的59.6%:床头卡的床号与实际床位不符, 护生仍给予执行;给药方法的运用60.8%, 正确的66.1%, 如医嘱10%葡萄糖250ml加10%氯化钾10ml静脉注射, 未查出仍给予静脉滴注;时间的运用51.0%, 正确的51.9%, 如医嘱执行时间为16:00时, 考核时间为9:00, 未查出仍给予执行;三查中的操作中、操作后较差分别为55.9%、67.6%。可见护生操作时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理论与操作应用还存在差距及隐患, 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3.2应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 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在护生下临床前应进行岗前培训, 注重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护士条例》、职业道德、责任心与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 以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从而使其深刻的意识三查七对重要性。
3.3改变教学模式, 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由于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 护理差错的发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 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同样存在着护理风险[2~4]。而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常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 技术经验与安全内在都有联系[5]。为能给病人实施安全、优质的护理, 改变护生教学模式, 对实习生实习前进行岗前三查七对的强化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强化训练的方法, 设计临床模拟情景, 让护生在一定时间内按规范完成三查七对的每个环节, 以培养护生严格三查七对的意识并执行, 从而减少护生进入临床因受带教老师查对不规范或带教不严格的影响, 而给护生将来独立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陈惠恩, 夏欣, 钟永青.三查七对制度在CT检查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4) :32.
[2]蔡铜山, 钟德富, 张海林, 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 8 (5) :324-343.
[3]李娟, 常仁翠, 郑霞.老年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康复, 2004, 19 (4) :253.
[4]花芸, 刘小文, 刘新文, 等.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3) :30-32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第4篇
【关键词】静脉输液; 三查七对
【中图分类号】R8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11-01
众所周知,由我国护理前辈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三查七对”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大家都知道“三查七对”制度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但真正落实到位,是很不容易,稍有疏忽,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为了解我校护生在实训课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笔者于2011年11月对我校2010级高护专业10个班级574名护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已学完输液操作2010级护理专业574名高专护生为对象,其中男34名,女生540名,年龄18~21岁。
1.2 考核方法: 依据静脉输液操作考核标准,每名护生按指定的输液卡片为病人输液体1瓶(未加药的),以检查“三查七对”的落实情况。“三查七对”即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采取现场查看并提问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药物质量和有效期,并混入一些错误的药物、过期的药物、药液中有絮状物等,检验考核者能否检查出,全部回答正确为合格。
2 研究结果
2.1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见表 1)
3 讨论
3.1 “三查七对”落实中存在问题
3.1.1 护生基础不扎实: “三查七对”制度是给药原则的重点内容,考核时发现每位护生都能脱口而出,不会实际操作中应用,不是漏掉查对内容,就是查对内容不完善;不能融会贯通。
3.1.2 依赖心理强: 在考核时有些护生图省事、方便,不检查药物的质量、有效期,认为老师准备用物没有问题,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程。如果输液的第一次拿错了液体,又未进行查对,差错的发生就难避免。
3.1.3 护生对“三查七对”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生不能充分认识到“三查七对”的任何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损害,如换错液体、用错药,可能会导致死亡,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对策
4.1 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上要将“三查七对 ”的内涵讲深讲透,在调查中发现护生无论是背诵还是默写“三查七对”的内容都非常熟练,但在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往往不会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讲授口服给药、各种注射、输液等,将“三查七对”的内涵讲深讲透。漏掉任何一次查对,或对每次查对漏掉任何一项内容,都有可能出现事故或差错,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1]。
4.2 加强实训练习: 在实训中开展临床情景模拟,架起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为了强化护生将“三查七对”这一重要查对制度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教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不仅仅进行各种技能操作的讲授,同时设置各种情境,请同学扮演患者、家属、护士等角色参与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将操作前、中、后三个查对环节融入到相应的护理操作程序中[2]。并且要求护生练习时要进行情境模拟,将“三查七对”贯穿其中,由扮演患者的同学进行监督。反复训练,养成查对习惯,从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4.3 实训中设计“陷阱”: 老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陷阱”,如加入一些错误的药物、过期的药物等,以检查护生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如出现查对不严,或漏掉某一环节,设想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大家共同分析原因,进行总结,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从调查中发现,护生最容易出错的是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查对。参考文献
[1]高芸.87例护理差错高发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2):178-180.
三查七对一注意 第5篇
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三查内容:
1.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3.查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七对指的是:查对床号、查对姓名、查对药
名、查对剂量、查对时间、查对浓度、查对
用法。“三查七对”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
一注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药物的配
三查七对一注意 第6篇
三查:
1、操作前检查 内容: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症。
2、操作中检查 内容: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症。
3、操作后检查 内容:查药品安碚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时间
5、对药品
6、对剂量
7、对用法
业务学习三查七对 第7篇
中西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服务平台,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
1、抓好硬件、保证药品储存环境
药房是药品集散的重地,药品的存放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药房应设有空调、冰柜及密集药柜,药品要分类保存,创造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环境,保证药品的质量。
2、人员管理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调剂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2.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药剂人员业务素质
2.3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用药日趋复杂,药物联用增多,中西药合用也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药剂人员要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业务知识,组织业务考试。
3、服务质量的管理
药房要求药剂人员收到处方后严格执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合理用药,对临床诊断。详细检查处方的各项内容是否完整,检查药物的剂型、规格、剂量是否正确、有无超量及配伍禁忌。如有不符合规定的与医师联系更正。在调配时认真仔细、反复核对,实行双人复核制,复核正确后方可发给患者,发药时要细心交待用法用量,同时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对患者要特别交待,从而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
4、药品的质量管理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药房是药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药房药品管理的好,就能避免伪劣假冒药品流向患者。
4.1加强效期药品的检查使用
5、特殊药品管理
搞笑的三查七对 第8篇
王红:“我是1床王红啊,你不是知道吗?快给我打针吧!”
X护士:“好的,1床王红是吗?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因为您腹泻,遵医嘱给您静脉输0.9%生理盐水250ml,希望您配合,好吗?” X护士:好的,我们先来选择一下血管好吗?” 垫小枕及止血带。
王红:“你刚才不是看过了吗?怎么又看?”
X护士:“刚才是输液前评估,现在是准备输液了,我们打这根血管好吗?这根血管又粗又直,还避开了关节,而且这里的皮肤无疤痕硬结红肿破溃等。”
王红:“打哪根是你的事,问我干嘛?快点!哎呀不行,我又要上厕所!” X护士:“好的,我先扶您去厕所,一会儿再打针吧。” 王红如厕归来:“护士,我上完了,快给我打吧!”
X护士重新将用物推至床旁:“好的,请问您是几床叫什么名字?”
王红:“你不是刚问完吗!怎么又问!不知道!床头上写着呢!自己不会看?” X护士很抱歉的笑了笑:“不好意思,这是程序,请您配合。” 王红:“你老爸住院打针你也问?”
X护士:“对,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程序都是一样的。” 王红:“。。”上述沟通重新结束,终于要开始输液了。X护士拔下针帽:“麻烦您再说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
王红:“你到底打不打啊?!我一直躺在这!难道我会大变活人!?” X护士:“请您配合,再说一次,好吗?” 王红:“。。我真败给你了。。”
针终于顺利打上了,调好滴速后X护士:“麻烦请您再说一次您的床号姓名好吗?” 王红:“此人已死,有事烧纸。。”
X护士:“不好意思,我也知道您很烦,不过真心请您再说一次行吗?” 王红:“听清楚了!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1床王红就是我!”
X护士:“谢谢您的配合,我已给您调好滴速为60滴每分钟,请您不要自己调,有事请按呼叫器,我会经常来看您的。祝您早日康复。”
王红:“拔针之前都不要再来了,再来我也是王红,变不成王绿王黑的!” X护士巡视输液中。“王红,您觉得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吗?” 王红:“我是1床王红。”
X护士:“好的,我知道了。您好好休息。” X护士再次巡视中。
王红:“你能歇会吗?别再来了,我看见你就想说我是1床王红,我恨这个名字!” X护士:“呵呵,不行啊,我要经常来看您啊,看看输液速度,有没有液体外渗,以及您有没有不舒服之类啊。”
王红还未说话,隔壁床病人大叫:“啊!!”随即口吐白沫不省人事。X护士:“王强,你怎么了!你怎么了!病人呼叫无应答...” 试颈动脉看手表同时看胸廓。
王红:“你怎么不问他是几床叫什么名字?他是2床,叫王强。”
X护士:“口鼻无气息,胸廓无起伏,大动脉搏动消失!X医生!快来抢救2床王强!胸外按压、呼吸器、建通路。。”
王红:“王强啊,你比我幸福啊,你不用被问问题就可以打上针了。早知道我刚才装晕倒了。” 复苏成功后王强醒来,X护士:“王强,你醒了?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王强:“我没事,你不要问我是几床叫什么。”
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第9篇
“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是指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白细胞数目WBC参考值5-12
淋巴细胞数目LYMPH#参考值0.8-4
中间细胞数目MID#参考值0.1-0.9
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参考值2-7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参考值20-40
中间细胞百分比MID%参考值3-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参考值50-70
红细胞数目RBC参考值4-5.2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120-155
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35-49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9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参考值27-3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参考值11.5-14.5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DW-SD参考值35-56
血小板数目PLT参考值100-300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11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5-17
放射科三查七对制度 第10篇
(一)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登记前查、操作前查、书写发放报告前查。
七对: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申请单部位、对投照部位、对胶片部位、对是否过敏。
(二)查对内容 三查:
1、登记预约时查;
2、拍片时查;
3、发报告时查。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临床症状体征与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
5、对造影病人是否有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记录;
6、对申请部位与实际照射部位是否相符;
7、对照片与申请单是否相符。
四、放射科接诊登记及资料保管制度
1、详细了解申请检查病人病情和检查目的,根据不同要求准确预约。
2、复诊病人,须查找其初诊检查资料,与复诊资料对照诊断。
3、为便于查询,登记时需注意资料准确、完整,同时必须注意避免同姓或同音者错号、重号。
4、按日期分类保管好各类检查申请单。
5、影像资料刻录入光盘后,将光盘按时间排列保管,注意避免光盘损伤。
6、病人取片时注意核对、签字,避免发错片。
7、院内借片需经病人经治医生签字,病人借片需本院医务科加章同意,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及时归还。
8、对各种查询需尽力做好解释工作,热情对待病人。
9、每月初将上月工作量统计后上交科主任,以便科主任及时了解科室工作动态。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1、放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从事所限定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按法律要求定期接受检查,个人计量检测及防护知识培训。
3、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发生放射事故应按有关规定报告。
5、注意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
6、放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
三查七对及各种皮试的做法 第11篇
1、严格认真执行交班检查制度,要求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
1)四看:①看医嘱本:医嘱是否抄录,是否执行无误,三勾是否完整,有无留待执行的医嘱②看病室报告:包括全日患者流动情况,新入、重危、手术及有特殊病变患者的重要病情,各班次所给予的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等是否记录正确,有无遗漏③看体温本:是否按规定测体温,有无高热或突然发热患者④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出入量记录是否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2)五查:①查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完善,病情右特殊变化者是否已及时得到处理 ②查手术患者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需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③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整无碎屑,患者有无褥疮④查大小便失禁患者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衣被是否清洁干燥⑤查大手术后患者创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帖,是否排气排尿,引流管是否通畅。各项处理是否妥善、及时、安全。
3)一巡视:对重危、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除病情巡视外,接班者还需了解全病区患者的在位和去向,注意病区环境安全等。4)各班都应按时集体交班,交班者应仔细检查回顾本班工作,防止遗忘治疗。对特殊检查、用药及病情必须交接清楚,并为下一班作好充分准备。接班者若有疑问,需及时询问、查清。交接后,因交接不清,当查部查而发生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因工作责任心不强,该交不交而发生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
2、执行医嘱应准确无误。
1)医嘱书写,要做到六必须:①字迹必须清楚、规范②床号和姓名必须相符③药名、剂量、浓度必须正确④给予时间及用法必须明白⑤医师必须签全名,实习医师书写医嘱无带教老师签名视为无效⑥医师必须及时、有计划地下达医嘱。2)护士转抄医嘱要实行对、抄、勾、对
对:医嘱对病历牌及执行牌,床号、姓名是否相符 抄:将医嘱转抄于执行牌和医嘱记录单伤
勾:抄完每一项医嘱,在医嘱本伤记以红、蓝勾
对:做完每一项医嘱都要在核对1次,注意是否转抄无误
3)2人核对制度:医嘱转抄必需有专人负责,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每一项医嘱必须经2人核对签名后生效,实习护士核对的医嘱,未经教员核对签名无效。
4)一般不可执行口头医嘱,特殊情况必须执行时,应做到听、问、看、补、即:听后再问并复述一遍;看清药品;及时补记并转抄医嘱。
5)临时医嘱执行后,必须立即打铅笔勾,并注明执行时间及签全名,以免重复执行。6)各班医嘱应做到勤查:接班后应检查上一班医嘱是否处理完善;值班期间随时看医嘱本有无新开医嘱;交班前总查本班医嘱是否处理无误。
7)执行长期必要时医嘱,要做到:执行前先看医嘱记录单上有无此医嘱,再看临时医嘱一栏上最后1次执行时间,符合医嘱要求时间方可给予。执行后,立即记录于临时医嘱上。8)手术、分娩、专科、出院或死亡后,应查治疗牌、服药牌、饮食单已否注销(转床患者查已否更换床号)
9)每周一总查:病历牌与各种执行牌每周总核对一次。
3、给药、注射及各种治疗处置要严格查对: 1)执行医嘱,要三查七对:
三查:服药、注射与各种治疗前、中、后各查对1次。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摆药应由1人负责,摆后再核对1遍(再由另1人复核1遍),并注意:①不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药物;②不用变色、混浊或有沉淀的药物;③不用可疑的药物;④内、外、剧毒药物的标签与药瓶不可混肴。
3)医护人员对本科常用药物要做到五了解:了解药物性质;了解主要作用;了解常用剂量;了解不良反应及中毒症状;了解中毒解救方法。
4)静脉输液应注意:①输液瓶、胶管、莫斐滴管是否清洁,有无异物;一次性医用输液器有无过期,包装袋有无损坏、漏气;②核对液体名称及有效期;③玻璃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④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⑤注意输液反应及防止液体外露、渗出;⑥严格掌握配伍禁忌。
5)输血应注意:①由医师或治疗护士负责输血,取血后在30min内输入;②从提血到输血必须由一人负责处置,中间不能转手;③必须核对患者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等,要核对3遍(取血时、输入前、开始输血后);④开始输血时,应观察2~3min再离开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都必须严密观察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有引流管的患者应注意以下5点:①固定妥善,保持通畅:②衔接紧密不得进气(封闭引流管);③连接准确,不得接错(如双套管或三腔管抽吸及注气时);④严格无菌,不得倒流(引流瓶不得高于床面,倒出引流液时,引流管应暂时阻断);⑤密切观察,准确记录。各种皮肤过敏试验
(一)斑试
1、试验方法
视试剂性质而异。如为液体,用直径0.5cm或稍大的清洁细白布或棉花1小片,浸湿试液后,置于前臂屈侧、上臂内侧或背部皮面,盖以塑料薄膜或蜡纸,用胶布固定。如为油脂类,可用油脂少许置于白布上,依上法固定。如为粉类,则将粉少许置于皮肤上,再加上一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湿润后固定之。如为衣服、皮革、羽毛,或其它干燥物,可剪下1小片或刮下少许,按照粉类处理。
如需同事用多种不同的试剂进行试验时,应分列成行,明确标志以变观察。各种试剂的间距最少2cm,同时需做一对照试验。
2.反应的观察
应于24~48h后观察。试剂一般于24h后除去;如果试剂具有相当刺激性,应于1h后除去;并告诉患者如发生强烈反应则立即去除,同时告知医师,以便适当处理。如24h~28h后局部无变化,则为阴性;但在以后5d中,可在观察数次,以视有无迟发性反应出现。
3.反应记录
单纯红斑为弱阳性(+);红斑伴丘疹为阳性(++);色斑伴水泡为强阳性(+++);发生大疱及溃疡为最强阳性(++++)。同时记录所用试剂的浓度、用量、试验部位、斑试的时间和反应发生的时间,以及患者发病时的接触部位。
(二)划痕试验
1.试验方法
局部消毒后在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洗净,干后用针尖在消毒部位划痕数条,长约5mm,勿使出血,然后将试剂擦于划痕伤。如试剂为粉剂,则先加入1~2滴乙醚于划痕部位脱脂(如系婴儿或过敏部位可以改用生理盐水),再用消毒牙签粗端将粉带到该处与溶剂混合后轻擦之。如需同时做多种试验,则各试剂的间距应不小于2.5cm,同时应用同一溶剂作对照。
2.反应观察及记录
反应常于试验后10~30min达顶点。结果按以下标准记录:与对照试验相同为阴性(—);划痕周围微红晕为可疑(士);红晕直径在0.5cm内为阳性(+);红晕直径在0.6~1.0cm,无伪足为强阳性(++);红晕直径在1.0cm以上且有伪足为最强阳性(+++)。
(三)皮内试验
1.试验方法
将试验部位(两前臂或背部)消毒后,用注射器皮内注射稀释抗原0.1ml(第一次用稀释度最大的抗原),如有多种抗原同时试验,各种试剂的横距应部小于2.5cm,纵距应部小于5cm,1次不得超过10个试验,同时须用相同的溶剂做对照。
2.反应的观察
注射后10min及20min各观察1次,注射处如有风团发生,即为阳性;如试验为阴性,可改用较浓的抗原,重做试验。3.注意点
(1)1岁以内的婴儿应避免使用此方法,可用划痕试验代替。
(2)如反应强烈,即可用橡胶带将近心端扎紧,每3~5min放松30s,局部做冷湿敷,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青霉素过敏试验
1.青霉素稀释法
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抽0.1ml稀释成1ml(即20000u/ml)。弃去0.9ml再稀释到1ml(即2000u/ml),在弃去0.9ml,再稀释至1ml(即200u/ml).(抽三推二)
2.注射法
75%乙醇消毒皮肤,以皮内注射法将青霉素皮试液注入前臂屈侧皮内0.1ml(即20u),使局部形成直径0.5cm皮丘。3.注射后20min观察局部反应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部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分速发反应和延迟反应
(1)速发反应:①局部反应:皮丘隆起、红晕硬块,直径>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②全身反应:轻者可出现荨麻疹、腹痛、头晕。少数患者于注射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痉挛、气急、胸闷、冷汗、发绀、心率快、脉细、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2)延迟反应:个别患者过敏试验虽为阳性,但在注射药物后数小时甚至数日内发生过敏反应,常见为发热、关节肿痛、皮疹、腹痛或过敏性休克。因此事前要做好急救准备,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异常感觉。
4.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迅速就地急救。
(1)立即使患者平卧,速以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或肌内注射。如心跳已停止可行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报告医师。
(2)呼吸抑制时,首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吸氧,并用尼可刹米与咖啡因交替注射,至病情好转。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切开。
(3)立即静脉输液,滴入氢化可的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4)针刺人中、内关、十宣、涌泉,耳针刺交感,可提升血压。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它变化,注意保暖,并作记录。《注意点》
1、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不做此试验。
2、青霉素皮试液应新鲜配制。试验前准备好急救药,如0.1%肾上腺素、毫针等。
3、注射部位避免受衣、被等摩擦。
4、实验结果可疑阳性者,可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如消毒区域出现红晕时,应考虑是否对乙醇过敏,可在对侧前臂涂擦乙醇作对照。确为阳性者,在医嘱记录单的临时医嘱栏内写明“青霉素皮试+”(+号用红笔),报告医师,并告诉患者。
5、凡首次使用青霉素或停用青霉素在72h以上者,必须在试验阴性后方可应用。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第12篇
1.强化课堂教学
1.1将“三查七对”的内涵讲深讲透
在调查中发现护生无论是背诵还是默写“三查七对”的内容都滚瓜烂熟,但在护理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往往只重视技能操作的程序性、熟练性和规范性,而忽视操作中的查对制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操作,如口服给药、各种注射、输液、输血及处理医嘱等,将“三查七对”的内涵讲深讲透。漏掉任何一次查对,或对每次查对漏掉任何一项内容,都有可能出现事故或差错,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
1.2教学中反复开展临床模拟情景,架起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在理论考试时95%以上的护生都能正确回答“三查七对”,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忘记就是漏掉查对环节或查对内容不完全。为了强化护生将“三查七对”这一重要查对制度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教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不仅仅进行各种技能操作的讲授,同时设置各种情境,请同学扮演患者、家属、护士等角色参与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将操作前、中、后三个查对环节融入到相应的护理操作程序中。并且要求护生在课后练习时也进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将“三查七对”作为必须完成的步骤进行操作练习,由扮演患者和家属的同学进行监督。通过反复训练,养成查对习惯和安全护理的习惯。培养护生敏捷、正确的判断能力,提高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从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1.3教学中设计陷阱
在课堂回示和仿真式训练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陷阱”,如错误的药物、过期的药物、药液中有絮状物、剂量与医嘱不符等,以检查护生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使护生感到“三查七对”是必须遵循的不可缺失的自觉行为。如出现查对不严的情况,教师带着护生共同分析原因,对出现疏忽的环节进行总结,大家共享经验,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同时在技能考核时规定如发生查对错误实行一票否决,一律不予过关。
2.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
护士三查七对工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